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福州 >> 永泰县 >> 嵩口镇 >> 嵩口社区

嵩口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嵩口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嵩口社区简介

  嵩口社区位于嵩口镇镇区中心,村址在原嵩口派出所背后,(即俗称青年会旧址,门牌为街道90号)成立于19XX年11月,是嵩口镇唯一的一个居民委员会,居民主要分布居住在中山、道南、月阙、邹湖等村,人口众多但分散,社区辖区内有16个居民小组,居民1143户,人口2834人,居民主要从事纺织、服务等行业。社区设1个党支部,党员65名,社区工作人员5名。社区内名胜古迹主要有古民居、德星楼、妈祖、古码头等。
  嵩口社区综合服务站于2012年8月开始动工建设,2013年1月份竣工,综合服务站总建筑面积430平方米,设有居两委议事决策中心、党支部办公室、居委会办公室、警务室、计生服务室、居民服务窗口、多功能厅、文化超市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125101 350000 -- 查看 嵩口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嵩口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嵩口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嵩口社区

  嵩口社区位于嵩口镇镇区中心,村址在原嵩口派出所背后,(即俗称青年会旧址,门牌为街道90号)成立于19XX年11月,是嵩口镇唯一的一个居民委员会,居民主要分布居住在中山、道南、月阙、邹湖等村,人口众多但分散,社区辖区内有16个居民小组,居民1143户,人口2834人,居民主要从事纺织、服务等行业。社区设1个党支部,党员65名,社区工作人员5名。社区内名胜古迹主要有古民居、德星楼、妈祖、古码头等。   嵩口社区综合服务站于2012年8月开始动工建设,2013年1月份竣工,综合服务站总建筑面积430平方米,设有居两委议事决策中心、党支部办公室、居委会办公室、警务室、计生服务室、居民服务窗口、多功能厅、文化超市等。   

村洋村

  村洋村位于永泰县西南部。东与梧桐镇的白杜村接壤,西与本镇佳洋村、东洋乡的长畲村相邻,南接本镇的月洲村,北与同安镇的上坊村、连山村、下拔乡的南坪村交界。距永泰县城关57公里,距嵩口镇13公里。   村落面积25平方公里,有 23个村民小组。一条桃花溪纵贯全村,民房沿桃花溪一字排开,错落有致,整齐美观。   村洋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资源丰富,物产盛多。主要物产有:芙蓉李面积3000亩,年产鲜果3万多担以上,经果农加工成为远近闻名的原味李干,畅销国内外。还有柑桔500亩、青梅300亩。同时还盛产花生、青瓜、竹笋等。全村有林地面积3.2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1.1万亩。毛竹林4000亩,篓竹林2000亩。境内生产的苦瓜、无公害蔬菜等通过省道直接销往福州。   

邹湖村

  邹湖村位于嵩口镇的东南部,东邻里洋村、西邻玉湖、溪湖村,南与龙湘村交界,北与月阙村相接。距镇府所在地约一公里,203国道从本村通过。   村落总面积5.5平方公里,有新郑和洋头新村两个自然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全村有耕地面积490亩,其中水田350亩,山地面积12600亩,其中省级生态林1100多亩,水果面积1180亩,主要种植青梅和李果,村民主要靠种植水果和外出劳务收入。   村落内有一座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五显宫,庙中供有五显大帝,玛祖娘娘和卢公祖师等诸神,历来香火鼎盛。   

道南村

  道南村面积3.5平方公里,有10个村民小组。海拔145米,村内有林地面积7329.3亩,其中生态公益林554亩,李、柿、柑等各种水果910亩。   村内的有为纪念宋代著名爱国词人张元干而建的张元干纪念祠,祠堂总面积380平方米,被列编为“中国名祠”、“中国宗祠文化大观”、“中国名祠汇编”、“八闽名祠”、“福州十邑名祠”,是县级文化保护单位之一。   距村2公里处有一观音寺——又名观音亭。座落于悬崖峭壁之畔,上绕永嵩公路,下邻碧绿的大樟溪河流、左右绿竹挺拔翠绿,四面空气清新、风景迷人、建筑风格极具特色,雄伟壮观。   道南村辖区内共有各种工业、企业25家,当地农民有赶墟的传统习惯,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墟日,来自尤溪、德化、闽清等县和本县长庆、盖洋、洑口、东洋、梧桐等乡镇,以及本镇各村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本村,交易农副土特产品,日人流量可达万余人。   

