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徐州 >> 贾汪区 >> 老矿街道

老矿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老矿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老矿街道简介

    老矿街道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北部,距市中心38千米。区政府驻地。徐州老煤矿基地。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人(2007年底)。辖10个社区,办事处驻兴商。徐贾铁路终点站,206国道过境。
  -
  沿革
  1948年为铜山县第一区贾汪镇,1952年建老矿街道,后隶属关系屡有变动,1965年属贾汪区至今。1997年,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2.4万,辖团结、民和、光明、汪北、劳工、工商东、工商西、永兴、群力、园东、前进11个居委会和矿二院、水泥厂、南耐火、北耐火4个家委会。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4万人 4.5平方公里 320305001 221011 -- 查看 老矿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老矿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石头阵社区 ·贾汪区旅游·贾汪区特产·贾汪区十大特产·贾汪区十景·贾汪区 0

----

查看 石头阵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广场社区 ·贾汪区旅游·贾汪区特产·贾汪区十大特产·贾汪区十景·贾汪区 0

----

查看 广场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光明社区 ·贾汪区旅游·贾汪区特产·贾汪区十大特产·贾汪区十景·贾汪区 0

----

查看 光明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前委社区 ·贾汪区旅游·贾汪区特产·贾汪区十大特产·贾汪区十景·贾汪区 0

----

查看 前委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群力社区 ·贾汪区旅游·贾汪区特产·贾汪区十大特产·贾汪区十景·贾汪区 0

----

查看 群力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永兴社区 ·贾汪区旅游·贾汪区特产·贾汪区十大特产·贾汪区十景·贾汪区 0

----

查看 永兴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泉旺头社区 ·贾汪区旅游·贾汪区特产·贾汪区十大特产·贾汪区十景·贾汪区 0

----

查看 泉旺头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民乐苑社区 ·贾汪区旅游·贾汪区特产·贾汪区十大特产·贾汪区十景·贾汪区 0

----

查看 民乐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援工社区 ·贾汪区旅游·贾汪区特产·贾汪区十大特产·贾汪区十景·贾汪区 0

----

查看 援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工商西社区 ·贾汪区旅游·贾汪区特产·贾汪区十大特产·贾汪区十景·贾汪区 0

----

查看 工商西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五号井社区 ·贾汪区旅游·贾汪区特产·贾汪区十大特产·贾汪区十景·贾汪区 0

----

查看 五号井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夏桥社区 ·贾汪区旅游·贾汪区特产·贾汪区十大特产·贾汪区十景·贾汪区 0

----

查看 夏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校东社区 ·贾汪区旅游·贾汪区特产·贾汪区十大特产·贾汪区十景·贾汪区 0

----

查看 校东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华联社区 ·贾汪区旅游·贾汪区特产·贾汪区十大特产·贾汪区十景·贾汪区 0

----

查看 华联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园东社区 ·贾汪区旅游·贾汪区特产·贾汪区十大特产·贾汪区十景·贾汪区 0

----

查看 园东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新立社区 ·贾汪区旅游·贾汪区特产·贾汪区十大特产·贾汪区十景·贾汪区 0

----

查看 新立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韩桥社区 ·贾汪区旅游·贾汪区特产·贾汪区十大特产·贾汪区十景·贾汪区 0

----

查看 韩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四清社区 ·贾汪区旅游·贾汪区特产·贾汪区十大特产·贾汪区十景·贾汪区 0

----

查看 四清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工商东社区 ·贾汪区旅游·贾汪区特产·贾汪区十大特产·贾汪区十景·贾汪区 0

----

查看 工商东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老矿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老矿街道

    老矿街道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北部,距市中心38千米。区政府驻地。徐州老煤矿基地。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人(2007年底)。辖10个社区,办事处驻兴商。徐贾铁路终点站,206国道过境。   -   沿革   1948年为铜山县第一区贾汪镇,1952年建老矿街道,后隶属关系屡有变动,1965年属贾汪区至今。1997年,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2.4万,辖团结、民和、光明、汪北、劳工、工商东、工商西、永兴、群力、园东、前进11个居委会和矿二院、水泥厂、南耐火、北耐火4个家委会。  

