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温州 >> 平阳县 >> 怀溪镇 >> 畴垟村

畴垟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畴垟村谷歌卫星地图)


畴垟村简介

  畴垟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畴垟村位于平阳县怀溪乡东北面,距离县城50多公里,全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下辖2个自然村,现有216户,945人,其中党员35名。耕地面积232亩(其中:旱地103亩),山林面积2035亩。村里经济发展十分落后,村集体经济空白,是我县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之一。村两委班子健全,凝聚力强,责任心强,能为群众办实事。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10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01元。全村全部实现通电、通车,并完成了530米的康庄工程建设。全村计划生育符合率达90%以上,人口自增率控制在8‰以内。全村共有低收入农户53户,235人,达到总人口的25%,其中文盲和小学文化的占78%,人均纯收入1500以下的有6户、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上2500元以下的有47户,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7%。具体构成情况:因病、因残致贫15户,占28.3%;因缺劳力致贫2户,占3.8%;因缺少资金及就业门路致贫36户,占67.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5%。
  三、现有资源开发项目情况。特色产业有番鸭、土鸡、黄岐、金银花、主要开发项目现有:
  1、番鸭养殖项目。全村现有番鸭养殖户54户,其中1000羽以上的养殖户1户,总养殖量达2000羽。
  2、金银花开发项目。全村现有金银花种植面积达5亩。
  3、黄岐种植项目,全村现有50亩。
  4、土鸡养殖项目,全村现有土鸡养殖户32户,其中1000羽以上的养殖户1户,总养殖量达2000羽。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326118 325401 -- 查看 畴垟村谷歌卫星地图

畴垟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畴垟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岳溪村

  岳溪村所在地距山门镇区15km。属于岳溪流域,境内主河流1条,有桥2座。耕地总面积217亩,其中水田279亩,山林1113亩。   村居概况   山门镇岳溪村管辖6自然村,共355户,1649人,14个村民小组,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务农与外出打工为主。  

杭坑村

  杭坑村总人口数1259人,总户数309户,党员48人,5个党小组,建国前老党员1人,老交通2人,低保户15户22人,11个小组,村民代表51人,全村总面积6258亩,417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65亩,旱地247亩,林地520亩,其它642亩,村集体经济收入靠游泳池带动村民致富,主要劳力外出经商和务工收入,地貌一条溪两岸中间游泳池,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  

黄施岙村

  黄施岙辖3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808人,常住人口570人,现有低保24户34人,五保5人,现有耕地436亩,林地3824亩,庙宇1处。  

高堡村

  高堡村位于山门镇晓坑溪流北岸,辖区面积1.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0亩,全村总人口1642人,主要经济来源靠外出经商、打工和本地来料加工业,是一个经济较薄弱的行政村。  

-村

  -村位于平阳县西北部山区,全村共有366户,人口有1500人,共有村民小组15个。  

中心村

  中心村   基本概况   本行政村辖村民小组7个,耕地总面积235亩,其中水田125亩,旱地110亩,农作物面积50亩,现有户籍人口159户616人,其中常驻人口75户290人。  

东山下村

  东山下村位于平阳县山门镇晓坑社区北部,全村总面积0.8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3亩,林地面积775亩),人口679人,党员24人。  

章坑村

  章坑村基本情况简介   1、地理环境   章坑村所在地距山门镇区5km。属于石城流域,属于轻度山洪灾害溪流影响村,村办公楼处全村中心路段。   2、村居概况   山门镇晓坑村管辖2自然村,共187户,687人,人均收入4600元。   3、已建水工程概况   (一)防洪堤工程   吕口大桥洪堤:全长30米,坝体质量差,随时会冲毁堤坝的危险性。   (二)危房   据统计,危房1户,分布在村中心地带,在台风来临之前对危房户进行安全转移。  

