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头村简介
墩头村是柳峰乡政府所在村,海拔666米,在浙闽交界处,交通便利,往南1公里是福建省,往东是温州,往西是泰顺县城罗阳,往北亦可通柳峰各村及泗溪罗阳。墩头村作为邻乡镇海拔之最,尤其村落遗存凸显一山岗—围墩,乃墩位于狮头岗的右前方,且与福建沈青村连理衍头故得名墩头。
墩头村溪流穿越村庄,村中央有一条建于道光壬辰年,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墩头桥,清道光十二年(1832)重建,为单孔木平廊桥,该桥系省级保护文物。全长16.36米,宽4.49米,跨径8.7米,距水面高1.6米。桥屋七开间,三十二柱,明间设小神龛,东侧桥头建观音兜式山墙一道,下开门洞。2005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村分4个片区,高场、清竹洋、长垟、开发区,户籍户数652户,户籍人口数2335人,其中少数民族352人,常住户数978户,人数3620人。有村四套班子成员12人,党员93名,村民代表59名,村民小组12个,低保户19户21人,低保边缘户3户5人,医保参保率96%以上。区域面积9206亩(6.137平方公里(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28亩,山林面积有615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主要来源于物业经济。
民风纯朴,海纳众多姓氏,全村大大小小有50几个姓氏,人口较多的姓氏有王、毛、方、颜、董。有被称之“蜘蛛地”之传,是个和谐共处,村风得民意的好村庄。
村庄水源东与北
北水泉源大坑头
头连山岗头墩岗
岗的轴对狮头岗
岗岗间沿圆围墩
墩边衍连是闽田
田墩插花马河届
界山界水人和谐
谐谑蜘蛛地围墩
墩置狮头东而前
前因后果必连理
理释故得名墩头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329203 | 325000 | -- | 查看 墩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东桥村 |
东桥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东桥村是位于柳峰乡东北部,上有第一名山“柳峰尖”景区,下有“-坑大峡谷”自然景观;全村有1247人,357户,有4个自然村(王家岚、桥底、桥下、墩头仔),13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52人,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女的,党员44人;东桥村村两委班子健全,支部委员3人,村委4人,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做事积极认真,谋求发展的愿望强烈,村内村风淳朴,老百姓淳朴善良,热情好客;东桥村有耕地面积757亩,林地面积2142亩,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外出打工为主。 二、工作内容及工作计划 (一)加大宣传,更新观念,以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为总抓手,强化整体素质。 一是从党员干部入手,提高两委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引导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政策、学技能、学先进,争当政治上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党员;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农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扩宽思路,增强基层党支部带领农民发展致富的能力。 二是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普及教育从娃娃抓起,加强对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从小就走上喜欢学习、乐于学习的道路,学习是走向自己理想的人生道路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三是全村动员,全力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改善村容村貌,人人有责,之前发动全村党员及村民代表投入到卫生整治工作中来。村民也积极响应,使东桥村形成人人搞卫生,人人保卫生的积极氛围。东桥村卫生整治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制定村规民约,从思想上、行为上都对村民进行了约束,为打造美丽乡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在提高农民收入上下功夫。 根据村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剩余老年人、妇人、儿童在家的实际,充分调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造荒山资源,扩大经济树木种植面积,提高农民收入。如何充分利用发挥山地这一基础优势,放大农业效益,是一大课题。 一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合理确定发展优势树种及发展区域。 二要发挥特色,根据山区地形及种植历史,实行重点区域优先发展。 三要培植种植大户,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种植大户可以带动村林果业快速发展,降低种植风险,提高农户收益。 四要实行“公司+种植户”种植模式。为了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对种植户造成不可预计的风险,采取引进一些大公司、企业,通过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的方式,带动农户种植积极性,进一步发展集体经济,以此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
梧村村 |
