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温州 >> 永嘉县 >> 北城街道 >> 大亨村

大亨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大亨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亨村简介

大亨村  大亨村位于上塘北部,村落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交通方便,距离县城4公里。全村235户,总人口758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72亩,其中水田192亩,旱地70亩。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农业种植的粮食、蔬菜为主,经济作物有柿子、桃、杨梅等。08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大亨村大力发展稻田养鱼规范化建设,规划稻田养鱼基地120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324002 325000 -- 查看 大亨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亨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大亨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鹅浦社区

  北城街道鹅浦社区位于永嘉县上塘县城西北方向,面积约35平方公里;社区由三元堂、中村、后村以及路口片共29个行政村以“联”的方式组建而成,常住人口13466人(其中外来人口数1512人),共有村民小组约210个,农村党员557名;社区全区耕地面积约4177亩,其中水田3038亩,是现阶段北城街道最大的农村社区。   

下寮社区

  下寮社区地处永嘉县中南部,上塘中心城区北面,位于永嘉楠溪江下游,中南部高山,距离县城上塘10公里。1949年为泰石乡,1950年改下寮乡,1961年改下寮乡建公社,1984年复设乡政府,2011年5月城乡区划调整后设下寮便民服务中心,2012年6月设下寮社区,属北城街道下属中心社区。辖底寮村、外寮村、前坪村、八里村、芬益村、中心村、分星村、朱寮村、陈下村、江山村、山坪村、银场村、江坑村共辖13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全社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2180户,7123人。耕地面积4706亩,林地面积20779亩,社区驻地底寮村,海拔200米,居住村落平均海拔380米。自然条件恶劣,全社区经济水平不高,外出劳动力占总人口1/2以上,劳动力转移经济收入,在家人员是以农业种、养殖为主,主产茶叶、三黄鸡、田鱼和高山蔬菜等农副产品。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是经济欠发达社区之一。2011年全社区总产值2151万元,人均收入7156元。   

城北社区

  城北社区概况   城北社区位于我镇城北区域,鹅浦河沿岸。东与城东、城中相邻。本社区2638户共7583人,外来人员1000多人,地面积为1平方公里。近年来,全体党员干部在县委、县政府以及镇委、镇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上级部门提出的工作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党建工作,狠抓创建文明社区的各项工作任务,使本社区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先后获得温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温州市“星级文明社区”、温州市“平安创建示范社区”、“人防宣传先进单位”、县级“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城中社区

  城中社区概况   城中社区位于我镇中心地段,相邻于城东、城南、城西、城北社区。社区共1900户,5124人,党员35名,外来流动人口1000余人。   近年来,城中社区全体党员干部,在县委、县政府以及镇委、镇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上级部门提出的工作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党建工作,狠抓创建文明社区的各项工作任务,使本社区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先后获得温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温州市“星级文明社区”、温州市“平安创建示范社区”、“人防宣传先进单位”、县级“文明社区”和“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东山下村

  东山下村简介      东山下村位于上塘镇东北部,上游支流路口溪沿岸。西与朱岙村隔溪相望,南于杭郭村相邻,北与十二盘村相接。距县城4.5 公里,交通便利。全村335户,共1115人,全村土地面积为1.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为220亩,人均耕地0.2亩。近年来,我村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管齐下,使全村的经济迅速发展,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横溪村

  横溪村位于县城东北部,鹅浦河上游,东与云碓村沿溪接壤,南与下湾村隔溪相邻,北靠山场,距上塘2公里。235户,共800仁,全村土地面积0.3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01.5亩。近年来,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管齐下,使全村的经济迅速发展,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中村村

  中村位于我县城中心位置,鹅浦河沿封而过紧密相连。东与浦东村隔鹅浦河相望,南连前村,西邻戈田村、下堡村,北接后村。村内道路平整、交通便利,全村196户,479人,全村土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5亩,人均耕地已微乎其微。村集体拥有集体资产达3000万元,分布在永建路、环城北路的办公楼2幢店面65间,年租金收入约60万元。村民年收入平均为7500元。  

