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辖乡。1957年由镇东、南坎、豫北三乡合并为大豫乡,1958年改公社,1965年更名南坎公社,1983年设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15公里。面积59.5平方公里,人口3.8万。兵北、四贯公路过境,四贯河纵贯境内。辖止马洼、坎西、南坎、凌边、圩北、鲍桥、凌窑、亭海、周墩、豫东、茂青、育新、牛桥、环圩、齐心、新兴、团结、新建1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粮食、棉花、油料。渔业主要是海洋捕捞,淡、海水养殖等。企业以建材、化工、服装等为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3.8万人 | 59.5平方公里 | 320623104 | 226000 | 0513 | 查看 循环经济产业园(大豫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一门闸村 | ·如东旅游·如东特产·如东十大特产·如东十景·如东名人·如东 | 0 |
---- |
查看 一门闸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同村 | ·如东旅游·如东特产·如东十大特产·如东十景·如东名人·如东 | 0 |
---- |
查看 大同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丁家店村 | ·如东旅游·如东特产·如东十大特产·如东十景·如东名人·如东 | 0 |
---- |
查看 丁家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
伯安村 | ·如东旅游·如东特产·如东十大特产·如东十景·如东名人·如东 | 0 |
---- |
查看 伯安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安闸村 | ·如东旅游·如东特产·如东十大特产·如东十景·如东名人·如东 | 0 |
---- |
查看 东安闸村谷歌卫星地图 |
马家店村 | ·如东旅游·如东特产·如东十大特产·如东十景·如东名人·如东 | 0 |
---- |
查看 马家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徐征村 | ·如东旅游·如东特产·如东十大特产·如东十景·如东名人·如东 | 0 |
---- |
查看 徐征村谷歌卫星地图 |
巩王村 | ·如东旅游·如东特产·如东十大特产·如东十景·如东名人·如东 | 0 |
---- |
查看 巩王村谷歌卫星地图 |
强民村 | ·如东旅游·如东特产·如东十大特产·如东十景·如东名人·如东 | 0 |
---- |
查看 强民村谷歌卫星地图 |
香台村 | ·如东旅游·如东特产·如东十大特产·如东十景·如东名人·如东 | 0 |
---- |
查看 香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兵房社区 | ·如东旅游·如东特产·如东十大特产·如东十景·如东名人·如东 | 0 |
---- |
查看 兵房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大豫社区 | ·如东旅游·如东特产·如东十大特产·如东十景·如东名人·如东 | 0 |
---- |
查看 大豫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农场社区 | ·如东旅游·如东特产·如东十大特产·如东十景·如东名人·如东 | 0 |
---- |
查看 农场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周墩村 | ·如东旅游·如东特产·如东十大特产·如东十景·如东名人·如东 | 0 |
---- |
查看 周墩村谷歌卫星地图 |
九龙村 | ·如东旅游·如东特产·如东十大特产·如东十景·如东名人·如东 | 0 |
---- |
查看 九龙村谷歌卫星地图 |
豫东村 | ·如东旅游·如东特产·如东十大特产·如东十景·如东名人·如东 | 0 |
---- |
查看 豫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
止马洼村 | ·如东旅游·如东特产·如东十大特产·如东十景·如东名人·如东 | 0 |
---- |
查看 止马洼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南坎社区 | ·如东旅游·如东特产·如东十大特产·如东十景·如东名人·如东 | 0 |
---- |
查看 南坎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经济开发区(苴镇街道) |
将原苴镇的晓桥居委会和王潭、金凤等6个村委会区域,与原掘港镇的永新、振新、兴新3个居委会和肖桥、江庄、虹元3个村委会区域合并,设立如东县苴镇街道办事处 |
城中街道 |
以原掘港镇的友好、三元、民主等8个居委会和新光、五总、北场等8个村委会区域,设立如东县城中街道办事处; |
掘港街道 |
以原掘港镇的青园、古池、灯塔等10个居委会和陈高、掘西、虹桥等20个村委会区域,设立如东县掘港街道办事处 |
栟茶镇 |
如东县辖镇。1995年设栟茶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55公里。面积32.4平方公里,人口3.7万。掘栟公路过境。辖万河、新元、洋港、解堡、港头、向荣、姚埭、栟北、南港、港西、姜埭、姜河、十字路、五灶港、安舵港、蔡杨、太平、杨万、符堑、棉元、三园、灶东、六灶、姜北24个村委会和怀诚、鸿祝、凌曹3个居委会。工业、农业并举。石油、机械产品畅销全国各油田,纺织品茶巾出口美国等地,海产品文蛤出口日本。. |
