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头村基本概况
埭头村位于水头镇江屿社区东大门(部位),距水头镇东2公里处,位于占江村与建安村之间,57省道穿心而过,南连接鳌江,北靠雅屿山与小南乡隔江。本行政村作为自然村,现有土地总面积488亩(包括水头皮件工业园245亩未来北港新城中心村)。村办公楼位于水头镇埭头村90-94号。全村正式党员38名,村两委干部7人。班子团结,基层组织健全,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强!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在籍户数268户,户籍人口1071,常住户数425户,常住人口约1550多人。
有9家工业企业。
全村共有集体经济15万元,人均纯收入10565元。村民从事行业主要以在外经商在家创业种植业等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合理。
村内主要有
新57省道、新台路、锦绣路、宠乐路、茂丰路、平雁东路。
有文化健身广场
村内目前正在建设滨水公园。准备建设美丽乡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326102 | 325405 | -- | 查看 埭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街道社区 |
水头镇街道社区地处水头镇政府中心区,系整个水头的政治、经济商贸和文化中心。街道社区原称街道办事处,是属原水头镇所辖居民区域,后经水头镇整体规划改名为街道社区管委会。街道社区下辖7个社区(居民区),现有居民7413户,共24403人。 |
南湖社区 |
平阳县水头镇南湖社区地处鳌江上游,东连麻步镇,南界朝阳社区,西南接闹村社区,西北与水头镇中心毗邻。社区总面积19.1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人口18225人,党支部17个,党员576人,每年的农历九月二十九是南湖人民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会。2000年被省林业厅命名为“浙江省马蹄笋之乡”,2003年命名为“温州市十佳绿色农产品基地”,2011年度被评为平阳县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社区内有农家书屋3个、村邮所、幼儿园等便民服务网点。南湖社区是产业结构单一的纯农业乡,水头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建设农业旅游观光新南湖的总体目标,加快实施“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农”四大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有“兴进油菜花基地”“南荷荷花种植基地”,“华奥农业园区”等大型农业项目。当前花边行业正在兴起,发展形势良好。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主干道及通村道路四通八达,市政污水、供水管网、小流域治理工程今年将均会开工建设。各项社会事业深入开展,社区五大服务中心健全,新农合、居保、社会救助等不断扩面。平安社区建设不断推进,重大矛盾纠纷逐年减少,社会和谐度逐步提高。 |
鹤溪社区 |
鹤溪社区位于水头镇东部,东邻鳌江梅源社区,南与麻步为界,西连水头江屿社区,北与腾蛟凤巢社区接壤,总面积28.22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1个社区,总户数6966户,总人口25996人。鹤溪社区原为鹤溪镇,于2011年4月经行政区划调整变更为水头镇鹤溪社区。鹤溪相传古时常有鹤栖于溪边翩翩起舞因而得名,人杰地灵,拥有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历史上宋代理学家陈经邦、经正两兄弟、驸马都尉杨正臣等皆叶落归根于此;现代更是人才辈出,林树中、张传溪、吴昌锋等30多位教授、博导名播四海。鹤溪风景秀丽,有仰天湖公园、蔡垟东坑内峡谷、鹤坑景区、水上洋梯田等优美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丰富,有建于唐代的楞严寺、北宋的驸马都尉杨正臣墓、文昌阁、缸窑谢宅等省、市、县级文保单位;民间艺术别具一格,踩高跷、串马灯、千秋阁等,都是现存罕见的地方群众艺术珍品。 |
溪心社区 |
溪心社区,在浙江省平阳县水头镇西部。社区辖区范围面积7.8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民区,4304户居民,总人口12398人,社区党委下设9个支部,共有党员291人。辖区有低保对象114户169人,优抚对象41人,残疾人51人。社区办公用房共有300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功能设有便民服务中心、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卫生计生服务中心、文体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和“一站式”服务大厅。 溪心社区深处雁荡山腹部,温州第二大河流鳌江穿村而过,素有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之称。文化源远,民风淳朴,环境整洁,系水头镇原生态保持得最好的社区之一。 |
小南社区 |
小南社区位于水头镇南部,东接麻步镇,南邻南湖社区,西连溪心社区,城洪工程穿越而过,与水头镇临江相望。社区总面积9.2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8个党支部,有党员223人,总人口1.1万人,外来人口1953人,耕地面积4650亩,山林面积3876亩。辖区范围内有学校2所,中小企业100多家,以生产皮革、皮带为主。目前社区有3个重点工程:一是城市防洪工程,一期二期已完成,三期工程正在纳入国家独流入海项目申报建设;二是小南二桥连接线交通网建设问题;三是皮革基地的改造提升,涉及鸣溪村的改造工作。 |
