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嘉兴 >> 海宁市 >> 斜桥镇 >> 新农村

新农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新农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农村简介

新农村  工业:皮革制品、电子元件、丝绸纺织、蔬菜加工、化工、五金制品
  农业:黄桃、蔬菜、苗木、桑蚕、湖羊饲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481107 314000 -- 查看 新农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农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新农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洛溪社区

  洛溪社区于2011年1月成立的海宁市首个城乡一体新社区,并于2014年1月正式经居民选举,成立了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主要有洛溪嘉苑1、2、3期,云川名都苑、云桥景苑一区、二区北,现居住户数在1190户。人口约3500人,户籍80户,192人,外来人口1125人,党员16名,在职党员48名,低保户25户,残疾人16人,现有居民小组15个,管辖企业23家。社区工作人员6名,拥有便民服务中心1000平方米,居民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52平方米,居民聚餐点1000平方米。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区这几年荣获了一些荣誉,省级敬老文明号、浙江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嘉兴市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社区、嘉兴市示范性城乡一体新社区、嘉兴市卫生先进单位、海宁市平安社区、海宁市绿色社区、海宁市规范化党员服务中心等殊荣。   

庆云社区

  庆云社区位于海宁市西郊,距市区7公里,区域面积2.4平方公里,地域分散,由庆云街、祝场街(含金石墩)、路仲街、卡森卫星城(景香园)组成。南北相距11公里,居民1078户,常住人口3200余人(其中新居民近2000人)。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党员47名。先后荣获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社区,嘉兴市卫生单位,嘉兴市五星级和谐社区,海宁市文明社区,海宁市平安社区,海宁市三星级和谐社区。   在上级党委领导下,庆云社区党总支始终坚持以党组织引领、党员干部”五(吾)带头“为主线,秉承“建文明和谐社区、创造美好生活”理念,以居民满意为已任,提升全民社全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打造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新型社区为目标。   

斜桥社区

  斜桥社区居委会是斜桥老镇区和新河景苑组成,辖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东起建设路,西至西街100号,北靠沪杭铁路,南至新河景苑二期联排房。社区现有老镇区居民834户,新河景苑居民342户,常住人口3293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989人,约占人口总数的30%,社区党总支共有党员114人,社区班子5人,其中持证社工5人,大专以上学历100%。社区现建有一站式服务大厅、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年学校、党员活动室,先锋服务室等服务设施;建有群乐健身苑点,工人俱乐部健身苑两个,凉亭一座,配备40件健身器材,为居民健身娱乐提供方便,组建青老年排舞队,中老年气排球队,坚持每天开展活动,设有三个早晚锻炼点,既活跃了社区的文体活动,也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近年来,社区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浙江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浙江省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嘉兴市五星级和谐社区、嘉兴市居务公开示范社区、嘉兴市卫生先进单位、海宁市文明和谐社区、海宁市十大社区工作品牌、海宁市绿色社区、海宁市平安社区、海宁市科普示范社区、海宁市老年协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2年,社区创新性地组建了以党员志愿者为主的96345斜桥先锋服务队,使党员志愿者服务走上常态化、经常化模式。   

乐农村

乐农村  斜桥镇乐农村位于斜桥镇西北面,东与斜桥镇仲乐村隔河相望,南靠沪杭铁路,西连斜桥镇黄墩村,北与桐乡市高桥镇相连,桐九公路穿越本村,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22个自然村庄,农户702户,总人口2775人,土地总面积2890亩,其中水田1946亩,旱桑地944亩,01年—04年完成成了三个区块的土地整理项目,全村自来水入户率100%,有线电视、视频广播入产率86%,全面完成电气化改造,并开展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民创造了安居乐业的生产、生活环境。2007年全村工业农业总产值9000多万元,村级可支配资金2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120元,集体企业一家,私营企业9家,企业为榨菜加工、母料、印刷、服装等生产为主,全村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榨菜、胡瓜、萝卜等为主,同时发展多种经营,有养殖、大棚蔬菜、树木苗等,全年饲养蚕种1200多张。养殖大户全部建立沼气池,既利用了能源,又净化了环境。经过多年基础建设,村内有市级道一条,通村公路四条,改造桥梁9座,交通方便。  

