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幸村位于嘉善县姚庄镇北部,总面积3.09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33户,总人口1650人,耕地面积2250亩。村党支部党员51人,村两委班子成员4名。
展幸村农业主要以种植大棚蔬菜、果树为主,近年来经过一系列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有大棚蔬菜种植面积1200亩,各类果树700亩,蘑菇150万平方尺,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基地。
展幸村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村内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往遗址”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莲花禅寺”。大往遗址位于莲花泾自然村,属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显示,大往遗址具有马家浜、崧泽、良渚、马桥四个时期文化层,说明距今6000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1989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并村以来,在县委、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五大文明”建设一起抓,全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村民群众生活发生了明显变化,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1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8亿万元,村级可支配资金达205.4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683元,达到嘉善县平均水平以上,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近年来展幸村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等诸多荣誉称号,有力地推动了我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421111 | 314000 | -- | 查看 展幸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姚庄社区 |
姚庄社区成立于1989年7月,东临南斜路,西至外环路;南起茜泾塘,北至何家浜;区域面积2.8平方公里,辖8个居民小区,现有在册居民977人,新居民5650人。社区综合用房占地面积2001㎡。有茶室、电教阅览室、棋牌室、乒乓室、排演室、活动室,室外健身路径、舞池、门球场、健身广场等活动场所。辖区内有农贸市场、超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小学、幼儿园、图书馆及集养老托老、康复疗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公益性的养老服务中心。居民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
俞汇社区 |
姚庄镇俞汇社区成立于2009年7月,嘉善县人民政府于2009年11月2日正式以善政发(2009)127号文件批准建立。社区居委会位于俞汇集镇俞兴路18号。区域范围:东至东泉路、南至东方路、西至西泾港、北至俞汇塘,区域面积0.26平方公里(263644.27平方米)。辖区内有姚庄俞汇小学、幼儿园、卫生服务站、邮电所、农村合作银行、农贸市场。 本社区在册户籍居民146户248人;从业经商购房居住于社区的有273户680人。辖区内从事经营餐饮、超市、水果、服装、电器、农资服务业商家二百多家。东西走向的东方路、俞兴路,南北走向的育才路、东泉路四条主干道形成“井”字型的四通环镇交通框架,交通便捷,是浙江、上海交界地。上海市练塘镇的泾花、旗浒,本镇的中联、俞汇、俞北、华东、横港等村村民经常集聚在本社区从事购物、休闲、娱乐、交流。 |
丁栅社区 |
丁栅社区,自2009年区划调整后从原来的0.46平方公里变为0.7平方公里,辖区面积增大52.2%,是姚庄镇西北面,相邻上海、江苏,是姚庄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中心点,社区总人口2520人,其中社区城镇户口216户,434人,新居民1106人,村长住社区980人,辖区主要有部门机关3个,有学校、社区卫生服务站、幼儿园等。丁栅社区因其居住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规划设计合理、社区服务快捷便利、邻里关系团结和睦等特点,深受本地居民的喜爱。 |
银水庙村 |
社会治安稳定,社会风气良好,敬老爱幼蔚然成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有线电视、电话普及达标。目前村有电光球场一处,村篮球对一支、健美操对一支、老年活动室两处、图书室一间、党员电教点一处,文化示范户二户,配备了彩电、VCD及各类科普、科技和农业实用技术书籍一批。 银水庙村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种、养殖业、家庭羊毛衫编织,个体船舶运输等行业。农业方面随着外围圩区建设的逐步完善,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确保了汗涝保收,全村机耕、机灌率达到100%。 社会福利、公益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双整治”活动开展,使环境卫生得到了根本改变,村容村貌整洁整齐,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在村班子人员的带领下在2007年被评为农业工作先进集体、综治工作先进集体、民主法治村三星级、县级生态村、嘉善县卫生村,并在今年通过县文明村的验收。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效益农业和规模农业的进一步深入,必将使村民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走向广阔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银水庙村人将凭着勤劳、朴实、智慧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
