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嘉兴 >> 秀洲区 >> 王江泾镇 >> 双塔村

双塔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双塔村谷歌卫星地图)


双塔村简介

  双塔村位于王江泾镇的最北端,处于嘉兴市域边缘地带,较为偏僻。村域东面、北面与江苏省吴江市隔河相望,南面与王江泾镇田青村、栋梁村相连,村域西面、南面与王江泾镇田乐村、大坝村相接。村域总面积287.9公顷。
  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九个自然村,人口1628人,共有农户440户。村三套班子人员4名,0党员70名,全村现有耕地2404亩,其中水田2300亩,旱地104亩,人均耕地1.5亩。2012年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3802万元,人均村收入15983元,较去年增长15%,村级收入102.75万元,村级固定资产净值797.0万元,主要经济来源为工业,兼农、牧、渔业生产。全村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王江泾镇各村中游。
   公共事业
   村内有三级公路——田(乐)黎(里)公路从村域西部通过,是全村对外交通主要通道,田(乐)黎(里)公路往南至田乐集镇,往北通江苏黎里。
   努力方向
   依照“生产发展、富裕生活、乡间文风、村容整治、民主管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美丽富裕的新双塔。
   在未来几年,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度,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土地流转工作思路,以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以壮大集体经济。进一步拓宽思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结合本村实际,鼓励和引导村民从单一的喷丝机经营模式向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手工业等产业发展,以逐步提高村民富裕程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村民,破除封建迷信活动,把村民从牌桌上引导下来,积极创造条件建造一个集健身、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村民活动场所,创造一个良好的乡风环境。继续巩固完善村庄整治成果,加强环境保护,深化环境保洁领域,完善环境保洁机制,使得双塔村环境更加优美。进一步完善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全体村民参与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村基层党支部组织建设,鼓励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其更多的参与村务、政务、财务的监督与管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411101 314000 -- 查看 双塔村谷歌卫星地图

双塔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双塔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新桥社区

     新桥社区地处王江泾镇中部,辖区面积1.8平方公里,由22个小组组成,常住居民455户,人口1770人,新居民人口5751人。其中在册党员60名,分设2个党支部,残疾人28人,区内公共设施齐全,设有幼儿园、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健身场、乒乓球馆、银行及超市、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警务站等。新桥社区因其居住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规划设计合理、社区服务快捷便利、邻里关系团结和睦等特点,深受本地居民的喜爱。   新桥社区自2001年撤村建居以来,紧紧围绕“科教兴社区、文艺乐社区、法律安社区、道德暖社区、文明立社区”的和谐社区战略,以“真诚服务”为核心,狠抓“育民、乐民、为民、美民、帮民、便民”工程,努力构建政治民主、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化振兴的和谐社区。经过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社区面貌和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变,是一个共享文明、和谐的社区。   

王江泾社区

     王江泾社区地处王江泾镇集镇中心,东临大运河,西接202省道,南靠新桥社区,北联闻川社区,是典型的村改居社区,于2003年通过整体拆迁、土地征用等方式全村整体完成撤村建居任务,实现村居改制,区域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有7个老的自然村居民小组和承天世纪花园、虹景苑小区、景佳花苑以及在建的龙泽园小区四个新小区。   社区现有户籍居民户388户,户籍人口1320人,新居民总人口约5000人。社区配备干部5名,茹亚莉任党支部书记,邵平峰任居委会主任,平均年龄34岁,五人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2人持嘉兴市中级社工师职称,1人持助理社工师职称。社区现有党员45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20人,占党员总数的44%。   社区辖区有镇中学、长虹小学、图书馆、长虹公园、国际商贸城、大型购物超市等场所,并建有古色古香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目前已通过4A级居家养老照料中心验收,并实现专业服务单位全托管,组织开展各类丰富活动。   近年来,社区通过不断努力,先后取得“区文明社区”、“市级绿色社区”等荣誉称号   

南汇社区

  南汇社区地处王江泾镇最东侧,东北与嘉善陶庄一河之隔,社区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总人口1322人,总户数649户,共有居民小组13个,社区班子人员5名,工作人员1名,中共党员33名。  

闻川社区

     闻川社区位于江浙两省交界,东与王江泾长虹村相邻,南与王江泾居委会相邻,西邻北雁荡,北与一河之隔江苏省相邻。管辖范围约一平方公里。居委会工作人员5人,总户数1187户,户籍人口2819人,外来人口占社区人口的33%。   社区两委班子成员4名,徐玉林任社区党总支书记、徐玉林任居委会主任,社区党总支共有党员63名,其中女党员22名,35岁及以下的党员13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8名。近年来,闻川社区曾先后荣获“敬老文明号”、“第六次人口普查先进集体”、“2011年度综合工作先进社区”、“2013年度综合工作先进社区”等荣誉称号。   

虹阳社区

  虹阳社区,面积0.32平方公里。下设4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72户,,总人口261人,新居民451人。2014年居民人均收入23000元,社区两委班子成员3名,张云华任党支部书记、居民委主任,党支部共有党员21名,其中女党员6名,35岁以下的党员7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5名。  

