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口村位于葛岭镇西部,与城峰镇毗邻。全村辖9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23人。村土地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8亩,其中水田1140亩,旱地468亩。全村林地面积17761亩,水果面积3545亩,是一个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村庄。
近年来,我村按照“-”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落实上级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地在台口的项目有中海创生态科技智慧园、永泰第二水厂、天境仪园。种植有芙蓉李1000多亩,果品优良。2011年7月,村党支部被省、市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125103 | 350000 | -- | 查看 台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葛岭村 |
葛岭村系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的一个行政村,是葛岭镇政府所在地,位于永泰县东大门,西与九老、溪西村相邻,东与塘前接壤,北接龙村村,距福州约40公里,大樟溪和203省道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捷。 【村落与居民】村落总面积45平方公里,有木桃、濑下、埕头、田挡、街道、塔山、大厝、半巷等8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共754户,人口2575人,其中劳动力1216人。 【历史人文】葛岭田挡侯文铿,著名会计学家、审计学家、教育家,1992年受国务院表彰,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列入奠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自建国以来有处级以上-二十余人。 【纪念地与风景区】境内有一处闻名避暑的方广景区,节假日游者络绎不绝,观光游览,素有“闽山第一景”之称自然景光与人文景光融于一体。 【建筑景观】古迹有白马大王庙,凤山寺,益寿堂和二座教堂。 【物产经济】全村耕地面积1722亩,其中水田面积1485亩,林地面积48886亩,森林复盖率达96.5%,水果面积596亩,主要种植李、梅、枇杷及各种瓜果。境内项目有名城东部新城、樱花泉、濑下搅拌站、污水处理厂等。人均收入9162元。 【基础设施】我村是镇政府的所在地,有得独厚的地理环境,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各方面最为完善,各自然村公路相通,都是水泥路面,8个自然村均已通电,前年已完成电网改造,村开通有线电视,电视入户率达99.9%,电话入户率达96%,境内有一座方广水库,供农田灌溉和村民饮水,100%村民用上自来水。 |
小洲村 |
小洲村系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的一个行政村,村位于葛岭镇西北部,东邻丹云乡,西连布边村,南与溪西村交界,北与蕉坑村相接,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 【村落与居民】村落总面积5平方公里,有王坑、松岩、小洲三个自然村,7个村民生产小组,共62户,312人,其中劳力175人。 【历史人文】在光绪年间,小洲村人口众多,曾成立三个戏班,每班演员不少于30人,演出范围近在本县城镇、乡、村,远到泉州、厦门,有出名武生、张旺,能跳过三张八仙桌,演技出众,声名远扬,村中人人会唱,个个能舞,曾有“小洲母猪亦唱曲”的美谈。 【建筑景观】古迹有小洲村的圣君殿,大王宫,寺庙内雕梁画栋,特别是大王宫的雕刻画篮,雕工精细,令人叹为止。 【物产经济】全村耕地面积720亩(其中水田550亩),人均耕地约2亩,林地面积11040多亩,其中竹林2306亩,国家的生态林3100多亩,果园面积3千多亩,主要以李梅为主。全村水果产量477吨,蔬菜产量496吨,粮食产量383吨。已探明小洲村地下有丰富的钼矿资源。2012年人均收入8472元。 |
蒲边村 |
蒲边村系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葛岭西部,东邻本镇溪西村18公里,西邻清凉镇芹洋村12公里,南邻本镇东星村2公里,北邻本镇蕉坑村10公里。 【村落与居民】村落总面积18平方公里,分布车坑、布莲坑、潮渔、蒲边四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301户人家,全村人口1092人。 【物产经济】全村耕地面积1500亩,有林地17400亩,水果种植面积4573亩。物产特产盛名,荣称青梅之村,三月桃、柑桔、柿子、板栗、芙蓉李、猴李等无公害产品,水果产量271吨,蔬菜产量1396吨,粮食产量759吨。人均收入8949元。 |
台口村 |
