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八村位于董九村东首,南接汀田镇,西邻董七村,北与董二村隔河相邻。全村现有人口1950人,共476户,全村共占地面积约26公顷。党支部3人,村委会4人,监委会5人,全村党员32人,村民代表37人 董八村与西岸社区、华表村、董五村、中村村、南洋村、周田村、董三村、下村村、和平村、星火村、四坦村、董六村、南镇村、上村村、莘民社区、董田社区、莘塍社区、周家桥村、董九村、下山根村、前埠村、营新村、董七村、董四村相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381007 | 325000 | -- | 查看 董八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西岸社区 |
西岸居民区位于瑞安市莘塍街道,现有485户,1972人。 西岸社区与华表村、董五村、中村村、南洋村、周田村、董三村、下村村、和平村、星火村、四坦村、董六村、南镇村、上村村、莘民社区、董田社区、莘塍社区、周家桥村、董九村、董八村、下山根村、前埠村、营新村、董七村、董四村相邻。 |
华表村 |
华表村位于瑞安市莘塍镇北大门,与汀田镇相临,东临温瑞塘河,西至104国道,交通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全村现有912户,常住农村人口3815人,耕地面积1186亩。2007年度工农业总产值25000万元,全村人均净收入13816元,村集体资产近1670万元,2002年被命名“瑞安市文明村”。 华表村经济行业以塑料、鞋业为主。我村以中央精神为指导,尊重群众需求和意见,将国家政策和我村自身经济发展情况相结合,确定了“以工业发展为主导,多种产业共同发展”战略目标。 华表村社会发展情况良好。充分发挥老年人活动中心的作用,通过播放鼓词,设置棋牌,订阅报刊等丰富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同时积极做好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行定期保健知识宣讲传播,全力做好村综合治理及安全生产工作,营造和谐的村居生活工作环境。 目前,华表村的重点工程项目为旧村改造。 |
董五村 |
董五村,地处莘塍镇东北首,东靠飞云江三桥接线,临近滨海大道,西临人民路,董田堤塘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巨大。全村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1亩,全村现有住户273户,总人口1226人,外来流动人员近2000人;全村共分为33个村民小组,有党员33名,村民代表53个。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经济行业主要以汽摩配、五金、服装为主, 2013年农民人均年收入达万元。 |
中村村 |
莘塍镇中村地处于莘塍文化、经济、交通的中心地段,全村具有940户,人口3786人,全村有22个小组,43名村民代表,69个名党员。近几年来,由于农村经济飞跃发展,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大好形势推动下,根据莘塍镇中心区、工业园区建设征地的有关政策,返回给中村村民建设住宅的五宗地块,合计78.20亩,建筑面积131975m2。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村民们用了自己新的住宅,如广场小区、D-4团块的建设等。现在村两委正在积极的进行旧村改造和返回地的建设,使我村的村容村貌更加繁荣。我村曾获2005年度村务公开“先进集体”、 2004年度联防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度征兵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度“先进村(居)委员会”、2003年度“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我村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村民生活宽裕,村容村貌整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南洋村 |
莘塍镇南洋村村占地面积大约1800亩,其中耕地1400亩。全村的总人口7000多人,其中常住人口1065户,4515人,全村共分为29个村民小组,有党员103名,村民代表54个。外来人口4200多人,出租房460间,企业97家,其中规模以上12家,产业以轻工业为主,全村人均收550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20万元左右。2011年我村在综合治理这方面投入资金18万多元,具体用于几方面,购置巡逻车二辆25000元,消防车辆45万元,在全村主要部位装置,全球眼5只,55000元,全年联防队员夜间巡逻6万元,消防设施和消费费用4万元。去年我村发案79次,在刑事发案有了大幅度下降,特别是从村两委换届以来,我村的政治面貌,村容村貌,村民的思想意识和集体观念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我村有二个较大的建设项目正在开展。一是新居民公寓,需要资金1500万元左右,二是解困房资金需要1200万元左右,作为一个村来说,这两项建设要投入资金2700万元左右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我们南垟村有信心,有能力完成这两项建设。 |
