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镇位于亚欧大陆桥西行第一县--东海县东南部,东临连云港市区,与灌云县、宿迁市接壤。全镇总面积1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万亩,总人口7.2万,辖24个行政村。
平明镇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粮食产量连续二十年超亿斤,居全国亿斤粮食乡镇之首。平明大米更是享有很高的声誉。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抓落实,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加速推进稻米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转变;农业经济呈现出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济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良好势头。
平明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工业立镇、开放强镇、实干兴镇"的工作思路,突出招商引资的主体地位,目前以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一批以硅资源深加工为主打产品的企业与十万亩优质中粳稻米的生产基地共同形成平明镇的两大支柱产业。其中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的硅系列产品远销法国、美国、日本、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平明镇狠抓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镇通讯、交通、水电、金融、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迅猛,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顺利通过"市级新型小城镇"验收。全镇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20000门,通讯传输已实现程控化、数字化;镇内有35千伏变电所1座。
二十一世纪是平明镇由小康向现代化社会迈进的重要阶段,平明镇将以"与时俱进,奋力赶超、勇攀全市十强"为工作目标,以建设沿东陇海产业带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外引内联、个体私营经济、城镇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来平明镇兴业办厂。.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7.2万人 | 158平方公里 | 320722113 | 222000 | 0518 | 查看 平明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大陈墩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大陈墩村谷歌卫星地图 |
王烈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王烈村谷歌卫星地图 |
平明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平明村谷歌卫星地图 |
秦范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秦范村谷歌卫星地图 |
王巷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王巷村谷歌卫星地图 |
安营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安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埠上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埠上村谷歌卫星地图 |
虎山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虎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马汪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马汪村谷歌卫星地图 |
瓦基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瓦基村谷歌卫星地图 |
渔林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渔林村谷歌卫星地图 |
纪荡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纪荡村谷歌卫星地图 |
兴庄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兴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曲坊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曲坊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南场头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南场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顾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大顾村谷歌卫星地图 |
