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截村座落于福湾路边,左邻长埕村,右靠横龙村。全。
村人口1487人,村财纯收入250万元之多。一j主要依靠永辉
超市、金霞套房、店面及华威物流集团地租金,现任村书记
陈森、村主任陈伯苏。村耕地于2003年至2012年已被国家
征用去98%。现约有十几亩;本村村民女55周岁、男60周
岁。每月享受300元人民币福利待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104103 | 350000 | -- | 查看 中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透浦村 |
透浦村 位于乌龙江畔,东邻福湾新城,南接湾边互通立交桥。西靠乌龙江岸。北与玉兰村相接。全村总1300亩。总户数610户,人口1670人。 全村收入1870万元,人均所得7000元。固定资产1173万元。 村书记:陈文銮 主任:陈由光,村经济社主任:许贞武。 透浦村与劳光村、上塘村、莫朱村、阵坂村、楼下村、麦浦村、岩洲村、梅亭村、高宅村、冯宅村、洪光村、东岭村、浦上村、冠洲村、湾边村、中截村、长埕村、横龙村、建平村、霞镜村、半道村、港头村、后巷村、红江村相邻。 |
劳光村 |
劳光村东临闽江,西至农大校园(原西边村、下安村),南接郭厝里,北连淮安旧村,与洪山桥隔江相望。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全村有118户、560人(其中农业人口234人,非农业人口326人)。村民姓氏有吴.陈、林、金、杨。 劳光村境内与周边有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经济管理学院、福建生物工程学院、福建行政管理学院、,福建建材学校、.福建治金学校、福建气象学校、福建工业学校等12所大中专院校和省航道工程处、市公交停车场等单位。村中有一条学生街,街长340米。宽12米,两旁商店林立。劳光村旧名上下店,是闽江西岸边的两个交通闭塞得小村庄。当时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山上栽橄榄、杨梅、番石榴、柿子等果树。1958年公社化后,上店、下店组成一个生产大队,取“劳动光荣”之意,名为劳光大队。1984.年因体制变化,改名为劳光村,沿用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老光村发挥地处学区的优势,建起了几十间店面出租,村财收入大大增加。村民私房出租收入也相当可观。如今每年村财收入都保持在300万左右。固定资产约4000万,存款约3000万。现在水泥路环绕全村。劳光村曾多次被评为“文明村’’和先进单位。 |
上塘村 |
上塘(村)是建新镇的一个行政村,1985年村委会建制前为上 塘大队,地理位置东临闽江,西临麦浦村,北接林朱自然村和阵坂村, 辖有二甲、新传、上塘园(过池)、上厝、九间排五个自然村,土地 面积646亩,现总户数213户,671人,支部党员40名。肖、刘两 姓占总人口的91%,在金山投资区金塘路中段沿街建起一条拥有37间店面双层建筑的商住楼,投资62.3万元,年创收租金18万元以上,让部份失地农民有了粮食补贴,创造了马 榕之首,建新之最。 新世纪之初,上塘村支书李萎英,村主任肖铨带领村两委建造了 两幢5层、7层的商住楼、综合楼,年创集体收入180万元,从此社 员每月粮食补贴款有了提高,(现每人月均200元),55周岁女性每人月可领100元退休金,男性60周岁同样可领取100元。2003年李 姜英离任,肖铨当选支书,与同时当任经济社主任林孔雀以集体l0% 留用地地价返还款于2007年又建造新大楼,投资1100万元,年增加 经济社收入114万元。2012年度集体财政收入达350万元。 1992年我村646亩土地,其中460多亩首批参与金山投资区联 合开发,2001年市政府征地1 80亩,两次大面积土地征用后村民被 安置在马榕小区一、二、三期和莫朱新村、上塘小区。至此全村己全 部征地、拆迁、安置结束,2004年城中村改制,我村委会取消。现 任村支书肖铨,副书记肖友棋,经济社主任林孔雀。 |
莫朱村 |