江屿社区 |
江屿社区位于水头镇东部,总面积9.4平方公里,(其中上林路以东5.3平方公里作为北港新城建设地块)。社区下辖11个行政村,4745户,总计16708人,社区共有党支部21个,党员463名,党代表19名。社区有工业企业116家,其中规上企业13家,包括:佩蒂宠物用品公司、奋起皮业、扬城皮具等等。江屿社区区域优势突出,随着北港新城揭开建设序幕,江屿社区将成为水头开发建设,发展步伐的主战场,更是未来水头发展的核心区域。近年来,江屿社区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事业发展顺利,特别是平二医、水头三小项目成功落地(凤湾村),水头城市财富广场、城市综合体项目成功落地,并已进入运营(寺前村);五星级皇廷国际大酒店项目扎实推进,现已结顶(上林村);北港农贸市场正式开业(下林村);温州驾考中心南片分中心投入运行(建安村);电动车经营一条街建成投入使用(上林村)。宾馆、餐饮、金融、旅游等行业的做优做强,商业氛围日益浓厚,500亩和300亩标准厂房建设(埭头村、建安村),皮革基地改造等重大项目的效益逐步显现,工业经济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未来,昆水公路将途径江屿社区的凤湾村、雅屿村和湖桥村,交通更加四通发达。 |
新联社区 |
新联社区位于水头镇西南部,社区辖区范围面积5.8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3238户居民,总人口12951人。社区党委下设9个支部,共有党员258人。社区办公用房共有300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功能设有民政事务服务、劳动保障服务、卫生服务、计生服务、党员服务、流动人口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设有党务、政务公开栏、科普宣传栏和“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共有工业企业112家,主要从事制革、皮带和宠物用品。社区坚持“科学规划、方便群众、共建共享、多元投入”的原则,全力打造组织建设体系化、服务阵地标准化、办事服务便捷化、卫生计生服务规范化、文体活动常态化、居家养老实体化、社会管理有序化、工作队伍专职化、运行保障制度化的“幸福社区”。 |
朝阳社区 |
朝阳社区位于水头镇南部,东邻麻步,南邻凤池(苍南),西邻闹村社区,北邻南湖社区,到镇区20多公里。区域面积14.7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户籍人口5995人。朝阳社区原是朝阳乡,是省级欠发达乡镇之一,是平阳最早建立的乡级人民政权革命老区,2011年4日撤并到水头镇。朝阳茶叶永远摆在第一位,是朝阳主导产业,立足品种结构调整、提升生产和加工能力、提升附加值三个方面,努力推动茶叶产业综合发展,态势良好,2014年当前茶园8000亩,产值3800万元。茶叶加工厂12座,产品有红茶、黄茶、绿茶三大品系。(黄茶,做为清乾隆年间贡品“平阳黄汤”,特别是2014年平阳县天韵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平阳黄汤”,荣获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金奖黄茶类评比金奖,国际名茶评比金奖)。 |
占江村 |
占江村全村共有405户1550人,共有网格5个,人均收入2万元。全村共有党员42名,其中正式党员41名,预备党员1名,妇女党员11名,流动党员3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11名,占26%,60岁以上党员8名,占19%。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党员37名,占88%。共有耕地面积166亩。 共有劳动力1069名,其中男性641名,女性428名。五保户1户,低保户11户15人。全村共有育龄妇女405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343人,一孩人数101人。(其中一女孩47人),已领独生子女证26人。 村里共有60岁以上老人201人,80岁以上老人40人,一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这些老人、低保户提供吃饭,一个天主教堂,一个华光殿即将建成文化礼堂。 |
建安村 |
建安村位于江屿社区东大门,是个开发村,有一个标准化工业园区,皮件公司18家,医院1家,温州市南片驾驶学校落户。全村面积1.2平方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45户,845人。党员28位,外来暂住人中一千多人。 |
周山村 |
周山村共有276户,1132人,村民小组8个,党员20人,耕地面积430亩,山林面积120亩,村主导产业是种植业。60%左右村民主要从事种植业,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产品。近年来,先后获得2011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2013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2014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
埭头村 |
埭头村基本概况 埭头村位于水头镇江屿社区东大门(部位),距水头镇东2公里处,位于占江村与建安村之间,57省道穿心而过,南连接鳌江,北靠雅屿山与小南乡隔江。本行政村作为自然村,现有土地总面积488亩(包括水头皮件工业园245亩未来北港新城中心村)。村办公楼位于水头镇埭头村90-94号。全村正式党员38名,村两委干部7人。班子团结,基层组织健全,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强!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在籍户数268户,户籍人口1071,常住户数425户,常住人口约1550多人。 有9家工业企业。 全村共有集体经济15万元,人均纯收入10565元。村民从事行业主要以在外经商在家创业种植业等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合理。 村内主要有 新57省道、新台路、锦绣路、宠乐路、茂丰路、平雁东路。 有文化健身广场 村内目前正在建设滨水公园。准备建设美丽乡村 |
