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徐州 >> 丰县 >> 范楼镇

范楼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范楼镇谷歌卫星地图)


范楼镇简介

  丰县范楼镇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称。丰徐南线横贯我镇境内,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工业集聚区位于公路两侧。园区距京珠、京沪、连霍高速入口仅20分钟路程。
   全镇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8万人,辖31个行政村,林业面积3.8万亩,年产木材10万余立方。全镇共有私营企业107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65家。2004年GDP18亿元,财政收2468万元。
   全县从事木业加工经营人员12万人,其中有5万多人分布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进行木线条等木制品的加工经营,木线条加工销售总量居全国市场第一位。丰县还是国内较大的杨木板皮、工艺画框、桐木板材的加工出口基地。木业产业已成为丰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该镇木业上成属于丰县木材市场的卫星市场。近年来遵循“市场带动产业,产业促进市场”的思路,立足实际,因势利导,把发展壮大木业商城作为振兴经济、富民强县的重要举措。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依据“你投资、我铺路,你经营、我服务,你有难、我帮助,你赚钱、我保护”的招商服务宗旨,统一组织市场的建设、管理、服务和招商引资工作。科学制订市场建设规划,实施扎口管理,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对进入木材市场的经营业户提供一站式-、信息咨询、生产技术指导、优新产品开发、进出口业务代办、项目建设规划、装卸运输、安全保卫等服务。并在省委驻丰扶贫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项目投资,争取了大量建设资金,组织了木业商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市场的“五通一平”。
   木业商城原木交易市场规模220亩,有50多家木材经销商入驻经营,2003年以来,从非洲、南洋等地区进口的黑胡桃、奥古曼、沙比莉、阿摩栋、唐木、巴新材、西南桦、红橡等木材也已大量进入市场,形成了全国较大型的进口木材集散地,年木材交易额可达6.5亿元。
   随着丰县木业商城的发展壮大和在国内外知名度的提高,已成为中国木材流通协会的常任理事单位,被确定为全国22个大型专业木材市场之一。.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8万人 128平方公里 320321109 221700 0516 查看 范楼镇谷歌卫星地图

范楼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李庄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李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金陵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金陵村谷歌卫星地图
京庄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京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邓庄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邓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范楼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范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黄村集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黄村集村谷歌卫星地图
丁寨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丁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胡楼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大胡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蒋湾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蒋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黄坝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黄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鲁套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鲁套村谷歌卫星地图
袁庄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袁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骆庄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骆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耿庄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耿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齐阁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齐阁村谷歌卫星地图
马庄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马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虺城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虺城村谷歌卫星地图
桃园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桃园村谷歌卫星地图
王庄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王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汪楼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汪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孟庄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孟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徐平楼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徐平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秦王口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秦王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牛庙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牛庙村谷歌卫星地图
刘楼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刘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千里井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千里井村谷歌卫星地图
幸福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幸福村谷歌卫星地图
果园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果园村谷歌卫星地图
徐楼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徐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齐庄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齐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欧庄村 ·丰县旅游·丰县特产·丰县十大特产·丰县十景·丰县名人·丰县 0

----

查看 欧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范楼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中阳里街道

  丰县中阳里街道办事处2012年5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下辖东大社区、凤南社区、古丰社区、西苑社区、汇丰社区、北苑社区、凤北社区、新丰社区、凤东社区、凤西社区、向阳南社区、紫金社区、南苑社区、毓秀社区、向阳北社区、滨河社区等16个社区居委会。内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发展服务中心、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和街道综合执法大队等五办三中心一大队。   丰县中阳里街道办事处位于丰县主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辖区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16万人。辖区内机关、金融、学校、医疗等单位众多,商肆林立,是丰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刘邦为:“沛丰邑中阳里人”,即刘邦出生自秦泗水郡丰邑县(今江苏丰县),故址为丰县古城东南五里中阳里(现后为文庙),自此两汉文明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古迹和传说。有古朴典雅的孔文庙、塔湖相映的凤鸣园,以及凤凰嗉、萧何宅、龙雾桥、邀帝城等一大批汉文化古迹。   下一步,中阳里街道办事处将紧紧围绕“一年大突破、两年大跨越、三年大变样”新三年战略目标,以“七个年活动”为抓手,突出“拆迁、建设、维稳、管理、服务”的工作重点,彰显“正大”速度,弘扬“五敢精神”,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区服务,全面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模式,全力打造经济发展、城市化快速推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先行区。   