耿集办事处

  耿集地区位于江苏省北部、徐州市东郊、京杭大运河畔,素有“大蒜之乡”之称。距徐州主城区40公里,位于铜山区、邳州市与贾汪区交界地带。总面积5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3万亩;人口4.7万人。全地区辖3个社区、10个行政村、92个自然村,167个组。全境属黄泛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京杭大运河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全境。生态环境良好。   耿集地区位于江苏省北部、徐州市东郊、京杭大运河畔,素有“大蒜之乡”之称。距徐州主城区40公里,位于铜山区、邳州市与贾汪区交界地带。东与邳州市岱山、宿羊山接壤,南与铜山区太山为邻,西连塔山,北隔京杭大运河与贾汪、汴塘两镇相望。距周边乡镇的主要集市约20公里,街区及与周边乡镇结合部道路全部为水泥路面,水陆交通均较为便利。总面积5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5万亩;人口4.7万人。全地区辖3个社区(耿集;张庄;桑源)、10个行政村(徐庄、王集、窦宅、永庄、瓦房、张埝、曹庄、王庄、郑庄、柳源)、92个自然村,167个组。全境属黄泛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京杭大运河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全境。耿紫线横贯东西,南靠陇海铁路,北依310国道。所辖区域地势平坦,水利条件布局合理,林网绿化达到省级标准,农田间管理林网化100%,林木覆盖率44.3%,植被覆盖率92%以上,生态环境良好。境内四季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环境优越。  

大泉街道

  2013区划调整: 贾汪区:撤销贾汪镇、大吴镇、庙山镇,调整汴塘镇、青山泉镇部分区域,设立大泉、老矿、大吴、潘安湖、大黄山、大庙6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大庙街道办事处、大黄山街道办事处的人、财、物整建制交由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贾汪镇,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辖镇,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陆路、铁路、水路、空中交通十分便利快捷,经济发展较快,个私经济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奶牛饲养初具规模。   贾汪镇为贾汪区政府驻地,位于贾汪区腹部,镇政府驻地南庄村,距徐州市区32公里。东邻汴塘镇,西连青山泉镇,南抵紫庄镇,北连江庄镇,东北部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侯孟乡接壤。总面积1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万亩;人口13.2万。全镇辖10个村委会(龙门、才沃、闫村、崮岘、宗庄、大李庄、泉东、泉西、鹿楼、小山子)、2个居委会(新泉、新夏)、47个自然村、150个村民小组。全境属丘陵山区,有大小山头122座,其中大洞山海拔361米,为徐州地区最高山峰。西部为煤矿开采区,南部为黄泛冲积平原。主要河流有不牢河、屯头河、大寨河等。矿务资源有煤炭、石灰石、耐火土、大理石、磷矿石、铝、镁、锰、金刚石、白云石、焦宝石等。该镇交通便利,206、310国道在此交会,另有前贾铁路专线。2000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23元。该镇工业门类主要有煤炭、化工、机械等。全镇城郊经济发展较快,个私经济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该镇牧业基础较好,奶牛饲养初具规模。宗庄村、鹿楼村盛产的水蜜桃、石榴久负盛名。   -   历史沿革    贾汪镇(图2)  1949年建国后属山东省管辖,1953年以后改属江苏省徐州市,1957年成立大泉乡。1958年成立大泉人民公社,1962年划归铜山县,1983年改称大泉乡,1994年划归贾汪区建大泉镇。1997年,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8万,辖伏山、龙门、柴窝、独湖、阎村、焦庄、崮东、崮西、南庄、宗庄、大李庄、泉旺头、石头阵、泉东、泉西、韩场、岗子、泉河、鹿楼、小山子、土盆21个行政村,前卫、胜利、幸福、富强、小山、庙山6个居委会和二院分部、技校、七中、干校4个家委会。1999年区划调整分为大泉镇和贾汪镇两个镇,2000年再次调整重新合并为贾汪镇,2001年贾汪镇划分为夏桥办事处、老矿办事处、工业园办事处、贾汪镇四个单位。-   -   辖区代码   2006年代码:贾汪镇320305101(2居10村):~001新泉社区 ~002新夏社区 ~201大李庄村 ~202宗庄村 ~203泉东村 ~204泉西村 ~205鹿楼村 ~206龙门村 ~207才沃村 ~208闫村 ~209崮岘村 ~210小山子村   附:工业园区管委会 [2006年代码]320305401(4居):~001南庄社区 ~002泉河社区 ~003岗子社区 ~004庄庄社区-   -   历史文化   贾汪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3000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形成村庄,徐州考古队曾在泉东村发掘出陶俑、陶罐等物,经专家鉴定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的总前委医院就设在大洞山脚下。   贾汪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先进的农耕,活跃的贸易,祥和的田园,构筑了贾汪镇早期的村庄雏形。据说曾经在镇子的东北有一眼永久不息的泉水,汩汩滔滔,晶莹甘甜,养育了这里的百姓;曾经有那么一姓贾的人家在这里建窑烧陶,由于常年挖土留下了一片波光潋滟的湖泊,见证了贾汪人美丽的心灵。曾经的沧海桑田留下了贾汪先民生生不息奋斗的足迹。徐州考古队曾在泉东村发掘出陶俑、陶罐等物,经专家鉴定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从科学的角度验证了贾汪悠久的历史风采贾汪镇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抗日的烽火中,运河支队在这里活跃,贾汪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着这美丽的家园,谱写了民族正气之歌;解放战争的炮火中,贾汪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配剑将军”张克侠、何基丰二位将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大决战---淮海战役--的总前委医院就曾设在大洞山脚下。悠悠不尽古城蕴,浩瀚无边百姓心。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铸就了贾汪镇人民勤劳质朴、拼搏奋进、善谋发展的精神品质。经过时代传承和拼搏发展,如今的贾汪镇在追逐改革开放大发展的潮流中,已越发显现出她的强大后劲和勃勃生机。正向世人昭示出她的无限魅力。   -   自然资源   贾汪镇矿产资源丰富,能源种类多。久负盛名的煤炭为贾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贾汪区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在白云石、石灰石、耐火土、页岩、红土,电力、水、滩涂领域都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境内有年供电量20亿千瓦时的贾汪电厂,东方热电厂、阚山电厂;投资18亿元、占地133公顷、日产万吨熟料的中联大水泥项目在贾汪镇境内落户。大水泥、新型建材市场优势迅速形成,成为苏北有名的建材基地。   -   交通状况   贾汪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贾汪镇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北依齐鲁大地,南连脊背平原,西靠徐州城区,东邻亚欧大陆“桥头堡”连云港,310、206国道穿境而过,距大型货运港口仅3公里,距铁路货场2公里,距观音机场30公里,镇内有大型铁路货场,陆路、铁路、水路、空中交通十分便利快捷。-  

