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温州 >> 平阳县 >> 顺溪镇 >> 上顺溪村

上顺溪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上顺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顺溪村简介

  上顺溪村基本情况介绍
  一、基村情况:
  上顺溪村属于顺溪镇建成区顺溪社区中心村之一,地处平阳偏远山区,位于我镇上游清溪之畔,群山环抱之中,距镇政府约1公里,西临只音村,东接下顺溪村,南则与顺溪村相邻,是一个淳朴宁静的美丽乡村。
  2005年4月县行政区划调整,原上顺溪自然村、原后山自然村合并为上顺溪村,村办公楼所在地望路267号。上顺溪村总面积3.1平方公里,共445户,总人口1518人,户籍人口1786人,党员42人,村民代表54人。其中外出人员约620人。其中低收入家庭47户,医疗参保率90%以上,2013年人均纯收入4760元。
  二、村班子组成
  党员人数42人,村两委成员9人,其中村支部成员4人,陈允城同志担任书记,其中一人蔡素素为大学生村官,村委成员5人,其中女性一人。还有村务监督委员会3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3人,村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董事长,治保3人,村妇联3人,计生员2人,村团支部成员3人。
  三、村建设发展事业
  基础设施状况:村容村貌相对整洁。村内道路硬化率95%、村庄绿化率50%,饮用水提升工程正在建设中;健身岭正在建设中。
  社会事业状况:村内后山宫,供老人休息娱乐,目前已改建成文化礼堂;有4个健身场地,对群众开放;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率100%。
  发展情况: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土壤肥沃、山林广阔,是纯天然的生态环境,适合发展果树产业及旅游开发。村耕地面积419亩,林地面积5429亩,适合发展果树产业及旅游开发。不利因素是农民文化素质低,不懂得先进的经营理念,交通相对落后,出行不便阻碍了村上的发展,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在发展致富上缺少技术,缺少资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326108 325407 -- 查看 上顺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顺溪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上顺溪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维新社区