祝场村

祝场村  祝场村位于海宁市斜桥镇南端,东与祝东村相交,南靠东西大道,西与郭店镇毗邻,北与华丰村相连,南北丁庆公路贯穿全村,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社会环境良好。全村总面积3.77平方公里,2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64户,人口3624人。拥有土地总面积4143亩,其中耕地3509亩。目前通组道路,主要桥梁修建及水利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交通、通讯便捷,水利设施完善。    农业以种粮为主,同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2011年止本村共流转土地602亩,培育发展花卉、苗木,养殖等种养大户10多家。全村2011年底工农总产值4.5亿元,私营及个体企业150余家,氨纶、橡筋企业80多家。    2011年村级经济年收入3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7958元。村主要经济来源为土地出租和房屋出租等,款项主要用于道路水利建设、公益事业及村事务管理等方面。村级领导班子健全,社会治安稳定,村民安居乐业。   

仲乐村

仲乐村  仲乐村位于斜桥镇偏西北,南至沪杭铁路,北与桐乡市屠甸镇汇丰村交界,东与本镇路仲村相邻,西与乐农村相连,本村共有28个村民小组,49个自然村,总户数为1265户,总人口为4869人,总土地面积5341亩,其中:水田3297亩,旱地678亩,桑地1157亩,自留地299亩,果园10亩,一条镇级的桐九线南北贯穿我村,规划中的道路将全部把整个仲乐村进行连接,2004年度全村总经济收入16683.1万元,村级可支配资金25万元,人均收入6145元,现有村干部7名,党员102人,(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0.1%,自来水入户率98.5%,住宅电话安装率达91%。)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安居乐业。  

永合村

永合村  斜桥镇永合村于2004年10月由原永安村、和合村两村合并而成,位于海宁市斜桥镇东部,南临洛塘河,西至斜桥村,北沿沪杭铁路,老硖斜公路由东到西贯穿全村约4公里,全村区域面积3.41平方公里。全村辖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85户,总人口3135人,耕地2751亩,规上企业4家,现有村班子成员5人,大学生村官1人,后备村干部1人。2011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1亿元,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08万元,人均纯收入1.78万元。先后荣获“浙江省卫生村”、“嘉兴市民主法治村”。2011年度获海宁市先锋工程建设“五好”示范党组织、2009-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转化工作成绩显著村、嘉兴市“民主法制村”、嘉兴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嘉兴市“春泥计划”先进集体等殊荣。    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近几年,我村紧紧抓住市级重点扶持村的良好机遇,用足、用好、用活扶持政策,实现了我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积极盘活集体存量资产,在村级工业园区内建造了标准厂房,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不断提高农业招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培养精品农业和引进优质农产品等。多年来,我村以项目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于2009年基本完成通组道路硬化和危桥改造;村庄整治、卫生改厕等重点项目已基本完成;两新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实现了“两违”整治、综治网格化管理;建立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河道长效保洁等管理机制。村辖区内设有村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室、警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俱全。    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设党总支1个,下设创业支部、综合支部、老年支部,在册党员112人。在深入开展各类争创活动及“潮乡先锋”创先争优活动的基础上,创建了规范化党员服务站1个、党员家庭教育示范点1个。每年组织开展党员双承诺、党员闪光点评议、“党员百分”考核等活动。2010年建立党员关爱资金、成功创办了《永合村报》、2011年组建了村级义务巡逻队、水环境整治两支党员志愿者队伍。    民主管理日益完善。村班子充分发挥核心作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积极探索民主管理上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村务、财务公开全面、真实,村务监督、民主理财、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规范。村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代表大会等制度健全。全村呈现一派政通人和、村民安居乐业的新景象。   永合村为丰富本村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改善文化活动环境,提高村民生活品质为目的,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以及永合村全体村民积极参与下,群策群力,多渠道筹集,总投资85万元左右,新建永合村健身休闲娱乐活动中心,总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其中主要包括:文化活动室,宣传长廊、露天舞台、灯光篮球场、农民公园、健身路径等工程。现已基本落成。所有配套设施具体有:   1、永合村文化活动中心,室内总面积为755平方米左右,共设有9个功能室。具体布局为,原活动中心内设有健身房(15件室内健身器材40平方米左右)、乒乓室(80平方米左右)、图书室(30平方米左右)、教育培训室(110平方米左右)共4个功能室总面积为260平方米左右。新建活动中心室内(共计495平方米左右)共分13间,包括老年活动室(2间)、录像室(2间)、台球室(2间)、乒乓室(3间)、排练房(3间)、道具室(1间)共6个功能室。    2、在原有宣传橱窗的基础上,又新增60米长的宣传长廊,面积为130平方米并配有石凳与夜晚照明,以便方便村民随时可以观看。其中设有:阅报栏、计划生育宣传栏、残疾人事业宣传栏、科普知识宣传栏、政策法规宣传栏、健康意识宣传栏、少儿宣传栏等。   3、新增110平方米的露天舞台,高0.9米,及配套平方米的更衣室一间20平方米、卫生间20平方米。   4、新增1000平方米的标准灯光篮球场,配套设施齐全。   5、农民公园共占地2500平方米左右,其中,包括凉亭,绿化,石径,为村民夏夜纳凉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场所。   6、健身路径已定制30件.   附:   斜桥镇永合村金星组的郭家石桥遗址,根据浙江省考古队1982年实地考察,在原沪杭铁路庆云火车站东南约200米,南连老硖斜公路,北接沪杭铁路,西靠同仁港,东到机耕路,总面积30000余平方米。该遗址从采集到的遗物推断,该遗址属于马家浜文化遗址,距今约有6000---7000年历史,是海宁市发现众多遗址中最早的一个,是我市最早的省级文保单位之一。   

