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福州 >> 台江区 >> 苍霞街道 >> 田垱社区

田垱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田垱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田垱社区简介

  田垱社区介绍
  [行政辖域]田垱社区位于中平北则。东至三通路、西至隆平路、南至中平路、北至三捷河,由原田垱、后洋居委会和轮工、中平、安远居委会部分整合而成,属“地缘型”社区。总面积0.083平方公里时,实有居民2020户、5233人。社区2001年12月15日成立田垱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同年12月16日成立社区党支部,2004年8月成立田垱社区党总支。
  [历史人文]田垱社区原由泰原弄、中平路、法师亭、牛弓街、后洋里部分在1997年拆迁、2000年10成立田垱居委会、在2001年12月整合而成田垱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内有清代古建筑----黄培松故居(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培松,字菊号,清末武状元,曾任广东封疆大史,福建清乡督办等职,是福州仅存的武状元府第。民国36 年7月1日爱国侨领胡文虎创办的《星闽日报社》社址;在牛弓街2号,由0党员郑书祥任总编辑,为民喉舌,主持正义,后更名《新闻日报》。新安桥下,就是法师亭,法师亭始建于宋代。徒宋、元、明、清时期是一座交通亭榭,是进出福州陆路交通的终始站,在当时都是江滨沙洲地域,水纲密布,水路交通纵横交错,如果上京举子从仓山龙潭角搭船横渡闽江,由苍霞洲附近道头上岸在法师亭歇脚烧柱香求法师保佑,喝一杯茶,於是过了星安桥。走油巷下爬上龙岭过福州城赴京赶考。田垱社区是典型木屋区、有壹拾捌条背街小巷、有5座中平花园新村组成。
  [交通状况]田垱社区地理位置独特,东临利嘉路连接中亭街商贸城、南临中平路、西临隆平路、北至三捷河、交通便利:古建筑有黄培松故居、法师亭和新安桥围绕着中平花园,交通非常方便的“州边小学、台江电信、中平永辉超市,还有112家中小商店环绕四周,交通极为流畅便利。
  [建筑景观]社区由5座中平花园新村和十八条背街小街巷居住群组成,建筑风格独特、既保留传统古建筑特色又体现现代风情,社区内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培松故居。还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法师亭、新安桥、三通桥等文物古建筑,社区大部分是木屋区。大院落一座紧着挨一座形成了特色小弄巷。
  [气候与物产]社区气候宜人,临近闽江北岸,田垱社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社区内600多米的“三捷河”每日涨潮、退潮及充沛的江水和雨量,使本区的气候气温相差不大,四季分明,满园绿草地,树木常青,勾画出景色宜人的美丽家园。
  [基础设施]社区内建设齐全,经济发展良好,社区倡导“创建文明社区、营造温馨家园”的社区精神,社区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服务管理体系,推行全方位服务,全社区共同参与,社区设立示意图,社区服务网络,社区服务指南、居民公约和居民事务公开栏,文化宣传长郎,社区配备体育健身器材,社区卫生服务站,学校、幼儿园,购物商场社区开展“六进社区”活动为载体,推进科教、文体、法律、卫生、环保、涉台等教育活动。
  [经济社会状况]社区商业设施比较齐全,网点布局合理,全社区共有112家商店,中平永辉生鲜超市,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宽敞通风明亮,是居民群众购物的好去处,台江电信,为群众提供方便,宽带网、电话等各种电信服务,充分体现消费者的便利性,社区内商店共112家,其中饮食店40家,理发店10家、食杂店18家、服装干洗店1家、修自行车店5家、修摩托车店1家、床垫店1家、花店1家、彩票店2家、服装店2家、桌球店4家、音响店2家、水果店6家、精品店2家、中介1家、禽兽、鱼加工店,永辉超市、台江电信等便民服务,共20多种行业。各行功能性,规范性及示范性要求方面均达到规定要求。餐饮业功性方面:能提供早餐服务,提供订餐及送餐服务,提供饮食多样化的需求,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和多种风味的美食。餐饮业能按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标准的要求。厨房、餐厅分开,做到一冲二洗三消毒,符合环保要求,每个店面都有配灭火机,和灭蝇灯。让居民群众放心饮食。物业功能性方面:能满足居民的农副产品;日常消费用品、家电、音响等用品,食品加工、服装加工、禽兽鱼加工,熟食,肉类加工人员定期体检,持健康证上岗,服务专业,有问必答,货真价实,大大方便居民群众的需求。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103007 350004 -- 查看 田垱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田垱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田垱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同德社区