雅屿村 |
雅屿村基本情况 雅屿村位于水头镇江屿社区东北方向,由雅上村,雅中村,雅下村三个自然村组成。村两委共12人,有党员62人。村办公楼位于雅屿村雅中路88号。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在籍户数850户,户籍人口2708,常住户数815户,常住人口约2250多人。 有4家工业企业。 全村共有集体经济5万元,人均纯收入5500元。村民收入靠(农业、打工、产业)?(农业的话,种植什么作物,产业是什么产业) 村民收入主要靠农业:种植水稻、蔬菜,还有打工。 村内主要有哪几条公路? 村内主要是雅上路,雅中路,雅下路,目前没有宽的公路 主要的文化设施? 雅屿村建有篮球场,健身休闲广场 村内目前在建项目以及准备建设的项目,以后的发展规划。 雅上村一公里村级道路正在改造,昆水公路已开始筹建。 |
下林村 |
下林村共有286户,总人口1091人,8个村民小组,党员33名,耕地面积20亩,山林面积88亩,主导产业为工业,村民人均年纯收入7100元。 |
寺前村 |
寺前村位于水头镇江屿社区,村两委共10人,村办公楼位于寺前西路。全村共有295户1515人,村民小组12个,耕地面积200余亩,山林面积70余亩,村民主要以打工为生,全村共有党员32名,其中有女党员6人,60岁以上党员8人,困难党员3人。 |
湖桥村 |
湖桥村概况 湖桥村位于水头镇江屿社区东北向,由3个自然村组成。村两委共12人,有党员62人。村办公楼位于外湖村公路边。全村有23个村民小组,在籍户数663户,户籍人口2490,常住户数595户,常住人口约2200多人。 |
上林村 |
上林村位于水头镇江屿社区北部,由1个自然村组成。村两委共12人,有党员35人。村办公楼位于上林北路54号。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在籍户数359户,户籍人口1328,常住户数452户,常住人口约1735多人。人均纯收入9000元。 |
前街村 |
前街村共有1726人口,党员43个,低保户14户。全村以农业为主。环境优美! |
胜利村 |
胜利村概况 胜利村位于水头镇江屿社区的东大门(部位),村两委共8人,有党员28人。村办公楼位于胜利村的胜利新路。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在籍户数305户,户籍人口1085,常住户数252户,常住人口约927多人。 2家工业企业。 全村共有集体经济无万元,人均纯收入7100元。村民收入靠(农业、打工、产业)?(农业的话,种植什么作物,产业是什么产业) 村民收入主要是以打工和种植为主,列如:水稻、花生、蔬菜等。 |
塔院村 |
塔院村共有1400多人口,50多位党员。全村以农业为主!民风淳朴!非常适合居住! |
新东村 |
新东村基本情况 新东村位于水头镇偏远山区朝阳社区东部,全村总面积2.51平方公里,下辖8个自然村,全村共有247户932人,其中低收入农户有50户160人。新东村是一个贫困的山区村,区域位偏僻,山多地少,交通不便,村经济发展滞后,集体经济非常薄弱,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仅5526元。 |
龙湖村 |
龙湖村是由农场,坎头,龙湖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行政村。人口众多。全村以农业为主。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
普美村 |
普美村是一个行政村,由普美村跟华明村组成,全村2000多人,是南湖的一个大村,共有党员70多位。全村的经济以农业为主! |
横山村 |
横山村位于南湖社区西北部,全村共有1346人,党员26人,低保户17户,全村以农业为主。交通便利。适合居住! |
贡后村 |
贡后村是水头镇南湖社区较小的一个村,共有村民560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
湖南村 |
湖南村 基本概况 是由湖南,鹏山,姚朱三个村合成的行政村,人口2000多,是一个大村,拥有一油菜花基地。环境优美,欢迎给位朋友请来观赏! |
平凤村 |
平凤村 平凤村是凤卧镇集镇所在地,由平凤、东堡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人口2500多人,是本镇的政治、文化中心。辖区内有凤卧中学、平阳希望小学、电业所、卫生院、中心敬老院等部门单位。 |
凤卧湾村 |
凤卧湾村由后山、凤安、九两三个自然村撤并而成,全村有800多户,2900余人,是本镇的入口村,与平阳北港经济重镇水头接壤,水内公路贯穿全村。凤卧湾村是一个工业较发达的村,其中平阳远洋皮革服饰有限公司、平阳佰特皮件有限公司、平阳凌峰皮塑厂、平阳力隆皮革厂、平阳帅哥皮件厂等均位于该村。近年来,凤卧湾村积极发展新农村建设,在村两委有努力下,发动地方能人、企业老板的乐助开发多个建设项目,农村面貌悄然中发生着变化。 |
洋头村 |
洋头村位于凤卧镇西南,界于本镇蒲山与西塔村之间。全村共有270多户,1100多人。农业以种植蔬菜、甘蔗、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大部分村民外出经商、打工。平阳西洋农业综合开发基地位于本村。 |
西塔村 |
西塔村位于凤卧镇西南,共有280多户、1000余人。该村农业主要依靠种植甘蔗、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大部分青年人到常熟、义乌等地经商务工,批发服装、皮件等,近年来涌现了一批经营专业户、大老板。他们富裕后不忘家乡建设,本村的多座别墅就是见证。其中一位黄先生热心公益事业,在本村办起了爱心养老院——平阳北港爱心养老院。 西塔村与贡后村、南二村、雅屿村、埭头村、周山村、建安村、占江村、下林村、寺前村、前街村、胜利村、塔院村、龙湖村、普美村、横山村、增光井村、湖北村、湖滨村、凤东村、上林村、湖南村、平凤村、凤卧湾村、洋头村、赤砂村、玉轩村、龙涵村、湖桥村、清江村、永乐村、新溪村、新联村、同盟村、新东村、赵垟村、小南村、凤湾村、章岙村、后街村、内岙村、南一村、上店村、外岙村、水凤尾村、金凤村、金山垟村、清河村、蒲潭村、中后村、麻园村、龙洋村、街道社区、新联社区、江屿社区、小南社区、溪心社区、鹤溪社区、南湖社区、三桥村、内村村、中元村、新鹤村、长安村、秀溪村、缸窑村、石牌村、溪尾村、仕静村、速成村、朝阳社区、水上垟村、乌秋坑村、金塔村、鸣溪村、南山村、凤岩村、青岙村、溪心村、蔡垟村相邻。 |
