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温州 >> 平阳县 >> 凤卧镇 >> 玉轩村

玉轩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玉轩村谷歌卫星地图)


玉轩村简介

  玉轩村基本情况
  玉轩村与腾蛟龙尾村交界,全村占地面积484.1亩,总人口871人,共222户,12个村民小组,党员31人。
  村党委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全村以高标准创建省级文明村为目标,成立了创建文明村领导小组,并专门设立了办公室,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村“两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具体的创建工作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转变观念,明确责任,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建设,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任务,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为此,特成立了以村党委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成员由两委成员组成。创建领导小组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发挥模范作用,使创建活动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建设新农村,不仅需要漂亮的房屋、宽阔的道路、现代化设施,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需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与新农村相适应新的思想文化观念。我们增加农民收入,减小城乡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进步,需要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共同的理想信念;构建和谐——,需要革除陋习树立新风,转变传统生活习俗,等等。一旦这种观念形成并使之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广泛的、稳定的、持久的影响,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抓好经济,促进发展,为创建文明村提供有力物质保障。经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村党委会和村委会认识到,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结合,才能建设好现代化新农村。为此,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以文明创建为最佳载体,全面提高宽裕型小康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村民道德素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全力以赴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总体工作思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全村干部群众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心系群众,多办实事,努力改善基础设施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资本积累的增多,村党委会首先想到的是加大公益事业投资,为民办实事,投资几万元引进自来水工程,让山上的村民全部用上洁净的水。
  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村民素质。1、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了适应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我们大力发展了农村文化事业。我们通过各种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发干劲,把建设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2、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提高村民素质。一直把对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制作了一些道德建设标语,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村党委围绕建设“绿——、水——、花——、最佳居住生态城”的目标,切实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努力做好环境建设,让村民与城市居民共享现代文明。长期以来,村党委会十分重视环境卫生工作,村委会专人负责,制度落实,资金到位,拥有一支专业的保洁队伍每天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326110 325405 -- 查看 玉轩村谷歌卫星地图

玉轩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玉轩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凤卧社区

  凤卧社区位于平阳县西北山区,四面环山,东临水头(距水头仅5公里),南接山门,北靠文成,西连腾蛟,总面积37.5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现有居民6126户,共计24750人。凤卧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位于全中国重点建设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内。凤卧积极推进红色旅游的开发。目前,水头至凤卧的红色专用道路二标段建设已基本完成政策处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水头至山门公路凤卧段已完成前期工作;郑明德纪念馆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省一大马头岗纪念园工程已经完工;凤翔茶场等生态观光农业逐步完善,凤东、内塘、垟头等村精品水果园的资源优势日益凸显,成为了凤卧观光旅游的一大亮点。创建红色旅游、精品水果园、健身休闲基地、生态观光农业四位一体是今后的方向。   

凤林村

  凤林村基本情况   凤林村总户数365户,总人口1471人,共有网格4个。全村共有党员35名,其中正式党员35名,妇女党员5名,流动党员6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党员23名,占66%。共有耕地面积718亩(其中稻田面积467亩,旱地面积251亩)。五保户6户7人,低保户25户34人。全村共有育龄妇女451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344人,一孩人数158人,已领独生子女证20人。   

凤东村

  凤东村由东南、东岙、东山、照阳等四个自然村撤并组成,总人口3000多人,为全镇人口最多的行政村。近年来,凤东村加快新农村建设,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面貌一新。  

平凤村

  平凤村是凤卧镇集镇所在地,由平凤、东堡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人口2500多人,是本镇的政治、文化中心。辖区内有凤卧中学、平阳希望小学、电业所、卫生院、中心敬老院等部门单位。  

凤卧湾村

  凤卧湾村由后山、凤安、九两三个自然村撤并而成,全村有800多户,3012余人,是本镇的入口村,与平阳北港经济重镇水头接壤,水内公路贯穿全村。凤卧湾村是一个工业较发达的村,其中平阳远洋皮革服饰有限公司、平阳佰特皮件有限公司、平阳凌峰皮塑厂、平阳力隆皮革厂、平阳帅哥皮件厂等均近年来,凤卧湾村积极发展新农村建设,在村两委有努力下,发动地方能人、企业老板的乐助开发多个建设项目,农村面貌悄然中发生着变化。  

洋头村

  洋头村位于凤卧镇西南,界于本镇蒲山与西塔村之间。全村共有270多户,1100多人。农业以种植蔬菜、甘蔗、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大部分村民外出经商、打工。平阳西洋农业综合开发基地  