南鹿村 |
南鹿村地处姚庄镇申嘉湖高速出口处。东隔白滩与展丰村相望,南与清凉村接壤,西至东栅港,北至红旗塘。村区域面积4.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00亩,共有村民小组16个,农户581户,总人口 2215人,新居民3225人。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9名,村班子成员5名。近年来被评为 市级生态村、省级绿化示范村、县级先进党组织、县级民主法治村等荣誉。 我村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抓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呈现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一是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村级经济。以建造厂房、商铺以及土地出租为抓手,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让福利于村民。农业生产以芦笋、大棚蔬菜、黄桃、蘑菇为主,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高农业产出率、农产品质量,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外围圩区工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全村机耕、机灌率达到100%, 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45亿元,村级集体可支配资金258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6788元。建成总投资150多万元的新村部。二是突出重点,加快新农村建设。2006年以来扎实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全面覆盖7个自然村,净化美化绿化洁化了农村环境,村容村貌整洁整齐,环境污染得到治理。三是着眼和谐,深化乡风文明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健康发展,2011年1月出台了关于《2011年度南鹿村福利支出及相关补助调整的决议》,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全村五保户全部得到供养,困难户全面得到扶持,残疾-益得到保障。供水一体化率达到100%,合作医疗、社会保险和失土农民保险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稳定,社会风气良好,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敬老爱幼蔚然成风。四是夯实根基,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围绕党组织核心作用,创新干部划片负责制、周交流汇报制。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干部创事业、能人创新业。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规范民主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提高了党组织的威信,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
武长村 |
武长村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西北1.5公里,东邻本镇展幸村、姚庄村,南与姚庄村相接,北面与北鹤村相邻,西与干窑镇毗邻。申嘉湖高速公路穿越村中心,村域总面积2.2平方公里。其中良田2540亩。有武殿浜和长浜两个自然村,村名取自两个自然村名首字。有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1540人,农户406户。 武长村以蘑菇种植为主,全村305户从事蘑菇种植,近年来以地棚大户为主。生猪生产规模较大,年生猪出栏近两万头。大棚蔬菜、果树面积达600亩。村个体企业三家。 农业基础设施健全。全村基本达到国家农综开发标准,沟渠硬化、沟沟相通。机耕道路、公路两旁绿化成荫。 社会事业发展迅速,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村90%的群众参加县理疗基金保险,兼有标准灯光球场、老年活动室、棋牌室、图书室、乒乓室和室外健身活动中心一处,大大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 |
渔民村 |
嘉善县姚庄镇渔民村位于嘉善县东北边缘,太浦河南岸,地处长三角腹地的江、浙、沪二省一市交界地带,水陆交通发达。全村总户数194户,总人口为717人,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000余亩,其中内塘鱼鳖混养586亩,外荡围网养殖面积300亩,名特优品种养殖面积286亩,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近年来渔民村把新农村建设与村庄整治、观光休闲农业、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相结合,已投入200多万元进行了新农村规划及建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已初步凸现。村庄先后被命名为市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县级生态村、信息化示范村、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 千百年来,连家渔船渔民一向生产无基地,生活不稳定,常年过着以船为家的流动生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帮助下,于1968年开始对连家渔船进行改造,划出部分土地,给渔民建立生产、生活基地。并把村范围内的外荡,包括河沟型水面,建簖围养,实行定点生产,捕养结合。从1976年起开发(和藏荡)内塘养鱼,1978年开始搞承包责任制(当时,分4个组),1984年后承包到户。随着生产的发展,收入的增加,渔民村又陆续扩建了一批住房,不少渔民把在“渔改”中盖的旧房翻新房,平房改楼房。大部分渔民彻底改变了渔民世世代代餐风宿露的漂流生活。 