莫朱村东临闽江,与西河隔江相望,西与上塘村、楼下村交接,北接阵坂 村,南与翁排村李厝和萧朱自然村毗邻。全村由莫朱、林朱、柯朱三个自然村 组成,村民主要有莫、柯、林三姓氏,另有4户因亲戚关系落户本村的分别姓 陈、童、李、刘。全村现有总户数136户,农业户口457人,其中老年人98人。 原有土地660多亩,其中耕地320亩,果园230亩,沙洲台地110亩,现已全 部被征用。新开发的闽江大道、金塘路、金林路、金榕路穿村而过,南江滨公 园就在境内。 1991年建新镇成立金山投资区,本村以300.31亩土地入股工业区用地建设, 占股份20.48%。92年金山投资区征地25亩建了马榕新村农民安置房8座2万 多平方米,大部分安置投资区内拆迁户。2001年新区建设被征用113亩作为新 区建设安置房,现有在马榕小区一、二期用地内。2003年马榕三期安置房征地 25亩(现有金塘小区)。2004年元洪融侨征地140亩,现有在观邸地块。 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2004年9月莫朱行政村改制为莫朱经济合作社。 原来行政村纯属农业生产,村财收入在万元以下。改革开放后,在1992年后, 在莫开增、林义凯任村主干期间,投入资金建设几干平方米商住楼、店面,狠 抓第三产业发展,到现在村财总收入160多万元。每个村民每月领粮食补贴150 元,每个老人退休金每月150元。2012年经济社换届选举,现有书记林义凯, 主任:莫开盛。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阵坂村 |
阵坂村东邻闽江,西楼楼下村,南连林朱自然村,北与郭厝里交 界,与洪山桥仅一江之隔。闽江大道东侧的阵坂水闸和福建省银行干 部学校是该村的标志。2010年,我村被评为建新镇2010年度先进单 位。 阵坂村现有总人口252户共668人,其中农业人口557人。全村 有男性245人、女性423人,60岁以上老人135人。其中农业户口 85人。本村设有3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代表27人。 改革开放以来,村党支部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精神,在本村 辖区周边投资1000万元资金,新建一排150多间店面和住宅房,总 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进行对外出租,每年店面住宅出租收入达 150万元左右,为增加村民收入提供经济保证。村民每人每月可领取 100元生活补贴,老人每月可领到200-300元的退休金。村办公设 施齐全,一座四层楼房三层一直为村办公、学习、活动等场所,全村 水泥道路并安装路灯,方便村民生活出行。自村成立护村队以来,村 治安稳定,无发现其他不良现象。村里设有文化室、文化场所、党员 活动室、老人活动中心以及阵坂卫生所、劳动服务站、计生管理站、 便民服务站等为民服务配套部门。村民们生活安心和谐共处,每年村 都被讦上先进党支部、先进村委会。村书记是杨钰成,村主任是杨明。 |
楼下村 |
楼下村地处西山畔下,金山工业区中心,北与阵坂村南 与麦浦村接壤。全村总面积42.13公顷(其中工业区投入18.13 公顷、西山自然村10.07公顷、楼下自然村13.93公顷)。全 村总户数317户,总人口829人,(其中经济社成员775人)。 下分三个村民小组,由楼下、西山2个自然村组成,辖区内 共有2个下生服务站、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全村财政由鱼 塘、土地、商店、厂房、市场、土地投资六大部分经营性固 定资产收入组成,2013年村财收入约170万。村经济社成员 每年粮食补贴1080元、村民退休金720元、老人丧葬费2000 元。目前,我村正处于西山自然村130.9905亩征地 |
麦浦村 |
