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福州 >> 罗源县 >> 松山镇 >> 树柄村

树柄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树柄村谷歌卫星地图)


树柄村简介

  树柄村地处松山岛,位于罗源湾开发区南江滨大道南侧,滨海城正对面,距罗源县城3.5公里,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全村共有296户,总人口为1050人。设有一个党支部,党员为39人,村两委干部7人,属革命老区基点村。围垦前纯属渔业村,围垦后村民转产转业,部分村民从事罗源湾内海和滩涂养殖,部分村民从事自由职业谋生。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123101 350000 -- 查看 树柄村谷歌卫星地图

树柄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树柄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上土港村

  上土港村位于罗宁交界,属纯畲族行政村,又是革命老区基点村,距城区18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10886亩,其中耕地面积354亩(水田280亩,旱地74亩);山林面积10400亩(其中生态林面积3060亩)。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122户,总人口488人,其中低保户 20 户50 人。设有一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8人。村两委干部6人。   

小获村

  小获村简介   小获村总人口2987人,总户数716户,党员83人,村民小组13组,有自然村7个,下辖埭头、山迹厝、罗厝里、芝塘前、学屿、新村下、岭下尾。耕地总面积1860亩,其中:水田1618亩,旱地742亩,山地面积2818亩。   

岐头村

  岐头村位于罗源湾滨海城中央大道西沿中心位置,是罗源城乡结合部,东连滨海城,南与南岐、树柄村相邻、西靠松山岛主峰、北有罗源主溪风景带。全村共有325户,1168人,有4个村民小组。人均年纯收入6500元。现有党员37名、两委成员7人、困难户20余户、五保户5户。   岐头村结合实际情况,重在发展,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开展各项工作。村民主要从事海水养殖,捕捞、养虾及海产品销售等为本土个体主打实体经济加以稳固发展。以外出经商务工为向导。引导村民走的出,扎的下。寻求新路子,发展新经济。大力发展在外商业经济,承包养殖矿产资源开发。并以私营股分企业为龙头,引导村民积极参与项目积极投资,打好整体经济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以罗源滨海建设项目为启机,结合新村建设项目为基础。不断投入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促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乘风村

  乘风村简介   我村地处罗源湾北岸海边,全村898人,237户,村民生活主要靠讨小海、养殖为主。解放前乘风人居无定所,成年累月都在海上小船漂泊,陆地上无立身之处。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才逐渐上岸建房居住,近年来,上级党和政府先后为乘风村建起了三座“连家船”造福楼商品房,共有600多人,100多户搬进新居。连家船造福工程建设,为乘风村村容村貌增添了新的色彩,同时也提升了我村村容村貌,2009年还通过了“清洁家园”市级验收。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经济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近年来还大量投放资金在海上养殖。   

选屿村

  选屿村地处罗源湾南岸岛屿,共有960户3100人,党员91名,是个老区革命基点村。长期以来群众生产生活主要以海为生,但由于围海造地后造成了群众失海失地,传统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群众的生产发展受到制约,与邻村相比生产发展明显滞后。   近年来,村两委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投入87万元装修了村部办公大楼,投入6万多元修缮了两座公厕,投入5万多元清理垃圾卫生,美容美化村容村貌,改变以往赃乱差现象等。   

竹里村

  一、竹里村基本情况   我村们于罗源湾的东南侧,全村辖有2个自然村(竹里、横埭),共有162户716人,耕地面积658亩,山林面积3928亩,年村财总收入为7000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358元,全村共有党员28名,两委成员5人,困难户8户,五保户3户,属纯畲族行政村。   全村外出人员务工有200人,一部分做服装,有的搞水电工程,有的买废品,有的做家政服务,有的看店铺,主要分布在天津、上海、福州、连江、罗源开发区等地,年收入将达到150万元。   二、近年村经济发展情况   1、经济发展方面:主要以农业发展为主,种毛豆200亩,种西瓜100亩,种番薯150亩等经济作物,年收入将达70万元。   2、基础设施方面:1998年-1999年12月共投资17万元,解决竹里主村与横埭自然村饮水工程。1999年11月解决村的办公场所,总造价为11万元。   3、交通方面:2002年8月改善了小获村道2。1公里的沥清路;2004年10月修成一条竹里至八井1。54公里的水泥路,两条路共投资70万元。2005年“龙王”台风在倒房户重建家园共争取上线资金将达50万元。   4、修建水利方面:2006年3月建成竹里自来水池护坡建设,总造价2万元;修建竹里及竹里新村下490米的防洪堤建设。2007年8月改造竹里、横埭两个自然村的路灯建设,总造价为2。1万元。   三、今后村发展规划思路   计划为村民改建沼气建设工程70户,为群众发展畜牧业,发展养关200头,养鸡养鸭10000头;发展食用菌60万袋,以及村道的两边造林绿化,同时需要贵局大力支持新村饮水等工程,解决村民的饮水问题。   

