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苏州 >> 吴中区

吴中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吴中区谷歌卫星地图)


吴中区简介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64.8万人 2231平方公里 320506 215000 0512 查看 吴中区谷歌卫星地图

吴中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吴中高新区(长桥街道) 0 15.8平方公里 南区社区 新家社区 蠡墅社区 龙西社区 龙桥社区 新北社区 新南社区 苏蠡天怡社区 石湖天韵社区 天华社区 长蠡社区 月浜社区 宝带社区 澹台湖社区 先锋社区 水香苑社区 盘蠡苑社区 城西苑社区 新景苑社区 龙苑社区 龙华苑社区 东吴花园社区 吴中苑社区 嘉宝社区 南巷社区 苑南社区 西塘社区 苑东社区 苑北社区 美之雅社区 新苑社区 查看 吴中高新区(长桥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越溪街道 约17万人 48.8平方公里 吴山社区 教育园社区 溪上社区 溪江社区 木林社区 张桥村 旺山村 查看 越溪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郭巷街道 0 0 姜家社区 姜庄社区 尹山社区 黄潦泾社区 国泰社区 戈湾社区 徐浜社区 双浜社区 马巷社区 墅浦社区 官浦社区 国香园社区 湖岸社区 湖滨社区 斜港社区 湖景花园社区 独墅湖社区 查看 郭巷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横泾街道 约3.1万人 52.23平方公里 泾峰社区 上巷社区 尧南社区 泾苑社区 长远村 上林村 新湖村 新齐村 新路村 查看 横泾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香山街道 约2.2万人 25.37平方公里 舟山花园社区 小横山社区 长沙社区 墅里社区 蒋墩社区 香山村 舟山村 郁舍村 梅舍村 查看 香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城南街道 约18万人 17.5平方公里 小石城社区 玫瑰苑社区 新城苑社区 桂苑社区 商贸城社区 阳光苑社区 南港社区 碧波社区 南石湖社区 东湖社区 红庄社区 宝带桥社区 新江社区 龙南社区 查看 城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甪直镇 约20万人 115平方公里 甫里社区 保圣社区 甫港村 淞南村 淞港村 淞浦村 澄北村 澄湖村 甫南村 瑶盛村 甫田村 江湾村 前港村 三马村 湖浜村 澄墩村 长渠村 澄东村 查看 甪直镇谷歌卫星地图
木渎镇 约8.6万人 62.28平方公里 长浜社区 花苑社区 白塔社区 同春社区 翠坊社区 下塘社区 胥江社区 香溪社区 藏书社区 善人桥村 尧峰村 金山村 天平村 姑苏村 西跨塘村 五峰村 天池村 灵岩村 查看 木渎镇谷歌卫星地图
胥口镇 约10万人 36.6平方公里 子胥社区 马舍村 合丰村 采香泾村 箭泾村 新峰村 东欣村 查看 胥口镇谷歌卫星地图
东山镇 约5.4万人 96.55平方公里 洞庭社区 新潦村 太湖村 渡桥村 渡口村 吴巷村 莫厘村 双湾村 潦里村 碧螺村 杨湾村 三山村 陆巷村 查看 东山镇谷歌卫星地图
光福镇 0 58平方公里 梅园社区 福溪社区 东崦湖社区 邓尉村 福利村 太湖渔港村 迂里村 府巷村 冲山村 香雪村 查看 光福镇谷歌卫星地图
西山农业园区(金庭镇) 0 82.36平方公里 东河社区 堂里村 衙甪里村 缥缈村 东蔡村 石公村 秉常村 林屋村 庭山村 蒋东村 元山村 东村村 查看 西山农业园区(金庭镇)谷歌卫星地图
临湖镇 约9.8万人 55.6平方公里 联盟社区 渡村社区 东吴村 界路村 石庄村 浦庄村 湖桥村 陆舍村 石舍村 石塘村 采莲村 灵湖村 牛桥村 前塘村 查看 临湖镇谷歌卫星地图
穹窿山风景区 约5000人 10.2平方公里 接驾社区 穹窿社区 查看 穹窿山风景区谷歌卫星地图

