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圣庙社区位于市繁华地段以政治、文化、商贸为中心,会址在花园弄18号,由原来的新权、圣庙、法海和朱紫坊居委会整合而成。社区面积为24万平方米,四至范围为:东至法海路,西至八一七北路,南至古田路,东至朱紫坊。社区内政治文化气息浓郁,加之以名人故居的衬托与商贸繁毕的八一七北路组成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丰富、经济繁荣的社区环境。
圣庙社区设有4个机构:社区党支部、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圣庙社区现有户数l402户,人口3817人,外来人口327人,新村楼院6座,辖区主要单位12个,医疗机构1个,学校2所,名人故居7家,老人活动中心2个。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孔庙和海军世家一条街:萨镇冰、方伯谦等海军少将故居,每年接待中外游客约30万人次。社区广泛发动辖区单位,干部群众、齐抓共管,大力开展以社区党建、社区经济、社区文化、社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两个文明建设,并拓展资源,丰富与完善社区建设。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鼓楼区名人·鼓楼区学校名录·鼓楼区政务网·福州品牌网·福州 | 350102 | 350001 | -- | 查看 圣庙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加洋社区 |
加洋社区地处福州市委正对面,东起乌山支路,西至加洋路36号市财政局宿舍,南起东西河,北至乌山路中段,总面积26万平方米。住户1473户,人口4636人,外来人员697人。有新村楼院45座。辖区内有省煤田地质局、省水利厅两家省属单位;有市财政局、市计划发展委员会两家市属单位;一家区属单位,鼓楼区国税局;有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有西营里农贸市场等商业网点84家。 加洋社区设有4个机构,社区党总支部委员会、加洋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辖区内党总支5个,党支部14个,社区党员96人,社区党总支部与辖区内4个单位党支部建立了共联建关系,实行了“五联”活动。 加洋社区自成立以来,提倡“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社区精神,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特困居民解决实际困难,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社区实现了“无特困户、零待业”的目标。 |
于山社区 |
安泰街道于山社区系原来白塔居委会、部分法海居委会,东街街道部分鳌峰坊居委会、水部街道部分于山居委会整合而成。四至范围:东至五一北路,西至新权路、法海路,南至古田路,北至鳌峰坊,总面积37万平方米,1605户,5095人,新村楼院29座,辖区省属单位1个,市属单位7个,医疗单位1个,学校1所,老人活动中心1个,社区内政治文化气息浓郁,有市人大、福州警备区、协和医院、格致中学、于山宾馆等,是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之一。 于山社区自建立以来,社区党政班子始终坚持以增强社区党建活动为核心,采取“抓队伍、强素质、搞服务、聚民心的”方法,紧紧围绕创建中心广泛,发动辖区单位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真抓实干,初见成效,突出创建“康乐型”社区特色,着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文体活动极大丰富的快乐园”,社区建有4支志愿者队伍,6支文艺队,各文艺团队在专家的指导下,演出了许多精彩的节目。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社区在于山风景区还设有户外健身活动点,较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同时,社区还着重推进“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各项建设活动,呈现出和谐的发展态势。 几年来,于山社区积极倡导居民和共建单位开展争当文明市民、创文明楼院、文明单位活动,设立了党风廉政、消防、综治、计划生育科普、反对-等宣传栏,通过教育引导,提高了居民素质。先后荣获省级“企业退休规范化管理达标社区”、市级“巩固国家卫先城市先进单位”、“绿色社区”、“先进社区妇联”、“平安家庭先进示范社区”、区级“卫生达标社区”、“三八红旗单位”、“平安社区”、“计生生育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荣获“二级达标”社区。 |
五一广场社区 |
本社区位于于山南麓,是由原有的马道居委会、福中居委会部分居民整合而成。四至范围内为:东至海底路;西至817中路;南至东西河;北至古田路。面积为32.6万平方米。户数有1141户,人口数3074人,外来人口146人,社区内新村楼院12座,福州人民会堂、福州大饭店、市地税局等市属单位13个,小学1所。 【村风村貌】社区于2005年评为“二级社区”。2005年社区荣获市、区级“绿色社区”。2006年被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评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先进单位”和暑期青少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以及获得鼓楼区“卫生达标社区”“平安社区”等荣誉。 【历史文化】五一广场座落在本社区内,是福州人民政治、文化、体育、娱乐中心。本社区建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社区成立了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现有社区直管党员54名,并与辖区16个单位党支部建立共联建关系,实行“五联”活动。 五一广场社区于2001年9月成立以来,社区居委会广泛发动社区单位、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本着“支部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为社区单位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还设有各种便民服务网点:如修电器、理发、食杂店、快餐店、家政服务、保姆站等。还建立了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治安义务巡逻队、“义务十大员”等群众性队伍,常年累月活跃在社区的大街小巷内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社区居民“送温暖、办实事”。社区涌现出文明家庭496户,文明楼院12座。社区于2003年12月实现了“无特困户”社区和“零待业”。 社区为了丰富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建立“三支老年晨练队”和二支“文艺演出队”,组织了“热情广场大家唱”活动。 |
圣庙社区 |