山节村

  山节村位于县城的北部,全村共有4个自然村组成,海拔在225—466米,村大部分朝南偏,东与十二盘村接壤,西与马兰坦相,邻,北田比连下竂乡,距县城中心13公里。全村270户、810多人(其中自理户110户),农业户口与城镇户口基本占半,,全村土地面积为1.0平方公里,现有耕面积357.5亩,人均耕地0.44亩。  

水碓湾村

  水碓湾村村位于上塘的东北部,鹅浦溪上游支流路口溪沿岸。与三元堂村相邻、下湾村隔溪相望。交通便利,距县城0.5公里。全村有113户,共429人。全村村民以务工和种植相结合。  

下湾村

  下湾村位于县城的东北部,鹅浦溪上游支流路口溪沿岸。东与三元堂村、水碓湾村隔溪相望,南与上塘中后村相邻,西与戈田村为邻,北与柯师湾村相接。交通便利,距县城0.5公里。全村有115户,共480人、外来人口50余人。全村土地面积0.4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20亩,人均耕地0.25亩。全村年总总产值为30余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0余万元。  

十二盘村

  十二盘村位于县城北部山区,两面环山,东南与东山下村相邻,东面与阮加降村相邻,北面和下寮外岙村相邻,西面与山节,枫树下连接,西南与李加坑村相连,离县城7公里左右,交通十分便利。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全村有五个自然村,共129户,407人,全村土地面积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5亩,山地340亩。  

枫树下村

  枫树下村位于县城的东北部,东与十二盘村相隔,南与李家村相邻,西与金元降、山节村相接。距县城6.2公里。66户、共204人,多为农业户口,全村土地面积为1.35平方公里,现有耕面积130亩,人均耕地0.62亩。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使全村的经济迅速发展,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阮家降村

  阮家降村位于上塘的北部,东与沙头相望,南与上塘东山下村相邻,西与十二盘村为邻,北与下竂乡相接。交通方便,距县城12公里。全村350户、1200多人,全村现有土地面积为0.45亩,人均耕地0.45亩。全村有五个自然村,村民分居在小溪两岸。主要经济收入靠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在家以畜牧业为主。全村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宜人居住。  

江北田村

  江北田村位于上塘北部山区,东与岭山村接壤,南连朱岙村,西与上庵村相邻,北靠路口村林场,距上塘县城8公里左右。全村共60户,113人,多为农业户口。现有耕地面积60多亩。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杭郭村

  杭郭村位于县城的东北部,鹅浦溪上游。东与龙山为界、南与路口村隔溪想望,西与柯师湾村隔溪相望,北岭后村相邻。杭郭全村220户共632人、外来人员37人,全村土地面积为0.45平方米,现有耕面积120亩,人均耕地0.35亩。近年来,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管齐下,使全村的经济迅速发展,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下庵村

  下庵村位于北城街道北部,距县城上塘10公里,相邻上庵村。全村村民户数75户,人口275人,自然村数5个,村民都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部分青壮年外出经商或打工。  

路口村

  路口村位于县城的北部,路口溪沿村而过,与柯师湾隔溪相望,上塘至下竂公路贯村而过,距县城中心3公里。全村122户、600多人外来人员15人,多为农业户口,全村土地面积为0.75平方公里,现有耕面积120亩,人均耕地0.2亩。近年来,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大亨村

大亨村  大亨村位于上塘北部,村落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交通方便,距离县城4公里。全村235户,总人口758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72亩,其中水田192亩,旱地70亩。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农业种植的粮食、蔬菜为主,经济作物有柿子、桃、杨梅等。08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大亨村大力发展稻田养鱼规范化建设,规划稻田养鱼基地120亩。   