大吴街道

   贾汪区:撤销贾汪镇、大吴镇、庙山镇,调整汴塘镇、青山泉镇部分区域,设立大泉、老矿、大吴、潘安湖、大黄山、大庙6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大庙街道办事处、大黄山街道办事处的人、财、物整建制交由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徐州市贾汪区辖镇。1949年为王台区,1954年改为徐州市第六区,1958年设大吴公社,1962年划归铜山县,1983年建乡,1994年划归贾汪区,权台、旗山2街道并入建大吴镇。位于区境南部,距市城区中心25公里。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9.1万。206国道、310国道和京杭运河、不老河过境。辖夏庄、虎山、建平、荒里、解台、瓦店、瓦庄、权台、小吴、西大吴、程楼、湖里、潘庵、蔡庄、段庄15个村委会和权台、权台西、小黄山、新旗、旗山、张庄6个居委会。乡镇企业以煤炭、化工、机械、水泥、造纸、建材、电子等为主。农业主产小麦、水稻。徐州矿务局权台、旗山2煤矿在境内。.  

潘安湖街道

  2013区划调整: 贾汪区:撤销贾汪镇、大吴镇、庙山镇,调整汴塘镇、青山泉镇部分区域,设立大泉、老矿、大吴、潘安湖、大黄山、大庙6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大庙街道办事处、大黄山街道办事处的人、财、物整建制交由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大黄山街道

  2013区划调整:贾汪区:撤销贾汪镇、大吴镇、庙山镇,调整汴塘镇、青山泉镇部分区域,设立大泉、老矿、大吴、潘安湖、大黄山、大庙6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大庙街道办事处、大黄山街道办事处的人、财、物整建制交由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大庙街道

  2013区划调整:贾汪区:撤销贾汪镇、大吴镇、庙山镇,调整汴塘镇、青山泉镇部分区域,设立大泉、老矿、大吴、潘安湖、大黄山、大庙6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大庙街道办事处、大黄山街道办事处的人、财、物整建制交由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大洞山风景区

  大洞山风景区距离江苏省徐州市区28公里,位于贾汪主城区东南3公里贾汪镇境内,紧邻206、310国道。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规划为五个片区,核心景区茱萸山片区6平方公里。景区内有海拔361米的徐州第一高峰大洞山,又名茱萸山,有着1500年历史的全国著名的药师佛道场—茱萸寺,于2011年9月28日由星云大师等大德高僧开光落成。茱萸寺位于大洞山南坡的万亩石榴园中,是国内最有特色的药师佛道场。“大洞山隐茱萸寺,石榴园居药师佛”正是大洞山风景区的点睛之笔。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字摩诘,号称“诗佛”,在重阳之际登上茱萸山,游览茱萸寺,有感而发,写出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著名诗句。[1]   大洞山风景区核心景区主要景点有茱萸寺、茱萸园、万亩石榴休闲博览园、千亩油菜花观赏园、药师养生中心、千亩梯田摄影基地、青少年拓展训练基地。是一个集休闲、娱乐、度假、写意、养生、悟禅于一体的高品质风景区。[2]   大洞山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大洞山风景区曾被评为省级森林公园、省级科技示范园、省级生态观光园、景区内的万亩石榴休闲博览园是江苏省最大的丰产石榴园、国家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1] 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青山泉镇