  同德社区介绍   [行政辖域]同德社区位于江滨大道北侧,由部分同德和龙洲居委会整合成,社区于2002年3月成立,原有居民2418户,7236人,原有面积0.096平方公里,于2003年4月义、帮洲旧屋区改造中全拆。在原有居民陆续安置在邻近三保、万侯等社区后,并重新调整规划。经过三年建设,今天的同德社区东起白马南路,西北至同德路中心线,东北至白马河岸,占地70多亩,现建成以美伦茗园、望江园为主体的高层建筑的高尚住宅小区。2006年12月31日开始陆续交房,2007年5月即将入住,预计入住居民1700户,6000人左右。   [历史人文]原来的龙洲、同德居委会历经三次拆迁,今天的闽水园、江滨大道部分路段曾是社区的家园,同德居民迁居异地为福州城市建设做出贡献。社区建筑体现现代风情的同时,又保留着传统古建筑。古老白马河流经社区东北部,从这里汇入闽江,经义洲河段北上流入西湖,这条河道至今仍通舟楫,如果端午时节,人们还可在河岸绿林间,观赏往来龙舟竞赛,为民间习俗文化的一大景观,河水应江潮落,古有“白马观潮”风光。社区内有明代古建筑并在1992年被福州市政府列为古绩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河上的彬德桥至今仍在使用,为河岸两岸的居民出入提供便捷。它是始建于明代并于1896年重建的,一座平樑兴拱形相结合的石板桥,石欄板铭桥名及修建年代的题刻,颇具特色。2005年6月,梅邑会馆从邻近的后田街迁移到社区内,并按原样重建在白马河畔,在1991年被台江区政府授予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光绪年间,帮洲一带贾商云集,有木帮、纸帮,油帮等,其中不少是闽清人氏,因而在后田街设立会馆—做为他们聚集、憩息、经商之场所。这里曾是闽清爱国华侨领袖民主革命家黄乃裳(1849—1924)讲学,居住的地方。   [建筑景观]建筑主体---美伦浩洋丽都运用运用国际生态居住的最新设计观拥有最优化的“V”型布局,超低密度,全高层、短进深建筑的完美规划,成就美伦浩洋丽都的三项唯一。占地70亩地面上建立起5栋唯美都是高层,分成相对独立A区,分别由400多套和1100多套单元组成,10余种中户型契合现代家庭多层需要。临水而居,得水而安,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特点的中央湖水和中央生态湖构成A区和B区主景点,再加上巨柱参天的棕榈树,千姿百态,彩色斑斓的灌木丛林,缤纷的植物,多层次的水景,社区为您带来前所未见的巴厘式浪漫风情。位于美伦茗园A区和B区中间的14层望江园共有108套单元房组成,它于2006年12月交房使用,这里的居民成为首批入住社区的居民。   [气候与物产]社区气候宜人,临近闽江北岸,同德社区属亚热带季风,社区内“白马河”500多米的每日涨潮、退潮及充沛的江水和雨量,使本区的气候相差不大,四季分明,景色宜人。   [经济社会状况]社区商业设施比较齐全,网点布局合理,社区内共有近百家店面,环状分布在社区的四周。总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购物环境,是居民群众购物的好去处。   [交通状况]社区毗邻江滨大道及白马南路,占尽地利、尽握时代都市脉搏,方便至极。三县洲大桥接驳南北,形成网络交通优势,名校配备完善。小金星国际艺术幼儿园,重点学校台江实验小学就在家门口,毗连华侨中学、福州四中等名校:优质的成长环境,独特人文氛围,为培养孩子未来,提供了先天的优势。   [基础设施]这里的社区功能完善,社区内设有观景区、公共交流区、公共活动区、聚会交流区、给社区居民带来互动、共享的社区文化、提供大而丰富的沟通、交流空间,多层面,多层次延展生活的快乐,营造了融洽和谐的社区氛围。   同德社区党总支部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职责明确,核心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决策、议事、监督、自治机构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完善。社区内的各项工作正处在新的起跑线上,同德社区工作人员本着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在前进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求实的敬业,创业精神,按以人为本,服务为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基本原则,逐步建立健全机构和协作有力的工作机制,以“社区党建为核心,服务居民为目标,建设美好家园,展示和谐社区”为主题,与时俱进,努力探索社区建筑的新途径。   同德社区党支部台江区委授予2004—2006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   