吴中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虎丘区

  虎丘区位于苏州古城西侧,东临京杭大运河,南邻吴中区,北接相城区,西至太湖。总面积258平方千米。   总人口47.2万,其中常住人口28.5万人,暂住人口18.2万人,外籍人口0.5万人(根据虎丘区政府网)。   苏州高新区管委会、虎丘区人民政府驻运河路,邮编:215004。代码:320505。区号:0512。拼音:Huqiu Qu。   行政区划      虎丘区辖4个街道、3个镇:横塘街道、狮山街道、枫桥街道、镇湖街道、浒墅关镇、通安镇、东渚镇。   历史沿革      1951年,由吴县划出城东、城西两区组成苏州市郊区。   2000年1月5日,国务院批准将苏州市郊区更名为虎丘区。9月8日正式挂牌。辖横塘、虎丘、浒墅关3个镇和白洋湾街道、浒墅关经济开发区。   苏州高新区是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务院“保护古城风貌,加快新区建设”的批复精神于1990年11月开发建设的,199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0年,虎丘区辖1个街道、3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26242人,其中:白洋湾街道 10457人、横塘镇 65084人、虎丘镇 65342人、浒墅关镇 52379人、浒墅关经济开发区虚拟镇 32980人。   2002年9月,苏州市进行区划调整,将虎丘区虎丘镇和白洋湾街道以及横塘镇的部分村划出,由相城区和吴中区划入通安镇和东渚镇、镇湖街道。   ?年,虎丘区辖枫桥、狮山、横塘、镇湖4个街道及浒墅关、通安、东渚3个镇,下设通安、东渚、浒墅关3个分区和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总人口47.2万,其中常住人口28.5万人,暂住人口18.2万人,外籍人口0.5万人。   2003年行政区划一览 辖1个街道、5个镇。(根据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码整理)   狮山街道 辖:社区居委会(新升、馨泰、狮山、何山);村委会(星火、永和、曙光、狮山、黄山、落星、石城、明星、新升、兴隆、何山、典桥、徐何、金庄)。   横塘镇 辖:居委会(横塘);村委会(新丰、石湖、梅湾、青春、渔场)。   浒墅关镇 辖:居委会(龙华、和祥、严广、北津新村、北津、上青、南津、中津、浒香);村委会(保卫、保丰、牌楼、下山、吴公、横锦、莲香、杨安、永安、九图、青灯、真山、香桥)。   枫桥镇 辖:居委会(枫津、西津桥);村委会(津桥、支津、毛家、木桥、支英、开山、合利、东浜、马浜、新元、铜墩、广东、向街、三联、三元、丁新、旺米、马涧、联港、俞宅、朝红、新村、建林、枫渔)。   东渚镇 辖:居委会(东渚、西渚、寺桥街);村委会(玉屏、绞里、环龙、茅山、五桥、阳山、宝山、南山、南河、青山、龙山、东新、协新、下许、淹马、黄区、长巷、姚市、中村、新苏、姚江、大寺、新庄、市桥、新桥、秀o、山旺、西村、马山、石帆、西京、三湖、上山)。   通安镇 辖:居委会(通安镇);村委会(树山、新钱、青峰、珠庄、前横泾、北窑、中桥、平王、严山、彭山、俞巷里、西泾湾、金墅、航船浜、街西、庄前、箭渎、东泾、华山、北河、同心、颜家、新合、通安、渔业)。   高新区浒墅关分区 辖:村委会(大新、共和、运河、兴贤、四明、大同、观山、阳东、石林、新民、长亭)。   【2003年区划调整】 撤销横塘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横塘街道办事处;撤销枫桥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枫桥街道办事处。   2004年底行政区划一览:   (街道)   通安镇面积40.00平方千米,人口41356人。   东渚镇面积37.72平方千米,人口31441人。   浒墅关镇 面积40.00平方千米,人口47148人。   镇湖镇面积20.20平方千米,人口21963人。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电子版》整理。缺街道数据。)   截至2005年12月8日,全区共有3个街道、3个镇。截至2007年4月4日,全区共有3个街道、3个镇:狮山街道、横塘街道、枫桥街道、浒墅关镇、东渚镇、通安镇。  

吴中区

相城区

   相城区位于苏州市区北部。面积416平方千米。总人口34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元和街道,邮编:215131。代码:320507。区号:0512。拼音:Xiangcheng Qu。   行政区划      相城区辖4个街道、4个镇:元和街道、太平街道、黄桥街道、北桥街道、望亭镇、黄埭镇、渭塘镇、阳澄湖镇。   历史沿革      相城因春秋吴国大臣伍子胥在阳澄湖畔“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相其他,欲筑城于斯”而得名。   2000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吴县市,设立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相城区辖原县级吴县市和陆慕、蠡口、黄桥、渭塘、太平、湘城、阳澄湖、北桥、黄埭、东桥、望亭、通安12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陆慕镇。2001年2月28日,相城区正式挂牌。   2001年,辖12个镇:陆慕镇、蠡口镇、黄桥镇、渭塘镇、太平镇、湘城镇、阳澄湖镇、北桥镇、黄埭镇、东桥镇、望亭镇、通安镇。   2002年9月,苏州市进行区划调整,将相城区的通安镇划归虎丘区管辖。   2003年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码整理)   望亭镇 辖:居委会(人民、新旺);村委会(新埂、何家角、宅基、迎湖、项路、堰头、泥图湾)。   东桥镇 辖:居委会(东桥);村委会(金龙、胡桥、长康、旺庄、西桥、三埂、新巷、方埝)。   黄埭镇 辖:居委会(东、中、西、新区);村委会(青龙、长泾、斜桥、上浜、西巷、潘阳、裴圩、下堡、湖林、永昌、卫星、倪汇、汤浜、埭渔、鹤泾)。   黄桥镇 辖:居委会(黄桥、河东);村委会(方浜、张庄、生田、胡湾、木巷、大庄、占上)。   渭塘镇 辖:居委会(渭塘);村委会(塘角、渭西、渭南、骑河、渭北、西湖、凤凰泾、凤阳、盛泽荡)。   北桥镇 辖:居委会(北桥);村委会(北桥、北丰、楼巷、思桥、黄泾、鹅东、丰泾、西钱、丁家、张华、南泾、百家、芮埭、庄基、石桥、灵峰、北渔)。   太平镇 辖:居委会(太平、黎明);村委会(盛泽、莲港、旺巷、聚金、沈桥、花倪、花娄、乐安)。   湘城镇 辖:居委会(沈周、圣堂、陆巷);村委会(戴娄、枪堂、十图、岸山)。   阳澄湖镇 辖:居委会(阳澄湖、消泾);村委会(清水、新泾、洋沟娄、北前、消泾、车渡、莲花、渔业)。   元和镇 辖:居委会(北街、南街、中街、下塘、娄花、蠡口);村委会(娄北、众泾、古巷、凌浜、玉成、御窑、姚祥、唐家、朱巷、胡巷、朱泾、莫阳、秦埂)。   开发区 辖:居委会(徐庄、采莲、登云、常楼);村委会(林巷)。   【2003年区划调整】 撤销元和镇、黄桥镇,以原黄桥镇所辖区域,原元和镇相城大道以西的蠡口、芙蓉、蠡苑、中街、南街、北街、下塘、娄花8个居委会和朱巷、御窖、玉成、姚祥、秦埂、唐家、莫阳、凌浜8个村委会以及朱泾、古巷2个村相城大道以西区域设立元和街道办事处;撤销太平镇,以原太平镇行政区域,原元和镇相城大道以东的胡巷、众泾、娄北、徐庄、采莲、登云、常楼、林巷8个村委会及朱泾、古巷2个村的相城大道以东区域设立太平街道办事处;湘城镇与阳澄湖镇合并设立阳澄湖镇,镇政府驻湘城。   2004年底行政区划一览:相城区辖9个镇。   望亭镇  面积44.06平方千米,人口 41985人。   东桥镇  面积30.33平方千米,人口 36634人。   黄埭镇  面积51.38平方千米,人口 61060人。   黄桥镇  面积23.08平方千米,人口 37143人。   元和镇  面积52.82平方千米,人口128620人。   渭塘镇  面积36.69平方千米,人口 30741人。   北桥镇  面积47.52平方千米,人口 44336人。   太平镇  面积46.13平方千米,人口 32578人。   阳澄湖镇 面积96.77平方千米,人口 48787人。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电子版》整理)   截至2005年12月8日,全区共有3个街道、6个镇:元和街道、太平街道、黄桥街道、望亭镇、东桥镇 、黄埭镇、北桥镇、渭塘镇、阳澄湖镇。   根据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府复[2006]156号文件批复,撤销北桥镇建制,设立北桥街道办事处。截至2007年4月4日,全区共有4个街道、4个镇:元和街道、太平街道、黄桥街道、北桥街道、望亭镇、黄埭镇、渭塘镇、阳澄湖镇。   

