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福州 >> 闽侯县 >> 竹岐乡 >> 竹西村

竹西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竹西村谷歌卫星地图)


竹西村简介

  竹西村位于小目溪口,东面为竹岐乡政府所在地,西与元格村接壤,南临火炬村,北靠闽江。316国道和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的便捷。辖区内有著名的金水湖和五仙寺旅游景点。全村辖新厝、张厝、溪口、湖头、园厝、曾厝、树下、龟山、东岛9个村民小组,568户,人口2033人。姓氏有肖、陈、张、曾、郑等诸姓。总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86亩。森林覆盖率达70%。主要经济来源于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村财政年收入26万元,人均纯收入7300元。现有党员49人,村民代表41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共有7人,其中支委委员5人,村委委员3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121200 350000 -- 查看 竹西村谷歌卫星地图

竹西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竹西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半岭村

  半岭村,地处闽侯县竹岐乡半山区,闽江支流小目溪下游。距县城8公里;距316国道及福银高速5公里,驱车40分钟便可到达省会城市福州,交通十分便利。    半岭村总人口1143人, 现有正式党员47人,村民代表31人,村两委共有5人。下辖七个自然村,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地1.3万多亩,耕地1.16万多亩。    奔流不息的小目溪及113县道穿村而过,两旁山峦起伏,有鹅山、凉伞崖、管涧山等。悬崖、怪石、山洞、瀑布等无奇不有。山上苍松挺拔、古树参天、翠竹片片、水声潺潺、松涛万顷。一到春光明媚的季节,山涧中便奇花朵朵,千里飘香,百鸟争鸣,好一番名山胜景。大祭头瀑布水泻千尺,其声如雷。若登鹅山和十二蜡烛山顶,凌晨可看见旭日东升,傍晚在夕阳缓缓落下之际,山下村庄美景尽收眼底,其秀丽景色一览无遗。    风景秀丽的金水湖游览区和县级保护文物古迹——五仙寺就在我村周边。村中有一千年古刹“佛地寺”,由于其在外享誉盛名,平常来此进香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我村水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建有数家水电站,为村民提供了清洁的电力。由于森林覆盖广阔,且气候适宜,冬笋、春笋、香菇等土特产众多。目前三百多亩无污染的绿色蔬菜基地,多种反季节蔬菜源源不断地销往福州。另一方面,我村盛产橄榄,素有“橄榄之村”的美誉。其种植面积达7000多亩,包括檀香、甜果等不同品种。高山密林深处,生有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肝炎病的名贵药材“深水藤”“九百一”等。溪坑中还有营养价值极高的石蛙、甲鱼、鳗、涧螺等。原始森林中还有羚羊、山鹿、野猪、山鸡等许多稀有动物。    如今,半岭村村民在党惠民政策的引导下,紧密团结在村两委周围,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的半岭村。热情、好客、善良的村民欢迎各地的朋友、商客来我村考察、投资、观光、选购土特产。    美丽的半岭村,欢迎您的到来!   

白龙村

  白龙村解放前原名白龙河,位于闽江南岸,与闽侯县城隔江相望,距竹岐乡政府5公里,距福州市中心19公里,315国道福银高速公路横穿全境,辖区有道德岸岩自然村,东至苏洋村交界,西与春风村毗邻,南靠笔架山,北邻闽江水。白龙村人杰地灵,资源丰富,交通方便。本村耕地面积850亩,山地面积1500亩,截止2013年全村人口1513人,户数415户,9个村民小组全村党员51人,拥有一所小学,一所卫生所,一所老人活动中心。   

春风村

  春风村位于闽侯县县城南部,闽江南岸,与县城隔江相畔,距福州市中心21公里,距县城8公里,距乡政府5公里,有2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536户,人口1936人,土地面积8747亩,耕地面积375亩,林地面积4677亩。森林覆盖率43%,气候温和,雨季充沛,交通便捷,316国道、福银高速、绕城高速、穿村而过。名胜古迹庄边山,系新石器时期的墓址,1952年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省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刹昆山寺是佛教圣地之一。我村前是福建地母亲河闽江,后有青山绿水,山内还有白笼溪是登山避暑地好地方。   