周田村 |
周田村 瑞安市莘塍街道周田村概况 周田村作为莘塍街道最大的村居,横跨温瑞塘河,占地面积2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三千亩,村办公楼坐落于瑞安市莘塍东街A7幢(周田村村民中心)。截止到2013年底,周田村登记在册人口10346人 ,其中常住人口1774户6781人,外来人3565人,出租房613间。村拥有1所幼儿园,5个村级卫生室。企业101家,规模以上45家。以村党支委和村民委员会为领导核心,附设村监督委员会、联防队、老人协会、民兵团、妇联等机构协助配合管理日常工作,截止目前周田村共有党员197名,村民代表65人。周田村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本村村民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体系;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和老年人事业,于2008年12月0落成老人公寓。2009年4月4日,浙江省瑞安市在莘塍街道周田村举行夏鼐纪念馆开馆仪式,纪念馆陈列详细介绍了我国著名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夏鼐先生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严谨学风和高尚品格,旨在弘扬先贤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激励后人以先贤为榜样,不断奋进。 |
董三村 |
董三村座落于位于瑞安市莘塍镇北首,距莘塍镇政府3公里,北靠振兴路、西面有瑞祥大道、东靠东新路,交通相对便利(与董四、董五等兄弟村毗邻,南与垟底为界,北与华表交界)。全村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6亩,常住人口493户1953人,外来人口1048人,其中村民代表31人,党员46人。经济行业以服装、鞋底、铸造配件加工为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农业总产值和村民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 |
下村村 |
莘塍镇下村东接莘塍东街,西连104国道线,地处莘塍文化、经济、交通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全村共有4901人,村党支部共有0党员119名,其中预备党员7名。我村曾获得2005年村务公开“先进集体”、2008-2010年度连续三年被评为“瑞安先进党支部”和联防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被评为 “示范村”、“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我村的村容村貌整洁,主干道和各巷道安装了路灯和监控器,建有幼儿园、小学、卫生室、文化宫等,其中有4所卫生室,一个占地面积8927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 我村企业众多,工商业发达。现有20多家企业,主要以机械、塑胶、汽配、鞋业以及相关产业为主导,带动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特色逐步显现,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产业化经营势头良好。 |
和平村 |
和平村位于莘塍镇直洛河北首,共有420户,计1853人。全村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2008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624万元,人均收入8765元。和平村二委高度重视两个文明建设,在硬件建设上,大力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广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全方位努力工作,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不断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提升整体形象,逐步把和平村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新农村。 |
星火村 |
星火村位于瑞安市莘塍镇中部,温瑞塘河以东;属莘塍镇商业最为繁华的地段。西靠莘塍东街,东至东海海滨,面积为2.59平方公里,南与上、中、下三村沥河为界,北与和平村直洛沥为界,老村总用地面积约为15.49公顷。 我村人口总数约9500人,常住户数约1200户,其中常住人口约4500人,暂住人口约为5000人。我村经济合作社资产总计1213.04万元,其中流动资产216.44万元,长期资产996.6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2690.00万元,其中村组集体经营收入58.88万元,农民家庭经营收入12315.28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收入315.85万元。农民人均所得11858元。 获得荣誉:2009年获得村民委员会先进集体、计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四坦村 |
