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中村地处尚干镇北部,东接324国道,西与浦里村接壤;南连过浦村;以中心街为界,北临淘江之滨,位处尚干繁华商业街,是尚干商贸旺镇中心。因尚干大桥未建之前,洋中村所在地为一片平原洲地,在平原上盖一古厝名曰“洋中厝”。后建村时而得名“洋中村”。
[村风村貌]洋中村位于尚干镇东北部,东接324国道,北临淘江,距福州市中心20公里,青口东南汽车城6公里。全村300多户,常驻人口2000多人,四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26人,党员62人。自2009年被福州市列为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村以来,以“发展洋中经济,构建和谐洋中”为新农村建设目标,立足本村区位优势,致力发展商贸经济。2009年村财收入 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近二千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155元,先后荣获“全国敬老先进模范村”、“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闽侯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历代人物]林 :字世调,明成化壬辰年进士,任广东布政使参议;林 :字世南,明成化戊戌(1478年)进士,官贵州布政司参议;林 :号平 , 公子, 二公侄也,明正得辛己(1521年)进士,浙江监察御史,巡按山东:林培基:乡试中武科第二人,丁丑(1817年)以第三人及第,受二等侍让。林履端:字是敏,寿102岁,光绪丙戌(1886年)进士第,诰授奉政大夫,署理江西抚州金奚县、特补东乡县知县、江西乡试同考试官、抚州府发审委员。
[当地名人]林志棠;字祥登,号明犀、翰西;林兰森:生于1893年,毕业于保定军校,任黄埔军校战术处主任:林 蕃:台湾名誉教授;林文孙:又名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林葆立:原中国石油部天然气公司总经理;福州市书法篆刻研究会理事;林腾蛟: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为香港阳光集团总裁:林秀梅:原新加坡总统王鼎昌夫人;林佑政:福州艺源(华源)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葆善:台胞,捐资30多万元建洋中怡寿楼,并成立林侯若璧奖学金理事会,任理事长。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121103 | 350000 | -- | 查看 洋中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浦里社区 |
浦里社区位于尚干镇千年古镇的北部,东邻洋中村,西邻后厝村,南朝尚干中心商贸街,北靠淘江。全社区总人口数985人,有258户(其中城镇居民户102户),农民年均收入9393元,距福州20公里,交通便捷。社区周边银行、学校、农贸市场、公园、娱乐休闲等设施齐全,道理整洁、宽畅。 我社区原是“尚干镇浦里村委会”,随着这几年改革开放向城市化迈进,融入城市的需求,作为试点村,于2006年11月更名为尚干镇浦里村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支部共有党员25人,女性党员6人,党员平均年龄在40岁。社区下辖3个居民小组,1个老人协会。社区大部分土地已被征用,现有新涨洲田地30亩连片专业承包。社区主要经济收入在辖区福厦公路两侧沿线,现有店面20间,埕场3个,厂房2个,年收入25万元左右。每年应发放社区居民口粮款8万元,并给予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老人生活辅助款30元,每年计4万元。 社区公益事业方面,全社区道路已实现全部水泥化,夜间路灯明亮,常年配备卫生保洁员,确保社区环境卫生整洁、美化。居民文明和谐,社会治安安定稳定,居民集资修建的“浦里江滨公园”环境优美,场所宜人,健身器材齐全,设施完善,是社区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地方,夜间露天舞场热闹辉煌,展现出群众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景象。 |
尚干社区 |
尚干社区是福建省福州闽侯县尚干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5012110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50121。邮政编码为350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91 ,车牌号码为闽A。与浦里社区、后厝村、后浦村、后福村、龙醒村、红新村、亭上村、乌门村、后村村、洋中村、过浦村、东升村相邻。 |
后厝村 |
后厝村位于尚干镇东北部东与浦里村为界,北临淘江;南邻尚干中心街。全村总人口1000多人,村两委干部5名,党员43名,村民代表28名,林地面积壹仟多亩,耕地面积13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9193元,村财收入陆万伍仟元。近年来,村党支部坚持健全制度与创新方式相结合,扎实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后厝村和谐发展。 |
后浦村 |
后浦村座落于尚干镇的东北部,全村共218户,总人口684人,面积0.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5亩,滩涂30亩,全村有党员31人,30个村民代表,4个村民小组,村财政基本上无收入,村民大部分外出经商,人均纯收入9321元。 后浦村与浦里社区、后厝村、后福村、龙醒村、红新村、亭上村、乌门村、后村村、洋中村、过浦村、东升村、尚干社区相邻。 |
后福村 |
尚干镇后福村位于尚干镇东北部,东面紧靠着尚干的母亲河——淘江,全村总住户数311户,总人口1112人,外来流动人口25人。全村共有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99亩,山地面积100亩,水域面积300亩。2013年村财收入28.7万多元,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313元。 后福村党支部共有51名正式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5名,村民代表35名。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村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使村民生活和人居环境发生了变化。 |
龙醒村 |
龙醒村位于尚干镇南边,面积约0.4平方公里,整个地形显IC两个字母,背靠龟山,山色秀美、空气清新,村有一条约500米的河流,河流两岸砌成了护坡,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186元。 |
红新村 |
闽侯县尚干镇红新村位于尚干镇西部,紧靠316国道边,地属闽江下游冲积平原,全村总面积0.7平方公里,共有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40户,总人口1758人,村财收入7.8万元,我村村民人均纯收入9200元。 在尚干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们以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体奋斗目标,即注重大力发展村级经济,不断提升村整体经济实力,又注重发展过程中的协调和生态平衡,既立足新农村建设特点,又放眼逐步向城市化转变的远景,各项事业得到较好的发展。村级经济整体实力日益提升。改革开放为新农村建设吹来了新的春风,特别是近几年来,村两委不断改进执政理念,把引导鼓励服务村民发展经济作为工作重点。基本设施建设日臻完善。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村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近年来,投资改建了尚南路本村辖区路段,完成了本村与亭上村相邻的污水沟改造工程。美化了村容村貌,促进了村经济发展。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村两委重视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村民不但追求较好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对精神文化生活和生活的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