榕东村

  榕东村概况   榕东村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竹歧乡东南部,是该乡人口最为密集的一个村。是闽侯县首批20个新农村信息化试点、首批10个科技示范村、新农村示范点,福州市文明村镇。地处闽江南岸,与县城一水之隔,距福州23公里,316国道和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全村共603户、总人口2351人、辖19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8名,其中女代表15名;村两委干部6名,大学生村官1名。村党总支下设食用菌协会、果蔬协会以及老人协会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74人,其中女性党员10人,预备党员5人。全村地形以山地为主,全村土地面积4348亩,其中耕地面积688亩,果园地300多亩,有林地3300亩,鱼塘60亩。   村现有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庄边山史前文化遗址,村办自来水厂1家,民营企业有:服装厂、工艺品公司、鞋厂和食用菌公司等企业19家。村财主要来源靠村自来水厂及鱼塘承包,村财收入23万元。村民主要收入依托福州市榕岸蔬菜基地及企业务工,人均纯收入7600元,工农业总产值723万元。近年来,村党总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立足村情,规划先行,突出科学发展这个核心,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抓党建、带队伍、强经济、保民生,全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榕中村

  榕中村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竹岐乡东南部,是该乡人口最为密集的一个村。是闽侯县首批20个新农村信息化试点、新农村示范点,福州市文明村镇。地处闽江南岸,与县城一水之隔,距福州23.5公里,316国道和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全村共508户,总人口1823人,21村民小组,现有党员50人,村民代表40人,全村地形以山地为主,全村土地面积4126亩,其中耕地面积759亩,果园地258亩,有林地3109亩,人均纯收入7965元。   

榕西村

  闽侯县竹岐乡榕西村与闽侯县城隔江相望,位于竹岐乡平原区的中心位置,人口密集,交通方便.本村总人口2580人,外来搬迁本村的有2000多人,合计总人口近达5000多人.有三个自然村,十七个村民小姐,共有党员67人,村两委干部6人,共有企业20家.村民靠蔬菜(福州市千亩蔬菜基地),蘑菇、果树、养殖业、工艺品加工业、务工等收入.全村人均收入达一万元.全村实现水泥路,京福高速闽侯段互通出入口在本村中心位置,316国道贯穿本村,交通十分方便.正阳直升村落脚于本村.江滨大道即将建成.古城镇建设征地1000多亩,即将动工建设.主要以旅游、商贸、文化、地产为主体的滨江新城.环境综合整治列入长效管理机制,村列入生态村庄管理,已建成榕西公园,为实现榕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繁荣.   

汶洲村

  汶洲村隶属于福建省闽侯县竹岐乡,地处闽江下游南岸东北与闽侯县城隔江相望,西接竹岐村,南边榕岸,是明末清初沉积沙洲。洲上总面积1000余亩,共计214户,800多人。洲中盛产橄榄、龙眼、枇杷、香蕉、柑橘等水果。村中茉莉成丛,香飘江北;广野蔬菜连片;江边翠竹镇浪。村有历史文物石迹:大王庙、关帝庙等。汶洲的土质属于闽江流域冲积平原沙质土壤,很适合空心菜的种植,因此种出来的空心菜鲜嫩夺目,根系白,很受市民喜欢。空心菜种植成为汶洲村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现辖有8个村民小组,0党员48人,村两委干部5人,近年来,汶洲村积极提高全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村两委干部团结一致,为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山洋村

  山洋村位于福州25公里的西南山村,地处闽江南岸与县城一江之隔,全村共237户,总人口1057人,辖区8个自然村,15个小组,党员24人,村民代表24人,其中女代表8人,村两委干部6名,森林面积39998亩,耕地面积1088亩,种植林木700多亩,我村人杰地理、休闲的好地方。   

竹岐村

  竹岐村位于竹岐乡政府所在地,闽江南岸,与闽侯县城甘蔗街道隔江相望,现有闽侯大桥相连接,离县城3公里,316国道横跨本村境内,距福银高速路闽侯进出口处1.5公里。   

苏洋村

  苏洋村位于竹岐乡东端,背山面江。东与上街镇接壤,西与白龙村相邻。京福高速公路和316国道穿村而过,交通便捷。村庄总面积2平方公里,山林面积723亩,另外可供开发的洲地尚约有1000亩,除了道路和工业用地征用以外,现在耕地面积仅剩315亩,行政村下辖荷洋、蒙草洲,龙湾里、苏湾四个自然村,六个村民小组,共有300户,1113人,党员35人。    苏洋村与半岭村、白龙村、春风村、榕东村、榕中村、榕西村、汶洲村、山洋村、竹岐村、火炬村、春光村、南洋村、罗洋村、叶洋村、前山村、蒲洋村、溪南村、里洋村、天台村、竹西村相邻。  

火炬村

  火炬村地处竹岐乡半山区,全村农田面积1862亩;山地面积21461亩;共有人口1783人,其0有党员73人,村民代表39人,3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2012年新一届换届选举产生了村委3个,支委5个。全村以务农为主,一半村民外出打工。这里的气候属于叶热带气候,适应蔬菜水果的生长,森林资源和水利资源都非常的丰富。  