四坦村现有438户,常住人口1816的,其中党员35人,村民代表35人,现有三个自然村,其中南七坦自然村已搬迁至莘塍中村村民莘中路,约有200人左右,四坦新村地处和平村交界,约有700人左右,四坦旧村地处莘塍镇东新工业区东首,约有900人左右,全村工业主要以鞋业、塑料加工为主。 |
董六村 |
董六村,地处浙江省瑞安市莘塍镇,与董八、董七、董四等兄弟村毗邻。南以新河北路为界,东首以东新路为界,西首和汀田交界。现有农户290户,总人口1200余人,其中村民代表32人,党员33人。耕地总面积270亩。人少,地也不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村。但是,村民们勤劳致富,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文明生活的热情却十分高涨。投入到旧村改造的宏伟工程中,美好生活居住环境的蓝图在渐渐变得清晰。目前全村正上下齐心大力投入到旧村改造的宏伟工程中,拥有美好生活居住环境的渴望终于要实现了。 村规民约 为提高全体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促进全村的安定团结和四个文明建设,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本村规民约。 一、全体村民均有保持耕地的义务。村内任何组织和个人使用土地都应服从村的统一规划和调整,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二、村民建房必须服从本村规划,并按照规定程序申报,在领取《建房许可证》后,按批准的地点和面积施工建房。 三、严禁荒废耕地。对荒废耕地者,除责令限期复耕复种外,报乡(镇)人民政府收取抛荒费。 四、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对非法同居、非法怀孕和计划外生育者,对有谩骂、侮辱、殴打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等行为者,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严肃处理。 五、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有依法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其法定监护人应保证子女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 |
南镇村 |
南镇村,地处浙江省瑞安市莘塍镇中心区域,南倚温瑞塘河,北靠万松东路,与仙甲季、上岸池等兄弟村毗邻,交通便利。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如近代有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音乐学家缪天瑞(1908— 2009),即是南镇村人。 现有农户500多户,总人口2500余人,村民小组18个,其中村民代表32人,党员29人。南镇村是缪姓的聚居地,村民多以缪姓。耕地总面积270亩。人多,地少,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行政村。村委会办公楼在瑞安四中对面,村民们勤劳致富,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文明生活的热情高涨。规划中的万松东路返回地商住大楼,将大大改善村民生活居住条件和村容村貌。 进入新世纪以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制定了以工业为依托,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的规划,采取多种经营形式,使村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09年全村工业产值7000多万。现村两委班子年富力强,团结务实,始终致力着眼于发展经济,服务农村,提高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水平事业。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上村村 |