阮家山村

  阮家山村位于上塘镇西北部山区一个地形北高南低的山区村,四面环山,东与杭郭村接壤,南与岭后村相邻,西与郭山村相邻,北面与塘山村相邻,离县城只有5公里。全村450多人,多为农业户口,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87亩,山地1000余亩,本村村民主要经济收入靠外出打工、经商,在家以种养业为主。   阮家山村与上庵村、朱寮村、杭郭村、横溪村、中村村、山节村、水碓湾村、下湾村、十二盘村、枫树下村、虞家村、江北田村、路口村、下庵村、东山下村、大亨村、朱岙村、岭后村、银场村、江坑村、底寮村、阮家降村、云加山村、鹅浦社区、外寮村、前坪村、芬益村、八里村、城北社区、城中社区、后村村、塘山村、三元堂村、岭山村、下寮社区、马兰坦村、金元降村、中降村、陈下山村、山坪村、江山村、中心村、芬星村、柯师湾村、牛角门村相邻。  

朱岙村

朱寮村  朱寮村地处永嘉县下寮乡东北部,东至渠口乡朱岸村、南至江坑村、西至银场村、北至芬益村。全村280户,812人, 村民小组12个, 2007年人均收入4462元。全村耕地面积490亩  

岭后村

岭后村  岭后村概况   岭后村位于永嘉县县城上塘镇北部,离上塘镇直线距离1公里,行程5公里,三面环山,环境优美。有一条小溪常年溪水清澈,自南向北从村庄门前流过,南面山坳有座小型水库为村民提供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全村有耕地452亩(水田312亩,旱地140亩),山地856亩。现有人口480人,142户,主要经济作物有柑桔、杨梅、经柿。建立了80亩稻田养鱼示范基地,100亩的新品雷竹笋基地,及养白鸽、家畜等基地。近年来,我村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管齐下,使全村的经济迅速发展,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银场村

银场村  银场村地处山区,位于永嘉县下寮乡西部,东至江山村、南至上塘镇、西至山坪村、北至芬益村。全村366户,1124人, 村民小组20个, 2007年人均收入4495元。全村耕地面积891亩,林地面积2996亩。全村劳动力以外出务工为主,农业种植为辅,主产“乌牛早”茶叶,田鱼等农副产品。 银场村与上庵村、朱寮村、杭郭村、横溪村、中村村、山节村、水碓湾村、下湾村、十二盘村、枫树下村、虞家村、江北田村、路口村、下庵村、东山下村、大亨村、阮家山村、朱岙村、岭后村、江坑村、底寮村、阮家降村、云加山村、鹅浦社区、外寮村、前坪村、芬益村、八里村、城北社区、城中社区、后村村、塘山村、三元堂村、岭山村、下寮社区、马兰坦村、金元降村、中降村、陈下山村、山坪村、江山村、中心村、芬星村、柯师湾村、牛角门村相邻。  

江坑村

江坑村  江坑村地处永嘉县下寮乡西南部,东至前坪村、南至上塘镇、西至银场村、北至朱寮村。全村63户,183人, 村民小组3个, 2007年人均收入4569元。全村耕地面积159亩,林地面积391亩。  

底寮村

底寮村  底寮村是浙江省温州市永嘉乎没有其它姓的村民。全村有户籍人口255户778人,真正在从事种养业的劳力大致有四五十人,其余的劳力靠外出或在周边零星打工或在村里开家小店(用自己的住房)跑跑运输赚钱。村里有低保户13户31人。低收入农户72户264 人。耕地430亩,其中水田233亩,旱地197亩,人均0.46亩;山地1745亩,大都没什么经济作物可种植。2008年村人均收入为4910元(永嘉县农民人均收入6962元,全省农民人均收入9258元)。村集体留有三、四百亩的毛竹林,在山上,没有机耕路,开采成本较高,平均每年只有5千元左右的收入,集体经济相当薄弱,无积累,目前村里还欠村道工程款好几万。现阶段基本没法靠自身财力去做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和村庄规划建设发展。   在这几年“康庄工程”、生态村建设、村庄整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县乡级财政的全力扶持和结对扶贫单位的大力支持,底寮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使村庄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村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村饮用水工程已建成,自来水进入每家农户;已建污水处理池一个,部分生活污水纳入了排放系统。村内道路70%路段进行了水泥硬化改造,有一处村民健身活动场所和一个村文化活动室,修建了一个标准公厕,这些硬件建设较大程度地改变了乡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村民98%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有低保户每户能拿到每月100元至320元不等的低保金。底寮村在发展,生活也在进步,但总体上看,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比较落后,正处在需要脱离温饱型贫困向“小康”起步的阶段。  