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麦浦村地处西山将军山脚傍,东连楼下、西邻梅亭、 南按岩州、北与洪光村瓦埕自然小组相邻。全村285户,总人口达13000人左 右,其中常住人口835人,流动人口达12500人,±地面积315亩,(包括宅基 地)。 麦浦村各设一个党支部和村委会。支部党员31人,其中男党员27人,女 党员4人。村委会辖区内共有五个村民小组。全村选举产生30人村民代表,其 中五人组成理财监督小组,对党务、村务进行公开监督。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和思想解放,我村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0年,金山成立工业投资区,我村以土地投资形式入股,每年可达40余万元 分红,还利用杂地建设综合楼和农贸市场,把仓库、广房和可增加收入的固定 资源对外进行承包出租,不断地壮大我村经济。目前,村财收入达100万元以 上,村民的福利事业不断提高,全村60周岁以上的村民均享受每月100元的退 休金,80周岁以上老人同时享受高龄补助待遇。 目前;我村面临着征地拆迁,已有39户,151人拆迁安置在金亭小区,全 村符合条件的村民均己办理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解决了失地后的质顾之忧。 |
岩洲村 |
岩洲经济社前身是原岩洲村委会。原岩洲村从2000年 11月开始被征地拆迁,至2004年全村土地全部被征完毕。 征地拆迁后,原村民分别被安置在三个不同小区内,其中建 新镇马榕小区108户,人口339人,金亭小区122户,人口 432人,金山街道翠榕苑小区40户125人,现全社人口共有 270户,896人,2005年进行了村改居,原村集体资产全部 归属岩洲经济社,原岩洲村村民转为经济社社员,现经济社 无土地、无产业,唯有现存的10%土地拍卖款年利息收入约 100万元左右,无其它收入。 |
梅亭村 |
梅亭经济合作社原梅亭村,位于洪湾路北路,紧靠金亭小区, 东接麦浦村,西临乌龙江,北起洪塘,由下陈厝、洲井、梅花楼、梅 亭等(现已被政府征用拆迁安置)五个自然村落形成,全村人口730 人,总户数198户。多年来,村民以种植绿化草皮和花卉苗木为生。 2002年9月,因金山新区开发建设需要征用其430多亩的土地,占 全村面积的74%。经多次征用后仅剩耕地面积0亩,人均耕地面积O 亩。征地拆迁工作结束后,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以及走家进 户,决定利用集体留用的30%地价款500万作为启动资金,成立“金 梅贸易有限公司”。并争取到35亩的土地,自行开发建设作为工业区 配套设施,通过项目开发壮大村集体经济。梅亭经济合作固定资产 1488万,集体年收入约160万元。 |
高宅村 |
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高宅村总人口1650人, 村集体资产有:1.村部老人馆一座三层 混凝土结构房屋450平方米;2.旧市场500 平方米;3.新高宅农贸市场1600平方米;4. 旧村部200平方米。 村集体收入有:1.村部二间租给电信局每年 7000元;2.旧市场租金每年3000元; 3.新高宅农贸市场收入约20万元。 高宅村书记:高景阳 村主任:高锦仁 |
冯宅村 |
冯宅村位于建新镇中部,东靠浦上工业区,西处洪湾路,南与江边村相连,北邻红江村及高宅村,是一个有冯宅,镜浦.周宅等三片组成的一个村,全村共有439户,人口共有1350人之多,其中镜浦片已于2003年浦上工业区形成时业以举片拆迁,搬置栖身于现在的金霞社区,当时,全村共被征收土地581.45亩,其中冯宅片273.49亩,镜浦片200亩,周宅片107.96亩,2008年村沙洲及台地被(华润集团)征收1i3.22亩,2010年冯宅片近70亩被征收为(金凤小区),飞凤河.洪湾路等全村共计被征收土地1120多亩,现全村仅有125亩,以上所被征收土地的补偿款百分百如数按各片的属f经济社成员)发放到位。 村设一个党支部,正式党员47名,其中女党员10名, 村两委干部6名,按上级的要求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加强本辖区的群防群治工作,保一 方平安,成立有一支护村巡逻队。 我村由于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村没有相当的集体经 济产业支柱,村财收入较低,仅有一处(一层皮)商铺出租, 年村财收入二十万元之多,其中百分七十的款项例于分配全 体村民,再则,百分十的留用款项利息八十几万,共计村财 收入一百来万。 |
洪光村 |
