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集街道,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8270人。辖3个居委会(张集、沛南、祥乐)。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4.5平方公里 | 320312004 | 221116 | 0516 | 查看 张集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祥乐社区 | ·铜山县旅游·铜山县特产·铜山县十大特产·铜山县十景·铜山区 | 0 |
---- |
查看 祥乐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沛南社区 | ·铜山县旅游·铜山县特产·铜山县十大特产·铜山县十景·铜山区 | 0 |
---- |
查看 沛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张集社区 | ·铜山县旅游·铜山县特产·铜山县十大特产·铜山县十景·铜山区 | 0 |
---- |
查看 张集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三河尖街道 |
三河尖街道,面积0.5平方千米,人口10571人。辖2个居委会(九里山、三河尖)。 |
张双楼街道 |
张双楼街道位于江苏徐州铜山区。下辖: 320312002001 111 双楼社区居委会 |
诧城街道 |
诧城街道,面积0.7平方千米,人口7529人。辖5个居委会(诧城、新城、北村、马坡、绿苑)。 |
张集街道 |
张集街道,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8270人。辖3个居委会(张集、沛南、祥乐)。 |
义安街道 |
义安街道,面积0.6平方千米,人口4749人。辖1个居委会(义安)。 |
利国街道 |
利国街道,面积7.75平方千米,人口10660人。辖3个居委会(利群、利国、新建)。 |
电厂街道 |
电厂街道,面积5平方千米,人口2650人。辖2个居委会(电厂、巨龙)。 |
拾屯街道 |
拾屯街道,面积12.28平方千米,人口14001人。辖5个村委会((杨东、杨西、吴屯、周屯、薛桥)。 |
铜山街道 |
2013年,铜山区铜山镇已撤销,原铜山镇焦山、同昌、学苑、文沃、樵村、无名山6个居委会区域和桥上村委会区域与汉王镇望城、葛楼、汉沟3个村委会区域合并设立铜山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北京北路21号。区划调整后,铜山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52.6平方公里,人口7.2万人,管理6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 人口面积 铜山镇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发展规模15-20万人,1992年6月28日动工兴建,1993年11月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目前面积已达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7.5万人。 地理位置 铜山镇东靠京沪铁路,南临洛(阳)连(云港)高速公路,北面通过市三环路连接国道,国道纵贯南北.铜山镇毗连徐州南郊风景区、泉山自然保护区和著名的汉王玫瑰之乡,八座山头点缀区内,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山视眼开阔、地形变幻”的独特景观。 发展概况 按照“综合开发、功能齐全、环境优美、风格独特”的目标和“高起点、高标准、现代化、园林化”的要求,铜山镇先后聘请江苏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同济大学、清化大学、南京林业大学、邯郸设计院等多家单位,分别进行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业技术设计。全区分为工业、文教、行政商贸旅游住宅等六个部分,基本达到了“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新型中 小城市的规划设计要求。 经过几年建设,开发区基础设施日益配套并逐步完善。七年中累计投入7亿多元。