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村基本情况
岐峰村位于霍口乡西南部,与闽侯县接壤,距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24697亩,其中:耕地面积1104亩、山地面积22234亩。全村辖前洋、里洋、下孟等3个自然村,总人口925人,其中,低保户43户67人,五保户6户6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622元。全村现有党员38人,村两委干部6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1年,岐峰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养殖户转产转业工作,投资1500多万元成立岐峰山水生态农业合作社,引导养殖户发展食用菌生产。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123203 | 350000 | -- | 查看 岐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香岭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香岭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东北与古田县交界。全村土地总面积13165亩,其中:耕地面积1349亩、山地面积10752亩。全村辖香岭上厝、香岭下厝、后门里、坪演、紫丘洋、岭头湾、招湾头、平岗顶、新边洋、前洋、徐家垅等11个自然村,318户1111人,其中,低保户34户45人,五保户3户3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51元。全村现有党员55人,村两委干部5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香岭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投资了50多万元完成紫坵洋至岭头湾自然村水泥路硬化1.5公里。2、投资40多万元发展食用菌种植。3、投资5万多元完成村级综合服务场所修缮。4、发展太子参种植8亩。5、投资16万元多完成香岭主村和前洋自然村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6、发展油茶种植50多亩。7、发展紫竹种植200多亩,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溪前村 |
溪前村在霍口乡东部,北邻飞竹镇、南邻连江县,距罗源县城关32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9045亩,其中:耕地面积 477亩、山地面积6794亩。全村辖溪前、溪里、旁尾等3个自然村,人口554人,其中,低保户19户33人,五保户3户3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402元。全村现有党员38人,村两委干部5人。 村主要经济发展水产,畜类养殖。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1年,完成绿化造林300多亩,并投资23万多完成全村自来水工程及全村路灯建设,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2012年完成村老人活动中心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
福湖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福湖村位于霍口乡东部偏南,距离罗源县城关33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5229亩,其中:耕地面积 620亩、山地面积4402亩 。全村辖福湖1个自然村,人口635人,其中,低保户20户37人,五保户1户1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14元。全村现有党员45人,村两委干部5人。2005年,该乡福湖村获得“福州市卫生村”荣誉称号。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0年以来,福湖村“两委”班子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了9万多完成全村路灯建设;投资了50多万元完成环村水泥路1.3公里建设;投资18万元完成村部建设。2012年 一:是投资500万元建设福湖村主题公园,为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提供休闲场所。二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霍口乡旅游开发为契机,挖掘畲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畲族文化旅游项目。正按照规划以生态经济促进畲乡新农村建设。 |
山垅湾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山垅湾村位于霍口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2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16487亩,其中:耕地面积 1497亩、山地面积13876亩。全村辖外湾、里湾、梨坑、竹兰尾、溪板潭、溪板洋、介洋、岭尾等8个自然村,人口1411人,其中,低保户41户53人,五保户7户7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60元。全村现有党员55人,村两委干部6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山垅湾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覆盖全村道路路灯建设;完成山垅湾新村三四排新居建设;完成全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完成村部修扩建工程建设;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养殖户,完成食用菌种植100万袋;完成名贵淡水观赏鱼养殖200亩。三是开发畲山水景区力争将我乡打造成全省重点畲族特色原生态旅游景区。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岗尾村 |
本村基本情况 岗尾村位于霍口乡西部偏北方向,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6789亩,其中:耕地面积 531亩 、山地面积5789亩 。全村辖岗尾、西山、山朋、南串等4个自然村,86户359人,其中,低保户11户14人。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4833元。全村现有党员20人,村两委干部5人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1年,岗尾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大力推进全村各项工作。2011年岗尾村完成西山自然村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同时完成村部修缮、路灯建设项目,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东元亭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东元亭村位于霍口乡西南部,西与连江县接壤,南与晋安区接壤,距离乡政府所在地 9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14021亩,其中:耕地面积 794亩、山地面积12629亩 。全村辖东元亭、东元里、后溪、南丰、牛楼顶等6个自然村,人口755人,其中低保户29户54人,五保户2户2人。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5601元。全村现有党员31人,村两委干部6人。 二、经济发展情况 东元亭村地处福州二水源上水溪源头,为了保障福州二水源水质,2009年被省市列为畜禽禁养区。2009年东元亭村共拆迁猪栏面积4678平方米。由于生猪养殖是东元亭村的产业支柱,为解决村民出路问题,2010年以来,村“两委”班子积极引导群众转产转业,鼓励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其中花菇生产150万袋、茶树菇50万袋、黑木耳20万袋;同时还鼓励群众进行鸡、鸭、羊饲养,其中最大养殖户鸡、鸭的存栏量分别可达5000多羽、200多只。这给群众转产转业,保障福州二水源水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尽管东元亭村经济落后,村财困难,村“两委”成员仍积极坚持为民办实事,,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岐峰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岐峰村位于霍口乡西南部,与闽侯县接壤,距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24697亩,其中:耕地面积1104亩、山地面积22234亩。全村辖前洋、里洋、下孟等3个自然村,总人口925人,其中,低保户43户67人,五保户6户6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622元。全村现有党员38人,村两委干部6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1年,岐峰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养殖户转产转业工作,投资1500多万元成立岐峰山水生态农业合作社,引导养殖户发展食用菌生产。 |
