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屿村 黄屿村位于上塘镇南部,面积约3平方公里,全村分布东西两佯,坐落在仙清线东、西两面,拥有1018户,3650人口,其中劳动数2300,外出劳动数700人,全村党员69人,村民代表63人,农民人均收入5600元,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农田1200余亩。
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好,特色农业潜力巨大,形成了以黄屿菜头为名,建立黄屿蔬菜基地。全村现有蔬菜大棚10亩,种植蔬菜面积300余亩,全村农业收入170万。发展了家庭作坊,去年把村兴屿、兴隆路拓宽工作完成,改善村容村貌,有了道路就有了发展思路,使村民积极发展小五金加工,目前为止家庭小五金加工场50户,家庭小五金加工收入250万。同时引进外来企业在我村投资,带动发展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后劲十分强劲。
. 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修建完成村委办公楼,党员活动室,;老年人协会活动场所,黄屿小学等重要民用生活基础设施,改善完成东西两佯机耕路,三面光水渠,翻水站等农业基础设施,全村大路小巷道路网建设全部硬化完成,去年拓宽改建了兴屿,兴隆二条原有2米,拓宽到7米大道,以及排污设施,实现通电,通水,通公交车,通广播电视等。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到黄屿小学就读。全村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200人。参加住房保险104户,完成县里目标任务,经常性开展老人、青年、儿童等团体活动,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324003 | 325000 | -- | 查看 黄屿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城西社区 |
城西社区 城西社区位于上塘镇西侧,总面积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50户,共11800人口,外来人口5000余人,社区支部党员90人。社区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创建星级文明社区为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
永兴社区 |
永兴社区地处永嘉县南城街道下堡村,由17个行政村组成,区域总面积约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05户14709人,其中外来人口1562人。社区于2011年7月由17个行政村合并设立,党总支部于2011年7月成立。社区党总支部有书记1名,委员2名,下辖48个基层党组织,其中村级党组织17个,两新党组织19个,学校类党组织8个,行政事业单位党组织4个,党员总数689人,外出党员21名。 |
中塘社区 |
中塘社区位于永嘉县南城街道西南部,北西南三面环山(红岩山、后脑山、柴山),东侧与上塘中心城区接壤,县前路贯穿而过,风景秀美,交通便利。下辖前一、前二、前三、中兴、中西、中联、麻山、外山、应山、郭山、大了降、溪了头共12各行政村。常住人口3640户10856人。经济收入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并有家庭式手工业零星分布。 |
黄屿社区 |
黄屿社区坐落在县城南大门,是永嘉街道最大的行政村之一。拥有农业户1226户,4238人,其中党员100名,村民代表74人。现有农田1200余亩,西垟以水稻种植为主:东垟以蔬菜,菜头种植为主,大小企业50余家,外来务工人员2000余人。 在2014年10月上旬,完成社区中心6室2栏1厅1堂1广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标识,并启动运行工作。实际工作中,结合村实际开展多项工作。2014年将三港殿改建为黄屿村民俗馆,现在里面陈设的皆是即将失传的黄屿民俗物,如村民无偿提供的草鞋耙、脚踏水车、铜火箱、乌沙船等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共50余件,其中还有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的清代器物,件件都记载着黄屿村历史文化传统,村文化民俗馆建立对保护村里即将消失的事和物以及青少年提升知识素养、文明习惯养成等具有远大的意义。 |
城南社区 |
城南社区地处永嘉县城的南大门,辖区共有33条路、街、巷、弄,总人口8234人,3121户,外来人员4000多人,环透对象876人,分18个居民小区,7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一所外国语学校,社区办公楼座落环城西路43号,占地面积151.3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党组织健全,思路清楚责任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近年来,城南社区全体党员干部,在县委、县政府以及镇委、镇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上级部门提出的工作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党建工作,狠抓创建文明社区的各项工作任务,使本社区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先后获得温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温州市“星级文明社区”、温州市“平安创建示范社区”、永嘉县二00七年度“平安百村”创建获三星村居、“人防宣传先进单位”、县级“文明社区”和上塘镇二00七年度“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