完成了“一湖五够”等防洪保安工程,修捕道路106公里;铺设供、排水管网184.5公里,热力管网18公里;建成5000立方米高位水池及5万吨加压泵站,打水井20眼,热供水能力已达5万吨;架设高低压供电线路250公里,热供电能力已达147021千瓦/时;电力、电信、有线电视杆线下地19.2公里,7000门程控电话已投入使用。区内绿化覆盖率已达35%,人均绿化地12.5平方米。目前,10平方公里起步区和滚动区的“七通一平”已经完成,并构筑了其他区域的道路、河道和林网框架。特别是1997年初实施农村现代化“168”示范工程以来,注重开发区小城镇建设的样板作用,坚持“净、绿、亮、美、平(道路)优(秩序)的要求,重点加强了“两场、两区、六条路”(两个广场、两个住宅区、六条主干道路)建设,使开发区的环境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铜山经济开发区兼求形成县城,注重城市功能设施的配套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目前,区内已经新建建筑物面积135万平方米。. |
新区街道 |
原铜山镇二堡居委会和新庄、驿城、滕寨3个村委会区域与原三堡镇台上、麦楼、龙亭3个居委会区域和榆庄、梁庄、徐村3个村委会区域,以及棠张镇晁湖村委会区域合并,设立新区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北京北路21号。新区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64.5平方公里,人口3.91万人,管理4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 |
三堡街道 |
2013年,三堡镇被撤销,以原三堡镇的三堡、四堡、新何、黄桥4个居委会区域和潘楼、胜阳2个村委会区域设立三堡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府前街1号。三堡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35.4平方公里,人口2.25万人,管理4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 三堡镇地处苏皖两省三县交界处,北与徐州市区和铜山经济开发区接壤,南与安徽肖县、宿县为邻,素称“徐州南门”。境内的206国道和霍连高速公路交叉而过,京沪铁路纵贯南北,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5.9万。 农业:现有设施菜种植面积2.4万亩,蔬菜大棚3万栋。其中,5000万袋食用菌产量居江苏省镇级首位。 工业:主导产业为板材、造纸、水泥和食品。现有民营企业400余家。以全国同行业“五强”之一的胜阳集团为龙头的板材加工工业区,聚集了15家板材加工企业,并带动全县近20家板材初加工企业为其提供半成品,年产各类板材80余万平方米。 适宜投资建设板材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热电厂、污水处理厂以及物流配载仓储中心等项目。. |
何桥镇 |
何桥镇位于铜山县西北边缘的苏皖两省四县交界处,距徐州市区30公里,徐丰公路、沛肖公路、汉河公路纵横交错,面积74平方公里,耕地7.8万亩,人口5.1万。 农业:该镇是典型的粮食高产地区,经济作物发展已形成“南果北菜”格局,盛产苹果、山药、芦笋、牛蒡、大蒜等。芦笋是其主要出口特色菜品种,现有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5000万公斤。 工业:现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3家,主要产品为乳制品、饲料和农产品深加工。 适宜投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特别是芦笋深加工项目。. |
黄集镇 |
黄集镇座落在三省两县交界处,距徐州市区35公里,郑沛、徐丰两条一级公路穿境而过,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8万亩,人口5.1万。 该镇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建筑业和三产协同发展的农业大镇。 小城镇建设布局合理、基础设施设备,街道整洁、绿化亮化程度高,各种市场相对集中。. |
马坡镇 |