王廷洋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王廷洋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东与飞竹镇交界,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10460亩,其中:耕地面积 962亩、山地面积8261亩。全村辖王廷洋街、王廷洋厝、小王、半山等4个自然村,265户963人,其中,人口963人,五保户2户2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70元。全村现有党员62人,村两委干部6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1年,王廷洋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投资28万多元完成小王自然村环村水泥路建设;2、投资17万多元完成全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及村科普工作站建设。2012年新建1座农家书屋,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大王里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大王里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1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9373亩,其中:耕地面积 800亩、山地面积7812亩。全村辖大王里、菜籽洋、牛栏坪、里洋、际上、保岗等5个自然村,人口886人,其是低保户34户45人,五保户3户3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11元。全村现有党员47人,村两委干部5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1年大王里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投资18万元完成车子洋自然村道路水泥硬化0.5公里;投资6万元完成牛栏坪自然村的自来水工程建设。2012年大王里继续做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引导群众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群众经济收入。一是发展苗木种植,拓展群众创收渠道。二是发展生态农业,稳定群众收入,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后宦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后宦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距乡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11763亩,其中:耕地面积 769亩、山地面 积10208亩 。全村辖后宦、福溪、福溪园、洋里、长潭、焦坑里等6个自然村,人口609人,其中,低保户16户31人,五保户1户1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56元。全村现有党员42人,村两委干部5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由于后宦村外出人员较多,村内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人均收入为全乡倒数。在家人员主要从事基础农业耕作。外出的人员主要以务工为生。尽管经济较为落后,村“两委”班子仍积极筹资坚持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几年来共投资150多万元完成乡通村水泥路及行政主村水泥路建设;完成5个自然村的路灯工程及群众休闲篮球场所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霍口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霍口村是霍口乡政府所在地,距离罗源县城关35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16614亩,其中:耕地面积 1010亩、山地面积13706亩 。全村辖霍口、后洋、洋头里、卓田垅、马耳等5个自然村,人口1258人,其中,低保户36户43人,五保户3户3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30元。全村现有党员46人,村两委干部5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霍口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保证农村稳定两大中心任务,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村农业经济产业结构,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霍口村先后完成霍口、洋头里、卓田垄等3个自然村村道水泥路硬化;同时完成农村自来水、路灯、公厕及青少年活动中心工程建设。 |
黄鹤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黄鹤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北与古田县交界。全村土地总面积12703亩,其中:耕地面积 982亩、山地面积11320亩。全村辖黄鹤、岭头、罗溪、罗溪里等4个自然村,人口860人,其中低保户17户26人,五保户5户5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67元。全村现有党员38人,村两委干部6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黄鹤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着力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稳定常规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群众新种油茶520亩、养羊400多头、养殖中华鲟26亩,并鼓励群众发展鸡、鸭、兔等畜牧养殖。同时做好造林绿化工作,全村新造林2600亩。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万元完成全村自来水工程建设;投资12万元完成2座公厕建设,并新建了一个标准篮球场所,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石坪洋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石坪洋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南与闽侯县接壤。全村土地总面积8802亩,其中:耕地面积 835亩、山地面积7537亩。全村辖石坪洋、九斗、际头洋、大墓等4个自然村,人口709人,其中,低保户21户31人,五保户4户4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678元。全村现有党员29人,村两委干部6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石坪洋村在乡党委、政府正确的领导下,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投资4万多元完成了大墓、九斗、石坪洋等3个自然村的路灯建设;2、投资3万多元完成1个篮球场场所建设;3、投资2万多元完成村部修缮项目;4、投资6万多元完成村道水泥路修缮,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琅坑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琅坑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北与古田县接壤。全村土地总面积6001亩,其中:耕地面积731亩、山地面积4630亩。全村辖琅坑、廷坪洋、桥上岭等3个自然村,人口487人,其中,低保户19户32人,五保户1户1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63元。全村现有党员36人,村两委干部4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琅坑村尽管经济相对落后,但村“两委”仍积极筹资坚持为民办实事。琅坑村相继完成了路灯建设、村部修缮、简易老人活动中心建设等项目,并新建1座公厕,并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促进群众转产转业,极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
长柄丘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长柄丘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全村土地总面积6147亩,其中:耕地面积343亩、山地面积5391亩。全村辖长柄丘、南岭、蕉潭、茶苑等4个自然村, 278人,其中,低保户9户16人,五保户4户4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35元。全村现有党员23人,村两委干部5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长柄丘村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在家群众主要从事基础农业生产耕作和畜禽养殖。为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积极与林业部门联系,发动在家群众发展毛竹垦复、低产毛竹林改造项目。同时,完成主村环村水泥路硬化2公里;完成村部、村俱乐部修缮工程并新建1座篮球场场所,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西峰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西峰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全村土地总面积18742亩,其中:耕地面积1244亩、山地面积15647亩。全村辖西峰、上西峰、下车等5自然村,人口839人。保户23户37人,五保户7户7人。2012农民人均纯收入4948。全村现有党员52人,村两委干部6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西峰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中心任务,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大力推进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充分发挥村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健全村“两委”班子,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群众的战斗力、凝聚力。二是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2012年,西峰村将继续实施为民办实事,改善村容村貌,增加农民收入。1、引导群众发展油茶种植。2、引进中草药金线莲、太子参种植3、发展食用菌种植 |
