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村位于琯头镇北侧,敖江入海口处,东接晓沃镇长沙村,西邻本镇下歧村,南临闽江口,北面有群山环抱,东绕城高速穿村而过,201省道横贯村前,距琯头镇镇区11公里。全村总人口3184人,15个村民小组,850多户,旅居海外华侨700多人。农田1500多亩,山地面积5500多亩,海水养殖地300多亩,村民以农为主,养殖,内海捕捞、海产品加工为辅。
定安村原地名为永福乡安庆里,历史悠久,后由明朝汉武帝朱元璋统兵入闽,船队停靠此地改为定安。本村有诸多名胜古迹。近年来修建了五显宫、尊王廟,2005年新建了一座400平米的四层混凝土结构的村委大楼,成为定安村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村内基础设施完善,村间主、次干道全面实行硬化水泥路面。文教、卫生配套齐全,两个医疗诊所,学校一座、现在校学生100多人。集贸市场,老人活动中心、礼堂等娱乐场所满足医疗、教育、生活的需求。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122103 | 350000 | -- | 查看 定安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琯头街社区 |
琯头街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9年十月,她的前身——琯头街道居委会于1979年11月成立,位于闽江口北岸。是琯头镇经济、政治、文化、商贸往来中心地。全街区共有人口2980多人,1400户、分八个居民小组、居民分布13条街、巷、道,跨越5个自然村,党员105人。辖区单位10个,其中学校1所,医院1座、个体商业网点遍布、约有200多个。社区拥有一支约12人的共青团志愿者队伍,主委参与综治、消防义务宣传活动。 社区工作人员10人,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1名。社区党组织书记中专学历,40岁,男性。多次参加各种集中培训及党校学习。社区工作人员月工资1000元至1300元不等,按工龄及担岗职务不同而定。在职两委中当选代表的有5人,人大代表5人。 社区党员总数105名,分为3个分支组织管理,其中女党员19名,流动党员13人,退休党员76人,村财每年平均拨款5万元用于党员活动经费。 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占地28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平米,于1990年村居自费建成,产权属于本社区居委会,各项配套设施基本完善。 本社区前身街道居委会自成立30多年以来,历届干部勤勉尽责。恪尽职守,受到的表彰无数。社区两委班子成立后,更是分工合作,同心协力,把社区工作搞得井井有条。今年“七一”我社区党总支还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
兰田村 |
兰田村位于琯头镇北端,有旧 104国道从村中央通过,是连接连江县城的主要交通纽带,同时将我村分成南北两部分,由此我村也就分为南北两路。我村四面环山经几代人的辛勤耕作,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环境。现今成为农业开发和度假项目开发的最佳选址。 一、村居有13个村居民小组,401户,1201人,耕地面积405亩,山地面积2400亩。自从琯头岭遂道开通后,通往我村的旧104国道失去原来的重要作用。年久失修,加大了村民的交通隐患。2007国家出台了村村通硬化公路的政策后。村民积极响应号召,经村两委研究,发动旅外华侨共同集资近300万元,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小组作用。于2010年实现保质保量竣工。 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2010年六月,村两委研究决定在村中央群众常聚集的地方平整一块场地添置了一套户外体育活动器材,进一步提倡全民身心健康建设。同时改进了村容村貌。 三、目前,由于我村地理位置特殊,温福铁路隧道从我村地下通过,在铺设过程中导致农民饮用水流失,村两委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做好安定稳定工作的同时启动村民的饮用水应急工程。预计今年年底竣工,让村民在过年时能喝上放心水。同时村两委在进一步研究和寻找水源以彻底解决村民的饮用水问题。 相信只要干民齐抓共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不存在问题! |
长门村 |