姑苏区

  苏州市宣布合并位于古城区的沧浪、平江、金阊三区为姑苏区,县级市吴江市撤县设区。区划调整后苏州城区将直接与上海接壤,此举将有利于加强苏州中心城市首位度和辐射能力,理顺苏州古城保护和太湖整体保护开发的体制机制,还将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提高行政效能。   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周伟强介绍说,经国务院、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苏州市此次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为:撤销苏州市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设立苏州市姑苏区,以原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的行政区域为姑苏区的行政区域。撤销县级吴江市,设立苏州市吴江区,以原县级吴江市行政区域为吴江区的行政区域。   周伟强表示,苏州下辖五县市均是全国十强县,苏州市中心城市首位度偏弱,辐射带动能力不足,调整前苏州城区各项社会发展指标均占全市比不足四成,而调整后各项指标占比都将过半。同时,区划调整后苏州城区将直接与上海市接壤,进一步提升苏州市在接轨上海、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拥有部分太湖水面和岸线的吴江撤市设区,将使得吴江区既保持县域体制机制活力,又获得城区功能新的发展优势,并有利于理顺太湖整体保护开发体制机制。   记者了解到,沧浪、平江、金阊三区是苏州城市之核,苏州古城区集中在这一区域,但三区存在规模小、财政实力弱、发展同质化问题,此次合并成立姑苏区,将有利于对古城实行统一的行政管理。   

