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嘉兴 >> 海宁市 >> 硖石街道 >> 竦秀社区

竦秀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竦秀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竦秀社区简介

  硖石街道竦秀社区成立于2015年1月,辖区范围北至水月亭东路,西至曹家河,南至文桥港,东至碧云南路,涵盖竦秀景苑、润景嘉园、月亮湾、华府景苑四个封闭式小区。目前社区工作人员共7名,均为本科学历。竦秀社区现有党员61名,下设一个党支部,其中妇女党员25人,占党员总数的41%,流动党员1名,占党员总数的1.6%,离退休党员45人,占党员总数的74%,其中大专以上党员8人。竦秀社区党支部结合本社区实际,创新了党建活动载体,不断提升支部服务民生的水平与能力,突出构建“五心关爱”以知心、安心、舒心、开心、称心为内容的民情服务站,确保社区党建工作的全面落实。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481001 314000 -- 查看 竦秀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竦秀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竦秀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风和丽苑社区

  风和丽苑社区位于城南新区,东起新海公路,西至黑木板桥港,南接江南大道,北至海洲路,下辖阳光新城、浅水湾、钱江东路180、210号商住楼、好旺角、上城蝶园、丽都水岸和风和丽苑共七个封闭式小区。截止2015年10月,居民住户5609户,常住人口14000余人。   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6年7月,现有社区工作人员13名。社区党总支部下设4个支部,共有133名在册党员,262名在职党员。社区居委会所在的风和丽苑小区,是全国县(市)级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之一,占地25.49公顷,总户数为3010户。   社区在街道党委、办事处领导和支持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搭建了红色驿站、关爱驿站、风和驿站、虚拟驿站、快乐驿站和调研驿站六个主题鲜明的服务载体(简称“幸福六站”),围绕“幸福六站”积极开展风和丽苑“幸福家园”品牌建设,并秉承“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的理念,以“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为工作原则,竭诚为居民群众提供热情、周到、优质的服务。   

农丰社区

  农丰社区地处硖石镇东南部,东起曹家河、西至黑木板桥港;南起江南大道、北至振兴路,隶属硖石街道,属城郊结合部,区域面积2.87平方公里,2002年6月10日撤村建居,2005年9月16日成立农丰股份经济合作社。全辖区设14个自然组,总户数565户,总人口2286人。社区三副班子共7名社区干部,1名大学生村官。2014年实现总收入762.65万元,比上年增长57.2%,经营性收入521.96万元,比上年提增51.8%。东苑农贸市场招租收入78.80万元,比上年提增13.0%。集体经济的发展使全体居民得到实惠,2013年社区股民分红额为81.3万元,比上年提增13.9%。   社区党委根据区域网格特点和企业情况,划分为三个网格党支部和一个企业支部,分别是九虎党支部、钱江党支部、康乐党支部和海龙党支部,共有党员95名。东苑农贸市场2013年被评为“浙江省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和“浙江省四星级农贸市场”,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放心市场”。   社区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级“文明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浙江省“民主法治社区”、嘉兴市级“文明村”、嘉兴市“四星级民主法治村”、嘉兴市“民主管理居务公开示范村”、嘉兴市“优美庭院示范村”、嘉兴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海宁市级“文明村”、“优美庭院示范村”、“健康示范社区”、“幸福家庭关爱工程示范村”、“三无达标村”、“计划生育合格村”、“交通安全村”、“-学教活动先进村”、“人民调解先进集体”、“殡葬改革和管理工作先进村”、“五四红旗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绿化示范村”、“五星级文明社区”,海宁市先锋工程建设“五好”示范党组织、海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是海宁市三个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示范村和海宁市首家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村之一。   

群园社区

  群园社区管辖区域范围为东至碧云南路,南至海州东路,西至曹家河,北至度善桥港(原长园社区二组王家门、园角上小区在无新社区接管之前由群园社区管理)。区域面积达1.38平方公里,常住户数3175户。  