新农村

新农村  工业:皮革制品、电子元件、丝绸纺织、蔬菜加工、化工、五金制品   农业:黄桃、蔬菜、苗木、桑蚕、湖羊饲养  

斜西村

斜西村  斜西村位于斜桥镇西部,东面与本镇斜桥村、新农村相邻,南面与盐官镇郭店村相接,西面与周王庙镇星火村相连,北面与桐乡市骑塘镇隔洛塘河相望,沪杭铁路复线横穿本村。本村区域面积2.2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细分为21个班),总户数为603户,人口2405人。总土地面积2293亩,其中:水田1700亩,旱桑地593亩,果园24.3亩。对外交通主要依托斜周公路、万西公路以及硖许线,村内3-4米的通组道路连接各个自然村落,其中主要道路已经硬化,交通便捷。   多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们斜西村党总支、村民委团结拼搏、上下合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村先后被命名为嘉兴市绿化示范村、嘉兴市卫生村、嘉兴市科普示范村、残疾人康复先进社区,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党的建设不断提升。紧紧围绕基层党建新格局,扎实开展“潮乡先锋”创先争优活动。在村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五比五创”活动,积极推行党员闪光点评议和党员实事公开承诺,并将承诺制工作向组长、妇女组长延伸。深化“三五”工作制度,广泛开展“三民”走访活动。创新开展党员、组长、妇女组长的百分考核,抓好了党员的发展、管理、教育工作,近三年来共发展年轻党员13人。积极开展组团服务和党员志愿者活动,积极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   两新建设扎实推进。以加快村庄集聚为抓手,扎实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完成1个整组的搬迁,实施土地流转,全村共流转土地380多亩,为提升现代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村级实力明显增强。在原来经济较为薄弱的基础上,全体村干部充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经过集体资产的盘活、标准厂房建设和土地流转,村级收入每年增长都在20%以上,2011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4893万元,村集体经济可支配资金25万元。   

