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街道位于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东部城区的东南部,环海依山,是一个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特色乡镇,是连云港市临港产业区的大型工业区和重要的海洋经济区。
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6年1月,由原板桥、徐圩两镇合并而成,下辖跃进、张跳、东陬山、香河4个行政村和板桥、辛高圩两个社区,金桥盐业公司台南盐场、徐圩盐场坐落境内。街道总面积237平方米公里,海岸线长40公里,人口1.6万,拥有潮间带滩涂10万亩,耕地5万亩,盐田30万亩,主要生产紫菜、对虾、贝类、冬枣等特色农产品和食用酒精、盐化工等工业产品,同时具有十分丰富的湿地旅游资源,规划建设中的沿海高速公路、海堤公路、242省道、226省道和沿海铁路都将纵贯辖区,境内拥有连云港南翼组合小丁港、烧香河港、埒子口港和连接京杭运河的善后河东山港等港口。板桥街道广阔的沿海滩涂和低产盐田可以依托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优势及核电、火电、风电、盐业、土地等资源优势,承载临海大工业,为东部城区的超常发展搭建起新的平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6万人 | 237平方公里 | 320703005 | 222000 | -- | 查看 板桥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台南社区 | ·连云区旅游·连云区特产·连云区十大特产·连云区十景·连云区 | 0 |
---- |
查看 台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程圩社区 | ·连云区旅游·连云区特产·连云区十大特产·连云区十景·连云区 | 0 |
---- |
查看 程圩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跃进社区 | ·连云区旅游·连云区特产·连云区十大特产·连云区十景·连云区 | 0 |
---- |
查看 跃进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板桥社区 | ·连云区旅游·连云区特产·连云区十大特产·连云区十景·连云区 | 0 |
---- |
查看 板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张跳村 | ·连云区旅游·连云区特产·连云区十大特产·连云区十景·连云区 | 0 |
---- |
查看 张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墟沟街道 |
墟沟街道是连云港市连云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坐落在云台山北麓,居南固山和北固山之间,东距连云街道9公里,西与云山街道接壤。东西长约4.9公里,南北阔约4公里,总面积19.7平方公里。街道下辖2个行政村、1个直属公司和1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7.6万人。墟沟街道南临国家级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西接临港产业区。辖区内有国际展览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 2004年至2006年,墟沟街道办事处积极投身东部城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三个文明一起抓,埋头苦干促发展,实现了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党的建设不断强化、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目标。2006年,街道实现生产总值8.8亿元;实现协议注册外资1300万美元;直接利用外资347万美元,引进内联资金5亿元。 2004~2006年,墟沟街道办事处先后获得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先进单位、省科普文明街道、市文明单位、市五优街道办事处、基层武装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墟沟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下属4个党总支、31个党支部,有党员1553人。2004年6月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 经济建设 2004年墟沟街道办事处主要抓了五项工作。一是工业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对海洋食品、纺织服装、建筑材料、化学化工、机械制造等五大行业进一步扶持和引导,促其上规模、扩总量、增效益。其中紫菜已从养殖到加工形成产业化。年内新上工业项目11个,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62亿元,较2003年增长1.94亿元,同比增长29.1%。二是第三产业在发展优势上求突破。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结构调整的重点,推动第三产业调优。年内实现增加值4350万元,新增私营企业12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640户。三是扎实推进招商工作。层层落实招商任务,尤其是抓好“连云港之夏”、“省农洽会”等大型投资说明会的商机。四是把招商工作与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重抓好新土地的开发利用,筹措资金2000万元,拟在临港产业区建设6万平方米的通用标准厂房,年内已建成1.5万平方米,占地10.53公顷(158亩)的一、二期工程已在建设中。五是注重抓好对个体私营经济的规范引导,使之走健康发展、持续发展之路;引导从事加工的经营者以加工旅游产品为主方向;引导从事餐饮的经营者在提供特色海鲜、渔家风味、创墟沟品牌上做文章。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850万元,较2003年增长14.1%,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850万元,较上年增长15.3%;财政收入2200万元,较2003年增长19.3%;农渔民人均纯收入为6104元,较2003年增长9.0%;农业总产值达8330万元,较2003年增长3.5%;水产品9970吨。 