     自2011年5月撤销了维新乡建制之后,顺溪政府在原辖区成立维新社区。   维新社区地处平阳县西部山区,同文成县珊溪镇接壤,距平阳县城68公里,社区海拔280米,辖区总面积24.5平方公里,下辖余思坑村、杨光村、朱垟村、岭降村、进士村、大垄村、余山村七个行政村,户籍人口共6809人。社区党委下属10个支部,党员260名。   维新社区是平阳县幸福社区一类示范社区、也是顺溪镇幸福社区建设着力打造的重点社区之一。维新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是天然的大氧吧。有一条宗教文化谷;有包含瀑布、奇石、历史悠久的青龙寺;有杨光村的龙藤抬头自然景观;有革命老区进士村待开发的自然景观多处;有余思坑村开泰廊桥、文化长廊、清凉洞等景观。   社区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顺溪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按照将本社区打造为“居民服务的最基础平台,社会管理的最基本单元,社会自治的最微观组织”的目标,高标准、高规格推进社区建设,已建成便民服务中心、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文体服务中心、卫生计生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本着“管理顺、服务全、居民乐”的原则,着力为群众提供最便捷、最高效的服务。2009年创建市级生态村,评为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先进集体。   社区突出社区群团和社会组织建设,引导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通过资源整合,为居民提供公益0,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需求。目前,本社区已建设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13支各类社会组织,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互助帮扶活动,不断整合社区服务力量,创新服务方式,注重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提高居民自我服务水平,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幸福社区建设良好氛围。全力打造一个“管理有序、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生态和谐、文明祥和”的幸福社区。维新社区成立以来先后获得2012年创县“社区党建特色品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   维新社区下辖余思坑村、杨光村、朱垟村、岭降村、进士村、大垄村、余山村七个行政村,每个村各有其特色:   余思坑村属维新社区中心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8亩,旱地面积500多亩,山地面积1200多亩。全村总户数335户,1232人,党员50人。全村低收入农户164户,547人。全村低保户43户。村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貌丰富多样,山林资源丰富,山青水秀,风景秀丽优美。村两委班子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责任心强,能为群众办实事。近几年来接连获得省级优秀来料加工专业村、县级生态村、市级生态村、县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市级远程教育示范点、县级远教示范点、县党建示范村、县级党风廉政示范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计划生育示范村、“春泥计划”实施村等。   杨光村平均海拔400多米,共有9个自然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人口1163人,户数287户,党员34人。其中少数民族有300多人(畲族)。村庄是群山环绕,林木茂盛,溪水潺潺,景色怡人,民风纯朴。全村有梯田式水田340亩、旱地75亩、林地1000多亩,公益林2900多亩。新隆、庵基、第三份、第五份、上庄、下庄、新屋、坳田、上思庵等9个自然村,平均海拔400多米,面积约4平方公里。全村低收入农户146户,519人。主要是以发展效益农业:依靠每年一季的单季水稻生产粮食,发展毛竹生产的种植业。村民传统养殖少量农家猪、肉兔、山羊等养殖业。还有劳务输出及推进下山移民脱贫。近几年来接连获得县级生态村、市级生态村、县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县级党风廉政示范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通过优美乡村验收。   岭降村与文成县桂山社区接壤,海拔500多米,区域面积3.9平方公里。全村户数240户,7个村民小组,人口1138人,其中少数民族110人(畲族),占总人口的10%;低收入农户150户,489人,低五保户31户31人,村里有党员34人,其中耕地面积474亩,山林面积3100亩。村经济发展落后,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为主,全村有三分之二人外出务工,在家的村民从事着传统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和地瓜,经济效益较低,有瓯柑基地350亩。   进士村位于文成县珊溪镇牛栏湾与杨光、岭降、大垄三村交界之地,海拔600多米,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是维新海拔最高的革命老区村,也是一个撤并村(包括原来进士、青厂两村),村内森林资源丰富,环境保护良好。全村户数229户,10个村民小组,人口836人,其中少数民族110人(畲族),占总人口的13%,土地面积330亩(其中:耕地面积195亩,山林面积135亩)。低收入农户有96户,377人。主要是以种养殖业,还有劳务输出及推进下山移民脱贫。   大垄村平均海拔350多米,大垄、孙坑、七亩降、中央了等4个自然村。面积约3.5平方公里。人口890人,户数178户。其中少数民族有200多人(畲族)。低收入农户104户,380人。近年来外出流动人口有600多人。自然条件:全村地处高山,海拔高,土地少,自然条件差。在家人员基本上以儿童、妇女和老人居多。主要收入为外出务工和经商,在家的村民仍就从事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种植单季水稻、毛竹与养殖生猪、肉兔、山羊等。支持、鼓励群众实现梯度搬迁移民,迁移到经济较发达乡镇。全村有梯田式水田267亩、旱地200亩、林地700多亩,公益林2200多亩。但有优美的自然风景孙坑自然村到水碓坑的宗教峡谷。2012年通过省级村庄整治村验收。   朱垟村平均海拔400多米,共有9个自然村,面积约3.5平方公里。人口977人,户数285户。其中少数民族有130多人(畲族)。村庄是群山环绕,林木茂盛,溪水潺潺,景色怡人,民风纯朴。全村共有低收入农户131户,489人,村民收入情况:主要收入为外出务工和经商,在家的村民仍就从事着传统的农业生产。主要是:1、发展效益农业。种植业:依靠每年一季的单季水稻生产粮食,发展毛竹生产。养殖业:村民传统养殖少量农家猪、肉兔、山羊等。2、劳务输出及推进下山移民脱贫。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目前主要分布于县内及瑞安、苍南以及省外的江苏等地,从事服装、零售等行业。劳务收入已成为维新社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之一,并于近年来呈比较快速增长的趁势。近年来有130多户搬迁下山移民。2012年通过省级村庄整治村验收。   余山村平均海拔310米,全村总面积2.8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全村户数130户,总人口573人,其中汉族200多人,畲族300多人。低收入农户85户,260人。党员22人。耕地面积298亩(其中旱地60亩),山林面积135亩。村两委班子健全,凝聚力强,责任心强,能为群众办实事。   