沿海经济开发区(洋口镇) |
如东县辖乡。1951年建洋口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濒临黄海,距县府33公里。面积24平方公里,人口2万。202省道过境。辖洋窑、周于、闸西、池塘头、范园、斗安、老庄、五尖、陆滩、童桥、新坝、涵港、涵北、同文、五原、双灶、后灶、舢板港、万龙西19个村委会。以海洋捕捞、养殖业和农业种植及加工为主。. |
洋口港开发区(长沙镇) |
如东县辖镇。1958年建长沙公社,1983年改乡,1995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2公里,距南通港口55公里。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3.7万。通公路,通航运。辖古灶、长南、何埠、陈福、郁湾、芦河、芦荡、窑园、陆河、田园、张桥、珠背、河岸、堤北、卫海闸、建海、利民、贫垦、长路、双桥、双南、三八、路西、小港、路东、十三总、鱼鳞桥、环坎、盐村、北垦、富强、潮阳32个村委会。以种养业、海洋捕捞业为主。. |
循环经济产业园(大豫镇) |
如东县辖乡。1957年由镇东、南坎、豫北三乡合并为大豫乡,1958年改公社,1965年更名南坎公社,1983年设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15公里。面积59.5平方公里,人口3.8万。兵北、四贯公路过境,四贯河纵贯境内。辖止马洼、坎西、南坎、凌边、圩北、鲍桥、凌窑、亭海、周墩、豫东、茂青、育新、牛桥、环圩、齐心、新兴、团结、新建1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粮食、棉花、油料。渔业主要是海洋捕捞,淡、海水养殖等。企业以建材、化工、服装等为主。. |
马塘镇 |
马塘镇位于南通以北40公里,地处如东县中腹地带,毗邻县城14公里,全镇总面积1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万人,辖26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 马塘镇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镇。三国两晋时期即已成陆,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二十世纪中叶,不知是天遂人愿,还是巧夺天工,如泰河、九圩港、马丰河三条人工运河把古老的马塘镇区神奇地划为三角形。极目远眺,四面环水的小镇宛如茫茫大海中的一片绿洲,从此,马塘便以"岛镇"的雅号远近闻名。 马塘镇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吴亚鲁在这块土地上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革命先烈白桐本、吴亚苏等数百名英雄儿女在这块土地上洒尽了青春的热血;革命先辈王盈朝、叶胥朝在这块土地上缔造了民主抗日县政府。 马塘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距南通港车运仅40分钟,距兴东机场30分钟,苏334线横穿东西、通丰公路南北贯通于镇区中心,如泰运河与南引江水的九圩港在镇区穿唇而过。随着苏通大桥和连盐通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新长铁路相继建成,马塘将融入上海经济圈,并与大江南北联为一体。 马塘镇是工业重镇。江苏南黄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东昌化工有限公司、南通亚邦化工有限公司、南通大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在马塘扎根,南通建民丝绸集团、南通春华丝绸有限公司等新兴企业蓬勃发展,逐步形成纺织、服装、化工、机械四大支柱行业。 马塘镇是农业大镇。"精丰"牌瘦肉型商品猪被国家命名为优质肉品,"玉奇"牌无公害大米数万亩的规模在江苏独树一帜,并拥有万亩桑园、万亩特经作物示范园区。 马塘镇工业园区占地面积2286亩,位于苏334线和如泰河畔,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工业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服务,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齐全,各种政策优惠,商机无限、魅力无穷。 马塘人杰地灵,省政府重点学校马塘中学、马塘小学哺育了大量的莘莘学子,远近闻名,两个变电所,三个自来水公司、五个市场,七个金融银行为生产、生活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马塘人锐意进取,热情好客。我们真诚地欢迎海内外朋友来这方热土投资兴业,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
丰利镇 |
如东县辖镇。1929年设丰利镇。位于县境西北部,濒临黄海,紧连洋口港,距南通机场45公里。面积49.5平方公里,人口3.8万。古丰公路穿境。辖古丰、周桥、土园、登丰、华严、龙潭桥、陈庄、双沟门、斜庄、王窑、双窑、吉庄、韦庄、花园桥、俞庄、椿树庙、於家营、砖桥、凹桥、草圩、鞠池、陈葛庄、双棒树、家庙桥、包家尖、哑巴池、新海等27个村委会和学林、松泉、虹桥3个居委会。农业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盛产“天下第一鲜”的文蛤,从境内古丰市场销往全国各地。. |
曹埠镇 |