西垟亭村

  西垟亭村概况   地理环境   西垟亭村所在地距山门镇区5km。属于怀溪流域,村办公楼处东经120.6064°,纬27.59847°。   村居概况   山门镇西垟亭村管辖3自然村,共382户,1561人,工农业总产值1974万元,人均收入5106元,旱地面积145亩,其中水田面积310亩。   经济情况   西垟村以生态农业旅游业为主要产业,1000多人在外经商、以服装加工、鞋子制造等为主要产业,在外创业人士带动西垟亭村经济发展,西垟亭村现有党员32名,开展红色细胞工程、党员联系群众、帮弱扶贫、成立村级社会矛盾纠察小组,村里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村居当中。为西垟亭村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着积极重要作用。  

晓阳村

  晓阳村在山门镇西部,总人口959人,党员21名,村民小组12个。总面积3678亩,其中水田面积355亩,旱地面积53亩,林地2615亩,其他用地655亩。  

晓坑村

  晓坑村面积:1.38平方公里,总人口:共1728人、共612户,人均收入:6705元。  

徐垟村

  1、地理环境   徐垟村位于平阳县山门镇晓坑社区,属于山门镇西南部生态村。   2、村居概况   本行政村辖6个自然村,村民小组12个,耕地总面积474亩,其中水田366亩,山林2491亩。现有人口287户1288人,其中常驻人口309户1234人。  

畲龙村

  畲龙村基本概况   一、畲龙村基本情况   (一)、区域和人口情况。   畲龙民族村位于山门镇怀溪社区西面,东与南山垟村相邻,南边是山地接壤,西接水口村,北与山地接壤。距山门镇9公里。是市级生态村和县级文明村。全村7个村民小组,259户,1100人,(其中劳动力559人,外出468人)耕地面积379.57,亩,山林面积1414亩,村民主要经济以农业和外出务工为主。以养殖家畜禽收入为补充。2012年人均收入为4900元,其中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有48户,156人。村集体经济薄弱。   (二)、产业发展情况   1、粮食作物以水稻、番薯为主。近年来由于野猪活动频繁,农户很少种植。畜牧业主要有羊、牛、兔、鸭和蛋鸽等。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在上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村干部及村民的不懈努力,基础设施基本建成。1981年通电,1982年装上自来水,1984年修建同村公路,2001年装上有线电视盒和程控电话,2002年投入8万元盖起二间2层村综合办公楼,内设党员活动室和老人活动室,2003年投入15万元通村公路硬化,沙石路费水泥路,2008年实施村庄整治投入10万元建二座生态公共厕所和一个70立方米的污水净化池,把全村的生活污水,垃圾进行集中处理,使村庄改清洁化,2009年投资5万元村民健身场两个,近几年来,村“两委”带领村民实施了村庄整治等新农村建设活动。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由于村两委班子成员文化程度低,工作水平有限,工作效率不高。村集体经济投入仅有来源,因此属“空壳”村。村民的经济主要靠外出务工收入为主。且不稳定,家庭薄弱,抗灾抗风险能力低,全村人均收入载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有48户,156人占总户数的7%。   (二)、利用科学技术管理水平低,资本投入严重缺乏,对村里的种、养业生产规模难以扩大。新品种,新技术难以引进和推广。   (三)、村庄道路交通、文化、卫生、农田水利等基本设施建设滞后、共享性差,村民的生活质量不高。   (四)、村庄新建筑与传统建筑相交杂,不能形成地域和民族村的风貌,   版权所有:浙江农民信箱管理办公室技术支持:浙江森特信息技术有限公  

下岭头村

  下岭头村基本情况简介   (一)地理环境   下岭头村所在地距山门镇区9.5km。属于岳溪流域,是山洪灾害影响村。   (二)村居概况   山门镇下岭头村管辖2个自然村,共335户,1326人,人均收入5234元,旱地面积255亩,其中水田面积296亩。  