  青山泉镇位于徐州市近郊,是一座传统的工业大镇。镇区84平方公里,6万人口。1985年率先成为苏北第一个亿元乡,1993年被评为“苏北地区综合实力五十优乡镇”第一名,1995年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中国乡镇之星”,2001年3月,被国家计委列为“国家级经济社会综合开发示范镇”。2004年,全镇GDP12.8亿元,财政收入7891万元,预计2005年全镇GDP15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北依齐鲁大地,南连淮北平原,西距“五省通衢”的徐州20公里,东距连云港150公里。206、104国道从东、西两侧并列而行,京福高速公路纵穿其境,镇区距京杭大运河仅6公里。徐贾铁路支线在我镇设有两大铁路货场,经过徐州与全国各城市相连。    基础优势突出,创业环境绝佳。境内煤炭保有量一亿吨,石灰石储量七亿吨,砂页岩五亿吨,耐火土、大理石、焦宝石、白云石也有相当储量;铁路、公路、水运极为便利,适宜发展大进大出产业;具备3.5—22万KV多等级变电设施,并有热电厂一座,供电可靠性强,长年不限电,可以充分满足大中型工业企业用电需求;连续多年的大规模采煤塌陷地复垦开发,使我镇在建设用地上具有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现已集聚6000余亩集中连片的建设存量用地,可租可买,特别鼓励客商实施土地权属开发,一次性购买500亩以上土地、投资强度100万元/亩以上者,可享受“一事一议”待遇,在税收、地价方面给予特殊优惠;初步形成以纺织、冶金、建材三大行业为主导,拥有煤炭、造纸、化工、电子、食品、玻璃工艺、热电等行业的产业框架,年纺纱能力25万纱绽,服装加工1500万件,钢铁生产能力120万吨,由产业内部配套协作衍生的商机良多。   “领先苏北乡镇,追赶苏中强镇”是我们的高远目标,“把上级精神与青山泉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坚持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是我们的坚定理念,“以德招商,诚实守信,有情有义,开明开放”是我们对外合作交流的不变宗旨。青山泉镇愿与中外客商真诚协作,携手共进,共创辉煌伟业。.  