2004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32亿元,其中全社会技改投资7300万元;新批外资项目4个,合同利用外资1270万美元,直接利用外资1100.8万美元,地方自营出口总额1206万美元,引进内联资金2.06亿元,外经营业额30万美元,外方实际到位300万美元以上项目3个,内联到位资金3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 2005年,是东部城区大开发的一年,墟沟街道办事处经济工作重点突出招商引资,全年实现协议注册外资1685.5万美元,同比增长32.7%,直接利用外资431.8万美元,引进内联资金3.27亿元,同比增长46%。与此同时,在连云开发区建设2万平方米工业标准厂房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建设临港产业区墟沟工业园,建成3栋1万多平方米的工业标准厂房,已具备企业进区条件。 2006年,墟沟街道办事处围绕项目开发,强势推进招商引资。一是壮大队伍。成立街道招商局和4个招商分局。二是明确目标跑招商,确定招商主攻点。三是全面推进招商,从招商方法、招商领域、招商政策上全面推进。四是搭建载体支撑招商,积极投身板桥工业园的开发建设。一期抛填工程已启动,已抛填300多亩,鑫海紫菜园建设规划及用地都已完成相关手续,场地抛填已进行;临港工业区墟沟工业园、云山中小企业工业园、连云开发区二期园区建设都在全力推进中。2006年新开工项目14个、重点建设项目10个、重点在谈项目8个;一批拆迁企业也利用大开发大建设契机扩大规模、强化技改、提档升级。 2006年,墟沟街道办事处实施“工业强街”战略,在壮大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个私工业上下功夫,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36亿元,同比增长44%。 2006年墟沟街道办事处强化商贸发展,全力打造新的增长极。一是房地产开发突飞猛进,先后有21家房地产公司来东部中心城区投资开发。二是现代流通业突起,先后开发形成了栖霞路步行街、中华路商业街、中韩商品城等特色街,引进苏果超市、五星、苏宁电器等国内大型现代流通卖场,中福在线在全省首家得到批准经营。会展、体育健身、计算机软件中介等新型服务业迅速起步。三是传统商贸服务业晋级升档,在墟沟中心城区有各类餐馆400多家,已形成以云-鲜、香海锦泰为代表的上档次酒店,以海棠路海鲜美食街为代表的特色餐饮店;旅馆业以宾馆化为方向凸现星级宾馆和家庭旅馆两种发展趋势,形成了星级服务和家居服务两大特色;传统的商店向便民店、社区店、连锁店发展。 |
连云街道 |
连云街道办事处地处连云港港口,原名老窑,民国22年(1933年)以后,始称连云,取“连岛”与“云台山”两首字,有“民帆舰舶连云,海运昌盛”的寓意。横贯中国东西大动脉的陇海、兰新铁路由此西伸,连云街道成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2003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撤消原连云港镇建立连云街道。2005年2月市政府批准与原陶庵街道合并成立新的连云街道。 新连云街道辖区面积15.57平方公里,辖荷花、云台、临海、胜利、砚航、陶新、庙岭、桃林八个社区居委会,人口3万余人。街道依山傍海、风景秀丽,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兼得山海之利,是汇水、树、石、海、礁为一体的风景游览胜地。具有在家观海、出门游山、上山望海、下山弄海的特点。此外,黄窝、宿城等风景区近在咫尺,著名的连岛风景区以及“神州第一堤”——西大堤与连云隔海相望。 |
云山街道 |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云山街道 云山街道位于北云台山南麓,东与田湾核电站接壤,西连新港城大道,南与市开发区为邻,东西11公里长,呈带状分布,面积19.36平方公里。街道下辖平山、老君堂、李庄、白果树、黄崖5个行政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坐落李庄,全街道共有2562户,8344人,其中农业人口5630人,劳动力主要从事工副业、建筑运输业和农副产品种植加工业。街道有8000亩山,8000亩滩。街道盛产樱桃、杏子、板栗、茶叶、柿子等林果品,淡水养殖业、商饮服务业、建筑运输业发展加快,中小企业园建设突飞猛进。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异彩纷呈,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和谐推进。 2006年,街道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6亿元,增长28%,完成财政收入1609万元,增长100%,农民人均收入达6340元,净增680元。街道荣获省“学、做、建”活动示范乡镇,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市平安连云港创建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市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市社会治安安全乡镇,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所属五个村、三个企事业单位个个都是市、区文明村(单位),文化先进村、卫生村。街道荣获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一等奖、党建工作一等奖、招商引资二等奖、党建工作创新奖。 |
板桥街道 |
板桥街道位于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东部城区的东南部,环海依山,是一个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特色乡镇,是连云港市临港产业区的大型工业区和重要的海洋经济区。 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6年1月,由原板桥、徐圩两镇合并而成,下辖跃进、张跳、东陬山、香河4个行政村和板桥、辛高圩两个社区,金桥盐业公司台南盐场、徐圩盐场坐落境内。街道总面积237平方米公里,海岸线长40公里,人口1.6万,拥有潮间带滩涂10万亩,耕地5万亩,盐田30万亩,主要生产紫菜、对虾、贝类、冬枣等特色农产品和食用酒精、盐化工等工业产品,同时具有十分丰富的湿地旅游资源,规划建设中的沿海高速公路、海堤公路、242省道、226省道和沿海铁路都将纵贯辖区,境内拥有连云港南翼组合小丁港、烧香河港、埒子口港和连接京杭运河的善后河东山港等港口。板桥街道广阔的沿海滩涂和低产盐田可以依托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优势及核电、火电、风电、盐业、土地等资源优势,承载临海大工业,为东部城区的超常发展搭建起新的平台。 |
