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双桂乡桂东村位于镇辖区东南部,下辖岙底、城门、底塆、木头塆、铁坑、陈岙、盟坑、倒崩、郑头了、新龙、西园、垟下龙,共12个自然村,23个村民。总面积3063亩,山林面积2294亩,耕地面积769亩,其中水田面积460亩。全村602户,人口1922人,其中劳动力1022人,常住人口911人,外出人口1011人。
全村共有党员65人,其中女党员10人,年龄35周岁以下35人,60周岁以上30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10人,其中大专以上3人。
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301.8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0.6万元,收入来源,村集体经济积累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247元,主导产业种植业。内有桂东村陈岙电站位于桂东村境内,是桂东村的重要企业。
村活动场所建设面积200平方米,总投入16万元,建成时间2005年。
双桂人文历史悠久,名刹净因寺位于桂东村,是文成县佛教协会所在地。净因寺建于清道光15年,距今100余年,原名“金钟山净因寺”,占地3500平方米,分圣门、大雄宝殿、观音阁3进,两边各有僧房,显得幽深沉寂。在当的宗教政策指引下,净因寺这座古刹为佛教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328226 | 325000 | -- | 查看 桂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双垟包村 |
双垟包村地处文成县巨屿镇与平阳县交界处,东至桂东村,南至吊降,西至毛领头,北至平阳县。距离镇政府15.8公里,距离县城25.8公里。下辖新处、岩头降、毛岭头、乌济、新村、双垟包和分水,共7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共327亩,山林面积1841亩,耕地面积124亩,其中水田面积203亩,人均耕地面积0.47亩,粮食总产量6万公斤。辖区内地势比较高,居住较为集中,全村共245户,人口929人,其中劳动力491人,常住人口949人,外出人口720人。 全村共有党员42人,其中女党员7人,年龄35周岁以下6人,60周岁以上15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3人,其中大专以上人。 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565.92万元。村组集体经营收入0.0003万元,收入来源,村集体经济积累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200元。双垟包村有将近百分之二十的人都在经营企业,其中大部分是以广告装潢和制造业为主。 村活动场所建设面积平方米,总投入万元,建成时间。 近年来,上级对农村项目建设帮扶力度加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村里有一个老人之家协会,让村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健康快乐。 由于村民反映双垟包村缺乏标志性建筑,村容村貌有待改进,于是村领导干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发动外出乡亲和老板捐款筹集资金,提议得到了旅外乡亲和双垟包村委会各村民小组的大力支持,筹集到了20万元资金用于双垟牌坊的建设。2009年5月,双垟包村牌坊在村口落成,成为重要的标志建筑。 |
桂溪村 |
桂溪村位于镇辖区北部,与双桂社区服务中心仅一溪之隔,距县城20公里,距峃口镇政府10公里。2003年由原来的吊降行政村、旁岸行政村合拼而成,现下辖旁岸、外了、里岩根、里坳、外坳、吊降、柴汀头、单竹塆、园头、包垟、石牛塆,共11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 村总面积2841亩,山林面积2257亩,耕地面积584亩,其中水田面积351亩。全村564户,人口1909人,其中劳动力1231人,农业人口1705人,常驻人口739人,外出人口1025人。 在党员建设上,桂桂溪村目前共有党员52人,其中女党员13人,年龄35周岁以下10人,60周岁以上22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15人,其中大专以上3人。 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500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5万元,收入来源综合,村集体经济积累11.4万元,村民人均收入7130元,主导产业种植业。主要经济来源劳务收入为主,农业为辅,人均收入7230元。主要经济特产有板栗,富硒糯米,本地鸡、兔。桂桂溪村外了自然村有三城土鸡养殖场,富硒糯米合作社。 村活动场所建设面积500平方米,总投入30万元,建成时间2005年。 |
宝丰村 |
宝丰村位于镇辖区东南部,距县城34公里,与周山乡交界,下辖宝丰、三夅对,共2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603亩,山林面积230亩,耕地面积373亩,其中水田面积225亩。全村254户,人口899人,其中劳动力520人(其中百分之八十在外务工经商),常住人口403人,外出人口596人。 全村共有党员24人,其中女党员6人,年龄35周岁以下7人,60周岁以上6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12人,其中大专以上4人。 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706.67万元。村组集体经营收入0.0022万元,收入来源,村集体经济积累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590元,主导产业种植业。 村活动场所建设面积200平方米,总投入35万元,建成时间1996年。 地势西高北低,最高点海拔1037米,北面与双桂桂溪毗邻,房屋沿河而建,成条状分布在桂溪河南侧。全村除中心居民居住地外,其它均为山地,森林覆盖率达80%,植被茂盛,水土保持良好。辖区总面积7.21平方公里,林地占60%,耕地占20%。全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阳光充足,冬季寒冷,夏无酷暑。宝丰村以生态效益农业为主导,生产高效,绿色环保的农业。全村正在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治理1条河道,拦蓄1条河道,通过“改水改厕”,努力解决了缺水人口吃水困难,开展防潮堤、防洪工程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
周山下村 |