长寿社区

  长寿社区介绍   长寿社区成立于2001年3月,隶属于台江区苍霞街道,坐落于江滨大道北侧,东北至白马河中心线,西南到闽江北岸,东南到同德路中心线,西北至长寿路中心线,由长寿、双洲和部分同德居委会整合而成,属旧城型社区。面积0.09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098户,常住人口3157人,流动人口308人。   长寿社区通过近几年来大面积的旧屋区改造,除了原有的老式新村如长寿新村、双洲新村、区委和工业局宿舍外,安置房如同德园、颐景园及高尚住宅“心家泊”等新村楼盘,共计33座,其中在“心家泊”高尚住宅区实行全智能化管理。   社区内有苍霞派出所、帮洲幼儿园、帮洲早市、永辉超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易安堂大药店等等各种配置齐全的设施,为社区居民的生活提供各种便利。   几年来,社区党支部、社委会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社区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相继获得“福建省科普示范社区”、“平安社区”、“先进社区妇联”、“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基层妇联”、“二星级社区”等荣誉称号。   长寿社区精神:关爱、祥和、发展。随着改革形势的发展,社区承担的任务越来越艰巨,我们将克服重重困难,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做好社区各项工作,为建设新长寿、开创新城区贡献力量。   

三保社区

  三保社区介绍   三保社区位于江滨大道北侧,东临白马南路与三县洲大桥,西至白马河,南至江滨大道,北至同德路。总面积0.092平方公里,社区总户数1462户,总人口3670人,党员65名。社区内有三保生鲜便利店,群众阅览室,健身室,文体室,文体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服务网点,各种设施配套齐全,为社区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   三保社区充分发挥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建设经济繁荣、文化生活多彩,环境舒适优美、管理规范有序、服务设施配套、创建平安社区,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治安良好的新型现代文明社区。   

万侯社区

  万侯社区介绍   万侯社区位于白马南路西侧,东至白马南路中心线,西至白马河中心线,南至同德路,北至河下街中心线。现社区由原万侯、后田、大庙、宫前、河下部分居委会整合而成。社区面积0.09平方公里,现有居民2137户,共6853人。社区于2001年12月成立,2003年4月经过大部分棚屋区改造,现拥有同心花园、乃裳园、颐景园二期、同德新村、万侯园以及“蓝钻街”,共计35座。   社区内设有警务室、老人活动室、阅览室、室外居民健身路径等设施。辖区单位有台江区实验小学、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田会馆,一所万侯社区卫生服务站、一条蓝钻街商业服务网点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便利服务。   在建设和谐社区进程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创建“绿色型”社区为特色,并于2005年、2006年先后获得区、市“绿色社区”称号,2007年被台江区政府评为“一星社区”称号。在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中,我们将不断完善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服务,为构建和谐社区而努力。   

河下社区

  河下社区介绍   河下社区位于台江区白马南路西侧,由原河下、后田居委会和双杭街道示范、汀洲居委会整合而成,属小区型社区。东北至白马南路中心线,西北至白马河中心线,东南至河下街中心线,北至市道路修建指挥部围墙。面积0.077平方公里,实有居民2003户,5726人。社区内有中国工商银行河下储蓄所、福州军粮供应站等13个单位。各类服务网点数二十家,幼托配置设施齐全。社区内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一支由群众自发组织的义务-为一方平安做出贡献。一座白马桥,历史悠久。另有汀洲会馆,系汀洲商帮集资建成。社区精神:群策群力、共保平安、弘扬正气、共建文明、社区为根、全面发展。   