赤砂村 |
赤砂村地处凤卧镇西北山上,目前康庄公路已达该村。穷则思变,早年住在山的村民通过勤劳实干,目前大部分村民都已搬迁至水头镇或本镇山下安家落户。其中绝大多数搬迁至水头镇泾口居民区附近一带,于是当地的群众称他们为水头的“赤砂村”。 近年来,赤砂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逐步摆脱落后状况,山区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其中村民郑书社创办了残疾人种养殖综合基地,基地内种植有翠冠梨、桂花、杨梅以及养殖生猪、山羊、土鸡等,带动本地几十户残疾人脱贫致富,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
玉轩村 |
玉轩村地处高山,由原玉青、轩头两村撤并而成,是0浙江临时省委成立地。经过几年的劳务输出转移,目前山上村民基本搬迁下山,成为“空巢村”。 |
龙涵村 |
平阳县水头镇龙涵村是水头镇原生态保持最好的村庄之一。全村共有1012人,从2007年开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住居环境大大改善,村民的生活生产水平质量大大提高,村民的精神文明素质也大大提高。 推荐理由:龙涵村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坚持治保委员定期巡逻,强化了治安措施。了解全村的不安定因素,并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加以解决。坚持矛盾排查工作机制。坚持定期召开村调解委员例会。做到了小纠纷不出村。有效地化解了不安定因素、矛盾纠纷与安全隐患,构建了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认真做好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预案,防止越级集体-事件,及时妥善处理反映强烈的重大信访问题。强化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对外来人口集中区落实管理人员。 加强对吸毒、种毒重点区排查,确保无毒村委会。加强了反-组织宣传和打击力度,教育农民相信科学,从根本上遏制-活动在农村发展的势头,取得明显的成效。 经有关部门统计,群众对龙涵村平安创建工作的满意率、知晓率均达到了90%以上; 2010年以来,辖区内未发生-、抢劫等可防性案件;无民转刑案件;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无重新犯罪,无群体性吸食-、无聚赌情况;无-人员、非法宗教人员违法活动。 |
小南村 |
小南村位于水头镇小南社区北部,辖上小南和下小南两个自然村。全村总面积1.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920人,522户,外来人口207人,共有村民小组12组,党员50人。全村共有耕地893亩,林地220亩。 |
清江村 |
清江村是南湖社区对外的一个窗口,全村共有600多人口,以农业为主! |
章岙村 |
章岙村基本概况 章岙村位于水头镇西部,是水头通往国家级风景区南雁荡山和红色革命根据地—山门的必经之地,为城乡结合部。全村人口总数2430人,常住1789人,外来人口224人,外出651人,辖区由章旦村和蒲尾村2个自然村组成,有工厂4家。共有村民小组16个,村民代表33人,党员51名。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为经商、劳务输出、种植业等。村办公条件良好,综合楼建成于1995年,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有专门的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星光老人之家、综治工作室、调解室及配套的办公设备。 |
新溪村 |
新溪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况。 新溪村位于水头镇偏远山区朝阳办事处东部,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320亩,旱地面积420亩,林地面积780亩,是新发村和溪边村合并后的新村,全村人口820人,共200户,其中低收入农户58户200人,人均年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15户22人,在1500—2500元之间的43户178人,全村低保10户11人,残疾人20人。是典型的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新溪村是一个贫困的山区村,山多地少,交通不便,村经济发展滞后,集体经济非常薄弱,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仅?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新溪村经济社会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产业方面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是多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全村现有茶园500亩,茶叶加工厂2座,2011年茶叶产值约120万元。