吴江区

   吴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北纬30°45′36〞-31°13′41〞,东经120°21′4〞-120°53′59〞。东接上海市青浦区,南连浙江省嘉兴市和桐乡市,西临太湖,北靠苏州市吴中区,东南与浙江省嘉善县毗邻,东北和昆山市接壤,西南与浙江省湖州市交界。总面积1192平方千米(简册) / 总面积为1176.68平方千米(不包括所辖太湖水面)。2004年底,总人口77.75万人。   市人民0驻松陵镇,邮编:215200。代码:320584。区号:0512。拼音:Wujiang Shi。   行政区划      吴江市辖9个镇:松陵镇、同里镇、汾湖镇、平望镇、盛泽镇、横扇镇、七都镇、震泽镇、桃源镇。   历史沿革      建制沿革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江建县,县治设松陵,属苏州。元元贞二年(1296年)吴江县升为州,明洪武元年(1369年)复为县。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吴江县偏西地设震泽县,偏东地为吴江县。1912年吴江、震泽两县复合为吴江县,隶属江苏都督府。   1949年4月29日吴江解放。   1992年2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吴江县,设立吴江市。   区划沿革   1949年解放后,吴江县先后分设8个区、10个区、9个区、5个区。1957年全县撤区并乡,共设23个乡,7个县属镇。1958年全县农村成立20个人民公社,1962年又增设3个人民公社。   1983年恢复乡村建制,黎里镇与黎里乡合并,实行镇管村,全县共设7个镇,22个乡。1985年又有5个乡镇合并。自1987年起全县各乡陆续撤乡建镇。1992年,设有18个镇,5个乡。   ?年,吴江市辖23个镇:盛泽镇、松陵镇、平望镇、震泽镇、黎里镇、同里镇、芦墟镇、北厍镇、八坼镇、桃源镇、横扇镇、梅堰镇、铜罗镇、八都镇、屯村镇、南麻镇、七都镇、庙港镇、菀坪镇、金家坝镇、坛丘镇、莘塔镇、青云镇。   2000年,吴江市辖21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857104人,其中:松陵镇 135942人、同里镇 32445人、菀坪镇 15983人、屯村镇 21477人、莘塔镇 21634人、芦墟镇 34350人、北厍镇 33388人、金家坝镇 25766人、黎里镇 41543人、平望镇 57469人、梅堰镇 31436人、盛泽镇 137487人、南麻镇 21799人、八都镇 28497人、横扇镇 28999人、七都镇 37031人、庙港镇 28710人、震泽镇 47390人、铜罗镇 26552人、青云镇 25166人、桃源镇 24040人。   【2003年行政区划调整】 由原来的18个镇调减到10个:1.盛泽镇、南麻镇、坛丘镇合并。2.横扇镇、菀坪镇两镇合并。3.七都镇、庙港镇两镇合并。4.震泽镇、八都镇两镇合并。5.桃源镇、铜罗镇、青云镇合并。6.芦墟镇、金家坝镇、莘塔镇合并。7.黎里镇、北厍镇两镇合并。8.平望镇、梅堰镇两镇合并。9.同里、屯村合并。10.松陵、八坼合并。其中坛丘镇、青云镇、莘塔镇、屯村镇和八坼镇先前已经撤并。2003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72186人,全市非农业居民231614人。   2003年,盛泽、南麻两镇合并设立盛泽镇,镇0驻盛泽;横扇、菀坪两镇合并设立横扇镇,镇0驻横扇;七都、庙港两镇合并设立七都镇,镇0驻七都;震泽、八都两镇合并设立震泽镇,镇0驻震泽;桃源、铜罗两镇合并设立桃源镇,镇0驻桃源;芦墟、金家坝两镇合并设立芦墟镇,镇0驻芦墟;黎里、北厍两镇合并设立黎里镇,镇0驻黎里;平望、梅堰两镇合并设立平望镇,镇0驻平望。   2003年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码整理)   松陵镇 辖:社区居委会(北门、东门、西塘、城中、水乡、鲈乡二村、鲈乡三村、石里、西元圩、八坼);村委会(清树湾、梅里、吴模、联团、江新、高新、长安、芦荡、南厍、捕捞、友联、练聚、直港、农创、南刘、友谊、新营、联民、汤华、黑龙、石铁、第二渔业村委会)。   同里镇 辖:社区居委会(东新、鱼行、东溪、屯溪、富渔、屯渔);村委会(文安、田厍、叶建、合心、湘娄、白蚬湖、肖甸湖、九里湖、北联、三港、屯南、屯溪)。   芦墟镇 辖:社区居委会(镇东、镇西、新区、莘塔、金家坝);村委会(秋田、城司、伟明、芦东、汾湖湾、莘南、莘西、元荡、龙泾、港南、三好、三和、高新、东联、雪巷、蚬南、群众、长胜、杨文头、红旗、梅石、大潮、跃进、新钢、星谊、银杏)。   黎里镇 辖:社区居委会(黎新、兴黎、振黎、北厍);村委会(黎阳、建南、史北、华莺、大联、方联、汤角、青石、乌桥、黎花、雄锋、元鹤、东方、梅墩、大胜、黎星、汾湖、浮楼、沈家港、大长港、川心港、永新)。   平望镇 辖:社区居委会(西塘、河西、南大、新建、南新、新诚、梅堰);村委会(群星、金联、联丰、胜灯、平西、上横、溪港、南杨、顾扇、莺湖、端市、中鲈、万心、龙南、庙头、联合、双浜、新南、平安、秋泽、三官桥)。   盛泽镇 辖:社区居委会(太平、里安、工厂、花园、荡口、桥北、新民、印染、新生、谭丘、盛虹、永和、茅塔、杨扇、蔬菜、盛渔、郎中、西白洋、谭渔、南麻);村委会(东港、红洲、圣塘、兴桥、群铁、前跃、幸福、黄家溪、北角、胜天、荷花、谭丘、双熟、人福、龙桥、溪南、北旺、南塘、坝里、大谢、桥南、永平、龙北、沈家、七庄、庄平、寺西洋)。   