仙洋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仙洋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全村土地总面积4361亩,其中:耕地面积760亩、山地面积3609亩。全村辖仙洋、徐重等2个自然村,人口491人,其中,低保户11户21人,五保户2户2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45元。全村现有党员36人,村两委干部5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仙洋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大力推进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充分发挥村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健全村“两委”班子,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群众的战斗力、凝聚力。二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村部门口水泥路建设、村部围墙修缮及鱼塘修缮、全村自来水工程及村礼堂门口扩建工程。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
川边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川边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全村土地总面积12291亩,其中:耕地面积 700亩 、山地面积10656亩 。全村辖川边、湖头、坝头、青坑等4个自然村,人口450人,其中,低保户11户22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22元。全村现有党员29人,村两委干部5人。 二、经济发展情况 川边村由于地处霍口乡西北部山区,受地理位置影响,经济发展较为困难,当地群众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无其他经济收入来源。去年以来村“两委“为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积极与林业部门联系,发动群众垦复毛竹、改造低产毛竹林,种植杉松木2800亩。几年来,村“两委”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共筹资80多万元完成村道水泥路硬化及行政村自来水、路灯工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佳湖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佳湖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西与闽侯县接壤。全村土地总面积16242亩,其中:耕地面积 523亩、山地面积14486亩。全村辖佳湖、龙腰、尾湖等3个自然村,全村人口323人,其中,低保户8户14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06元。全村现有党员16人,村两委干部5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佳湖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中心任务,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大力推进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充分发挥村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健全村“两委”班子,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群众的战斗力、凝聚力。二是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2011年完成全村的路灯建设。 |
东宅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东宅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距离霍口乡政府所在地23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6940亩,其中:耕地面积 1005亩 、山地面积 3274亩 。全村辖东宅、东墘、七斗洋、湖头乾、西宅等5个自然村,人口1179人,其中低保户37户58人,五保户6户6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77元。全村现有党员36人,村两委干部5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村“两委”班子结合实际,着眼发展,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开展各项工作,不断加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投资了100多万完成全村通自来水工程、完善村民健身场地、中心花园等休闲娱乐场所。在夯实生态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引进了经济效益较高的中草药“金银花”种植项目,同时大力发展油茶种植800多亩。金银花300亩,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南墘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南墘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25公里,北与闽候县廷坪乡接壤。全村土地总面积7214亩,其中:耕地面积1115亩、山地面积5534亩。全村辖南墘、洋头、情洋、加垅头、小洋等5个自然村,人口1263人,其中,低保户31户51人,五保户2户2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66元。全村现有党员27人,村两委干部5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南墘村地处霍口乡西北部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家群众主要以基础农业耕种为主,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本村实际,大力发展油茶种植515亩、绿化造林850亩。近年来,南墘村为改善村容村貌,共投资180多万元完成主村村道硬化、路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及自然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塘下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塘下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西与闽侯县接壤,北与古田县接壤。全村土地总面积13521亩,其中:耕地面积 1138亩、山地面积11685亩。全村辖塘下、洋门堂、水楼、晏潭等4个自然村,253户839人,其中,低保户16户27人,五保户6户6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82元。全村现有党员25人,村两委干部6人。 二、 经济发展情况: 塘下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塘下村仍积极筹资坚持做好为民办实事项目。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完成自然村村道水泥硬化2公里;完成3个自然村路灯工程建设;同时,积极向村民宣传县委、县政府及乡党委、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徐坪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徐坪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2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22622亩,其中:耕地面积 1162亩、山地面积19942亩。全村辖徐坪、下尾、典墘、王厝后、洽洋、肥猪树、后山、溪里、仉厝、地久边、北山、洋头场、后门前等13个自然村,人口929人,其中,低保户26户43人,五保户5户5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620元。全村现有党员32人,村两委干部6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尽管徐坪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徐坪村仍积极筹资坚持做好为民办实事项目。2011年,徐坪村在乡党委、政府大力扶持下,完成了肥猪树自然村村道路面拓宽2.2公里;完成了6个自然村路灯建设;通过了省级生态村验收,并通过省级林业绿化造林2000多亩验收。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船头村 |
一、本村基本情况 船头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全村土地总面积5418亩,其中:耕地面积 603亩 、山地面积3361亩 。全村辖船头、罗汉洋、马下、其角乾、东地洋等7个自然村,人口 641人,其中低保户18户28人,五保户1户1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287元。全村现有党员44人,村两委干部5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上级中心任务,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充分发挥村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大力推进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健全村“两委”班子队伍,进一步提升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二是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完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