凤城街道

  江苏丰县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5年,其前身是徐州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起步规划11.7平方公里,远期规划可达60平方公里,于2006年5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近年来,丰县经济开发区立足于工业发展的“先导区域”和城市建设的“绿色板块”,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平台打造,力争做美环境、做优产业、做强实力,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发展步伐显著加快,连续5年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科学发展目标考核中实现进位增长,多次被授予“江苏省投资环境最佳开发区”荣誉称号。    区位优势明显。开发区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依托丰县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形成了以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骨架,水陆并举,内联外延的交通网络,东有京沪铁路、南有陇海铁路、西有京九铁路、北有新石铁路。徐菏铁路、丰沛铁路、徐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复新河航道与微山湖连接、丰沛运河直通京杭大运河可通江达海。    功能配套完善。开发区按照“规划为纲,基础先行,新兴产业引领,生态环保立区”的发展理念,坚持高端化、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的高标准建设园区。目前开发区设施配套日臻完善,产业园标准厂房、生活配套初具规模,道路、供电、排水、供汽、污水处理、通信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产业定位明确。根据产业特色和空间发展,开发区目前形成了开发区和锡丰工业园、盐化工产业园、机械铸造园、商贸物流园、电动车产业园、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光伏-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区八园”的产业格局,“电动三轮车产业集群、煤盐化工产业集群、机械铸造产业集群、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四大产业集群初步显现。    投资政策优惠。充满潜力的丰县经济开发区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重点支持区,省发改委牵头的重点帮扶区,享受省级开发区的各类优惠政,尤其享受苏南、苏北共建开发区的土地优先供应、免费劳动力培训、融资倾斜、财政支持等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项目签订后还可享受开发区设立的入区项目建设扶持资金及税费奖励等优惠政策。    服务优质到位。开发区坚持“让投资创业者满意”的服务理念,对投资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为入园企业提供“一站式”和“保姆式”的服务。对于属于国家鼓励的高新技术项目或对丰县经济发展起到支柱性、带动性作用的项目,开发区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办理方式为企业服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丰县经济开发区瞄准“科学发展的希望区、工业经济的集聚区、宜居宜商的新城区、社会发展的样板区”的战略定位,提出“三年再造计划,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目标,努力打造给力开发区、和谐开发区、美丽开发区!  

孙楼街道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已形成了以木业加工为龙头和特色,拥有食品加工、工艺铸造、机械铸造、车业泵业制造、电力电讯器材、建材预制、燃气供应等八大门类企业40余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5家。主要产品有杨木板皮及其深加工产品三合板、多层板、工艺木线、工艺画框,各种规格1000余种工艺铸件、多种机械铸件、康尔斯牌电动自行车、威龙牌潜水电泵、大沙河牌速冻芦笋等。全镇现有企业职工2.5万人,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4.5亿元,工业年总产值 11.5亿元。    木业加工是孙楼镇工业的支柱产业,享誉苏北,被称为木业大镇。木业占全镇工业的 78%,主要有陈楼、张新庄等 8个板皮加工专业村,从业人员1.8万余人;蔡楼、张庄等4个工艺木线条加工专业村,从业人员 0.6万人。徐州丰隆木业、徐州维德木、徐州嘉利木业等18家多层板加工企业,生产供应国内外市场的多种规格的装饰装潢板、建筑模板20余种,占全国多层板市场的 30%。徐州精益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多种规格200余种画框,全部出口欧洲、澳洲、美洲、中东等世界各地。蔡楼等村生产的400余种工艺木线广泛用于全国各地的会堂、宾馆、酒店和家居装潢。板皮及其多层板、工艺画框、工艺木线是孙楼镇木业三大支柱产品。    铸造业是孙楼镇的又一支柱性产业,占全镇工业的 20 %,拥有年销售3000万元的出口企业丰县吉祥鸟工艺品有限公司以及与徐工集团合作生产压路机配件的徐州中瑞冶金铸造厂和丰县三星铸造厂。    孙楼镇的林果业、畜牧业和芦笋等特菜种植业比较发达。多种经营项目有特菜、苹果、梨、养鸡、养猪、养羊等10余个,尤以芦笋种植闻名海内外。芦笋有“蔬菜之王”的美称,位居世界十大名菜之首。该镇生产的绿、白芦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对心血管、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对防癌治癌具有明显辅助作用。以张楼为核心,辐射庞庄、张庄、沙园等村形成占全镇 80%区域的江苏省芦笋生产基地,主要品种有伟大、巨人、阿波罗、格兰德、阿特拉斯等优新品种,种植规模 3万亩,亩产鲜笋1500公斤,建有张楼万亩芦笋科技示范园、沙园5000亩新品种芦笋示范园。1999年孙楼镇芦笋荣获国家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99年12月4日, -总-到孙楼芦笋基地视察,对芦笋产业给予了高度评价。.  