荷花社区

  荷花社区与荷花村合署办公,位于连四荡北岸,荷花村委会新镇镇区内,东邻荷花村、南邻长虹村、西邻荷花村、北邻荷花村。由一个居民小组组成,社区区域面积为0.08平方公里,总户数93户,总人口127人,区内设有幼儿园、卫生服务站、敬老院及超市等。社区服务快捷便利、邻里关系团结和睦等特点,深受本地居民的喜爱。  

田乐社区

  田乐社区驻地为王江泾镇田乐肖家湾集镇,原田乐乡政府,现田乐村委大楼内,因此命名为田乐社区。田乐社区自2007年命名以来,一直沿用至今。社区辖区总面积0.6平方公里,并划分为东片大家甸区域、西片肖家湾区域,社区户籍人口为154人,户数108户。社区自2007年6月成立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和上级各部门的协助指导下,开展社区各项工作,并贯彻落实到各居民户家中。社区公共设施较为完善,辖区内有禾城农商银行、社区医疗站、电信、移动营业点、小学、幼儿园、超市等公共设施;居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稳定,公益事业建设良好,并在2011年被评为“区级绿色社区”。未来,社区将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努力争创文明和谐社区。  

双桥社区

  双桥社区位于双桥村中间,东起07省道,西邻双桥村钱家溪,南邻双桥村红旗塘,北邻双桥村王家溇,。管辖范围约0.3平方公里。居委会工作人员1人,总户数81户,户籍人口121人。  

田青村

  田青村位于王江泾镇东北部,距镇区10公里,历史上是原田乐乡老集镇所在地,东邻栋梁村,南连廊下村,西与田乐村相接,北与双塔村接壤,村域总面积2.82平方公里,辖5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99户,总人口1814人。0党员63人,村三套班子成员5人,大学生村官1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418元,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计划生育率100%,自来水普及率100%,饮用水合格率100%,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率99.2%。通过近年来村庄整治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村级各项公益事业,不断提升“三农”建设水平,城乡统筹不断加快。经过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安居乐业,乡风文明,和谐稳定,先后获得“四星级”民主法治村、区级文明村、综合工作先进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及村庄整治长效管理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   

荷花村

  荷花村共有25个自然村民小组,795户人家,3196人,其中党员70名。主要工业为喷水织机,现全村拥有4530台。党支部,村民委,设在荷花新镇。现任党支部书记吴海法,村民委主任杨兴根。  荷花村与虹阳村 、田青村、栋梁村、北荷村、阳城村、虹南村、西雁村、腾云村、双桥村、东风村、洪典村、范滩村、长虹村、金鱼桥村、民和村、民主村、东荷村、虹北村、太平村、双塔村、双桥社区、田乐社区、荷花社区、虹阳社区、闻川社区、南汇社区、新桥社区、王江泾社区、收藏村、古塘村、宇四浜村、大坝村、市泾村、红联村、莫家甸村、华联村、南汇村、沈家桥村、廊下村、田乐村相邻。  

东风村

  东风村村在2002年3月由东风、洪四两个村合并。全村总人口2498人,总户数723户,其中劳动力1511人,外来人口1015人,党员68名,共青团员25名,村三套班子成员5名,大学生村官1名。    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分布16个自然村,耕地面积6398亩,其中水田5112亩,旱地1286亩。村主导产业是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1116.4亩用于生态养殖,1703.2亩用于种植粮食作物,244亩用于特色农业种植。2011年全村村级经济总收入7340万元,年人均收入15726元。   

洪典村

  洪典村地处油车港镇相邻,区域面积3.28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共有522户农户,总人口达2329人。耕地面积2317亩,其中水田2076亩,旱地241亩,另有鱼塘468亩。 本村以家庭丝织业为主,特色农业有莲藕、水产养殖等规模养殖。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035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40.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1173元。    全村现有村干部5名,共有党员62名,其中女党员11名,35岁及以下的党员14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6名,共青团员22名。设有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团支部、妇代会、调解治保委员会、民兵连等7个党群组织。目前洪典村已经完成了全村农户自来水“一户一表一箱二阀”改造,使得洪典村自来水回收率逐步提高,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同年,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方便了群众办事,更好的为群众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成为秀洲区第一批“社区建设”一站式服务达标单位。2012年9月,更是对洪典村服务中心进行了装修,从硬件到软件都进行了升级,设立4个常驻窗口,服务内容涉及党员服务、农村经济、社会事务、综合治理、劳动保障、卫生计生、审批代理、合作医疗、民政社保等便民服务,更好的服务于群众,方便于群众。洪典村的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都已高达100%。    近年来,洪典村曾先后荣获省级卫生村、平安村、三星民主法治村;村庄整治长效管理优胜村、村庄整治垃圾分类处理先进单位、全国敬老模范村、秀洲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先进单位称号、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区级农业专业特色村、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工作先进村、村庄整治“四位一体”优胜单位、区先进党支部、秀洲区民主法治村、秀洲区生态村、市级民主法治村、市级“优美庭院”示范村、王江泾镇综合工作先进村、美丽乡村先进村、创先争优先进集体、阳光村务先进村、秀洲扶残助残爱心村、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先进集体、市级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太平村