牛湾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牛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
小街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小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上房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上房村谷歌卫星地图 |
汤庄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汤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条河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条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周徐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周徐村谷歌卫星地图 |
肖庄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肖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老庄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老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梁桥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梁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关墩村 | ·东海旅游·东海特产·东海十大特产·东海十景·东海名人·东海 | 0 |
---- |
查看 关墩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牛山街道 |
2013区划调整:撤销牛山镇设立牛山街道办事处,调整后其行政区域面积为92.79平方公里,人口18.87万人,辖18个村民委员会,15个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驻和平西路258号。 江苏百家名镇——牛山镇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开放城镇,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西行第一座县城镇,是东海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现辖18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总人口12万,耕地面积6.59万亩,总面积为90万平方公里。 牛山镇开放型经济发展迅猛,已形成针织服装、灯丝灯具、水晶珠宝、熔炼石英、建筑建材等五大产业链,现有独资、合资、内联、私营企业500余家,出口产品近3000个规模品种,产品远销美国、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香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拥有省级工业园区—东海县牛山镇万花山工业园区。现已建成三纵四横水泥路面,电信、水利、供电等设施配套齐全,并通过ISO9000、ISO14001标准认证。园区可“一分钟到高速、十分钟到机场、一小时到港口”。进入园区的企业已达100多家。 现就将来发展诚邀海内外有志之士结缘交谊,共谋发展大计,为实现全镇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共创新的辉煌!. |
白塔埠镇 |
东海县白塔埠镇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位于连云港市区与东海县城的中心结合部。全镇总面积12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逾6万,耕地面积9万余亩。 独特的区位优势。该镇交通便捷,海陆空四通八达。东陇海铁路从中通过,连徐高速、汾灌高速横贯境内,内河航运直达运河、长江。距中国八大海港之一的连云港港口仅40公里。连云港民航机场座落境内,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沈阳、杭州等国内航班。 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非金属矿产独具特色,水晶、石英、蛭石等储量和品位全国闻名。其中蛭石储量为全省第一,品位全国最高,硅资源储量丰富,品位极高,其中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9.7%,利用硅资源开发的深加工产品主要有碳化硅、金属硅、熔融石英、石英玻璃、硅微粉、石英玻璃管、玻璃砖、泡化碱、灯罩、卤钨灯等产品。 蓬勃发展的地方经济。该镇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全镇工业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水泥、蛭石及硅系列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 别具特色的发展环境。白塔埠镇水、电资源充足,南有沭新河、北有鲁兰河过境,日供自来水1万吨以上,供电设施完备,拥有110kv变电所一座,输变电能力配套,可满足各类开发建设的需求。邮电通讯业已形成大容量,光缆数字传输网,初步建成中低速信息网,有线电视网络已初步形成。科技、教育、卫生、体育事业迅速发展,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全面推开。. |