如东县辖乡。1940年建惕安乡,1958年更名孙窑公社,1962年更名曹埠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29.6平方公里,人口1.7万。通掘公路过境,窑望港、旺胜河横穿乡境。辖江园、长三节、鲍墩、埠南、岸角、二总、跨岸、六总桥、埠北、盐灶、古岸11个村委会。以农、副业为主。企业以化工、建材、服装为主。盛产大米、棉花。. |
岔河镇 |
如东县辖镇。1948年建岔河镇,1959年改岔河公社,1976年复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24.5平方公里,人口2万。掘丁公路、通洋公路交会过境,如泰运河通航。辖金国、曹河、三里桥、洪庄、金东、张堡、缪庄、葛桑、土山、龙泉、燕南、迎春12个村委会和燕川、兴坞、七井、新春4个居委会。农业以种养业为主。境内有苏北有名的“苗猪”市场。. |
双甸镇 |
双甸镇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位于如东西部腹地,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古镇双甸焕发了青春。 双甸镇现有人口7.97万,辖21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全镇总面积120平方公里。 双甸镇交通便捷,省道317线横穿镇区东西,连接204国道,县道双拼、双沿、双汤公路纵贯镇域南北。如泰河、江海河、红星河伴公路而行,形成水上交通枢纽,距南通机场仅30公里。1994年,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打响了小城镇建设的攻坚战。五年来,全镇投入资金近亿元。使昔日古镇面貌焕然一新。新型的农民街商贾云集,各类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卫生事业硬件建设步伐加快,正逐步实现现代化。1996年5月,国家土地管理局局长邹玉川来双甸视察,欣然命笔:"小城镇建设之路"。1997年,双甸率先在全县实现了电话镇,1998年,双甸镇被南通市委、市政府评为南通市文明镇,1999年,双甸镇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中心镇。 双甸镇的发展,源于强劲的经济建设后盾,勤劳奋进的全镇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双甸镇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全镇集纺织、化工、绣品、建材、光学仪器、针织器材、劳护用品、健身器材、皮革制品、丝织、玩具、农副产品加工等十二大系列,数百个产品,绝大多数为出口产品。 镇织布厂年产坯布600万米,宇迪光学仪器厂依靠高科技,开发的光学镜片系列、放大镜系列、载玻片系列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德国和美国,年销售已突破1500万元。建民丝织厂年产出口乔其绒布216万米,年销售已超过5000万元。 建筑业也享有盛誉。双甸镇的农业以盛产优质稻米和广泛的种养业而不断发展,全镇新开发的千亩蚕桑、林果、蔬菜、药材、水产品养殖基地,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带动着全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经济异军突起,年产值已逾亿元,多种经济并存,多轮驱动共兴,双甸镇的经济发展正以高速度迈向新世纪。 来吧,朋友,热情好客的双甸人民恭候您的到来!在双甸这块土地上,您定能大展宏图,一显身手。. |
新店镇 |
|
河口镇 |
如东县辖镇。1941年为马庄、赵港、花园3个乡,1957年合并建直夫乡,1958年建直夫公社,1965年更名河口公社,1983年改河口乡,1994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60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2.1万。江海河、南澪河、红星河、拼荼运河、薛港河通航,通公路。辖吴埝、周港、黄裕桥、双庙、叶庄、陈桥、滩口河、徐楼、十里桥、十字桥、七里缺、唐港、赵港、裕富、河垦15个村委会。农业以种养业为主,产大米、小麦,渔业比较发达。. |
袁庄镇 |
如东县辖乡。1958年成立达富公社,1959年更名袁庄公社,1965年改名南澪公社,1981年复名袁庄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0公里。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3万。新建、红星二河贯穿南北,双沿公路过境。辖大袁庄、时桥、赵家窑、薛桥、蔡庄、智礼、陆家凌、地藏殿、铁果门、高庄、魏庄、罗碾头、孙庄、曹楼、界东、东康庄、施庄、骆家环、草场头、小袁庄、十灶园、海河滩22个村委会。农业以种养业为主,盛产大米、棉花、猪、羊、鸡及蟹、鳖等。企业有建材、家具、丝毯、人造金刚石等。. |
南通外向型农业开发区 |
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是1995年获批设立的省级开发区,于2012年正式组建启动。全区控制规划面积16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2平方公里,高涂及滩涂面积94平方公里。先期启动区范围以苴镇北部沿海为主,总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3平方公里,高涂及滩涂面积65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