柳峰乡梧村村行政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7亩,园地面积240,林地面积2851亩。梧村村由3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组成,共186户,计694人,其中党员28名,低保17户33人,重点优抚3人,重度残疾人5人。 梧村村现有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茶叶),2家茶叶加工厂。村劳动力总数57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员160人,从事第二产业人员109人,从事第三产业人员264人,外出务工人员235人。2012年村经济总收入171.2万元,其中村组集体经营收入0.5万元,第一产业收入91.4万元,第二产业收入53.9万元,第三产业收入25.9万元,农民人均所得6388元。 |
上岚村 |
上岚村位于柳峰乡东北部,距社区9.5公里,面积7.5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10157亩,其中耕地面积515亩,园地面积8194亩。林地面积9084亩。上岚村由17个村民小组组成,辖7个自然村,共260户,1054人,党员36名,低保19户28人,村民代表39人,有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态公益林3135亩。农民人均收入8119元。 上岚村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以茶、水稻为主。现上规模的经济专业合作社只有两家。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一鸣高场坪土地租费2.5万元;三插溪电站分红0.55万元;村集体经济项目投资分红1.5万元;村集体茶园发包收入0.3元。村组织运转经费5万元。 |
国岭村 |
雅阳镇国岭村位居镇城区西北14km,北壤泗溪镇4km,是一个历史悠久,文风昌盛,明贤辈出的古村落,又是泰顺县二级革命老区村。村子四面青山环绕,好像四道天然屏障,整个村子俨然一座城堡。东南西北各有一个鞍门,是通向村外的四个隘口,四达皆岭,王氏先祖希望后裔认真读书,报效国家,故得名“国岭”。村民95%都是王姓,始祖王遑为避战乱,于北宋宣和年间从平阳象冈迁居国岭,躬耕细读,繁衍生息,而今王氏后人已有3000多了。 国岭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柳家尖主峰海拔1056m。登上峰巅可俯瞰浙闽大地,天气晴朗时可远眺闽海,更吸引人的是云海景观。山上有终年不竭清泉,清洌爽口,宋人称之为“圣泉”。清光绪甲午年间在主峰之巅建石宫,曰“天下第一山”,香客络绎不绝。还有冥斋岩、莲花岩、狮子岩、-岩、头基岩、金龟上山、石合洞等自然景观。 国岭人杰地灵,古称“书岚”,秀才成群。庠生王国猷治家严谨,教子有方,乾隆十六年泰顺县事杨人杰赠匾“耕读传家”。儒士王之挥文采出众,在杭城求学深得先生赏识,只为母守孝,弃功名,康熙戊子年翰林院修撰彭始搏赠匾“孟母风高”;儒士王乐观孝节牌坊流千古;王友辉在黄埔军校与日本人赛马时,被暗算摔死,英年早逝;民国初期,王友记医术精湛,切脉如神,药到病除,行医鼎泰两县,被桐山人称为神医;更为可歌可泣的是王维亮。 |
墩头村 |
墩头村简介 墩头村是柳峰乡政府所在村,海拔666米,在浙闽交界处,交通便利,往南1公里是福建省,往东是温州,往西是泰顺县城罗阳,往北亦可通柳峰各村及泗溪罗阳。墩头村作为邻乡镇海拔之最,尤其村落遗存凸显一山岗—围墩,乃墩位于狮头岗的右前方,且与福建沈青村连理衍头故得名墩头。 墩头村溪流穿越村庄,村中央有一条建于道光壬辰年,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墩头桥,清道光十二年(1832)重建,为单孔木平廊桥,该桥系省级保护文物。全长16.36米,宽4.49米,跨径8.7米,距水面高1.6米。桥屋七开间,三十二柱,明间设小神龛,东侧桥头建观音兜式山墙一道,下开门洞。2005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村分4个片区,高场、清竹洋、长垟、开发区,户籍户数652户,户籍人口数2335人,其中少数民族352人,常住户数978户,人数3620人。有村四套班子成员12人,党员93名,村民代表59名,村民小组12个,低保户19户21人,低保边缘户3户5人,医保参保率96%以上。区域面积9206亩(6.137平方公里(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28亩,山林面积有615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主要来源于物业经济。 民风纯朴,海纳众多姓氏,全村大大小小有50几个姓氏,人口较多的姓氏有王、毛、方、颜、董。有被称之“蜘蛛地”之传,是个和谐共处,村风得民意的好村庄。 村庄水源东与北 北水泉源大坑头 头连山岗头墩岗 岗的轴对狮头岗 岗岗间沿圆围墩 墩边衍连是闽田 田墩插花马河届 界山界水人和谐 谐谑蜘蛛地围墩 墩置狮头东而前 前因后果必连理 理释故得名墩头 |
卓宅村 |
卓宅村简介 卓宅村地处柳峰乡东部,离柳峰乡所在地11公里,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0亩,园地面积1341亩,山林4051亩。下辖6个自然村(大坪、村底、松垱、坪尾、外山、下山,共有14个村民小组,394户,户籍人口1415人,其中中共党员40名,村两委成员7名。村的收入主要依靠劳动力输出和农业生产,又以农业生产为主,每年外出务工和经商人员达21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5.2%。农业生产方面以种植业为主,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茶叶种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1415亩,成为务农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此外,杨梅、柿子等种植面积也初具规模。 随着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村容村貌得到了进一步整治,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较为有序。公路、饮用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完备,总面积150平方米的村民中心建设也已基本完成。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