连岛街道 |
连岛街道位于江苏连云港连云区。下辖: 320703006001 111 大路口社区居委会 320703006200 112 西连岛村委会 320703006201 112 沙湾村委会 320703006202 220 东连岛村委会 |
徐圩街道 |
徐圩街道位于连云港市的东南部,辖区规划管理总面积247.6平方千米。其北起规划刘圩港河中心线,西至烧香支河西岸(含香河村、东陬山村),南至善后河、车轴河中心线、埓子口北岸(含徐圩湿地),东至海堤。街道辖徐圩港区、临港产业区、徐圩盐场和辛高圩社区、东陬山村、香河村,户籍人口8000人,流动人口30000人。海岸线长28千米,拥有滩涂1300余公顷,耕地530余公顷。2015年徐圩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19542.6元,较2014年增长10%。完成了《徐圩街道社会管理和服务策略研究》、《徐圩街道人口信息化管理系统》、《党员干部管理系统》、《党风廉政信息平台》的研究工作并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徐圩街道2014-2015年度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全民健身先进集体、被连云港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五好”基层关工委,被中共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评为基层党员干部冬训工作创新案例,被连云港残疾人联合会评为2015年度残疾人工作先进街道,全市计划生育药具规范管理街道等先进单位等荣誉。 |
海州湾街道 |
海州湾街道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境内, 为完善城市管理功能,强化社会管理及服务,服务连云新城和中央商务区开发,推动现代化国际海港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经市政府批准,将墟沟街道办事处一分为二,大港路以北片区设立海州湾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后,海州湾街道面积为20平方公里,东起滨海北路,西至连云新城匡围区,南至大港路,海岸线长约8.5公里,山林面积6800亩,辖营山、海棠、棠梨、大港4个社区及西墅村,人口3.16万人。 海州湾街道是区政府所在地,是全市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港中心城市核心区,也是全市“六大中心”建设的主战场,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连云新城建设全面推进,中央商务区形象得到明显提升,金海国际、海州湾商务中心以及胜利湖、海棠湖等一批精品工程、亮点工程相继建成,凤凰岭、上城国际、山海自在等高档社区陆续交付使用,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即将建成投入使用,辖区内除有警备区、金海集团、金港湾公司、海滨疗养院等几十家企事业单位外,还有以港口物流为主的仓储货代公司200多家。 2012年3月11日,海州湾街道正是揭牌成立。街道办事处将秉承“服务核心区,助攻大开发”的宗旨,以“超前思考、主动作为、善打硬仗、我能我行”的工作导向,以“单项工作全市争先进、综合目标全区争先进”的目标追求,切实做到坚忍不拔、勇往直前、敢为人先、创新创优,确保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确保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的重大使命实践到位,努力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港中心城市核心区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稳定的基层保障和有力的社会保障。 |
中云街道 |
中云街道隶属于国家级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云台山脉中部,南接名闻遐迩的花果山风景区,北临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港,以境内中云台山而得名。辖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总人口2.4万人。 中云街道地理位置优越,靠港近城,位于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地带,是连云港市东部城区发展的黄金地段。交通便捷,新港城大道、连徐高速公路、242省道、陇海铁路穿境而过。三面环山,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境内有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2006年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藤花落古城遗址,以及集山水奇观、历史胜迹、古树名木为一体的云中涧风景区。 近年来,中云街道为了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确立了“服务大区、开发小区、工为基础、三产快富”的发展思路,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2008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92亿元,工业生产总值14.15亿元,财政总收入1.24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4亿元,引进市外内联到位资金9.4亿元,居民人均收入达7350元。在全市2005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中被授予“五优街道”荣誉称号。 