上庵村

  上庵村位于上塘北部山区,邻接桥下徐岙,全村山林资源丰富,全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利用劳动从事第三产业。全村户数189户,人口800人,有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8432亩。  

金元降村

  金元降村基本概况   1、地理环境   金元降村位于北城街道办事处的东北部,东接山节村、北靠马兰坦,西与中降村为邻,南与李家坑相接。交通方便,距上塘5公里。   2、村居概况   80户,200多人,多为农业户口,现有耕地面积105亩,人均耕地0.35亩,青年村民多为外出务工经商,村集体经济薄弱。   3、河流情况   金元降村地形以溪流山坎特点,地形以山林丘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溪自北往南流入李家坑溪,形成“L”字形河网,溪流坡降大,水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溪流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较严重。   

外寮村

  外寮村位于楠溪江下游、永嘉县中南部的高山,居住村落平均海拔380米,外出劳动力占总人口1/2以上,劳动力转移经济收入,是农业种植、养殖之外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几年,村两委积极响应党的惠民政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小康村庄、人文村庄、生态村庄、和谐村庄为目标,通过对道路、管道、园林绿化、公建设施的改造,改变村庄脏、乱、差的落后面貌,改善村民的饮水安全及村内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创建文明卫生的新农村,获得了市级生态村,县级文化示范村,新农村建设进步奖等荣誉.  

前坪村

  前坪村地处下寮西北部,交通方便,村庄规模中等,人口410人,劳动力305人,党员15人,农民收入水平中等,村集体经济条件较差。自然资源条件较好,木森林覆盖率达60%,宜适种植乌牛早茶叶,高山蔬菜,有一座水库灌溉农田。2006年村党支部被评为县委先进党支部。经济发展主要有外出打工、经商和务农三方面,其中以外出打工收入为主,占全村经济收入为70%。全村人均收入较均,村集体收入主要生态公益林经济补偿费。村办公楼于2006年建成,自来水扩建及水库加固,全村通电,有电视,建立移动接收台,手机通迅覆盖全村。  

芬益村

  芬益地处下寮西北部,交通方便,村庄规模中等,人口340人,劳动力250人,党员7人,农民收入水平中等,村集体经济条件较差。2006年荣获县级文明村居,村风村貌整齐。   2、芬益经济发展主要有外出打工、经商和务农三方面,其中以外出打工收入为主,占全村经济收入为70%。全村人均收入较均,村集体收入主要生态公益林经济补偿费。   芬益自然资源条件较好,森林覆盖率达60%,宜适种植乌牛早茶叶,高山蔬菜,有一座水库灌溉农田。3.2公里通村公路已经硬化通车。  

八里村

  八里村远在下寮和大若岩镇相邻的山背上,人口520,近几年,村两委积极响应党的惠民政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小康村庄、人文村庄、生态村庄、和谐村庄为目标,通过对道路、管道、园林绿化、公建设施的改造,改变村庄脏、乱、差的落后面貌,改善村民的饮水安全及村内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创建文明卫生的新农村。   八里村组织史:   1949年9月,建立行政村,村长钱师楣。   村长(会长、社长、大队长、组长、主任):   钱师楣(1949年9月——1951年6月)   李启猛(1951年7月——1955年10月)   潘统林(1955年11月——1958年6月)   钱业高(1958年7月——1961年6月)   钱中印(1961年6月——1967年12月)   钱福定(1969年1月——1980年12月)   钱云梯(1981年1月——1985年6月)   

后村村

  后村概况   后村位于县城中心位置,东与浦东村隔鹅浦河相望,南连前村,西邻戈田村、下堡村,北街三元堂村与云加山村。村道路平整、交通便利。全村有175户,共425人,全村土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0亩,村集体资产达2000多万。近年来,后村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管齐下,使全村的经济迅速发展,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塘山村