春光村

  春光村地处闽侯县竹岐乡边远山区,与永泰县白云乡交界,距县城30公里,总人口1369人,现有正式党员40人,村民代表26人,村两委共有5人,下辖5个自然村、16个生产小组,耕地面积1730亩、林地面积1.67万亩,山上有树木、毛竹成片,还有名树古木,福建罕见大柳杉、红豆杉,每季节山涧中开遍奇花朵朵,千里飘香、百鸟争鸣,小溪里鱼儿游玩,清可见底,可称是山清水秀之村。   

南洋村

  南洋村位于福州30公里的西南山村,地处闽江南岸与县城一江之隔,全村共369户,总人口1380人,辖区3个自然村,18个小组,党员39人,村民代表40人,其中女代表13人,村两委干部6名,原始森林2500亩,蔬菜基地280亩,竹林5000亩,种植林木5000多亩,引进“岁昌农业生态有限公司”落户我村,开发山地2000亩,我村人杰地理、休闲的好地方。   

罗洋村

  罗洋村位于闽侯县西部,距离县城21公里,距乡政府17公里,全村25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共576户,人口2275人。土地面积44182亩,其中耕地面积3600亩,林地面积32537亩。气候暖和,交通方便,水利资源丰富,森林资源茂盛的生态村。   

叶洋村

  叶洋村属于闽侯县竹岐乡,位于竹岐乡113县道25公里处,土改期间由永泰县分割到闽侯县,距永泰旅游县仅28公里,45分钟车程,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本村现拥有耕地面积1066亩,山地面积9800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农业,竹木加工业。全村辖有8个自然村,总人口780人,215户,党员24名、村民代表31名,村民姓氏主要有张、李、谢、林等,李姓为主姓目前人口约占全村总人口的55%。   近年来,村内修建了村主干道,113县道贯通全村、交通十分便利。目前家家户户已通自来水、电。叶洋村地势较高,山峦起伏,其中有海拔790米的山峰,当地人称为“钟山”。村内有仙殿古迹一座,现保存完好。   近年来,我村积极提高全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2006年被评为基层先进党组织、2012年被评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为我村今后各项工作的打下了良好基础。   

前山村

  前山村位于竹岐乡东南部,海拔600多米,辖9个村民小组,人口700多人。全村总面积27454亩,其中生态林面积12281亩;村部所在地有“两山两库”,“两山”即钟山海拔为970多米,鹰岩山海拔为800多米;“两库”即庙前水库和锂湖水库,两库相隔500多米,可开发登山及钓鱼等旅游的自然资源。   

蒲洋村

  蒲洋村位于闽侯县西部,距离县城28公里,距乡政府25公里。全村辖3个自然村,共157户,总人口613人,土地总面积7617亩,耕地813亩,平均海拔600多米。   全村共有党员22名,村两委成员共5名。   

溪南村

  闽侯县竹岐乡溪南村,地处竹岐乡偏僻山区,与永泰县丹云乡相邻。全村7个村民小组,171户,总人口678人,耕地面积720多亩,山地面积7600多亩。设党支部1个,33名党员,两委成员5人,村民代表25人,主要产业:水稻、蔬菜、林木等,目前大部分村民主要收入来源靠外出打工。   

里洋村

  里洋村位于竹岐乡南部,其西面为蒲洋村与溪南村,北临叶洋村和前山村,东接天台村,南邻永泰县。全村人口480人,户数120,大部分村民以外出打工,剩余以务农为主。气候条件暖和,适应种反季节蔬菜,以火龙果种植300亩左右,交通方便,水利资源丰富,森林资源非常茂盛,适应农村生态村。   

天台村

  闽侯县竹岐乡天台村地处闽永交界,与上街镇交界,山地面积3.5万亩,耕地面积488亩。全村总人口600多人,分布11个自然村,村两委5人,党员20人。平均海拔700多米,最高山峰是“天台顶”海拔1197米。整个村环抱两条溪中间,站天台山峰可以看到福州全景,现眼看七十二个山峰,在两溪分布三十六际(即瀑布、山洞、大潭、小潭),遇各种天气变化,山峰雾千变万化,至今未人开发,是一个美丽奇观的处女地。  

竹西村

  竹西村位于小目溪口,东面为竹岐乡政府所在地,西与元格村接壤,南临火炬村,北靠闽江。316国道和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的便捷。辖区内有著名的金水湖和五仙寺旅游景点。全村辖新厝、张厝、溪口、湖头、园厝、曾厝、树下、龟山、东岛9个村民小组,568户,人口2033人。姓氏有肖、陈、张、曾、郑等诸姓。总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86亩。森林覆盖率达70%。主要经济来源于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村财政年收入26万元,人均纯收入7300元。现有党员49人,村民代表41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共有7人,其中支委委员5人,村委委员3人。   


竹西村特产大全




竹西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