紫庄镇

  紫庄镇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东南部,镇政府驻地紫庄村,距徐州市区39公里。东邻塔山镇,南与铜山县大许乡、徐庄乡隔京杭大运河相望,西与大吴镇相邻,北以不牢河为界,与贾汪镇为邻。总面积8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44万亩;人口6.6万人。紫庄镇辖22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65个自然村、196个村民小组。   紫庄镇土地总面积6669.32公顷。农用地4652.93公顷,其中耕地4033.5公顷,园地2.38公顷,林地117.23公顷,其他农用地4652.93公顷;建设用地1376.72公顷,其中城镇村居民点993.83公顷,独立工矿237.05公顷,特殊用地28.84公顷,交通用地117.0公顷;未利用地639.67公顷,其中未利用37.25公顷,其他未利用地602.42公顷。紫庄镇现耕地总量4033.5公顷,在确保基本农田3933.29公顷的前提下,随着紫庄镇的经济快速发展及人口愈来愈多,必定占用大量耕地,耕地十分紧张,在确保口粮田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紫庄镇就要大力挖掘土地资源潜力,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足够的用地空间。   紫庄镇境内地下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有大型国有煤矿及众多小煤矿,但随着国有煤矿的破产和小煤矿的关闭,遗留下了大量的采煤塌陷地及废弃厂址。紫庄镇的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现有采煤塌陷地333.3公顷,废弃工矿20公顷,严重制约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就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断加快采煤塌陷地治理步伐,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导方向,走采煤塌陷地可持续利用的路子,促进紫庄镇农业稳步增长。同时,大力对废弃工矿进行复垦和改造利用,为紫庄镇的工业发展提供动力。规划到2010年,可以补充耕地189.9公顷,园地60.0公顷,其他农用地24.05公顷。   -   土地调整    紫庄镇  紫庄镇现有居民点及工矿用地998.83公顷(14982.5亩),根据村镇规划要求,1997—2010年将减少363.84公顷(5457.6亩),增加80.0公顷(1200亩),期内净增283.84公顷(4257.6亩),到2010年将调整709.99公顷(10649.9亩)。   l、集镇用地:现有集镇用地235.25公顷(3528.8亩),根据紫庄镇进一步发挥集镇的中心作用的工作思路,1997—2005年安排集镇扩大用地25.58公顷(383.7亩);2006年—2010年安排集镇扩大用地54.42公顷(816.3亩),以满足城镇发展需要。   2、农村居民点用地:现有居民点用地758.58公顷(11378.7亩),根据省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按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不能超原则,对紫庄镇农村居民点用地展开整理工作。1997—2005年村庄整理出土地100公顷(1500亩),2006—2010年村庄整理出土地283.84公顷(4258.35亩),有条件的村庄推行居住公寓化,条件差的地方封村定界。   3、独立工矿用地:现有的独立工矿用地237.05公顷(3555.8亩),根据中央(1997)11号文件精神及清理整顿废弃工矿的要求,紫庄镇开展了工矿用地的整理工作。1997—2005年间,复垦工矿用地30公顷(450亩),新增用地14.01公顷(2l0.2亩),2006—2010年,复垦工矿用地50公顷(750亩),新增工矿用地11.28公顷(169.2亩),设立了工业小区,满足了工矿企业发展。   -   经济发展    紫庄镇  紫庄镇作为贾汪区东部片区中心,近城靠矿,水陆交通发达,各镇各村经济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1)农业:把粮食生产放在第一位,保证自给自足,广开多种经营渠道,积极发展林业、果园、水产、蔬菜等。开辟多种农副业生产基地,巩固完善村级农机、植被、农田水利等农业科技,整治、利用塌陷地,走农、工、贸一体化的道路。   (2)工业:向集团化、村企一体化方向发展。围绕高科技、技术含量高和规模效益好的企业,吸引外来技术和专业人员,改善投资环境。以拳头产品为龙头,骨干为核心,兼并调整,优势聚合,组建发展企业集团,带动紫庄镇相关企业,形成相对集中的工业分布格局,建立镇工业小区;村办企业选择适当地点集中,形成各村的特色和分工。2010年:实现产业结构高质化,形成以煤炭、建材、航运、板材、造纸等支柱为基础,逐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构筑工业产业结构体系。   (3)第三产业:重点发展镇区服务网点,加强商业零售、饮食服务业,与娱乐业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   交通网络    紫庄镇  紫庄镇道路网络尚不健全,且级别较低,规划以原有道路为基础,根据各中心村的用地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道路网络,以加强镇区和各中心村乡之间的联系。(1)紫霞路作为主要过境公路,东至塔山乡,西到徐台村,与320国道相接,宽度狡米,水泥路面,全长10公里,是紫庄镇主要对外交通网络。(2)对环镇路加以调整,远景规划不老河沿岸铺一条环镇公路,以加强各中心村的有机联系,与外界交通联系更加快捷、方便。(3)朝阳路在原有基础上拓宽为15米沥青路,与紫霞路平行贯穿镇域和环镇路相接。(4)整顿从常庄到206国道和常庄到马山的道路、从园艺到野场的路,分别从镇域东西两侧贯穿南北与紫霞路交接,使紫庄镇形成一个完整的道路方格网架。其余各基层村利用支路与之相连,这样各村道路联为一体,形成全方位的交通网络,将大大改善紫庄镇的交通状况。紫庄镇南靠京杭运河、北依不老河,要充分发挥水运潜力,扩大京杭运河岸边码头规模、实现机械化装卸;结合贾汪区水利规划,疏竣不牢河,建设港口码头,充分发挥两条黄金水道的作用。   -   水利设施   紫庄镇南有京杭运河,北有不老河,区内有大寨河、鲍石河等数条大沟和30余条中沟以及100多个小沟、水库和塘坝,排洪、灌溉设施十分完备。规划期内水系、防洪规划目标是:完善田间配套,提高排灌能力,挖、整改造河道,沟通大、中、小沟,加固水库、塘12坝,排洪、灌溉设施十分完备。定期开挖不老河,使成为二级航道,下游建节制闸,保证旱期灌溉、汛期泄洪。开挖整治鲍石河、东排洪道、中央排洪道,降低河床,加宽河堤,提高排灌能力,促使东部地区旱地改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紫庄镇在村级民主管理规范化工作中,关注“五大问题”,全面推进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深化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关注“热点焦点”问题,把好“公开内容”,务求做到全面真实,重点突出。二是关注“方式方法”问题,把好“公开方式”,做到因地制宜,方便群众。三是关注“公开时机”问题,把好“公开时间”,做到立足实际,规范运作。四是关注“公开实效”问题,把好“公开目的”,做到畅通渠道,强化监督。五是关注“考核力度”问题,把好“公开质量”,做到明确责任,严肃追究。  