首羡镇

  丰县首羡镇地处江苏省最西北部,苏鲁两省四县交界,同山东金乡、单县、鱼台县相毗邻。这里北枕孔孟之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风淳朴,这里又属革命老区,是0丰县县委和丰县抗日民主政府的诞生地。    全镇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万亩,辖33个行政村,187个村民小组,社会人口8.9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交通条件的根本改善和小城镇的综合开发,丰-金公路、赵-首公路、欢-顺公路的改造及丰-沛铁路、徐-济高速的即将开工建设,为首羡镇经济发展驶上了快车道。一个农业强镇、工业大镇、边贸重镇即将矗立在丰北大地上。 更多视频>>特色产业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因镇制宜,科学发展,协商发展,喊响了“全县争先,周边领先,三年再造一个新首羡”的口号,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富民、资源产业化兴工,加强小城镇开发,搞活边贸流通,办好事业促和谐的跨越之路。十万亩特种蔬菜生产、煤炭资源开发、农产品资源加工、木材加工等四大资源已变成支柱产业。    ——无公害特种蔬菜、优质棉生产基地。我们发挥农业大镇优势,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推广科学的套种模式,优质黄皮洋葱、白皮大蒜面积达到10万亩,年产量达到8亿斤;优质棉面积达10万亩。与农副产品销售加工相配套,新建了容量千吨以上的大型冷库及加工业达到20余家,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    ——新兴能源化工基地。我们立足资源招商、科学招商,吸引外资达18亿元投资首羡,其中投资5.1亿元的徐州李堂煤矿正在紧张有序建设之中,投资8000万元的110kv供电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神舟化工项目及其它20多个项目已经顺利达产。随着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洗煤、煤油焦等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之中。    ——繁荣的边贸大市场。我们充分利用苏鲁交界的区位优势,加大交通、城建等基础设施投入,实施了边贸大市场建设。近几年来,投资数千万元完善市场配套建设,实施了镇区三纵三横工程,形成镇区、渠阁、和集、便集市场三星拱月的辐射优势,边贸大镇格局已经形成。.  

顺河镇

  丰县顺河镇是徐州市西北重镇,人口5.5万人,辖22个行政村.东枕复新河,西抵四两运河,南贴罗河,北靠苏北堤河,与孔孟之乡毗邻.丰金线纵贯全境,欢顺路横穿全镇,马上动工的徐济高速公路将跨越镇区,水陆交通发达,全镇河渠纵横,水资源丰富,木秀草青,花红果香,树茂村幽,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优厚,人杰地灵,环境优美,是商家投资兴业的天然沃土 .    进入21世纪的顺河镇变化巨大,从一个脏,乱,差的小集市发展成为道路宽敞,楼房林立,商铺云集的现代化小镇."三鹿奶业"`,"宁丰机械","徐州天健车业","徐州耀德化工","犇源奶牛养殖小区","国润乳业"均已落户镇内工业园区,并已投入生产运营;"上海洛克化工","宇威塑业"业已建成投产.杭州荣氏集团亿元项目,徐州万事达,无锡铸造等项目正在商洽之中.这一颗颗工业宝石已经或将要镶嵌在顺河的碧野上,把顺河镇装扮的更加绚丽多姿.顺河高中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校园扩展,后勤社会化管理等手段,04,05年两年的时间内,综合楼,学生公寓,大餐厅,教职新公寓,3号教学楼五座大楼拔地而起;大型体育场,广场,两座花园,厕所,校园道路硬化也一并竣工.学校硬件,软件,师资配备均达现代化水平.一举创建成为江苏省三星级高级中学,成为镇区南大门一颗耀眼的明珠.    顺河镇土地肥沃,农副产品极为丰富.千亩洋葱大蒜示范方,千亩优质小麦,千亩水稻,千亩棉花示范方,名优酥梨,苹果,桃新品种示范园已具规模;无公害绿色蔬菜,水果是该镇特色产业,速生杨树资源丰富;是商家投资食品业,木材加工业,棉花加工业,绿色蔬菜加工业,奶牛养殖业的天然基地.民营企业迅速崛起,乳业,铸造,化工,木材加工已构成该镇的四大支柱产业.公路网络,固定电话,移动通讯网络,有线电视已普及到各村及广大农户.人力资源更为丰富,劳务输出人员年均达数千人次.    顺河镇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沁润过的土地,历史上著名的西支河战役就发生在顺河镇境内.顺河镇也是徐州市模范0员,人民的好支书刘传章烈士生活和工作的故乡..  