沙泗浜社区

  沙泗浜社区是一个新老城区相结合的社区,地处海宁市中心,南起水月亭路,北至仓基河,东临市河,西接人民路、建设路。辖区现有居民2223户,人口4960人,设居民小组44个,社区党总支下设7个党支部,社区在册党员175名。区域既有老街、旧房、古建筑,浓重的民俗积淀和深深的文化底蕴,给沙泗浜社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图。徐志摩与《人间四月天》的家喻户晓,给沙泗浜社区播下了诗情画意的种子。更有高楼大厦、新居民区和现代化新建筑,为千年古镇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活力。   

竦秀社区

  硖石街道竦秀社区成立于2015年1月,辖区范围北至水月亭东路,西至曹家河,南至文桥港,东至碧云南路,涵盖竦秀景苑、润景嘉园、月亮湾、华府景苑四个封闭式小区。目前社区工作人员共7名,均为本科学历。竦秀社区现有党员61名,下设一个党支部,其中妇女党员25人,占党员总数的41%,流动党员1名,占党员总数的1.6%,离退休党员45人,占党员总数的74%,其中大专以上党员8人。竦秀社区党支部结合本社区实际,创新了党建活动载体,不断提升支部服务民生的水平与能力,突出构建“五心关爱”以知心、安心、舒心、开心、称心为内容的民情服务站,确保社区党建工作的全面落实。   

西山社区

  西山社区地处硖石街道西北部,东起市河,南至西山路、公园路,西连海昌路、火车站出口处,北到东立交桥、由拳路。   社区面积2平方公里,总户数2163户,共有居民5819人,总人口13475人,其中新居民7656人。社区党委下设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65名。   近年来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嘉兴市文明社区、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典型社区居委会,浙江省和谐示范社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充分就业先进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巾帼文明岗、绿色社区、社区示范档案室、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妇联系统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嘉兴市嘉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党员远程教育示范点、科普示范社区、2010年度荣获全省、文明社区、五好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新华社区

  新华社区地处海宁市繁华闹市,是集大型商场于一体,聚商贸经济为中心的黄金地段,开放式小区。辖区总面积约为0.85平方公里,东起建设路,西止海昌路,南连水月亭西路,北邻西山路,现有29个居民小组,93幢居民住宅楼,239只楼道,总户数2908,人口为7180人。   社区内有三家大型超市,海宁市华联购物中心,海宁鸿翔购物中心,上海农工商超市海宁分店,海宁市中医院位于社区中心地段长埭路。   社区与社区的人相濡以沫,和谐共建。社区的建设靠大家,由市卫生局牵头,社区共建单位15家。便民服务点14个。新华社区党委,下设八个支部,社区正式党员228名,预备党员1名,在职党员105名。社区是我家,社区的生命在于运动,生命的活动还在大家。社区现有星光艺术团,戏剧队、拳操队、腰鼓队、秧歌队等文体宣传队。融人文景观与商贸景观为一身,以生活的便捷和特有的商贸集市为一体的新华社区,正以创建文明和谐社区为契机,让自己的繁华与特色屹立与正在快速迈入现代中等城市的建设中,让自己实实在在的工作,牢牢情系在社区每一个百姓的心中。   

由拳社区

  由拳社区建造于上个世纪80年代,由鹃湖里、俞北里、由拳里、桃园里、香溢公寓小区和徐家弄组成。常住居民3016户,7716人,社区下设56个居民小组。   社区建立党委,下设9个党支部,党员317名,在职机关党员干部22名。   由拳社区服务中心设在由拳里11幢,面积有300平方米,内设“一站式服务大厅”、综治室、社会保障服务室、警务室、计生工作室、居家养老工作室、党员“心连心”服务站、残疾人服务室等。工作人员实行错时值班制度。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66平方米,内设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党员远程教育点、阅览室、书画室、乒乓室、日托室、就餐室、唱歌室、棋牌室、多功能会议室、便民商店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基本满足了居民文化的需求。   

新苑社区

  新苑社区地域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服务设施比较齐全,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达1000平方米。建有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调解室、人防避灾室、图书阅览室、乒乓活动室、舞蹈排练房等居民活动场所。  

