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上村,位于长乐市江田镇西北部约6公里,毗邻三溪水库,与溪山、石门等村交界,全村耕地面积200多亩、山地面积400亩、园地80亩。全村户数计400户,人口1143人。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643元。
邦上村山川俊秀,地灵人杰,蕴藏有观音三姐妹、福兴岩、莲花潭、状元帽、仙泉水洞等景致。并且水资源丰富,仙泉水洞由外商开发生产岩津矿泉水,成为我市特色产品。近年来,邦上村致力于为民办实事,先后完成了300米的农田灌溉水渠修建、修建公厕一座、安装路灯约1000米;另外该村还积极出资建设环山公路邦上路段,既方便了交通,也解决了制约村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该村曾先后获得“平安先行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182105 | 350000 | -- | 查看 邦上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南阳村 |
南阳村坐落于长乐市江田镇,位于长乐市东南部海拔300多米的山区里,西与福清市南岭乡、城头镇相邻,东与松下镇相连,北与友爱村接壤,耕地面积360亩,林地面积9200亩,水域面积300亩。全村总人口505人,总户数135户。是福建省著名的革命基点村之一,是长乐革命地下斗争的发祥地,一度成为全省抗日隐蔽根据地的中心、南方革命的重要战略支点,是0福建省委旧址和闽中特委以及闽中游击队司令部所在地,是长乐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上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对山区进行旅游开发,建造景区景点。修复了福建省委旧址、九坑山闽中游击队司令部,建造革命烈士纪念园。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红色旅游开发扶持项目资金,积极开展公益事业,2011年启动的项目有南阳村通往养殖厂公路改造、溪边扶坡修建、养殖厂小水库建设,另外村民还集资修建了南阳老年人文化中心等公共场所。2012年该村在有扶持资金的情况下建设南阳山区村路石板路及下水道修补整治工程、南阳村到九涧山路灯照明工程、面前溪到炮石桥溪边扶坡工程。 该村曾先后获得“福州市卫生村”、“平安村”等荣誉称号,今后将在此基础上,加强红色生态旅游项目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
下珍村 |
下珍村地处江田环山偏远山区,座落于王母山下,农田面积940亩,林地面积3600亩。全村总人口1077人,总户数338户,村“两委”干部5人,有8个村民小组,15个村民代表,3个村财监督组成员,全村党员19人。村民以传统小农业生产为生,村域经济相对落后,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31元,多年来一直是我市重点扶贫村和革命老区基点村。 民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立体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重视发展家庭畜牧业。近年来,该村先后完成自来水饮水工程、下珍至马斜公路修建、30多盏村庄路灯安装、2600米灌溉水渠修建、村部装修翻新等项目。 |
游溪村 |
游溪村位于江田镇环山偏远山区,多年来列入长乐市重点扶贫和革命老区基点村之一,下辖下游、西园、南溪3个自然村,耕地面积550亩,林地面积7000亩(其中生态林地3650亩)。全村总人口682人,总户数243户,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742元。 近年来,该村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及村民集资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兴办公益事业。先后筹资6万元完成拦水坝建设、筹资8万元进行1500米村道路拓宽改造、筹资30万元进行小山塘建设,另外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推进机耕路和游马路建设。通过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该村党支部提出今后的五年工作计划,具体有四项:①完成土地平整规划,争取通过土地平整引进高科技蔬菜种植项目;②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农民发展适销对路的特色农产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计划推广种植油茶150亩、麻竹100亩、果树50亩,现已完成种植油茶150亩;③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提高农村饮水质量,启动饮水工程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70万元,现已基本完成;④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计划投资80万元建设拦水坝、引水渠、小山塘修复建设、防洪河道清淤项目。 游溪村曾先后获得“年度工作先进单位”、“计生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先行村”等荣誉称号。 |
桥里村 |