新田社区

     新田社区成立于2011年5月,是顺溪镇为山区幸福社区建设着力打造的重点社区。社区位于顺溪镇西部山区,也是欠发达革命老区之一,社区占地15.092平方公里,下辖青石桥村、下东村、双田村、田里村、山头庵村、鹿岩村等6个行政村,户籍人口5200人,党员156名。   新田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空气清新宜人。境内有船山寺,下东瀑布,历史悠久的老革命基地。   田里村由(相公基、田降、白岩下、后宅、洋洞口、坟山底、垟尾)7个自然村合并而来。现有家庭285户,1035人,党员30名,拥有耕地面积3411亩,其中水田423亩,旱地720亩,山林面积3220亩.2012年被镇评为“先进党支部”。   双田村由(官边、李家、培路、远田)4个自然村合并而来,拥有耕地面积1210亩,其中水田410亩,旱地800亩,山林面积3800亩.现全村家庭206户,831人。党员32名,其中建国老党员2名。近年来多次被镇里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及李在锦个人2012年被评为平阳县“平安家庭”。   山头庵村(上洋、下洋)2个自然村合并而来.拥有耕地面积195亩,其中水田70亩,旱地125亩,山林面积1298亩.现全村家庭75户,368人.   下东村由(朱家堡、下堡岭、岩塔头、水司头、东山下、十三亩)6个自然村合并而来。在镇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改善村办公综合大楼,建立了茶园生产基地,给村民带动了经济收入。多年来,被镇里多次评为“先进党支部”。   青石桥村由(老虎窝、深湾、仓头、坳门口)4个自然村合并而来。2012年实现村集体收入6万元,村固定资产5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500元。青石桥连续3年被评为顺溪镇先进基层党组织。   鹿岩村由(回库、朱坑、远遥坑、大坟底、大平、亩半)6个自然村合并而来。拥有耕地面积390亩,其中水田205亩,旱地185亩,山林面积1987亩.现全村家庭264户,1024人。   社区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顺溪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按照将本社区打造为“居民服务的最基础平台,社会管理的最基本单元,社会自治的最微观组织”的目标,高标准、高规格推进社区建设。社区组织主要有社区党委、社区管委会、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其中社区党委会包括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两新组织、共建单位、各村党支部,各群团组织和党员志愿者等,社区管委会包括了便民服务中心、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文体服务中心、卫生计生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本着“管理顺、服务全、居民乐”的原则,着力为群众提供最便捷、最高效的服务。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位于新田社区前栋,以社区服务网格实体化为基础,以互联网平台为技术手段,设立了计生卫生、劳动保障、民政事务、党员服务,农业资询、综合治理等窗口。   社区突出社区群团和社会组织建设,引导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通过资源整合,为居民提供公益0,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需求。目前,本社区已建设有养殖协会、文体舞蹈协会、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各类社会组织,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互助帮扶活动,不断提高居民自我服务水平,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幸福社区建设良好氛围。   社区位于顺溪镇西部山区,也是欠发达革命老区之一,社区占地15.092平方公里,下辖青石桥村、下东村、双田村、田里村、山头庵村、鹿岩村等6个行政村。   

顺吴社区

  顺吴社区成立于2011年5月,社区位于顺溪镇中西部,2014年顺溪水库库区移民后,社区区域面积约10.2平方公里,下辖中山村、富溪村、石柱村3个行政村,户籍人口2056人,3个党支部,党员78名。三个村经济基础薄弱,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外出务工或在家种田。   中山村、富溪村均为顺溪水利枢纽工程的主要影响区,库区环库公路横穿富溪村、中山村。   

