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3600人,户数800户,4个生产小组,海外约2人。村有活动场所:礼堂,老人会,滕氏宗祠。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122114 | 350000 | -- | 查看 浦升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浦旗社区 |
人口2003人,户数480户,11个生产小组。村有活动场所:礼堂,郑氏宗祠,广盛堂。 【一盛堂】原址建在浦口街下武堂,始建于宋。建筑面积150平方米,有大殿、天王殿、厨房、宿舍等殿宇。移建今址(浦口后门山)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经堂、宿舍、膳厅、厨房等19间,总建筑面积333.6平方米,砖木结构,六扇五间仿古造型,坐东向西,山门在南侧面,天王殿有壁画四大金刚像,前有围墙、墙内天王殿,供韦驮,次为观音殿,供奉观音佛像,左伽蓝,右祖师,后为经堂,内供南无普庵菩萨。联系:藤风穗T:6339344 |
浦丰社区 |
人口2550人,户数720户,13个生产小组.海外80人。村有活动场所:老人会,游览园,滕氏宗祠。 浦丰社区与浦旗社区、中麻村、山坑村、浦乐社区、松坞村、浦东社区、柘尾村、浦兴社区、益砌村、浦升社区、官岭村、塔头村相邻。 |
浦乐社区 |
人口2400人,户数530户,13个生产小组。村有宗教活动场所:锦山寺,锦清庵。 【锦山寺】原名金山寺。明嘉靖戊寅年(1558)举人、广西思明府同知王载南创建,并尼塑肖像一尊,献众僧膳田租3450斤。明崇祯壬申载南三子尚中和堂侄必候两人把四扇五楹改为四扇七楹。清乾隆庚子年后裔孙王友御集资重修。寺原一座,木结构6扇5间,建筑面积492.2平方米,中大雄宝殿,奉释伽牟尼佛,两边双层8间,为僧尼生活用房。“文化革命”中寺被大队占作收容所,后又改为社办鞋厂,1982年落实政策时收回僧尼管理。1986年比丘僧悟光同乡老陈高时、陈和安等募缘2.7万元,除梵字修葺一新外,并铺盖寺前溪面、建造弥勒亭、凤凰池及石砌厨房、围墙等。古刹重光,今胜于昔。T:6339502 【滕氏宗祠】滕氏原出于姬姓,商朝末叶纣王无道,西伯侯姬昌伐诸戎,出岐周,次子姬发,克商建周称武王,并钦封其第十四弟姬错字叔绣于滕(今山东滕州市),为滕国诸侯君,威镇齐鲁,自此后其子孙以国为氏而姓滕。望族世居南阳邵,自汉至唐分徙各方,宋末元初,本祖先避乱世徙闽,遁迹武夷山,迨明洪武元年,始祖滕均宝公自福建武夷东迁入连江县居东浦(浦口),至九传于明天启乙丑年始建祠,到清乾隆乙亥年又进行扩建,同年并首次编修族谱,至今已行八修,世系分明,自始祖阅今六百余载,传世二十四世,全族人口达七千之众,可谓枝繁叶茂矣。但因宗祠历久破烂,1999年夏全面拆除,进行重建;祠宇飞檐翘角,燕脊鸠尾,亭台楼个,雕粱画栋,新颜占貌,巍然壮观,前门上方“滕氏宗祠”四个刚健石刻金字‘镶刻鲤鱼跃龙门的形象浮雕,大门两边南阳绵绵泽、东浦振家声”景致的人物框边青石浮雕的对赋;正门左右石狮雄距,石鼓相拱,鼓振狮威。祠内三进三厅三天井,宽敞明亮,富丽堂皇。前厅两厢墙壁上“忠、孝、节、义”四个特大雄浑贴金大字,警示子孙万代永记中华民族传统家训。钟楼、鼓楼高悬在二进左右同廊上方,染坊精雕细绘,案异彩纷呈,钟击壮志,鼓励创、止。二进廊前石阶正中,巨石浮雕朝天欲跃正面龙,栩栩如生,前厅和享堂四十根高大朱红立柱,披者三十副金碧辉煌覆竹对联,享堂左右墙面挂有滕叔锈、滕抚、滕宗谅、滕甫、滕康、滕均宝八幅先贤巨型画像。享堂正中神主龛上方,高悬金光夺目“昭穆堂”横匾,龛之 左右有两对永呈吉祥的青石浮雕蟠龙驻凤立柱,龛前有大型青石浮雕刻祭桌,置于其上铜鼎缕缕生香。后厅三层仿古厅台建筑,腾龙拱梁,彩风飞檐,古色生辉。后门楣首,有喜庆祥和的双狮戏球方石浮雕,有红墙环护的观礼平台。与祠堂前厅东境毗连处,还建有一座方形四层楼阁,可容七百人聚宴欢庆之需。 经统计,重建滕氏宗祠集资人民币240万元。用地面积8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78平方米,岁在辛乙桂月,宗祠举行盛大落成典礼。 |