一、上村基本情况 上村村是莘塍街道中心村,也是红色革命老区村,东临温瑞塘河,西至瑞祥大道,地域环境优越,全村面积22.7公顷,耕地面积425亩。现有928户,共4133人,其中党员126人,村民代表55人,登记在册外来务工人员约4400余人。全村共有大小型企业108家,其中规上企业4家。 二、群防群治背景 2016中国杭州G20国际峰会系我国首次承办,举世瞩目、举国关注,也是我省第一次举办超大型国际性峰会。上村村作为莘塍街道中心村,毗邻莘塍工业园区,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众多,村情社况复杂,管理难度高。做好平安建设事关重大,上村村将全力以赴为平安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为G20保驾护航。 全村共有出租房近700间(其中10人以上出租房56间)、各类公共复杂场所十余处,消防安全、社会治安压力很重,加上村民对平安建设认识不到位,认为杭州G20峰会和自身关系不大,难以将平安建设与自身联系在一起。在上村村中开展群防群治,让全民真正参与,全心投身平安建设,势在必行。 三、具体做法及思路 高度重视,贯彻落实。4月20日,莘塍街道在新兴公园举行“护航G20·平安大巡防”启动仪式;4月21日上村召开村两委会议,商议、研究平安大巡防方案;4月22日上村村召开党支部大会,确定并宣布平安大巡防方案,发动党员、村民积极参平安大巡防,要求各位党员将平安建设精神广泛宣传到上村22支生产队的每一位村民。 认真部署,精心开展。平安大巡防时间定为5月1日至今年年底,在每晚晚7时至11时,由村两委成员1人、生产队中5人(共22支生产队进行轮岗),组成6人巡防小队,在全村范围内开展巡防,每人每晚提供50元点心费;晚上11时至次日凌晨4时,由村专职联防队5人进行巡防(已常态化开展二十几年)。 完善保障,强化沟通。加强宣传力度,制作横幅、宣传资料,在人口密集处悬挂、发放,购买扩音喇叭,录制宣传内容,在巡防时滚动播放。加强物资配备,提供反光背心、防割手套以及警棍等装备保障巡防队员人身安全。加强信息反馈,要求巡防队员与驻格干部、驻村民警及街道和有关部门站所保持信息沟通,在巡防时,一旦发现潜在隐患,及时上报,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困难和建议 经费保障方面。开展平安大巡防是一场全民动员的持久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希望上级部门在经费方面给予支持。 工作支持方面。基层巡防力量有限,在一些专业防治领域缺乏经验,希望有关职能部门能够定期开展巡查、指导。 |
莘民社区 |
莘民社区是滨海新区的中心,东濒东海,距温州机场24公里,104国道穿境而过。 莘民社区与西岸社区、华表村、董五村、中村村、南洋村、周田村、董三村、下村村、和平村、星火村、四坦村、董六村、南镇村、上村村、董田社区、莘塍社区、周家桥村、董九村、董八村、下山根村、前埠村、营新村、董七村、董四村相邻。 |
董田社区 |
董田社区,地处莘塍街道北片,由董一、董二、董三、董四、董五、董六、董七、董八、董九、华表、下山根等11个村联建而成,区域面积约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57户,22445人,外来人口16183人,人均纯收入约1.4万。辖区拥有5个幼儿园,2所小学,2所中学,3所医院,10个村级卫生室。社区设立党总支一个,行政村支部11个,拥有党员总数555人。社区组织机构设有党总支委员会,管委会,议监会。社区党总支下设11个行政村党支部,社区党代表工作室,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中心和社区学校。部分村居纵横交错,境内以农田为主,兼有华表山,贯穿南北交通有温瑞塘河、青年路、104国道、东西向主要道路有振兴路、莘华路等。下辖的11个行政村分为20个网格(46-65),各网格内企业、出租房、计划生育、外来人口、宗教场所等分布不均,每个网格平均户数263户(常住)平均人数1900人(包括外来人口)。 董田社区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家庭企业、小型企业、种养业,特别是滩涂养殖。经济状况与其它两社区比相对落后。目前,董田社区的重点工程项目包括A14大桥的建设,振兴路的亮化工程,董一、七、八、九等四村的安置留地建设,丁山围垦三期工程的政策处理,董六、华表、下山根的旧村改造工程等。 当前,董田社区社会发展情况良好,平安建设有序推进,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民生保障得到改善,群众基本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各类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
莘塍社区 |
莘塍社区是滨海新区的中心,东濒东海,距温州机场24公里,104国道穿境而过。地域面积10.75平方公里左右,耕地面积3890亩。农村人口25915人,外来人口19826人。是浙南重要蔬菜水果及海产品产区之一社区内共有中学3所、小学3所、幼托4所、医院(卫生院)3处。社区党总支下设16个行政村(居)党支部:上村村、中村村、下村村、农场村、垟底村、南镇村、仙甲季村、周家桥村、仙甲村、九里汇居民区、里岸居民区、新浦居民区、莘桥居民区、周田湾居民区、西岸居民区、营塍居民区党支部。2012年社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4.39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438元。社区内有莘塍工业功能区和东新工业功能区两个工业区,现有鞋类、服装业、塑料、高分子合成材料、机械五金、汽摩配等六大行业,拥有“中国休闲鞋生产基地”和“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两张国字号金名片。 莘塍社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比较有名的有兵部尚书蔡幼学,当代音乐家缪天瑞、眼科专家缪天荣、音乐家缪天华等。莘塍社区还是老革命根据地,刘英、林去病、龙跃等一大批革命前辈都曾在这里写下可歌可泣的历史。莘塍社区着力打造“滨海新区龙头,中心城区团块改造典范,优二强三产业、生态优先、集聚推动”的思路,着力建设城市东移样板区、海洋经济实验区、城乡统筹示范区,全力打造高端产业之街、宜居宜业之街、塘河文化之街、现代都市之街。 |