在发展茶叶产业同时,利用山区特色优势,积极发展杨梅,蕃茄、百合,太子参等种植,目前全村有杨梅专业合作社2个,果蔬专业合作社1个,杨梅基地达200多亩,百合基地100多亩,太子参80多亩,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在社会建设方面,主要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完成了康庄工程建设,努力实施村民卫生间改造,加大水塘、灌溉水渠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施千万农民饮水工程,使全村群众都饮上了清洁的自来水,解决了群众喝水难的问题。通过加快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群众人居环境,逐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虽然近年来新溪村各方面都有所发展,但就总体水平而言还比较缓慢、落后,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如茶叶等种植产业综合发展的资金还很缺乏,事关民生的道路、茶园灌溉设施等建设比较滞后,农户增收缓慢、增收办法不多等问题依然突出,还需要上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三、下步发展思路。 在今后一段时间,新溪村将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切实发挥村两委的带头作用,全村上下共同努力,争取政策支持,发挥山区特色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等种植业产业综合开发。进一步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引进优良品种,逐步改善茶叶种植结构;加大茶厂改造力度,加快茶叶加工设备更新,提高茶叶加工能力水平和附加值,增加农户收入;加大茶园生产道、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茶叶生产条件。加大杨梅、百合等基地的规模化产业化,加大基地的配套设施建设,引导起深加工,增加效益,增加农户收入。此外,还要加大力度解决村内道路、困难救助等事关民生的各项问题,加快和谐新农村建设步伐。 |
新联村 |
新联村基本情况 新联村地处水头镇朝阳社区中南部山区,由三脚田、漈头温、李家舍、矮垄坑、外厂、下厂、车水头、牛栏岗、宫脚等9个自然村组成,是由原矮垅坑村和的原丰格村漈头温自然村合并的村,区域面积2.3平方公里。其水田面积178亩,旱地面积334亩,林地840亩。全村户籍人口853人、185户,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5%,是一个少数民族村、市级生态村,也是朝阳文化交通中心村。在座落1所中心校、立春茶叶专业合作社及卫生院,全村低收入农户57户178人,是典型的省级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村级组织机构完善,班子有较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稳定,干群关系密切,群众和谐相处。 |
同盟村 |
同盟村基本概况 同盟村位于水头镇偏远山区朝阳办事处北部,平均海拔400米,全村总面积3.21平方公里,是一个由原来长者村、三界宫村、底洋村合并起来的新村,全村耕地面积545亩,其中水田面积242亩,旱地面积303亩,林地1452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0%。全村共有286户885人,2011年人均收入4958元,全村共有低收入农户21户161人,占村总人口18%。是一个贫困的山区村,村经济发展滞后,集体经济非常薄弱。 |
永乐村 |
永乐村共有480户,总人口1912人,党员43人,耕地面积约1300亩(其中旱地130亩),山林总面积5000亩。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6000元,无集体经济收入。近年来,永乐村各项工作较为突出,获得省、市、县多想荣誉。2004年被评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获得县抗台救灾先进集体和学习型村居等荣誉称号,2007年获得温州市“千百工程”村庄整治合格村,2008年获得平阳县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鹤溪镇先进党支部,2009年通过市级生态村验收,2010年通过升级村庄整治验收2011年被评为温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安家庭示范社区,2011年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村;2013年获得温州市卫生村称号、水头镇先进单位。 |
赵垟村 |
赵垟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况 赵垟村位于水头镇朝阳办事处的偏远山区,区域面积2.7平方公里,其水田面积145亩,旱地面积235亩,林地985亩。全村共165户,总人口628人。村民代表44人,党员37人,其中外出流动党员7人,预备党员2人;村两委8人,其中村支委3人;村两委班子团结,战斗力强,被评为全县“先进党支部”。2014年,人均收入6688元,大部分群众靠农业谋生为主,生活条件较差。全村有低保、五保户24人,残疾人11人,低收入农户30户、188人,年人均收入在1500-2500元间的有14户、156人,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的有16户、32人。是典型的省级低收入农户集中村。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赵垟村经济社会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产业方面主要以茶叶种植为主,是多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全村现有茶叶种植面积800多亩,建有茶叶加工厂1座,茶叶专业合作社1个,已形成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发展格局,2013年茶叶产值近350万元。