吴垟社区

  2011年4月,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平阳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浙政函[2011]35号)精神,撤销吴垟乡建制,在原辖区成立吴垟社区。吴垟社区地处平阳县西部山区,同苍南、文成、泰顺三县接壤,距平阳县城76公里,平均海拔760米,辖区总面积18.7平方公里,总户数1135户,人口4316人,党员201(村里194,社区机关7)人,全域被鳌江上游支流分隔成两大片(吴垟片、戈场片),下辖7个行政村(狮峰村、下垟村、顺垟村、底屋村、岭后村、周家村、戈场村),各行政村布局分散,交通信息闭塞,人民生活相对较为低下,大部分人口均外出务工,是省级欠发达地区。   吴垟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空气清新宜人。境内有全县最高的棋盘山,海拔1231米,登高览胜,风光无限;有风景秀丽、其乐无穷的“浙南第一大峡谷”;有丛林密布、魅力独特的古鳌源头;有始建于康熙40年间,温州市海拔最高的戈场古廊桥等景观。   下垟村平均海拔700多米,由下垟、王宅、亩水田等三个自然村组成,共有10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222户,880人,其中外出人口约650人,在家人员基本上以老人为主。全村拥有耕地面积396亩,其中水田125亩,旱地271亩,山林面积3113亩,是吴垟社区最大的行政村。全村地处高山,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交通相对闭塞,信息不灵,种植业以单季水稻、甘薯、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不高,农民生活较为贫困。全村现有党员28名,其中女党员6名。近几年来接连获得市级生态村、县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县级远教示范点、县党建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计划生育示范村、“春泥计划”实施村等。   周家村位于吴垟社区所在地对面的高山,由东仓和周家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来,全村现有人口515人,总户数130户,低收入家庭20户,五保户,低保户19户,中共党员20人。传统农业以种植水稻、毛竹笋为主,近几年逐步发展了高山西瓜、高山蔬菜等效益种植业和肉兔山羊等养殖业。   狮峰村是吴垟社区的门户村,由腾了、文前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来,全村现有人口383人,党员30人,是县级文明村。   顺垟村位于吴垟社区西北部,吴垟社区148户,总人口548人,党员28名。顺垟村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全村绿化率达95%以上,曾获得2007年市级千百整治合格村、2007年十大魅力环境优美村、2008年市级生态示范村、2008年平安示范村、2009年省级整治合格村、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村、2009年县级文明村,党员廉政五星级村等等。   岭后村位于素有“平阳西藏”之称的顺溪镇吴垟社区西部,与文成县桂山乡、泰顺横坑乡、苍南县天井乡接壤,平均海拔830米,由连头、岭后、牛角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来,全村现有人口824人,党员43名,2010年度通过省“十百工程”验收;2011年度通过“优美乡村”特色村验收;2011年度市级生态村;2010年度县级文明村;2010年县级先进党支部;2012年市级文明村等。   底屋村现有人口395人,党员17名,2007年4月被县委评为学习型村居;2007年2月被县委评为先进党组织;2007年6月县政府评为村庄整治合格村;2008年8月被评为县级文明村;2012年获得市级文明村等   戈场村位于戈场片,由半岭、毛呼降、桐子斜、水口等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215户,总人口860人。是市级生态村。   

下东村

  下东村简介   平阳县顺溪镇下东村,位于平阳县西部山区,村辖面积5.5平方公里,265户,总人口1186人。现有党员28名,其中49年以前入党的老党员1人,大学以上学历的党员8名,少数名族党员4名,妇女党员6名。   2008年开始,党员干部带头,妻子集资,并向社会能人捐资,以及争取上级有关单位的支持,共筹资金350万元,修建并硬化下东至岳溪总长5.3公里的联网公路.。2013年又向上级单位争取和社会集资共计100万元,把该道路全线使用钢制防护栏进行安全防护,现在该路段真正成为通往山区的一条美丽风景线。   

溪北村

  溪北村概况   溪北村是顺溪镇腹地,由原溪北、朱山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庄行政区域面积1.27平方公里,共有住房215户,745人。溪北村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整个村庄沿溪而建,村内有溪北至苔湖有绿道网,有百年老厂平三瓷,还有陈有相大屋和陈迢岩大屋   

溪南村

  溪南村概况   溪南村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畲族行政村,全村现有103户共404人口。耕地面积210亩,山林地面积1976亩,村民历来以农业收入为主,以养殖家畜和务工收入为补充。近年来,村两委带领村民共同谋划发展,先后获得“县级优美乡村”、“市级文明村”、“市级生态村”、省民族团结进步小康村等荣誉称号。   溪南村前是大溪流,具有优越的养鱼条件,溪南村大力发展清水鱼养殖业。溪南村从70多年前开始养鱼,现全村近80%农户的房前屋后养殖清水鱼。村两委目前正积极配合镇里招商引资和‘退二进三’工作。温州市新鑫度假会所,顺溪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的旅游集散中心已投入建设当中。   

