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温州 >> 泰顺县 >> 司前畲族镇 >> 黄桥村

黄桥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黄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黄桥村简介

  黄桥村基本概况
  黄桥村,黄桥村地域面积40.8平方公里,是泰顺区域面积最大的行政村,位于司前东北部,距离司前镇政府21公里,车程约25分钟,紧邻文成、景宁两县。2011年乡镇撤并时由原黄桥乡人民政府改称而来,下辖园桥、联盟、苍展、新增4个自然村;目前户籍人口800余户2500人,其中常住黄桥村人口为300余人,其他居住司前、罗阳两地,少部分居住在县外区域。黄桥村是革命老区村,有建国前老党员,老地下交通员共9名,目前全村共有党员172名,其中常年外出100多人。低保人员67户(包括重残、困难群众等);村四套班子共17人,基本确保每个小自然村1名。村民代表61名。
  黄桥村自然资源丰富。一是我县毛竹资源最丰富的村,共有毛竹林20000余亩,占全县毛竹面积十分之一;二是林业资源丰富,林木资源30000余亩;三是水资源丰富,有三插溪水库,黄桥水库两个水库。
  1995年,为支援三插溪水库建设,根据“跳出黄桥发展黄桥”的指导思想,开始实施整乡搬迁工程。自2005年第一批4户村民搬迁至司前建安村后,截止2014年,共有250余户村民在司前滨江小区、留田洋、炮台岗、下库、畲族风情园、廻澜小区等安置小区,加上村民自行购房安置,全村搬迁完成85%以上。
  2011年,乡镇撤并,黄桥乡人民政府改为黄桥村后,黄桥村多次选举未能选出村四套班子,村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13年9月,选举出新一届四套班子,黄桥村进入发展高速期,黄桥主要建设工程是资源路工程、农村饮用水工程等民生工程(一是考虑到大部分村民已不常住黄桥村,村庄建设效益不明显;二是资源丰富,资源转化资金必须通过资源路实现,此也是今后发展思路)。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329101 325000 -- 查看 黄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黄桥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黄桥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新北村

  新北村拥有耕地610亩,林地面积17800亩,共有人口2251人,有28个村小组,50个村民代表,党员89名,预备党员2名。  

大住村

  大住村的占地总面积为20697㎡,现有户数200户,居民人口数549人,党员人数28人,居民代表数38人。上级领导张日益现任职为大住村党(总)支部书记,章春育现任职村主任。  

溪口村

  溪口村的占地面积为14236㎡,户数为186户,居民人口数552人,党员人口数21人居民代表数35人,张周根担任溪口村党(总)支部书记联系电话13858803578;王永贤担任溪口村主任联系电话13757714686。  

上地村

  上地村简介   司前畲族镇上地村,位于泰顺县最北端,海拔650米,52省道公路沿着西边贯穿而过。共有11个自然村,360多户1100多人口,全村总面积,农田500多亩。  

榅垟村

  榅垟村村情简介   泰顺县司前畲族镇榅垟村,下辖13个自然村,总面积17.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8亩,其中水田面积308亩。全村共有村民370户1356人,其中劳动力487人,外出人口181人。   目前,全村共有党员56人,其中女党员8人,年龄35周岁以下8人,60周岁以上17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8人,其中大专以上3人。自2013年村组织换届选举后,在以吴大荣、胡永远为首的村两委干部带领下,榅垟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30-40万元,收入来源主要是3800亩村集体衫木林基地和投资80万元的电站,村民人均收入达到4650元,主要收入来源是林业。榅垟村活动场所占地面积144平方米,建筑面积288平方米,总投入29万元,建成时间2006年,产权性质是榅垟村委会村集体所有。   榅垟村经济发展的下一步打算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林业,开发出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的路子,取得双赢结果。但目前仍存在以下困难:一、毛竹低改的面不广;二、杉木基地没有很好地利用和再生;三、原材料没有深加工,只有原料出售,降低了经济效益。希望今后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新一届村两委班子能带领榅垟村村民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  