横扇镇 辖:社区居委会(横扇、沧浦、菀坪、渔业);村委会(星字湾、北横、沧洲、姚家港、圣牛、叶家港、双湾、大家港、厍港、四都、戗港、王焰、新湖、诚心、同芯、安湖、菀南)。   七都镇 辖:社区居委会(七都、庙港、渔业);村委会(东风、环湖、沈家湾、隐读、丰田、长桥、东庙桥、吴越、群幸、菱田、望湖、双塔、陆港、荣烂、庙港、联强、节制闸、开明、开弦弓、丰民、光荣、盛庄)。   震泽镇 辖:社区居委会(镇南、砥定、石瑾、贯桥);村委会(勤幸、朱家浜、新乐、金星、三扇、众安桥、齐心、永乐、双阳、新幸、蠡泽、兴华、大船港、贯桥、桃花庄、曹村、长家湾、前港、联星、林港、夏家抖、龙降桥、花木桥)。   桃源镇 辖:社区居委会(南区、北区、铜罗);村委会(民益、广福、利群、宅里桥、前窑、新亭、九里桥、杏花、青云、天亮浜、文民、瑾下浜、大德、梵香、新和、水家港、新蕾、陶墩、戴家浜、桃花源、仙南、贤胡、迎春、严东、开阳、富乡、后练、严慕)。   吴江市经济开发区 辖:运东分区、运西分区;村委会(花港、姚家庄、柳胥、吴新、淞南、三里桥、庞北、庞南、庞东、庞山、庞杨、白龙桥、渔业、凌益、龙津、西联、同兴、方尖港、栅桥、厍浜、仪塔、叶明、叶泽)。   【2004年】 全市全面完成撤乡建镇,共设松陵、盛泽、同里、震泽、黎里、平望、芦墟、桃源、横扇、七都10个镇。   松陵镇 面积128.02平方千米,人口147743人。   同里镇 面积102.91平方千米,人口 47952人。   芦墟镇 面积149.24平方千米,人口102295人。   黎里镇 面积108.52平方千米,人口 92228人。   平望镇 面积135.65平方千米,人口 82712人。   盛泽镇 面积147.74平方千米,人口202851人。   横扇镇 面积 57.58平方千米,人口 58029人。   七都镇 面积 86.20平方千米,人口 73954人。   震泽镇 面积 95.61平方千米,人口 85249人。   桃源镇 面积 90.60平方千米,人口 71825人。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电子版》整理)   2005年,吴江市辖松陵、盛泽、同里、震泽、黎里、平望、芦墟、桃源、横扇、七都10个镇,共有242个行政村、69个社区居委会。吴江开发区新增了一个社区居委会。   松陵镇(320584100) 辖10个社区(北门、东门、西塘、城中、水乡、鲈乡二村、鲈乡三村、石里、西元圩、八坼)、22个村委会(清树湾、梅里、吴模、联团、江新、高新、长安、芦荡、南厍、捕捞、友联、练聚、直港、农创、南刘、友谊、新营、联民、汤华、黑龙、石铁、第二渔业村)。   同里镇(320584101) 辖6个社区(东新、鱼行、东溪、屯溪、富渔、屯渔)、12个村委会(文安、田厍、叶建、合心、湘娄、白蚬湖、肖甸湖、九里湖、北联、三港、屯南、屯溪)。   芦墟镇(320584102) 辖5个社区(镇东、镇西、新区、莘塔、金家坝)、26个村委会(秋田、城司、伟明、芦东、汾湖湾、莘南、莘西、元荡、龙泾、港南、三好、三和、高新、东联、雪巷、蚬南、群众、长胜、杨文头、红旗、梅石、大潮、跃进、新钢、星谊、银杏)。   黎里镇(320584103) 辖4个社区(黎新、兴黎、振黎、北厍)、22个村委会(黎阳、建南、史北、华莺、大联、方联、汤角、青石、乌桥、黎花、雄锋、元鹤、东方、梅墩、大胜、黎星、汾湖、浮楼、沈家港、大长港、川心港、永新)。   平望镇(320584104) 辖7个社区(西塘、河西、南大、新建、南新、新诚、梅堰)、21个村委会(群星、金联、联丰、胜灯、平西、上横、溪港、南杨、顾扇、莺湖、端市、中鲈、万心、南、庙头、联合、双浜、新南、平安、秋泽、三官桥)。   盛泽镇(320584105) 辖20个社区(太平、里安、工厂、花园、荡口、桥北、新民、印染、新生、谭丘、盛虹、永和、茅塔、杨扇、蔬菜、盛渔、郎中、西白洋、谭渔、南麻)、27个村委会(东港、红洲、圣塘、兴桥、群铁、前跃、幸福、黄家溪、北角、胜天、荷花、谭丘、双熟、人福、龙桥、溪南、北旺、南塘、坝里、大谢、桥南、永平、龙北、沈家、七庄、庄平、寺西洋)。   横扇镇(320584106) 辖4个社区(横扇、沧浦、菀坪、渔业)、17个村委会(星字湾、北横、沧洲、姚家港、圣牛、叶家港、双湾、大家港、厍港、都、戗港、王焰、新湖、诚心、同芯、安湖、菀南)。   七都镇(320584107) 辖4个社区(七都、庙港、渔业、西漾渔业)、22个村委会(东风、环湖、沈家湾、隐读、丰田、长桥、东庙桥、吴越、群幸、菱田、望湖、双塔、陆港、荣烂、庙港、联强、节制闸、开明、开弦弓、丰民、光荣、盛庄)。   震泽镇(320584108) 辖4个社区(镇南、砥定、石瑾、贯桥)、23个村委会(勤幸、朱家浜、新乐、金星、三扇、众安桥、齐心、永乐、双阳、新幸、蠡泽、兴华、大船港、贯桥、桃花庄、曹村、长家湾、前港、联星、林港、夏家抖、龙降桥、花木桥)。   桃源镇(320584109) 辖3个社区(南区、北区、铜罗)、28个村委会(民益、广福、利群、宅里桥、前窑、新亭、九里桥、杏花、青云、天亮浜、文民、瑾下浜、大德、梵香、新和、水家港、新蕾、陶墩、戴家浜、桃花源、仙南、贤胡、迎春、严东、开阳、富乡、后练、严慕)。   吴江经济开发区(320584400) 辖2个社区(江陵、庞山湖)、22个村委会(花港、姚家庄、柳胥、吴新、淞南、三里桥、庞北、庞南、庞东、庞山、庞杨、白龙桥、凌益、龙津、西联、同兴、方尖港、栅桥、厍浜、仪塔、叶明、叶泽)。   截至2005年12月8日,全市共有10个镇:松陵镇、同里镇、芦墟镇、黎里镇、平望镇、盛泽镇、震泽镇、七都镇 、桃源镇、横扇镇。2006年,江苏省0批复同意吴江市芦墟与黎里两镇合并,成立汾湖镇。截至2007年4月4日,全市共有9个镇:松陵镇、同里镇、汾湖镇、平望镇、盛泽镇、震泽镇、七都镇、桃源镇、横扇镇。  