塔山镇

  塔山镇位于贾汪区东部京杭大运河畔,镇政府驻地夏庄村,距徐州市区48公里。东与邳州市岱山、宿羊山接壤,南与铜山大许为邻,西连紫庄镇,北隔京杭大运河与贾汪、汴塘两镇相望。总面积9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73万亩;人口6.7万人。全镇辖1个办事处、29个村委会、122个自然村、285个村民小组。全境属黄泛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京杭大运河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全境。贾耿公路横贯东西,南靠陇海铁路,北依310国道。   沿革   1952年建塔山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4年由铜山县划归贾汪区。1997年,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3万,辖东下庄、塔山、夏庄、张场、阚口、朱湾、葛湖、王台、殷庄、彭楼、沟上11个行政村。2000年,面积96.3平方千米,人口6.7万人,辖1个办事处、29个村委会,122个自然村,285个村民小组。   [2006年代码]320305105(3居20村):~001耿集办事处 ~002张庄区居委会 ~003桑元社区 ~201葛湖村 ~202徐庄村 ~203瓦房村 ~204张埝村 ~205曹庄村 ~206柳园村 ~207东下庄村 ~208塔山村 ~209聂庄村 ~210张场村 ~211阚口村 ~212朱湾村 ~213殷庄村 ~214彭楼村 ~215沟尚村 ~216王集村 ~217窦宅村 ~218永庄村 ~219王庄村 ~220郑庄村      附:耿集办事处位于贾汪区东南部,距区政府25千米,距市中心50千米。1952年为山东省兰陵县耿集区,1953年划归江苏省,属铜山县汴塘区,1957年为耿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4年从铜山县划归贾汪区。1997年,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3万,辖耿集、张庄、唐庄、徐庄、桑庄、王集、窦宅、永庄、瓦房、吕庄、张埝、后曹、曹庄、茶棚、张河、王庄、柳园、郑庄18个行政村。2000年4月1日,徐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调整贾汪区乡镇行政区划:撤销耿集镇,将其原辖区域并入塔山镇,镇政府驻夏庄村。区划调整后塔山镇行政区域96.25平方千米,人口6.75万,辖29个村委会。   经济发展      全镇主要种植大蒜、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大蒜面积6万余亩,意杨80万亩,是苏北有名的农业大镇,无公害大蒜基地,无公害优质稻米、蔬菜、莲藕种植基地,徐州市吨粮乡镇,江苏省科技先进乡镇,全国农田林网先进单位。   境内有港口2个,加油站1个,大桥2座,黑白隆尼龙公司,金塔水泥厂,数个黄沙站。银行:农行、邮政、信用社。   基础设施   贾汪区耿集镇位于徐州东郊,是镶嵌在古运河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西距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38公里,东距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198公里。徐连高速公路、徐海公路和310国道擦肩而过,江苏S252省道穿镇而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汴塘镇