周家桥村 |
周家桥村位于104国道线东首,莘阳大道和镇府路交叉口。人口;1015人,户数;229户,外来人口1120人。村集体固定资产399万元,人均10740元。 周家桥村与西岸社区、华表村、董五村、中村村、南洋村、周田村、董三村、下村村、和平村、星火村、四坦村、董六村、南镇村、上村村、莘民社区、董田社区、莘塍社区、董九村、董八村、下山根村、前埠村、营新村、董七村、董四村相邻。 |
董九村 |
董九村位于浙江省瑞安市莘塍镇,位于温瑞塘河边,村主要干道为温瑞塘河路与振兴路。共有35个村民代表,有户数526户,村人口数2208人。 董九村与西岸社区、华表村、董五村、中村村、南洋村、周田村、董三村、下村村、和平村、星火村、四坦村、董六村、南镇村、上村村、莘民社区、董田社区、莘塍社区、周家桥村、董八村、下山根村、前埠村、营新村、董七村、董四村相邻。 |
董八村 |
董八村位于董九村东首,南接汀田镇,西邻董七村,北与董二村隔河相邻。全村现有人口1950人,共476户,全村共占地面积约26公顷。党支部3人,村委会4人,监委会5人,全村党员32人,村民代表37人 董八村与西岸社区、华表村、董五村、中村村、南洋村、周田村、董三村、下村村、和平村、星火村、四坦村、董六村、南镇村、上村村、莘民社区、董田社区、莘塍社区、周家桥村、董九村、下山根村、前埠村、营新村、董七村、董四村相邻。 |
下山根村 |
下山根村紧邻瑞祥大道,与莘塍工业园区隔路相望。全村现有人口702人,土地面积8.5公顷,房屋335间。山林面积达300多亩,其中有多处属于文物保护对象。莘塍两所高级中学之一——瑞安市云江中学就坐落于村中,为村里带来浓厚的文化氛围。 下山根村与西岸社区、华表村、董五村、中村村、南洋村、周田村、董三村、下村村、和平村、星火村、四坦村、董六村、南镇村、上村村、莘民社区、董田社区、莘塍社区、周家桥村、董九村、董八村、前埠村、营新村、董七村、董四村相邻。 |
前埠村 |
前埠村坐落在莘塍镇东南部,同南垟村相邻,全村现有890多户,以农业户口为主,常住人口3890人,全村共有成型企业62家,主要分布在前埠村老工业点内,人均年收入1063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20多万元,支部共有党员85名,其中男党员77名,妇女党员8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村居和稳定发展为目标,认真履行职责,紧紧抓住城市东扩和万松东路延伸工程发展机遇,依靠全村人民,大胆地开展工作,集中精力抓重点,全力以赴破难题,取得了小小的成绩! 一是班子建设 从自身做起,努力树立团结和谐的村两委领导班子整体形象,讲团结,求稳定,有了稳定才能发展,这是硬道理,所以如何促进村两委团结和谐作为村集体工作内第一要素,实行所有议事事先有沟通,议事讲大局,开会讨论讲民主,会后要求口径要统一,同时严格执行村二委分工责任制,做到工作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在碰到具体问题上,做到分工不分家,实行集体商量决定,形成了合力集体领导班子较强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二是不断地加强党的基层建设 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认真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村集体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堡垒作用,保持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性,实现了村党支部班子团结有力,议事民主气氛浓厚,同时加强了后备干部培养队伍建设! 一、村集体主要工作情况 1、紧抓城市东扩,万松东路延伸工程历史性发展机遇! 正确认识到万松东路延伸工程是项村集体今后事业发展关键和出路,事关每位村民最根本的切身利益,所以在建设工作上一是在上届村二委付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村集体土地深入调查和核对,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同时合理布局返回地的落实位置(返回地已调整);二是督促上级政府兑现了征地款和部分已上报获得审批失地农民保险指标206。 2、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订了集体资产分配方案 村二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又本着宪法村民自治规定,借鉴相邻村资产分配方案的成功经验,结合的实际情况,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世居及拥有土地承包权证为优先,同时兼顾了少数人利益,在广泛征求广大村民意见基础上,经村二委充分讨论和党支部大会审议与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制订了咱们村资产分配方案,把所有汇到咱们村帐户上征地款,包括工业区厂房租金和其他款项成功根据分配方案落实分配到户! 