里光村

  里光村简介   里光村是原里光乡政府驻地,位于司前畲族镇西北面,距镇中心5.5千米。全村现有森林5000多亩,农田500多亩,畲族人口占三分之一。上邻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下至珊溪飞云湖景区。市交通绿道五号线穿村而过。近年来在上级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实现了户户通自来水,村道基本路面硬化,并建成沿溪景观防洪堤1.25千米。先后成功创建市级森林村庄和市级整治合格村。   里光村背靠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面临珊溪飞云湖景区的地理优势,在生态环境上,村庄前有清澈见底的里光溪萦绕,后有青山相倚,左右群山环抱的自然风光,更有抗战时期英士大学在此办学三年所留下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一大批现存完好的古建筑及英士大学遗址。将此为特色,打造以“古建筑英士大学”为主体,以“休闲”为基底,以“乡村”为载体,集古村观光、文化休闲、水上运动、乡村体验、养身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古村落。   里光村现有明清时期所建古宅院八处,英士大学遗址五处,清代建造的里光水尾亭牌坊等不可移动的文物多处,还拥有毛竹造纸、里光薄饼等非遗产项目。   

台边村

  台边村简介   紫花潭边,古朴台边   台边村因村居紫花潭边,古称潭边,后人以谐音简写为台边,1958年称台边大队,1984年改称台边村。台边村位于司前畲族镇西北面,距镇中心3公里,东临司前村,南界左溪村,西接里光村,北邻竹里乡。下辖台边、园州、赤岩亭、下弄、茶山湖6个自然村,共有2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498户1380人,其中男性775人,女性605人,有畲族57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村两委共由6人组成,共产党员61名,村民代表65人。有60周岁以上公民345人,有育龄妇女325人。   全村总面积6699亩,其中山林3854亩,农田480亩,山园860亩,种植水稻、番薯、蔬菜等经济作物。   全村有吴、黄、陈、夏等姓氏居住,其中吴姓438人,陈姓253人。清朝吴姓最早迁入居住,至今已有五代。   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10.47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村级集体收入2.69万元。拥有总资产33.2万元。   

黄桥村

  黄桥村基本概况   黄桥村,黄桥村地域面积40.8平方公里,是泰顺区域面积最大的行政村,位于司前东北部,距离司前镇政府21公里,车程约25分钟,紧邻文成、景宁两县。2011年乡镇撤并时由原黄桥乡人民政府改称而来,下辖园桥、联盟、苍展、新增4个自然村;目前户籍人口800余户2500人,其中常住黄桥村人口为300余人,其他居住司前、罗阳两地,少部分居住在县外区域。黄桥村是革命老区村,有建国前老党员,老地下交通员共9名,目前全村共有党员172名,其中常年外出100多人。低保人员67户(包括重残、困难群众等);村四套班子共17人,基本确保每个小自然村1名。村民代表61名。   黄桥村自然资源丰富。一是我县毛竹资源最丰富的村,共有毛竹林20000余亩,占全县毛竹面积十分之一;二是林业资源丰富,林木资源30000余亩;三是水资源丰富,有三插溪水库,黄桥水库两个水库。   1995年,为支援三插溪水库建设,根据“跳出黄桥发展黄桥”的指导思想,开始实施整乡搬迁工程。自2005年第一批4户村民搬迁至司前建安村后,截止2014年,共有250余户村民在司前滨江小区、留田洋、炮台岗、下库、畲族风情园、廻澜小区等安置小区,加上村民自行购房安置,全村搬迁完成85%以上。   2011年,乡镇撤并,黄桥乡人民政府改为黄桥村后,黄桥村多次选举未能选出村四套班子,村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13年9月,选举出新一届四套班子,黄桥村进入发展高速期,黄桥主要建设工程是资源路工程、农村饮用水工程等民生工程(一是考虑到大部分村民已不常住黄桥村,村庄建设效益不明显;二是资源丰富,资源转化资金必须通过资源路实现,此也是今后发展思路)。  