马坡镇水陆交通便利:京杭大运河在东部穿境而过。傍靠京杭大运河有前八段、河涯、代海三个运输码头。境内纵向有柳马公路和郑马路;横向有河(涯)—马(坡)—张(庄镇)公路,联接京杭大运河和徐屯铁路、徐沛公路。上述三条镇内公路为水泥和柏油路面。镇村公路为石子路。境内有马坡、前八段两个汽车站,客运线路四条。平均日客周转量1600人次。 资源 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坨城矿马坡井年产原煤20万吨。 湖产品丰富:四须鲤鱼、螃蟹、青虾、藕、莲籽、鸡头米、菱角是沿湖地带的特产。 各业经济 农业经济全面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形成南林北果、东渔西菜的格局。微山湖产出的优质无公害米深得大众喜爱;瓦矿村、和畅村建成万亩特种蔬菜种植示范区;后八段村建成千亩优质冬雪蜜桃果林示范区;以九段村为核心建成万亩青虾、河蟹水产养殖示范区;以大新庄村为核心的畜禽生产加工基地得到进一步巩固。 工业经济发展较快,镇内有省级前八段实业集团,下辖三个玻璃瓶厂,瓶盖厂、模具厂、化工厂;镇办工业有化工厂、农具厂;村办厂有后八段轻丽强板厂、九段高频焊管厂和杜沟编织袋厂等。 马坡建管站1994年晋级为铜山县第四建筑工程公司,现有办事处8个,建筑工人近万人。施工阵地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所承建工程全优率在97%以上。荣获省颁发的“建筑之乡”称号。 第三产业有较快发展,贸工农一体化建设得到加强。境内有马坡湖产品批发市场、前八段农贸市场和马坡矿市场。湖产品、土产品、畜牧产品和日用百货供应充足品种齐全,日贸易额近200万元。 社会公益事业 全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初级中学四所,小学19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镇级卫生院医疗设施齐全,村级卫生室全部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镇驻地有中心水场一座,水质良好。文化、体育工作成绩显著,1990年获省“体育先进乡”、1997年获省“群众文化先进乡”的称号。. |
郑集镇 |
郑集镇位于徐州市西北25公里处,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万亩,人口4.6万,现为江苏省重点中心小城镇。江苏省徐州外向型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就座落该镇境内。 交通:徐丰、郑沛、郑马等一级公路交汇镇区,徐沛铁路纵穿南北,郑集大河横贯东西并与微山湖、京杭大运河相通。 该镇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是铜山县西北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林果、蔬菜、禽畜、甲鱼养殖等已形成规模。 以徐州高榕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蔬菜加工业,其精加工的保鲜蔬菜畅销国内并出口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区。 适宜投资建设规模化蔬菜种植、蔬菜保鲜、冷冻、加工等项目。. |
柳新镇 |
柳新镇南与徐州市区接壤,北靠微山湖,东临京杭大运河,西依徐丰公路,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7万。 农业:充分利用塌陷地多、滩面多、草多等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现有各类种养大户3000余个,畜禽饲养量突破300万羽(只)。 工业:现有省级企业集团6家,市级企业集团4家,形成了机械、铝制品、钢材、纺织、化工等-产品系列。以玻璃制品、机械、新型建材、卫生用品等企业形成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备。装机容量达120万千瓦的华润彭城发电厂就座落在该镇。 2002年柳新镇实现财政收入8600万元,居徐州市六县五区镇级第三位,成为苏北“五十优乡镇”之一。. |
刘集镇 |
刘集镇位于徐州市西北10公里的徐丰公路西侧,南依霍连高速公路,西邻安徽肖县,徐张公路贯穿东西,陇海、津浦铁路在此交汇、面积83.3平方公里,人口6.3万,是远近闻名的建筑之乡。 该镇煤炭资源丰富,有年产90万吨的国有煤矿一座。 工业:现有工业企业51家,形成了以主导产品钼铁、氧化钼为龙头,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工业体系。年产钼铁4000余吨、氧化钼500吨的江苏顺天集团产品远销美日韩德加等十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近1500万美元,是徐州市“十强企业”之一。 农业:全镇以故黄河大堤为界,分为两个明显的自然耕作区,堤南为旱作物区、堤北为稻谷区。形成果树1.1万亩,常年蔬菜1.4万亩,芦笋、山药1万亩,家禽110万羽、山绵羊2万只,兔子10万只的种养殖规模。作为徐州市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区、已形成波尔山羊等特种食草动物养殖基地,棉花良种繁育基地,名贵花木、园林苗木及鲜花基地。 适宜投资纺织、服装、金属制品、玻璃、化工、橡胶、电子、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现有5家停产企业的闲置资产可供使用。. |