  太平村位于王江泾镇中部,京杭大运河东岸,与镇区隔大运河相望。村域北接长虹村,东邻洪典村,南与上睦村接壤,西临运河。村域总面积2.3平方公里,共有12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人口1604人,共有农户391户。2012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9.57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8050元。村两委班子成员5名,马永其任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共有党员53名,其中女党员16名,35岁及以下的党员22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16名。近年来太平村先后荣获王江泾镇卫生村,王江泾镇政法综治工作先进集体,嘉兴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村,嘉兴市平安村,嘉兴市民主法治村等荣誉称号,太平村在2008年被确定为“两分两换”试点村,2011年成立滨河社区管委会,2012年被评为王江泾镇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先进集体和推进“两新”工程暨城乡统筹先进集体。  

长虹村

  长虹村基本情况    长虹村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北15公里,距07省道东侧约500米,全村面积约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50亩,其中620亩作为流转种粮。下设2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13户,总人口3040人。主导产业为纺织,特色农业有水产养殖、莲藕种植等规模种养殖。2013年全村工农业产值5.8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21266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58万元,人均集体可支配资金520元。村两委班子成员6名,曹有法任村党总支书记、李翔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总支共有党员84名,其中女党员18名,35岁及以下的党员27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16名。近年来,长虹村曾先后荣获“推进两新工程先进集体”,“一联三会先进”,“土地整治复垦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北荷村

  王江泾镇北荷村是王江泾镇的行政村之一,地处王江泾镇北4公里处,京杭大运河东侧,王黎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48亩,水田面积3764亩,所辖3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43户,总人口3771人;其中党员101名,共青团员36名。2012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4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308元。全村计生符合率达100%,农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8.6%,自来水入户率100%,农户卫生厕所改建率达97%,有线电视安装率96%,住宅电话装机率为98%。几年来北荷村各项社会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全村通组道路全面建成,硬化率达到80%以上,全村经济形成了以个体丝织业为主,多种经营为辅的多元化格局,成为全村共同奔小康之道。   

双桥村

  双桥村位于王江泾镇的南部,距王江泾镇区5公里左右,距嘉兴市区4公里左右,全村总面积8.337平方公里。村域内07省道南北向穿越,北临申嘉湖高速公路从村域北部东西向穿越并设有高速公路出入口,村域对外交通非常便捷。现全村共有48个村民小组,35个自然村,人口约4273人,劳动力2247人,共有农户1263户,是全镇规模最大的一个中心村,全村现有耕地8012亩,其中水田7525亩,旱地487亩,鱼塘720亩,人均耕地1.87亩。  

民和村

  民和村紧靠京杭大运河东侧,地处杭嘉湖平原地区,属太湖流域的冲积平原。本村西距王江泾镇7.5km,距离东北南汇镇3km,周边东面(东荡)与东荷村隔荡相望;南面与民主村(江南旅游名胜连泗荡风景区)及荷花村为邻;西面与北荷村接壤;北靠河泥荡、梅家荡边上,背靠千亩鱼塘,与田乐、南汇隔荡。全村区域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38亩,其中:水田面积2075亩,旱地面积63亩。下设18个村个村民小组,674户农户,2780名农业在册人口。主导产业为以喷水织机为主的纺织业。2013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95225万元,村级经济收入69.74万元,人均纯收入21280元。 村两委班子成员5名,王炳荣任村党总支书记、凌伟华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总支共有党员68名,其中女党员14名,35岁及以下的党员22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17名。近年来,民和村曾先后荣获“省级浙江省卫生村”,“市级农村信息化示范村”,“镇级综合工作十强村”,“镇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民主村

  民主村紧靠京杭大运河东侧,地处江南旅游名胜莲泗荡风景区,东连东荷村,西接荷花村,北与民和村接壤,南临连三连泗荡与杨溪村隔荡相望。面朝百亩渔荡,背靠万顷良田。民主村全村耕地面积1331亩,所辖14个村民小组,5个片区(即新浜、徐长湾、王家浜、湾塘里、蒋家湾)。村委会驻地位于刘王庙主殿北约15米,已获得“区级文明村”、“嘉兴市三无达标村”、“区级卫生村”、“村民自治示范村”、“三无工作先进村”、“嘉兴市优秀团支部”等诸多的荣誉,并将在前进的道路上再创辉煌!      

腾云村

  腾云村位于嘉兴市秀洲区北部,距嘉兴市内10公里,王江泾镇的中南部,07省从村的中部由南而北贯穿全村。虹阳公路从村南部开始向西延伸,腾油公路在村的中部与07省道相接。东面是京杭大运河,隔河与油车港上睦村相望,南面以港达桥河为界与双桥村、双桥农场相接。西以杨柳港河与范滩村相邻。北面环桥港、新桥港为界与古塘村、新桥居委会为邻。村内是平原水网,河道密布。   全村总面积2.7平方公里,有耕地2900亩,2012年底共有433户1661人,2005年起兴建腾云新村,现入住住户112户,小区内道路、绿化、雨污水管道,道路路灯齐全。村民委员会在腾云新村中间。新办公楼建于2012年启用。   