田垱社区

  田垱社区介绍   [行政辖域]田垱社区位于中平北则。东至三通路、西至隆平路、南至中平路、北至三捷河,由原田垱、后洋居委会和轮工、中平、安远居委会部分整合而成,属“地缘型”社区。总面积0.083平方公里时,实有居民2020户、5233人。社区2001年12月15日成立田垱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同年12月16日成立社区党支部,2004年8月成立田垱社区党总支。   [历史人文]田垱社区原由泰原弄、中平路、法师亭、牛弓街、后洋里部分在1997年拆迁、2000年10成立田垱居委会、在2001年12月整合而成田垱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内有清代古建筑----黄培松故居(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培松,字菊号,清末武状元,曾任广东封疆大史,福建清乡督办等职,是福州仅存的武状元府第。民国36 年7月1日爱国侨领胡文虎创办的《星闽日报社》社址;在牛弓街2号,由0党员郑书祥任总编辑,为民喉舌,主持正义,后更名《新闻日报》。新安桥下,就是法师亭,法师亭始建于宋代。徒宋、元、明、清时期是一座交通亭榭,是进出福州陆路交通的终始站,在当时都是江滨沙洲地域,水纲密布,水路交通纵横交错,如果上京举子从仓山龙潭角搭船横渡闽江,由苍霞洲附近道头上岸在法师亭歇脚烧柱香求法师保佑,喝一杯茶,於是过了星安桥。走油巷下爬上龙岭过福州城赴京赶考。田垱社区是典型木屋区、有壹拾捌条背街小巷、有5座中平花园新村组成。   [交通状况]田垱社区地理位置独特,东临利嘉路连接中亭街商贸城、南临中平路、西临隆平路、北至三捷河、交通便利:古建筑有黄培松故居、法师亭和新安桥围绕着中平花园,交通非常方便的“州边小学、台江电信、中平永辉超市,还有112家中小商店环绕四周,交通极为流畅便利。   [建筑景观]社区由5座中平花园新村和十八条背街小街巷居住群组成,建筑风格独特、既保留传统古建筑特色又体现现代风情,社区内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培松故居。还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法师亭、新安桥、三通桥等文物古建筑,社区大部分是木屋区。大院落一座紧着挨一座形成了特色小弄巷。   [气候与物产]社区气候宜人,临近闽江北岸,田垱社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社区内600多米的“三捷河”每日涨潮、退潮及充沛的江水和雨量,使本区的气候气温相差不大,四季分明,满园绿草地,树木常青,勾画出景色宜人的美丽家园。   [基础设施]社区内建设齐全,经济发展良好,社区倡导“创建文明社区、营造温馨家园”的社区精神,社区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服务管理体系,推行全方位服务,全社区共同参与,社区设立示意图,社区服务网络,社区服务指南、居民公约和居民事务公开栏,文化宣传长郎,社区配备体育健身器材,社区卫生服务站,学校、幼儿园,购物商场社区开展“六进社区”活动为载体,推进科教、文体、法律、卫生、环保、涉台等教育活动。   [经济社会状况]社区商业设施比较齐全,网点布局合理,全社区共有112家商店,中平永辉生鲜超市,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宽敞通风明亮,是居民群众购物的好去处,台江电信,为群众提供方便,宽带网、电话等各种电信服务,充分体现消费者的便利性,社区内商店共112家,其中饮食店40家,理发店10家、食杂店18家、服装干洗店1家、修自行车店5家、修摩托车店1家、床垫店1家、花店1家、彩票店2家、服装店2家、桌球店4家、音响店2家、水果店6家、精品店2家、中介1家、禽兽、鱼加工店,永辉超市、台江电信等便民服务,共20多种行业。各行功能性,规范性及示范性要求方面均达到规定要求。餐饮业功性方面:能提供早餐服务,提供订餐及送餐服务,提供饮食多样化的需求,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和多种风味的美食。餐饮业能按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标准的要求。厨房、餐厅分开,做到一冲二洗三消毒,符合环保要求,每个店面都有配灭火机,和灭蝇灯。让居民群众放心饮食。物业功能性方面:能满足居民的农副产品;日常消费用品、家电、音响等用品,食品加工、服装加工、禽兽鱼加工,熟食,肉类加工人员定期体检,持健康证上岗,服务专业,有问必答,货真价实,大大方便居民群众的需求。   