大彭镇 |
大彭镇东临徐州市区、西与安徽省肖县接壤,面积81平方公里,人口5.9万。是苏皖交界处政治、文化、交通、商业中心以及苏鲁豫皖农副产品集散地。 农业:现有果蔬面积1.3万亩,饲养家禽120万羽,生猪5万头,山绵羊6万只,肉兔2万只,年产貂皮1000张;建成“铜山县林业精品园”和“徐州市苗木繁育基地”两个高科技示范园并形成每年繁育黄冠梨成苗1000株、黄冠梨芽苗1万株、绿化九号和莱州仙桃芽苗1万株、藤牧一号苹果芽苗1万株、安云津葡萄苗1万株的规模。 工业:以装载机零配件加工和整车装配为主体的机械加工工业园区,规模较大,基础设施完备。适宜投资建设机械加工企业。.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汉王镇 |
汉王镇位于苏皖交界的群山之中,与徐州市区和铜山经济开发区接壤,西部和南部与安徽肖县毗邻,徐州市三环路擦肩而过,霍连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面积13.9万亩,人口5.2万。 汉王自然环境良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地势高亢,山丘众多,大小山头136座,森林覆盖率50%,荒山绿化达95%;东风河、玉带河北接京杭大运河,南流濉河,东入云龙湖;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等生化指标均优于国家环保标准,大气为一级质量标准;95年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全球生态500佳”提名奖。 汉王镇的玫瑰花已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被定名为“中国玫瑰”,年产玫瑰鲜花60万公斤,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 汉王历史悠久,古迹众多。闻名遐迩的“拔剑泉”相传为汉刘邦剑刺马趴而成,泉水恒温16度,冰雪不封,昼夜流量为2592立方米,是经国家地矿部门检测富含锶碘等27种微量元素的高品位矿泉水;泉西侧出土的“始祖石雕”,相传为氏族社会的原始图腾崇拜物;紫金山上有清初著名小说评点家张竹坡陵墓,其评点的《-》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 汉王矿产富饶。有煤、铜、大理石、石英沙、石灰岩等,其中以石灰岩、煤、大理石储量尤为巨大。大理石有汉白玉、茶花玉、汉王黑、海浪花等十余个花色。汉王竹叶石、五彩石、假山石亦是远近闻名,独具特色。 汉王的发展定位于生态、科技、景观、旅游为一体的旅游型小城镇,正在开发建设群羊坡、拔剑泉、紫金山、玉带河、玉带湖等旅游景区。 适宜投资建设生态自然教育基地、生态康复革地、游乐中心、自然别墅区等旅游配套项目以及玫瑰鲜花液深加工项目。. |
棠张镇 |
棠张镇位于徐州市东南12公里处,紧靠104车道,北至京杭大运河15公里,东距徐州观音机场25公里,霍连高速公路及-铁路穿境而过,面积83.6平方公里,人口5.3万。 农业:形成了“蔬菜、蚕桑、食用菌”三大坚固的支柱产业。现有桑田面积1.24万亩,常年养蚕1.6-1.8万张,产鲜茧127.5万斤。栽培双孢蘑菇3万平方米,上市鲜菇20万公斤;栽培富硒花菇523棚26万余袋,鲜菇总产80万斤。该镇是徐州市一线蔬菜基地,“棠溪”牌无公害蔬菜畅销全国。 工业:以久大纺织、远大玻纤、德力钢结构和香港天浩圆调味品为主体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20万纱锭的“苏北纺织工业城”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适宜投资建设机械加工业、纺织业、蔬菜冷藏和深加工等项目。. |
张集镇 |