栋梁村

  秀洲区王江泾镇栋梁村位于王江泾镇东北部,距镇区11公里左右,东与王江泾镇华联村相连,南接廊下村,西邻田青村,北与双塔村和嘉善县陶庄镇接壤,村域总面积2.66平方公里。村内有三级公路——田(乐)黎(里)公路从村域西侧通过,是全村对外主要交通通道。全村总人口1458人,农户388户,共有12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现有村班子工作人员5名、大学生村官1名,共有党员52名。不锈钢金属回收是村里的特色产业,全村有近60%的农户在从事该产业。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6913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8419元。2012年,我村根据发展趋势,以增加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为目标,有序、稳妥地推进了土地整村流转,解决了“有田不想种、想种又无田”的矛盾,通过土地流转,农户不仅每年可以得到每亩750元的流转金(根据粮食收购行情,流转价格每三年进行一次调整),而且,还可以从田间地头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到我村 “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广场舞、篮球、阅览图书等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   2011年我村在原有出租门面房的基础上翻建了“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建成后服务中心实行“窗口式”集中办公服务,共分为4个窗口,每个窗口包干到人,服务内容集成了党、团员服务、计生、医疗社保、农业经济、村邮站等多个项目,实现了服务的开放化、便捷化和集中化,既节约了村民的时间,也提高了村干部的办事效率。另外,“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还配套建造了灯光篮球场、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满足了村民的日常活动需求。   栋梁村近年来发展较快,为了保持发展的稳定性和干部的廉洁性,势必要有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因此村务监督委员会就在这种发展需求下成立了。2011年第二届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全体村民代表的选举下产生了,本届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成员都是非村班子成员,并且都是村里熟悉村情、热心村里公益事业、公道正直、敢于监督、具有一定威信的、党员或村民小组长。村务监督委员定期召开会议,积极参与村务管理,每月对村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进行审核、检查和监督并上报镇纪委,并且村监会主任列席村“两委”班子重要会议。   除了村务监督委员会,阳光村务月报也是一个重要的监督载体和宣传、公开平台。每月一期的阳光村务月报不仅开设了村情动态、财务公开、政策解读等栏目使村民及时了解到村两委近期的工作内容和动态,而且还开设了计生园地、科技沙龙等栏目为村民提供计生服务和生活常识,得到了村民的欢迎。2011年,我村的阳光村务月报工作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被评为“阳光村务月报先进工作单位”。   

金鱼桥村

  金鱼桥村地处王江泾镇最南端,属城郊结合部,新塍公路贯穿全村,东依宇四浜村,南与嘉北街道接壤,西邻沈家桥,北靠东风村。全村区域面积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8亩,其中水田面积2083亩(包括蔬菜基地550亩,生态园林550亩),旱地面积325亩,共有15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总户数340户、总人口1087人,外来新居民达6600多人,村班子人员4名,大学生村官1名,党员37名。    全村农民合作医疗参保率 100 % ,自来水入户率 100 % ,卫生厕所改造率 100 % ,有线电视安装率 100 % ,住宅电话装机率 95 % 。曾先后被上级评为省级市级区级卫生村、区级文明村、区级平安村、充分就业村、区级“三无达标村”区级学习型团组织、区级畜禽排泄治理工作一等奖,区级十一五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等荣誉。   

虹阳村

  虹阳村基本概况   虹阳村位于嘉兴市以北,地处王江泾镇最西面,“和尚荡”和“天花荡”镶嵌其中,是商品鱼和珍珠蚌的养殖基地。“乍嘉苏”高速与“申嘉湖”高速互通盘亘其中,自村上高速仅需要5分钟,又地处金三角,距离上海、杭州、苏州都只需一小时。    我们虹阳村是由原虹阳、虹西、渔业三个村在99年合并而成,全村现有3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82人, 833户家庭户,流动人口725人。党员92名,村三套班子成员6名,大学生村官1名,后备干部1名。2012年村级经济收入146.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998元。全村区域面积6.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4665亩,农户经济来源主要以农业、渔业和纺织业为主,全村现有喷水织机1307台。   自2001年第一次被评为文明村,2007年再次被确认为区级文明村以来,我们始终以“文明村”为建设为重点,各方面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虹北村

  虹北村由原尖墩村和天星村1999年合并而成,地处王江泾镇西、东邻西雁村、南接虹阳村、西连阳城村、北与江苏盛泽镇交界,乍嘉苏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总面积3.73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面积3268亩,村民小组13个,农户632户,总人口2378人,2011年村级经济总收入132万元,人均年收入15980元。全村农户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6%,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农户卫生厕所改厕率达100%,住宅电话装机率达95%, 近几年被上级党委,政府评为“五好党支部”,“先锋工程”先进党组织示范村,区级文明村、区级卫生村、区级生态村,市级文明村、市级卫生村、市级生态村,省级卫生村,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   

东荷村

  东荷村地处王江泾镇东南,三面环水:东面与嘉善戴西港交界,南有高四洋,东津桥与油车港相连;西有莲泗荡,与莲泗荡风景区隔水相望;北有北白荡,与民和、南汇一衣带水。全村总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600亩,水田面积1500亩,分布9个自然村,共18个村民小组,村三套班子人员4名,0党员80多名。 总人口2200人,耕地面积1600亩,水田面积1500亩。   我们东荷村的经济建设主要依靠废金属,现在全村约有经营户300多户,45%的家庭仍然以废金属交易作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因此,废金属交易仍然是我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东荷村现在以向各个地区的建筑工地出租钢管和扣件为全新产业链,现在全村的25%的家庭都以外出进行钢管和扣件的出租作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并呈现逐年增涨的趋势。最为东荷村的全新产业,它以其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本村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东荷村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工业主导产业以废旧金属贸易和钢结构出租为主。合租医疗参保率达到98.6%,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75%左右。   