长门村位于连江县琯头镇,东临官岐村,西接门边村,北部紧挨拱屿村和东边村,南靠闽江。201省道从村域南侧穿过。福州东绕城高速紧挨村域东部,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共340户,人口1030人,随着连江城市空间的拓展,第三产业将成为长门村发展的主导产业。现状建设用地由居住、公共设施、市政绿化及道路用地组成,共约12.67公顷,其中村庄现状居住用地31.64公顷。非建设用地由农田、山体、水体组成,约0.66公顷。 目前村内公共设施主要建成长门村村委会、老人院、礼堂、庙宇、教堂、诊所、便民商店等设施,村庄南向码头方向以妈祖庙为中心的休闲公园,礼堂、老人院和村委会为中心的文化广场,村庄东北部庙宇为中心的活动场地都是可以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的运动场所。 |
后一村 |
后一村位于风景秀丽的闽江口粗芦岛九龙山下,是全岛交通、行政、经贸中心。三面环山,恰是一把金交椅安坐岛上,林木葱郁、园圃花妍,景色宜人。远眺双龟锁口,江水分支,东流经“五虎焦”入海处,西流经“乌猪港”汇入大海。因村后堆积沙丘,沙坂而得名后沙,后又分为后一村、后二村。东与后二村毗邻,西接粗芦岛大桥,距县城18公里,北靠山麓,南临稻田与水塘,千米海堤沿江环绕。现有住户583多户,人口2100多人,旅居海外华侨800多人,共有6个村民小组。 后一村乡民世代以鱼耕为生,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改革开放之后,外出经商,出国创业者渐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
川石村 |
川石岛位于琯头镇东部海域范围内,别名芭蕉岛,在县城南部闽江入海口,面积3.1公里,距离琯头镇区30分钟路程。川石岛东濒马祖,西临五虎,南挨壶江,是闽江口第三大岛,规划范围内的总用地面积11.86公顷。川石村现有888户,人口约共2904人,拥有旅外侨胞800多人。川石村现有主导经济以养殖业,捕捞业,以及旅游业,村民年平均收入7000元左右。川石岛森林覆盖率为全省海岛之最,旅游资源丰富,海滨风光独特,历史古迹众多,还能观望闽江胜景“五虎把门”,优美,气候适宜,部队驻扎于此地,福建省举重训练基地也选在川石岛。川石村建设用地共约6.22公顷,其中村庄现状居住用地4.97公顷,占建设用地79.79%。 目前川石村对外交通比较单一,主要依托村域内部新修道路,交通方式只能通过航运。村内公共服务设施主要由祠堂庙宇。 |
阳岐村 |
阳岐村位于琯头镇南面,距镇区中心约2公里,东靠闽江,西临山兜村,南靠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长安村,北靠青芝山,全村辖区面积4000亩,其中耕地面积500亩,山地面积3500亩,森林覆盖区60%,临104国道,靠罗长高速公路,交通便捷,村形象龙舟,有玉带环腰之称。 人杰地灵,目前全村人口861人,总户数310户,旅居海外侨胞1230人左右,村两委干部6人(其中应聘1人),支部党员24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人,分3个党小组,有39个村民代表,现全村整体经济主要收入,以及部分农业收入,来源取之于外汇,社会总产值达5870万元,人均收入7800元。 村于1998年被评为省级“村(居)规划先进单位”,2001年—2002年被评为县“文明单位”阳岐小区,于2001年被福州市政法委评为“安全小区”。 |
官岐村 |
官岐村位于连江县琯头镇,西接长门村,北靠寨洋村,东面和南面都临近闽江,东绕城高速从你、村庄西部经过,201省道穿过村庄西侧,区位优势明显。目前总户数332户,总人口1150人。村域内有大型的冠海造船厂,外来人口700多人,村民收入由外出打工,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为主,村民收入在6000多元。官岐村主要由1个行政村3自然村组成,包括官岐、菊花坪、白潭、三峡,建设用地共6.27公顷,其中村庄现状居住用地4.25公顷,非建设用地农田、山体、水体约10.82公顷。 村内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村委会、老人院、礼堂、庙宇、教堂、诊所、便民商店、市场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了文化活动场所。其中,以礼堂、老人院和村委会为中心的活动场地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运动场所。 |
后二村 |