斜桥村

斜桥村  斜桥村位于斜桥镇西侧,东与本镇庆云村相邻,南与本镇三联村相壤,西与本镇斜西隔河相相望,北与本镇仲乐村,乐农村毗邻。新老硖斜公路由东向西贯穿全村,桐九公路由南往北窜村而。斜桥村前身为斜桥、镇郊、河石三个行政村经过1999年、2004年二次行政村撤并后成立的新斜桥村。   村干部职工数共7人,其中村支部委员会5人,村民委员会3人,村经济合作社3人。全村共有28个村民小组,农户1315人,人口4853人。土地面积3715亩,其中水田2563亩,旱地397亩。桑地755亩。2006年全村农、工、副总产值47105万元,人均收入7801元,拥有集体资产374.8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集体房产租赁和镇财政返回,年可支配资金31.5万元。主要用于村干部报酬、误工费用和村公益事业开支。   村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我们严格按照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5年140号文件关于《印发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制定的通知》的精神严格执行,并相应成立了村民主理财小组工作。村财务审计监督制度和村集体财产物资管理制度。村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对本村集体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村集体财产物资通过建立总帐、明细帐进行核算,建立“财产物资登记薄”对财产物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盘点,做到帐实相符,盘盈、盘亏都查明原因,及时处理,确保集体财产不受损失。   

三联村

  三联村位于斜桥镇西南部,村域面积2.68平方公里,共有18个村民组,总户数801户,人口3083人,共有党员80人,现有村班子人员4人。全村耕地面积2851亩,现有个私企业26家。2011年工农业总产值2.9亿元,人均纯收入18991元,村级集体收入180多万元。曾先后获得 “浙江省卫生村”、“嘉兴市文明村”、 “海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海宁市先锋工程建设‘五好’示范党组织”、“全国计生协会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嘉兴市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海宁市绿化示范村”、“海宁市‘平安家庭’示范村”,并连续多年被评为“海宁市‘平安村’”等荣誉称号。   党的建设不断提升。紧紧围绕基层党建新格局,扎实开展“潮乡先锋”创先争优活动。在村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五比五创”活动,积极推行党员闪光点评议和党员实事公开承诺,并将承诺制工作向组长、妇女组长延伸。深化“三五”工作制度,广泛开展“三民”走访活动。创新开展党员、组长、妇女组长的百分考核,抓好了党员的发展、管理、教育工作,近三年来共发展年轻党员13人。2011年,党组织升格为党总支后,组建了创业支部、老年支部、综合支部和鑫牌禽业合作社支部。2012年建立了-表工作室。积极开展组团服务和党员志愿者活动,积极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   两新建设扎实推进。以加快村庄集聚为抓手,扎实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完成1个整组的搬迁,创新实施整村土地流转,全村100%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全村共流转土地2300多亩。加强农业招商,引进项目25个,全村现有水果种植面积1000余亩,苗木300余亩,海宁市青少年农业实践基地200余亩,累计实现投资6000多万元。按照“资产股份化、土地合作化”原则,成立海宁市首家土地专业合作社,创新实施土地资产“地票化”制度改革。2011年,成立了海宁市首家劳务合作社,及时解决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农业大户的用工问题。截至目前全村现有合作社10家,为提升现代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村级实力明显增强。在原来经济较为薄弱的基础上,全体村干部充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经过集体资产的盘活、标准厂房建设和土地流转,村级收入每年增长都在50%以上,2011年全村实现了村级收入180多万元,在全镇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连续四年名列第一。   

祝东村

祝东村  斜桥镇祝东村位于浙江海宁市西郊,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现有25个村民小组,32个自然村,农户1000户,总人口3744人,拥有土地总面积5072亩,其中耕地4500多亩,其中水田3210亩,专桑900亩,旱地400亩。已全面完成土地整理项目及电气化改造,并开展了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电、通讯等设施完善,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全村2008年度工农业总产值2.8亿元,私营企业为30多家,个体工商户50多家,其中工业总产值2.6亿元,创税利9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1326元,村级可配资金65万元。村级主要公路及通组达户道路均已浇筑为水泥路面;现有主要企业为经编、氨纶、橡筋、铅锡合金、特种印刷、灯泡、等;全村以种植水稻、大小麦及油菜为主,年饲养蚕种2千多张,同时发展多种经营,有养殖、蔬菜、梨园、苗木等;并创办苗木、畜禽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经过多年的建设,祝东村已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如今村内道路网纵横交错,交通十分方便,村内建有移动、联通、电信等通讯专用塔,供电、供水、通讯等设施完善,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厂房宿舍配套宽敞美观,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党总支、村民委加大社会综合治理投资力度,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夜间巡逻值勤,社会治安稳定,村民安居乐业。   