  塘山村概况   位于县城的西北部,距县城9公里,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8个村民小组,共123户,377人,全为农业户口,其中党员27名;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20亩,人均耕地0.32亩,山场3000亩。村庄布局合理,村貌美观。近年来,两委班子,坚持以发展经济、群众致富为己任,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使全村的各项事业得到稳步协调发展,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以来,创建了省整治村、市生态村、县文明村、县三星级新农村建设并已验收通过,又被评为“五星党支部”称号。为实现文明村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项事业顺利进展,蒸蒸日上。   

牛角门村

  1、地理环境:   牛角门位于北城街道的东北部,偏僻山区村,东与横溪村隔山相邻,南与路口村相邻,西与东山下村为邻,北与阮加降隔水相望,交通不便,距县城5公里。   2、村居概况:   全村45户,180多人,多为农业户口,现有耕地面积120亩,人均耕地60亩,人均耕地面积0.33亩。   3、溪流情况:   牛角门村地形及溪流河-点:地形以山林丘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溪水自东北向西汇入路口溪,形成“Y”字形河网,河流坡降大,水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溪坑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较严重。   

岭山村

  1、地理环境:   岭山村位于北城街道的中部山区,东与中降村接壤,北靠路口林场,西与江北田村相邻,距县城13公里左右。   2、村居概况:   岭山村是个小村,农业户口45户,123人。现有耕地面积110亩;青壮年村民多外出务工经商,村集体经济空白。   

三元堂村

  三元堂村位于县城东北路口溪下游左岸山麓,80年代大部分村民迁居上塘环城北路东侧,老村庄大多数是外地迁居和临时住户。东与浦东村接壤,西与下湾村相邻,北连云碓村。全村386户,1008多人,多为农业户口,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50亩,人均耕地0.15亩,村民主要经济收入经商,劳动基本集中,村集体资产逾千万元。  

马兰坦村

  马兰坦村   1、地理环境   马兰坦村位于北城街道的东北部,依山而居,全村共有4个自然村组,大部分村坐北朝南,地面高程一般在390~560米。   2、村居概况:   95户,290多人,多为农业户口,全村土地面积约0.3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20亩,人均耕地0.2卣,青年村民多为外出务工经商,村集体经济薄弱。   3、河流情况   马兰坦村地形以山林丘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60多亩农田   时常受台风洪水侵害,严重时以致作物颗粒无收。田山里山塘总库容5.38万方,正常库容3.91万方,上游集雨面积1.5平方公里,属病险山塘,尚在维修加固之中。后山两小溪汇合穿村而过,一旦台风洪水来临,村民损失严重。   

朱寮村

朱寮村  朱寮村地处永嘉县下寮乡东北部,东至渠口乡朱岸村、南至江坑村、西至银场村、北至芬益村。全村280户,812人, 村民小组12个, 2007年人均收入4462元。全村耕地面积490亩  

中降村

  中降村基本概况   1、地理环境   中降村位于北城街道的东北部,东邻金元降村、北靠银场村,西与岭山村为邻,南与李家坑相接。交通方便,距上塘5公里。   2、村居概况   65户,198人,多为农业户口,现有耕地面积105亩,人均耕地0.35亩,青年村民多为外出务工经商,村集体经济薄弱。   3、河流情况   中降村地形以溪流山坎特点,地形以山林丘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溪自北往南流入李家坑溪,形成“L”字形河网,溪流坡降大,水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溪流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较严重。   

陈下山村

  陈下山村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   陈下山村位于北城街道下寮便民服务中心西部,东邻山坪村,南接桥下镇徐岙办事处,西面靠山,北连大若岩镇。四面环山,林木茂盛,森林覆盖率达90%,已移民至桥下镇小京岙村。   2、社会经济   村总人口264人,外出劳动力占总人口90%;在家人口11人以种植、养殖业为主。   3、河流河网   内有条溪流,村下山边有一水库,水库周边无房屋。   