白云村

  白云村基本情况   1、白云村位于顺溪镇腹地,行政区域面积6.978平方公里,共有人口204户,672人,正式党员18名。村内有白云瀑等景区。   白云村包括小白云、大白云两个自然村。位于海拔968米的高山上,年平均气温23℃,云雾缭绕,山清水秀,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常住村民170多户,村民以种植高山西瓜等经济作物作为主要生活收入。书记:陈荣模,主任:吴君东。   2、白云村集体薄弱,无经济来源,村里建设主要靠上级拨款、政府投资为主。村民主要以务农、务工为业,村内主要规模产业有—云海淡水鱼专业合作社,李学善中药材基地。2015年人均收入约8000元。全村70%以上村民外出务工。   

富溪村

  富溪村简介   顺溪镇富溪村属位于平阳县西部山区,距离县城65公里,村域面积7.08平方公里。至去年底,全村共有户籍人口185户731人,党员28名,共有外出务工人口125户520人,全村低收入农户160户,562人。   

中山村

  中山村概况   中山村位于顺溪镇西部山区,行政区域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多亩,共有人口153户,724人,党员36名。近年来,深入开展村庄整治工作。以创建市级生态镇为契机,全面推进“十百工程”建设,认真抓村居环境建设整治工作。不断优化村庄软硬件条件,顺利通过市级生态镇的验收工作。全力抓好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解决村民“饮水难”的问题;着手规划主城区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建设,已完成生活污水和生态公厕建设、污水处理池建设。   

石柱村

  石柱村基本情况   石柱村地处平阳县西部山区,海拔750米。距县城75公里,全村总面积5.1平方公里,辖区10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165户,人口701人,党员有15人。全村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貌丰富多样,山林资源丰富,山青水秀,风景秀丽优美。立足实际,村两委通过深入调研,提出符合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在绿色经济上做好做大文章。几年来,我们本着抓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环境,抓特色农业投入创造优势,努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社区党委及社区管委会的带领下,积极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优越的地理位置,迷人的田园风光,优美的人居环境为顺溪镇创建省级生态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下顺溪村

  下顺溪村基本概况   下顺溪村位于顺溪镇集镇区,距县城55公里,由原下顺溪村和岭麓自然村合并,村总户数469户,人口1503人,党员51名,其中女性5名。   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景观和生态资源,拥有国家级文保单位“顺溪古屋”五座。于2013年被评为省级民主法制村,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二等奖、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获得文明村、生态村、平安家庭示范村、党建综合示范村、学习型党组织、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强基创优工程十佳示范村、先进基层调解委员会等荣誉称号。   

双田村

  双田村简介   双田村位于顺溪镇西部的边远山区,经济比较落后,也是欠发达山区之一,离顺溪镇17公里,距昆阳镇76公里,距温州市区112公里,西临泰顺县,西北接文成县,东南依南雁镇。双田村公有209户1056人口,村党支部成员35人。   

戈场村

  戈场村基本情况   戈场村位于戈场片,由半岭、毛呼降、桐子斜、水口等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215户,总人口860人。是市级生态村。书记:毛定底,主任:陈应淼。   

田里村

  田里村简介   田里村位于顺溪镇西部的边远山区,经济比较落后,是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也是欠发达山区之一,离顺溪镇14公里,距昆阳镇73公里,距温州市区109公里,西临泰顺县,西北接文成县,东南依南雁镇。田里村公有285户1035人口,村党支部成员31人。田里村党支部按照镇党委的工作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组织为期4个月的整顿整改,转变当前的现状。同时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带动下,发展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给村民带来一定的收入,逐步实施富民强村战略,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的推动了村级各项事业的有序发展   