鼓楼区圣庙社区位于市繁华地段以政治、文化、商贸为中心,会址在花园弄18号,由原来的新权、圣庙、法海和朱紫坊居委会整合而成。社区面积为24万平方米,四至范围为:东至法海路,西至八一七北路,南至古田路,东至朱紫坊。社区内政治文化气息浓郁,加之以名人故居的衬托与商贸繁毕的八一七北路组成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丰富、经济繁荣的社区环境。 圣庙社区设有4个机构:社区党支部、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圣庙社区现有户数l402户,人口3817人,外来人口327人,新村楼院6座,辖区主要单位12个,医疗机构1个,学校2所,名人故居7家,老人活动中心2个。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孔庙和海军世家一条街:萨镇冰、方伯谦等海军少将故居,每年接待中外游客约30万人次。社区广泛发动辖区单位,干部群众、齐抓共管,大力开展以社区党建、社区经济、社区文化、社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两个文明建设,并拓展资源,丰富与完善社区建设。 |
乌塔社区 |
乌塔社区地处风景秀丽的乌石山风景区的脚畔,位于鼓楼区的中心地带,面积约29万平方米。东至八一七北路,西至乌山风景区,南至乌山路,北至道山路安泰河。风景怡人的乌山风景区,历史悠久的乌塔,加之邓扩故居、冠亚广场的衬托与商贸繁华的八一七北路组成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丰富,经济腾飞的社区环境。 社区现有常住户数1640户,总人口5917人,新村楼院39座,辖区主要单位10个,其中医疗机构2个,小学1所,大、中专院校1所,电影院1座,名人故居1处,乌石山、乌塔2个旅游景点,大小企业40余家。各类宗教场所10余处,有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道教的吕祖宫、高爷庙,佛教的石塔寺、居士林、弥陀寺等。 乌塔社区在上级0的领导和社区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环境整洁,生活方便,邻里和睦,风气良好,安全舒适的文明社区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脚步,先后荣获了2004-2006年度先进基层党支部、2003-2005年度荣获市文明社区、福州市绿色社区、鼓楼区卫生达标社区、鼓楼区十佳好搭档、福州市红旗团支部、鼓楼区先进团支部、鼓楼区平安社区、2007年省级充分就业社区等荣誉称号。乌塔社区始终本着“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服务宗旨,社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现在拥有28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建立了社区警务室,阳光驿站、再就业网校、社区家政月嫂服务中心、星光计划老人活动点,社区文明市民学校,社区图书室,社区医疗站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服务居民、以人为本;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是乌塔社区全体成员的共同理念,让我们一同参与用双手共同托起乌塔社区美好的明天。 |
西营里社区 |
西营里社区隶属鼓楼区安泰街道管辖,是2001年由原来的西营里、斗中、九福庵和部份的福中居委会整合而成的。位于乌山的东南部,东起817中路,西止乌山支路,南临东西河,北接乌山路,社区总面积0.16平方公里。社区现有户数1409户3531人,流动人口167人。社区内有警务站1处,配有4名民警,流动人口管理站1处8名工作人员(其中1名专职流口协管员),配有3名巡逻队员,新村楼院29座,商业服务网点48家,幼儿园1所。 社区内设有5个机构:社区党总支辖3个支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事务监督小组、社区警务站。社区自治、管理、服务常设机构为西营里社区居委会,制定了社区自治章程和制度,努力将西营里社区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自社成立以来,始终依照“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社区精神为指导,努力构建了社区党健、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事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区宣传、教育、娱乐服务组织,为提高居民素质提供服务功能,同时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和治安巡逻队,定期开展各种“送温暖,献爱心”,充分发挥市民学校的作用,加强对居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社区内设有7个宣传栏,定期开展综合治理、消防、法律、计划生育、科普、反对-等宣传教育,有力地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使西营里社区成为安全舒适、环境整洁、生活方便、邻里和睦、风气良好的文明社区。 全新的西营里社区,将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合理配置优化管理水平,增强社区服务功能,逐步将本社区建设成功能完善、治安稳定、服务质量一流、环境优美的制度化、法律化的福州首尚社区。 |
乌山社区 |
乌山社区位于乌山路,东起乌山路中段(市信访局),西至白马河(白马河公园管理处),南临加洋桥(省移动大厦),北至道山中路(省电台宿舍)。辖区面积35万平方米,新村楼院44座,住户2406户,总人口7339人(其中挂口挂户3552人)。辖区内有市委、市0、省气象局等单位22个,其中小学1所,幼儿园2个。在上级0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立足社区实际,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发挥辖区单位和离退休老人的作用,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乌山社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服务单位的原则,创办了乌山社区小学生托管站,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开设乌山社区老人棋牌室、乌山社区活动站、成立了乌山社区白马艺术团,丰富了辖区居民的业余生活;成立了社区党建工作理事会,与辖区单位开展共(联)建,充分利用单位资源,为社区开展党建工作提供条件。大力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成立了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职党员志愿者、义务“十大”员、《乌山简讯》编辑组等队伍,为社区做了大量工作。社区红十字博爱超市于2006年4月成立以来,每月两次无偿救助困难党员、困难居民、重病家庭,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疾病树立信心。乌山社区扶贫助困基金及时救助急需救助的困难群众,把党和0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新组建的乌山社区设有5个机构:社区总支委员会、乌山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事务监督小组、共驻共建理事会。乌山社区广泛发动辖区内单位、干部群众,携手并肩,齐抓共管大力开展以社区党建、社区经济、社区文化、社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个文明建设,努力挖掘社区资源,实现共享资源,共同发展目标。我们将努力把乌山社区建设成为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一流、社区治安稳定、环境优美的福州市首尚社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