常店镇

  丰县常店镇位于江苏省丰县城北郊,辖27个行政村,人口6.2万人,耕地面积6.5万亩。省际道路丰-鱼、丰-单公路穿境而过,环城路、丰王路与镇域内主要道路已形成“三纵五横”、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复新河、太行堤河、白衣河、四联干河、侯阁河、罗河交错相通,投资3000万元新建的李楼闸坝现已投入使用,水陆交通便利,电力设施齐全,信息传播快捷。    该镇连续四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党委”,二00四年被徐州市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党员电化教育十佳单位”。    近年来,该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诚信、双赢战略,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职工增资、社会稳定”为目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农村城镇化”三大战略,确立了“工业立镇、项目兴镇,对内启动民资、做大木材加工产业,对外招商引资、做强木材加工产业、拉长产业链、打造苏北木业大镇、铸造名镇”这一清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16亿元,同比增长31.2%。其中实现工业总产值9.78亿元,同比增长32.4%,财政收入1011万元,同比增长3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12元,增幅8.6%;完成民营投入1.2亿元,新增民营企业38家、新增个体工商户64家,引进资金8600万元,新上项目14个,其中500万以上的项目6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个。    该镇境内地势平坦,沙质土壤为主,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种植业和畜牧业比较发达。全镇现已形成1000亩油桃、3000亩山药、5000亩设施菜、5000亩大蒜、10000亩黄皮洋葱、10000亩优质水稻、10000亩果树的种植规模,是丰县一线蔬菜生产基地,粮经比例达到3:7,并建有千吨储存能力的冷库群。工业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现已形成木业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工艺铸造、化工、建材、轻纺六大支柱产业和侯老家、卜老家、李河、李路口、朱楼、八里坊六大工业园区,拥有工业企业110家,各类私营加工户800余家,“锐农”牌系列农药,“苹果”牌木工板享誉全国。同为徐州市50强私营企业的利华肠衣厂、徐敦安工艺铸造厂生产的产品分别销往日本和欧美。    竭诚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前来观光、考察、合作、投资、兴业。.  

欢口镇

  欢口——系淮海经济区历史名镇,也是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    欢口镇位于丰县东北部,距丰县县城22公里,距徐州80公里。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地带,北与山东省鱼台县接壤,东与沛县龙固镇毗连,南与本县师寨镇接邻。西与本县顺河镇隔河相望,欢口镇总面积为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62公顷。下辖 27个行政村,128个自然村。2003年末全镇计有 25000户,总人口9.37万人,人口密度为863,人平方公里。镇区面积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万人。境内居住汉、回、侗、壮、蒙、布依、土家7个民族,汉族占全镇总人口的99%,回民相对集中于欢口、    黄店两个行政村,是丰县内回民聚住点之一。    欢口历史上长期隶属丰县。1937年前,欢口为丰县二区,1945年,曾分为冯屯区(南二区)和欢口区(北二区),划归沛县。1949年改为欢口区,复归丰县,隶属平原省。后来平原省撤消,改隶于山东省。1950年,欢口区改为第九区。1953年夏划归江苏省。1955年11月,由九区改为欢口区。1957年5月,撤区建乡,欢口区分为沙庄乡、欢口乡、师寨乡和史小桥乡。1958年8月,沙庄乡与欢口乡合并为欢口乡。1958年9月,改建为欢口人民公社。1961年,欢口北部数村划为县属沙庄农场,后改为沙庄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遵照江苏省政府(145)号文件,欢口乡改为欢口镇。2000年,与原沙庄乡合并,统称为欢口镇,迄今。    欢口地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北部属淤土类,地类强;中、南部属沙质土壤,透气、透水性强。由于地处微山湖畔,湖水可利用率较高,有着良好的水利灌溉条件,主要种植麦、稻、玉米、棉花、菜五大类作物。    欢口镇是丰县的工业重镇。工业基础较为雄厚,潜力巨大,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以铸造、水泥、建材、食品、板皮加工为骨干的五大企业群体。丰县铸钢厂落户欢口,为丰县首屈一指民营企业纳税大户。被评为徐州五十强企业、其生产的系列耐磨件及叉车配重等品种享誉海内外,和徐工集团长年签有供货合同,并出口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现已成为年产3万吨铸钢、铸铁件的企业集团,2003年上交税收600万元。    丰县水泥厂是丰县唯一的一家水泥行业。原为镇属企业,改制后,属于民营企业,该厂生产的水泥为徐州市免检产品,畅销苏、鲁、豫、皖地区,年创利税两百多万元。.  