台口村位于葛岭镇西部,与城峰镇毗邻。全村辖9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23人。村土地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8亩,其中水田1140亩,旱地468亩。全村林地面积17761亩,水果面积3545亩,是一个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村庄。 近年来,我村按照“-”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落实上级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地在台口的项目有中海创生态科技智慧园、永泰第二水厂、天境仪园。种植有芙蓉李1000多亩,果品优良。2011年7月,村党支部被省、市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
溪洋村 |
溪洋村位于永泰县大樟溪南岸,系葛岭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葛岭镇西南部,东与本镇溪南村接壤5公里,西连城峰镇石圳村3公里,南连岭路乡至滕山自然保护区6公里,北邻本镇台口村4公里;向莆铁路将隔溪穿越。 【村落与居民】村落总面积15平方公里,村落分散,共有16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289户,总人口1034人。 【纪念地与风景区】溪洋村天门山景区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面积3平方公里,位于滕山自然保护区内。有天门洞、天门观音寺、王六洞等古迹,天门山景区有神奇石桩、龙潭瀑布、葫芦瀑布等,还有国家一类保护植物剌桫椤,有石橄榄、红菇等野生名贵中草药等。此外,还保留古代水利设施一座。 【气候与物产】溪洋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活沃,境内资源丰富,特产盛名,耕地面积1299亩,水果面积3752亩,盛产青梅、李果、柑桔、柿子、板粟、橄榄、枇杷、西甜瓜等水果,以永泰县青梅发源地向著称。全村林地面积20979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6182亩。2012年人均收入8929元。 |
万石村 |
万石村系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葛岭镇西南部,东邻赤壁乐峰景区,西连溪洋的天门山景区,南至岭路乡交界,北与溪南村相接。距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 【村落与居民】村落总面积11平方公里,有下尾、坑中、桥头、仙下垅、山坑、崎头顶等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共113户553人,其中劳动力406人。 【自然景观】万石村在大山之中,青山绿水,奇峰石,其中万石瀑布,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现成为天门山景区一个重要美丽的景点。 【物产经济】该村有一传说,因村土地肥沃,每年能产稻谷万石,所以名日万石。全村耕地面积720亩(其中水田600亩),林地面积14635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0600亩,竹林面积3000多亩,水果面积1200多亩,产量290吨,主要是青梅和柑桔,蔬菜产量660吨。2012年人均收入8851元。 |
蕉坑村 |
蕉坑村系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葛岭镇西北部,与清凉镇温村、丹云乡交界处。常年平均气温23度,海拔高度162米,距镇所在地19公里,距省道13公里。村部至布边3.5米宽水泥路,总长6.5公里,连接布边村水泥路、203省道。 【村落与居民】全村土面积4平方公里,105户,8个村民小组,有上亭、下亭两个自然村,总人口396人。 【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全村耕地面积1300亩(其中水田650亩),林地面积1030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3000亩,竹林面积200亩,还有枇杷、柑桔、青梅、橄榄、芦笋、茶叶等多种经济作物,水果产量1913吨,蔬菜产量385吨,粮食产量398.8吨,人均收入8456元。 【气候与物产】村内四面环山,常年均气温23度,年降雨量1583毫米。我村资产丰富,地下矿产,有钼、铁、硫磺、青石等。 【基础设施】村有一座水电发电站与县电力公司联网,电力充足。正筹建老人活动中心及休闲广场。 |
九老村 |
九老村系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葛岭镇西南部,东邻葛岭村,西连溪西村,南与溪南村交界,北与王布村相接,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 【村落与居民】村落总面积8平方公里,全村辖有三岛、里山岛、过溪厝、九老等,4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共456户,总人口1332人,其中劳动力722人。 【历史人文】侯德榜,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名杨中外,被称为中国化工之父,一代化工巨人,现有处级以上-10余人。 【物产经济】全村耕地面积1013亩(其中水田780亩,旱地233亩),人均耕地0.76亩,林地面积9387亩,果树面积1648亩。2012年人均9064元。在建项目有名城东部新城、樱花泉度假村。 |
巫洋村 |