中山村

  中山村民国时称集贤保水利交通便捷造就了曾经的繁华民国末代县长曾挥笔在古码头门上写下“群贤毕集”四个大字。北伐初期蒋介石途经嵩口在此小住三天在游玩集贤保时想起中山先生的遗言于是就把集贤保改中山村中山系永泰县嵩口镇的一个行政村。大樟溪直穿两岸,东至月洲自然村交界、西至月阙自然村交界、南至道南自然村交界、北至嵩口至芦洋大桥,村落面积8平方公里。   【村落与居民】 有分前局、前林、大门头、下井与山后小自然村,全村分8个生产小组,户数209户,总人口759人。   【纪念地与风景区】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连片古民居,有著名的风景区域,楼下德新楼、玛祖庙常有客人烧香点火、客人游观,有新建中山大桥景游人往,山后有一后门山古寨,奇妙观赏,桥头千年榕树景秀壮观。   【物产经济】 全村耕地面积303亩、山场面积3300亩,其中林地3000亩、果园面积8710亩,人均3亩。主要李果为主、梅仔、柑桔、香蕉、西瓜等经济作物。村民外出务工为主   方公里,大樟溪横贯当中,东至月洲自然村交界、西至月阙自然村交界、南至道南自然村交界、北至嵩口至芦洋大桥。全村分8个生产小组,耕地面积303亩、山场面积11710亩,其中林地3000亩、果园面积8710亩。主要李果为主、梅仔、柑桔、香蕉、西瓜等经济作物。   

芦洋村

  芦洋村位于嵩口镇政府西南面,距永泰县城56公里,距镇政府约1公里。长庆溪从村中直穿,把芦洋村分为南、北两部分,在村东头与流经村东侧的大漳溪交汇,125县道从村南面经过。   全村分为芦洋、下寨、卢厝寨三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4195.1亩,农用地3729.49亩,可耕地322.42亩,果园地1474.89亩,林地1932.2亩(其中生态林300亩)。   芦洋村与村洋村、邹湖村、道南村、中山村、下坂村、东坡村、三峰村、嵩口社区、佳洋村、溪湖村、月洲村、溪口村、大喜村、里洋村、赤水村、梧埕村、龙湘村、玉湖村、漈头村相邻。  

下坂村

  下坂村位于嵩口镇北部。东邻月洲村,西邻盖洋乡,南邻芦洋村,北邻东坡村,距嵩口镇2.5公里,是镇交通比较方便的村居之一。村落面积13平方公里,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   全村耕地面积919亩,无公害蔬菜350亩、甘蔗150亩,果园面积4474亩,每年产量均有2万担以上。山地面积14564亩,其中有林地4619亩,1000多亩为省级生态公益林。主要以芙蓉李为主。2003年新引进美国黑李和密雪梨77亩为示范基地。   古迹有陈埔安前宫、锦屏山仙玛、下坂厝等。   

东坡村

  东坡村位于嵩口镇北部。东邻月洲村,西连盖洋乡,南与下坂村交界,北连东坡村,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村落总面积12平方公里,有阔濑、东坡2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   东坡村即陈埔祖祠所在地,村内有建筑古迹安前宫、锦屏山仙妈宫,该宫历史悠久,建筑美轮美奂。全村耕地面积712亩,人均0.34亩。林地面积11982.8亩。村有特产甘蔗、李果、青梅等。东坡村村内已铺设水泥路1千米,215县道贯村而过,交通、通讯十分便利。   

三峰村

  三峰村位于嵩口镇北部,东邻际头村,西连长庆镇上际村下小洋自然村,南与东坡村交界,北与长庆镇尾洋村相接,距镇所在地5公里,村部总面积15.5平方公里,有三峰、渤口、下溪坂、洋边、里岭尾、前岭尾、阔濑、垱坵等8个自然村,36个村民生产小组。    三峰村平均海拔150米,年平均气温19/8度,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物产富饶,资源丰富。全村耕地面积1265亩(其中水田1165亩),林地17875亩,其中市级生态公益林3000多亩;果园3896亩,盛产芙蓉李。村内有一个党员名特优水果示范基地,一家明星农产品精制品厂,加工的蜜饯产品远销东南亚一带,境内有水电站2座,装机容量490千瓦。   三峰村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村中有一座历史悠久的贤帝君古庙,引来众多香客到此朝供祈福。   

佳洋村

  佳洋村东邻东洋乡秀岩村,西邻沶头村,南邻村洋村、北连长庆镇长庆村,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村落总面积19.5平方公里,有棋盘石天丘、塔坪、佳洋、长坪寨、大仓、下林坑、笋林、院林、宵洋、新厝坪11个自然村,29个村民小组。   全村拥有耕地面积940亩,林地13.8万亩,果园1484亩,油茶园950亩,省级生态林449亩,竹林350亩,村民主要靠农作物、李果、竹和劳务经商为主。   古迹有长坪寨,共有房屋70多橺,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存有眠床、衣橱等诸多古物。   