应山村 |
应山村位于永嘉县南城街道西北部,下辖新村,东面中兴村、南面前二村、西面前三村、北面郭山村。距县城4公里,现有住户230户,人口730人。耕地面积360亩,山地360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番薯。近年来,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
观前村 |
观前村 观前村概况 观前村地处美丽的楠溪江下游 ,紧邻楠溪江靠近41省线,距县城仅2公里,属于镇沿江片。 本村耕地面积238亩,常住人口600多人,流动人口约100多人,村民以经商及外出打工为主,人均收入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村内环境整洁,民风淳朴,2006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 |
栗一村 |
栗一村 栗一村地处上塘镇西南方向,距县城六公里,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53户人,600余人口。栗一村山青水秀,岩石奇观、森林茂密,有尚未开发雁荡小龙秋之称的中央山瀑布。拥有自然人工相结合的游泳池和避暑九龙洞,拥有历史古迹千年古刹---净心寺,常年香烛旺盛, 名扬温州全城,游客纷至沓来。由于山好水好,空气新鲜,环境安静,至今已有300户温州市民闲居九龙山,形成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
新民村 |
新民村 新民村概况 新民村位于楠溪江下游江畔,距县城约5公里,交通便利。全村区域面积1.9平方公里,现有村民2000多人,现有可开发土地500多亩,山场面积6666多亩,山场可种植药材2000多亩。旅游资源丰富,森林公园正在申报中,有全县最大的乌牛早茶基地,村中盛产杨梅、红柿、枇杷、板栗等水果。村内养殖业和种植业发展迅速,有养殖场15个,蔬菜基地2个。目前在党建、远程教育、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等各项创建活动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近年来,新民村党支部、村委会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地理优势,抓住机遇,走出了一条以强村促富农的新路子。2008年投入资金500万元进行村道路拓宽改建,改善了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使全村的经济迅速发展,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如今的新民村,村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处处呈现着一幅农民乐、村庄美、民风正的和谐文明画卷。 |
下堡村 |
下堡村 下堡村基本概况 下堡村位于县城西郊的一个城中自然村,村域面积0.74平方公里,东与新世纪公寓相邻,南至中塘浦溪流,西邻中塘后村、中西村,北与戈田村相邻,为县城文化教育中心。 全村253户833人,现有劳动力480人,均以手工业、服务业、经商为主要经济收入,年人均收入约8500元。由于村两委的团结一致,加强新农村建设,进村的三条主要道路下堡东路、繁华路、下堡西路均已为硬化水泥路,与由东至西贯穿村庄的县前西路、环城北路相连,构成道路体系,交通便利。 交通道路的建设,路灯、绿化带的配置,改善了村容村貌。通电通水,统一饮用县域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固话宽带网络的连接,充实了村民的信息系统和业余生活水平。在硬件配置的同时,集体参加创卫活动,农房卫生设备的配置,垃圾的集中统一处理等,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
溪了头村 |
溪了头村位于上塘西部山区,由溪了头、大水坑二个自然村组成,东靠郭山村,南与中西村毗邻,西连应山村,距县城上塘镇约10公里。现有住户136户,人口507人,耕地面积193亩,山地870亩。在家以稻田养鱼、畜牧牛羊鸡为主。近年来,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
金塘村 |
金塘村 金塘村离县城2公里,总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山场2000亩,耕地面积50亩。全村现有90户,383人,其中劳动力130人,外出劳力50人,现有党员4人,支部委员1人,村委会成员3人。全村经济发展以农业和劳务收入为主,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1 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30万元,增加人均收入17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636元。 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调动各方积极性、全力以赴,争取今年通过二星级新农村验收。到2010年达到五星级新农村标准。 |
郭山村 |
郭山村位于上塘镇的西北部,东与阮角山村相邻,南与溪了头村相邻,西与徐岙乡四垄村,北与徐岙乡银坑村相邻接。交通便利,距县城约15公里。海拔600余米。郭山村是上塘镇政府的周边,全村155户,共715人,外来人员20余人,全才土地面积为1.5平方公里,现有耕面积260亩,人均耕地0.36亩。全村年总产值120万元。 |
观下村 |
