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岭村于1997年7月由前连村分出,俗称岭头,317户,1136人,是典型的农业村,以种植蕃薯、花生为主。
近年来,村两委致力为村民办实事,积极筹资建设环村道路,在方便村民交通的同时,也加快了经济的发展。如今的榕岒村高楼林立,旧貌换新颜,正一步脱掉贫困的帽子,向着小康的目标前进。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182104 | 350000 | -- | 查看 榕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榕岭村 |
榕岭村于1997年7月由前连村分出,俗称岭头,317户,1136人,是典型的农业村,以种植蕃薯、花生为主。 近年来,村两委致力为村民办实事,积极筹资建设环村道路,在方便村民交通的同时,也加快了经济的发展。如今的榕岒村高楼林立,旧貌换新颜,正一步脱掉贫困的帽子,向着小康的目标前进。 |
午山村 |
午山村1993年由大祉村分出。地处御国山半山腰,面向大祉村,235户,889人,以渔业为主。该村至今保留“重建于清道光丙申年四月吉旦”的《御峰桥碑》,碑记:“御峰有桥,其古迹存焉。于今募缘重建” 午山村是革命老区村,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慢,是长乐市委、市政府重点帮扶对象。“德政工程”解决了该村过去供电线路老化、杂乱、损耗大的问题,村民由此发展了农副产品业。 午山村地处御国山和海边地带的特殊位置,具备良好的风力发电资源。村辖西洛岛,覆盖岛礁中罕见的深厚图层,可培植为海中绿岛香岛,衬托岛中奇异景观“穿担洞”,可望建成独特旅游景点。西洛岛是天然避风岛,不当是博浪谋生的午山渔民的天然避风屏障,也是过往船只临时避风避难所在,更是天然候潮好泊位。 |
长屿村 |
长屿村,俗称长屿岛,地处长乐市东南端海域,是长乐市唯一的海岛行政村,也是长乐最大的海岛。由长屿岛、糖尾岛、乌猪岛等岛屿组成。东南有海墘岛,西有人屿、石莲山、大屿、小屿等海岛,北与东洛列岛对峙。客轮通松下和平潭县苏澳。全村479户,1805人,面积0.9平方公里,有300多年人居历史。 长屿岛长2.3公里,宽0.28公里,面积约0.65平方公里,呈长条行,故名。最高点海拔61.4米。岸线长5.76公里。距大陆最近点4.5公里。由于长乐海岸线和岛屿线长150公里,日常以东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每秒6.5米,年有效风能为每平方3000千瓦时。1987年在长屿岛安装112台微型风力发电机组,总容量12.650千瓦,为福建省第一个风电化岛屿。 |
松下村 |
松下村是长乐市最南端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长、福、平三县交界处。村后山多载松,村居处其下,故称松下。村前海湾浪涛拍岸,为松下湾,又称松江。松下地处沿海突出部,背山面海,地形地貌特殊,自然条件优越,水路交通极为方便。全村1197户4154人,耕地总面积403亩,地少人多,大部分劳力外出经商、渔业捕捞、渔业养殖。松下海鲜闻名福州,许多旅客慕名而来,也带动了松下村的第三产业。 |
山前村 |
山前村北邻大祉下水洋,南靠松下村,毗邻福清市。全村372户,1345人,姓氏以罗姓为主。全村以混合经济为主,紫菜养殖为特色产品。山坡上植树造林,长势良好,1982年被列入生态保护区范围。 该村的山前罗氏宗祠建于清代,门前广场立有两对旗杆石,可惜原有的牌匾已在“文革”中毁坏。村四周有五会山、蝙蝠山以及仙靴等山水名胜。 |
前连村 |
前连村位于松下镇西南部红莲山麓,南傍牛山,北接御国山,东通福北公路,毗邻有首祉、大祉、榕岭等村。前连村辖牛山顶自然村,752户,2562人,姓氏以林、张为主。 前连村地处偏远地区,传统为单一农业经济,村民收入较低。近年来,开始自创企业,剩余劳力多出外务工,惊变了单一的农业经济,村民生活开始好转。铺建了环村水泥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经济发展。 |
大祉村 |
大祉村位于长乐南部,距市35公里,坐落在御国山下南麓。濒临东海,在西洛岛、仁屿岛、竹排岛及石莲山岛,诸岛景色秀丽,产有多种鱼虾及鳗鱼苗。1345户,4908人。姓氏以林、郑为主,建有林氏宗祠、郑氏宗祠、东林寺及明崇祯六年建造的烽火台。 大祉港位于大祉村南和山前村北之间。其港湾入口处砌坝垱风堤。该港泊位较大,避北风、西北风,是较好停泊处。大祉村传统渔业生产以近海捕捞为主。每逢渔汛季,沿岸渔船塞港,鱼市繁荣。 大祉村交通便利,新建的长融公路贯穿而过,更加促进了大祉村的经济发展。 |
首祉村 |
首祉村位于长乐南部沿海,是松下镇政府所在地,松下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祉村名源自溪流“小沚”,后雅化为“首祉”。 首祉村北背君、旗两山,左右以御国山、白岩山为屏,前有龟山鼎山为案,面临海滨,成四方胜境。1874户,6809人,辖西寨、南寨下、腿头、牛头湾、西皋、东皋、后山7个自然村。有御国寺、祉江林氏宗祠等文化古迹。 松下港牛头湾作业区就在首祉村,现建有康宏1号、2号可停靠万吨货轮码头。首祉村引进落户工业项目在鑫海钢铁、双强化工、雪人制冷等大中型企业,同时规划启动首祉新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配套,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已经成为松下镇工业发展和村镇建设的中心腹地。 |
垅下村 |
垅下村位于松下镇北部沿海,辖有珠山、千山灶等自然村。垅下村坐落于天池山之麓,以笔架山、大王山为屏,前以御国山为案,毗邻有长林、首祉等村。该村风景秀丽,依山面海,村境内的大王山和寨下山形似两条卧龙,遥遥相对。在两山之间的珠山恰似一颗明珠,正应验了“双龙戏珠”之说,故又有人称之为“龙下村”。全村1195户。4568人,随着垅下经济的飞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也不断增加,如今也有近3000人。林姓已经成为垅下的第一大姓,占全村人口的六成。 垅下村的村民原来多以务农为主,生活相当贫困。改革开放之后,垅下村掀起了举办企业致富的热潮。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今日垅下已有纺织企业100多家,其中花边企业80多家,成为名副其实的“花边村”,是长乐市花边企业最集中区域,其年产值约占全长乐市经编行业的五成以上,每年为国家创税2000多万元。多年来垅下人本着质量第一的原则和不断追求的精神以及客户至上、精诚合作的宗旨,不断推陈出新,促进了纺织业的飞速发展,也为垅下带来了充满希望的明天。 在加快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垅下村进行旧村改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进各项公益事业的发展,如今的垅下,经济活跃,高楼林立,村貌焕然一新,一片繁荣景象,已成为一个文明繁华的新农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