师寨镇

  江苏名镇——丰县师寨镇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处,辖28个行政村,6.58万人,耕地面积9万亩,镇域面积84.9平方公里。区位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经济繁荣,素有“蚕桑大镇和铸造之乡”的美称。    师寨镇是农业大镇,工业强镇,江苏名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富民强镇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国内生产总值突破9亿元。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六大名优农产品“菜、果、菌、瓜、蚕、棉”享誉淮海经济区,全镇已形成了“万亩湖桑连成片,万亩特菜一条线,万亩果品缀其间”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野猪、波尔山羊、梅花鹿已成为镇养殖业的新亮点。工业特色化迅速崛起。镇村工业已形成“铸造、木材、蚕茧、棉纺、盐化工”五大主导产业格局,镇内民营企业近百家,个体工商户近千户,是徐州市连续多年发展民营经济的先进镇。以江苏鹏举集团为核心企业,建有15家铸造厂,已发展成为全国三大铸造工艺品出口基地之一。优质蚕茧为全国客户所青睐,拥有蚕茧加工企业11个,优质棉、纱、供不应求。地下盐资源200亿立方米,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发展前景广阔,以亚森木材加工及胜美工艺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木材加工业产品销往全国。工艺铸造和仿古贴金画框、镜框等,产品畅销欧美市场。    历史上,师寨镇人文荟萃,物华天宝,文化底蕴丰厚;今天,师寨镇人民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求实创新,富民强镇。全镇人民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越的环境竭诚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办厂兴业加盟师寨,共绘宏图,共创伟业。   农业情况    全镇所辖28个行政村,119个自然村,耕地面积7.1万亩,人均可耕地面积1.3亩。面对我国加入WTO给农业带来新的机遇、新挑战。我镇党委、政府更新观念、创新思维,重振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做大主导产业,做强竞争主体,做活投资体制,做优服务体系,主动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推进农业化升级。   一、种植业    为进一步加快全镇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农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实现小康和初步实现现代化总揽全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着重点,以手工劳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要途径,调整农业品种结构,调优品种质量,调增效益为目的。    (一)着力抓好优质强筋专用小麦2.5万亩的同时,重点发展湖桑养蚕业,以汪屯、花园、李庄、刘庄等行政村为中心种植1.6万亩,形成苏北植桑养蚕第一镇。    (二)根据本镇人多地少的实际,98年以来镇加大力度发展食用菌产业,全镇年生产2500万袋,干木耳生产总量500万斤。并在花园,李新庄,贾庄等村建成了30万平方米双孢菇、鸡腿菇、高温草菇生产基地,形成师寨食用菌生产、加工无公害特色农业第一镇。    (三)建立设施菜基地,形成丰沙路两侧白色长廊带。镇政府投入千万元建成了2000栋高标准日光温室和大弓棚。大棚主要生产返季节时鲜菜、茄子、西胡芦和食用菌、双孢菇、鸡腿菇、洋香瓜。并在金庄村建成高标准100棚优质葡萄示范基地。产品远销上海、北京、南京、郑州等大中城市,被省市县评为标准化无公害返季节时鲜蔬菜生产基地。    (四)特菜生产与露地菜生产基地建设:由于本镇气候条件土质适宜,水利设施齐全,有利于特菜与露地菜的发展期。2002年全镇种植芦笋新品种格兰德1万余亩并建成生产和培肓基地。镇党委政府加大力度抓住芦笋这一主导产业,不放松力争2004年种植达到2万亩,做大做强芦笋产业,形成生产加工一条龙。露地菜种植面积2.8万亩,主要产品为早熟黄皮洋葱、白皮大蒜、越冬花菜、秋花菜、萝卜、日本大叶菠菜。年生产总量3万吨,形成特菜种植与露地菜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产模式。    (五)创特,扩优,压劣,提效八字方针发展本镇果品产业。在果品生产中我镇大力发展名优产品,优质果树面积1.2万亩,主要品种红富士,中华寿桃,油桃,鲜食葡萄等,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技术指导到位,果农辛勤管理果品产量和质量具全县首位,其中史月堤红富士示范园被江苏省评为优质高产无公害生产示范园,该园林优质果多次在国家农业博览会荣获金奖.   二、养殖业   为增加农民收入,镇党委、政府多次出台一系列文件和措施,加大力度宣传和资金投入发展养殖业,全镇生猪年出栏6.8万头、波尔杂交羊10万余只、蛋鸡30余万只、肉鸡20余万只、兔5000多只,其中特种养殖鹿100余头、野猪110余头,并建成千头养猪场10个、羊场5个、万只养鸡场5个。为支持各村农户搞好养殖,特抽出专用地建成养殖小区,便于管理防疫和消毒,镇政府拿出专项资金帮扶同时积极与信用社协调小额贷款扶植。在品种改良方面,三元杂交猪达85%以上,杂交波尔羊90%以上。猪牛羊防疫密度达到100%,防疫目标率达100%,由于各方面的措施到位,使本镇的养殖业有家庭小养到每个村几十户专业大户养殖方向发展,全镇养殖大户由原来100余户到现在550多户,养殖数量和质量几倍的增长。给二、三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养殖业收入占全年人均收入的30%。   工业情况    全镇民营企业近百家,个体工商户近千户,外向型企业10家,该镇江苏鹏举集团是中英合资企业,生产的花缸、铁栅栏,园林桌椅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已发展成为省级企业集团、全国三大铸造工艺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百强企业和中国乡镇企业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成为久负盛名的名牌企业。   该镇生产的桐木板质地优良,耐磨耐用,有2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新崛起的胜美木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仿古贴金工艺画框,像框一打入市场,就受到外商青睐,成为继鹏举集团之后,该镇涌现出的又一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  