鹿岩村

  鹿岩村位于顺溪镇西部的边远山区,经济比较落后,是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也是欠发达山区之一,离顺溪镇18公里,距昆阳镇77公里,距温州市区113公里,西临泰顺县,西北接文成县,东南依南雁镇。鹿岩村公有246户1020人口,村党支部成员33人。鹿岩村党支部按照镇党委的工作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支部现在修缮村办公楼,转变当前的现状。同时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带动下,发展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给村民带来一定的收入,逐步实施富民强村战略,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的推动了村级各项事业的有序发展。  

山头庵村

  山头庵村简介   山头庵畲族村地理位置处于平阳县西部山区,与文成县桂山乡交界,海拔约800米。全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4亩,山林总面积1298亩。全村现有住户总数75余户,分4个生产组,人口368人,其中低收入农户28户115人(其中纳入低保户3户、五保对象2人、残疾人4人)。全村畲族人数共368人占总人口的83.3%。   处于偏远山区和高山地带,距镇政府约15公里,离县城亦将近90公里。由于地处山区以及落后的交通条件所限制,始终以原始的农耕为主,无任何第二产业,为此村民的收入非常之低,随之村集体经济的薄弱和村级建设的落后,近年来,穷了几辈子的村民们纷纷选择走出大山外出务工,想方设法提高经济收入,努力着改善生活水平,但至今仍然无法走出贫困的境地。   

只音村

  只音村位于顺溪镇腹地,行政区域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多亩,共有人口168户,528人,党员14名。村内有只音涧、三折瀑等景区。近年来,深入开展村庄整治工作。以创建市级生态镇为契机,全面推进“十百工程”建设,认真抓村居环境建设整治工作。不断优化村庄软硬件条件,顺利通过市级生态镇的验收工作。全力抓好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解决村民“饮水难”的问题;着手规划主城区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建设,已完成生活污水和生态公厕建设、污水处理池建设。  

青石桥村

  青石桥村简介   青石桥村位于顺溪镇西部的边远山区,是革命根据地村,也是欠发达革命老区之一,离顺溪镇15公里,距昆阳镇74公里,距温州市区110公里,西临泰顺县,西北接壤文成县,东南依南雁镇。青石桥村共有175户,557人。村党支部下有25名党员。   

顺溪村

  顺溪村位于浙江温州平阳县顺溪镇建成区顺溪社区,属中心村落,占地面积1.9平方公里,风光秀美,民风淳朴。顺溪镇人文景观大多位于顺溪村,其中有陈氏古民居、陈氏宗祠、老街等景点,特别是顺溪古民居群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顺溪陈氏民居多为古老建筑,始迁祖名陈育球,明隆庆年间举家从平阳昆阳附近大岙迁至顺溪落户。经过百余年生聚繁育,传至清初陈嘉询(1691~1760)一代,开始大兴土木,营建第一座大屋,其子孙从祖屋分出各立门户,择地重建大屋。样式类似祖屋,惟面积大小有别,现存大屋计有清康乾年间陈嘉询祖屋、乾嘉年间陈显仁、陈安仁、陈作仁大屋和嘉道年间陈崇仁大屋共五座。祖屋平面建筑形似东字,以中心纵轴为主体,横轴为副,依次建有门台、前厅、中厅和后厅,两边横厢均有走马楼,横厢后边又有廊厢别院。每厅9开间,厅间为宽敞开井。建筑群以回环廊道分隔为六个庭院,彼此形似独立,却又毗连沟通。门户相对,回廊串接,四通八达,错落有致。大小天井6个,套房99间。四周围以高墙,总面积为4200平方米。门台为长条粗石砌成,悬山顶,铺圆筒瓦,门台前两旁竖立旗杆石。大厅悬有古匾,房子为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屋脊悬山顶,饰飞吻,门窗雕镂精致,形象生动,柱子粗壮,础为方形青石,排列有序。山乡小镇萃聚多座庞大古建筑,世所罕见,故平阳民间长期流传“青街毛竹、顺溪大屋”民谚。其设计之独特,工艺之精湛,令人赞叹不已。1997年列为浙江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至今当地的居民还居住在大部分陈氏古民居内,过着原汁原味的纯朴生活。   顺溪老街位于是“顺溪”边,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街,是顺溪村一大特色。旧时,老街是顺溪与周边村落进行文化和物资等交流的中心集中地。顺溪老街路面主要以青石铺就,两旁老屋为旧时而建。老街的老店还在经营,一些店还保存这老工艺,店内充满古风古韵。   