常熟市

   常熟市位于江苏东南部,是苏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该市处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扼长江黄金水道咽喉,位于东经120°33′—121°03′,北纬31°33′—31°50′之间,东邻太仓,距上海100公里,南连昆山、苏州,西邻无锡、江阴,北濒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西北与张家港接壤,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境内地势平缓,气候温和,风调雨顺,因年年丰收而得名“常熟”,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全境东西间最长距离49公里,南北间最长距离37公里,全市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含长江界属水面),人口103.6万,下辖13个镇场,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招商城。常熟以悠久的人文历史、秀丽的山川景色、丰饶的物产资源享誉江南。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又先后获 “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全国畅通工程模范管理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称号,成为中国获得该殊荣的第一个县级市;同时还获得“遗产管理”单项竞赛第一名等称号。2007年12月5日,常熟市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光荣称号。   常熟市位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上海经济圈中心,东倚上海,南接苏州,西邻无锡,北枕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近20年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15%以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特别是近几年来,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截至2003年10月,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732家,总投资133.5亿美元,注册外资50.2亿美元。   一、开发区成为外资投入的高度聚集区。全市现有常熟经济开发区和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和3个市级开发区。这些开发区基础配套设施完备,功能定位合理,区域特色明显,到2007年10月,已有332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注册外资32.5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65%。   二、已形成了以造纸、能源、建材、化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临江产业群体,吸引了国际上一批著名的跨国公司前来投资,总投资60多亿美元。如芬兰UPM,日本大金、住友、夏普,台湾长春化工、迦南电通,香港理文纸业,法国阿托菲纳。其中造纸业投资22亿美元,占全市总投资的16.5%,能源投资12.3亿美元,占全市9.2%,钢铁投资14.5亿美元,占全市10.9%,化工投资7亿美元,占5.2%。另外,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新型材料、高档轻纺、外向型农业为主导的产业正在兴起。   三、来常投资以亚洲、欧美的国家(地区)为主。来自台湾的投资数量居第一位,占全市的32%,新加坡居第二位,占17%,香港居第三位,占15%,芬兰居第四位,占14%,日本居第五位,占6%。   四、随着苏嘉杭、沿江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常熟交通区位优势更加显现,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等各项硬件设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投资成本同周边大城市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较高,银行信贷、资产评估、涉外律师、投资咨询等社会中介服务比较健全。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常熟境内地势低平,海拔大都在3—7米间。境内山丘主要有虞山、顾山、福山等。其中以虞山为最,海拔261米,长6400米,东端蜿蜒入古城,素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说。   水文状况   境内水网交织,各河流湖荡均属太湖水系,其分布呈以城区为轴心向四周辐射状,东南较密,西北较疏,河道较小,水流平稳。主要河流有望虞河、白茆塘、常浒河、元和塘、张家港、盐铁塘、耿泾塘等,湖泊有昆承湖、尚湖等。   气候类型   常熟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一年中,冬季盛行大陆来的偏北风,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夏季盛行海洋来的东南风,以炎热多雨天气为主;春秋两季为冬夏季风交替时期,常出现冷暖、干湿多变的天气。年均总日照数2130.2小时,占可照时数48%;年平均气温15.4°C;年均降水量1054毫米。   自然资源   1.生物资源   常熟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有出自长江的鮠鱼、鲥鱼、刀鱼、海白虾等,出自内河的有鲫鱼、草鱼、鲢鱼、鳊鱼、青虾和阳澄湖大闸蟹等。野生植物资源有乔木、灌木、药材、草、蕈菌等5大类200多种。野生乔木主要有紫檀、柘树;野生灌木主要有山楂、金樱子;野生药材有何首乌、蒲公英等765种;草类繁多,有芦苇、野燕麦等20多种;蕈菌类有松树蕈等。境内人工栽培的树木有300多种。其中用材林有马尾松、黑松、刺槐、水杉等,竹类有燕竹、篾竹、象竹、毛竹等,果树有银杏、板栗、杨梅等,特种经济林有杞柳、桑树、茶和观赏性花木等。野生动物主要有哺乳类、鸟类800余种,近年来又有人工饲养的北极狐、水貂等。   2.地下水资源   境内地下水均以第四系孔隙水为主。由于埋深适中,地层稳定,分布面广,水量丰富,水质上乘,曾被广泛采用。近年来为防陆地沉降,已渐回填停用。虞山、福山等山丘地段,地下水常以下降泉形式出露,形成间歇性涧泉,如秦坡涧、桃源涧、玉蟹泉、焦尾泉、舜过泉等,流量较少,但水质优良,矿化度0.05—0.07千克/升,硬度一般小于50毫克/升,为极软水。   3.矿产资源:有高岭土、黄沙、煤、泥炭、石英砂、天然气等,但储量极小。  