在发展茶叶产业同时,利用山区特色优势,在种植方面发展中药村种植,现基地有100多亩,并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在养殖方面积极发展特色畜牧养殖业,如山羊、生猪等养殖,拥有了自己特色的山羊养殖基地,目前有养殖示范户10多户,产值超20多万元,使该产业逐步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全村有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生猪养殖场2个、生猪存栏达200头,通过发展特色畜牧养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社会建设方面,主要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完成了康庄工程建设,努力实施村民卫生间改造,加大水塘、灌溉水渠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施千万农民饮水工程,使全村群众都饮上了清洁的自来水,解决了群众喝水难的问题。完成了增设路灯建设,使每个村达到户前有路灯,解决了群众夜间出行难问题,实施了以农村赤膊房外墙粉刷、垃圾收集、民间道路等为内容的村庄整治,逐步改善群众人居环境,逐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三、下步发展思路。 在今后一段时间,赵垟村将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切实发挥村两委的带头作用,全村上下共同努力,争取政策支持,发挥山区特色优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综合开发和特色畜牧养殖业。进一步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引进优良品种,逐步改善茶叶种植结构;加大茶厂改造力度,加快茶叶加工设备更新,提高茶叶加工能力水平和附加值,增加农户收入;加大茶园生产道、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茶叶生产条件。此外,还要加大力度解决村内道路、困难救助等事关民生的各项问题,加快和谐新农村建设步伐。 |
增光井村 |
增光井村拥有1800多人口,在南湖是一个大村,全村以农业为主。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
凤湾村 |
凤湾村概况 凤湾村位于水头镇江屿社区北方向(老五七省道和新五七省道穿村而过),由凤一、凤二、凤三3个自然村组成。村两委共11人,有党员68人,村办分楼位于凤湾中路(凤湾小学对面。全村有32个村民小组,在籍户数637户,户籍人口2972人,常住户数545户,常住人口2705人。村民中心(办公楼)的总面积480平方米,总投资35万元。 “六室”建成情况:如党群活动室150平方米;综治调解室22平方米;图书阅览室15平方米;文体活动室38平方米;计生卫生室15平方米;组织工作室20平方米。 “两栏”:公开栏和宣传栏在村办公楼前。 “一厅”:便民服务大厅85平方米,设置统一的服务台,方便村民办事的桌椅,各种规章制度齐全。 “一广场”:健身休闲广场,总投资18万元,总面积1000平方米,配备各类健身器材。 |
后街村 |
后街村位于水头镇南湖社区西南部,全村共有403户,1422人,总面积1398亩,耕地面积731亩。后街村交通便利,住房相对集中,村貌整洁。劳动力资料丰富。全村以农业为主。人文气息浓厚。 |
水凤尾村 |
水凤尾村位于水头镇东部。纯农业村民1340多人,非产户人口200多人。村集体拥有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的停车场、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的农贸水果市场和占地面积约3100平方米的制革总厂。目前,全村有集体土地低洼田93亩,旱地100亩。 |
南一村 |
南一村共有392户,1488人,党员27人,耕地面积756亩,耕地面积1380亩,村主导产业是水稻。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338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无。 |
青岙村 |
青岙村基本情况 青岙村地处水头镇小南社区东部,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本行政村辖村民小组6个,耕地总面积1100亩,其中水田400亩,旱地700亩;农作物面积400亩;现有人口295户1190人,其中常驻人口260户1040人,外来人口35户150人,村两委9人,党员21人,低保户15户18人。 |
溪心村 |
溪心村位于水头镇溪心社区,占地面积600亩,东临金凤村,南接上店村,北靠望雁社区。全村户籍人口120户,户籍人口数450人,共有4个村民小组,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现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皮件等工业。 |
麻园村 |
麻园村基本情况 水头镇麻园村地处水头镇溪心社区,面积为2.2平方公里,共有280户,812人,外出人员100多人党员23人,村民代表41人,耕地面积100亩,山林面积200亩,村办公楼条件良好,在2005年建成,建筑面积350平方,有专门的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等办公实施,村主导产业是麻园制革基地企业,畜牧业,农业。 |
蒲潭村 |