张集镇位于徐州市东郊10公里处的机场路两侧,南接安徽宿县、西靠陇海铁路,北连京杭大运河,104国道横贯东西,徐连、徐宿、京福三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面积159平方公里,人口6.8万。 资源:大小山头22座,有储量可观的黑色大理石资源,金属矿产以铜、锌、镁、锰等为主。水资源丰富,有地下河流一条,水库四座,优质矿泉水储量高达1500万立方米。 农业:该镇是徐州市一线蔬菜生产基地。现有蔬菜大棚9000栋,蔬菜复种面积1.2亩,年产时鲜蔬菜5000万公斤。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的“维农”牌各类瓜菜,不仅畅销国内,还成为俄罗斯人的盘中餐。两个千头奶牛示范基地,已形成5000头优质奶牛饲养规模。 工业:该镇是全国最大的金属熔剂生产基地,全国乡镇最大的豆奶粉和麦片生产基地,江苏省最大的低压阀门生产基地和徐州市最大的石材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豆奶食品生产企业维维集团就座落该镇。 适宜建设大型自来水厂和大规模的工厂化奶牛养殖、蔬菜深加工企业等。. |
房村镇 |
房村镇位于徐州市东南部,东邻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及睢宁县,南与安徽省灵璧县接壤,面积85.5平方公里,耕地6.3万亩,4.2万人口。 该镇为黄河冲击平原,镇域范围由故黄河堰分为堰上、堰下两个区域,高程相差2.5米左右,土地承载力8-12吨。 该镇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现已形成1万亩浅水藕、5000亩豌豆、5000亩四季苔韭菜、5000亩“黄冠”梨、3000亩花椒、400万羽家禽、4万只羊(其中波尔山羊6000多只),4000头牛的规模,是徐州市禽蛋生产、销售基地。 镇办工业园区规划面积3000亩,全面对外招商。. |
伊庄镇 |
伊庄镇位于徐州市区与观音机场之间,距市区35公里,东靠252省道;北接陇海铁路、霍连高速公路;南临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总人口4.2万人,辖15个行政村,面积122平方公里。 伊庄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自然风光兼有北方的豁然大气和南方的钟灵秀丽,历代才俊为古镇留下了亲书笔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便是孔圣人在吕梁观水留下的不朽篇章。另有春秋时代的吕城遗址,孔子行教图碑、孔子晒书山、岳飞、文征明墨宝石刻等名胜古迹亦座落于此。 伊庄人杰地灵、物华开宝。吕梁山已被市政府列为徐州市第二风景区。伊庄镇人民竭诚欢迎海内外各位朋友来我镇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未来。. |
单集镇 |
单集镇位于徐州市东部45公里处,东靠邳州市、南望观音机场、北临陇海铁路,双塔公路横贯南北,霍连高速公路在镇内留有出入口,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5万亩,人口3.3万。 境内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徐洪河、禅河、柳叶河、二八河、另有占地四千亩的将墓山水库。 多种经营发展迅速。常年蔬菜1.5万亩,大棚1000栋,年产量4.5万吨,有叫响大江南北的“实在人”瓜菜生产基地。并已经形成1000亩花椒,1000亩冬枣,3000亩地膜花生,3000亩浅水藕,100万袋食用菌,50万斤韧牌粉丝,2万头三元猪,30万只肉鸭以及4000亩桑园,3500亩速生丰产林,农田林网20万株的生产规模。特产童子无骨鸡畅销上海、南京、浙江等地。. |
利国镇 |
利国镇是全国有名的富铁矿产地,依托资源优势,现已形成较为完备的集采选、炼轧一条龙配套的钢铁工业体系,一座新型的钢铁城正在崛起。目前,利国钢铁城年产钢铁290万吨,其中利国、兴达、龙远、牛头山、荣阳、镇北、荣辉、铜利等企业年产生铁180万吨,东南、鸿泰等企业年生产钢材110万吨。此外,利国地下富藏有铁、煤、天然焦、石灰石、铁矿石、耐火土、焦宝石、高铝矾土、陶资砂岩等,其中铁矿石储量约1亿吨。天然焦和烟煤储量为7000多万吨。. |
徐庄镇 |
我镇毗邻徐州市,陇海铁路、徐海公路、京杭运河穿境而过,霍连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呈“十”字型纵横贯通,-铁路穿境而过,并设中心车站,距徐州观音飞机场仅10公里,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全镇总面积138.8平方公里,总人口7万人,辖22个行政村。南部山区46个山头,自然风景优美宜人。全镇工业资源丰富,目前已接纳各类投资项目40余家,投资总额5亿余元。主要以粮食加工、山石开采、钢结构、板材加工、化工、毛皮加工、农用肥料、彩色印刷等为主。境内设立一个工业集聚区、三个集贸区,并且还有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是投资项目建设的理想之地。热忱欢迎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者来考察,投资兴业。. |
