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陈村位于湖南镇东南方,紧靠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全村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旧属昌化乡宗仁里,故称十七都鹏程境,为独姓陈姓村落,约400年前由长乐江田迁来至今,现有人口2027人,计586户。鹏陈村经济原以农耕为主,自建设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和航空港工业集中区以来,约有1200亩土地被征用,目前有耕地450亩左右,主要种植番薯、白萝卜、花生等农作物。村辖内有大小企业近十家,其中5家规模以上企业,分别为长乐市华诚针纺织品有限公司、长乐市祥锦针织有限公司、福建宝泰日化有限公司,长乐市顺鑫针织有限公司,福建省宏杰集团。更有部分村民外出经商、兴办企业,现有冶金、矿山开采、冶炼及经销鞋业等。注重村容村貌建设,先后修建了文化娱乐中心、环村水泥路、自来水管网、篮球场等一批公益事业。湖南中心小学二部、湖南中心幼儿园、湖南中学均坐落在我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182110 | 350000 | -- | 查看 鹏陈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湖南社区 |
湖南镇社区位于湖南镇一方空旷的平地上,金湖线穿境而过,该区距金峰2公里,毗邻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辖区面积168.1亩,总户数322户,人口1167人。199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在长乐漳港镇、湖南镇境内兴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机场近万亩用地内的住房村落需要无条件搬迁。湖南镇牵涉到大鹤、闽鹏、鹏谢三个行政村和大溜、下大溜、柴当涸、加流屉四个自然村的300余户人家,他们义无返顾地离开了祖祖辈辈休养生息的故土,告别了土里刨食的生活方式,由农民变成了居民。在本镇新村安置下来,组建成现有的湖南镇社区。作为湖南镇惟一的居民区,湖南社区以其显要的位置与特殊的背景而令人瞩目。居民区如今是一派安定、祥和的景象,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家园杯”新型村镇竞赛活动优胜村庄荣誉称号。近年来,社区改变长期无集市面貌,兴建湖南商贸街,于1998年筹资建成农贸市场,安置部分居民从事个体运输业,先后兴办了养鳗场、轧钢、经编、饲料等多家企业,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2000年3月,湖南社区创造条件,引进资金,兴建“双语艺术幼儿园”,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发展。1997年,投入150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998平方米的“新村文化中心”,并开建敬老院,配套建设了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以及健身室等文体设施,给老人们提供了新型整洁的休闲场所。社区内三条主干道逐步实现了水泥化,并相继配套,增设路灯照明及排水、绿化等设施,街道路面平整,有绿化树近千株,一座街区环岛蔚然壮观。 |
大鹤村 |
大鹤村位于湖南镇东北部,长乐国际机场的东侧,交通便捷,风景秀丽。全村辖丕宽顶、九陈涸、鹤上涸、五只魁、孟楼顶、岭头涸、江田涸、三角下等13个自然村,全村人口3200多人,1200多户。以陈姓为主,占全村人口的70%。近年来,大鹤村紧紧围绕镇党委的部署,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大鹤村的许多自然村以“涸”命名,村民多由各地迁徙而来。村庄靠海近,兼有渔业。大鹤村风景优美,有著名的海滨森林公园,面积369公顷,横跨湖南、文岭两镇,是长乐著名的休闲度假避暑观海的好去处。大鹤金沙滩沙黄如金,银沙滩沙白似银,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参观。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长乐国际机场建成后,便捷的交通、独特的风光吸引了众多的客商来投资兴业,海西动漫园区就坐落在此,为当地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
鹏谢村 |