观下村 凤凰宝地---观下村 上塘镇观下村位于国家风景区楠溪江下游,交通便捷,距离永嘉县城中心1公里,南去温州市区10余公里。村有170余户,总人口700多人。村前是楠溪江水像一条白色玉带环绕着,这是永嘉楠溪人历年来的水上交通要道。 观下村的东头有千年古树绿叶成荫,村民称其为“风水宝树”,给古村庄更加增添优美风光,给村庄男女老少吉祥如意。村庄的东南有一座观音庵,为历史悠久的古迹,常年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村庄的西首有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九峰寺”,又名“冷水观”,北靠巍峨的六龙山,威严壮观,千年古寺与古木参天显得幽静,庭院深深,青石构筑拱桥与流淌的小溪水和谐相映,前有江船歌声唱,后有青山鸟语声。给人们休闲旅游和避暑的好去处。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们观下村处于山青水秀,凤凰之称的宝地,地灵人杰,人才辈出,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的双手,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村庄而奋斗。 |
黄屿村 |
黄屿村 黄屿村位于上塘镇南部,面积约3平方公里,全村分布东西两佯,坐落在仙清线东、西两面,拥有1018户,3650人口,其中劳动数2300,外出劳动数700人,全村党员69人,村民代表63人,农民人均收入5600元,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农田1200余亩。 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好,特色农业潜力巨大,形成了以黄屿菜头为名,建立黄屿蔬菜基地。全村现有蔬菜大棚10亩,种植蔬菜面积300余亩,全村农业收入170万。发展了家庭作坊,去年把村兴屿、兴隆路拓宽工作完成,改善村容村貌,有了道路就有了发展思路,使村民积极发展小五金加工,目前为止家庭小五金加工场50户,家庭小五金加工收入250万。同时引进外来企业在我村投资,带动发展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后劲十分强劲。 . 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修建完成村委办公楼,党员活动室,;老年人协会活动场所,黄屿小学等重要民用生活基础设施,改善完成东西两佯机耕路,三面光水渠,翻水站等农业基础设施,全村大路小巷道路网建设全部硬化完成,去年拓宽改建了兴屿,兴隆二条原有2米,拓宽到7米大道,以及排污设施,实现通电,通水,通公交车,通广播电视等。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到黄屿小学就读。全村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200人。参加住房保险104户,完成县里目标任务,经常性开展老人、青年、儿童等团体活动,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
桥头村 |
桥头村 上桥头村位于我县的进城口,依楠溪江而居,是上塘镇的南大门,永缙公路贯村而过,面向楠溪江,东连楠溪江,西与西后村相邻,北与龙翔村相邻,距上塘1.5公理。本村268户,936多人,多为农业户口,全村土地面积约为0.3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10亩,人均耕地0.22亩。 |
东岸村 |
东岸村 东岸村位于楠溪江下游,是全镇的最南面。原是东岸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地。92年撤拼为罗东乡,于2001年规划为上塘镇。全村共有人口1560人,404户,耕地面积644亩,其中水田464亩,旱地180亩,山林面积3840亩。07年经济收入73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4890元。在上级的帮助下,我们按照“环境整治,村藐美化,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要求,因地制宜开展村庄整治和“装修”。2007年度被列为“整治村庄合格村”。 |
李浦村 |
李浦村 李浦村位于上塘镇东部,楠溪江中游沿岸。东与观下村、炉湾村、东岸村相邻,南与观前村、屿门村隔江相望,西与桥头村、龙翔村、浦口村为邻,北与渭石村、嶂岙村相接。交通方便,距离县城1公里。全村506户共1785人,外来人员285人。全村土地面积为1.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638亩,人均耕地0.35亩,人均年收入5295元。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农业种植的粮食、蔬菜为主,辅以养殖。本村连续3年被镇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征兵单位、卫生达标村等荣誉称号。 |
李家村 |
李家村 李家村地处上塘镇西南,距离县城4公路,山青水秀,交通便捷。全村耕地面积506多亩,山场1680亩,人口858人,共246户,党员23人。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李家村党支部、村委会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地理优势,抓住机遇,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使全村的面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近年来先后被评为“永嘉县第一批小康村”、“ 县级先进党支部”、“ 温州千百工程村庄整理合格村”、“ 县级文明村”、“ 县级卫生合格村”等等。 |
芦湾村 |
芦湾村地处上塘东南部,楠溪江下游江东,诸永高速公路村前而过,相距县城3公里,与瓯北毗邻,村庄环境优美。全村总人口528人,143户,0党员21名,村民代表25人,村两委干部6人。劳动力376人,其中外出务工或经商155人。主要经济收入第二、三产业,全村经济年总收入750万余元。 |
西后村 |
西后村在上塘镇西南角,永嘉县城的南大门,距县城3公里,交通便利。东边接上桥头村,南面是西前村,西面是仁堂村,简称下塘岙。288户,有1200多人,多为农业户口,现有耕地面积285亩,人均耕地0.24亩。是县城建设的重要地段,县电业大楼,永嘉实验中学学校都在该地段,农村变化日趋繁荣。 |