山坪村

  山坪村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   山坪村位于北城街道下寮便民服务中心西部,坐东南朝西北,东邻银场村,南靠上塘中降村,西连大若岩镇滕溪村,北接陈下山村。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70%,地无一寸平。   2、社会经济   村总人口174人,外出劳动力占总人口70%;在家人口30人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其中村种植面积约有153亩,养殖业以养羊、本地鸡为主;无村集体收入;村年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   3、河流河网   内无河流,村内有个05年修建的乾口水库。村内村民饮用水取自山上流下来的山水。   4、历史灾害   无重大历史灾害。94台风中,20多亩水田被冲。   

江山村

  江山村位于北城街道下寮便民服务中心北部,东与底寮村接壤,南与朱寮相邻,西与芬益村为邻,北与八里相接。交通方便,距下寮社区7公里。   社会经济   江山村由中央屋、大道坦、门前佯、黄泥田等四个自然村组成,209户,619人,现有耕地面积395亩,人均耕地0.64亩。以种植、养殖业为主,村级经济薄弱。   山塘水库   地形以山林丘地为主,地势较高,房屋依山而建,易受大暴雨的冲毁。共有二个水库:门前佯水库和黄泥田水库。库容各在1万方以下,水库下方无住房。   

中心村

  中心地处下寮西北部,交通方便,村庄规模中等,人口285人,劳动力203人,党员16人,农民收入水平中等,村集体经济条件较差。2006年荣获县级文明村居,村风村貌整齐。中心经济发展主要有外出打工、经商和务农三方面,其中以外出打工收入为主,占全村经济收入为70%。全村人均收入较均,村集体收入主要生态公益林经济补偿费。通村公路于已经硬化通车,村办公楼进行维修,自来水扩建及水库加固,建立移动接收台,手机通迅覆盖全村。  

芬星村

  芬星村位于永嘉县下寮西北部,离县城20公里,全村133户,439人,属低收入集中村,其中低收入户32户。海拔380米,耕地面积300亩,山地居多,山高多雾,适宜发展生态农业,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5200元,其中农业人均收入3700元。  

柯师湾村

  柯师湾村位于县城的东北部,鹅浦溪上游支流路口与杭郭岙底溪交汇处。东与路口村隔江相望,南与云加山村下湾村相邻,西与岭后村为邻,北与杭郭相对。交通方便,距县城1.5公里。柯师湾村是上塘镇政府的周边,全村821户、外来人员60人,全村土地面积为1.05平方公里,现有耕面积210亩,人均耕地0.25亩。全村年总产值为4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为40万元。财政收入为10万。  

虞家村

  虞家村位于县城的东北部,鹅浦溪上游支流路口溪沿岸。东与枫树下村隔溪相望,南与朱岙村相邻,西与江北田为邻,北与金元降相接。交通方便,距县城6.5公里。全村120户、335多人,外来人员15人,多为农业户口,全村土地面积为0.45平方公里,现有耕面积142.7亩,近年来,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使全村的经济迅速发展,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云加山村

  云加山村   1、地理环境:   云嘉山位于永嘉县城后山,海拔125—150m,村庄坐西北朝东南,自80年代初至1996年间陆续迁居云嘉山脚人武部东侧,老村庄现仅有2位村民居住。东与三元堂树接壤,西与江北田为邻,北与戈田村相邻,北与柯师湾相接,距县城0.5公里。   2、村居概况:   30户,112多人,大部分为农业户口,全村耕地面积约为44.5亩,其中水田面积32亩,旱地面积12.5亩,人均耕地面积0.97亩,部分青年村民多为外出务工经商,村集体经济薄弱。07年12月老村庄已建通车公路。   3、河流情况:   现居云嘉山麓,属县城北侧,主要有云嘉山小溪流从新村北向经人武部流出,对没有威胁,当县城受洪潮淹没时,10亩农田有时受台风洪水侵害,云嘉山山塘总库容0.3万方,正常0.2万方,上游集雨面积0.1平方公里,属病险山塘,需要维修加固。   


大亨村特产大全




大亨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