洪光村座落南台岛以北在妙峰山与西山两山之间的山脚盆地内,其东傍闽江与阵坂村毗邻,西傍乌龙江与农林大学相连,南与麦浦、楼下、梅亭村接壤,北靠妙峰山与劳光村交界,面积约2平方公里原耕地面积650多亩,园地80多亩,果林地100多亩,池塘95多亩,洲地800多亩,山地6 00多亩。 洪光村由郭厝里、洪塘里、馆后、园亭、半洲街、邱厝里、状元街、下镜、瓦埕九个自然村组成,郭厝里’洪塘里、洪塘里、馆后、园亭、瓦埕五个生产小组。村内现有586户,人口1658人,外来人口105 30人。旅居各地及港澳台胞、侨胞约5 000余人。目前共有党员6 2名。女党员19名,占党员总数的30. 64%0 35岁及以下的党员1 3名,占党员总数的20. 96%o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14名,占党员总数的22. 5800现村两委共7人,书记:邱建华,主任:林家新。 洪光村在历任村干部的努力工作下,依托群众搞好村集体第三产业建设。现依靠厂房、店面、学生公寓、盘活旧仓库年可创造村财收入24 0万元左右。我村将所收的村财大部分做为村民福利进行分发,农民人均纯收入78 00元。 |
东岭村 |
东岭村位于福州市南台岛中部,凤岗里飞风山下,地处城乡 结合部,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建村于1984年11月,现有农 户198户,全村常住人口587人,外来人口约3000多人,建制 设村党支部、村两委,支部成员28名,两委6人,负责开展全 村各项日常工作。另外,下有两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26人。 东岭村全年收入约15万元。书记、主任是侯盛榕 |
浦上村 |
浦上村地处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即南台岛中部,原整个村庄座搭 在浦河环绕之中,地形似岛,指浦为名,居于上,,即称“浦上”。 2000年福州市政府实施“采扩南进”战略,金山新区开发建设, 浦上村举村拆迁。村民陆续搬进新建小区,现村民居住分布在东邻霞 镜新城(霞镜村),南邻海峡奥体中心,西邻浦上工业区,北邻浦上 大道方达广场。归属建新镇政府管辖。 浦上村共计185户,596人。村财年总收入538万元 j 拆迁后,浦-卜村绎济合作社,充分发挥市政府有关政策,利州村 征地拆迁30%的1 0%留用款,发展村集体产业,增加集体村财造福村 民。盖两幢生活配套公寓11000平方,购买店面3500一平方。重建 一栋乒乓球活动中心综合大楼(浦上林氏利堂)4223半方。为继续 发扬浦上传统的乒乓球体育项目建立仓山区青少年乒乓球训练基地。 2002年起村民拆迁户分别安置金洲南路的金霞小区、金旭小区 百花新苑、闽江新苑楼盘,村民现都已办理了社会保险和城镇医疗保 险,村民人均年收入达8000元,生活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现任林飞为党支部书记,林鸿斌为经济社主任。 |
冠洲村 |
冠洲村简介 仓山区建新镇冠洲村处乌龙江中游南岸,在浦上大桥与湾边大桥之间,与上街镇马排村交界,下与男屿镇六十份村交界。北邻乌龙江。全村438户,人口1185人,书记:许锦波主任:许其飞,土地共有4500亩。人均3.8亩。全村经济总收入705万元。 冠洲村与透浦村、劳光村、上塘村、莫朱村、阵坂村、楼下村、麦浦村、岩洲村、梅亭村、高宅村、冯宅村、洪光村、东岭村、浦上村、湾边村、中截村、长埕村、横龙村、建平村、霞镜村、半道村、港头村、后巷村、红江村相邻。 |
湾边村 |
人数815人,总数281户。湾边村南邻乌龙江与闽侯县六十份村相望。北邻台屿村西接透浦村。土地总面积486亩。湾边村2012年财政收入746093元。集体固定资产7358515元。2012年余款60万元。书记:林桂良,主任:林桂强 |
中截村 |
中截村座落于福湾路边,左邻长埕村,右靠横龙村。全。 村人口1487人,村财纯收入250万元之多。一j主要依靠永辉 超市、金霞套房、店面及华威物流集团地租金,现任村书记 陈森、村主任陈伯苏。村耕地于2003年至2012年已被国家 征用去98%。现约有十几亩;本村村民女55周岁、男60周 岁。每月享受300元人民币福利待遇。 |
长埕村 |