马头岗村

  马头岗地处凤卧镇西面高山上,是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所在地,与凤林冠尖省“一大”会址相对应。1939年7月21日至30月,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凤林冠尖召开,后因怕判徒出卖,中间几天小组会转移至对面山的马头岗村召开,大会闭幕式又转移至冠尖。近年来,马头岗村山上群众基本搬迁下山。   为了纪念缅怀刘英同志,发展红色旅游,由马头岗村党支部发起,群众集资,在凤卧镇溪滩上架设一座通往省“一大”会址(马头岗)的大桥。  

蒲山村

  蒲山村地处凤卧镇西南,东与平阳县水头镇相连,西与山门镇毗邻,全村有438户,总人口1683人。蒲山村是凤卧镇经济较发达村,人均年收入4500多元,是名副其实的运输专业村。近年来,蒲山村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文明村创建,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社会各项事业明显进步。目前村内有弱智幼儿特殊教育幼儿园,村文体活动中心,老人协会等公益场所。  

西塔村

  西塔村位于凤卧镇西南,共有280多户、1000余人。农业主要依靠种植甘蔗、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大部分青年人到常熟、义乌等地经商务工,批发服装、皮件等,近年来涌现了一批经营专业户、大老板。他们富裕后不忘家乡建设,的多座别墅就是见证。其中一位黄先生热心公益事业,在办起了爱心养老院——平阳北港爱心养老院。  

赤砂村

  赤砂村地处凤卧镇西北山上,目前康庄公路已达。穷则思变,早年住在山的村民通过勤劳实干,目前大部分村民都已搬迁至水头镇或本镇山下安家落户。其中绝大多数搬迁至水头镇泾口居民区附近一带,于是当地的群众称他们为水头的“赤砂村”。   近年来,赤砂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逐步摆脱落后状况,山区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其中村民郑书社创办了残疾人种养殖综合基地,基地内种植有翠冠梨、桂花、杨梅以及养殖生猪、山羊、土鸡等,带动本地几十户残疾人脱贫致富,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玉轩村

  玉轩村基本情况   玉轩村与腾蛟龙尾村交界,全村占地面积484.1亩,总人口871人,共222户,12个村民小组,党员31人。   村党委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全村以高标准创建省级文明村为目标,成立了创建文明村领导小组,并专门设立了办公室,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村“两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具体的创建工作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转变观念,明确责任,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建设,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任务,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为此,特成立了以村党委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成员由两委成员组成。创建领导小组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发挥模范作用,使创建活动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建设新农村,不仅需要漂亮的房屋、宽阔的道路、现代化设施,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需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与新农村相适应新的思想文化观念。我们增加农民收入,减小城乡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进步,需要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共同的理想信念;构建和谐——,需要革除陋习树立新风,转变传统生活习俗,等等。一旦这种观念形成并使之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广泛的、稳定的、持久的影响,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抓好经济,促进发展,为创建文明村提供有力物质保障。经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村党委会和村委会认识到,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结合,才能建设好现代化新农村。为此,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以文明创建为最佳载体,全面提高宽裕型小康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村民道德素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全力以赴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总体工作思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全村干部群众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心系群众,多办实事,努力改善基础设施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资本积累的增多,村党委会首先想到的是加大公益事业投资,为民办实事,投资几万元引进自来水工程,让山上的村民全部用上洁净的水。   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村民素质。1、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了适应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我们大力发展了农村文化事业。我们通过各种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发干劲,把建设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2、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提高村民素质。一直把对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制作了一些道德建设标语,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村党委围绕建设“绿——、水——、花——、最佳居住生态城”的目标,切实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努力做好环境建设,让村民与城市居民共享现代文明。长期以来,村党委会十分重视环境卫生工作,村委会专人负责,制度落实,资金到位,拥有一支专业的保洁队伍每天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内塘村

  内塘村概况   内塘村是革命老区,位于凤卧镇西北部。撤扩并后由内塘、樟样、胡坪、仑头四个自然村组成,办公楼在内塘自然村。全村共有党员57名,其中预备党员3人,积极分子3人。内塘自然村属半山区。樟样、胡坪、仑头自然村离海拔300多米的高山上,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各自然村机耕路全部贯道,其中胡坪、仑头康庄工程已浇灌水泥路面。全村总人口有3300多人,耕田面积1500亩。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大部分村民外出经商、打工,目前常住在只有600多人。其中优抚对象20人,孤儿6人,孤老14人,还有30多困难户最低生活难以保障。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难以开展正常工作,许多设想和方案难以实施,影响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内塘村是我镇革命作出贡献较大的村。当年为浙南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许多英雄儿女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村民们正为发展新农村建设同心协力,出谋献策。   


玉轩村特产大全




玉轩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