浦东社区 |
人口2619人,户数527户,15个生产小组,海外100人。 村先后创办了浦东石油加工厂,兴办了浦东基金会,开发高档淡水鱼养殖、种植龙眼果树上百亩,户户养猪、鸡鸭,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珠浦高楼陈氏宗祠】坐落于连江县浦口政府所在地。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嘉庆年间,那前后两进改建为三进,清光绪七年(1881)和民国初又分别重建前座和后座。因中进年久失修,几将倾覆,于是在民国二十年(1931)又经全面整修后,才初具规模。重建后的陈氏宗祠座北朝南,占地面积l006平方米,地势背山面海。前则南山朝觐,后有古洞含蕴,左岱岳,右云居,两峰对峙,拱秀其间。新建祠共为五进,四天井,一大厅。建筑面积1124.9平方米,厅面开阔,可容千众。理事:陈增璋、陈如信 T:6338595 |
浦兴社区 |
人口1060多人,户数300多户,3个自然村,5个生产小组。村有宗教活动场所:尼姑庵。 |
浦升社区 |
人口3600人,户数800户,4个生产小组,海外约2人。村有活动场所:礼堂,老人会,滕氏宗祠。 |
中麻村 |
人口2524人,户数578户。历史上地名为:二十八都。 【林氏宗祠】建于清朝年间,占地300平方米。为濂江林氏,户数300户,八代同堂。林氏源流研究会委员:林增津T:6330959 【张氏宗祠】占地400平方米。张姓的祖先,可以直接追溯到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而不必像许多别的姓氏一样,须得费点力气才能拐弯抹角地找到自己是黄炎子孙的证明。光是这一点,张姓的人就要比别人幸运而神气得多了。 其次,张姓还有一个可以自夸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祖先挥,是古代的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使用弓矢以前,必须先用力气把它张开,所以挥的后代有的姓弓,有的姓张。现在姓张的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每每使用”弓长张”的说法,实在非常有道理,也足见中国文字的无比巧妙。理事“张天福。 【陈氏宗祠】根据《姓纂》的记载,陈姓最早出自为妫姓,也就是大舜的后代。陈,最初是一个地方,本来是太吴之墟(画八卦之所)。周武王的时候,把这个地方封给了舜的后裔妫满,还把女儿太姬嫁给他,称为胡公。后来,他的十世孙妫完,因故奔齐,才开始以国为氏,创造“陈”这个姓氏。 |
山坑村 |
人口1205多人,户数288户,村民小组8个。地处敖江口北岸,东临镜路自然村,西临松坞村,南邻敖江,北临笔架山,连黄公路穿村而过,经济收入以建筑业为主,农业为辅。 【礼堂】建于清朝末,1995年10月重建,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总造价约38万元,是全村的娱乐活动场所。 【山坑海堤】1949年前建成,挡湖面积375亩,平均堤高2.7米,堤长0.4公里,堤内有一条1300米的防风林带。 【陈氏宗祠】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60平方米,根据《姓纂》的记载,陈姓最早出自为妫姓,也就是大舜的后代。陈,最初是一个地方,本来是太吴之墟(画八卦之所)。周武王的时候,把这个地方封给了舜的后裔妫满,还把女儿太姬嫁给他,称为胡公。后来,他的十世孙妫完,因故奔齐,才开始以国为氏,创造“陈”这个姓氏。当时,胡公满所拥有的陈地,大致是现在河南开封以东,至安徽亳县以北,都城宛丘,即现在的河南准阳县。这块地方应该是陈姓汉族的最早发源地。负责人:陈福进T:6330958 【老人活动中心】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老协:陈福进T:6330958。 【当代人物】陈延椿、林松宝、潘银官(正局)。 |
松坞村 |