后二村位于闽江口粗芦岛上,东邻龙沙村,西邻东岸村,南与后一村一街相隔,接壤蓬岐村,北靠乌猪港,与本镇定安村隔江相望,距琯头镇区约10公里,交通方便,现全村总人口2648人,户数717户,10个村民组,51名党员,旅居海外侨胞约800多人,全村耕地面积880亩,池塘300亩,滩涂850亩,森林面积1336亩,村民主要从事农业、养殖生产、内海捕捞等为主。 后二村历史悠久,有许多名胜古迹。近年来,由村民自发、知名人士、海外侨胞等献资修建了大皇宫、五皇灵宫、七星岩、天师观、大娘宫、王三君、基督教堂、天主教堂,村内基础设施完善。1991年村间主干道实行水泥硬化路面,1994年新建一座360平方米三层混凝土结构的村委办公大楼,2003年建一座1300平方米综合大楼(一层农贸市场、超市、医疗卫生所,二层老年人活动中心,三层文化、娱乐场所),重建了欧氏宗祠,李氏宗祠。 |
壶江村 |
壶江村位于琯头镇闽江入海口,地处江海交接处,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保护较好。村里滩涂较多,山坡地较少,水资源丰富,适合养殖发展。现阶段,壶江村主要以海产养殖、海上运输、近海捕捞、国外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壶江村人口总户数2182户,总人口7131人。壶江岛的交通主要是轮渡,未来规划将于镇区陆地连接起来。壶江岛有旱地面积2亩,海产养殖面积1500亩,岛上总面积约为0.8平方公里。2010年村财政收入达58.5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500元。壶江村现建设用地共约35.41公顷,非建设用地0.923公顷。 目前行政管理用地主要位于村南部的村委会,派出所,文体科技用地包括壶江老人活动中心、壶江宗祠;以及集贸市场、医疗卫生所等公共建筑。 |
东边村 |
东边村位于琯头镇东端,东靠龙田山,西靠104国道,南靠上坪村,北经琯头岭遂道,与连江接攘,距福州省会38公里,离连江城4公里,水陆交通便捷,全村现有常任人口2238人,713户,旅居海外华侨1500多人,占全村人口40%,是琯头侨乡,外来人口有578人,村民主要从事种植业、畜牧业、经商、运输。2010年社会总产值达3178万,人均纯收入5870元,村财收入35万元。 一、东边村经济很快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村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侨胞的热心捐资来建设全村公益事业,捐资300万兴建东边村文化宫,捐资80万建设文化宫前公园、学校和陈家俩个祠堂,给村民群众带来更适心娱乐环境。 二、村财投资60万建设改造埕仔、桥头溪水泥路长600多米、宽6米,并投资40万建设桥头溪公园和篮球场。 三、投资60万铺设桥头溪至象龙寺800米长、5米宽水泥路,增加象龙寺游客观赏和古寺的向往。 四、投资80万建设保安公路长1600米、宽6米水泥路,为明朝保安旧寺的景点更加绚丽多彩,也给广大游客游览保安寺名胜古迹和秀丽风景和闽江交流。 今天由原来的泥土路12条变成宽畅的12条水泥路,条条相通,给村民群众带来生产生活便捷,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定。 |
山兜村 |
兜村地处琯头镇闽江西岸,北靠燕云山,故原名“山阴”。村南原是一望无际的江边泥滩,村后,即西北面兜鍪山边旧有巡检衙。明嘉靖四十一年戚参将率部由浙入闽歼倭,这里为战场之一。经幕府连邑陈第诸生倡议,改名曰“集英境”。今留有驻马场、点兵台、倭冢七墩等遗迹。沈海高速公路和温福铁路分别从村东和村西通过。该村建设规划早,楼房整齐有序,街道整洁,绿化美化好,侨眷热爱家乡公益事业,乡风文明。山兜村1998-2000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000-2008被评为市级文明村,2005-2007年被县评为三年无政策外生育村,2006-2008年被市评为三年无政策外生育村,2007-2010年被县评为五年无政策外生育村。 全村林地总面积1999亩,其中耕地407亩。2010年全村社会总产值5580万元,人均8000元,村财收入15万元。 山兜村2010年全村总户数226户,551人,侨居国外1900多人,是本县著名侨村。村虽小,却有林、王、张、练、郑、董、高、黄、李、杨等十姓人聚居。山兜村有3个王氏宗祠和1个林氏宗祠。 山兜村现有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6人,全村0党员27人,村民代表25人,设4个村民小组。村中现有5个大学生,3个科级干部,4个连级干部;有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特邀作家、省诗词学会会员、政协连江县青芝诗社理事1人;有国内外企业家十多人 村中知名人物有王玉利、王德康、林长棋、林瑞明、王珠官、王振祥、王善彬、林庆梅、王孔光、王钦宾等,其中王钦宾任美国纽约华人常务副主席、美国福建公所常务副主席、美国福建连江二中同学会会长,多次受-、-、李鹏、朱熔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留影。 山兜村民十分热爱公益事业,广大侨胞更是思乡报国。他们慷慨解囊,先后于1985年建起了占地1000平方米,容纳900人的大礼堂,1998年高公宇独资建高公宇公园,2002年投资110万元建起了村自来水厂,该厂水量充沛,即使终年无雨,仍能满足全村人饮水和使用。 |