巫洋村系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一个行政村,位于葛岭镇东北部,东邻闽侯南屿国有林场双峰工区(旗山森林公司),西接丹云乡丹尾村,南与葛岭村交界,北霎闽侯县上街镇溪源宫村,海拔770米,距镇所在地19公里。 【村落与居民】辖区总面积23.3平方公里,有上巫洋、下巫洋、东坑、东坑寨、叶岸等五个自然村,16个生产小组,共234户,计856人,其中劳动力581人。 【物产经济】全村耕地面积1558亩(其中水田1408亩),人均耕地1.8亩,林地面积25000亩,其中生态益林7000多亩,果树200多亩,竹林2500多亩,人工林4000多亩,阔叶树林11700多亩,村民主要是以种植小西红柿、反季节蔬菜和外出务工为生。2012年人均收入8505元。 【基础设施】巫洋铺设至旗山森林公园7.4公里水泥路,和至葛岭汤埕19公里水泥路。 |
溪西村 |
溪西村系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葛岭镇西部,东邻九老村,西与东星、小洲村交界,南与王布村交界,北与丹云乡次云村交界,距省道2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 【村落与居民】村落总面积11平方公里,有外厝、溪西园、龟垅、可坑、破寨、溪东、桐苑、六角、南阳、湖边枝柄、下楼、新坑、桥头里、仑头等十五个小村落,14个村民小组, 共263户923人。 【村风村貌】溪西村村风淳朴,先后评为福州市基层先进党支部、先进妇联会、县文明村镇、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平安村、镇先进党支部等荣誉。 【建筑景观】境内有三十六头狮子山之称,有三岛观音亭、山西境、保峰境,禄谷境古建筑,龙潭瀑布景点,是渡假、游览的好地方。 【历史文人】明末有太子导师郑云子,处级以上干部1人。 【物产经济】全村耕地面积869亩(其中水田635亩),人均耕地0.94亩,林地面积12000亩,其中竹林1400亩,主要是杂竹,生态林685亩,水果面积达1846亩,人均2亩,主要是李、梅、桃、柑桔,村民主要以种植、蔬菜和养殖家禽及务工收入。2006年社会总产值37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896元。 【基础设施】全村通公路13公里,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落户在我村,将于2014年建成对外招生。 |
赤壁村 |
赤壁村系葛岭镇第四大行政村,地处大樟溪东南岸,东临大樟溪,西连岭路乡七斗村,南接溪南村,北与塘前乡莒口村交界。全村面积40平方公里,分布五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316户,1280人。 【交通运输】赤壁村对岸是203省道,大樟溪从境内穿过。村道水泥路面已通至溪里自然村、赤壁景区,并有水上交通,赤壁大桥将我村与203省道相连,形成水陆两通。 【气候与物产】赤壁村地处沿溪,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壤肥沃、特产丰富。水果品种繁多,有李、青梅、柿子、桃、柑桔、橄榄、板粟、梨、枇杷等面积共达7000多亩,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500多亩,面向全国销售。村民养蜂历史悠久,全村共有养蜂户98户,年产优质蜂蜜500担,产品供不应求。 【纪念地与风景区】赤壁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现尚有十三名老游击队员。乐峰赤壁景区在本村境内,景区内风景秀丽,方园23平方公里,景区内古木参天、奇峰林立、瀑布遍挂、溪水曲流,千米高海拔的斗湖有一天池,湖水面积达60多亩。配套设施齐全,有漂流、温泉酒店等项目,常年游客不绝。海西文化创意园、万科城也落户在赤壁村。 【经济社会状况】2012年人均收入9070元。 |
龙村村 |
龙村村系永泰县葛岭镇的一个小山村,地处葛岭镇北部9.8公里,是一个青山绿水美丽的村庄,全村土地面积9平方公里,有两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7人。 【历史概况】传说闽侯岐山有一支山脉,如龙起伏,经闽侯双峰绵延到该村,穿汤埕有个龙门,名日龙门坑,伸延于兴化,所以该村称为龙村,民国时期与立洋村合称王立保,属于六都的所辖,现有全村范围,有黄洋,倒拔岭,梯层头,牛栏坪等几个村落,计江、林、卢、徐、黄、谢、郑、薛、吴等九个杂姓。 【交通运输】龙村村已铺设通到省道水泥路面,全长9.8公里,交通便宜。 【气候与物产】龙村村气候优越,全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6.5度,无霜期200天,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森林资源丰富,全村拥有林地1.1万亩,其中竹林0.3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甘薯为主,水果主要有柿、雪柑、枇杷、芦柑、李等300亩,年产量200吨,售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风然风景】我村山青水秀,有闻名遐迩的龙门峡谷景区,风景秀丽,有多处天然瀑布,其中有两处天然瀑布80多米高,异常奇观。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全村总产值3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56元。全村已完成电网改造;开通程控电话67门,电话入户率达76%,开通有线电视,电视入户率达90%;建立了饮水工程。 |
立洋村 |