黄川镇 |
黄川镇位于东海县东北部,面积 9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00公顷,辖22个行政村,总人口6.03万。境内物产丰富,交通便捷,农田林网密布,河流交错,环境优美,以草莓闻名,被誉为“中国草莓第一镇”。 农业资源丰富。通过土地整理、环境整洁、河道绿化等措施,依靠科技进步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到“特色农业、规模农业、效益农业”的转化,初步形成以万亩草莓为核心的万亩蚕桑、方亩蔬菜、万亩林的“四万”农业特色经济板块。由于境内自然环境适宜,农业科技含量逐年提高。目前1.6万亩草莓已通过国家级无公害认证,3000亩红提葡萄、4.5万亩水稻、1.5万亩小麦、万只蛋鸡等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使绿色农业和效益农业呈现出相互促进发展的态势。 工业发展初具规模。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交通、人文等优势,不断改善经济投资发展软环境,坚持以工业立镇富民的发展思路,多方面多渠道提升工业经济发展速度。目前,拥有苏北最大的粮食加工交易市场——黄川米市,年加工销售大米60万吨,年交易额6亿元,以地产水稻为原料加工的优质大米畅销上海、广东、内蒙等多个省、市、自治区,形成了以食品、丝织、板材、粮食加工四大产业为核心的工业园区;拥有各类企业42家,年创产值小2亿元。 城镇建设发展较快。对城镇建设实行政府与社会共同多元化投入,新修水泥路面20多公里,配套建设了下水道、路灯等设施,新建沿街商住楼40多栋,新增绿地10000多平方米。整个镇区规划有序,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环境优美,被评为连云港市市级新型小城镇。. |
石梁河镇 |
撤销南辰乡、石梁河镇,合并组建新的石梁河镇。调整后其行政区域面积为103.6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人,辖24个村委会,镇驻地设在原石梁河镇政府驻地。 石梁河镇位于东海县最北部,南距县城32公里,西与山东省临沭县接壤,北与赣榆县以新沭河为界。全镇总面积70.83平方公里,耕地4.4万亩,人均耕地1.1亩。下辖15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总人口4.0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7万人。先后被授予“省科技工作先进乡镇”、“葡萄之乡”、“果品之乡”、“市多种经营十强乡镇”等荣誉称号。 资源优势较明显。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湖—一石梁河水库位于该镇北侧。水库面积为85平方公里,库容量达5.31亿立方米,石安河、龙梁河源于石梁河水库;有水晶、石英和花岗岩等矿藏,其中石英储量达5000万吨。有风光旖旎的石梁河水库,有历史名山磨山。南靠东海县温泉镇有华东第一温泉,北依赣榆县的抗日山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农业发展较快。葡萄种植远近闻名,有“苏北吐鲁番”之称,以胜泉、土山、韩湖等村为主的万亩葡萄基地,被省农林厅授予“江苏省模范果园”称号。群众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成立了“东海县石梁河葡萄生产合作社”;注册了“石梁河牌葡萄”商标。另外还有以苹果为主的杂果13382亩和2200亩露地草莓及千栋温室草莓。水库野生淡水鱼年捕捞量达2280吨,其中银鱼年捕捞量达32吨。沿库群众依托水库优势大搞网箱养殖,放养网箱25000只。全镇大牲畜年饲养量达5445头,生猪 4. 92万头,“三禽”饲养量达42万只。 工业经济较发达。全镇工业企业128家。主要产品有碳化硅系列产品、石墨系列产品、杨木芯板材、水泥预制品、冷冻肉、水产品、弹簧钢板、精细石英砂、精细化工制品、农用车辆改装、建筑材料砖等。 小城镇建设和社会事业稳步发展。310国道附线横穿东西,青石公路纵贯南北,15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全镇共有变压器60台,总容量5650千伏安,安装电话3300多部。镇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6所,中心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19个。. |
青湖镇 |
青湖镇位于东海县城北部20公里,是东海县北部中心镇、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素有“小徐州”之称。全镇总面积95.3平方公里,下辖20个行政村、一个庄园,耕地面积7.5万亩,总人口5.2万人。青湖镇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显著,310国道和245省道在镇驻地交汇,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十分便捷。 青湖镇境内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域广阔,资源丰富,物产丰实。年产粮食3.3万吨、花生0.4万吨、大豆400吨、水产品1000吨。 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绩显著,现已形成四大基地,即东部和东南部优质稻麦种植基地,北部蔬菜、葡萄、林果生产基地,西部经济作物套种生产基地,中部以青西庄园和西大岭为代表的水产养殖、日光温室栽培和综合养殖基地。南京雨润集团的万头品种猪繁育基地已建成,韩国金先生投资近千万元的特色水产养殖已启动建设。 青湖镇工业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全镇共拥有镇村企业100多家,个体工商户2000多户,主要以外向型经济和专业市场为龙头。