徐宅村

  徐宅村概况   徐宅村西靠司前畲族镇,南连百丈镇。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下辖11个自然村,现有户籍人口652户1763人,常住人口262户752人,党员74人,已搬迁到司前峰门下山脱贫小区168户407人,全村有林地26740亩,耕地685亩。年平均降雨量为2179毫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村内树大林茂,物种丰富,自然资源充沛。  

峰门村

  峰门村概况   峰门村位于峰门东北方向,东北毗邻文成县,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下辖12个自然村,现有户籍人口497户1372人,常住人口237户695人,党员82人,已搬迁到司前峰门下山脱贫小区120户380人。全村有林地面积25445亩,耕地面积469.5亩。村内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合动植物繁殖。竹子,杉树,茶叶,山草药等自然资源丰富。  

司前村

  司前村位于泰顺县境北部,系欠发达山区泰顺县西北重镇司前畲族镇的所在地,距县城罗阳15公里,52省道(即云寿线,国家二级公路)沿村经过,交通比较便捷。司前村历史悠久,古名“池村”,早在明代此地就设有巡检司,由此改名为“司前”。由于畲族人口聚居,司前畲族镇早在1958年就设为司前畲族乡,旋改司前管理区,1992年撤区后成立司前畲族镇,其乡政府、区政府、镇政府均设于司前村。2004年,司前村由原来的司前、林山、顺安三村合并而成。司前村拥有耕地900亩,林地27000亩,人口3175人,共有村民小组42个,村民代表75人,党员120名左右。   里光溪和左溪流经司前村交汇,成为飞云江水系的源头。早在清代,司前村义士陶公就倾其家产,建成堪称雄伟壮观的“迴澜桥”,虽历经数百年的洪涛冲击至今依然完好无损,已成为泰顺县著名的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司前畲族镇近年来一系列政策举措顺利实施,司前片区的集聚效益凸显,产业经济、基础设施、集镇规模、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并迅速成为泰顺县“北部中心城镇”司前村也成为泰顺县西北片最大的中心村。与此同时,随着文泰通景公路的施工建设,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又推进旅游开发,届时将形成一条以飞云湖景区为中心,以铜岭山国家森林公园、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两翼的高规格旅游线路,而司前作为这条线路的必经之地,其生态旅游配套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无限。   欠发达山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建设面貌处于落后状态。在欠发达山区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出了原则性的指导标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对照上述标准,司前村虽然在近十年来各方面有了较大进步,自己比自己变化是很大的,但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差甚远;生产与经济较为落后,集体经济薄弱,村民中的多数人收入仍然不宽裕,村貌脏乱差尚未根本改观,村两委的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此,司前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狠下决心,决定用三年的时间,将司前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一大步,使之面貌有大改观,力争成为欠发达山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左溪村

  泰顺县司前畲族镇左溪村1952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的62.3%。拥有红岩、石柱、朱家潭等多个有待开发的自然景区、又有渊远流长的畲族民俗文化,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美丽村庄。   推荐理由:当地充分发挥村居各职能机构的作用,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小区和法制宣传教育。以村居市民学校为主要阵地,对村居成员分层实施普法教育,充分利用村居宣传栏做好普法及平安创建活动的宣传,做到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效果明显,家喻户晓。举行普法宣传2次,印发宣传资料600余份,预防青少年犯罪知识讲座2次,并不定期的进行摸底排除不安定因素的存在。在村居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悬挂横幅,推动平安创建活动健康发展。建立网格化,形成“多网合一、一格多员、一员多责”的格局,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村居通过多渠道进行安全宣传,逢会必讲安全生产,发放安全生产手册200本,增强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同时加强村居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积极排查和化解群众之间内部矛盾,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各类矛盾激化”的原则,把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   


黄桥村特产大全




黄桥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