中平社区

  中平社区介绍   中平社区位于闽江北岸,东临解放大桥头,西至支前路中心线,北至中平路中心线。面积0.158平方公里,现有居民2051户,5615人。社区成立于2001年底,由原中平、正义、轮工、苍霞、支前、青年会6个居委会部分整合而成,属“地缘型”社区。社区内有省轮船总公司、省皮肤病防治院、福州市财政金融学校、市米业公司、台江园林局、台江区第三房管所、市第二汽车运输公司、福州市第三十四中学、市医疗器械分公司、市百货集团有限公司、台江区社区警务大队、台江区检察院等12个单位。社区文化历史悠久,其中久负盛誉的“苍霞夕照”曾是台江十景之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状元楼建于民国初年,系典型的西洋建筑,规模宏伟;苍霞洲基督教堂始建1870年,系典型的英国建筑风格,规模较大,保护较完好。   社区先后成立社区居委会、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和社区党总支部。社区居委会有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8人,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7人,社区共有党员125名。社区倡导“共居一地,共同管理,共保平安,共建文明,共同繁荣,共求发展”的社区精神,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形成资源共享、共创文明的良好局面。社区借助区检察院、市三十四中建立社区文明市民学校,并以此为阵地宣传《公民道德规范》、公民公约、卫生法律和科普知识,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有了相应的提高。近年来,针对辖区棚屋区连片的特点,社区认真组织居民群众大力开展创建平安社区、星级社区、和谐社区活动,并取得较好成效。社区先后获得台江区先进党支部、台江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社区、台江区创建“平安家庭”示范社区、台江区平安社区及福州市规范化治保会等荣誉称号。   

苍霞新城社区

  苍霞新城社区介绍   苍霞新城社区以苍霞新城群体为中心,位于台江区西部。东北至隆平路、支前路中心线、西至白马南路、三捷河中心线,西南至闽江北岸,西北至下杭路中心线。面积0.196平方公里,实有居民3850户,总人口16500人。由原大公、三捷、蓬埕、一枝、潭尾5个居委会和轮工、正义、杭二等3个居委会部分整合而成,属“小区型”社区。2001年12月14日成立苍霞新城社区党总支。2004年8月成立了0苍霞新城社区党委,是福州市首家成立的社区党委,下设六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14名。   苍霞新城系福州市首批棚屋区改造工程,是政府为民办好事重点项目。2000年7月,在福州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和台江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占地218.6亩的苍霞棚屋区改建正式动工。一年内拆迁3441户,9511人,人称“世纪大搬迁”。2001年8月17日,短短一年时间,苍霞新城拔地而起,所有配套建设全面竣工,现苍霞新城由嘉惠苑、嘉和苑、嘉兴苑、嘉华苑、嘉盛苑等五大组团组成,总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由41幢住宅楼与1幢写字楼组成。另有7座28层以上高层住宅组成的“风景蓝水岸”、“都市芳庭”和“外滩1号”小区。   作为台江区首批社区建设示范点之一。社区倡导“以人为本,社区为家,众心同创,美丽家园”的社区精神,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完整的管理服务体系,推行“全天候闭路监控,全方面物业维护,全过程社区管理,全方位社区服务,全社区共同参与的“五全”方针。社区内有幼儿园、学校、卫生服务中心、购物商场,设有颐乐园、雏凤园、文化娱乐休闲中心、文化宣传长廊、市民文明学校等公益设施。   社区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敬老模范社区、福建省科普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社区文化氛围逐渐形成,居民道德水平日益提高,一个崭新的文化、文明、文雅的新社区正迎着朝霞屹立在闽江之滨。    社区服务热线:83213632 书记及主任热线:韩英 13960756356    社区警务室电话:83940119 民警电话:林棋光 13705067298   


田垱社区特产大全




田垱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