随着渔民生活的定居,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养殖单位亩产量从200多斤一下子发展到3000多斤,曾获得了大面积单位亩产量全省第一的荣誉。但到了1988年后,由于饲料水电等渔用生产成本猛增,而鱼价却徘徊不前,常规水产品生产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甚至亏损的现象,池塘养鱼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许多渔民陷入困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要摆脱养鱼生产这一困境,就必须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开拓名优水产品养殖领域。过去那种靠增加产量来提高收入的生产方式已经落伍,必须从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提高。根据各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终于确定了一条以养鳖生产为龙头,推动水产行业全面发展的路子。于1993年开始发展养鳖生产,养鳖生产以亲鳖饲养——稚鳖繁殖——幼鳖培育——鱼鳖混养等系列养殖模式,特别是鱼鳖混养技术模式,经济效益显著,其养殖技术在全省各地推广。为了强化产业知名度,扩大其影响,1996年6月25日成立了浙江省嘉善县六塔鳖业有限责任公司,并为鱼鳖混养的生态鳖注册了“六塔”牌商标,叫响了“六塔鳖”。同时我们进行刊登广告、上网宣传等,创名牌打品牌,拓展市场。我们还建立了六塔鳖监督管理委员会,集中监督“六塔鳖”产供销等重要环节,严格管理“六塔”鳖商标和标记的使用,做到严格把关,严格控制,严格监督。 六塔鳖养殖基地得到了省、市、县、镇领导和有关技术部门、丁栅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的关心和重视,先后有浙江省副省长刘锡荣、副省长(原嘉兴市委书记)陈加元、嘉兴市副市长沈雪康、原副市长傅阿五、浙江省水产局吕来清局长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卢良恕、中国工程院院士、水产专家刘均等领导和专家到我村视察六塔鳖养殖基地,使广大渔民深受鼓舞。 |
中联村 |
中联村村级经济2008年可支配资金68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49.2万元,鱼塘租赁收入12万元,租田收入4万元,其他收入2.8万元。 |
俞北村 |
俞北村位于姚庄镇东北,与上海市青浦区相隔一线,北至金星村,南至俞汇村,西至丁栅村。 村规模调整后,区域面积4.5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21条河江)五个自然村,39个村民小组,总数667户人家,常住户617户,2239个在册村民,75名0员。 面积:全村耕田面积4659亩,(其中:稻田养殖面积1564亩)内塘养殖面积371亩。 俞北村与银水庙村、南鹿村、武长村、渔民村、中联村、金星村、界泾港村、北鹤村、北港村、丁栅社区、清凉村、姚庄村、展丰村、横港村、展幸村、俞汇社区、姚庄社区、沉香村相邻。 |
金星村 |
金星村地处姚庄镇东北部。共有村民小组7个。村区域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50亩, 鱼塘面积1600亩,稻田养殖面积400亩,全村总户数592户,总人口2069人,全村党员79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其次是家庭工业、运输业等。计划生育率达100%,电话普及率95%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85%以上,改厕率达到80%以上。 金星村与银水庙村、南鹿村、武长村、渔民村、中联村、俞北村、界泾港村、北鹤村、北港村、丁栅社区、清凉村、姚庄村、展丰村、横港村、展幸村、俞汇社区、姚庄社区、沉香村相邻。 |
界泾港村 |
界泾港村位于丁栅镇南首,有12个自然村,分设10个村民小组。地域位置比较优越。俞丁公路贯穿全村,现在全村地域面积4.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92亩、全村总户数702户、总人口2311人、全村党员数100名,村党总支下设三个分支部、村民代表数为35名。.... 界泾港村与银水庙村、南鹿村、武长村、渔民村、中联村、俞北村、金星村、北鹤村、北港村、丁栅社区、清凉村、姚庄村、展丰村、横港村、展幸村、俞汇社区、姚庄社区、沉香村相邻。 |
北鹤村 |
北鹤村位于姚庄镇西北4公里,区域面积3.25平方公里,因四周环河,盛产黄桃,又名“桃花岛”。全村现有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367户农户,总人口1530人,总耕地面积3026.7亩。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小康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浙江省农村信息化示范村”、“浙江省新农村科技示范村”、“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村”、“嘉兴市黄桃专业村”、“嘉兴市文明村”、“嘉兴市休闲观光农业基地”等多项殊荣。 2009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3800万元,村级可支配资金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130元。 北鹤村因种植黄桃而远近闻名,黄桃产业是北鹤农民的支柱产业,也是北鹤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1986年从上海农科院引进的锦绣黄桃,种植的农户只有30多户,面积81.6亩,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以黄桃为主的果树面积已达到1800多亩,其中黄桃1400亩。全村有341户农户种植黄桃,占总户数的92%,年产黄桃2100吨,产值630万元,仅此一项就给农民带来4000多元的人均收入,占全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1998年5月被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黄桃专业村”。 