中云街道地处连云港市东部新区东南部,是全市东部滨海地区发展规划中“一体两翼”的连接点,是凤凰振翅的核心地区,随着连云港市城市东进战略的实施,中云有战略预备地转变为蓄势待发的首选发展佳地。近年来,中云街道办事处审时度势,积极打造加快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实力的项目平台,在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工业园内兴建占地约3000亩的中云工业园区。该工业园区由中云街道办事处自主开发,目前工业区内水、电、主干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均以建设完毕,园区可入驻企业40-60家。在中云工业园区内投资兴业,可以享受国家级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种优惠政策,实行“两证一卡”的扎口收费制度,工业项目免征城市建设配套费。 我们热枕欢迎海内外朋友来中云共谋发展,中云街道将以一流的投资环境,一流的工作效率,坚持“让投资者获取理想的效益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的服务理念,全力支持投资者加快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
猴嘴街道 |
猴嘴街道位于连云港市区东北部,是连云港城市东进第一站。紧邻国家风景名胜区花果山景区,与朝阳镇、赣榆县为邻,依云台山与花果山乡接壤。交通便利,陇海铁路、花果山大道、港城大道、310国道穿境而过。总面积116.8平方千米,辖区建成面积4平方千米。街道总人口约2万人,下辖振云、文明、盐坨、新民、新航五个社区。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5亿元,同比增长35.1%。工业总产值完成12.36亿元,同比增长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6亿元,同比增长81%。完成财政收入5286万元,同比增长46%。强力推进四城同创等各项工作,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对市容环境、公共场所、农贸市场和窗口服务行业等进行了集中整治。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稳定协调发展。街道档案室通过省一级档案验收;获得市社会治安安全街道,市安全生产乡镇达标先进集体,市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区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随着市委市0加快建设国际化的东部滨海新城,猴嘴街道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配套,彰显出优越的地理优势和无穷的发展潜力。新兴的猴嘴是一块充满希望、充满生机的热土,我们诚邀国内外各界人士到此投资兴业,与猴嘴人民共创美好未来。 |
朝阳街道 |
2013区划调整:撤销朝阳镇,设立朝阳街道办事处。调整后行政区域面积为31.4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人,辖新县、朝东2个居民委员会,西庄、刘巷、韩李、张庄、尹宋、马山、沙集7个村民委员会。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朝阳镇位于国家AAAA风景名胜区花果山北麓,三面环山,一面向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全镇总面积2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000亩,果园10000亩(其中桃园8000亩),居住总人口达1.95万。2007年位列在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公布的“苏北五十强乡镇”第十六位,被市委市0授予“经济增长20优乡镇”。2008年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先进镇、“全国乡镇投资潜力500强”称号。2009年荣获连云港市“综合经济实力10强镇”和“最具发展潜力乡镇”称号。 全镇拥有食品加工、化工、机械、电子、建材等传统产业,是有名的“建筑业之乡”。近3年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新招引总投资3000万美元或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胜恒型钢、伍江数码、诺泰制药等8个重大项目,现均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可竣工投产5个。根据朝阳片区概念规划,今后几年,朝阳镇将以工业为主,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2009年全镇主要经济指标:地区生产总值11.25亿元,工业总产值22.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7.6亿元,其中工业投入5.8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2000万美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8740元。 |
宿城街道 |
2013区划调整:撤销宿城乡,设立宿城街道办事处。调整后行政区域面积为21.39平方公里,人口4525人,辖夏庄居民委员会,东崖屋、高庄、宝山、大竹园、留云岭5个村民委员会 连云港市连云区辖乡。1948年设宿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区境东南部,距区府8公里,距连云港港口4公里。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0.5万。过云(山)宿(城)公路、云台山公路隧道均可通达310国道及陇海铁路。辖东崖屋、夏庄、大竹园、高庄、宝山、留云岭6个村委会。以农、林业和近海养殖业为主。林产有板栗、山楂、杏、柿、樱桃、云雾茶、葛藤粉。云雾茶是江苏三大名茶之一。境内宿城风景区是国家级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景点有保驾山、船山飞瀑、仙人屋、金刚石、卧牛石、留云岭等,以“世外桃源”著称。有全国最长的云台山公路隧道。宿城万寿山有全国唯一的抗日石刻。. |
高公岛街道 |