南汇村

  一、地理位置 南汇村地处王江泾镇最东侧,东北与嘉善陶庄一河之隔,全村总面积为3.1平方公里。    二、人口与经济状况 全村共有12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746亩,其中稻田开挖鱼塘439.17亩,梅家荡147.52亩,葡萄种植36.6亩,总人口2317人,总户数645户,共有村民小组26个,村三套班子人员5名,0党员82名,共青团员23名。 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8995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8056元,村级经济可支配收入为46.86万元。    三、产业发展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断探索农村经济发展道路,南汇村现有企业28家,全村喷水织机3943台。 四、生态环境及其他 全村绿化覆盖率25.3%,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农民合作医疗参保率99%,自来水入户率为100%,农户卫生厕所改建率达100%,有线电视安装率98%。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南汇村近几年来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99年以来连续被区镇评为区镇先进党总支和五好党支部,农村工作综合先进村、先锋工程模范村、区级三无达标村,08年省级卫生村、09年度市级文化活动中心、11年度区级先进党支部、2011年度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先进村、2011年度优秀特色文体团队、2011年被秀洲区生态办命名为区级生态村、2012年度秀洲区先进学习型党组织、2012年度浙江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省级示范点。   

田乐村

  田乐村是2002年4月由原新农、永聚两村合并而组建的一个行政村,为纪念原田乐乡而命名为田乐村,是王江泾镇的五个中心村之一。全村常住人口3800多人、其中户籍人口2916人,0党员80名。外来人口900多人(外来人口居住分散,涉及7个自然村,管理难度较大)。全村辖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由23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组成;东与田青村相邻,南与市泾村相接,西面古运河与江苏省相邻,北靠陆家荡;王黎(王江泾—黎里)公路贯穿全村,水陆交通方便,是王江泾田乐纺织园的中心地带。全村可耕作面积3764亩,其中农户经营2552亩,流转发包经营1212亩,农民土地负担较轻,是一个以纺织业为主的特色村。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基础较好,公共设施比较完善,全村建有二所村级卫生服务站,一座小学、幼儿园、禾城合作银行分理处、电信支局等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普及率达到了99.8%,自然水入户率100%,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100%,宽带上网入户率达到了65%,全村主要道路全面硬化,全村无露天粪坑和破旧危房,工业污水处理达100%。   建村近10年来,我村在全村村民、广大党员和历届村级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村民富裕,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村级经济从负债一百多万的贫困村到收支平衡略有积余的中等村,社会事业不断完善,村容村貌逐渐改善。曾被评为浙江省省级 “小康示范村”, 市级四星级“民主法治村”, 秀洲区“文明单位”,秀洲区先锋工程“五好基层党组织”,秀洲区“平安村”, “三无”达标村、王江泾镇“综合工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还陆续创办了村文化示范中心、老年娱乐中心、党员服务中心;使广大村民在提高生活物质水平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得到了提高。。。   

古塘村

  古塘村位于王江泾镇西部,东接07省道和秀洲丝织科技园,南接腾云村,西靠天花荡,北与西雁村相连。全村区域面积2.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35亩,其中稻田开挖渔塘238亩,由12个自然村(分别是古塘泾、杨家浜、北街廊、沈家浜、李家浜、荡汇上、长条港东、长条港西、天花坝、陶三浜、楼下浜、环桥头)和15个村民小组组成,共有农户443户,总人口1662人。全村现有党员40名,村三套班子成员4名,大学生村干部1名,后备干部1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共发展生态型农业基地235亩,苗木种植350亩,2011年生态养殖140亩,2013年市农科院示范基地落户我村,面积达285亩,丹参养殖110亩,这些项目的引进,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双塔村

  双塔村位于王江泾镇的最北端,处于嘉兴市域边缘地带,较为偏僻。村域东面、北面与江苏省吴江市隔河相望,南面与王江泾镇田青村、栋梁村相连,村域西面、南面与王江泾镇田乐村、大坝村相接。村域总面积287.9公顷。   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九个自然村,人口1628人,共有农户440户。村三套班子人员4名,0党员70名,全村现有耕地2404亩,其中水田2300亩,旱地104亩,人均耕地1.5亩。2012年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3802万元,人均村收入15983元,较去年增长15%,村级收入102.75万元,村级固定资产净值797.0万元,主要经济来源为工业,兼农、牧、渔业生产。全村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王江泾镇各村中游。    公共事业    村内有三级公路——田(乐)黎(里)公路从村域西部通过,是全村对外交通主要通道,田(乐)黎(里)公路往南至田乐集镇,往北通江苏黎里。    努力方向    依照“生产发展、富裕生活、乡间文风、村容整治、民主管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美丽富裕的新双塔。    在未来几年,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度,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土地流转工作思路,以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以壮大集体经济。进一步拓宽思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结合本村实际,鼓励和引导村民从单一的喷丝机经营模式向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手工业等产业发展,以逐步提高村民富裕程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村民,破除封建迷信活动,把村民从牌桌上引导下来,积极创造条件建造一个集健身、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村民活动场所,创造一个良好的乡风环境。继续巩固完善村庄整治成果,加强环境保护,深化环境保洁领域,完善环境保洁机制,使得双塔村环境更加优美。进一步完善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全体村民参与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村基层党支部组织建设,鼓励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其更多的参与村务、政务、财务的监督与管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大坝村