  汴塘镇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北,苏鲁两省交界,贾汪区境内,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西距主城区30公里,北距山东省临沂,枣庄100公里,东距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200公里,104,206,310国道道路畅通,京航大运河黄金水道,贾汪火车站直通京沪铁路。汴塘镇辖18个行政村,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5.8万,可耕地8万亩。   汴塘镇物产丰富,储量可观,经江苏省地质勘察队探明境内具有较高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10余种,其中石灰石储量为5亿立方,其氧化钙含量平均在50%以上,钛铁矿储量为300万立方,平均品位在105.5公斤/立方米,红纹大理石储量在500万立方,白云石1000万立方,灰绿岩5000万立方,水泥配用粘土400万立方,地下水储量大,质量高,经江苏省水文地质工程队发现并多次化验为天然优质矿泉水,开采总量为2762.14万立方/年。境内还种植3万余亩优质泰山红石榴,2万亩瓜菜及5万余亩优质高产粮棉油作物,常健牌辣椒,西瓜,黄瓜获得省级商标注册。   -   交通气候   汴塘镇对外交通便利。310国道和贾汴公路东西向横贯全境,并在汴塘镇区西部相交,均为二级公路。向 汴塘镇南有双塔公路和耿汴公路。双塔公路在镇域西部苑后村向南过朱湾闸,道路等级低,为三级公路,已不适应南北交通要求,新的双塔公路(即252省道)已列为省干线公路,近期为二级公路,远期为一级公路,252省道贾汪京杭大运河大桥已立项,近期将进行工程设计建设,新双塔公路的建设对改善徐州市中部的南北向交通作用明显,对汴塘镇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耿汴公路现为三级公路,过京杭大运河为渡口。汴塘镇域南部为京杭大运河,水运条件极其优越。京杭大运河岸线在境内长度为8公里。不老河可通航长度约2公里,是建港最好的地段。 气候:塔山镇属于北温带与亚热带过渡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4.2℃,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东风,其次为东南风。年平均日照2399.5小时,年无霜期为223天,最大冻土深度24厘米。   -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汴塘镇属低山丘陵区,境内共有40个山头,最高为寨山海拔221.3米,其次为大荆山211.4米、 汴塘镇芦山195米。丘陵山区占汴塘镇土地总面积的39%。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海拔45米以上为山地坡脚地,45米以下地势较平坦,南北坡降在2.7‰左右。海拔最低点位于镇域东南角茸山西南,海拔在28米左右,大雨时和京杭大运河水涨时都会被淹。镇域南部京杭大运河穿过,地面水资源丰富;镇域中部地下水资源丰富,具备作为区域生活用水水源地的条件。汴塘镇属郯庐地裂带波及区,地震基本烈度7度。   -   经济发展   汴塘镇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经济薄弱,农业经济所占比例较高。2004年汴塘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汴塘镇3.2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494元,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0.8:9.9:49.3。汴塘镇近年来经济提升较快,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较2003年增长25%,第三产业的比重保持在50%左右,2004年较2003年增长10%。农业经济稳定增长,2004年较2003年增长45%,主要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农民人均收入为3332元较2003年增长16%。镇域工业现有小型化工厂和制毯厂,大型阚山电厂一期100万千瓦工程正在建设中。汴塘镇土地面积106.8平方公里。耕地4324公顷(6.4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0.5%,城镇村庄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5%,其中城镇占地面积为107公顷,占汴塘镇土地面积的1%,村庄占地584.4公顷,占汴塘镇土地面积的5.5%,人均村庄占地135.8平方米。水域和其它用地占51%,其中林地占30%左右。改革开放后的汴塘镇人民决心把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立足六大优势,做大六大产业,打响六大品牌,已逐步走出一条符合汴塘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   -   历史文化    汴塘镇  汴塘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境内名胜古迹较多,汉代墓葬丰富。早在汉朝这里已经是颇具规模的佛教圣地,有闻名遐迩的七级皇庵宝塔,有32座全神庙堂,建妃桥,淮海战役中这里还指挥过著名的碾庄围歼站和徐东阻击站。 泗水捞鼎:夏朝时将天下分为九州,并铸九个铜鼎,每个铜鼎象征一州,拥用九鼎表示得到天下。秦始皇统一中国时为了表示天下归己,下令将九鼎都集中到秦都咸阳,运送途中,在徐州附近的古泗水时,一个鼎不慎落入水中,秦始皇组织打捞未果。传说打捞时鼎刚拉出水面,有一条小龙跳出,咬断拉鼎绳索,使鼎又重新落入水中。此事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文字记载。“泗水捞鼎”图生动的反映了这一幕。图中两岸倾倒的拉索民夫、指挥的-、出水的铜鼎及啮绳小龙等显示其诙谐有趣的场面。汉墓中的画像石,是压根儿没打算给人看的,属于封闭式的艺术作品。而镶嵌在祠堂中的画像石却是专门让人观瞻的,属于开放式的艺术作品。正因为如此,后者更看重作品的教化作用,选择了许多警示和教育后人的历史故事和传说。“泗水取鼎图”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幅。泗水是古代流经徐州的一条大河,北起今山东省沂蒙山,南迄古淮河入海口,蜿蜒数百里。鼎则是古代一种炊煮器具,同时又是庙堂祭祀用的礼器。相传夏朝大禹治水成功后,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从此,“九鼎”便成为传国重宝、天下共主的象征。谁取得了“九鼎”,谁的政权就是合理合法的。秦昭王灭周时,趁乱掠取“九鼎”,但在运输途中,一鼎落入泗水,这不祥之兆直到秦始皇执政时仍是一块心病。于是,便有了秦始皇泗水捞取宝鼎的故事。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发现的“泗水取鼎图”,中间刻一拱桥,桥中间竖立两根柱子,柱端拴有滑轮,桥之左右两侧各有5人拉绳取鼎。正当鼎升出水面时,鼎内却探出一只龙头,张口咬断了右边的鼎绳,众皆惊慌失措。拱桥上端坐一人,应为秦始皇本人。专家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记载,秦始皇取鼎是“使千人没水求之”。   -   基础设施   汴塘镇由于经济不够发达,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配置不完善。公共设施中,公益性公共设施,如村委会,中、小学、医务室、幼儿园都基本具备,但总体条件较差。商业、文化娱乐设施和服务设施不足,离镇较远的村庄更为缺乏,生活十分不便。除镇区有较完善的公共商业服务设施外,在新集和高庄,根据当地及周围村庄的需要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也布置了一些商业零售点,初步形成了镇域一个镇区中心和两个服务点的格局。 基础设施的配套中,道路系统较好,区内三、四级公路基本成网,路面已黑色化,路面宽4米以上道路16条,总长度34.6公里。各村对外联系较为方便。电力供应随农网改造完成后,也大为改善,村村通电。镇域内有110KV变电站1座,容量为6300万千伏安。2004年用电1560万千瓦时,主要为生活用电,占总用电的87.6%,工业用电仅192万千瓦时。电信通讯条件较好,镇区有电信局一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15000门,实际9000门,实装62%,电话普及率汴塘镇为17.3门/百人。有邮政支局1座,邮路长度329公里,职工5人。有线电视普及率不高,除镇区外,村庄使用有线电视很少,汴塘镇已安装有线电视600户,其中560户位于镇区。燃气以罐装液化气为主,农村大部分仍烧煤烧柴,全年总供气量为19吨。有三个供气站。   -   汴塘镇村委会   面积106.6平方千米,人口54604人。辖18个村委会(茸山、凤楼、汴东、汴西、影山、北元、北吕、河泉、沿河、朱古、马头、孟省、许阳、新集、芦山、高庄、阚山、榴园)。  