亭上村 |
闽侯县尚干镇亭上村位于尚干镇西部,紧靠316国道边,地属闽江下游冲积平原,全村总面积0.6平方公里,共有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21户,总人口1426人,耕地总面积400亩,已被征用328亩,仅余72亩,主要是种植蔬菜。山地面积500亩,主要种植桉树等经济林木,兼作番薯等经济作物。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86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9836元。村财收入25万元。村两委干部5人,党务村务文书1人,其他工作人员4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56人,近三年来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名,发展党员3人,现有入党积极分子1人。 在尚干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们以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体奋斗目标,即注重大力发展村级经济,不断提升村整体经济实力,又注重发展过程中的协调和生态平衡,既立足新农村建设特点,又放眼逐步向城市化转变的远景,各项事业得到较好的发展。村级经济整体实力日益提升。改革开放为新农村建设吹来了新的春风,特别是近几年来,村两委不断改进执政理念,把引导鼓励服务村民发展经济作为工作重点。基本设施建设日臻完善。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村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近年来,投资改建了尚南路本村辖区路段,完成了本村与红新村相邻的污水沟改造工程,及时改造维修了公厕和村道。美化了村容村貌,促进了村经济发展。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村两委重视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村民不但追求较好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对精神文化生活和生活的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
乌门村 |
乌门村位于尚干镇南侧,毗邻福州海峡汽车城汽车销售服务区,是尚干镇政府驻地村,为闽侯县第二批“双百工程”整治村。全村315户,1153人,党员43名,村民代表35名。乌近年来,乌门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村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我村村民人均收入9292元 |
后村村 |
后村村辖区面积0.25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384户,人口1320人,下设4个村民小组长,党员总数47人,预备党员1人,村民代表37人,村财年收入12万左右,主要来源为市场经营、店面出租等,村民人均收入9296元 |
洋中村 |
洋中村地处尚干镇北部,东接324国道,西与浦里村接壤;南连过浦村;以中心街为界,北临淘江之滨,位处尚干繁华商业街,是尚干商贸旺镇中心。因尚干大桥未建之前,洋中村所在地为一片平原洲地,在平原上盖一古厝名曰“洋中厝”。后建村时而得名“洋中村”。 [村风村貌]洋中村位于尚干镇东北部,东接324国道,北临淘江,距福州市中心20公里,青口东南汽车城6公里。全村300多户,常驻人口2000多人,四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26人,党员62人。自2009年被福州市列为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村以来,以“发展洋中经济,构建和谐洋中”为新农村建设目标,立足本村区位优势,致力发展商贸经济。2009年村财收入 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近二千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155元,先后荣获“全国敬老先进模范村”、“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闽侯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历代人物]林 :字世调,明成化壬辰年进士,任广东布政使参议;林 :字世南,明成化戊戌(1478年)进士,官贵州布政司参议;林 :号平 , 公子, 二公侄也,明正得辛己(1521年)进士,浙江监察御史,巡按山东:林培基:乡试中武科第二人,丁丑(1817年)以第三人及第,受二等侍让。林履端:字是敏,寿102岁,光绪丙戌(1886年)进士第,诰授奉政大夫,署理江西抚州金奚县、特补东乡县知县、江西乡试同考试官、抚州府发审委员。 [当地名人]林志棠;字祥登,号明犀、翰西;林兰森:生于1893年,毕业于保定军校,任黄埔军校战术处主任:林 蕃:台湾名誉教授;林文孙:又名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林葆立:原中国石油部天然气公司总经理;福州市书法篆刻研究会理事;林腾蛟: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为香港阳光集团总裁:林秀梅:原新加坡总统王鼎昌夫人;林佑政:福州艺源(华源)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葆善:台胞,捐资30多万元建洋中怡寿楼,并成立林侯若璧奖学金理事会,任理事长。 |
过浦村 |
过浦村,位于尚干镇东南方1公里处,东接324国道,西与后村村相连,南接东升村,北与洋中村接壤。距福州中心仅20公里,离东南汽车城不到6公里,据说,过浦村因过桥进浦而得名,在尚干镇的三个片中属于东升片。村中姓氏以林姓为主,林姓居民系淘江信房分支。全村共254户,910人,5个村民小组,党员53人,村民代表37人。现有耕地面积80多亩,山地面积90亩,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商业旺铺为主,运输业为辅。现今人均收入达9513元。 |
东升村 |
东升村坐落在尚干镇东面0.5公里处,东至过浦村,西往后村村,南通陶江,北邻过浦村。全村现有432户,1566人。由林、刘、陈三姓组成,其中以姓林为主,经济来源以土地出租和店面出租为主,人均收入达9351元。 东升村原名“四石村”。一斗田六分,一石为十斗。一石田为六亩,当时村民在四石田内建房,形成的村落称“四石村”。 解放前,在尚干镇有二十四个“角落”,这二十四个“角落”分别坐落在尚干镇的12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内,东升村就位于其中一个“角落”里。1956年由东升村、过浦村、后村村组成高级农业作物合作社,成立人民公社后,叫东升大队;之后又一度改称为东升联队,1983年成立尚干镇后,改称“东升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