  大坝村位于秀洲区王江泾镇最西北部,东与王江泾镇双塔村隔陆家荡相望,东南接田乐村,西、北分别与盛泽、黎里一河之隔,全村总面积为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10亩。下设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02人,总户数453户。主导产业为粮油、纺织品生产及加工等,特色农业有水产养殖、莲藕种殖。2013年全村工农业产值950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1007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03.45万元,人均集体可支配资金533元。村两委班子成员5名,凌雅琴任村党支部书记、吴胜良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共有党员63名,其中女党员22名,35岁及以下的党员21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14名。近几年大坝村曾先后荣获 “市级生态村”、“市级民主法制村”,“市级文明村”, “市级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区级“画乡先锋”基层党组织,镇级村庄整治“四位一体”长效管理优胜村等荣誉称号。   

市泾村

  市泾村基本概况      市泾村地处王黎公路市泾段,东邻田北荡,西靠古运河,南与北荷村相交,北与田乐村相连,是一个拥有工业区、农业区、别墅区三区结合的行政村。辖区面积2.3平方公里,12个村民小组,26家个私企业,耕地总面积 1997亩,其中水田1880亩,旱地117亩。全村总户数441户,户籍人口1905人,外来人员728人,党员46名,团员15名,村三套班子5人。本村户籍劳动力1100人,从事一产30人,二产661人,三产299人,16岁以下人员310人,16岁以上在校学生111人。2009年工农业总产值1563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65.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20元,全村农户经营收入基本上都以纺织业收入为主。 我村在2002年以来镇级“织机无梭化改造先进村”、区级“文明村”、镇级“织机改造工作先进集体”、镇级“十强村”等荣誉。2008年我村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建造“东南斗小区”和“小南港小区”,可安排别墅82栋,目前在建及完工别墅52栋。   

红联村

  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红联村坐落在王江泾镇东北部,东临南汇村,南邻南汇镇开发区,西邻莫家甸村,北邻廊下村。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为1265亩。分布有8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59人,总户数476户,全村党员37人。   红联村以纺织业为主业,就业多样化,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7023万元,村级经济收入62.14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47.12万元,农民纯收入18391元,村级固定资产590.1万元。   2012年全村计划生育符合率达100%,农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00 %,有线电视安装率为95%,住宅电话装机率达98%,移动电话普通率100%,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率100%。   红联村曾先后获评为区级文明村,生态村,民主法治村,镇先进党支部,区级村民自治示范村,区级信访稳定村,区级平安村,村务、财务公开示范村,同时也是市级村庄整治重点村。   为进一步的提高对村民的服务水平,塑造一流服务形象,更好地为勤幸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红联村于2010年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集体办公。为了把村集体的每分钱用在刀刃上,红联村便民服务中心把原来的办公室稍加改建作为便民服务室,装饰清爽简洁,制度上墙,服务台分工明细、指示清晰,村民在此可以方便的办理咨询、审批、证明等各项事务。村全体成员已经在服务室集体办公,制定了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制度,把“有事必应、有难必解、有求必助”作为服务宗旨, 明确各工作人员责任及作息时间,防止村民办事找不到人的情况出现,确保村民都能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收藏村

  收藏村位于王江泾镇东南部,紧连市区,全村辖4个自然村,农户170 户,农业人口394人,有长期居住在我村的非农业人口250 人左右,外来人口6000人左右。村耕地面积 1072.9 亩,放心菜基地340亩。村现有党员 28名,共青团员9 名,村级三套班子成员 4 名。我村以蔬菜种植为主产业,2012年我村集体收入达到71.85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46.5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8422元。全村计划生育符合率连续十几年达到100 % ,农民合作医疗参保率 100 % ,自来水入户率 100 % ,卫生厕所改造率 100 % ,有线电视安装率 100 % ,住宅电话装机率 100 % 。2011年度获市级生态村;市级妇女基层示范组织;区级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先进村; 区级农村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先进村; 区级春泥计划实施工作先进村;镇级土地管理先进单位;镇级综合工作先进村;镇级信访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度获嘉兴市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省级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单位,省级商贸流通村。   