桥里村位于长乐与福清市阳下街道交界的偏僻山区行政村, 下辖上珍、贵山、新元楼、东湾、东园、横店6个自然村,耕地面积1100亩,山地7000余亩,多年来列入长乐市重点扶贫和革命老区基点村之一。全村人2068人,户数645户,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974元。 近年来,桥里村旧貌换新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政府重视山地开发。该村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及村民自筹资金等方式积极致力于为民办实事,先后完成200亩油茶树推广种植、自来水蓄水池修建、机耕路300米道路建设、1500米自来水管道改建、环村300米道路硬化等项目。曾先后获得“平安先行村”等荣誉称号。 |
溪山村 |
溪山村位于屏山脚下,与三溪村接壤,东北与港西村相接,南与邦上村相接,耕地面积826亩,林地面积1922亩。溪山村总人口5622人,总户数1620户,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533元。 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三溪水库库区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积极开展公益事业,至2012年已完成的项目有开发区主干道下水管道改造及人行道绿化亮灯工程、村部至福北线路面、村部至别墅小区路面、别墅小区道路一、二期路面、停车场西侧道路、潘上厝至融鹤线路面、前潘至二小道路、环山公路至东岭路口道路、溪朱满、后管路面等道路的硬化工程,新建桥梁一座并完成后山路亮灯工程。 该村曾先后获得“平安先行村”、“海西春雨行动联系点”、“龙舟诚信杯组织奖”、“2011年度先进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
石门村 |
石门村亦称首门,北向漳流,东邻友爱,西连环山,西北是三溪水库,由石门主村和亥窑、牛坪等自然村组成,全村耕地面积1632亩,林地面积11500亩。全村总人口4771人,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9720元。 石门多山,境内有牛坪山、南安山、凤岗、静山等,石门归属灵石里。石门村南峡谷有三溪口诸水,汇聚而成的潼溪。潼溪激流奔腾,注入佛厝港后,发挥其对下游的润泽作用。石门潼溪及其自流灌溉水利系统,是石门及其附近农民一项科学创造。千余年来始终润泽田园、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的作用。 |
三溪村 |
三溪村位于长乐市江田镇,亦名鼎溪,因屏山诸溪流会于石潭,成鼎足三分之势而得名。上游称潼溪,下游析为北、南两溪,北溪又名祠堂溪,南溪又叫街当溪。这里风景优美,人文景观颇具特色。有诗赞曰:“列嶂如屏挂望中,流霞晚罩气熊熊。斑斓五色迷苍洞,盘郁千层拥碧穹。散绮遥连江练净,腾辉斜接日华红。溪山不数吴航胜,第一曾闻品晦翁。是首批省级5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距长乐市区15公里。耕地面积1679亩,林地面积11900亩。总人口7901人,总户数2213户,2013农民人均纯收入10522元。 自古龙舟日竞渡,独有三溪夜赛航。这里的龙舟夜渡是我省独有的乡土风情。从村中穿过的南溪,每年端午节夜间灯光辉映,溪中龙舟竞发,两岸及桥上人潮如涌,热闹非凡。 三溪村有40%以上村民外出经商与办企业,年总产值8000多万元,100%村民参加医保,80%参加养老保险。近年来,三溪村实施商贸旺镇战略,全方位招商引资,建成了规模排名第二的长乐南乡商贸城。并且,该村充分利用三溪水库库区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致力于为民办实事,至2012年已完成的项目有连塘港清淤、下水道改造、三溪村公园、老人活动中心建设、浣沙塘道路、杨朱角道路、刘朱新村、后杨新村和游泳池周边等道路水泥化工程,刘朱新村下水管道铺设工程,黄土坡至东岭道路硬化工程。 三溪村曾先后获得“福州市卫生村”、“美好家园示范村”、“平安村”、“文明村”、“农业和农村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龙舟诚信杯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
溪湄村 |
溪湄村是环山四村之一,是偏僻山区的行政村,全村总面积700公顷,水田584亩,山地7300亩(其中林地4300亩)。全村总人口1111人,户数300户,劳力350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22名,低保户22户共52口,五保5户共6口。村民靠小农业及外出打工为生,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643元。 溪湄村幽深明丽,与罗山接垺,有笔架石、宝山云、珠湖月、西仑牧等景观。近年来,该村通过村民集资、企业家捐资及上级扶持等方式积极开展公益事业,其中2011年已完成村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村文化中心重新修建及50亩油茶推广种植等项目,2012年完成推广种植油茶100亩。 溪湄村曾先后获得长乐市“党建工作先进集体”、江田镇“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港西村 |
港西村位于江田镇西北部,长乐市南线交通主动脉“福北线”穿越而过,距长乐市15公里,距江田镇区4公里,北与古槐镇华源村和仙桥村相连。下辖港西、上挡2个自然村,全村耕地总面积约410亩,属省定老区基点村。总户数450户,总人口1599人,村“两委”干部7人,正式党员37人。全村多侨胞,村民生活水平较好。 近年来,港西村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对村容村貌的整治。并乘着新农村之风,全村经济有较大发展。一方面发展了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村民纷纷外出集资经商办企业等,有力的推动全村社会经济发展。 |