路仲村

路仲村  斜桥镇路仲村于2004年由原共和、路仲两村合并而成,位于斜桥镇的北部,北紧靠桐乡屠甸,东与光明交界,西与本镇仲乐村为邻,南为沪杭铁路,地理位置优越,社会环境良好,总面积5.1平方公里。全村共辖2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1203户。全村有0党员105,其中妇女党员15名。      近年来,我们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法,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村美、班子强、户富、村风好”的要求,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工作。把开展“百村整治”工程作为一项全局工作来抓,着力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把垃圾集中收集处理,道路建设、农桥改造、河道整治、生态家园建设等工作稳步推进。加强民主管理,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村党组织坚强有力,基本达到“五好”要求,村级组织统—协调,有较强凝聚力、战斗力,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工作运作有序,开展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社会风尚良好。   我们路仲村全体工作人员将紧紧围绕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0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充分利用本村优势,把我们路仲村建设成为一个安静、和谐、舒适的小康示范村。   

万星村

  万星村:位于斜桥镇南部,东临华丰村,南面与盐官镇联群村相邻,西面与三联村交界,北面与斜桥“两新”工程主中心毗邻,距镇政府2.5公里,距市区10公里,村域面积2.31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户数555户,人口2225人。 万星村与乐农村、祝场村、仲乐村、永合村、新农村、斜西村、斜桥村、三联村、祝东村、路仲村、金石村、黄墩村、华丰村、光明村、斜桥社区、庆云社区、洛溪社区、庆云村相邻。  

金石村

金石村  海宁市斜桥镇金石村位于斜桥镇的最南端,西边与盐官镇相邻,东面和南面是丁桥镇,01省道横穿其中,全村共有28个村民小组,农户1188户,总人口4186人,土地面积4618亩,其中耕地3310亩,专桑1021亩,鱼塘134亩。先后被授予先锋工程建设五好村党支部、文明村、嘉兴市级三无达标村、社会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全村经济发展迅速,农业以传统种养业为主,主要有种植粮食、油菜、种桑养蚕、规模养猪、养鸡、渔业等多种形式。工业主要以橡筋和氨纶等轻纺业为主,全村共有私营企业86家,其中产值在500万以上的有6家。201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近2.1亿元,人均纯收入14018元。   【农业生产】   2011年全村农业总产值652万元。全年粮食复种面积994亩,总产量566吨,桑树面积903亩,蚕茧总产量182.3吨,生猪年终存栏4243头,家禽存栏62100只,出栏355512只,蔬菜种植面积357亩,总597吨。农业产业化正在逐步形成,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同时,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养殖积极性。   【工业生产】   2011年,全村工业总产值2.1亿元。全村大小企业215家,通过几年来的发展,金石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私营经济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村级基础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村党支部以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目的,进一步加快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方便人民生活。2011年全村浇制水泥路4.6公里,硬化道路2.9公里;清理河道16.2公里;落实保洁人员,上门收取农户生活垃圾。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为把金石村建设成为一个崭新的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情况】    2011年,金石村计划生育符合率达到100%,全村人口实现负增长;自来水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5.3%,有线广播入户率85%;确保社会治安稳定,成立金石村义务巡逻队,坚持每夜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巡逻,取得一定成效;医疗卫生事业有保障,在村集体补助的基础上,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了90%以上。   

黄墩村

黄墩村  斜桥镇黄墩村位于斜桥镇西北面,南有沪杭铁路横贯,东面与本镇乐农村相连,西侧与桐乡市高桥镇漕泾村相接,北与高桥镇楼下谷村卖鱼桥港交界。地理位置优越,社会环境良好,全村共有土地面积2.81平方公里,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80.81公顷,耕地保护面积232.78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9.20公顷。村办公地点设在镇北公路二号桥西侧。现有村干部5名,文化管理员1名,下设2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18户,2013年底总人口2843人,其中党员90人。    农业生产以种植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榨菜等。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村级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并创建海宁市文明村、平安村、卫生村、科普示范村、信息化村……黄墩村党支部、村民委始终以“-”为指导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   

