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温州 >> 文成县 >> 峃口镇 >> 峃口村

峃口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峃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峃口村简介

  峃口村是峃口乡政治文化中心,由原峃口村、马宗村、柳山村、新桥村等4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总人口2490人,总面积7.1平方公里。近年来,峃口村在峃口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生态旅游县”战略目标,提出了“改善人居环境,争创市级生态村”的发展目标,全面实施市级生态村创建计划,按照市生态村创建标准,精心组织,精心规划,精心实施,经过全村上下共同努力,创建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为4230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328214 325000 -- 查看 峃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峃口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峃口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良坑村

  文成县峃口镇良坑村位于镇辖区南部,距现镇政府约5公里,离县城15公里。良坑村地处飞云江边上,与溪口村临河相望,紧挨驮垟尾村,赵龙坟村,横培村,溪口村和小金山村。   良坑村是金垟社区下的四个村之一,作为一个行政村,目前下辖岭脚、良坑、员光、郑山、庄前、陈山下、中央岗和文水岩下,共10个自然村。十个自然村分部在整个山的山脚到山顶,自然村分部较零散。总面积亩,山林面积161.9亩,耕地面积219.5亩,其中水田面积54.8亩。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372户974人,其中劳动力410人,常住人口230人,外出人口744人,多数人在外务工,在家农民收入主要以一、二产业为主。   全村共有党员25人,其中女党员6人,年龄35周岁以下7人,60周岁以上7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9人,其中大专以上4人。   村活动场所建设面积100平方米,总投入6万元,建成时间2003年。   全村工农业总产值897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0.0069万元,收入来源财政,村集体经济积累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918元,主导产业种植业,茶叶是其重要的特色产业。由于地处高山,无其他工业的污染,四季常常云雾弥漫,空气富氧离子含量高,优良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气候条件为生产高品质、天然绿色良坑茶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良坑村的茶叶全部来自高山中没有任何污染的茶园,所有制作的茶叶来自高山茶树鲜叶、以传统绿茶加工工艺,结合现代科技精制而成。良坑总有450亩茶园,其中乌牛早230亩,龙井220亩,主要以春茶为主,夏茶为辅,年总销售额达到250万,主要销售往县内及周边市区,并申请了“九都茶叶”这个具有良坑特色的茶叶品牌,为打开整个市场做好了良好的基础。  

驮垟尾村

  文成县峃口镇驮垟尾村位于镇辖区西北部,坐落在飞云江边。下辖驮垟尾、外垟桥、黄楼、黄楼上坪、黄楼坑底,共5个自然村。驮样尾村建国时属金垟乡,1952年改属李山乡,1956年复旧金垟乡,原为渡头村一部分,合作化时与良坑村合并建良坑社。公社化时称良坑大队,1961年析良坑置驮垟尾大队。1984年改为驮垟尾村村委会。原属金垟乡,2011年3月行政区划调整时并入峃口镇至今。   村总面积1550亩,山林面积1281亩,耕地面积216亩,其中水田面积200亩。全村139户,人口548人,其中劳动力381人,常住人口252人,外出人口322人。   全村共有党员26人,其中女党员1人,年龄35周岁以下0人,60周岁以上7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1人,其中大专以上0人。   全村经济总收入733.5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0.5万元,收入来源农业,村集体经济积累万元,村民人均收入7241元,主导产业种植业。驮垟尾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方,全村总面积15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6亩,主种水稻,番薯。山地1281亩植被为薪炭林为生态公益林。   村活动场所建设面积100平方米,总投入10万元,建成时间2010年。  

溪口村

  文成县峃口镇溪口村位于镇辖区西部,以驻地溪口得名,故名溪口村。南边与双桂相接、北边靠飞云江、西边与巨屿镇相邻,东邻峃口,位于原金垟乡政府驻地李山村东南2.3公里桂溪南岸桥头,峃院公路和文平公路的交汇处。1949年是双桂乡溪口村,1950年属桂西乡,1952年归西下乡,1956年转归双桂乡,公社化时称溪口大队,1962年归金垟公社队名不变,1984年改为金垟乡溪口行政村。原属金垟乡,2011年3月行政区划调整时并入峃口镇至今。   村下辖九龙井、渡头、陈山、四脚田、新村、溪口井、猪槽头、山背,共8个自然村。总面积3780亩,山林面积3415亩,耕地面积365亩,其中水田面积137亩。全村531户,人口1634人,其中劳动力950人,常住人口408人,外出人口1226人。   全村共有党员35人,其中女党员8人,年龄35周岁以下7人,60周岁以上8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6人,其中大专以上3人。   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78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万元,收入来源经济林,村集体经济积累1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800元,主导产业种植业。   村活动场所建设面积240平方米,总投入40万元,建成时间2004年。   2012年4月,文成县的第一座新木廊桥在溪口村竣工。新建的木廊桥全长60米,宽8米,高5米,总投资70多万元。桥身采用杉木结构,两边设坐槛护栏,天花板上雕刻不同花纹和书法,屋背青色琉璃瓦片,龙凤飞檐,栩栩如生。木廊桥造型独特,四面通风,环境优美,成了溪口村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给当地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渡渎村