镇属两个工业园区,东丰墩草帘、西丁旺板材、河口稻米、齐庄机械修理4个私营加工小区。基础设施齐全,投资条件优越,全镇已经形成了化工、柳编玩具、木材加工、硅资源、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行业,培育壮大了丽港稀土材料厂和连云港达威工艺品有限公司两大支柱企业。镇内拥有大型商贸市场一个,镇驻地形成了小商品、家用电器、餐饮娱乐一条街。青湖镇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交通、水电、通讯等社会事业发展迅猛。全镇电视、电话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进村入户,自来水厂日供水量3万吨,有110万千瓦变电所一座。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区面貌焕然一新,新建商住楼88幢,水泥路、绿化树、路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逐步实现美化、绿化、硬化、亮化。青湖镇先后荣获“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镇”、“江苏省体育先进镇”、“江苏省先进基层党校”等称号。. |
石榴街道 |
2013区划调整:撤销石榴镇设立石榴街道办事处,调整后其行政区域面积为79.89平方公里,人口4.35万人,辖11个村民委员会,7个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驻石新路55号。 石榴街道位于东海县城北约3公里,227省道穿境而过,东距连云港机场、海港码头,南接徐连高速,北邻310国道,交通十分便捷。共辖18个行政村,人口6万余人,总面积78平方公里,素有“蔬菜之乡”美称。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镇始终把突出“超常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实施“工业立镇、科教兴镇、创新强镇”三大战略,牢牢把握东陇海产业带建设的机遇,坚持“只设路标、不设路障;能民则民,能放则放。”全力推进全镇工业向新型“产业集聚化、企业集群化”方向发展,努力实现全镇“财税增长、农民增收、社会共同繁荣”三大目标。 石榴镇是农业大镇,特色农业呈现勃勃生机:3万亩创汇蔬菜、4万亩优质稻米、2500亩的石榴园、千亩温室草莓园、500亩雪枣等五大特色农业科技园区拉动了全镇的农业优化调整,号称“淮北第一大果坯基地”的转水洪村更是享誉半个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厚的投资条件使石榴的工业和个私经济迅速发展壮大,目前镇里工业企业已突破680家。以福东正佑照明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硅资源深加工基地”享誉全球,建设中的石榴工业园区已具雏形。. |
温泉度假区(温泉镇) |
2013区划调整:撤销横沟乡、温泉镇合并组建新的温泉镇,调整后其行政区域面积为102.71平方公里,人口5.24万人,辖18个村民委员会,镇驻地设在温泉镇昭阳路1号。本次调整后,东海县将由13个建制镇8个乡,缩减为17个。 东海县辖镇,因境内有温泉得名。苏北最大鳗鱼养殖基地。1976年成立温泉管理处,1980年改温泉公社,1983年改温泉乡,1985年撤乡设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35.2平方公里,人口1.5万。310国道横穿东西,牛(山)朱(沟)公路纵贯南北,南距龙海铁路东海县站17公里,东距连云港码头89公里,距连云港机场29公里。辖刘湾、湾子、碱场、羽阳、朱沟、羽山6个村委会。经济较为发达,以农业和第三产业为主。镇养鳗场年产成鳗100余吨,产品全部外销,为苏北最大最早的养鳗企业。有著名的温泉,并建有各类洗浴、疗养院所24家,年接待40万人。湾子村有西汉永始二年古墓群。有县内最高峰羽山,海拔269.5米,有殛鲧泉、试剑石等自然景色。. |
双店镇 |
双店镇位于东海县西部,西靠山东郯城,西南依徐州新沂,北临山东临沭,全镇总面积1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万亩,总人口4.68万人,行政村15个。先后被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省科技先进乡镇”、“市文明单位”、“市级示范小城镇”、“市级卫生镇”,被市政府授予“养牛之乡”称号。 农业生产特色明显。盛产花生、山芋、小麦。已建成九大农业示范基地:优质花生生产基地,年种植面积3.3万亩,产量连续十年位居江苏省乡镇之首;优质山芋基地,年种植面积2.8万亩左右;鲜切花生产基地,有鲜切花大棚40栋,销往南京等地;花卉苗木基地,面积60亩;万亩甜柿基地,栽植优质甜柿近万亩;养牛基地,年饲养肉牛3万余头;养羊基地,年饲养量达10万余只;波尔山羊繁育中心是全市最大的波尔山羊繁育中心;苗禽炕孵与三禽生产基地,是苏北最大的炕孵之乡,年炕孵苗禽300万余只,年饲养三禽100万余只;三元杂交猪基地,年饲养量8万头。 工业发展迅猛。拥有滑石粉、融熔石英、粉丝、刨花板、铸件、石英砂等优势产品,全镇现有中外合资企业3家,规模以上企业3家,其中顺达熔炼石英制品厂、开泰融熔石英厂、世林食品有限公司,均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打出了企业品牌。 城镇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建商住楼170栋,现代化小城镇已初具规模,电力通讯、道路交通、中小学、文化馆及金融、保险、医院、宾馆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市场建设不断加快,花生市场、牧畜市场、建材市场、净菜市场四大专业市场形成规模。改水降氟工作进展较快,镇区安全饮用水使用率达93%以上。计划生育率达95%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8‰以内。. |
桃林镇 |