鹏谢村古称鹏程,因有谢、陈二姓聚居,又称鹏程谢,鹏谢东距大海2公里,距离长乐市区20多公里,紧邻长乐国际机场,现为湖南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全村总面积266.4万平方米,人口2496人,计618户,全村流动人口490人。据不完全统计,全村侨居海外人员约为300多人,外省经商人员达到960多人。 鹏谢村兼有四层楼村部、老人活动中心、“怡趣苑”礼堂、“怡宾”宴厅、及环村水泥路,还有古建筑谢氏宗祠等。谢氏宗祠后有两块巨岩,直行楷书“鹏程”二字,相传为朱熹手书。座落于村中心的仙景山公园是鹏谢村著名的休闲娱乐区,公园占地面积30亩,峰岩交错,钟灵毓秀,岩石峰涧,层峦叠翠。峰上建有“神怡台”一座,台可观机场航站楼全貌和银鹰起降,山中壁上、涧内、岩面皆留有著名书法家的笔墨,公园羊肠曲径数百米,布满台阶、围栏、石桌、石椅并建有健身舞池,配套体育活动健身固定器材,构成了鹏谢村新农村建设路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鹏谢村经济原以农耕为主,自建设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和航空港工业集中区以来,土地大部分被征用,目前有耕地450亩左右,主要种植马铃薯、西瓜、番薯、白萝卜、花生等农作物。村辖内有大小企业10家,其中4家规模以上企业,分别为福州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长乐市宏业经编有限公司、福州盛旺针纺有限公司、长乐市欣美针纺有限公司,年创税500万元以上。 2009年以来,鹏谢村在湖南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村群众和党员干部的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镇村中心工作,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坚持抓生产发展促民生、抓综治计生促和谐、抓基层党建夯基础,努力实现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村实现村财收入6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8000多元,村集体和村民共集资近 万元,先后创建、重修了仙景山公园、鹏谢宗祠、自来水管网、村中水泥路、怡宾宴会厅、休闲广场、篮球场等一批公益事业。村党支部、村委会先后被福州市、长乐市授予“先进党支部”、“卫生村”村务公开、管理民主先进村、先进工作单位等荣誉称号。 |
鹏陈村 |
鹏陈村位于湖南镇东南方,紧靠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全村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旧属昌化乡宗仁里,故称十七都鹏程境,为独姓陈姓村落,约400年前由长乐江田迁来至今,现有人口2027人,计586户。鹏陈村经济原以农耕为主,自建设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和航空港工业集中区以来,约有1200亩土地被征用,目前有耕地450亩左右,主要种植番薯、白萝卜、花生等农作物。村辖内有大小企业近十家,其中5家规模以上企业,分别为长乐市华诚针纺织品有限公司、长乐市祥锦针织有限公司、福建宝泰日化有限公司,长乐市顺鑫针织有限公司,福建省宏杰集团。更有部分村民外出经商、兴办企业,现有冶金、矿山开采、冶炼及经销鞋业等。注重村容村貌建设,先后修建了文化娱乐中心、环村水泥路、自来水管网、篮球场等一批公益事业。湖南中心小学二部、湖南中心幼儿园、湖南中学均坐落在我村。 |
闽鹏村 |
闽鹏村下辖垱陈涸、下郑、长头、下厅、珠涸等四个自然村。村民经济以农业为主。“闽山氏宗祠”系闽鹏卓氏民祖祠。始祖随闽王入闽,任晋安(刺史)。元朝中期后裔随军迁居闽鹏,生息繁衍至今。卓氏敬老院集资修建了“颐寿园”,总耗300多万元,建筑面积达2815平方米,是农村文化活动和老人活动的中心。闽鹏村美丽的鳌峰山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山上奇石密布,有一龙首石,上有“鳌峰顶”三个字,传说为进士出身的卓洵手书。山上还有牛角岩一对,岩石在树林茂盛处伸向天空,真像一只巨牛的顶天巨角。山下还有一落千丈座卓塘境古建筑,院内的后墙有鲤鱼鳞纹状。山下是一条绿绿的小河在村边绕过,给古老的村庄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
闽沙村 |
闽沙村辖有岭头、三乡头、登贤、广文、后张、墘、西卓、华兰、丹仝等13个自然村,全村人口3752人,1177户。村民姓氏繁杂,共有七姓,但都能和睦相处。沙岭陈氏宗祠是著名的古建筑,修建于明朝。龙眼双井、巷头严氏宗祠、登贤准提堂、宝龙寺、龙山洞均为闽沙村一带闻名的建筑及名胜,时有村民烧香、访古、踏青而至。 闽沙村与大鹤村、鹏谢村、鹏陈村、闽鹏村、蔡宅村、仙宅村、西宅村、仙富村、湖滨村、湖南社区相邻。 |
蔡宅村 |