下沙村 |
下沙村位于江田镇东南部沿海沙地,是长乐海滨度假村所在地。全村总面积4.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1500米,耕地面积约900亩,林地面积约700亩,由诸茂厝、后面厝、矮婆厝、道霸厝、东片厝等23个自然村组成。 下沙海滨度假村风光得天独厚,大海、沙滩、岛礁、山峰、海滨森林诸种景观比邻呼应,融雄浑壮阔、秀美神奇于一体。福建省长乐市的海螺塔,也位于下沙海滨度假村,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象征主义”建筑之一。此塔建于1989年,它以独特的海螺海蚌外部造型,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全村总人口4569人总户数1234户,2013年农村人均纯收入10135元。共有经编厂35家,渔船20艘,总流出人口1302人,大部分分布在深圳、广州、贵州、云南、江苏、四川、浙江等地,主要经营物流、热熔胶、液化气、砖厂、五金、制塑厂、轧钢厂、纺织销售等。流入人口500人,从事本村工厂工人和建筑行业等工作。 我村还先后被长乐市江田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敬老模范单位”、“先进集体”、“下沙度假村拥先进单位”、“平安示范村”、“计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漳流村 |
漳流村座落于江田镇北与文武砂镇东海村南中间,东坐外文武,西靠两港线,南临漳坂村。下辖巴头、流水、后厝、下当4个自然村,耕地面积725亩,林地面积450亩。全村总人口3643人,总户数1095户,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479元。 漳流村现为滨海工业区中心地带,并扩展与外文武连接开发,经由溪流路与三溪农贸市场相连,南街松下深水港码头,北距漳港国际机场仅数里,可谓四通八达。 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企业征地补偿款资金开展公益事业,至2012年已完成的项目有开发区12米主干道及部分下水管道建设、人行道绿化亮灯工程改造,两港线通本村三个自然村(巴头、流水、后厝北区)主干道水泥化、滨溪路至下垱道路水泥化、村部至金源纺织有限公司主干道及全村环村路水泥化、全村自来水管道铺设、2座公厕建设、村部前体育活动场所及漳流村礼堂边老年人活动中心公园、篮球场建设及占地面积20亩的流水小学教学楼建设。该村还在金源纺织有限公司西侧建成商住房公寓店铺17000平方米,目前主体工程已竣工,并已装饰完两座共7200平方米,现进行内部装修。该村目前已经落户了金源纺织、金纶石化、力恒科技、亿力电器4个规模以上企业,其中有2个是创百亿企业。 该村曾先后获得“先进党支部”、“12580”党建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
友爱村 |
友爱村地处长乐市东南部,系江田镇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仅20公里。东临江田村,西接漳流、石门村,南面群山环抱,北临东海之滨,省道福北线纵贯全境。此外九龙山庄景区也位于江田镇友爱村,依“省委旧址”南阳山脚,伴天池山旁,占地200亩。集游泳、水上游船、湖边垂钓、烧烤、骑马、农业生态园等多种景观及休闲娱乐项目为一体,是度假放松的好地方。全村面积l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00多亩,山地11500多亩。由一个主村和南山、龟山、岭寺三个自然村组成,共有28个村民小组,计1894户,6380人,2013年农村人民纯收入为10620元。曾在2010年被长乐市评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2011年被福州市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近年来,乘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东风,村“两委”围绕富民强村的目标,提出了“增收为本、规划先行、尊重民意、基础突破”工作思路,推动一系列建设项目的规划实施。12平方公里的友爱村,春潮涌动,大地飞歌,掀起蓬勃的创业热潮,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努力优化农业结构,涌现出马铃薯、蔬菜等种植大户和牛、羊等养殖大户,农业生产从传统单一的水稻种植逐渐向多元化的城郊生态效益型农业转变,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在工业现代化方面,引进落户了正隆纺织、友良服装、银利机械、鑫隆机械、常春车厢、长乐纺织、佳源纺织等大中型企业,为友爱村新农村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并为村民带来更大就业机会。在民生工程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为丰富村民娱乐生活,修建了岭顶公园、古坛公园、江田人民广场,并开展面前港清淤截污、河道铺砌及景观建设,打造面前港公园。改造了全村旧自来管网,自来水入户率实现100%。应群众要求,在隘门楼和村部边选址新建2座无害化公厕。 今天的友爱村山川秀美,乡风文明,矢力发展独具特色的地方经济、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富足殷实的人民生活,日益迸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
江田村 |