江庄镇

     江庄镇位于贾汪区北部,距徐州市中心45公里,全镇总面积74.22平方公里,农田面积63811亩、丘陵48000亩辖杏窝、官口、江庄、大路、马安、高村、铙钹、独山、周埠、大南庄、竹园11个行政村,115个村民小组 总人口3.2万人。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1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5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90元。   -   物产资源   江庄镇物产资源丰富,条件十分优越,近来来坚持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抓调整,不断优化农业资源结构形成了优质花生、山芋、特色种植、蚕桑、畜禽等四大产业,现有无公害花生、山芋各0.5万亩,多彩花生、山芋2000亩,池塘浅水藕300亩、高效食用菌种植示范园300亩。年产食用菌2000吨,产值1600万元。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发展间套作,提交土地利用率及产值,年出栏商品鸡、鸭48万羽,蛋禽养殖17万羽,商品蛋2360吨,年羊出栏1万只,牛年出栏1800头,年出栏生猪4661吨。素有贾汪的牛羊大镇之美誉。   -   发展优势   江庄镇充分利用48000亩丘陵山地的资源优势,搞好山区开发,大力推广果品、用材林及绿化造林。现有成片林36177.5亩经济林4700亩,森林覆盖率达34.3%,多次获得省市绿化造林先进单位。   江庄镇劳动力资源充足素质高,成本低,同时十分重视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输出。   江庄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206国道、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的面貌将有更大的改变,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  

督公湖风景区

  国家AAAA级督公湖风景区,这里景色迷人,春天桃花盛开,夏天碧波荡漾,秋天气爽迷人,冬天恬谧安静,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整个景区的绿化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置身督公湖畔,青山倒映,鸥鹭翻飞,群鸟云集,尤其是春天桃花开放之季,水天一色,花潮如海,如梦如幻。   督公湖始建于1958年,原为柴沃水库,2005年全面整治,增加库容,成为山区水源示范工程。督公湖建设有仙履桥、游船码头、沙滩浴场、荷花池湿地等,盛夏时节,登桥临风,沙滩戏水,看水波轻荡,白鹭翩飞,好一番惬意滋味上心头。督公湖风景区被评为国家级休闲公园,国家级风景区,省级地质公园,最美中国(江苏)最佳休闲旅游区,江苏省十大风光摄影基地,督公湖风景区。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雅,素有“江苏的香格里拉”之美誉。   地理环境编辑   督公湖北依奶奶山、红腚门山、义狗山,山与湖水间遍布千亩桃园,桃花季节,似有云锦飘落;西傍督公塘山、兔山,兔山仙踪至今引人入胜;南面皇百山草(小刘山)各种草药丛生;湖东千米长堤,柳丝轻拂,情意绵绵;远山如黛,碧野万顷,是一处难得的旅游休闲养生之佳地。景区内遍布树林、沙滩、奇石、石海、木桥栈道、仙履桥给游客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  


老矿街道特产大全




老矿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