南苑社区

  南苑社区所辖范围东起麻泾港河,西至海昌南路,南临南苑路,北到塘南东路,占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常住居民3752户,常住人口11000余人。   南苑社区是一个开放式与封闭式居民区并存的社区,南苑一里和南苑二里是居民比较集中的开放式住宅小区,其他还有丁香花园、中南景苑、天诚公寓以及海城名家(2012年5月起暂时由南苑社区带管)四个封闭式居民小区和一个城中村。   南苑一里和南苑二里居民住宅大都建造于1998-2001年之间,有许多是“教工宿舍”,因此,贯穿南苑一里的道路名叫“园丁路”,居民中教师和退休教师比较多,是社区中的独特资源。   目前,南苑社区有在册党员263名,建立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两双服务”的机关党员干部151名。南苑社区地域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服务设施比较齐全,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达1211平方米。2013年10月建设完成160平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开辟了老年居民服务活动的新场所。社区绿化面积达到百分之三十五,社区有小公园和健身苑点,为居民健身休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社区建有居民书屋、老年棋牌活动室、康复健身室、图书阅览室、乒乓活动室、舞蹈排练房等居民活动场所,大会议室能容纳100余人开会学习。   南苑社区三产比较繁荣,有公司、商铺430余家。   社区建立“共建”机制,由市直属机关党工委为牵头单位,市委老干部局、市国家税务局、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海宁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南苑中学、嘉兴银行海宁支行、紫光水务有限责任公司、顺达制版有限公司、神龙汽车修理有限责任公司、天源给排水工程物资有限公司、新世纪水务检定检测有限公司、市消防中队、市房屋征收办等1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共建关系。   目前,南苑社区有13位专职工作人员,平均年龄约37岁,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有4人获得国家社会工作师职称,4人获得国家助理社会工作师职称。   在硖石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下,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浙江省示范社区档案室、嘉兴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嘉兴市示范学习型社区、嘉兴市四星级民主法制社区、嘉兴市和谐社区、嘉兴老年电大示范点、海宁市党建示范社区、海宁市文明社区、海宁市学习型社区、海宁市绿色社区、海宁市科普示范社区、海宁市平安社区、海宁市和谐(三星级)社区、海宁市优秀学习型党组织、海宁市扶残助残爱心社区、海宁市健康示范村(社区)等荣誉称号。   社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于2012年3月以来,开展以“书香南苑”终身学习型社区为目标的创建活动,提出“与好书相伴、与文明同行”为创建活动主线,着力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魅力社区特色品牌,力求为社区居民构建一个文明和谐的精神家园。通过创建活动,“书香南苑”终身学习型社区品牌被评为“海宁市十大社区工作品牌”之一。   

东苑社区

  东苑社区位于城乡结合部,东起康乐路,西至麻泾港,南连农肖路,北到菱塘弄,总面积20.67万平方米。社区现有居民住户1284户,常住人口3965人,其中外来人口412人。有23个居民小组,经济适用房4幢、解困房3幢、别墅42幢、廉租房2幢、其他住宅房24幢。社区现配有专职工作者8名,办公用房681平方米,其中活动用房200余平方米,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86平方米。   东苑社区地处硖石街道繁华地段,商贸集中,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有繁华的塘南东路,商裕、商乐、商惠、商聚四条商业街以及新兴的康乐路商务街。辖区内商铺119家,企业31家,吸引着八方来客,各地商贾。东苑社区先后荣获浙江省体育先进社区、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嘉兴市十佳和谐示范社区、嘉兴市科普示范社区、嘉兴市五好团支部、海宁市文明和谐社区、海宁市平安社区等荣誉称号。2014年,东苑小区还被作为海宁市首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   东苑社区一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努力打造“文明东苑,和谐东苑”。着力完善公共配套建设,着力强化社区服务,力争把东苑社区建成一个环境优良、秩序井然、管理规范、人际和谐的文明和谐小区。   