近年来,北鹤村以创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和新农村建设样板村为载体,始终以提升特色生态产业层次、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全力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完成了所有自然村的村庄整治任务,共建设块石护岸4.5公里,疏浚河道2.5公里,硬化道路5公里,并完成了环境洁化、民居美化、村庄绿化等工作。12公里长的全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排放系统投入使用。42户农户建造了沼气池,1235立方米,用上绿色能源。新建了文化商贸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民休闲区等公益设施。北鹤村逐渐建设成为自然、和谐、舒适、休闲的新农村。 为不断延伸和拓展以村庄整治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成果,2006年初北鹤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委托上海远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编制了“嘉善锦绣桃园农业生态旅游区”规划,以股份制形式组建了生态旅游发展公司,在保留北鹤村原有的基本生活形态和村落特色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成集农业观光、农俗体验、休闲、度假一体化的综合旅游区。 目前,北鹤村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得到突破性发展,通过与旅游开发互动,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北鹤村再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情,已建成 2.5公里桃园游步道、“农家乐”休闲区、水韵风情区、垂钓乐园、桃韵广场、桃园采摘区、锦绣亭、白鹤亭、休闲小木屋、观光台、桃源、清凉游廊等景点。通过举办桃花节、黄桃节等载体成果地推出了赏花游、采摘游等项目,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有效地拉长了生态产业链,为农民增收拓展了新的空间,2009年桃花节、黄桃节接待10万多名游客。 |
北港村 |
北港村地处姚庄镇的大西北,西面与西塘大舜隔河相望,北面与青浦金泽土地连接,西丁公路横贯全村,原丁栅片二期工业园区,全村河流、湖泊纵横,但村内外交通十分便利。 北港村由北港、南风浜、何家路、南胜、董家浜、蔡家浜六个自然村组成;区域面积5.017平方公里,耕地3577亩,总户数651户,共31个小社,现有人口2378人。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6名。 村民主要从事水稻、大棚蔬菜、西瓜种植,各类淡水渔的养殖,羊毛衫的编织服装辅料、交通运输、草绳加工以及务工经商等到生产活动。嘉善县现代农业(番茄特色)示范园区位于村北首,园区面积220亩,辐射种植大棚蔬菜面积达1500亩,全村一年四季盛产无公害番茄。有生猪养殖大户20户,蛋、肉禽养殖大户47户,淡水养殖以甲鱼、鳜鱼、桂鱼及四大家鱼为主;现有羊毛衫纺织户121户,交通运输户43户,服装辅料40户,草绳加工户80户,各类企业14家。 村内文体娱乐活动十分活泼,村拥有灯光球场、文艺演出舞台、老年活动中心、阅览图书室等场所,并建有篮球队、舞蹈队、戏曲演出队、排舞队、舞龙队,基本每月都有文艺表演活动。 几年来,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村干部做到办公无节假日,方便老百姓所需、所求、所盼。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到现场,做到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确保全村社会稳定和谐、广大村民安居乐业。 历年来被评为省农机安全村、市级卫生村、县文化达标村、县三无村、县文明村、县科普村、县充分就业村、县计划生育模范村、县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村、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镇级村集体资产管理先进集体、镇级“桃源先锋”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
清凉村 |
清凉村明朝时属上海奉贤乡九北区, 1931设清凉庵镇。兴盛于民国初年,街道成“丁”字型,现位于姚庄东南部3公里处。2008 年 3 月由原先的利锋、星轮两村合并而成。清凉村东邻上海市枫泾镇服装机械城,北接申嘉湖高速公路出口,西紧靠姚庄工业开发区。沪浙友谊大道横贯村域,区位优势明显。2007 年工农业总产值达 3.32 亿元,村级可支配资金140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000 元。总人口 3721 人,村总户数 1016 户,耕地面积4850 亩,区域面积 6.2 平方公里,下设 26 个村民小组。 清凉村(清凉集镇)水陆交通便利,各项基础设施完善。目前全村形成三大支柱产业,全村家庭手工业拥有编织横机892台,电脑罗纹机57台,套口机255台,已成为嘉善县最大的羊毛衫加工基地和贸易集散地。 清凉村同时也是一个现代化农业为主的特色农业村,黄桃生产已成为姚庄镇最大规模的种植区,全村黄桃种植面积2100亩,规模化的种植形成了一条赏桃花、品桃子为一体的黄桃休闲走廊。蘑菇和黄桃是村里的特色产业,蘑菇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的原产地之一。全村目前蘑菇种植170万平方尺,总产量约1700吨 清凉村根据特色农业的优势,着力打造农业服务中心建设,基础设施总投入达到175万元。目前服务中心主要由嘉善利丰黄桃专业合作社、蘑菇黄桃收购加工配送点、嘉善宏联食品有限公司清凉加工点三部分组成,是全县乃至全市村级最大的现代农业服务中心。 清凉村各项服务设施完善,村内建有副食品超市、农资超市、医疗卫生室、兵乓室、阅览室、老年活动室、灯光篮球场、党员电教点,拥有自己的篮球队和女子腰鼓队。 |
姚庄村 |
姚庄村先后获得“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示范村”、“浙江省民主法制村”、“浙江省科普示范村”、“浙江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嘉兴市村文化示范中心”、“嘉兴市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用示范点”、“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姚庄村与银水庙村、南鹿村、武长村、渔民村、中联村、俞北村、金星村、界泾港村、北鹤村、北港村、丁栅社区、清凉村、展丰村、横港村、展幸村、俞汇社区、姚庄社区、沉香村相邻。 |