南岐村

  南岐村地处松山岛,位于罗源湾开发区南江滨大道南侧,滨海城正对面,距罗源县城3公里,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全村共有317户,总人口为1167人,低保29户共57人。设有一个党支部,党员为32人,村两委干部4人,属革命老区基点村。围垦前纯属渔业村,围垦后村民转产转业,部分村民从事罗源湾内海和滩涂养殖,部分村民从事自由职业谋生。   

白水村

  白水村位于罗源湾开发区金港工业区旁,交通便捷。该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是个天然的避风港湾。该村正准备搬迁安置至渡头,目前可湖、坂沙安置房已建成,白水主村安置房已进入招投标阶段。现有人口1400人365户(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46人,占39%)由10个生产小组组成,辖有塘外、塘里、楼下、可湖、坂沙、西溪、半岭、石门里等8个自然村(其中西溪、半岭、石门里是纯少数民族自然村)。全村低保户35户53人,现有党员31名,村两委干部8人。   

外洋村

  外洋村简介   本村有330户,总人口1435人,地处罗源湾南岸村庄依山傍水而建,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与罗源滨海域相邻,罗马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过去以传统农业为主,近年来水产养殖业、种植业迅速发展,推动了本村经济各项事业健康稳定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安定和谐。   

北山村

  北山村简介   北山村位于罗源湾南岸,依山傍海,地理险要,扼连罗要冲,东与连江县马鼻镇浮曦村接壤,西与罗源县松山镇选屿村、外洋村、盛头村毗邻,201省道(五北战备公路)贯穿而过,连接至可门港区。   北山村率属于罗源县松山镇,是罗源县最大的行政村,下辖高乾、大王前、埭头厝等3个自然村,全村有30各村民小组,人口1183户5145人。   北山村是罗源县党建先进示范村。村总支部下辖3个支部,党员109人。近年来,北山村党总支围绕创建“五好支部”的工作目标,建章立制,逐步完善党总支议事决策、党员教育管理、党内外监督等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党群组织先后获得“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先进单位”、“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示范村”、“县乡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妇代会组织”、“重教兴学育人才”等荣誉称号。   北山村是罗源县特色产业重点村之一。全村更低面积2138亩,森林面积3300亩,滩涂面积3500亩。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内有市级农村发展网箱养鱼近8000多箱、鱼虾塘1000多亩、太平洋牡蛎2000多亩。陆续投入400多万元资金对村庄进行整治规划,修建了村部、礼堂、客运站、敬老院、老人活动中心、环村水泥路、防洪内河、路灯等,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   北山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连罗地区党的领导人杨而菖、杨采衡、叶顺连等都在这里生活、战斗过,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1982年11月,原闽东第十三独立团参谋长杨采衡老先生回访罗源时曾热情赋诗:《北山乘船归途中》“乘船归去心潮涌,血染戎衣留余痕。自信他年带笑看,相连海陆更0。”      

树柄村

  树柄村地处松山岛,位于罗源湾开发区南江滨大道南侧,滨海城正对面,距罗源县城3.5公里,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全村共有296户,总人口为1050人。设有一个党支部,党员为39人,村两委干部7人,属革命老区基点村。围垦前纯属渔业村,围垦后村民转产转业,部分村民从事罗源湾内海和滩涂养殖,部分村民从事自由职业谋生。   

镇迹头村

  镇迹头村简介      松山镇迹头村位于罗源湾西北部,处开发区所在地,依山面海,是我县的交通枢纽地带。全村分主村、张厝里、下店、罗厝里、和彭厝里等5个自然村325户,人口1132人;党支部:村两委9人,党员57人;耕田430亩,其中水田300亩,旱地130亩,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6985元。   近年来,迹头村认真按照松山镇党委和政府的要求及罗源湾开发区的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谋划新农村发展规划,在抓好常规农业生产的同时,充分利用本村近海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培育发展壮大海上水产养殖,积极做好海边旅游和酒店产业,充分运用临港工业发展优势,着力引导富余劳动力向运输及其他行业转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优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迹头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   

盛头村

  盛头村背山面海,位于罗源湾南岸,属老区基点村。全村245户,6个村民小组,共834人。有党员29人,设党支部。全村耕地面积550亩,生态林1100亩。村民除务农之外,多数从事对虾养殖,也有外出务工经商,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8000元。   

吕洞村

  吕洞村位于罗源湾西岸,于松山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相邻,属革命老区村,全村共有6个自然村,另有1个三峡移民新村,全村共有308户,1203人,其中有革命五老5人,五保户4人,低保对象88人,,耕地面积727亩,林地面积2287亩,滩涂面积8亩,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6500元,全村现有正式党员33名,预备党员5名,是罗源县党建示范村,村两委干部共6人。   