大了降村 |
大了降村位于我镇的西北部,依山而居,是革命老区,南与中联村接壤,西靠集体山场。北与应山村相邻,距上塘镇9公里。230户,830多人、多为农业户口,全村土地面积为0.27平方米,现有耕面积310亩,人均耕地0.37亩,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使全村的经济迅速发展,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
中联村 |
中联村位于我镇的西部山区,上塘至桥下的公路正穿过,交通较为方便。153户,580多人,多为农业户口,全村现有耕面积200亩,人均耕地0.35。近几年,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使全村的经济迅速发展,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
前二村 |
前二村位于我县的城西部,是县城西大门,上塘至桥下公路贯村而过,与前一、前三相邻。交通便利,距县城只有0.4公里。前二村是上塘镇政府的周边,全村460户,共1540人,外来人员80人,现有耕面积420亩,人均耕地0.30亩。 |
东华村 |
东华村位于我镇的南部,鹅浦溪上游支流路口溪沿岸,西与东岸村为邻,。交通方便,距县城2.5公里。全村250户、共791人,外来人员50余人,全村土地面积为1.5平方公里,现有耕面积120亩,人均耕地0.25亩。全村年总产值为3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为20万元。近年来,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
屿门村 |
屿门村位于上塘镇的南大门,楠溪口下流主流口沿岸,东与观前村、黄屿村相连,南与桥头村相领,西与李浦隔江相望,北与楠溪江相相接。交通方便,距县城1.5公里。 195户,746多人,多为农业户口,全村土地面积约为0.5平方米,现有耕地面积230亩,人均耕地0.3亩 |
前三村 |
前三村位于我镇的西南部,中塘溪由西向东延流。南与前二村相邻,北与中兴村相邻,西与中联、大了降村相邻,交通便利,距县城3.5公里。。前三村是上塘镇的发展中的村,县城向西扩展的必须之地。全村450户,共1500人、外来人员30人,山面、移民160户共500人左右。全村土地面积为2平方公里,现有耕面积600亩,人均耕地0.4亩,全村年总产值为5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为200万元,手工业其他收入300万元。近年来,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管齐下,使全村的经济迅速发展,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
中兴村 |
中兴位于上塘县城的西面,东靠中塘洋,西与应山村相邻,北与中西村相接。交通方便,距县城1公里。 中兴村是上塘县城的周边,全村467户共1675人,村民主要以种植传统农作物水稻、特种水果、茶叶和生猪家禽养殖业,青年村民多为外出务工经商。外出劳动力占总人口42%,现有耕面积426.6亩。主要农产品有“中塘鸭”、“中塘蛋”、“大棚蔬菜”。 |
前一村 |
前一村位于我县的城西部,是县城西大门,上塘至桥下公路贯村而过,东与县城城区,西与前二三村,北与前二村相邻。距县城2公里,交通便捷。全村426户,共1330多人,多为农业户口,全村土地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10亩,人均耕地0.38亩。村民主要以种植传统农作物水稻、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其出产远近有名的“中塘鸭”、“中塘蛋”、“中塘粉干”。 |
仁堂村 |
仁堂村位于县城西南部,依仁堂溪而居,东与下塘片接壤,西与李家村相邻,南与环山,距县城1.5公里。237户、共970人,多为农业户口,全村总面积为1.7平方公里,现有耕面积320亩,近年来,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
中西村 |
中西位于上塘镇的西北部,中塘溪上游支流彭河溪及北溪上寺水库沿岸。东与中塘新村、金塘村连接,南与中兴村、前一、前二、前三村相邻,西与应山、郭山、大了降为邻,北与车了头、郭山村相接。交通方便,距县城0.8公里。中西村在县城镇的周边,全村301户、外来人员50人,全村土地面积为1平方公里,现有耕面积282.87亩,人均耕地0.27亩。全村年总产值为8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为75万元,财政收入为5万元。 |
龙翔村 |
龙翔村位于县城镇南大门,东与楠溪江相连,南与上桥头为邻,北与浦口村隔溪相望,交通十分便利。全村278户,900人口。区域面积0.65平方公里,现耕地面积60亩,全年产值700万元。近年来,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使全村的经济迅速发展,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
金平村 |
金平村位于我镇北部,东与李家村、仁堂相邻,西与尤村相接。交通不便,距县城6.5公里。全村78户、共258人,全村土地面积为5平方公里,现有耕面积130亩,人均耕地0.5亩。近几年,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使全村的经济迅速发展,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
西前村 |
西前村在上塘镇西南角,永嘉县城的南大门,距县城3公里,交通便利。东边接上桥头村,北面是西后村,西面是仁堂村,300多户,有1300多人,多为农业户口。以新农村建设为龙头,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和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使全村的经济迅速发展,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