长埕村位于福湾路台屿两侧,由两个村 民小组组成行政村。全村总面积约550亩左 右,总人口1 700左右,全村户数596户, 村资产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财收入200 万左右,村主要依靠永辉超市、金霞套房、 店面及华威物流集团地租金。现任村书记陈 辉,村主任陈严。村耕地于2004年至201 2 年已被国家政府征用95%,本村村民由55 周岁每月享受300元福利待遇。 |
横龙村 |
我村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东至建新南路,南 邻’长埕村,西面和中截村相邻,北边隔盘屿路于凤高 村相望。辖区总面积约1160亩,目前村民数1272人, 暂住人口约1830人,村党支部党员53名,村民代表 43人、村两委成员5人。 2012年我村集体经济收入260万元,村固定资产 总额约3000万元左右,村民人均年收入8560元。 在这几年里我村购买商场和店面近5000平方,于 他村台建配套房11套,一层皮改造建产房4500平方。 我村从2010年起每月向退休老农民发放生活补助300 元,每年用于村环境卫生清理费用13万元,困难村民 慰问金30000元,树民每年的城市居民医保金150元 由村集体补贴,该项目开支每年需17800元,村委会 给患精神病和重度残疾、重病村民每月200元药费补 助人数12人。 |
建平村 |
建平村简介 建平村位于建新镇的东南方,在南二环路的西伽,由杨桃岭、, 坊兜两个自然村组成,现有常住人口712人,外来人口1348人, 已征用土地193亩,剩余356亩土地未征用。2013年我村村财年 收入为84万元,目前在我村有奥体14号地、建华洲留用地:鹭 岭新苑等项目即将开始动迁,还有建平新苑、奥体16号地正 在报批,我村准备利用以上项目10%留用地款购买联建新苑店面及 奥体14号地商业楼来增加村财收入,目前我村两奏干部有6人, 党员有25人,党支部书记为胡惠辉同志,村委会主任为许发海 同志。 |
霞镜村 |
霞镜村基本情况 霞镜村全村总户数为356户,总人口1351人,村两委干部 8人,设4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党员70人,村民代表35人, 原有土地面积1100多亩,已被征用600多亩,现未征用土地340 多亩,村内大小庙7座,老人馆1座,村财年收入200多万元。 |
半道村 |
半道村地处建新镇的最东端。东邻仓山镇联道村, 西是港头村,南是霞镜村。北靠闽江。全村人口约 650人。土地面积1000亩。年收入70万。总户数280户。 全村总收入约260万元。半道书记:王开顺,半道主任:林建国 |
港头村 |
港头村地处美丽富饶盼花槊之乡建新镇,东与建新镇半道村相邻,西邻金山街道闽江村,南邻建新镇霞镜村、后巷村,北与对面隔江相望。港头村占地总面积584亩,现有总户数172户,总人口578人,有4个村民小组。2012年社会经济总收入380万元,村财收入160.5万元,人均收入7000元,村主任为吴金弟,村支书为吴启同。 |
后巷村 |
后巷村全村面积442亩,其中农用地359.8亩,全村有 120户,经济社社员367人。经浦上大道、金洲南路、浦上 工业区4#地、金港小区、江夏小区(仓山方达)等项目征 地拆迁,现已举村拆迁,村民分别安置在闽江新苑、金旭小 区(原建华小区)、百花新苑、江夏小区,其中安置在江夏 小区的部分村民尚末安置,全村经济社社员全面落实失地农 民保险参保。2010年本经济社购置金山房地产所建的闽江新 苑、建中小区两处店面共计4984平方米,每年可收入共计 320万元以上。 |
红江村 |
红江村位于洪湾路中段,西南方向临乌龙江,由凤塘、建南、 红江新村、葛屿水上(现已被政府征用拆迁安置)四个自然树落形成, 全村人口2796人,总户数827户,村民多以捕鱼打捞水产品和经营 水产品、蔬菜等为生,红江村土地现已被政府征用,村委会在政府规 划给本村的留用地上建了两幢商住楼,并在商住楼周边“一层皮”工 程建成了三十多间商业店面,村固定资产价值约6000多万元,现商 住楼及“一层皮”工程店面均已出租作为村财重要收入,年收入达 230多万元,红江村现每年收入约300万元,村委会将村财收入每年 按一定比例发放给村民,作为村民生活补助。现村民每人年均收入近 万元,红江村现任村书记刘用涛、村主任刘德华,全树共有党员60 名。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