华山镇

  丰县辖镇。1948年属华山县,1950年为华山区,1956年并入城关区,1958年析建华山公社,1983年建华山乡,1986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5.2万。徐丰公路过境。辖华山、枣园、尹长庄、刘胡屯、虎王集、石庄、尹双楼、徐屯、芦楼、大张庄、大史楼、小史楼、大毛楼、郭河、枣胡集、满庄、渠楼、蒋楼、赵刘庄、胡庄、郭庙、大程庄、段庄、赵屯、三拔庄、付庄、谢集、史店、刘楼、邢桥30个村委会。农业以种养业为主,优质苹果、大棚蔬菜、粉条畅销全国,优质大蒜出口海外。.  

梁寨镇

  丰县辖镇。1944年建梁寨区,1957年改梁寨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3.7万。徐丰公路从境内通过。辖梁寨、光庄、红暗楼、腰里王、西高头、滕家堤、前口、周楼、滕楼、刘马楼、魏陈庄、盖庄、包楼、石桥、杨新庄、赵楼、陈老家、举人庄、包王庄、李单楼、大张口、小张口、后四楼、前四楼、孙刘王、阎楼、半楼2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棉花、玉米,经济作物有苹果、梨、蚕桑等。乡镇企业有农机、陶瓷、泡沫包装等业。.  

范楼镇

  丰县范楼镇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称。丰徐南线横贯我镇境内,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工业集聚区位于公路两侧。园区距京珠、京沪、连霍高速入口仅20分钟路程。    全镇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8万人,辖31个行政村,林业面积3.8万亩,年产木材10万余立方。全镇共有私营企业107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65家。2004年GDP18亿元,财政收2468万元。    全县从事木业加工经营人员12万人,其中有5万多人分布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进行木线条等木制品的加工经营,木线条加工销售总量居全国市场第一位。丰县还是国内较大的杨木板皮、工艺画框、桐木板材的加工出口基地。木业产业已成为丰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该镇木业上成属于丰县木材市场的卫星市场。近年来遵循“市场带动产业,产业促进市场”的思路,立足实际,因势利导,把发展壮大木业商城作为振兴经济、富民强县的重要举措。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依据“你投资、我铺路,你经营、我服务,你有难、我帮助,你赚钱、我保护”的招商服务宗旨,统一组织市场的建设、管理、服务和招商引资工作。科学制订市场建设规划,实施扎口管理,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对进入木材市场的经营业户提供一站式-、信息咨询、生产技术指导、优新产品开发、进出口业务代办、项目建设规划、装卸运输、安全保卫等服务。并在省委驻丰扶贫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项目投资,争取了大量建设资金,组织了木业商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市场的“五通一平”。    木业商城原木交易市场规模220亩,有50多家木材经销商入驻经营,2003年以来,从非洲、南洋等地区进口的黑胡桃、奥古曼、沙比莉、阿摩栋、唐木、巴新材、西南桦、红橡等木材也已大量进入市场,形成了全国较大型的进口木材集散地,年木材交易额可达6.5亿元。    随着丰县木业商城的发展壮大和在国内外知名度的提高,已成为中国木材流通协会的常任理事单位,被确定为全国22个大型专业木材市场之一。.  