岭后村

  岭后村基本概况   岭后村位于素有“平阳西藏”之称的顺溪镇吴垟社区西部,与文成县桂山乡、泰顺横坑乡、苍南县天井乡接壤,平均海拔830米,由连头、岭后、牛角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来,全村现有人口824人,党员43名,2010年度通过省“十百工程”验收;2011年度通过“优美乡村”特色村验收;2011年度市级生态村;2010年度县级文明村;2010年县级先进党支部;2012年市级文明村等。   

狮峰村

  狮峰村基本概况   狮峰村是吴垟社区的门户村,由腾了、文前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来,全村现有人口383人,党员30人,是县级文明村。   

周家村

  周家村基本情况   周家村位于吴垟社区所在地对面的高山,由东仓和周家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来,全村现有人口515人,总户数130户,低收入家庭20户,五保户,低保户19户,中共党员20人。传统农业以种植水稻、毛竹笋为主,近几年逐步发展了高山西瓜、高山蔬菜等效益种植业和肉兔山羊等养殖业。书记:周来透,主任:周来杰。   

底屋村

  底屋村基本概况   底屋村现有人口395人,党员17名,2007年4月被县委评为学习型村居;2007年2月被县委评为先进党组织;2007年6月县政府评为村庄整治合格村;2008年8月被评为县级文明村;2012年获得市级文明村等。   

顺垟村

  顺垟村基本概况   顺垟村位于吴垟社区西北部,148户,总人口548人,党员28名。顺垟村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全村绿化率达95%以上,曾获得2007年市级千百整治合格村、2007年十大魅力环境优美村、2008年市级生态示范村、2008年平安示范村、2009年省级整治合格村、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村、2009年县级文明村,党员廉政五星级村等等。   

下垟村

  下垟村基本概况   下垟村平均海拔700多米,由下垟、王宅、亩水田等三个自然村组成,共有10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222户,880人,其中外出人口约650人,在家人员基本上以老人为主。全村拥有耕地面积396亩,其中水田125亩,旱地271亩,山林面积3113亩,是吴垟社区最大的行政村。全村地处高山,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交通相对闭塞,信息不灵,种植业以单季水稻、甘薯、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不高,农民生活较为贫困。全村现有党员28名,其中女党员6名。近几年来接连获得市级生态村、县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县级远教示范点、县党建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计划生育示范村、“春泥计划”实施村等。   

进士村

  进士村位于文成县珊溪镇牛栏湾与杨光、岭降、大垄三村交界之地,海拔600多米,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是维新海拔最高的革命老区村,也是一个撤并村(包括原来进士、青厂两村),村内森林资源丰富,环境保护良好。全村户数229户,10个村民小组,人口836人,其中少数民族110人(畲族),占总人口的13%,土地面积330亩(其中:耕地面积195亩,山林面积135亩)。低收入农户有96户,377人。主要是以种养殖业,还有劳务输出及推进下山移民脱贫。  

余山村

  余山村简介   余山村平均海拔310米,全村总面积2.8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全村户数130户,总人口573人,其中汉族200多人,畲族300多人。低收入农户85户,260人。党员22人。耕地面积298亩(其中旱地60亩),山林面积135亩。村两委班子健全,凝聚力强,责任心强,能为群众办实事。   

岭降村

  岭降村简介   岭降村与文成县桂山社区接壤,海拔500多米,区域面积3.9平方公里。全村户数240户,7个村民小组,人口1148人,其中少数民族110人(畲族),占总人口的10%;低收入农户150户,489人,低五保户31户31人,村里有党员34人,其中耕地面积474亩,山林面积3100亩。村经济发展落后,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为主,全村有三分之二人外出务工,在家的村民从事着传统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和地瓜,经济效益较低,有瓯柑基地350亩。   