蓬岐村 |
蓬岐村位于琯头镇闽江口粗芦岛西南部,为琯头镇区的组成部分,规划马尾造船厂及生活配套服务区部分分别位于村域内。村域西接后一村,南临闽江,东接定岐村,北邻后二村。蓬岐村全村总户数205户,人口744人,华侨200多人。全村耕地面积408亩,其中水田308亩,旱地100亩,林地500多亩。建设用地约8.9公顷,非建设用地约56.1公顷。蓬岐村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是水蜜桃、柑橘、芒果、橄榄、香蕉等,养殖业上主要以养殖九节虾、对虾为主。2010年村财政收入达6.0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有6000多元,村民收入大部分靠外出打工。 蓬岐村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分布在蓬岐自然村村委会所在地与小学所在地,设有老人活动中心、宗祠、庙宇等设施,村域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依托琯头镇。村域道路交通条件较好,进入粗芦岛的环岛路经过蓬岐村,村庄对外的交通主要依靠粗芦岛至琯头的公交中巴。 |
龙沙村 |
龙沙村位于琯头镇闽江口粗芦岛东北部,北部和东部临海,风景秀丽,为琯头镇区的组成部分。村域西接后二、定岐村,北和东部临闽江,南接塘下村,村域总面积249.7公顷。村里农田较多,山坡地较少,村域内含有矿产为白石,含量较高,村内水资源丰富,与南部的闽江相连,适合养殖,现状粗芦岛对外的交通路从龙沙村中部经过,交通便利,同时,龙沙生态旅游度假区和邱旦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旅游业及其与之相配套的商贸、餐饮,为村内发展第三产业提供条件。龙沙村全村总户数627户,人口2212人,华侨有900多人。全村耕地面积970亩,其中水田面积128亩,旱地841亩。龙沙村主要以养殖业与农业为主。2010年村财政收入达70.7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000多元。 龙沙村现建设用地共约15.27公顷,非建设用地约38.96公顷。目前,行政管理用地主要为龙沙村村委会,用地面积200多平方米,教育用地主要是龙沙小学,文体科技用地包括龙沙老人活动中心、教堂、庙宇和宗祠等,总用地0.46公顷。以建成完整的集贸市场,私人卫生所。 |
下岐村 |
下岐村位于琯头镇中北部,距琯头镇区10分钟车程,东临闽江,西靠连江县江南乡,北接定安村,南与寨洋村为邻,东绕城高速和201省道穿村而过以,港口条件优越。下岐村现有241户,人口839人,拥有旅外侨胞300人。下歧村主导经济以种植,养殖业,捕捞业,旅游业,还有部分的外汇。下歧村现建设用地3.42公顷,其中村庄现状居住地2公顷,占建设用地58.53%。村内日用品等商业服务设施主要依托现状商业街分部,玉楼寺等寺庙作为文化村民文化活动主要聚集场所。 |
定岐村 |
定岐村位于闽江口粗芦岛的中部,东与塘下村相邻,西与蓬岐村相邻,南朝闽江口,与壶江村、琅岐岛隔江相望,北靠九龙山与后二村相邻。全村615户,人口2089人,海外华侨800人。山地296多亩,耕地面积980余亩,森林面积1500亩。船只36条,农运客车12辆。村民经济以农业为主,近海捕捞、养殖业为副,以及出国、建筑业、房地产等 定岐是琯头镇的一个行政村,村党支部、村委会两块牌子,一班人马,共计7人,支部党员55人,村民代表43人,老人会老年人500人。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7500元,村容村貌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十年来,全村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村小学教学楼、元华公园、李氏、唐氏宗祠、福斗妈祖庙、老年人活动中心(正在建设中)、村内水泥路5000多米。全村路灯化整夜通亮,同时全村都用上地下自来水、小洋楼鳞次栉比。九龙山的灵气和定岐人的执着奋斗造就了许多人才,现有博士生、留学生、研究生、大学生30多人,厅、处、科局干部10人,创办各种经济实体、上规模的房地产等项目的经济能人20多人。 |
东升村 |