赞山社区

  赞山社区位于硖石街道东南近郊,距市中心3公里,辖7个居民小组,社区于2007年开始征迁,2013年全面完成整村整体拆迁项目,现有居民点两个:高丰自建房小区(称高丰小区)和赞山景苑三区。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72户,在册人口1540人,社区专职工作者6名。   社区现有党员53名。2015年,社区根据农村网格党建实施意见的要求,按照网格划分情况,党总支下设立网格党支部三个:赞山景苑创业(商会)网格党支部、赞山景苑先锋网格党支部和高丰小区网格党支部,每月固定日期在网格点上开展党员活动。近年来,社区严格按照上级部署,围绕“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五水共治”等重点工作,突出党员“五(吾)带头”主题,积极开展党员各项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在助推社区发展、服务居民群众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2014年,社区成为了海宁市首批一星极美丽乡村成功创建村。   社区曾被评为海宁市“五好社区党支部”、海宁市级“文明社区”、海宁市“村级文化阵地建设示范村”、海宁市星级示范社区、海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嘉兴市科普示范社区、嘉兴市和谐社区、嘉兴市卫生村、浙江省行政示范档案室、省待整治村、省级体育休闲示范社区、省级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海青桥社区

  海青桥社区东自曹家河、南起塘南东路、西至塘桥、北临洛塘河,2015年建成的洛塘河道景观成为海青桥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新的会源桥更是接通了文化历史街区南关厢。   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设有行政小组29个,常住居民户数2190户,4907人,城中村点4个,其中外来新居民600余户,1400余人,绿化面积5000余平方米。社区现有专职工作人员9名,办公及活动用房730平方米,设有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康复健身室、乒乓活动室、舞蹈排练房等居民活动场所。   社区内有企事业单位80家,个体工商户近173家,大到颇具规模的钢材市场,小至赵家漾南路到塘南东路二边成片商店,琳琅满目,鳞次栉比,构成了以建材、玻璃、涂料、油漆、铝塑门窗、太阳能热水器为主的便民利民商业服务网。   

南关厢社区

  南关厢社区位于海宁市城区,东沿市河,西至海昌路,南邻洛塘河,北至水月亭西路。社区由海昌大厦、名都花园、永成花苑、公安局宿舍、南关厢历史老街、卜家埭文景苑6个小区组成,原辖区的人民里、蔡家埭小区于2012年底列入城市有机更新,现正在建设中。社区地处市中心老城区,交通便利,集历史文化与商贸中心于一体,具有良好的历史文化底蕴。南关厢是全市四关厢中仅存的一处,南关厢老街的建筑始建于明朝末年,已历经四百多个年头,有大瑶桥、南关厢、吴世昌故居、关帝庙等文化建筑,2006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009年南关厢街区进行了整体维修,整修后的街区宁静而淡泊,依然保留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气息。   社区面积约0.9平方公里,现管理居民数2380户,常住人口4173人,外来暂住人口483人。现有专职工作人员10名,社区现办公用房临时过渡在南关厢文化街,设有100平方米的一站式大厅。社区下设20个居民小组,综治网格3个。   社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努力打造文化气息浓郁的“魅力关厢”。社区有4支特色文体队伍:香樟树舞蹈队、社区腰鼓队、老年拳操队和乒乓球队。香樟树舞蹈队成绩斐然,自己编排的节目还代表社区、街道参加海宁市、嘉兴市、浙江省的有关演出,并多次获奖。举办社区文化节,传承展示社区文化,提升社区文化魅力。成立“青年俱乐部文明风景线和谐关厢行”志愿商铺项目,目前有34家商铺参与,以“社区+商圈+志愿”的模式,在南关厢文化街开展文明行为劝导活动,倡导文明出行、文明游玩、文明经商,文明消费等,提升街区整体形象。   