蔡宅村座落于古代十七都竹林境之西,与仙宅村相连。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980人,计320户,全村流动人口6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全村侨居海外人员约为120多人,外地经商务工人员达到530多人。 蔡宅村民一概黄姓,于元朝初由漳港屏山村迁此。村中保留有众多的明清古建筑,有民居、祖厅、宗祠等。蔡宅山上有一笏石,形状逼真雄伟,传说因此上祖多出武官,有将军、卫千、千总、武举等。2013年10月,蔡宅村文化活动中心及广场落成,该文化中心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总造价1500万元(各界人士捐资近1400万元)。蔡宅文化中心的落成,为村民聚会、联谊乡情、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场所,增进村民间情感交流,加快蔡宅村文化事业发展,促进蔡宅村构建和谐村居,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宜居环境建设,蔡宅村将村民需求较为急切的项目列入近期村建发展规划。一方面开展内港河道清淤整治工作。预计投入壹佰万元,对位于文化中心后方的内港河道进行挡土墙建设,防止土壤被雨水冲刷入河。另一方面加强村主干道建设。预计投入50万元,在村主干道两旁铺设透水砖建设人行道,并配套相应的绿化设施 |
仙宅村 |
仙宅村系原湖南镇政府所在地,与文岭镇接壤,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是著名的侨乡。全村现有新池、旧池(含池桶)两个自然村,共有700多户,总人口2003人,土地总面积986亩。近年来,仙宅村紧紧围绕镇党委的部署,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仙宅村池氏祖先原由闽清十五都白鹤汀迁来,已在此地耕耘劳作、繁衍生息500多年,期间出过众多优秀的领导干部、学业有成的学者、经济发达的企业家,著名的华侨领袖等。以前村民主要以农业为主要来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村辖区内先后有宏鑫化纤、锦源纺织、华源纺织等规模企业入驻,更有村民集资到安徽、贵州等地区从事纺织、金属、矿山等行业。村内有清康熙年间修建的鸿庆寺,占地1200平方米,气势雄伟。2003年建成的“新池礼堂”,总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成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
西宅村 |
西宅村,历史上记载,属于清朝芳桂乡新开里二十四都一图。现有人口2560人,747户。辖新厝、旧厝、湖头、岐头等四个自然村。西宅村经济以养殖业为主。西宅村民以黄氏为主。始于西晋末年,属入闽的“八大姓氏”之一。村庄座落在胪峰山下、弥勒佛腹中,村口左右有龟山和蛇山,有“龟蛇霸水口,金印大如斗”之说。出过进士黄永筠,州司马黄就庵等,建了“黄氏宗祠”,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西宅村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多方集资200多万元,建成“长乐西宅礼堂”,为乡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创造了条件。西宅村还保留有清朝古建筑“合兴堂”、“新厝祖厅”,为民间信仰及宗亲祭祖、宴庆提供了场所和方便。 |
仙富村 |
仙富村古为芳桂乡二十四都富山境,原名交山富村。村庄依山面海,为避风沙,房屋低矮,门前多有沙土,故均种植了木麻黄,以减少风沙的袭击。仙富村人口3500人,1000多户。村民以李姓居多,因处在东湖附近,湖汊众多,故从前村民多以养鸭为生,如今还留有许多古老的鸭牳楼。经济来源农耕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西瓜等。仙富村的沙地西瓜在长乐颇有名气。仙富村有古建筑物“李氏宗祠”、“天医院”、“魁山洞”等,另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仙富李礼堂”,集资260多万,用于民间文化活动及宴庆。经济的富裕使村民们重视教育,建有小学一所,现有学生12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近年来,随着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仙富村还投资20多万新建了仙富公园,美化了我村生活居住环境。 |
湖滨村 |
湖滨村地处长乐市东北隅,属湖南镇管辖。因位于东湖之东,又称湖东里。湖滨村东临浩瀚的大海,南向水长两里多的“下洋池”,可远眺豹岩、牛山龙角峰。西接前连山和新、旧池村,北依蛇山和鸡牳山,跟麦朱村相邻。全村依山面水,环境宜人。湖滨村共有1350户,人口5735人。近几年随着航空港工业区的发展,使得村里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