  文成县峃口镇渡渎村位于镇辖区西部,东边靠山,南边靠飞云江,西边靠山,北边靠山。三面环山,出口处狭小,形状像肚,有条渎(坑)从村中经过,故名肚渎,后村口成为渡口,逐改称渡渎。建立于1949年,1952年改属渡渎乡,1956年夏归金垟乡,公社化时称渡渎大队,1948年改为行政村。原属金垟乡,2011年3月行政区划调整时并入峃口镇,是现今金垟社区最大的一个村。   渡读村下辖李宅、地方、外岙、八石田头、渡渎口,共5个自然村,距离县城南5.6公里。   村总面积5860亩,山林面积4515亩,耕地面积746亩,其中水田面积465亩,以种植水稻,各类蔬菜为主。全村586户,人口2173人,其中劳动力1530人,常住人口681人,外出人口1492人。   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17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万元,收入来源农业,村集体经济积累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800元,主导产业种植业。   全村共有党员34人,其中女党员8人,年龄35周岁以下6人,60周岁以上10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7人,其中大专以上6人。   村活动场所建设面积120平方米,总投入15万元,建成时间2000年。  

新联村

  文成县峃口镇新联村位于镇辖区东部,东与九山村十八间相连,南与城东村相接。下辖新联、黄坑、前税、山背、大垟培,共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山林面积3820亩,耕地面积114亩,其中水田面积56亩。全村378户,人口922人,其中劳动力630人,常住人口人,外出人口650人。   由于新联村位于赵山渡水库一级保护区内,工农业发展受到许多的限制,因而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工农产业。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713.58万元。村组集体经营收入0.1976万元,收入来源,村集体经济积累万元,村民人均收入7445元,工业企业和种植业是新联村的主导产业。牧力电器有限公司和创新机械铸造厂都位于新联村境内。   全村共有党员34人,其中女党员7人,年龄35周岁以下8人,60周岁以上11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15人,其中大专以上3人。  

鱼局村

  文成县峃口镇鱼局村是峃口镇最小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镇辖区西北部,与城东村和龙车村相毗邻,坐落于56省道沿线,交通便捷。下辖白谷山、上岙、半岭、鱼局村,共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500亩,山林面积1463亩,耕地面积119亩,其中水田面积亩。全村145户,人口548人,其中劳动力255人,常住人口419人,外出人口219人。   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371.19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0万元,收入来源,村集体经济积累0.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7130元。主导产业种植业,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有250多亩的杨梅,近年来淡水鱼养殖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龙潭寺建于解放前,也位于鱼局村内。   全村共有党员27人,其中女党员5人,年龄35周岁以下4人,60周岁以上3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3人,其中大专以上0人。   村活动场所建设面积720平方米,总投入70万元,建成时间2005年。  

城东村

  城东村地处赵山渡水库周围,属一级水源保护地,新老56省道贯穿全境,交通条件便捷, 2005年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条件,开展以改水、改厕,改善居住环境,达到道路整齐,村庄卫生整洁。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中心村主要道路得到硬化,主要通道安装了路灯,全村村民的饮用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村内沟渠得到全面整治,农村脏、乱、差的落后面貌已经逐步改变,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建成村办公楼、老人活动中心, 建成100多平方米室外村民健身活动场所,并按装了健身器材。2007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共714人,参保率为53%。   城东村产业发展以农业为主,农业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为主。近几年来,我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产出率。同时,我村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坚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扶持和吸引农民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立足市场,积极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指导农民走生态农业之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九山村

  九山村是峃口乡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村民房屋依山而建,层次分明,一条山涧从村中穿流而过。该村位于峃口乡东南部,紧邻瑞东线,距县城11公里,由九溪泛、九溪口、九溪底、犁头山等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214户,人口1038人,村民收入主要靠劳务输出,2007年人均收入达4300元。   

峃口村

  峃口村是峃口乡政治文化中心,由原峃口村、马宗村、柳山村、新桥村等4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总人口2490人,总面积7.1平方公里。近年来,峃口村在峃口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生态旅游县”战略目标,提出了“改善人居环境,争创市级生态村”的发展目标,全面实施市级生态村创建计划,按照市生态村创建标准,精心组织,精心规划,精心实施,经过全村上下共同努力,创建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为4230元。  


峃口村特产大全




峃口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