琯头镇东升村位于闽江入海口北侧,现有总人口3373人,总户数为1078户,分为6个村民小组,党员65人,村民代表51人,引进连江县凤昌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县远洋渔业公司,在辖区内兴办企业,促进本村经济发展活动,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促进社会安定稳定。 村历来以渔业为主,创建了东升渔业基地、东升渔业公司,并与武昌造船厂联办了凤昌造船厂、东升渔库等经济实体。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村民们开始自谋门路着眼国外,走务工、经商之路。 东升小学建于60年代,1995年重建,占地面积2264平方米,建筑面积436.4平方米,总造价150万元,全部由村委会出资扩建,现任校长黄锦龙。 (创史人文)江福官出生于连江县一个贫苦渔民之家,1954年加入中国0,1956年被选为东升村支部书记,渔业高级生产合作社社长。江福官书记担任东升村主要领导整整30年,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1956-1985年,江福官先后担任过公社党委副书记和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当选为县第一、四、五、八、九届人大代表。0连江县第四届委员,福建省、0福建省第五届代表大会代表,0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
上坪村 |
上坪村,系为海峡西岸,福州市连江县琯头镇的行政村,位于闽江口,被旧104国道与连港公路环绕,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现村人口1225人,户数406户辖有8个村民小组,海外侨胞约有950多名居住世界各地。村中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又是闻名的侨乡。 【金山公园】近年新建,座落在整个上坪村后山,犹如巨龙环绕着上坪村,气势雄伟壮观,空气新鲜,风景秀丽,是群众晨练、娱乐的好地方,站在山峰看到大海日出,彩云徐徐上升,近看长门炮台、双龟等近在眼底,闽江口蓝色大海在阳关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 村内还建有【赵氏祠堂】【张氏祠堂】【老年人活动中心】【奶宫】【静心堂】【基督教堂】【佛地寺】【自来水厂址】【上坪海军上坪海测队】等风景建筑。 |
定安村 |
定安村位于琯头镇北侧,敖江入海口处,东接晓沃镇长沙村,西邻本镇下歧村,南临闽江口,北面有群山环抱,东绕城高速穿村而过,201省道横贯村前,距琯头镇镇区11公里。全村总人口3184人,15个村民小组,850多户,旅居海外华侨700多人。农田1500多亩,山地面积5500多亩,海水养殖地300多亩,村民以农为主,养殖,内海捕捞、海产品加工为辅。 定安村原地名为永福乡安庆里,历史悠久,后由明朝汉武帝朱元璋统兵入闽,船队停靠此地改为定安。本村有诸多名胜古迹。近年来修建了五显宫、尊王廟,2005年新建了一座400平米的四层混凝土结构的村委大楼,成为定安村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村内基础设施完善,村间主、次干道全面实行硬化水泥路面。文教、卫生配套齐全,两个医疗诊所,学校一座、现在校学生100多人。集贸市场,老人活动中心、礼堂等娱乐场所满足医疗、教育、生活的需求。 |
拱屿村 |
拱屿村位于福州市东南部,闽江口北岸,琯头镇区中心地带,距福州市区38公里,距连江县城10公里,背靠风景秀美的青芝山,环境宜人,104国道贯穿辖区,交通便利。全村人口2019人,村两委干部8名,党员74名,村民代表48名,海外华侨约2500人,为连江县著名侨乡, 2010年拱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村财收入200多万元。拱屿村集体资产资源基础雄厚,现拥有各类店面78间约1900平方米,大型综合楼5000平方米,标准厂房3000平方米,仓库房产15间,总资产市值上亿元。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班子成员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先后获得县年度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县先进妇代会、镇先进党支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村、省级三资管理示范点、县级党建示范点、县级党建带团建妇建工建创先争优示范点、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妇女之家等荣誉称号。 |