溪湖村

  溪湖村位于永泰南部大樟溪畔,东边为嵩口镇区,西边与盖洋界接壤,南与芦洋村交界,北与玉湖村接壤,距县城60公里,全村面积6平方公里,有16个村民小组。   溪湖村拥有耕地面积760亩,水田380亩, 280亩省级生态公益林,村中有一座水电站,发电量50千瓦,一台水轮泵,扬程37米高,灌溉全村农田,高山还有一口天池,能一次性灌溉全村农田,一座机砖厂。全村拥有李果园600亩,年出产李果960吨。   溪湖村历史属永泰县管辖,全村三个姓氏相继于民国光绪年间由樟浦、莆田等地迁来定居,至今已有300年历史,祖先大部分靠耕种为生,村中留有祖建祖厝3大座,村后高山顶上有景观:仙公亭,已有200年历史,风景优美,参观者年年不绝。   

月洲村

  月洲,永泰县嵩口镇的一个行政村,因桃花溪在村中绕了个大弯,流成“月”字,又分隔出一个沙洲而得名。全村总人口1427人,面积11.2平方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八闽文化第一村。    月洲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唐朝末年得名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唐末,梁国公张睦次子、三子张膺、张赓弃官寻居,来月洲繁衍生息,使月洲成为东南沿海、台湾、东南亚一带张氏华人的发源地之一。这里走出了永泰县第一个进士张沃,宋、明、清三朝共出了一个状元两个尚书48位进士,演绎了张肩孟父子六人六进士六同朝,祖孙三代十八条官带的绝无仅有的科举辉煌。这里还诞生了两位著名人物。一是闽台最为著名的农业神、道教闾山派大师、法主教教主、传说中的瑜伽传播者、孙悟空原型张圣君,村里至今留有其出生地“圣君坪”及许多与其传说相关的遗址。二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元幹,金兵南侵时,他是坚定的主战派,曾为李纲帅幕属官,参加过东京保卫战。绍兴年间,因对李纲、胡铨的抗金主张赠词表示支持,被除名削籍。他上承苏轼豪放词风,下开辛弃疾等爱国词派,是我国宋词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两首豪迈悲壮的《贺新郎》伴随毛泽东度过孤寂的晚年。    月洲遗存丰富,风光秀丽。古寨堡宁远庄是皇帝御批建造的“四井拱梁”大寨堡,由文林郎张谦建于雍正年间,历时五年竣工,占地面积5100多平方米,堡内建筑奇特,装饰精致,遗留众多名言佳句。张元幹故居座北朝南,由张氏二十四世孙张柏住重建于明朝末年(公元1643年),至今有365年的历史,旁边还有“书斋”,“圣人厅”、“水月亭”、“寒光阁”、“雪洞”、“紫竹假山”等遗址。10公里的桃花溪,风景如画,桃花溪边的摩崖石刻,引人深思,惹人怀想。    月洲资源丰富,生机无限。拥有山地总面积14154亩,其中有林地12303亩,耕地838亩,成片的竹林地10亩,沙洲小岛20余亩。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李园遍地,温泉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是我县主要的优质果品基地。距203省道3公里,距即将建设的高速互通4公里,地域独特,交通便利。桃花溪干净优美。天然清新的自然风光,原汁原味的乡土本色,淳朴勤劳的民风使月洲呈现一派反璞归真、如歌如画的山水田园景象。若能不断挖掘月洲生态良好,山川毓秀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信俗圣地的文化资源,并加以充分发挥,月洲必能建设成为成为集信俗朝圣、文化交流、旅游观光、购物休闲的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园区,成为闽台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溪口村

  溪口村位于永泰县嵩口镇东大门,于1976年从月洲村分开,离镇区7公里,距县城46公里,位于桃李茂密的桃花溪和山青水秀的大樟溪交汇沿岸处,东连镇政府所在地的道南村,西与梧桐镇的白杜村交界,南与大喜村相接,北邻月洲村,203省道贯穿全村。溪口村村落总面积3平方公里,有白湾、榕树下、洋中厝、上店厝等4个自然村,14个村民生产小组。   溪口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农产品物产富饶,资源丰富。全村耕地面积786亩(其中水田726亩),4600多亩的生态公益林,近万亩的商品林地及400亩的竹林;有1700多亩的优质芙蓉李等水果基地和200亩的无公害的蔬菜生产基地。   

大喜村

  大喜村位于嵩口镇东南部、东湖尖山脚下深山腹地,东邻梧桐镇白杜村,西接嵩口道南、月阙、龙湘,南项式依仙游县柳园村,北连嵩口镇溪口村。全村总面积21.12平方公里,距嵩口镇12公里,辖有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158户,628人。该村拥有175亩水域面积的大喜水库,13400亩生态公益林,风光旖旎,引人入胜。  