桃林镇西依郯城,南临新沂,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处,陇海铁路及310国道贯穿境内,紧靠霍连高速公路,历史上有“古盐道,蝉连内地;糟油坊,商贾云集”之说。全镇总面积169.9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人口6.9万。全镇农业经济特色明显,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科技依托,香港加保(生化)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兴办的有机食品科技示范园的生产核心区已发展到1000亩,是苏北领先、全省有名的有机食品生产及出口创汇基地,“桃林牌”有机农产品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有机认证。 工业经济着力打造以汽车配件为主导的机械制造业板块,主要门类包括机械制造、建材、食品加工、电子、硅系列产品等,生产汽车钢圈系列产品的企业发展到8家,7个系列产品通过国家ISO9001:2000认证,其中“博伦牌”商标、“玉轮牌”商标、“魁星牌”商标获连云港市知名商标,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个私经济以旧金属、旧机动车、建材交易见长,全镇个体工商户2332户,私营企业185家,个私经济实现销售收入5.8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839万元。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区面积3.5平方公里,2万人口,街道八纵八横,是全县第一家“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现正积聚力量,向“国家级示范镇”的目标迈进。. |
洪庄镇 |
【交通运输条件优越】洪庄镇交通便捷,东陇海铁路横贯东西,阿湖火车站座落镇政府驻地,年货物吞吐量20万吨,距徐连高速、-12公里,距连云港民航机场27公里,连云港港口93公里。 【农业结构调整初具规模】优质桃在牛桃线两侧集中连片,发展到933.33公顷,创汇蔬菜荞头66.67公顷,优质草莓66.67公顷,设施蔬菜大棚3700栋,露地瓜菜面积533.33公顷,小麦优良种子基地133.33公顷及33.33公顷优质水稻制种基地。优质桃和无公害蔬菜申请注册了"洪庄"牌商标,并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近几年来工业经济、私营经济迅猛发展,镇内有各类工业企业63家,企业以矿产品加工为主,主要产品为石英砂、融溶石英、石英晶体片、电光源材料等。重点骨干企业39个,其中年销售额100万元、利税10万元以上有18个;年销售额200万元、利税30万元以上有10个;年销售额300万元、利税50万元以上有6个;年销售额500万元、利税9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6个,分别是恒宝石英制品有限公司、连云港神龙保健品有限公司、洪源酒精厂、薛团电光源材料厂、洪庄石英砂厂、金球复合肥厂。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镇有中学2所、幼儿园15所。设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5个。被连云港市命名为市级新型城镇、市文明城镇。. |
安峰镇 |
安峰镇位于“中国水晶之都”——东海县城南12公里,全镇总面积132.5平方公里,总人口7万多人。安峰镇因境内的安峰山而得名,山上树木青秀,洞石神异。与安峰山毗邻的江苏省第二大人工水库——安峰山水库,库内水清质优,景色迷人,是综合性旅游开发的理想场所。举世瞩目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亚洲第一井”位于安峰山水库西畔,“亚洲地质科学城”将在此建成。 安峰镇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金红石、红宝石、蓝宝石、水晶、玄武岩等12种矿藏,其中金红石、石榴石的储量及品位居全国前列,开发价值高,利用前景广阔。 安峰镇党委政府将围绕“全市争先、全县领先”的目标定位,突出招商引资的龙头地位,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以园区建设为主阵地,逐步建立硅资源“五大中心”(石英、拉管、熔炼、硅微粉、灯具);以优势资源为依托,逐步开发利用金红石、石英砂、玄武岩三块石头;以全民创业为先导,逐步引导农民向老板角色转变,打造矿山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城镇经济四架税源经济马车,确保安峰镇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
房山镇 |
房山镇位于东海县城东南10公里,距连云港港口50公里,距连云港民航机场15公里。徐连高速公路、227省道通过房山,蔷薇河、淮沭河绕镇而过,水陆交通便捷。房山镇物产丰富,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是闻名遐迩的渔米之乡、水晶之乡、意杨之乡。全镇现有25个行政村,总面积1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万亩,总人口78000人。房山镇农副产品丰富,全镇年产水稻、小麦、大豆、玉米、花生等粮食作物超亿斤。全镇以3万亩速生林带及周边丰富的杨木资源为基础,发挥连云港宏杨木业公司的龙头作用,带动全镇近百家木材加工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同时启动“绿染房山”造林工程,大力推进林业化进程,由“意杨之乡”向木业大镇发展,提升房山经济发展档次。同时房山镇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积极创建无公害稻米基地10万亩,目前已获省农林厅认证。