华联村

  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华联村,村民委位于原华联村小学旧址。王江泾镇华联村地处秀洲区最东北,与嘉善接壤,现辖32个村民小组,村域面积:4.45平方公里,总户数:784户,总人口:2862人,现有耕地面积:3753亩,外荡养殖面积:800亩,内地养殖:700亩,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56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399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31.53万元,村民主要从事纺织业和经营废金属。2013年创建了市级生态村、市级农机示范村。   在村部建有一个文化活动中心,配有电视机、录像机、棋牌室、图书馆、阅览室、乒乓室、教育培训室、投影仪和灯光篮球场,为全村人民提供文化体育和娱乐休闲场所。同时还配有1000余册图书和各类书籍的图书室,为全村人民提供了文化食粮。专门设立了村文化辅导员一名,兼职管理员二名,成立了两支文艺业余演队,一支老年气排球队,并逢每节假日经常性的开展比赛活动,积极参加区、镇组织的活动。此外,全村有线电视终端入户率100%,农民都收看上30多套电视节目,有线广播覆盖率100%。有95%的农户拥有国内直拨的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村也得到了升级,并开通了村级电话虚拟网,大大方便了全村用户的信息沟通。同时,电脑和电信宽带也已进入了平民百姓家庭,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基础。   2013年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8%以上,儿童保健覆盖率100%,所以儿童均按计划进行“五苗”单苗接种,产妇分娩全部住院,妇女“五期”保健全部到位,每年对全村的妇女进行一次妇女病检查,对各种疾病做到早预防、早知晓、早治疗的效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开展村民民主自治,走上了村民自我管理的轨道,已成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要求,今年内无计划外怀孕、出生等情况。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华联村,村民委位于原华联村小学旧址。王江泾镇华联村地处秀洲区最东北,与嘉善接壤,现辖32个村民小组,村域面积:4.45平方公里,总户数:784户,总人口:2862人,现有耕地面积:3753亩,外荡养殖面积:800亩,内地养殖:700亩,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56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399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31.53万元,村民主要从事纺织业和经营废金属。2013年创建了市级生态村、市级农机示范村。    在村部建有一个文化活动中心,配有电视机、录像机、棋牌室、图书馆、阅览室、乒乓室、教育培训室、投影仪和灯光篮球场,为全村人民提供文化体育和娱乐休闲场所。同时还配有1000余册图书和各类书籍的图书室,为全村人民提供了文化食粮。专门设立了村文化辅导员一名,兼职管理员二名,成立了两支文艺业余演队,一支老年气排球队,并逢每节假日经常性的开展比赛活动,积极参加区、镇组织的活动。此外,全村有线电视终端入户率100%,农民都收看上30多套电视节目,有线广播覆盖率100%。有95%的农户拥有国内直拨的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村也得到了升级,并开通了村级电话虚拟网,大大方便了全村用户的信息沟通。同时,电脑和电信宽带也已进入了平民百姓家庭,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基础。    2013年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8%以上,儿童保健覆盖率100%,所以儿童均按计划进行“五苗”单苗接种,产妇分娩全部住院,妇女“五期”保健全部到位,每年对全村的妇女进行一次妇女病检查,对各种疾病做到早预防、早知晓、早治疗的效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开展村民民主自治,走上了村民自我管理的轨道,已成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要求,今年内无计划外怀孕、出生等情况。  

西雁村

  西雁村位于王江泾镇西部,东接07省道和秀洲丝织科技园,南接古塘村,西与虹北村相邻,北与盛泽相连。全村由13个村民小组组成,共有农户447户,总人口1706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008.82亩。全村计划生育符合率达100%,农户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农户卫生厕所改厕率达100%,住宅电话装机率达95%。    为进一步的提高对村民的服务水平,塑造一流服务形象,更好地为西雁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西雁村于2010年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集体办公。为了把村集体的每分钱用在刀刃上,西雁村便民服务中心把原来的办公室稍加改建作为便民服务室,装饰清爽简洁,制度上墙,服务台分工明细、指示清晰,村民在此可以方便的办理咨询、审批、证明等各项事务。村全体成员已经在服务室集体办公,制定了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制度,把“有事必应、有难必解、有求必助”作为服务宗旨, 明确各工作人员责任及作息时间,防止村民办事找不到人的情况出现,确保村民都能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沈家桥村

  沈家桥村地处王江泾镇西南角,东临本镇金鱼桥村,南连新城街道木桥港村,西接新塍镇观音桥村,北靠本镇虹南村,全村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新塍公路贯穿我村,全村常住人口1467人,外来人口4200余人,所辖13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   

廊下村

  廊下村:位于王江泾镇东北部,东邻华联村,南与红联村、莫家甸村接壤,西靠梅家荡养殖基地,北与栋梁村相邻,现有村民小组25个,户数750户,人口2951人。 廊下村与虹阳村 、田青村、栋梁村、北荷村、阳城村、虹南村、西雁村、腾云村、双桥村、东风村、洪典村、范滩村、长虹村、金鱼桥村、荷花村、民和村、民主村、东荷村、虹北村、太平村、双塔村、双桥社区、田乐社区、荷花社区、虹阳社区、闻川社区、南汇社区、新桥社区、王江泾社区、收藏村、古塘村、宇四浜村、大坝村、市泾村、红联村、莫家甸村、华联村、南汇村、沈家桥村、田乐村相邻。  