里洋村

  里洋村位于永泰县西南方向、秀丽的福州第一高峰东湖尖脚下,东邻大喜村,西接赤水村,南依仙游县柳园村,北接龙湘村,距县城75公里,距嵩口镇政府18公里。下辖六个自然村,即大坪自然村、雪畲自然村、隔坵自然村、坪坑自然村、里洋宫自然村、石皮坑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村部位于里洋自然村。    里洋村位于内陆高山,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富有南方建筑特色,民风朴实,村民勤劳热情。村有丰富的林木资源和旅游资源。森林总面积4万多亩的,其中生态林46661多亩。域内东湖尖海拔1680米,为福州第一高峰。   里洋村有陈姓、李姓、兰姓、郭姓等姓氏。其中下辖的大坪自然村为单姓氏——郭姓聚居地。兰姓为少数民族——畲族,保留有畲族传统和民风。   赤水村位于大樟溪源头,福州第一山东湖尖西部。东与龙湘村对接,离镇区11公里,距永泰城关63公里;西与洑口乡吉坑村交界,距德化城关63公里;南至莆田市仙游县柳园村,离仙游城关63公里;北至洑口乡梅村村交界,203省道贯穿本境。赤水是我镇土地面积最大的一个行政村,土地面积49.5平方公里,辖大洋面、湖边、下罗、张坑、后溪、金潭、山头7个自然村,16个生产小组。   

赤水村

  赤水村平均海拔680多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具有丰富的森林、植被等自然资源,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赤水村属李梅之乡,种植面积5000多亩。现有国家级生态公益林5万多亩,山中有红豆杉、杜杉、三尖杉、柳杉、香桂等珍稀树种40多种;兰花、茶花、杜鹃花等花卉50多种;毛竹、绿竹、甜竹、苦竹、八角竹、香竹等竹类10多种,其中香竹一年四季匀能产笋。    村内有三株大榕树,一座贞节牌坊旧址,还有清朝漳浦知县黄乃清故居。   赤水村属革命老区基点村,抗战期间,闽赣省委在境内建立革0据地。当时村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作出贡献和牺牲。境内有福州市一山东湖尖,海拔1682米,山上有千亩草场和天湖,还有张圣卧石,牛鼻孔、龙潭……树头走兔、柳尾飞鹰、百米瀑布、石缝吐烟等景点景观,美不胜收。   

梧埕村

  梧埕村位于嵩口镇西南方向大樟溪左岸处,东至龙湘村,西至盖洋乡,南至洑口梅村村,北至玉湖村,距县城70公里。村落面积15平方公里,辖梧埕、湖后、半岭、福斗4个自然村,有11个村民小组。   梧埕村拥有耕地面积980亩,林地面积15222亩,果园1866亩,村民收入主要是农作物、李果,竹子和劳务经商。   梧埕村现留有古民建筑,梧埕瑞安居、湖后寨,有木雕象、景观资源尤其丰富。   

龙湘村

  龙湘村位于永泰县西南部距镇政府5公里处的大樟溪沿畔。东至邹湖村、西至梧埕村、南至里洋村、北至玉湖村,村落面积约12.5平方公里,辖龙湘、半山2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   拥有耕地面积969亩,果园1650亩,山地面积1850亩,其中有林地8500多亩,列为省级生态公益林100多亩。   龙湘村始祖由尤溪籍逃荒而来村开荒落户,经过子孙辛勤劳动,创造家园。夜间村后有龙目发光,固得名龙湘,村尾建有中园王庙宇、半山自然村西建有奶妈庙宇,自然村南留有石马槽3个,长达6米左右,至今有300多年之久,是全县仅有罕见的唯一石马槽。   

玉湖村

  玉湖村位于嵩口镇西部大樟溪左岸。东与邹湖村相邻,西北与溪湖村交界,南与梧埕村相接,距永泰县城关57公里,距嵩口镇2公里。村落面积5平方公里,辖2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   玉湖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具有丰富的森林、植被等自然资源,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资源尤为突出,全村山林面积4900多亩,其中有经济林面积500多亩,山林面积4400多亩   

漈头村

  漈头村位于嵩口镇的东北部,在秀丽的笔架山麓东面,盆地之龙漈溪之中,东与村洋村接壤,西邻三峰村,南与月洲村交接,北与长庆镇尾洋村交界,距镇区10公里。村落面积35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 10个村民小组。   漈头村属于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农产品富饶,全村有耕地390亩,果园452亩,山地总面积7017亩,其中有林地5417亩,生态林1030亩。   村内有有香宝厝、礼棋厝、陈氏祖祠三座古厝,一条漈头小溪贯穿全村,村头溪边树木林荫中的龟蛇相会游入水中的迹石形象十分逼真,距村南方2公里有一20余米高的瀑布,蔚为壮观。另有羊角乾土楼建于民国初年,最初作为居住和防御双重使用。   


嵩口社区特产大全




嵩口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