人口 2550多人,户数648户,生产小组21个。位于敖江口北岸,西邻庶尾村,连黄公路穿村而过,距县城仅15公里,交通便捷。村以农业为主,有耕地面积1058亩,滩涂面积600亩,山林面积3000多亩,于1998年与超大集团联营创办龙眼示范基地,种植龙眼300多亩,芦柑200多亩。海水养400亩。另外,村里还大力发展建筑业、金银加工、游戏娱乐和饮食业。村有宗教活动场所。沃口、大王宫、松岚寺,朝阳堂。村委会建于1996年12月,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总造价28万元,座落于连黄公路。 【朝阳寺】位于浦口镇松坞村棋盘山上,距县城约15公里,背靠上坝,峰峦逶迤,面对敖江,舟揖如梭,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六十年代初,比丘僧释广清在棋盘山上搭庵修行,生产自给,赢得群众信赖基础上,1973年发动十方资助,始建了大雄宝殿,1987年8月中旬遭遇暴雨袭击,寺后水渠滑坡,殿被冲毁,1988年在县宗教主管部门、佛协组织和广大信徒支持下,重建梵宇,再塑金身,重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士殿3座,生活用房22间,建筑面积共达487.5平方米,昔日满目荒山,而今新宇林立,香客进山礼拜者日众。1988、1989连续两年举办百昼夜超度法会,极一时之盛。联系:普盛T:13509386935 【松岚寺】在浦口镇松坞村北部松下里,坐东南向西北。始建明万历甲午年(1549年),历遭沧桑倒塌墟废。1988年8月问,比丘尼智修,同本村信士等募缘重建大雄宝殿、韦陀和双层小寮房,建筑面积438平方米,耗资近十万元。1991年3月,比丘尼增志、同其师兄释增福。一同进寺。先后于大毁的背面建观音殿一座,砖混结构,计四间、一厅,建筑面积104平方米,厨房、膳厅40平方米,塑佛像29尊,耗资7万余元。常住三众,增志为当家市,按佛教仪规开展活动。 【钻矿】位于浦口镇松坞村北东100米处,铅锌矿化露头约长400米,宽4米,方铅矿以漫染状出现。联系:刘求太6339877 【大王宫】后改为礼堂,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 【玲兜刘氏宗祠】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负责人:刘玉林 【桂兜刘氏宗祠】占地而积700平方米。 【郑氏宗祠】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 【吴氏宗祠】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 【阮氏宗祠】占地面积180多平方米,负责人:阮明芳 |
柘尾村 |
人口2000多人,户数500户,生产小组20个,海外100多人。历史上地名为:二十八都。位于敖江口岸边,黄岐半岛,连黄公路旁。 【大王宫】现为礼堂,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 【老人活动中心】一幢两层楼,占地面积为500多平方米。 【邢氏宗祠】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邢姓,《左传》上所记载的:“凡蒋、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说明得最为清楚,明白指出了他们是3000年前制礼作乐的周公的后代。当然,更是最值得自豪自傲的黄帝子孙。 这个荣耀姓氏的始祖,根据老证,是周公的第4个儿子,由于-食采于邢而得姓。关于邢氏这段源流,是详载于《姓纂》一书。该书指出:“周公第四子封于邢,后为卫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当年的邢国,爵位为侯,位置就在现在河北省,邢台县的西南。这个国家在周代初年虽然有如昙花一现,国祚并不很长,到了春秋时代就被强邻卫国所并灭。然而,却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声名响亮的邢姓,堪称永垂不朽。负责人:邢世进 【杨氏宗祠】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负责人:杨增朝 【孙氏宗祠】占地面积150多平方米,负责人:孙信余 【鸭池桥】建于清代,石板结构,长5米,宽1.5米。 |