立洋村系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本镇北面边缘的山区,东邻闽侯双峰、芹菜垅、下院等村落交界,西连龙村村,南与闽侯白岩村交界,北与巫洋村相接,距镇所在地15公里。常年平均气温20度,海拔750米。距闽修县南屿镇316国道24公里,交通方便。 【村落与居民】村落总面积5平方公里,有立洋、际洋2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共122户532人,其中劳动力334人,年人均收入3738元。全村现有党员16人(其中女党员2人)。 【村风村貌】立洋村村风淳朴,村庄座落在秀丽的森林中间,村貌整齐,村风文明,环境良好,卫生清洁,治安平安。 【建筑景观】立洋村落民房大多建筑建国实期的2层土楼,村子中间有一棵千年古树,高15米,大得需8人手拉手相包着。 【物产经济】全村耕地面积400亩(其中水田323亩),人均耕地0.75亩,林地面积7600亩。村民主要是以竹子加工,种植蔬菜和养殖家禽以及务工收入为主。山上有许多豆树杉、毛竹、台湾桂竹、黄竹等。 【基础设施】立洋村2个自然村,1987年均已通电,2005年铺水泥路3.6公里,路面宽3.5米,开通程控电话91门,全村已开通有线电视,村所在地和自然村有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2500吨,现已有115户通上自来水,移动联通、小灵通信号覆盖全村。村设有1所卫生院。 |
黄埔村 |
黄埔村系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葛岭镇西部,地处金鸡山南麓,大樟溪沿岸,村居大部分紧邻203省道,距城关14公里,离福州41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村落与居民】村落总面积9平方公里,有黄埔金鸡山、渡头、马坑、后楼、王坑、下道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 157户,总人口668人,劳动力418人。2007年村财收入600元,人均收入4485元。全村现有党员21人(其中女党员4人)。 【历史文人】该村因唐末五代后梁时,闽王王审知王妃葬于渡头后山,该村故名王墓,一九八一年十二月,永泰县人民政府樟政[1981]文件,将王墓改称为王埔。该村陈姓氏乃陈侯满之后,发源于河南淮阳与大丘一带,于唐末公元八六二年,随王潮、王审知两兄弟、率领十八姓,从河南光州固始起兵入据福建,明嘉靖间倭寇乱平,该村陈之始祖,与溪西、岩前两处陈氏始祖,乃同胞兄弟,一同到来,各自定居。 【物产经济】全村耕地面积671亩(其中水田536亩,旱地135亩),人均耕地1亩多;林地面积11040亩,水果面积1554亩,人均2.34亩。主要是李果、青梅,村民以种植蔬菜、养殖家禽以及务工为付生产方式。 【基础设施】我村位于镇西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全村100%通电,并已完成电网开通程控电话130多门,电话入户率达82%,筹资20万元兴建黄埔小学教学楼,改善了办学条件,修建村道水泥路2.6公里,2006年积极创造条件使前峰茶叶加工项目在我村落地。 |
溪南村 |
溪南村系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大樟溪南岸,梅岩山麓,背山面溪,故名溪南。距镇所在地4公里,常年平均气温23度,海拔高度45米,省道往赤壁大桥通过向上2公里到村部,交通较方便。 【村落与居民】村落总面积为1150亩,其中耕地541亩,全村所辖,计有溪南、汤口、上道、坑边、江院等五个自然村,有黄、廖、张、刘、杨、江、李、陈、王等九姓,分布于各村落。全村现有208户,人口750余人,年人均收入4496元。全村现有党员15人(其中女党员5人)。 【历史人文】黄选乃宋元丰二年已末(公元一0七九年)进士,官授中奉大夫,传九世黄龟年,宋崇宁五年丙戊(公元一一0六年)进士,绍兴间官授御史,曾上疏三劾秦桧。黄适于宋元符三年官授直通郎。缸院自然村是革命游击队活动地方,现居住人口有110余人,高山上有古庙,称为梅岩寺,有传说张先师哄石牛,石头有鞭打痕迹。 【物产经济】全村耕地面积有541亩,林地面积10236亩,主要是竹、松、生态林等,水果主要有青梅、李果等,面积达1670亩,产量近500吨,蔬菜产量980吨,粮食产量520吨。村民主要是以种植和养殖家禽以及务工收入为主。 【基础设施】溪南村距镇较近,位于大樟溪榜,有良好的地理环境,基础设施也很完备。于2005年修建了3.5米宽水泥路3公里,通四个自然村上道、溪边、溪南、汤口,也已通电,并已完成电网改造,电话入户率达80%,全村已开通有线电视,电视入户率达80%,现有150户通上自来水。 |
东星村 |
东星村系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葛岭镇西北部,东邻溪西村,西连城峰镇芋际村,南与台口村交界,北与布边村相接,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 【村落与居民】村落总面积9平方公里,有贡头、过圳、贡头、草堂宫、虎尾厝、鲣潭、出米石等6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共416户1445人。 【村风村貌】东星村村风淳朴,先后被评为“福州市文明村镇”、“省五四红旗团(总支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党建工作联系点”、“福州市党员电化教育播放工作标准化示范点”、“县文明村(居)”、“二000年度市安全小区”、“01—02年度县文明村镇”等各种荣誉。 【物产经济】耕地面积943亩(水田面积907亩),林地面积11238亩,水果面积3314亩,产量690吨,蔬菜产量910吨,粮食产量696吨,人均收放9006元。村民主要以种植青梅、西甜瓜、蔬菜和外出务工为生。中海创生态科技智慧园落户在我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