张家港市

  张家港市地处北纬31°43′12″~32°02′,东经120°21′57″~120°52′,张家港市ID号:320582,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东南部,北滨长江,与南通、如皋、靖江相望;南近太湖,与无锡、苏州相邻;东连常熟、太仓,距上海98公里;西接江阴、常州,距南京200公里,是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   张家港市在全国县城经济百强县(市)中列 第三位,先后荣获了 “国家第一批卫生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生态市”、“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90多项国家级、100多项省级荣誉称号。   2006年,率先建成首批“国家生态市”,高标准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 2008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张家港市历史久远,拥有10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时间分布在距今2500年至8000年之间,其中南沙东山村遗址的出土文物是长江下游最早的古文化遗址。商末属勾吴之地,晋代设暨阳县,县治即今杨舍镇。   1962年,从常熟和江阴各划出数个公社,建立沙洲县,1986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沙洲县,设立张家港市,现下辖8个镇和常阴沙管理区。全市总面积998.4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85.55平方公里。西北部有江中小岛双山沙,面积18平方公里。境内有沿江岸线71.78公里,其中不冻不淤的深水岸线有33.7公里;大小河道8073条,总长4074.3公里。依托优越的沿江岸线,建有国际贸易商港张家港港、全国唯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和占地1.53平方公里的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   至2006年末,张家港市总户籍人口87.9万人,外来暂住人口46万人。地方特产有并誉为“长江三鲜”的鲥鱼、刀鱼、河豚;始于清咸丰年间凤凰高庄豆腐干;曾被列为贡品、驰名大江南北的鹿苑鸡以及凤凰水蜜桃、高峰鹿液茶、弄里芹菜、拖炉饼等。改革开放以来,张家港人民弘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2006年,张家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42.5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86.60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48:64.47:34.05。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9.57万元,折合1.22万美元。全年财政总收入136.89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在全省继续名列第二。全市工业主要以冶金、纺织、化工、粮油食品为支柱行业,2006年完成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480.1亿元,实现工业利税总额166.89亿元,利润105.34亿元,其中十大企业集团和50家骨干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市的67%、72%和69%。江苏沙钢集团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永钢集团、华芳集团、江苏国泰国际集团、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4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张家港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亿吨,集装箱运量45.6万标箱,跻身亿吨大港行列,成为全国首个货物吞吐量超亿吨的县域口岸,2006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25.89亿美元,其0口54.8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5%和33.7%。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1只,国家免检产品25只。   至2007年末,户籍总人口88.8万人,外来暂住人口60万人。地方特产有并誉为“长江三鲜”的鲥鱼、刀鱼、河豚;始于清咸丰年间凤凰高庄豆腐干;曾被列为贡品、驰名大江南北的鹿苑鸡以及凤凰水蜜桃、高峰鹿液茶、弄里芹菜、拖炉饼等。   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生态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荣誉称号。2008年,张家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0亿元,完成工业销售收入3705亿元,财政总收入253.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2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600元。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全国百强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排名中,张家港市名列第三位。   2006年,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产业这一主线,不断强化科技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科技工作得到强力推进,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推动作用日益显现,有97只项目列入苏州以上科技计划,争取科技经费3879.5万元,全年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达56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比重23.07%,较上年度提高了2.07个百分点。   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 是中国唯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保税区利用海关保税的独特条件,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出口加工三大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区内化工、粮油、机电、纺织四大特色产业齐头并进,已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各类优质资源的聚合地、新型产业的集中区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成为中国长江流域重要的投资载体,连接国 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重要桥梁。   江苏省张家港保税港区 我国目前唯一一个位于县域口岸的保税港区——张家港保税港区,2008年12月份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这是我国第十二个,也是江苏省首个保税港区。   张家港保税港区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分为码头作业区、加工区、仓储区、集装箱区、大宗散货区等五大功能区域,具有包括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等功能。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徐仲高表示,张家港保税港区将全力打造四个中心:以大宗货物为特色的国际散货集散中心;以长江黄金水道为纽带的流域航运中心;以国际采购为重点的国际分拨中心;以专业交易市场为主体的商品展销中心。在保税港区内,企业可享受便捷的进出境手续、优惠的税收政策、宽松的贸易管制、简化的业务手续等多方面待遇。   江苏省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 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口的区位优势,具备国际中转、国际分拨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四大功能,是中国境内开放度最大、政策最优惠的特殊经济区域。   江苏省张家港经济开发区 以发展机械、电子、纺织、化工、汽配、食品等行业为主,投资条件完备,各类设施配套。张家港经济开发区正日益成为张家港市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招商引资重要载体和发展中的新城区。   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 是以精细化工为主要特色的化工园,规划总面积13.8平方公里,是张家港保税区的工业配套区,享受保税区的有关优惠政策。位于园区内的化工品交易市场成交量占全国散化市场交易额的60%,名列全国23家最具竞争力化工交易市场首位。   江苏扬子江国际冶金工业园 的产业定位是以沙钢集团和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为核心,建成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的冶炼、加工为主业,以机械制造、汽车配件、新型材料为延伸产业,正在建设中的冶金物流中心将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物流配套服务。   张家港市沿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位于张家港市北部沿长江一线,开发区东西全长50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是投资建办码头仓储、基础工业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理想场所,正逐步发展成为以石化、机械、建材、码头、仓储、生态农业等为主体的临江产业聚集地。   开放型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张家港的经济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出口产品包括纺织、针织、丝绸、服装、轻工、化医、机械、电子等15大类500多个品种,贸易业务拓展到近百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82.7亿美元,其0口28.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1%和44.1%,预计200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将突破100亿美元。   江苏国泰国际集团2004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2.38亿美元,其0口9.5亿美元,跻身中国外贸3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68位,出口额连续多年在江苏省外贸企业中名列首位。   目前,全市已累计批办三资企业超过1200家,投资总额超过120亿美元,注册外资近60亿美元。美国陶氏、杜邦、雪佛龙菲利普斯,日本三菱、伊滕忠、旭化成,韩国浦项、WIA汽配,德国博泽、南方毛业,法国罗地亚、霞日、波坦等近50家国际著名大公司前来投资兴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7家。   张家港市非常注重对内开放工作。已有中粮集团、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北京三吉利能源、中集总公司、安徽海螺水泥、铜都铜业、新疆屯河、上海港机等10多家国家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在该市投资兴业。到目前为止,全市建办利用外地资本项目1600多个,注册资本超过50亿元。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06年,通过组织实施“310工程”(即十大科技攻关项目、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十大专利产业化项目),企业自主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共有53个项目列入省级以上工业科技计划。其中,国家创新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4项,国家火炬计划17项,高新张铜的“稀土处理紫杂铜直接生产高性能铜合金管材及其产业化”和国泰华荣的“3000吨/年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液”两个项目被列入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省高新技术产品66只、省软件产品9只,贝尔机械等19家企业进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飞翔化工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市前程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软件企业。有4项成果列入省级科技进步奖,12项成果列入苏州市科技进步奖,获奖数量及档次均处苏州各各市(县)之首。   2006年,张家港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专家的评审,被正式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这标志着该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孵化服务、硬件设施、发展指标等方面都步入了国家级创业中心的行列。   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星火学校,这是该市首个国家级星火学校,为提高全市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实现“零”的突破。沙钢的“棒线材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板带材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飞翔化工的“江苏省功能型精细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被列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市科技局与东南大学、沙洲职业工学院合作共建的张家港市光机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   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   2006年,市科技局以“三百”活动为抓手(即:组织百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对接;促成百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组织百名专家、教授港城企业考察活动),全力推进产学研合作。   “三百”活动扎实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有17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来该市考察、交流,100多家企业赴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洽谈,全市105家企业与110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在扎实推进与清华大学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各项工作的同时,市科技局与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6所高校共建了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全年新建合作项目75项,国泰华荣的“硫烃基烷氧基硅烷”和通力机电的“TL型电脑绗缝绣花机”等两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兴贸行动计划,海狮集团的“GXZQ-15S系列石油溶剂干洗机”作为苏州市唯一的项目被列入省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   专利申请大幅增长   2006年,该市专利申请超2000件,实现大幅度增长,名列苏州市各县级市第一。市科技局组织17家企业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荣获最佳组团奖和最佳布展奖,有9家企业的11只专利荣获第三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   2006年,该市有17个项目被列入苏州市级以上农业科技项目,其中省级农业科技项目5个,国家级2项。   江苏七洲的“防治蔬菜疫病和青枯病的芽孢杆菌制剂的研制和开发”被列入省农业高技术项目,使该市在承担省农业高技术计划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市三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出口鲜切花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列入苏州市首批农业专项,引起省科技厅和国家科技部的关注。   种子培育、农作物设施栽培取得新进展,神园葡萄种子(5份120克,5个品种)搭载“实践八号”卫星遨游太空15天,为培育更高产、优质、多抗的葡萄新品种打下了基础,开创了我省种子飞天的先河。   12月16日, 江苏以及长江中下游沿线第一个保税港区——张家港保税港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这也是我国迄今第一个位于县域口岸的保税港区。   <   行政区划   张家港市辖8个镇:杨舍镇、塘桥镇、金港镇、锦丰镇、乐余镇、凤凰镇、南丰镇、大新镇;以及常阴沙农场。  