金山村

  金山村基本情况   金山村位于山门镇西北部,耕地面积约300亩,林地面积约1800亩,共有农户305户,户籍人口1126人,常住人口约500人。   本届村两委是在2012年换届选举产生,现有村两委干部9名,其中村支委成员5名,村委会成员5名;村监事会成员3名,村民代表53名;有党员34名,老党员2名,外出流动党员较多;村中有抗战老兵1名。   村集体经济薄弱,往年均无经营性经济收入,仅在2014年因伐卖竹子收入2万元;村里现有皮带、鞋包等来料加工点2个。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多数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以外出务工或经商为主;常年留居村内的村民多为老人和小孩,农事活动以零散作物种植为主,农业产业发展滞后,生活贫困者较多,现有低保户12名,残疾户21名,享受重残补助对象5名。  

垟底村

     垟底村简介   【区位概况】垟底村位于怀溪的东面,是进出怀溪的必经之地,平文公路贯穿全村,是怀溪的“门户”。全村区域面积1064亩,其中水田136亩,旱地100亩,山地828亩。辖1个自然村,333户1419人。   全村现有劳动力938人,其中外出务工529人。全村共有党员45人,村民代表51人。   【历史沿革】垟底在古代地势低洼,约至明朝逐渐形成村落。自明以来杨、钱、周多有外迁,而由青田杨山背的杨姓村民和泰顺的钱姓村民以及闽赤岸的周姓村民入迁到此定居发族,现全村有20多姓氏,但总人口中以钱、杨、周、董、陈、王为多,自明朝以来已传16世、21世。   民国时期称晚垟,属南山垟头村,解放后改称新垟村,20世纪70年代后改为垟底村。   【自然环境】垟底村位于北纬27°21′,东经120°30′,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水丰沛。地貌特征以丘陵、山地为主。   【交通环境】垟底村交通便利,平文公路贯穿全村,距县城50公里,距萧江高速出口35公里。   【经济概况】近年来,垟底村紧紧抓住市民绿色消费理念和休闲生活方式转变时机,利用“怀溪番鸭”的知名度和发源地优势,积极发展农家乐餐饮服务业。目前,在垟底村以怀溪番鸭为主要特色的“农家乐”已发展到8家,其中初具规模、上档次的有4家,年营业额500多万元,初步形成了“农家乐一条街”的发展布局,并以此为依托,辐射带动全乡种养殖业发展,使全乡蔬菜种植面积扩增到170余亩,大棚蘑菇种植扩增到80余亩,年产番鸭扩增到2万余羽。2013年人均收入7852元。   【旅游景观】垟底村旅游资源丰富,有百年古观—青龙山宫和陈马娘娘宫、怀溪番鸭一条街、文化休闲长廊等自然、人文景观。   百年古观—青龙山宫   青龙山宫坐落于青龙山半山腰,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占地500平方米,建宫以来,期间几度兴废、几度重修,由村民筹款修建而成。青龙山宫齐天大圣颇为灵验,至今慕名前来烧香拜佛、休闲观光的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是北港地区远近闻名的道教圣地。   百年古观—陈马娘娘宫   陈马娘娘宫位于水格边,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建宫以来,期间几度兴废、几度重修,由村民筹款修建而成。古有戏台,颇为兴盛,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都会举行一种祭祀活动,在外做生意的人家,或感觉年事不顺的人家,在宫里许下愿心,如得陈马娘娘保佑,愿以贡品作为酬谢。此外,村民出资邀请越剧团前来表演,辅以庆祝。   文化休闲长廊   文化休闲长廊位于垟底村西面,怀溪溪滩南岸,全长1280米,宽20多米,总投资500多万元,是政府倾力打造的村在林中、林在村中、人在画中的生态景观。于2012年开工建设,2013年底完工,历时2年。该长廊设计新颖,东面长廊由500多块精雕细刻的大理石平雕做栏杆,中间竖立一块高4米左右的石碑,上 书“情怀溪山”,十分壮观,还栽种了数十种名优树木,修建了凉亭、石凳、灯柱、生态公厕等。每到夜晚,流光溢彩,绚丽夺目,已成为人们休闲、健身、观光的好去处。   怀溪番鸭一条街   垟底村紧紧抓住市民绿色消费理念和休闲生活方式转变时机,利用“怀溪番鸭”的知名度和发源地优势,积极发展农家乐餐饮服务业。目前,在垟底村以怀溪番鸭为主要特色的“农家乐”已发展到8家,其中初具规模、上档次的有4家,年营业额500多万元,已形成了“农家乐一条街”的发展布局。  