益砌村 |
人口4830人,户数1120户。海为200人。地处连江县敖江北岸。村有宗教活动场所:基督教堂、龙泉寺,宝福院,山片宫。宗祠活动场所:邱氏宗祠、蒋氏宗祠、陈氏宗祠。 【龙泉寺】俗称庶院寺,在浦口镇益砌村庶桥山上。左连一球山,右接红帽山,山高坡陡,道路崎岖,明邑人吴尚诚有诗云“纡徐一径上岭山,高阁岩绕抱碧湾,游客漫随清馨入,老僧对落花闲,洞天龙见虚无里,云壑鸣杳霭间,尽日淹留情不及,却凝身出尘寰”。北宋景德四年(1008年)建,元、明、清及民国时期代有重修。“0”中寺被占作牧场,面目全非。1985年10月比丘尼释智修进驻寺院,募集资金4万余元,把古刹修葺一新,现有大殿大士殿、地藏殿暨生活用房4座17间,建筑面积376.4平方米,常住尼众3人。主要经济来源靠生产、道场和香火收入。负责人释智修 T:6339709 【保福院】建筑面积430平方米,负责人:孙丽朱T:6331017 【大宫】建筑面积410平方米,负贵人:邱兵太 T:6337265 【基督教堂】占地面积630平方米,建筑面积310平方米,负责人:邱其田T:6331157 【邱氏宗祠】建筑面积380平方米,邱姓,跟长久历史的“忌讳”传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为,在清入关以前,这个家族大多是以“丘”为姓,一直到250年前的雍正皇帝之时,才由于避讳孔子的名号,而下令把“丘”姓一律改为“邱”姓,在原字的右边增加一个邑旁,借以表示对至圣先师的崇高敬意。负责人:邱发辉 T: 6338058 【邱氏淮南宗祠】建筑面积430平方米,丘姓有两种来源的,第一支是周朝初年姜太公的后裔,由于其祖-于营丘(今山东省昌乐县东南),而以地为氏,后来并称盛于现在陕西省境内的扶风县一带;第二支是南北朝五胡乱华时外族丘敦氏的改姓为丘。这两支以丘为姓的人,到了清朝初年,绝大多数部由于要对孔子表示敬意,而纷纷自动在自己姓丘的旁边加了个邑字,结果,近年邱姓的人士随处可见,以丘为姓的人却反而不太多了。负责人:邱其标 T:13705056187 【陈氏宗祠】建筑面积420平方米,负责人:陈增芳T:6339818 【蒋氏宗祠】建筑面积380平方米,《姓纂》:“周公第三子伯龄封蒋,好孙氏焉。国在汝南期思县,宋改为乐安。”《左传》:“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由此可见,蒋姓的始祖,是周公的第三个儿子伯龄,他-在蒋地,后来子孙也按照当时的习惯,拿封地的名称做为家族的姓氏,而千百年绵延不断地繁衍下来。当时的蒋地,现在的位置大致就是河南省固始县西北的蒋乡。负责人:蒋书俊T:6226001 【林氏宗祠】建筑面积330平方米,负责人:林正弼 T:6339718 【周氏汝彩宗祠】建筑面积330平方米,曾经统治中国达874年之久的周文王、周武王这一家人,究竟是不是现在姓周的最早祖先?周朝与周姓之间又有什么连带关系?根据《姓纂》的记载:“帝 生后稷,至太王,邑于周,文王以国为氏。”由此可见,原本姓姬的周文王,当初也跟其他有封邑的人一样,拿封地的名称当作自己的姓氏,而世代沿用下来。负责人:周光金。 庵菩萨。联系:藤风穗T:6339344 |
官岭村 |
人口4501人,户数1085户,自然村2个,丘山兜,位连黄公路旁,街中村位于黄岐半岛,靠海。村有玄帝宫、泰山宫、无敌尊王宫、观音堂,大王庙,妈祖庙、王氏宗祠,张氏宗祠等。 历史上地名为:二十八都。建有明一齐先生墓位于丘山村居中心,两者相距300多米,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区。 【慈云寺】为中国百家名刹之一。位于连江县浦口镇官岭村莲花腰的“莲花心”。原名真英寺,始建无考。殿宇坐北朝南,山门向东,前有天王殿,飞檐翘角,后有大雄宝殿,雄伟壮观。1944年寺庙殿宇毁于战乱,僧人妙通被日本侵略军杀害,直到1983年当地人王官福牵头重建。1985年建成,从此香火日盛,各地善男信女纷至沓来,并多次举行大型佛事活动影响茂甚广。