宋楼镇

  丰县宋楼镇位于徐州市西北,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大沙河畔,土地122平方公里,人口9万人,辖32个行政村。两条省际一级公路丰黄路、丰砀路穿境而过,南接310国道和霍连高速公路,距陇海铁路仅1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水系发达,民风热情敦朴,环境四季怡人。美丽的大沙河、子午河、复新河、苗城河覆盖全镇,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梨花季节,芬芳似雪,引无数游客,留恋忘返,金秋季更是国内外商贾云集之地,商贸异常繁荣。    宋楼镇是一个历史名镇,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 孙益林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东征西讨,灭掉秦王朝,打败项羽,平定叛乱,征服天下后,衣锦还乡,应父老的邀请,欢宴故里,慷慨高唱《大风歌》,因在今宋楼境内设宴故宋楼有“邀帝之乡”的美誉。另据史料记载,东汉时,宋楼诞生过一个历史名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被后人尊称为“天师”,因此,宋楼还是“天师故里”。悠久的历史,古文化的积淀,肥沃的土地,哺育锻造了宋楼镇世世代代倔强、善良、勤劳、豪放、智慧的优良品质,在历史的长河中,宋楼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传说。    果业、木业、羊业是宋楼镇三大支柱产业,2003年果品和畜禽生产被列为省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果品面积8万亩,品种齐全,四季鲜果不断,尤其是6万亩远近闻名的大沙河牌红富士苹果,连成-。阳春三月,果花争艳;金秋九月,硕果累累。1998年荣获省农林厅授予的“江苏省模范果园”、“江苏果品第一镇”的称号,“大沙河牌”红富士苹果获1995年中国第二届农博会金奖,被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唯一指定无公害苹果,享有永久冠名权。同时2万亩优质芦笋,产品供不应求。出口海外。宋楼镇还是江苏省山羊生产基地大镇,是市县秸杆养羊示范镇。山羊存栏量、出栏量、羊肉产量连年排名市县之首,山羊存栏达20万只,拥有周边省市最大的“苏北山羊大市场”,日交易量达5000只。林业生产焕发出勃勃生机,拥有以意杨为主的林业资源1000万余株,加之外地涌入的木材,年加工量达100万方,木业区成为我镇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宋楼镇逐渐成为理想的加工配套中心。农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工业的崛起,果品、粮油等农副产品加工,塑料制品、鞋业制造、网丝挂毯、化工等项目门类齐全。.  

大沙河镇

  一、大沙河地理位置及概况    丰县大沙河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位于丰县城南18公里处的苏皖两省三县结合部。总面积128平方公里,有耕地5.3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04亩。全镇下辖19个行政村,194个村民小组。2004年未全镇计有12819户,总人口5.8万人,有回族、壮族3个少数民族不足100人。其中农业人口5.1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00人,镇区位于镇域的西北部,面积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00人。这里北依齐鲁大地,东傍京沪干线,西近京九铁路,南靠欧亚大陆桥陇海线和连霍高速,地理位置优越,与徐州、济宁、商丘、蚌埠、淮北等城市相近,交通便利。 -渠慎秋    二、大沙河的形成及现状    大沙河土地肥沃,物产丰饶。 1851年,黄河最后一次在安徽蟠龙集决堤,给丰县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洪水过后形成了“只长茅草不长粮”的大沙河荒滩,漫漫黄河故道“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解放后,勤劳勇敢的丰县人民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改善环境,力求防沙和治沙相结合,综合治理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以果园为中心,在大沙河流域故道进行果树和白酥梨的引进推广,并首先和日本合作引种红富士苹果,在黄河故道上开挖了大沙河,引来了长江水,目前形成了粮食,果品,蔬菜,畜牧,林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因此丰县也先后被评为全国治沙先进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大沙河两岸形成了蓝天碧水,茂林绿野,鸟语花香,硕果累累的生态农业区。    果品方面。 丰县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促进会确定的“绿色产业示范区”,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由于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中华弥猴桃、黄桃、水密桃、西瓜等传统水果的市场供需十分活跃。目前,以大沙河镇为中心的连片果树 100多万亩,年产各类果品100多万吨,被国家统计局列为全国水果产量十强县,丰县的“大沙河”牌红富士苹果,白酥梨等果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在全国各类水果评比中现已获国家、省、市大奖238项,并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和“中华名果”称号。 “大沙河牌”红富士苹果连续三次蝉联部优称号,白酥梨被评为全国第一名,双双获“中华名果”称号,被’99昆明世博会唯一指定无公害水果’。大沙河镇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和“中国白酥梨之乡”。.  