金溪村

  金溪村基本概况   (一)地理环境   金溪村位于山门镇怀溪社区,距平阳县城55公里,东连金山村,西至朝天马,南连下岭头,北邻大溪。   (二)村居概况   金溪村人口数1255,330户,人均可支配收入7300。居域面积0.25平方公里。  

南山垟村

  南山垟村位于平阳西部,距县城54公里,由南山村、上堡村、樟旦村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辖区人口1842人  

曹门民族村

  曹门民族村位于山门镇怀溪社区北面,东与南山垟村相邻,南与水口村接壤,距山门镇7公里。   全村10个生产队,172户,劳动力397人,其中外出198人,水田耕地54亩,旱地面积214亩,山林面积2061亩。曹门村已经完成旧村改造、村庄整治等工作。全村通电、通水、通网络、通电视、通路,各项基础设施比较完善。2012年,为了进一步推进我社区生态建设、村庄整治及提高村民素质、促进乡风文明。   (一)基层组织夯实,是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的保障。曹门村两委历来重视村级发展,为了推进文明村创建工作,由村书记亲自担纲,组成文明创建领导小组,提出以文明村创建为目标,统筹村级发展的有力措施。两委成员针对文明村创建要求,分工负责,形成班子一条心,努力做好文明村创建工作。   (二)各项事业顺利发展,为开展文明村创建提供良好环境。   一是继续做好下山移民后续工作,包括移民点有关设施进一步建设,同时做好高山地区农户及偏僻自然村农户搬迁工作;   二是完善村级用电、用水、水利防洪设施、农田水利设施、通广播电视设施。计生工作、禁毒工作、村户经济发展等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水口村

  水口村基本情况概况   水口村位于平阳县山门镇西部,山高林密,陡峭险峻,与文成的巨屿镇、双桂乡交界,距离山门镇政府所在地10多公里。水口村由原来的水口、硐桥、岭坑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有345户,1432人,其中党员70名,村民代表51名。水口村域广阔,拥有耕地面积551亩,山地面积2500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9.6%,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村级各组织健全,村民民风纯朴邻,对人友善,热情好客。  

联山村

  联山村基本情况   一、联山村基本情况   (一)区域和人口情况。   全村区域面积2.3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428亩,山林面积632亩,同时也是市级生态村和县级农业特色产业村。全村现有村民222户,户籍人口836人,绝大部分农户以从事种养殖业、外出务工为主,收入较低,低收入农户共57户200人,低收农户户数占全村户籍的31%,其中已列入五保户1户、低保户14户。全村现有党员31名,其中解放前入党1名。   (二)产业发展情况。   目前,茶叶产业已经成为新联村的主导产业,是农户增收致富的的主要经济来源。现已经形成了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格局,并培育有平阳早、龙井、白茶、乌牛早等名茶基地,全村拥有各类茶园共1100多亩。位于的茶叶龙头企业主要有获得国家QS认证的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平阳县立春茶叶专业合作社和平阳县天蕴茶叶有限公司,对促进茶叶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此外,还鼓励农户积极发展其它产业,如本土鸡、兔子、山羊养殖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村干部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村内主干道硬化达80%,用电普及率100%,并在主要路段安装了路灯,还完成了有线电视、村内改水、农户卫生间改造等工作,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并于2005年创建为市级生态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新联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全面深入地分析现状,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与困难急待解决,主要有两个方面:   1、茶叶综合开发水平还比较低。   一是茶叶基地道路建设还比较滞后。由于自然村较多,且分布比较分散,茶园大多位于坡度较大的山坡,通茶园的道路及茶园内的道路基本上是石子机耕路或小路,路况很差,对茶叶的生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二是茶叶灌溉设施比较落后。主要是水源和茶园内的蓄水池较少,而且引水距离长,投入大等问题,对茶叶的生长带来了较大影响。   三是茶叶加工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茶厂规模较小和茶叶加工技术方面。目前,稍成规模的茶厂只有一个立春合作社,远远满足不了广大茶农的需求,其它家庭作坊式的加工厂也普遍存在设备老化问题,在茶叶加工技术方面也还比较粗放。   四是茶叶种植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茶叶品种主要是平阳早为主,品种比较单一,一旦遇上灾害性天气,抗风险能力比较差。   2、农民增收途径比较少。   茶叶种植是村民经济来源的主要途径,其它品种的种养殖业发展很少,经济来源的形势比较单一,而且茶叶种植受霜冻、干旱等天气变化影响很大,农户的抗风险能力较弱。  