寺内现有僧众9人,主持释悟明禅师现已85岁高龄,仍精神瞿烁,在地方有名望的乡老的带领下,走生产自养的道路,开荒植树,发展农业,先后投资60余万开办竹林、果园占地达300余亩,获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又投资一百余万元大力开发旅游景观。估计很快可完成首期建设,据初步估算到时旅客流量大增,重阳期间,可达二、三万人,一年约10万人次。 现在,寺院理事会,又开办了花卉园,由专业技师管理,可望未来走向富有现代特色的宗教活动场所。为此,寺院理事计划在明年投入200多万元,建设大雄宝殿,及四根龙柱。并就地方的旅游服务开发,再次投入建设。理事:林启金T:6330969 【官岭王氏宗祠】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京兆、河间之王,出周文王十五子毕公高,此姬姓之王;出北海、陈留者,舜之后,此妫姓之王;出汲都郡,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翊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阿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传代17世,七代同堂,户数380户,为下渡王氏。旧祠为清乾隆年间,重修2001年。理事:王维扬、王官福T:6330715 【官岭张氏宗祠】占地面积420平方米。 |
塔头村 |
人口5600多人,户数1400户,生产小组20个,海外200多人。南临敖江,西拥沃野,更有那山头宫绿树掩映,风景宜人,东龙坑清水汩汩,长流不息,正是人杰地灵的好去处。村庄群居有十姓,庄氏占99%以上。村有宗教活动场所:山头宫(联系:周福泉),天下宫(负责人:庄传平)。 【塔头漆园庄氏宗祠】坐落于连江县敖江下游北岸,面江背山,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占地面积620平方米,为三进三天井。砖木结构。1997年重建后祠堂占地面积832平方米,建筑面积1165平方米,仍为坐北朝南。祠前有宽阔的石祠埕,围以青石护栏,浮雕十二生肖。门墙上端刻有关楚庄王、庄周、庄跃历史事迹。东西两侧分别是岳母刺字、岳飞大闹朱仙镇、郭子仪拜寿、郭老遇仙女等历史故事的浮雕。理事:庄后增、庄淑元T: 6338788。 【广圣堂】俗称菜堂。在浦口镇塔头村,面濒敖江,风光独特。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建,民国二十年(1931年)8月,庄姓乡人重修。广圣堂在历史长河中几遭兴废,“0”中损坏严重,居众被赶,佛像被毁,堂被改作他用,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得新生,1985年秋堂产收回僧尼管理,经菜姐滕妙木主缘重修后,现拥有殿堂两座,计佛教厅及生活用房6问,建筑面积195.24平方米,堂中泥造“三圣”等佛像9尊。香火鼎盛,恢复了正常的佛事活动,常住优夷婆3人,由妙木任当家。 【观音岩】占地面积约64平方米,由香客捐资6万,村委批准建成。现将拟扩建大雄宝殿、天王殿等。当家:庄春仁。 【南当余氏宗祠】位于南当原道头,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姓纂》上的考据是“秦由余之后.代居歙州”。这位为后来统一天下的秦国奠定富强基础的由余,正是后世余姓以及余姓的始祖。余氏的南迁,根据后世学者考证,应该也是在唐代之后,否则,那个时候的新安和南昌也就不会有余氏甚至佘姓的名人出现了。换言之,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余氏的后人是同时在不断地繁衍滋长的,而余姓的转为佘姓,则是发生在江南的事,北方各地,最初并没有姓佘的人,后来也是从江南迁移去的。理事:余招通。 【天下宫】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负责人:庄传平。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