华丰村

华丰村  斜桥镇华丰村位于海宁市府所在地西南约5公里,东与海州街道金龙村接壤,南与斜桥镇祝东村、祝场村相连,西南交斜桥镇万星村,正西隔绵长港与斜桥镇庆云村相望,北接斜桥镇永合村。新硖斜公路自东而西在村北部穿过,庆丁公路沿村西自南至北贯通,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2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08户,人口3945人。总面积3.77平方公里,人均耕地不足0.6亩。近年来,华丰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均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36787万元,其中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6.8亿元,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302元,农民人均收入12083元,年末集体资产总值11628万元。2008年被评为省级卫生村,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绿化示范村,2006年被评为小康示范村,2004年被评为三无村,2002年被评为嘉兴级文明村,2002年被评为嘉兴市农村经济百强村等。  

光明村

光明村  斜桥镇光明村位于斜桥镇的东北边,北紧靠桐乡屠甸,东与硖石海昌街道交界,西与本镇路仲村为邻,南为沪杭铁路,地理位置优越,社会环境良好,是于2004年由原石前、光明两村合并而成的,总面积4.96平方公里。全村共辖2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32户,总人口4101人。全村现有0党员96名,村干部7名。    全村拥有中小型企业几十家,规上企业3家。近年来,我们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目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工业、促三产、重投入、夯基础,村级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到2008年底村级固定资产达到970万元,实现村级固定收入7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427元,基本完成组级主干道路的硬化,实现60%农户的生活污水入网。近年来,成功创建海宁市文明村、平安村、卫生村、农机安全村、科普示范村、嘉兴市绿化先进村等。    光明村党支部、村民委以“-”为指导思想,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   

庆云村

庆云村  庆云村位于斜桥镇中心腹地,新硖斜公路贯穿全村,东邻华丰村,以绵长港为界,北靠洛塘河,西与镇工业园区相连,南与万星村、三联村相接,是水陆交通便利之地。全村区域总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782亩,辖2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39户,总人口4469人,现有班子成员5人,党员109人,村民代表75人。2011年工农业总产值 10.2亿元,人均纯收入17486元,村级集体收入 93万元。曾先后获得 “浙江省卫生村”、“海宁市文明村”、“海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海宁市先锋工程建设‘五好’示范党组织”、“嘉兴市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党的建设不断提升。2011年,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党员公开承诺、党员闪光点的评议等活动,继续推进党员百分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2012年,根据镇“四年”会议精神,我村将进一步深化“三民”走访活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践行为民服务承诺,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并建立相应机制,使三民走访活动常态化;认真开展好党员远程教育,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   两新建设稳步推进。根据年初制定的创业承诺,积极配合镇政府搞好两新工程建设开发的公寓房、联排房、单体独栋的征迁工作;2008年以来,共拆迁农户483户,征迁工作共涉及8个村民小组,共征用土地2000余亩并及时处理了征迁过程0现的各类矛盾和纠纷。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以镇开展的二新工程建设为抓手,全面建设现代新农村,一是加大对二新工程建设的宣传力度,同时抓住镇征迁工作的机遇,积极推进村庄集聚,目前全村已有240多农户搬进新规划点内;二是着力改善村庄居住环境,认真抓好村庄卫生整治和河道长效保洁工作,巩固省级卫生村的成果;三是完善小区设施,积极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文明创建,构建和谐。以 “村民富、村庄好、村风正”的指导方针,抓好“文明村”创建工作;制定了村民文明公约,调动了村民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和增强了村民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自觉性。先后培育了舞龙队、腰鼓队、合唱队、排舞队等多种民俗文化音符,切实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组成文明宣传小分队,大力宣传计生生育政策、法律法规、涉农政策等知识,切实增强了村民的法制意识和观念,全村呈现出了一片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新农村特产大全




新农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