垟边村

  垟边村基本情况   垟边村位于山门镇怀溪社区北面,东与畴垟村相邻,南与垟边村接壤,西接上保自然村,北与畲龙村交界。距山门镇7公里。   2004年全村10个生产队,172户,劳动力397人,其中外出198人,水田耕地54亩,旱地面积214亩,山林面积2061亩。同时也是下山移民工作重点村之一。通过几年来的发展,垟边村已经完成旧村改造、村庄整治等工作。全村通电、通水、通网络、通电视、通路,各项基础设施比较完善。2012年,为了进一步推进我社区生态建设、村庄整治及提高村民素质、促进乡风文明。   (一)基层组织夯实,是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的保障。垟边村两委历来重视村级发展,为了推进文明村创建工作,由村书记亲自担纲,组成文明创建领导小组,提出以文明村创建为目标,统筹村级发展的有力措施。两委成员针对文明村创建要求,分工负责,形成班子一条心,努力做好文明村创建工作。   (二)各项事业顺利发展,为开展文明村创建提供良好环境。   一是继续做好下山移民后续工作,包括移民点有关设施进一步建设,同时做好高山地区农户及偏僻自然村农户搬迁工作;   二是完善村级用电、用水、水利防洪设施、农田水利设施、通广播电视设施。计生工作、禁毒工作、村户经济发展等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畴垟村

  畴垟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畴垟村位于平阳县怀溪乡东北面,距离县城50多公里,全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下辖2个自然村,现有216户,945人,其中党员35名。耕地面积232亩(其中:旱地103亩),山林面积2035亩。村里经济发展十分落后,村集体经济空白,是我县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之一。村两委班子健全,凝聚力强,责任心强,能为群众办实事。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10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01元。全村全部实现通电、通车,并完成了530米的康庄工程建设。全村计划生育符合率达90%以上,人口自增率控制在8‰以内。全村共有低收入农户53户,235人,达到总人口的25%,其中文盲和小学文化的占78%,人均纯收入1500以下的有6户、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上2500元以下的有47户,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7%。具体构成情况:因病、因残致贫15户,占28.3%;因缺劳力致贫2户,占3.8%;因缺少资金及就业门路致贫36户,占67.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5%。   三、现有资源开发项目情况。特色产业有番鸭、土鸡、黄岐、金银花、主要开发项目现有:   1、番鸭养殖项目。全村现有番鸭养殖户54户,其中1000羽以上的养殖户1户,总养殖量达2000羽。   2、金银花开发项目。全村现有金银花种植面积达5亩。   3、黄岐种植项目,全村现有50亩。   4、土鸡养殖项目,全村现有土鸡养殖户32户,其中1000羽以上的养殖户1户,总养殖量达2000羽。  

上双岙村

  上双岙村位于平阳县山门镇晓坑社区西北部,全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885人,党员22人。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是晓坑社区8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之一,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自务农或外出务工、经商。近年来,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2011年被评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已完成验收,2014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1992年被评为革命老区村,2013年被评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居),2011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被评为生态村。全村改水工程已全面完成,污水处理也已验收  


畴垟村特产大全




畴垟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