2013区划调整:撤销高公岛乡,设立高公岛街道办事处。调整后行政区域面积为10.93平方公里,人口3045人,辖高公岛居民委员会,黄窝、柳河2个村民委员会。 连云港市高公岛乡位于黄海之滨,欧亚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西倚云台山脉,南临江苏田湾核电站,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的半岛地域,下设三个行政村,户籍人口2900人,总面积10.9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宽阔的海滨大道贯穿全乡。水、电、讯畅通。 高公岛乡的经济类型主要是海洋养殖、加工和捕捞,这里物产资源很丰富。它濒临全国六大渔场之一的海洲湾渔场盛产梭子蟹、带鱼、黄鱼、对虾、章鱼、海螺等20多种高中档经济鱼类,乡内现有渔船600余艘,新建240米长渔业专用码头。在稳定海洋捕捞的同时,还积极发展紫菜、海带、江蓠、绿藻、蛤类养殖及加工,其中紫菜养殖面积达6000余亩,加工近2亿张,已成为本乡主导产业之一。 围绕山、海、滩、核电而发展的海滨旅游业是本乡的新兴产业,现已开发了凰窝海滨浴场、凰窝山林风光区每年接待近百万国内外游客。 独特的资源优势、热情的海岛人民,真诚欢迎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开发、共同发展。. |
前三岛乡 |
连云港市连云区辖乡。1986年设前三岛办事处,1992年改前三岛乡。位于区境东北部,临海州湾,距区府50公里,距连云港港口47公里。面积0.3平方公里。由平山岛、达山岛、车牛山岛等12个岛礁组成,三组岛礁呈鼎立状分布,间距较远,周围水深16-25米,潮差3-6米。辖平山岛、达山岛、车牛山岛3个村委会。前三岛海区为江苏省唯一的海珍品基地,主要海珍品有刺参、扇贝、鲍鱼、海胆。. |
连云港碱厂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连云港碱厂坐落于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市,系国家大型一类重点化工企业,是1989年10月建成投产的“七五”国家重点投资项目,总资产15亿元,是中国三大纯碱生产企业之一、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ISO9001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双认证企业、连云港市首家“江苏省出口商品生产一类企业”。 连云港碱厂一贯注重科技领先,以品质取胜。生产装置区拥有国内同行业自动化技术水平最先进的DCS控制系统。主要产品及产能为纯碱120万吨/年(轻质纯碱、重质纯碱、低盐重质纯碱、食用碱),小苏打2万吨/年, 氯化钙5万吨/年。水、电、铁路、公路运输、公用工程自成体系,服务保障功能完整配套。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台湾、东亚、东南亚和中东、南美等地区。“长江三角牌”纯碱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名牌产品”,2005年被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评为“中国化工十大最具国际竞争力品牌”。2003年9月和2006年9月连续两次荣膺“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按照科学、持续、有效的发展观,全体员工积极实施“打响品牌、做强主业、突出个性、多元发展” 的企业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企业的核心技术、核心文化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塑造“长江三角牌”系列产品的强势品牌形象,为把连云港碱厂建设成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率先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而努力奋斗。 |
东辛农场 |
江苏省东辛农场位于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国际海港城市----连云港市境内,东眺黄海,北倚云台山,是江苏省大型国有综合性农业企业,江苏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农场始建于1950年4月,拥有土地总面积3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5万亩,全场总人口4万人,职工1.2万人,各类技术人员1200人。 农场下辖5个机关科室、2个服务中心、10个农业管理区、1个盐场以及东米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供水、供电等经营0企业,是集种养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大型农业综合企业。东辛农场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交通十分便捷,距宁连高速17公里,-19公里,连徐高速20公里,距陇海线新浦火车站23公里,距机场31公里,距国际海港连云港仅为33公里。 邮电通讯十分发达,场内现有铁通、电信两家分支机构,联通、移动两家办事处,可迅速安装电话和连接因特网、宽带网。 农场目前拥有12600KVA综合变电所1座,现有设计日供水8万吨水厂1座,电力、水资源比较充足。 农场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温暖湿润,雨量高达950mm,年平均光照时数达2250小时,无霜期长达220天。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近年的改革改制,东辛农场已成功的从生产经营性企业向管理服务型企业转化。万亩管理人员仅为8.9人。已造就了一支高效、廉洁、务实、开拓,充满活力的管理队伍。日趋完善的管理使农场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第三产业更具活力,龙头带动作用更趋强大。 |
青口盐场 |
青口盐场是江苏省八大盐场之一,江苏金桥盐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全民所有制单位。场区在连云港连云区境内属独立工矿区(原属赣榆区),下辖一纯农业的行政自然村——黄沙村,具有“老企业小社会”特点,总面积近6万亩,场区总人口约6000人,全民职工942人,集体职工38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