长园社区

长园社区  长园社区位于硖石街道近郊,农肖公路自西向东横贯其中,海州路、碧云路穿越辖区。东侧紧靠长田社区,西邻农丰社区,南与高丰社区交界,北与群利社区相连。辖3个居民小组,居民202户,总人口821人。   1985年10月因海宁市“菜蓝子”工程需要,新辟蔬菜基地,故从原石路乡长田村六、七、八三个小组,组建硖石街道长园社区,村名由长田岸、园角廊地名而得,原以粮油生产、种桑养蚕为主。转产后,以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社区重视在指导农户生产,提供技术和生产资料服务上做文章,而农户则在品种布局上动脑筋,向土地要效益上下功夫,产量和产值逐年增长。虽然起步较迟,但生产发展势头迅猛,是海宁市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产业在全市声名鹊起,多次被海宁市和硖石镇人民政府评为蔬菜生产先进单位。   自2000年开始,随着海州路、碧云路道路框架的构筑,使市政建设不断向东南组团延伸推进,给社区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到2005年底止,所有土地被征用,农户的住宅全部被拆迁。目前,市教育园区、市委党校和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已经进入辖区,东欣佳苑和东方艺墅住宅区也已建成完善。2010年,结合区域改造,长园社区在区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开展了社区环境改造工作,在南北两个小区中新建绿地6000平方米,2010年底社区绿化总面积达到13000平方米,人均绿化占有率20%。新购1万苗花卉树木种于绿地,增加了环境美化程度。在原有基础上新建垃圾集中贮存临时场所1处,新添置垃圾箱200个,社区内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处置率达到100%。居民污水全部经污水管道排入市管网,污水处理率100%。   土地征用后,社区所有户籍人员全部得到了劳力安置。失地农民自谋职业,很快地从农民向劳动就业者转移,就业所得和房屋出租成了居民新的经济收入来源。到2011年末,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96万元,居民人均收入达18433元。自来水安装率、卫生厕所符合率和电话入户率100%,有线电视及数字电视入户率分别达到95%和98%。社区二个居民新村点,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住宅整齐划一,基本达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庭院绿化、小区美化和河道净化”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一个美好、和谐的居民区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至2011年底,社区先后获得“浙江省卫生社区”、“嘉兴市文明社区”等荣誉,今后社区还将着力改善硬件设施,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努力提升为民服务能力,不断发展社区管理,从而将社区建设成为美好的居住家园而不断奋斗。   

长田社区

长田社区  长田社区地属硖石街道,位于街道东部近郊,东西贯穿镇级农肖公路;西侧南北贯穿市政碧云路,辖8个居民小组,448户,总人口1868人,耕地总面积2255亩。   传统农业以粮桑为主,并利用近效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现有果树种植面积500余亩,其中长甜葡萄产业在全市有较强的知名度。2007年度社区实现社会总产值14000万元,人均纯收入8979元,同比增长8.5%。居民安居乐业,社区文明祥和!   

高丰社区

高丰社区  高丰社区概况   高丰社区位于硖石街道东南近郊,距市中心3公里,辖7个居民小组,社区于2007年开始征迁,2009年基本完成征迁工作,现有居民点两个:高丰自建房小区(称高丰小区)和赞山景苑三区。区域面积: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72户,在册人口1571人,外来人口382人;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老年党支部、中青党支部和创业党支部,共有党员51名。   目前社区现有党支部、居委会、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三副班子脱产成员6名,均为0党员,平均年龄46岁,其中初中学历1人,高中及中专2人,大专及本科2人,研究生1人。下设团支部、妇代会、民兵连、治保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等群团组织,分别由三副班子成员及党团员骨干和群众代表交兼任职。   社区现有社区用房920平米,室外活动场所850平米,其中服务用房480平方米,活动用房440平方米。多年来,社区坚持以党建为龙头,以创新社区管理为重点,以服务群众为目的,不断拓展社区服务功能,创新社区管理体制,2010年,我们建立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一站式服务大厅,切实有效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服务。   2011年9月25日,社区正式成立了硖石商会高丰分会,商会会员由高丰社区在外经商的成功人士组成,他们积极捐款7万余元作为党员关爱资金。同时成立了海宁市赞山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社区将通过这个平台每年计划从赞山贸易有限公司收益的一部分用于帮助和服务社区有困难的党员和居民群众。   社区于2011年12月开始,在街道分房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在社区班子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工作,于2月份0完成了赞山景苑三区排房安置点313户共314套安置房的分房工作,其中大户(250平方)308套,306户,中户(220平方)6户,6套。   2012年社区经济总收入16865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20929元。   多年来,高丰社区在上级党委、街道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中心,统筹兼顾,各项事业取得明显进步。近年来,我们高丰社区先后被评为嘉兴市科普示范社区、海宁市“五好社区党支部”、海宁市级“文明社区”、海宁市“村级文化阵地建设示范村”、浙江省行政示范档案室、整待整治村、海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嘉兴市和谐社区、省级体育休闲示范社区、省级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东山社区