门边村 |
背山面水,风光秀丽的门边村(又名龙门胜境),位于中华大地东南海域的闽江口北岸边沿,东与清代海防要塞长门村接壤,南临闽江碧海与琅岐岛遥遥相望,西连繁华集市琯头街道,北倚俊美蜿蜒的金山。出闽江口海阔天空直达台、澎、金马,上国道与高速路转瞬至省会城市福州和长乐机场,登上新修铁道列车,全国南北任我行。 灵钟毓秀,人文发迹,由于人类栖身居所的演变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延续至今已有20多个姓氏,计472户,人口2112人,回顾昔日以从事农林、渔业勤劳生产为主要经济收入,不少人难得温饱,奈于前辈经历凄风苦雨,饱受创伤,因此培育出了“出类拔萃”的铁血儿女,解放后,在党和政府英明政策的实施下,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生活逐步迈上了小康,年轻人热血沸腾,胸怀壮志,现侨居美国有850多人,在其他国家也有数几十人。 如今,这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新居焕彩,人才辈出,解放前一个北岛渔盐局局长,到解放后的学子莘莘,培育出了中、大学学历和研究生、博士、企业家以及享受国家科级以上的领导总有一百余人。 村容村貌今非昔比,乡亭巍巍雄伟矗立,江滨大道畅通出入,江滨公园可休憩,江滨凉棚供人闲谈沟通世事,文艺宫苑歌曲悦耳,老人妇孺笑逐颜开。 |
东岸村 |
东岸村位于闽江口西北端,面向闽江背靠山,全村占地面积0.7平方公里,全村1060户,3800人口。村两委干部7名,支部党员65名,其中妇女11名,分两个支部四个党小组,四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51名,全村经济发展方向主要从事出国劳务和渔业生产,其中美国劳务约1500人,其它国家100余人。渔业生产大船只150余条,其中120马力以上14条,从事外海流刺网生产,其余的船只都是从事近海不予生产。现有养殖池生产10余户养殖面积百余亩,农业种植生产20余户,种植面积百余亩,全村人均纯收入8000元,村财政收入来源于土地承包,自来水承包等约15万元,只能维持村干部工资补贴、办公及便民服务的正常开支。村办实事好事都是靠兼职外来资金。 村委会建于1982年,建设面积三层约500平方米,村中心礼堂建于1992年,建设面积约1000平方米,村教学楼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设面积4层600平方米,现已空置。村水泥方舟码头建于1998年,为我村的渔业生产起举足轻重的作用,07年以来我村建友400平方米的铁架屋农贸市场1座,1000平方米的中心公园及配套设施1座,还有300平方米的小公园及配套设施工块,及一块规范的篮球场。现群众休闲娱乐,场所基本得到解决。08年粗芦岛大桥通车后我村设有4辆小面包车定时开往琯头,群众交通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村自来水工程建于1982年,现只能给群众正常供水安全饮水问题还无法得到解决,随着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群众虽有建新房,但无建新村,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情况差。这个工程是时下村两委工作的重点。 2010年村财政收入达25.1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有6000多元,村民大部分收入是靠外出务工。东岸村现状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东岸自然村村委会所在地与市场所在地,设有小商店、卫生所、老人活动中心等设施。村域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依托琯头镇。东岸现状建设用地共约14.98公顷,非建设用地约91.93公顷。 |
寨洋村 |
寨洋村位于琯头镇中北部, 闽江距琯头镇区10分钟车程,东临闽江,西挨兰田村,南接官岐村,北连下歧村,东绕城高速和201省道穿村而过,东城绕高速在寨洋口设有互通口,交通和港口条件优越。寨洋村现有262户,人口共958人,拥有旅外侨胞300多人,寨洋村现有主导经济以种植,养殖业捕捞业,山地承包为主,还有部分的外汇。寨洋建设用地共约7.2公顷,其中村庄现状居住用地5.69公顷,占建设用地79.04%。 目前寨洋村村内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健全,现有日用品等商业服务设施主要依托现状商业街分部。村庄将寺庙开辟为文化村民活动的主要聚集场所。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