渡头村

  一、渡头村位于城乡结合部,温福铁路、104国道贯穿而过,交通便捷,地理条件卜分优越。全村辖有禹步、渡头里、石门塘、下埭等4个自然村,共有300户1 300人,耕地面积680亩(目前已全部征用作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山林面积980亩。现有党员50名,两委成员7名,陈勤:支部书记、吴金利:村主任、郑玉庚:支委兼土地协管员、吴伙财:支委兼文化协管员、陈永星:支委兼综治协管员、郑木仁:村委兼民兵营长、黄月娟:村委妇联主任。   二、经济发展状况   村“两委"班子结合实际,以求真务实的饱满精神开展各项工作,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2011年我村土地征用补偿款、土地出让金所得1.6亿的资金,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业、石材业、蔬菜、菌业等产业。   

下土港村

  下土港村简介      我村地处罗源湾东北部,北景宁德白马山麓,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面与连江县隔海相望,距罗源县城约25公里,全村约130户,近600人,分成四个村民小组。全村林地海埕面积各约6000亩,有耕地804亩(含80年代全村干群自力更生围建而成的500亩村有垦区)。   我村建有堪称罗源县典雅的雕梁画栋、工艺精湛、造型美观的古民居建筑群,村级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可谓是一个“鱼米之乡,养人之也,红色之邦”。   如今由白水万亩垦区的开发,大型钢型企业的落地征用了我村大量的林、海、田、水等村民赖以生存的资源以及填方取土频敏进出的运土车辆卷起的满天灰尘和钢铁厂排放的烟露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现已被县政府列入了搬迁村。   

大获村

  大获村简介   大获村位于罗源湾开发区南部,总人口3556人,835户。该村设党支部一个,党员71人,耕地面积2780亩,林地4000亩,村民主要收入以养殖生产为主,近几年来,随着养虾技术的逐渐成熟,新品种的引进,养殖效益逐步提高,年人均纯收入4500元左右。   

前房村

  前房村概况      前房村属于纯畲族一个行政村,又是老区村,全村共有47户,总人口205人,主村前房村,辖有一个自然村“富洋新村”,富洋新村离主村200米。新村现住有19户,原来是因2005年“龙王”台风,地质灾害点居住,由于主村搬迁的村民。全村辖区总面积2.8平方公里,林地800亩,农田198亩,离我县城关5公里,离罗源湾开发区2公里,所处的地理位置罗源首要旅游风景区莲花山重点部位,是名符其实的莲花山下畲家村。全村现有劳动力62人,其中男劳动力37人,女劳动力25人,生产、生活资金来源主要靠石板材厂打工,其他劳动力到开发区工厂务工。近年来在党和政府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村水、电、路达到了三通一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取得了新变化。但村财收入单一,属于空壳村,需要挂点单位、结对单位的支持。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有待提高,困难户还占有一定部分。今年在村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将想方设法引导这些困难户走出困难,努力争取支持、帮助他们的生活、生活,进一步达到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   

泥田村

  泥田村简介      我村地处罗源湾东部,距离罗源县城12公里,东邻罗源港务万吨货运码头,西接开发区北岸工业园区,南以众山与连江县   ---为界,北与罗源湾滨海新城隔水相望。五北战备公路沿村而过,交通便捷。全村共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25户,人口2437人。全村农用地总面积4223亩,林地总面积3356亩。我村景色宜人,山水秀丽,空气清新,是天然的大空调、大氧吧。我村是松山镇所属的22个村居中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几个行政村之一。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人均收入增长率均达到7%以上,经济、生态、公益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上杭村

  上杭村简介   上杭村位于罗源湾底部,村下辖12个村民组,现有618户,2685口人,人均年收入6000多元。基本农田1216亩,林地面积6532亩,属典型的虾养殖村,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的交通条件,为上杭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近年来,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狠抓两个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农民增收、集体增效,加强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繁荣农村经济,有效的带动了该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使村农村貌焕然一新。工作中,坚持公益设施系列化,群众创建活动规范化,积极推动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和文明水平进一步提高,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先后荣获市县“生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岐后村

  岐后村简介   松山镇岐后村位于松山岛西面,东临围垦内滩,距离港务码头5公里西面温甬铁路火车站,距村200米,北临104国道,交通便捷,趣味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松山镇南伴开发区成为投资热土、风水宝地。宇星集团、福州市中榕科技有限公司、正祥特区、弘景木塑、恒久集团等规模企业先后安家落户。全村辖24个村民小组,765户,2876人,党员95名,耕地面积780亩。    近年来,村以“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全面小康新业绩”示范村“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狠抓改革发展不动摇,开拓创新,不屑追求,实现了四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和协调发展。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6900元,现已实现村道路水泥化,道路路灯化,全村生活垃圾袋统一化,公共服务和卫生建设标准化。   

八井村

  八井村简介   八井村位于罗源湾开发区西部,是一个依山面海的-原村庄。距离罗源县城8公里,属纯畲族行政村,又是老区基点村,设有一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2人。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共139户,总人口603人,土地总面积11646亩,其中耕地面积471亩(水田313亩,旱地158亩);山林面积9375亩(其中生态林面积6975亩)。八井畲医畲药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八井畲家拳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树柄村特产大全




树柄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