大许镇 |
铜山县大许镇地处徐州市中心30公里处,人口7.6万,面积121平方公里是徐州市发展的五个卫星城之一,地处于江苏省人民政府政策倾斜,重点扶持,鼓励发展的东陇海加工业产业带中心位置,区内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电力、人力、土地、农产资源丰富、社会和谐,是业界志士投资兴业首选之处。 交通发达:徐连高速(设有出入口),陇海铁路,京杭运河,省道徐连路,省道双塔路横纵穿境而过,从镇中心南向徐州观音机场10公里,北向京杭运河塔山港2公里,西向京福高速入口8公里。镇政府到各行政村公路全部硬化。 基础设施完善:设有省级重点示范高级中学一所,省示范初级中学二所,县级医院一家,城郊81路公交空调大巴每8分钟一发,金融、保险、电力、电信、邮政、供排水等服务业设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 电力土地供应充足:徐州是华东地区能源基地,电力工业发达,不存在企业避峰让电现象,使投资企业有更大的营利空间;土地资源丰富,镇区现有闲置土地300余亩,镇区工业发展预留地500余亩,因中小学合并闲置校产土地近500余亩,可全部用于工业发展用地,价格合理并可办理合法转让手续。 农业物产丰富,年产蚕茧300万公斤、皮棉3万担、出口蒜2万吨,木材50万立方米,肉鸭300万只。其品质优,加工增值潜力大,易形成产业链。 工业结构合理:镇区内现有五金工具、机械制造、化工农药、胶合板、印刷、棉纱、食品等规模企业55家。 人文社会和谐:历史上大许就是徐州东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人文荟萃、物华天宝、文化底蕴丰厚。今天大许人民将以科学的发展观,求实创新的精神,优越的投资环境、优质的社会服务,竭诚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来大许共创伟业,共谋发展。. |
茅村镇 |
茅村镇位于徐州市北邻8公里处,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6.5万。 该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有全国罕见的汉画像石、北洞山汉墓、蔡王文物遗址、司马桓魁墓等。其中汉画像石与苏州园林、无锡太湖、南京古城墙被列为江苏“四宝”之一。 全镇以不老河为界分成南、北两大块,北部为丘陵,地势偏高,宜林宜果;南部为平原,路渠林网配套,是大面积稻麦两熟产区。主要河流有京杭大运河、不老河、龙须河和梁山河、境内河流总长32.85公里。 资源:大小山头31座,石灰石、白云石、磷矿石、大理石、耐火土、铁、锰等矿产丰富。其中优质石灰石储量30亿吨,高品位墨竹黑大理石储量500万立方米,广泛用于水泥制造和陶瓷制品的高硅粘土储量10亿吨。 工业:以建材为主导产业,现有水泥厂7家,年产量超百万吨,采石企业52家,年产石料300万吨。无公害生物肥料年产量6万吨,80%出口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同时被江苏省环保局在太湖流域治理中推广使用。境内现有部、省属大中企业25家,年产百万吨的淮海水泥厂和装机容量160万千瓦的徐州发电厂座落境内。 适宜投资建设冶金、建材、服装加工、无公害餐具等项目。. |
柳泉镇 |
柳泉镇位于微山湖东岸,距徐州市区20公里,东邻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西与沛县隔湖相望,面积105平方公里,5.8万人口。 交通:104国道及津浦铁路纵穿境内,有火车站1个,汽车站15个,水运码头7个。 资源:该镇属山东丘陵的余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高度50米左右,有大小山头163座。煤炭、碱石、石灰石、水泥原料等资源丰富。 农业:万亩干鲜杂果和万亩地膜花生,可年产干鲜杂果3000吨,花生800万斤。. |
沿湖街道 |
沿湖农场位于江苏徐州铜山区。下辖: 320312401201 123 沿湖农场一分场村委会 320312401202 123 沿湖农场二分场村委会 320312401203 123 沿湖农场三分场村委会 320312401204 123 牛场村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