蒲潭村概况 蒲潭村位于水头镇与南雁镇接壤处,沿温州绿色交通2号线坐落。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全村总面积2058亩,其中共有林地面积630亩,耕地面积360亩(其中稻田面积24.9亩,旱地面积335.1亩)。辖11个村民组,农户365户,总人口1540人。全村共有劳动力914人。村民大部分主要在外务工,只有少部分人在家经营种植庄稼,饲养猪、羊、兔、牛及家禽等畜牧业。 蒲潭村两委班子团结,党组织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共有党员34名。村两委非常注重配套组织的建设,设有共青团、妇联、老人协会等。工作得力,各项事业都有所进步,生态卫生、绿化美化等工作全面推进。现蒲潭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及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积极发动,开拓进取,大力发展各项产业,以促进村的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村两委重新修缮村办公楼为村民提供良好的文化学习活动场所,并为村民打造安全的避灾点。新安装路灯42盏,路口安装治安监控6个。基本完成对村内主要街道路段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新建公厕两所,整治公厕两所,保洁维护工作得到正常有序开展,坚持清理违章建筑物,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步入经常化轨道。在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中,设立了垃圾车、垃圾箱,确定了垃圾集中点,并配备了日常保洁卫生员,每天都进行保洁清理,使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工作也获得上级部门单位的一致肯定。 2014年通过“无违建村”、“五水共治”等项目创建工作,全村紧紧围绕着水头镇党委、镇政府指导的“美丽乡村”发展战略的精神,全力打造以溪为界、以路为引、以水为媒、以岩为特的美丽乡村作为近期发展目标。 |
仕静村 |
仕静村位于水头镇西部,东临水头镇泾口居,南邻望雁社区,西靠章岙村,北临金山垟村。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共451户,户籍人口1670人,党员人数40人。村民大部分主要外出务工,少部分人在家种植农业,养殖畜牧业。 |
南山村 |
南山村概况 南山村是水头镇小南社区一个行政村,由南山脚、南山下、朱氏三个自然村组成,是一个靠山边长方形山庄,东连凤岩村,西接清河村,全村总面积39600平方米,全长1600多米;行政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6平阳公里;户籍人口1264人,常住人口1120人,其中外来人口144人,总户数299户;党员20人,其中骨干党员6人,困难党员2人(马志招王孝党),30年以上党龄4人(马志招马显达王孝党易紫娟);村两委班子9人,其中支委3人(王家宠王大配王孝成),村委6人(王大配王大宝朱和松李茂车林丽慧李开思);村监会(王孝成马必敏王大巧),经济合作社(王家宠王大配朱和松)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高中以上学历2人,初中学历7人。低保15户共计33人,残疾人34人。其中重残11人。南山村属较为贫困村居,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 |
外岙村 |
外岙村位于水头镇西北部,南临水头中心镇,西靠金山洋村,北临内岙村。四周环山。地势较高,不受洪涝灾害。主要经济作物:甘蔗、水稻、蔬菜等。 |
鸣溪村 |
鸣溪村位于水头镇规划区南部,地处溪心和金凤制革基地腹地,距县城28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793人,外来人口865余人。耕地面积715.9亩,村民约50%青壮年常年在外经商,以经营皮革加工为主要产业,是我镇较大的一个行政村。2005年由原相连的河头村和洗头村合并,隶属小南社区防洪工程水头段东西横贯全境,建成后的57省道复线和平文公路水头段,将我们从家门口便可直上G15高速公路萧江入口和本城绕城快速大通道。 |
金凤村 |
金凤村地处水头镇栏杆桥起,金溪桥至一带,共有耕地300多亩,其中水田80多亩,旱地220多亩,山林30多亩。 |
金山垟村 |
金山垟村位于水头西面,于金凤村、蒲山村、外岙村、内岙村相邻。总面积3平方公里,总人口2050人,503户。外来人口4215人。水田520亩,旱地570,林地450亩。 |
清河村 |
清河村地处水头镇小南社区,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本行政村辖村民小组11个,耕地总面积1050亩,其中水田350亩,旱地700亩;农作物面积350亩;现有人口450户2100人,其中常驻人口420户1800人,外来人口50户150人,村两委11人,党员39人。 |
三桥村 |
三桥村位于水头的中西部,总人口1438人,人均收入10615元。三桥村是商业集中地带,纯务农村民占极少部分,大部分都以经商为主,人民生活富裕。 |
中后村 |
中后村位于水头镇新联社区,东至江山东路新街,西至径口街、南至溪头界,北至环城路。 |
内岙村 |
内岙村位于水头镇的西北面,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是本镇生态保持较好的一个村。水田约335亩,旱地约1030亩,主要种水稻、玉米、甘蔗、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经济林。现还有1家皮带厂、1家五金加工厂、1家生猪养殖场,及部分种殖业。内岙村支部书记王让表,主任程加练,村“两委”班子之间比较团结,具有较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
龙洋村 |
龙洋村地处水头镇偏北方向,与外岙村三桥村上林居相邻,总面积2平方公里,总人口6558人,168户。其中,外来人口325人。水田10亩,旱地30亩,林地60亩。龙垟村有党员19人,低保户5户。 |
上店村 |
上店村基本概况 上店村位于水头镇西部,行政面积700亩,耕地面积120亩,水田40亩,林地面积270亩,旱地面积80亩,户籍人口1182人,共计354户,党员22名,妇女党员4人,村民代表53人,低保31人,村里60岁以上老上159人,外来人口6300人,出租房87家。现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农业和在邻村皮革厂务工(如皮革加工,生厂皮带等) |