展丰村 |
姚庄镇展丰村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东北部,东接上海市金山区、青浦区,南毗清凉村,西邻南鹿村,北至俞汇中心村,为脚踏二省跨三县之宝地,申嘉湖高速公路接轨上海第一村。全村总面积为2.36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总户数460户,总人口1716人,耕地总面积2361亩,其中:水田2293亩,旱地68亩。 工业方面:主要是私有企业钢质船厂7有,金工企业2有,虎革制造3家,家家户户有编织横机,逐有电脑罗纹机。农业方面:果树种植面积460亩,其中:黄桃280亩,梨树160亩,葡萄20亩,蘑菇30万平方米。近年来我村的农业生产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2010年以来,新增芦笋种植面积300多亩。工农业产值达到5100万元,村可支配资金40万元,人均年净收入14000元,计划生育率达100%,电话普及率92.5%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78%以上。农村自来水受益率100%,改厕率达到100%。2011年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9%以上。 本村的特色农产品主要有黄桃、蘑菇、芦笋以及大棚蔬菜。形成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种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辖区内有2家农业合作社,分别是以种植、销售黄桃为主的嘉善县展丰黄桃专业合作社和种植、销售芦笋为主的鑫锦芦笋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的生产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竞争力,绿色食品供应得到市场更多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户的收入,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压力。 村党支部共有党员68人,两委班子4人。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在村两委班子不懈努力和广大村民的配合下,我村先后被评为县级绿化示范村、市级生态村、农机安全示范村等光荣称号。 |
横港村 |
横港村位于姚庄集镇东北部,东至展丰村,西至北鹤村,南至南鹿村,北接丁栅俞汇村,魏俞公路穿过村中心。现有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015亩,标准户420户,总人口1656人。全村现有56名党员,25名团员。全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迅速,其中蘑菇种植户如雨后春笋,目前全村蘑菇种植面积已达50万平方尺,商品猪规模养殖户16户。目前,村内又掀起了养兔和种植果树的热潮。同时,工业也在迅速发展之中。红旗塘南岸的浙江万泰钢铁有限公司、嘉善通用构建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引进,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了一大部分村民的就业为体,转移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
展幸村 |
展幸村位于嘉善县姚庄镇北部,总面积3.09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33户,总人口1650人,耕地面积2250亩。村党支部党员51人,村两委班子成员4名。 展幸村农业主要以种植大棚蔬菜、果树为主,近年来经过一系列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有大棚蔬菜种植面积1200亩,各类果树700亩,蘑菇150万平方尺,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基地。 展幸村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村内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往遗址”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莲花禅寺”。大往遗址位于莲花泾自然村,属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显示,大往遗址具有马家浜、崧泽、良渚、马桥四个时期文化层,说明距今6000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1989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并村以来,在县委、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五大文明”建设一起抓,全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村民群众生活发生了明显变化,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1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8亿万元,村级可支配资金达205.4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683元,达到嘉善县平均水平以上,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近年来展幸村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等诸多荣誉称号,有力地推动了我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
沉香村 |
沉香村耕地面积2231亩,其中果树种植面积近千亩,是一个休闲采摘特色村,鱼塘面积379亩,企业6家,200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800.15万元,村可支配达到80万元,人均收入10121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