  东山社区于2004年12月由原水月亭、东关厢、东山三个社区撤并而建。东到长山河、南接洛塘河、西至市河、北到俞家桥河。由水月亭小区、景云桥小区、水莲山庄、吴家廊下、北关桥路及环东山拆迁区块组成。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管理居民3521户,7410人。   东山社区内名胜古迹众多,区域东部有东山森林公园,智标塔雄峙山巅。区域内有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衍芬草堂,有近代文化名人史东山故居,东山会议旧址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荷叶村

荷叶村  荷叶村位于硖石街道南部城南大道两侧,海新公路和麻经港贯穿全村,南临马桥先锋村,村总面积为1.8平方公里。   村下辖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415户,总人口为1775人。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荷叶村已有近200户农户拆迁搬进了环境更加舒适的安置房小区赞山景苑。近年来,村级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2013年全村农工副总收入2831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1890元。村集体经济固定收入达167万元,在村级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村已实现通组达户道路硬化全覆盖;主干道绿化、亮化全覆盖;自来水、数字电视入户率达百分之百。   荷叶村先后获得浙江省小康体育村、嘉兴市城乡一体新社区、嘉兴市卫生村、嘉兴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示范村、海宁市生态村、海宁市平安村、海宁市森林村庄等荣誉。   

军民村

  军民村地处硖石街道东南方,离海宁市中心7公里,08省道、军湖路贯穿南北,嘉绍高速连接线、石南路纵横东西,成井字交通网格。村区域面积3.232平方公里,共有14个村民小组,农户503户,在册人口2021人,新居民135人。村党总支下设两个网格支部,共有党员63名。村班子人员5名。2014年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100万元,村级经常性收入79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2800元。   近年来获得嘉兴市四星级民主法治村、生态文明村、卫生村,海宁市文明村、先锋工程建设五好村党组织、平安村、卫生村、绿化示范村、调解先进村、党风廉政建设四星级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联和村

  联和村地处海宁市硖石街道东南部,东临永丰村和军民村,南界双合村,西与荷叶村相连,北与高丰村毗邻,全村面积约288.33公顷,村民小组19个,户数503户,人口2076人。2014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68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708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88.16万元。村先后被命名为海宁市生态村、嘉兴市生态村、海宁市文明村、嘉兴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2008年以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征迁工作一直是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碧云路南延、绍嘉高速连接线、鹃湖水库、袁硖港北侧征迁等等。目前,有建成的赞山景苑一区安置征迁农户204户,新小区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成为了联和村一道新的亮丽的风景。未征迁的区块基本以生态片林为主,村庄整治扩面提升工程、星级美丽乡村创建,使得这一区块的环境变得更加优美整洁。   

永丰村

  永丰村位于硖石街道东南,东邻南漾村,西连高丰社区,南接军民村,北靠西环村。全村区域面积3.8平方公里,农户总数575户,总人口2357人,下辖18个村民小组,现有班子人员5名,党员67名。先后荣获海宁市文明村、海宁市平安村、海宁市爱心村、海宁市科普示范村、海宁市“五好”党支部、浙江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西环村