组建蟹田米业有限公司,依托青岛啤酒集团的优势,大力发展啤酒大米,提高农业增效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今年新开发富硒大米基地10000亩,绿色稻米基地10000亩。 房山镇矿产资源丰富,境内水晶石、蓝晶石、花刚石储量较多,现存放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前的中国水晶大王就出土于房山库北村,毛主席水晶棺也大多取之于房山的水晶石。房山镇依托丰富的水晶石英资源,大力发展硅工业,发展壮大了华源石英、英普异型管材、鼎龙石英、海盛科技、亚东照明等一批规模企业。 市内名山之一房山海拔142米,自然景观较多,出云洞、会仙台、飞来石等奇峰怪石鬼斧神工,令人称奇,魁星楼、钟鼓楼、碧霞宫等蕴藏着一段段美丽的传说,是人们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每逢春节、房山庙会,登山游玩的人数达30000之众。 房山镇采取商贸兴镇和小城镇发展拉动战略,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快发展,同时多方筹措资金,大力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全镇居民、农户安装有线电视3000多户。 房山镇先后获得了江苏百家名镇、苏北经济综合百强(乡)镇、“连云港二十优基层党委”、“市工业十强(乡)镇”、“市多种经营明星(乡)镇”、“连云港意杨之乡”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展示了房山在“两个率先”发展中的靓丽风采。. |
平明镇 |
平明镇位于亚欧大陆桥西行第一县--东海县东南部,东临连云港市区,与灌云县、宿迁市接壤。全镇总面积1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万亩,总人口7.2万,辖24个行政村。 平明镇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粮食产量连续二十年超亿斤,居全国亿斤粮食乡镇之首。平明大米更是享有很高的声誉。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抓落实,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加速推进稻米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转变;农业经济呈现出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济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良好势头。 平明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工业立镇、开放强镇、实干兴镇"的工作思路,突出招商引资的主体地位,目前以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一批以硅资源深加工为主打产品的企业与十万亩优质中粳稻米的生产基地共同形成平明镇的两大支柱产业。其中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的硅系列产品远销法国、美国、日本、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平明镇狠抓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镇通讯、交通、水电、金融、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迅猛,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顺利通过"市级新型小城镇"验收。全镇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20000门,通讯传输已实现程控化、数字化;镇内有35千伏变电所1座。 二十一世纪是平明镇由小康向现代化社会迈进的重要阶段,平明镇将以"与时俱进,奋力赶超、勇攀全市十强"为工作目标,以建设沿东陇海产业带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外引内联、个体私营经济、城镇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来平明镇兴业办厂。. |
驼峰乡 |
驼峰乡位于江苏省东海县县城东大门,东距连云港市25公里。陇海铁路、霍(尔果斯)连(云港)高速公路、新(浦)牛(山)一级公路横贯东西,连云港民航机场座落境内。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独特。全镇有23个行政村,6.8万人,面积为1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8万亩。驼峰,因玉帝之女所跨的骆驼下凡而得名,其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大禹悼父泪流而成的鲁兰河长流不息,战国鲁娘土城遗址依存,春秋三足铜鼎大可临风凭吊。石英矿藏及其质优品高而闻名遐尔。1984年12月在南榴村挖掘的重达3吨的“水晶王第二”现陈列于国家地质博物馆。石英年开采量都在万吨以上,被誉为石英、水晶之镇。 现有企业240家。年销售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5家,外资企业3家,从业人员8000余人。主要产品有石英制品、胶合板、机械、化工、饲料等12个系列80多个品种,其中硅资源产品6大系列30多个品种。形成石英制品、木业加工和机械制造三大产业群体。