王沟镇

  王沟镇位于丰县西10公里。地处苏、鲁、皖三省交界,素有“鸡晓鸣三省”之称。总面积112平方公里,耕地120101亩,下辖31个行政村,176个自然村。2003年未全镇计有23241户,总人口95600人,其中农业人口7997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54人。镇区位于镇域东部,面积3.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5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82人。    王沟镇由原来单楼乡和王沟乡合并,2000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政批准,撤乡建镇。    王沟镇属黄河冲击平原,地执高亢,地面高程一般在42-44米之间,西部略高于东部,境内有东西走向苗城河、白依河、太行堤河三条河流,南北走向的三联干河,二支河、苗城河经过一、二期开挖已形成口宽200米,高37米、可蓄水500万方的苗城河水库,土地肥沃,物产丰饶。    王沟镇是丰县木业生产大镇。起步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之初。部分农户开始从事木质镜框、沙发的制作,生产的产品销住全国各地,部分打入国际市场。到8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建筑装璜材料的需求量大增,许多加工户开始转向木线条加工,并带动周边农户纷纷加入木线条加工的行列。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产品需求量呈现出向优质高档化的方向转化,木线条由原来加工桐木、椴木转向加工进口榉木、白木,同时画框生产也迅速崛起,在王沟镇已形成了木材加工、产品销售的一条龙生产经营,木线装饰条迅速抢占了国内大中城市。截止2003年底,全镇从事木业加工、销售户共1460户,从业人员1.2万人占全镇人口的12%,其中外出销售户1034户,从业人员8000人,在镇区内长期生产的426户,从业人员4000人,形成了许庙、两合集、良楼、王大-庄等16个木业生产专业村,许庙、两合集等专业村开通了北京、天津、大连等地的专用车辆,每天都有近百人往返大城市与生产基地之间,形成了信息、资金、人才的密切交流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木业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全镇形成了以原木经营、木线条装饰、板皮、暖气罩加工、刨花板、多层板、科技板生产、高档镜相框制作等为重点的优势产业。.  

赵庄镇

  赵庄镇位于丰县城西北15公里处,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地处冲击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粮棉。面积91平方公里,有耕地5000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7公顷。辖18个行政村,114个自然村,137个村民小组。全镇共有19528户,65579人,其中农业人口61584人,有回族、朝鲜族等9个少数民族15人。    赵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民风淳朴,据传在汉代就是集市。新中国成立前,赵庄镇为丰县第四区,成立后隶属平原省。平原省撤销后,赵庄镇划归山东省。1953年划归江苏省。1958年赵庄乡、赵庙乡合并,成立赵庄镇人民公社。1983年9月改称赵庄乡。1989年撤乡建镇。    农业:赵庄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棉花、特种蔬菜的种植发展较快。20世纪60年代,被省命名为优质棉花生产基地。2005年,棉花种植面积达到40000余亩,是江苏省优质棉生产基地和交易市场。大蒜、黄皮洋葱是该镇特种蔬菜的领导产品,种植面积40000余亩(其中大蒜20000余亩,黄皮洋葱20000余亩),产品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山药、芦笋在2002年已连片种植,种植面积逐年递增,2006年山药种植达1000多亩;食用菌生产主要集中在青林村,种植面积保持在10万平方米以上,生产的各种菌菜远销南京、郑州、济南、济宁等地。已形成以棉花、大蒜、洋葱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养殖业发展较快。全镇每年出栏波尔山羊6万只;生猪养殖已成规模,一次性出栏在2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就有50多家。年出栏生猪30000多头;养鸡专业户有230多家,年养殖近30万只。    工业:棉花深加工、木线加工,农副产品冷藏加工是赵庄镇的三大龙头产业。棉花深加工规模较大的有世秋轧花厂、兴芳轧花厂、苏州天一纺织厂、天絮纺织公司、思宏棉业有限公司等,投资均在1000万元以上。皮棉和纺织品远销苏州、南通等地。全镇从事木线加工、板皮加工、工艺口制作的厂家达到1700多家,木业加工专业村12个,园区3个,加工的木线、工艺品占全国装璜市场的六分之一,远销国内140多个大中城市,部分销往国外。全镇有冷库6家,冷储量达2万吨,为农产品深加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范楼镇特产大全




范楼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