昆山市

  昆山位于东经120°48′21″~121°09′04″、北纬31°06′ 34 ″~31°32′36″,处江苏省东南部、上海与苏州之间。北至东北与常熟、太仓两市相连,南至东南与上海嘉定、青浦两区接壤,西与吴江、苏州交界。东西最大直线距离33公里,南北48公里,总面积921.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23.1%。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 16.5℃ ; 年降水量1447毫米,年日照时间1697小时,全年无霜期239天。   昆山属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境内河网密布,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略呈倾斜,自然坡度较小。地面高程多在2.8~3.7米之间(基准面:吴淞零点),部分高地达5~6米,平均为3.4米。北部为低洼圩区,中部为半高田地区,南部为濒湖高田地区。    全市面积921.3平方公里,约合138.2万亩,其中耕地70.5万亩,园地1.65万亩,林地1.7万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3.62万亩,交通用地8.13万亩,水域30.9万亩,未利用土地0.55万亩。   全境河流总长1056.32公里,其中主要干支河流62条,长457.51公里;湖泊41个,水面10余万亩。年均降水量1074毫米;年地表水中河湖蓄水6.9亿立方米,承泄太湖来水51.3亿立方米,引入长江水2.5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开采量约0.95亿立方米。境内有昆石、红泥、矿泉水等,尤昆石为奇。林木类有竹、松、梅、桑等,观赏型树种日渐增多,以琼花为珍;野生药用植物有百余种,数并蒂莲为贵;野生动物品种繁多,其中阳澄湖大闸蟹驰名中外。市内的亭林公园融自然景物与名胜古迹于一体,玉峰山"百里平畴,一峰独秀";古镇周庄以"中国第一水乡"闻名海内外,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被誉为199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顾炎武墓、秦峰塔、文昌阁等历史名胜广受注目;阳澄湖、淀山湖的水上风情园、国际游园、高尔夫球场、赛车俱乐部、度假村庄等现代化旅游项目,令人乐而忘返;丹桂园大型主题公园集观光、度假、游乐、餐饮于一体,广为游人青睐。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市名:昆山(汉语拼音:kūnshān)   所在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所在省份:江苏   所在市:苏州   别称:鹿城   0:昆山市市0位于前进中路108号,市委书记:张国华,市长:管爱国   时间: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UTC+8。   邮政编码:215300   电话区号:0512   方言:昆山话   车牌:苏E   电视台:   kstv1—综合频道   kstv2—城市频道   kstv3—电视剧频道   kstv4—电影频道   市花:琼花   市树:广玉兰   市标:从整体看,是一个山体的图案,而祥云的图案则构成了“昆”字,暗合我市市名,而且山体寓意为“山高人为峰”,象征昆山人在攀登现代化新高峰的征程中,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精神;祥云有吉祥如意之意,祥云图纹既象征以昆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又象征以IT产业为代表的现代经济;下方两朵祥云,也可以看成是浪花的形象,既体现了昆山的水乡文化特色,同时也表示“长江后浪推前浪”之意,暗喻一代代昆山人不断开创新的局面。该作品从构图到寓意都体现了昆山的主要特征,融进了昆山的城市精神,表达了昆山开放的活力、融合的魅力、创新的动力和卓越的追求,象征着吉祥的昆山、绿色的昆山、文化的昆山、活力的昆山、腾飞的昆山、和谐的昆山。   昆山三宝:昆石,琼花,并蒂莲。   昆山三贤:顾炎武,归有光,朱柏庐。   水乡古镇:周庄,千灯,锦溪。   城市精神:开放、融合、创新、卓越。   〖著名景点〗   玉山公园:内部包括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合小吃部  

太仓市

  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由苏州市代管。太仓文化底蕴丰厚,工业发展迅速,是苏州地区最后一个踏上高速发展快车道的县级行政区,经济增速位居苏州市域第一位,太仓也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县市之一,2010年列全国百强县(市)第四位。总面积620平方千米,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71.21万。,下辖6个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   建置沿革   太仓古代为滨海村落,人烟稀少,户不满百。春秋时属吴地,秦属会稽郡,汉为吴郡娄县惠安乡。三国吴于此建仓屯粮,渐次发展。元代于刘家港开创漕粮海运后,遂日益繁盛,成为万家之邑。元末筑太仓城。吴元年建太仓卫,明初置镇海卫,屯兵驻防。明弘治十年(1497),割昆山、常熟、嘉定三县地建太仓州。清雍正二年(1724),升为江苏直隶州,并析地置镇洋县。民国元年(1912),太仓州和镇洋县合并,定名太仓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属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后隶属江苏省苏州地区专员公署。1983年3月,改隶苏州市。1993年3月28日,撤县建太仓市。清代,太仓是江苏省下属的一个直隶州,下辖4县:镇洋、嘉定、宝山、崇明,辖境除今太仓市,以及今上海市的嘉定、宝山2区和崇明县以外,还包括今上海市中心城区的杨浦、虹口、闸北、普陀4个区的大部分。 太仓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河道纵横,土地肥沃,农业占主导地位,近几年工业发展迅速,很多农田被用来筑路和修建厂房,经济发展迅速。   


吴中区特产大全




吴中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