连云港金蔷薇化工有限公司泡化碱年产5万吨,产品科技含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了产品出口,已成为江苏省本行业龙头企业;德威机械公司设计、开发的国内首台超大型旋背式流体装载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年产量达到100台套;宏伟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在国内首家研制开发成功150mm的超大口径石英脱羟管,替代了进口,无臭氧石英管材产量居全国先列;百怡木业的杨木胶合板材年产量达到2.5万方,远销欧美日本等地;云芳钢结构有限公司,已达到国家三级资质,年生产能力达到4000吨。目前,全镇从事石英制品企业180多家,碘钨灯加工有123家540条生产线,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碘钨灯生产基地。 驼峰是全国17个亿斤粮镇之一,盛产优质水稻、小麦、花生和大豆,现有无公害优质小麦认证基地4.5万亩,无公害水稻认证基地5万亩;畜禽、水产养殖发达,特种水产养殖尤为突出,先后出现了甲鱼、泥鳅、美蛙等养殖专业村,建起了全市最大的“淡水特种水产养殖场”,被市政府确定为“甲鱼养殖优秀示范区”。建成范埠村500头养牛场,现有百头养猪场126个,千头养猪场15个,万只以上养鸡户45户,百只养羊户50多户,水貂、狐狸、甲鱼、泥鳅等特种养殖120多户。2003年成立了范埠养鸡协会、董马葡萄种植协会。全镇反季节蔬菜面积600公顷,大棚蔬菜800幢,葡萄园100公顷;建成苏北地区最大的草坪基地,现有草坪70多公顷。. |
李埝乡 |
李埝乡位于苏鲁两省三县(东海、临沭、郯城)交界处,总面积70.1平方公里,耕地3832公顷,人口3.3万人,下辖11个行政村。 农产品丰富。无公害农业初具规模,全乡已形成2万亩无公害山芋、2.3万亩无公害优质小麦、2.5万亩无公害优质花生、5000亩无公害优质杏等4个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年产优质鲜山芋5万吨,花生1万吨,优质杏面积5000亩,黄牛年饲养量2.8万头,是市级养牛之乡,生猪年饲养量5.8万头,是东海县养猪基地。 工业发展较快。生猪加工冷藏、高含量复混肥生产、淀粉和无公害山芋粉丝等形成支柱产业。现有生猪屠宰加工冷藏企业5家,复混肥生产企业4家,年生产能力达到18万吨,无公害山芋粉丝年生产能力超过8000吨。 基础设施完善。三一0国道和省道洪夏公路在境内纵横穿过,乡内有35千伏变电所一座,水、电、路、通讯设施配套齐全。拥有苏鲁交界地带较大的山芋市场、花生购销市场、黄牛和仔猪交易市场。 李埝乡交通优越,特产丰富,环境优美,政策优惠,诚邀八方商客前来投资兴业,共创辉煌。. |
山左口乡 |
山左口乡位于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市境内,与山东省郯城县接壤。总面积86.7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3.8万人。 山左口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境内有大贤庄原始部落遗址、唐代薛礼征东时安下的“南、北、中”三大营遗址、姜子牙钩鱼台遗址、巨人大脚印址及龙兴寺遗址等。 山左0通便捷。310国道和东郯公路横贯东西,铁路、机场、港口近在咫尺,距-公路10公里,已与连霍、同三高速并网,交通条件优越,是苏北鲁南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 农副产品极具特色。盛产花生、山芋、豌豆、绿豆、赤豆、芝麻等优质粮油,板栗、大枣、油桃等干鲜果品,元葱、大葱、冬瓜、西瓜等有机瓜菜以及牛、羊、兔等各类畜牧产品,其中优质板栗种植面积达2万亩左右,素有“板栗之乡”美称。花生年均种植面积在3万亩左右,是江苏省花生主产区之一。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现已形成化工、建材、轻工、食品、采矿、铸造等10多个行业,石英粉及高纯熔融微粉、精密铸件、花生食品、抽纱工艺品、板栗等远销日本、韩国、欧美等地。金达公司是国家建材院特种玻璃纤维研究所定点的石英材料基地,其研制的高纯度石英粉填补了国内空白,可替代进口。工业已成为全乡经济的重要支柱。 投资环境优越。城镇建设起步较早,配套设施齐全。开发区地处东海县城,水、电、路、通讯、场地“四通一平”,地理位置优越,建有标准化厂房1500多平方米,可满足大中型企业进区发展。政策优惠,服务到位,为国内外客商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山左口土地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多,农副产品质优价廉,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副产品种植与加工业。 丰富的物产资源,清新的自然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低廉的投资成本,优质高效的服务,山左口人民热忱欢迎国内外朋友光临,共谋振兴大计,同奏开发乐章。. |
石湖乡 |
石湖乡,位于江苏省东海县城西的8公里,总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5.5万亩,总人口3.l万人,辖11个行政村,43个村民小组,是著名的“西瓜之乡”,“创汇蔬菜之乡”、“雪枣之乡”和“省牛改示范乡镇”。陇海铁路贯穿境内,东海西站座落在乡驻地,邮电通讯便捷,电力供应充足。 近年来,石湖乡经济发展迅猛,通过龙头带动,以农产品、硅资源深加工为主的工业蓬勃发展,形成以大平乳品、龙新石英、源松食品为主的龙头企业。现有的大平乳品厂拥有国内现代化生产线,年可生产液态奶4000吨,是江苏省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厂家,目前正在筹建1500头奶牛的现代化养殖小区。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先后有台湾、香港、美国、韩国等地客商兴建合资、独资企业5家。 经济发展带动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全乡道路、市场等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社会治安稳定,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2001年被市政府授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称号。被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荣誉称号。连续六年被县政府授予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 |