文成县双桂乡周山下村位于镇辖区东北部,是畲族同胞聚居的村庄,下辖岑脚、周山下村,共2个自然村,总面积1066亩,山林面积581亩,耕地面积485亩,其中水田面积85亩。全村75户,人口247人,其中劳动力52人,常住人口120人,外出人口127人。 全村共有党员14人,其中女党员3人,年龄35周岁以下6人,60周岁以上3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7人,其中大专以上3人。 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404.69万元。村组集体经营收入0.3825万元,收入来源,村集体经济积累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200元,主导产业种植业。2009年创建瓯柑基地,种植瓯柑250亩。当年还创建肉兔养殖场,2011年被上级确定肉兔养殖示范村基地。现全村肉兔存栏数达6900多只,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村活动场所建设面积75平方米,总投入17万元,建成时间2005年。 2010年拆除旧厕23个,新建公厕2座。改建旧房25间、建全村集中污水处理池一个、垃圾房一座、并且每户配置垃圾箱一个,由村清洁员负责管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2011年上半年对全村自来水管进行全部更换,确保村名饮用水安全。到2011年6月份止,全村境内大小道路全部改建,硬化全部完成,并安装不锈钢栏杆320米,主干道路安装夜间路灯,确保村民行走安全。建设健身器材活动场2个,切实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关注村里-,设立专项基金,专用于60岁以上的老人重阳节,中秋节活动及低保户家庭子女上高中,大学的奖金(高中每人300元,大学每人1000元)。村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每人补助30元。2009年通过市级村庄整治验收,2010年通过了省级村庄整治验收。 |
垟山村 |
垟山村位于镇辖区南部,双桂社区东面,驮尖山麓之下,整个村地形犹如一把圆形的扇子,整个村庄围绕在一排排的梯田之中,是一个民族村。下辖 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100亩,山林面积573亩,耕地面积345亩,其中水田面积206亩。全村263户,人口969人,其中劳动力892人,常住人口人,外出人口人;畲族98户,380人。 在党政建设发展上,目前全村共有党员31人,其中女党员4人,年龄35周岁以下3人,60周岁以上15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6人,其中大专以上3人。 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481.71万元。村组集体经营收入0.0025万元,收入来源,村集体经济积累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200元。垟山村主导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业以稻谷、地瓜等为主;发展养殖业作也是重要经济收入来源,其中养肉兔的农户较为普遍,目前有养兔大户20多户,合伙联户养兔场一个,占地面积3.5亩。 村活动场所建设面积共计340平方米,总投入42万元,建成时间在2011年。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垟山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35公里的通村公路由文平公路起点绕村而上,经过村口的百年古枫树群,接着经垟山、乌石垟、高坑,直到桐油垄自然村为止。同时也经过古老的净国寺和雷氏宗祠及牌坊等建筑物。现在,村里每家每户都住上了高楼新房,旧老房屋逐渐消失,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观,垟山村呈现出一幅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新农村景象。 |
桂东村 |
文成县双桂乡桂东村位于镇辖区东南部,下辖岙底、城门、底塆、木头塆、铁坑、陈岙、盟坑、倒崩、郑头了、新龙、西园、垟下龙,共12个自然村,23个村民。总面积3063亩,山林面积2294亩,耕地面积769亩,其中水田面积460亩。全村602户,人口1922人,其中劳动力1022人,常住人口911人,外出人口1011人。 全村共有党员65人,其中女党员10人,年龄35周岁以下35人,60周岁以上30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10人,其中大专以上3人。 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301.8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0.6万元,收入来源,村集体经济积累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247元,主导产业种植业。内有桂东村陈岙电站位于桂东村境内,是桂东村的重要企业。 村活动场所建设面积200平方米,总投入16万元,建成时间2005年。 双桂人文历史悠久,名刹净因寺位于桂东村,是文成县佛教协会所在地。净因寺建于清道光15年,距今100余年,原名“金钟山净因寺”,占地3500平方米,分圣门、大雄宝殿、观音阁3进,两边各有僧房,显得幽深沉寂。在当的宗教政策指引下,净因寺这座古刹为佛教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
桂西村 |
桂西村位于镇辖区西部,双桂社区之西,故称桂西村。距峃口镇12公里,下辖胶塘、山脚坳、道破、西山,共4个自然村。总面积1322亩,山林面积923亩,耕地面积299亩,其中水田面积180亩。全村311户,人口996人,其中劳动力549人,常住人口980人,外出人口910人。 全村共有党员27人,其中女党员3人,年龄35周岁以下3人,60周岁以上19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3人,其中大专以上1人。 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999.72万元。村组集体经营收入0.0506万元,收入来源,村集体经济积累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300元,主导产业种植业。 村活动场所建设面积平方米,总投入万元,建成时间。 近年来随着上级部门对农村建设项目的力度加大。桂西村建有通村公路6.8公里,村办公楼两栋。两个自然村脱贫迁村。在2009年,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开发了茶叶基地138亩,引进了乌牛早、白茶等优良茶叶品种。今年村经济合作社在外条降开发了水果基地160亩,从广东引进红蜜柚品种。桂西村现找到了一条致富道路,农民生活将越来越好。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