3、城建、老协、计生、社会综治、卫生等工作 (1)城建:利用塘河治理政策机会,为塘河上垟塘河路建设创造了时机,村二委多次精心组织,申请报告送给街道及有关部门,又专门成立了由张年林同志为负责人,吴积杰、吴东兴、李国光为成员的塘河路建设领导小组,利用街道出资一半的机会,由张年林同志为负责人领导小组,以清工方式0完成上垟塘河路建设工作,上垟塘河路建成,提高了咱们村整体形象,又成为了塘河一道风景线! (2)老协:新一届老协班子,充分发挥为村集体发展坚强后盾的作用,被评为莘塍街道2012年先进组织,成立了居家养老中心,这中心成立,为前埠村今后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3)计生:针对今后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增加,为有效地防止多生、抢生反正多得现象,根据村集体经济分配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并对违反计划生育父母实行制约措施,从经济利益源头上制止了过多违反计划生育现象的出现。(4)社会综治:村治安实行全年联防队员巡逻制,从每天晚上11点至4点,有效制止了治安和刑事的发生。 |
营新村 |
营新村位于莘塍镇人民路周田段东首,西北与董八村、莘塍二中为邻,系1998年珊溪水库枢纽工程移民村。全村总人口648人,居住户数180户,其中党员28人,村民代表32人,营新村经济以农业为主,村民民风淳朴。 按照“森林生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努力发展森林生态产业,并着眼于森林村庄生态的创建,依照总体规划的要求,积极实施森林村庄创建目标。生态经济的发展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条件为基础,只有将生态基础工程夯实了,才能进一步加快森林村庄生态建设的步伐。 1、抓好绿色通道的建设。对公路沿线疏残林进行补绿,对公路路树进行补植,对两旁村庄进行四旁绿化。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护,确保取得森林生态效益。要进一步加强林政管理,加大对乱砍滥伐林木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对超指标砍伐、超方放行等破坏《森林法》行为的人员,要一查到底,从严处理。加强生态建设。加强珍稀物种、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同时,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严禁捕猎受保护野生动物,查处炸鱼、毒鱼、电鱼行为。 2、继续抓好生态模式的推广工作。进一步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力度。抓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建设和绿色食品的申报工作,力争有一至二个品种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认证。同时,要积极探索以套种、间作、轮作为特征的农林牧复合模式;以稻田养鱼等稻田动植物共生为特征的立体模式;以村庄绿化、水土保护、土特产开发等山地综合开发为特征的整体效应模式;以生物相克、天敌除害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为特征的优化再生模式等各种农业生态模式的试点示范工作。 3、抓好村规划工作,严格按规划审批用地。村两委将做好村规划建设工作,严格住宅用地的审批,对新建住宅区进行连片规划,尤其是在空心房进行拆旧建新规划,让有经济基础的群众逐步到规划区按规划要求进行建房,以便改变村乱搭乱建住房的现象。 4、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行清洁生产,进一步治理和消除一次性发泡餐具、超薄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加强面源污染控制。禁止剧毒高毒农药流通,科学、合理、安全用药,提倡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加强村生态保护工作,控制农村和农业生产的污染。 |
董七村 |
董七村基本情况 全村现有人口2394人,602户,其中劳动力1525人,外出劳动力120人,党员56人,预备党员1名,外来人口1002人,出租房114多处.总耕地面积542.9 董七村与西岸社区、华表村、董五村、中村村、南洋村、周田村、董三村、下村村、和平村、星火村、四坦村、董六村、南镇村、上村村、莘民社区、董田社区、莘塍社区、周家桥村、董九村、董八村、下山根村、前埠村、营新村、董四村相邻。 |
董四村 |
董四村地处莘塍北片,全村有520户,约有2023人。主要产业有五金、塑料、服装、制鞋等行业。但是缺乏上规模的工业基础设施。渔业以海洋捕捞、海堡养殖蛏子为主,同时进行虾米加工,其加工产品直接运销全国各地。耕地田园由种植大户承包。我村耕地面积436亩。2011年工农业总产值3907万元,年度人均收入13000元。 本村响应政府号召,正在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项目已经启动,正在实施中。我村日后的变化,敬请期待......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