宇四浜村

  宇四浜村位于王江泾镇工业功能区南区,东至南陶浜村、南至北郊河、西至金鱼桥村、北至双桥村。与嘉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河之隔,是城郊结合部。区域面积2.4平方公里。原有耕地3300亩,因王江泾工业园区建设需要已被征用2400余亩。常住家庭352户,1211人;共有党员46名;新居民7000多人。2014年人均纯收入2182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3万元,年末集体资产总额668万元。    村内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印染、机械、电子等几大产业,无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生活生产污水接入排污管网,达标排放。生活废弃物每天有专人清运处理。水体水质、空气环境、声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均达到要求。   几年来,我村在精神文明建设、卫生教育事业和公共社会事业等方面投入资金,先后建设和完善了农贸市场、小学、文化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及公共体育设施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商业服务网点和公共服务设施。    我村农户主要利用电、液化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100%。   为方便群众办理各项事务,村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50平米的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计生、社保、民政、调解、咨询、工商、暂住管理等一系列的便民服务。   

范滩村

  范滩村位于王江泾镇西南侧,东临07省道,与腾云村相接壤,南与东风村相连,西临虹阳中心村,东北与古塘相望,并有申嘉湖高速公路贯穿全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总人口2524人,共有水田3508亩,共有承包面积926亩,水产养殖502亩。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15360元。全村18个村民组,党员74人,妇女组长11人,计生协会会员256人,网络健全,范滩村前十年无出现计计划外出生,被评为2011年嘉兴市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强村。   本村特色经济是纺织业,30多个大大小小的喷水机厂带动了一方的经济,也缓解了本村村民的就业问题。   台湾土香园大酒店是个特色的垂钓休闲俱乐部,每天都吸引着诸多的游客前来游玩。六墩荡休闲农庄集餐饮、垂钓、养殖、认养、采摘于一体的特色农家乐,农庄内环境优美,自然生态,是休闲散心的好去处。      十年前种成的秀溪林带是南溪桥的护河林带,也成为现在南溪桥的一个风景。目前香樟郁郁葱葱,远远望去特有一番风味。      东南寺有棵900多年的银杏树,是原一度香火旺盛的东禅寺的唯一遗址了,这个历史老人见证了我们范滩的发展与繁荣。千年银杏经过无数的风雨,曾不敌台风而被吹倒,经市林特站、镇政府的全力抢救,才得以存活。   

阳城村

  阳城村位于王江泾镇最西北端,北面与江苏吴江盛泽相邻,南与虹阳村交界,东与虹北村相邻,西面是新塍镇。村区域面积2.47平方公里,人口1499人,共有406户,18个生产组,9个自然村,大部分劳动力劳务输出到吴江盛泽;耕地总面积为2765亩,拥有水田2446亩,20亩以上承包大户有16户,土地流转耕种面积1012亩,鱼塘承包面积45.7亩,厂房7.96亩(厂房老板因亏损倒闭于1999年由村接管出租,于2012年3月经镇、村讨论决定所有权回归房屋所有人),店面房9间,广告牌5只,现有班子人员4名,大学生村官1名,后备干部1名,聘用干部1名,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流转土地、厂房出租、土地有偿使用、村店面房出租和广告牌场地租金。  

虹南村

  一、地理位置   虹南村地处王江泾镇西南面,虹阳集镇之南,南邻沈家桥村,西邻新塍观音桥村,东邻东风村,全村总面积3.85平方公里。   二、人口与经济状况   虹南村共有3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17户,全村总人口2363人,分布17个自然村,其中全村劳动力约1134人,退休人员803人,青少年395人,残疾低保人员31人。全村有耕地面积4822亩,其中水田4039亩,池塘面积300亩,葡萄300亩。   虹南村农户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和农业收入为主。2010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177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3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646元。   三、产业发展   1、农业   近年来,虹南村在镇党委政府的知道下,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保持传统水稻种植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葡萄等经济作物种植。   2、农房集聚   借着上级政府加大推进“两新工程”建设的力度,土地复垦项目成为我们虹南村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跳板。   经过科学规划新区及土地综合利用,新设顾斋浜和小街井两个新区。自07年以来已搬迁新区农户234户,复垦土地近300亩,新农村建设蒸蒸日上,新区初具规模。新区周边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老年活动中心、篮球场、健身器材等都均已建成,商业店面配套已建成投入使用,其他各项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虹南村近几年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但是虽然总体发展形势良好,公益事业基础较好,但全村范围内仍有较多公共基础设施尚有许多薄弱之处。   现在需要完善小区道路硬化、生活污水处理池等各项设施,这些建设项目依靠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一事一议筹措资金一时难以解决,因此经村委班子及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向上级党委政府申请一事一议奖补建设项目,更好地完善我村公益事业建设。   

莫家甸村

  秀洲区王江泾镇莫家甸村位于王江泾镇东北部,距镇12公里左右,东与王江泾镇红联村相连,南接民和村,西邻梅家荡,北与廊下村接壤,村域总面积1.776平方公里。   人口与经济状况: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分布很散,共有498户农户,总人口达1838人,村三套班子人员4名,0党员38名,共青团员23名。全村拥有耕地1393亩,其中:水田1369亩,旱地24亩。南汇集镇开发征用土地400亩左右,水利建设、农民建房等用去土地100多亩。我村实际耕地面积800亩左右。全村农户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以废旧金属销售业及外出打工为主,2011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全年已达到419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981元,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为1.93万元。  


双塔村特产大全




双塔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