江田村系江田镇政府所在地,由一个主村和烟台自然村组成,西邻友爱村,东接长林、下沙、克明等村,北滨东海,南面群山。江田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水田600亩,旱地600亩,山地占9000亩,可供企业使用沙漠地占700亩,横片商业用地380亩。全村2480多户,8683人,共有村干部26人,其中“两委”干部9名,一般干部17名,全村党员134名。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477元。 近年来,江田村逐渐向福北线两侧转移重心,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江田环岛民营工业集中区,陆续落户了长乐二棉、凯捷、永德针织、正鑫纺织、鑫达棉纺、星艺毛纺、华逸隆针织、陆丰鞋业等规模以上企业以及20家经编厂家。本村商贸服务业发达,转型为个体工商户的农民日增,人均年收入约9800元。 江田村曾先后获得福州市“千村妇代会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单位”、“关爱下一代先进单位”、“福州市卫生村”、长乐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村”、“老体工作优秀辅导站”、“敬老模范单位”、“平安村”、江田镇“优秀集体”等荣誉称号。 |
克明村 |
克明村位于江田镇沿海突出部,东邻下沙村、西接江田镇,南抵天池山,北至海滩,村域面积900亩,沙林地面积500亩(其中林地面积200亩),沙坡地、废杂地及耕地400亩,全村耕地面积人均不足1分地,自然资源极其有限。全村户数365户,人口1195人,全村分成4个片区,6个村民小组,村干部8人,其中村“两委”干部5人,全村党员20人,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595元。 近年来,我村共投资兴办公益事业,先后完成了克明至下沙公路、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路、村前三叉路、罗雅坡路等道路建设,并完成公园边下水道连路建设及东罗雅坡下水道管道铺设。 本村曾先后获得“捐资助学先进单位”、“计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长林村 |
长林村位于长乐市江田镇东南部,东毗下沙,濒海,西朝天池、南接垅下,北接江田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由长林村一个主村和皁房厝、诸坚厝、林柄厝三个自然村,,总面积330万平方米(包括山地220万平方米,林地80万平方米,耕地30万平方米)。全村总人口3124人,总户数910户,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173元。 乘着改革之风吹,长林各家各户发展企业兴起一番热潮。集体、联资、合资、独资多番联动,办有针织经编厂、纸品厂、机械厂、玻璃仪器厂等大小企业60多家,有40%左右村民外出经商与办企业,年总产值8000多万元。 本村于1998年饮用自来水,有小学、村卫生所、老人协会(老人活动中心),90%以上村民参加医保及养老保险。近年来,该村先后投入580多万元用于公益事业建设。先后完成了自来水管网建设、道路建设、亮灯工程及6座公厕修建。曾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
漳坂村 |
漳坂村原属于漳流村,于1993年成立行政村,位于江田镇中心部,是镇区之一行政村,201省道与17县道交叉处,交通十分便捷。距长乐市区20公里,长乐国际机场13公里,松下深水港17公里。地域面积约l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600亩,南与友爱村一路之隔,北接滨海工业集中区、漳流村,东至规划中的海湾新城,西至两港线。全村人口2579人,户数706户,由戴朱、黄朱、谢朱三个姓氏组成。 现落户该村的企业有金纶石化、银利机械、忠航纺织、常春车厢厂、茂源针纺、嘉隆针纺、中石化加油站、新兴机械厂等。近年来,漳坂村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自来水管网工程,村间道路水泥硬化工程、路灯、公园、房前屋后绿化工程、下水道等基础设施配套及公益事业。现在动工建设改造公厕四所及下水道、12座新村建设。漳坂村正以江田镇省级小城镇为契机,大力发展新村建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引导村民发展第三产业,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今年以市委、市政府提出城镇化建设年以来,漳坂村完成上级下达各项任务,镇区路段拆迁、征地,201省道拓宽征地,海湾新城征地及养殖场赔偿,江田镇垃圾中转站及水泥路建设等工作。 近年来,该村曾先后获得“平安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漳坂村努力践行-精神,建设更加开放、文明、美丽、幸福的新漳坂,全村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不断使村民生活和人居环境更加完善。 |
邦上村 |
邦上村,位于长乐市江田镇西北部约6公里,毗邻三溪水库,与溪山、石门等村交界,全村耕地面积200多亩、山地面积400亩、园地80亩。全村户数计400户,人口1143人。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643元。 邦上村山川俊秀,地灵人杰,蕴藏有观音三姐妹、福兴岩、莲花潭、状元帽、仙泉水洞等景致。并且水资源丰富,仙泉水洞由外商开发生产岩津矿泉水,成为我市特色产品。近年来,邦上村致力于为民办实事,先后完成了300米的农田灌溉水渠修建、修建公厕一座、安装路灯约1000米;另外该村还积极出资建设环山公路邦上路段,既方便了交通,也解决了制约村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该村曾先后获得“平安先行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