西环村  硖石街道西环村位于硖石街道东侧,距市中心4.5公里。东邻杨汇桥村,南接永丰村,西连长田社区,北靠长山河,与海昌街道长山村隔河相望。全村交通便利,其中有镇级以上主干公路两条,全长3.5公里,有通组公路共计4余公里。农肖公路东西横穿全村,目前已开通海宁汽车南站至袁花的T101公交车。建设中的08省道南北1.6公里长对穿我村。全村区域面积1.7平方公里,常住户303户,总人口1195人,辖6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   西环村现有党支部、村民委、村经济合作社三副班子脱产成员4名,均为0党员,其中女同志1名,学历全部达到中专以上,平均年龄38岁。下设团支部、妇代会、民兵连、治保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等群团组织,分别由三副班子成员及党团员骨干和群众代表交兼任职。全村现有党员32名,团员22名,分布于全市各个行业,均能较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西环村总耕地面积:1737亩,以种粮为主,复种油菜,兼育桑养蚕,饲养猪羊。村级集体经济主要以盘活存量资产,新建、改建集体厂房进行出租为主,吸收外来投资。现已在西环村落户投产的有海宁金马化工厂、海宁市益明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等个体私营企业。   

双合村

  双合村地处硖石街道南端,南与马桥街道相邻,东、北西三面分别为本街道军民村、联和村、荷叶村,双长路南北贯穿,石南大道横贯全村。全村总面积2866亩,其中耕地面积2356亩,分23个承包组,466户,人口1811人。   全村经济以粮食、蚕桑等传统业为主,副业有猪、羊、鸡、鸭、水产等养殖业。近年来,大批劳动力从事皮件、服装、建筑施工等行业,村里私营企业逐渐发展。目前村建有标准厂房近7000平方米租房企业11家。村民物资精神生活日趋富足,广播、有线电视、电话、电脑、自来水及全村,通组道路基本硬化。   近年来,分别被评为浙江省绿化村、海宁市生态村、海宁市森林村庄、嘉兴市民主法治村、海宁市五好示范党组织、海宁市三无村等荣誉称号。2002年,市政府重点工程万亩生态林工程亦规划种植,生态林面积达1500多亩,绿化覆盖率68.4%,全村人民安居乐业。目前,双合村正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水平为落脚点,狠抓生态文明建设。   

杨汇桥村

  杨汇桥村位于硖石街道东南部,东与袁花彭墩村相邻,南连永丰村、南漾村,西接西环村,北临长山河,与海昌街道的长山村及海盐的百步镇隔水相望。嘉绍高速、硖尖公路穿境而过。1999年行政村区划调整,由芦湖村和卫东村合并而成,因村域中心有杨汇桥小集市而得名   全村区域面积3.06平方公里,其中农肖公路北区域全部纳入城市生态林,约占一半区域面积。全村17个村民小组的22个自然村落,515户农户,总人口2025人,党员56人。全村劳动力以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农业生产以水稻、蚕桑、畜牧业为主;近年,经过土地流转和产业结构调整,军湖路两侧已形成葡萄种植产业区。2010年 全村经济总收入 16748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6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3905万元。   跨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土地整理、村庄整治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全村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彻底改变,田成方、渠成网,灌排分系、旱涝保丰收;实现了通组道路和60%达户道路的路面水泥硬化,改造农桥三座,疏浚河道9.15公里,建设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251户,极大地改善了全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村文化活动中心通过建设、管理、提升,有二名专职管理员常年为全村村民提供文体活动服务,农村文化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成效显著。   

南漾村

南漾村  南漾村位于硖石街道东部,东连袁花镇彭墩村,南接袁花镇东风村。西临本街道永丰村,北靠本街道杨汇桥村。嘉绍高速公路南北穿越而过,全村总面积1.73平方公里,人口1107人,劳动力741人,共有1 1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总户数294户,土地总面积1498亩,其中耕地面积1285亩。   南漾村通过近3年来的努力,集体经济有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投入80余万资金,全面完成了村庄整治工作。通组道路全部进行硬化改造,建起了生态家园示范点,全村河道进行疏浚并常年保洁。2007年,继续投入资金65万元,对主要道路南漾路进行拓宽改造,对南东路进行硬化,新建排灌水渠1.2公里,标准化生态墓点建设正在进行之中。   为进一步发展南漾经济,南漾村利用原有的集体公房进行改造,引进外来投资。现已在南漾村落户投产的企业有海宁宏大化轻有限公司和海宁天羽经编有限公司等。   2007年,南漾村将完成海宁市农村党组织“先锋工程”建设和海宁市文明村建设,使南漾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竦秀社区特产大全




竦秀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