曲阳乡 |
曲阳乡因乡驻地为汉代曲阳县城遗址而得名,位于东海县城西南部,西部与新沂市接壤。境内交通便捷,徐连公路、连霍高速公路横贯乡境,乡驻地距东海火车站9公里,距连徐高速公路东海进出口11公里。境内资源丰富,素有“水晶之乡”美誉。现辖12个行政村,辖区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万亩,人口3.3万人。全乡现有工业户837个,其中,企业55家,个体工业户402个,主要工业产品有压电水晶、光学水晶、晶体频率片、石英晶体谐振器、石英砂(粉)、熔融石英等系列产品,涉及品种300余个。乡党委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立足资源优势,发展民营经济,不断扩大规模,加大技改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年投入技改资金2160万元,其中,石英晶体频率片加工企业投入总额达1600万元,新增8个产品,产品产量首次突破亿片。规模以上企业5家。个体工商户达893户,从事农产品流通运输行业107个,农民经纪人42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9人、18人,民营经济入库税收126万元,占全年总量60%以上。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农业投入,强化科技兴农,发展特色种植,推广蔬菜面积,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新建林网15公顷,更新完善340公顷,建成连徐高速路、徐海公路、峰泉路三条绿色通道,活木总量2.1万立方米。新增优质稻米200公顷、优质小麦867公顷、反季节蔬菜11公顷、芦荟13公顷、浅水藕67公顷、牧草27公顷。年劳务总量7000人,出国劳务200人,户均1人,人均创收6000余元;修缮农田水渠5000米,新建兴西、陆湖、曲阳3座小电站,新增旱涝保收田123公顷。 全乡现有中学1所,在校生1555人,小学10所,其中完小3所,在校生4800人,幼儿园14所,42个班,入园幼儿560人,有中心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36名,村卫生室13个。新增农村改水受益人口2000人,有线电视用户660户,计划生育率达95%。. |
张湾乡 |
张湾乡位于东海县东南部,毗邻连云港市区,距市区2公里。全乡12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7479户,3.2万人口。全乡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万亩,人均耕地2.6亩。境内有淮沭新河、马河、蔷薇河、泊阳河四条河流依次经过,可养殖水面20000亩,是有名的“渔米之乡”,被授予“苏北综合实力百强乡镇”、“电话小康乡”、“省安全文明乡”、“淡水养殖之乡”、“信用乡”等。 全乡以招商引资为主线,坚持思路、措施创新,强力推进“科技兴乡、工业强乡、渔米名乡”三大战略,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项目建设“三大突破”,乡域经济迅速融入全县经济发展圈,迈出了农业大乡向工业强乡跨越的步伐。 工业经济实现超常发展,新建设的四营工业集中区,距204国道仅1公里,距连云港火车站、汽车客运总站仅4公里,目前进区项目6个,其中投入过1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总投入6000万元,已初步拉开了园区建设的大框架。园区管委会竭诚为客商提供全面服务,包括手续审批、电力设施、自来水管道、园区道路等各项工作。2003年盛宝大米有限公司“福佑”品牌获省无公害认证,华威硅微粉有限公司投入3000万元,力争打造全国顶级硅微粉生产企业。全乡私营企业30多家,个体工商户400多户,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超过4000人。 张湾农业基础较好,已连续多年成为亿斤粮乡,2003年全乡粮食总产5.1万吨,生猪饲养2.8万头,三禽饲养25万羽,近年来,该乡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建成了以瓦口为中心的3333公顷无公害优质米基地,成立了“淡水养鱼生产合作社”、“稻田养殖生产合作社”,形成万亩淡水养殖基地,以四大河流堤岸和两条高速公路绿化带为主体的高效林网建设基地。 张湾小城镇建设已形成了三纵四横格局,建成完备的排水、排污公益设施及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已初具现代化新型小城镇的雏形。已开通程控电话6180门,移动电话数量突破3000用户,电话入户率达到80%,村村通上了有线电视;乡内电力充足,现有10000千伏安变电所一座,变压器60台。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乡内有职业中学、张湾中学、张湾中心校、张湾幼儿园及各村小学,教职员工358名,在校在园学生6506名。有一个文化娱乐中心,一个成教中心,一所党校,13个农民学校,其中张湾中心幼儿园为市示范园。. |
东海经济开发区 |
东海经济开发区位于江苏连云港东海县。下辖: 320722401200 121 葛宅村委会 320722401201 122 范埠村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