大垄村

  大垄村基本情况   大垄村平均海拔350多米,大垄、孙坑、七亩降、中央了等4个自然村。面积约3.5平方公里。人口890人,户数191户。其中少数民族有212多人(畲族)。低收入农户104户,380人。近年来外出流动人口有600多人。自然条件:全村地处高山,海拔高,土地少,自然条件差。在家人员基本上以儿童、妇女和老人居多。主要收入为外出务工和经商,在家的村民仍就从事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种植单季水稻、毛竹与养殖生猪、肉兔、山羊等。支持、鼓励群众实现梯度搬迁移民,迁移到经济较发达乡镇。全村有梯田式水田267亩、旱地200亩、林地700多亩,公益林2200多亩。但有优美的自然风景孙坑自然村到水碓坑的宗教峡谷。2012年通过省级村庄整治村验收。   

杨光村

  杨光村基本情况   顺溪镇杨光村位于平阳西部山区,距离县城68公里,平均海拔400多米,面积约4平方公里,共有9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287户,人口1163人,其中少数民族有300多人(畲族)。党员36人。全村有梯田式水田340亩、旱地75亩、林地1000多亩,公益林2900多亩。全村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貌丰富多样,山林资源丰富,山青水秀,风景秀丽优美。立足实际,村两委通过深入调研,提出符合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在绿色经济上做好做大文章。近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社区党委及社区管委会的带领下,积极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优越的地理位置,迷人的田园风光,优美的人居环境为顺溪镇创建省级生态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朱垟村

  朱垟村基本情况   朱垟村地处平阳县西部山区,海拔350米。距县城75公里,距57省27公里,全村总面积4.1平方公里,辖区7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283户,人口1096人,283户,党员有29人。耕地面积279亩,旱地面积95多亩,林地面积2500多亩。全村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貌丰富多样,山林资源丰富,山青水秀,风景秀丽优美。立足实际,村两委通过深入调研,提出符合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在绿色经济上做好做大文章。几年来,我们本着抓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环境,抓特色农业投入创造优势,努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社区党委及社区管委会的带领下,积极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优越的地理位置,迷人的田园风光,优美的人居环境为顺溪镇创建省级生态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余思坑村

  余思坑村简介   顺溪镇余思坑村属位于平阳县西部山区,距离县城62公里,村域面积3.8平方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838亩,其中水田328亩,旱地510亩,山地面积1200亩,林地面积3050亩,其中村集体701亩。至去年底,全村共有户籍人口340户1310人,党员50名,共有外出务工人口185户740人,全村低收入农户160户,562人。   

上顺溪村

  上顺溪村基本情况介绍   一、基村情况:   上顺溪村属于顺溪镇建成区顺溪社区中心村之一,地处平阳偏远山区,位于我镇上游清溪之畔,群山环抱之中,距镇政府约1公里,西临只音村,东接下顺溪村,南则与顺溪村相邻,是一个淳朴宁静的美丽乡村。   2005年4月县行政区划调整,原上顺溪自然村、原后山自然村合并为上顺溪村,村办公楼所在地望路267号。上顺溪村总面积3.1平方公里,共445户,总人口1518人,户籍人口1786人,党员42人,村民代表54人。其中外出人员约620人。其中低收入家庭47户,医疗参保率90%以上,2013年人均纯收入4760元。   二、村班子组成   党员人数42人,村两委成员9人,其中村支部成员4人,陈允城同志担任书记,其中一人蔡素素为大学生村官,村委成员5人,其中女性一人。还有村务监督委员会3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3人,村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董事长,治保3人,村妇联3人,计生员2人,村团支部成员3人。   三、村建设发展事业   基础设施状况:村容村貌相对整洁。村内道路硬化率95%、村庄绿化率50%,饮用水提升工程正在建设中;健身岭正在建设中。   社会事业状况:村内后山宫,供老人休息娱乐,目前已改建成文化礼堂;有4个健身场地,对群众开放;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率100%。   发展情况: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土壤肥沃、山林广阔,是纯天然的生态环境,适合发展果树产业及旅游开发。村耕地面积419亩,林地面积5429亩,适合发展果树产业及旅游开发。不利因素是农民文化素质低,不懂得先进的经营理念,交通相对落后,出行不便阻碍了村上的发展,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在发展致富上缺少技术,缺少资金。   


上顺溪村特产大全




上顺溪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