石牌村 |
石牌村共有249户,865人,党员24人,耕地面积648亩,山林面积150亩,村主导产业是农业。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无。 |
湖滨村 |
湖滨村共有1100多人口,党员29位,低保户6户,全村经济以农业为主! |
凤东村 |
凤东村 凤东村由东南、东岙、东山、照阳等四个自然村撤并组成,总人口3000多人,为全镇人口最多的行政村。近年来,凤东村加快新农村建设,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面貌一新。 |
南二村 |
南二村共有384户,人口1380人,党员31人,耕地面积979亩,山林约2000亩,2015年村民人均收入6000元,集体资产收入无,全村村民在村两委带领下团结奋进,经过努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获得优秀基层党组织、示范村、文明村等荣誉。 |
中元村 |
中元村共有866户,3118人,党员59人,耕地面积1541亩,山林面积3387亩,村主导产业是甘庶、杨梅、水稻、毛芋。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815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2014年获得县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
新鹤村 |
新鹤村共有623户,2438人,党员43人,耕地面积1128亩,山林面积××亩,村主导产业是水稻、甘庶、毛芋。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7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无。2014年获得县先进集体党支部荣誉称号。 |
长安村 |
长安村共有456户,1608人,党员26人,耕地面积924亩,山林面积1000亩,村主导产业是农业、小型企业。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7393元,村集体经济收入0.2万元。 |
凤岩村 |
凤岩村基本情况 凤岩村位于水头镇小南社区东部,东邻青岙村,南于南湖社区一山之隔,北于水头镇寺前开发社区邻江而望。全村总面积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96人,461户。外来人口110人,村民小组11组,村两委9人,其中支部4人、党员29名,低保户13户共21人。耕地面积470亩,辖下企业19家,村民以制革加工和小农经济为主,人均收入0.87万元。 |
缸窑村 |
缸窑村共有405户,1620人,党员32人,耕地面积510亩,山林面积390亩,村主导产业是农业,及制陶业。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无。近年来,先后获得温州市文化示范村,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
湖北村 |
湖北村拥有1200多人口,14位党员,4户低保户,经济以农业为主! |
溪尾村 |
溪尾村共有户籍户数542户,户籍人口1848人,12个村民小组,32名党员,全村耕地及旱地面积共1111亩,主导产业有大棚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077元. |
蔡垟村 |
蔡垟村共有431户,1718人,党员37人,耕地面积714亩,山林面积1850亩,村主导产业是黄栀子。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5667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无。 |
速成村 |
速成村共有214户,814人,党员16人,耕地面积153亩,山林面积820亩,村主导产业是农业。201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930元。 |
内村村 |
内村村共有251户,988人,党员25人,耕地面积387亩,村主导产业是农业。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92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无。 |
水上垟村 |
水上垟村地处水头镇鹤溪社区西部山区,全村共有户籍人口283户,总人口1035人,党员25人(其中:正式党员24人,预备党员1人),下辖内厝、大贡、大份、水河、茶谢贡、半岭、东坑内七个自然村。全村耕地面积约637亩,山林总面积1624亩。水上垟村四面环山,村民主要以农耕林植为主要收入来源,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5760元。 |
乌秋坑村 |
乌秋坑村共有153户,626人,党员7人,耕地面积323亩,山林面积339亩,村主导产业是水稻。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923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无。 |
金塔村 |
金塔村位于平阳县水头镇南部,是水头镇到南湖乡的必经之地,交通便捷,村容整洁。全村总面积约0.8平方公里,水田面积298.5亩,山田面积168亩,下分4个自然片:岭脚、宫下、岩头、塔园。辖区有希望小学1所,工厂7家。现有出租房140间,外来人口396人,外出人口195人,村民小组8个,有村民代表32人,60岁以上老人157人,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为劳务输出、农业、畜禽养殖业、部分工业等。 |
秀溪村 |
秀溪村共有297户,人口1110人,党员26人,耕地面积890亩,山林约710亩,主产业为农业,2015年村民人均收入6000元,集体资产收入无,无其他荣誉称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