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樟村是福州到永泰的第一个村庄,位于203省道旁,175县道上,距离福州市仅25公里,距永泰城关30公里,是塘前乡政府和乡中心小学所在地。 由大樟、塘前、北溪等3个自然村组成,也是永泰通往福州的水陆咽喉之地,与福清一都邻近,境内有一条长约5公里的宽浅的河流名为龙屿溪(一都溪),该溪由福清一都流经芋坑、赤鲤、大樟注入大樟溪。福州市和永泰城关均有公交路线(湾边大樟专线和永泰大樟专线)均延伸到村部。当地海拔高度68米,气候属亚热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9.50℃,年降雨量1483.8毫米。
全村村民620人,党员20人,全村面积10平方公里,实现水电路三通,全村山地较多,但山地土层很薄,土壤贫瘠,植被较稀疏,目前全村几无耕地,是永泰仅有的两个“耕者无田”行政村,村民主要以外出打工创业为主,主要经济作物为枇杷等。
村内架设了有限闭路电视,实现闭路电视县、乡、村联网,闭路电视入户率达100%以上。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群众饮用水工程建设,管网延伸到每家每户,全村群众都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建有电信和移动发射机站,信号覆盖率达100%。 境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盘古庙、鳌头镜、二都庙、龙潭寺、古石桥、古石碑、天后宫、虎头山瀑布、桃花源等人文景 观,已入驻千江月、水主题公园、塘前明月等休闲旅游公司和房产公司,村两委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龙屿溪和鳌头山的秀丽景色,发展现代生态休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125200 | 350000 | -- | 查看 大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岭头村 |
1、地理位置 岭头村地处永泰县东部山区片的塘前乡南部,距永泰县城38公里。岭头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9℃,极端高温40.9℃,极端低温-2℃,水稻安全生育期142—160天;年平均降水量1451mm;无霜期为353天。 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属典型的中山丘陵地形,平均海拔为380米。 (2)土地资源:全村共有土地总用地面积29505亩,其中基本农田520亩,林地28985亩。 3、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1)全村下辖12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177户,总人口583人。 (2)经济状况:岭头村经济以农业为主,枇杷、橄榄、柑橘。主要品种有柑橘400亩、枇杷700亩、橄榄450亩。 (3)道路交通条件:现有通村公路总长17.6公里,路面硬化达50%, (4)市政设施条件:无架设有限闭路电视。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群众饮用水工程建设,管网延伸到每家每户,全村群众都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建移动、联通信号,信号覆盖率达50%以上。 |
芋坑村 |
1、地理位置 芋坑村地处永泰县东部的塘前乡东南部,距永泰县城40公里。芋坑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9℃,极端高温40.9℃,极端低温-3℃,水稻安全生育期142—160天;年平均降水量1451mm;无霜期为349天。 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属典型的中山丘陵地形,平均海拔为300米。 (2)土地资源:全村共有土地总用地面积12000亩,其中基本农田755亩,林地10000亩。 3、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1)全村下辖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共176户,总人口626人。 (2)经济状况:芋坑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属单季稻中稻区。主要在种植水果,主要品种有柑橘。橄榄、枇杷、毛竹。 (3)道路交通条件:现有通村公路总长5公里,路面硬化达100%, (4)市政设施条件:架设了有限闭路电视,实现闭路电视县、乡、村联网,闭路电视入户率达100%以上。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群众饮用水工程建设,管网延伸到每家每户,全村群众都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建有电信和移动发射机站,信号覆盖率达100%。 |
赤鲤村 |
1、地理位置 赤鲤村地处永泰县东部的塘前乡西南部,距永泰县城36公里。礼柄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9℃,极端高温42.6℃,极端低温-2.3℃,水稻安全生育期142—160天;年平均降水量1316mm;无霜期为345天。 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属典型的平坦山丘陵地形,平均海拔为41.3米。 (2)土地资源:全村共有土地总用地面积23488亩,其中基本农田1200亩,林地21388亩。 3、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1)全村下辖12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共203户,总人口823人。 (2)经济状况:赤鲤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属单季稻中稻区。有种植反季节蔬菜的传统,主要品种有黄瓜、槟榔芋、大小白菜、四季豆等,尤其是小白菜种植面积近253亩。 (3)道路交通条件:现有通村公路总长6公里,路面硬化达30%, (4)市政设施条件:架设了有限闭路电视,实现闭路电视县、乡、村联网,闭路电视入户率达99.5%以上。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群众饮用水工程建设,管网延伸到每家每户,全村群众都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建有小灵通信号发射机站,信号覆盖率达60%以上。 |
官烈村 |
1、地理位置 官烈村地处永泰县东部的塘前乡东部,距永泰县城35公里。官烈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9℃,极端高温41.3℃,极端低温-2.4℃,水稻安全生育期142—150天;年平均降水量1451mm;无霜期为349天。 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属典型的中山丘陵地形,平均海拔为10米。 (2)土地资源:全村共有土地总用地面积17平方公里,其中基本农田900亩,山地26051亩。 3、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1)全村下辖3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共238户,总人口1071人。 (2)经济状况:官烈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属两季稻中稻区。有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的传统,主要品种有西红柿、黄瓜、枇杷、槟榔芋、大白菜、四季豆等,尤其是这两年种植藤本豆面积700多亩。 (3)道路交通条件:现有通村公路总长3公里,路面硬化达50%, (4)市政设施条件:架设了有限闭路电视,实现闭路电视县、乡、村联网,闭路电视入户率达95%以上。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群众饮用水工程建设。 |
莒口村 |
1、地理位置 莒口村地处永泰县东部的塘前乡西南部,距永泰县城30公里,距乡政府2.5公里。莒口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9℃,极端高温41.9℃,极端低温-3℃,主要产区:枇杷、李果、橄榄。年平均降水量830mm;无霜期为355天。 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属典型大樟溪河畔,平均海拔为8米。 (2)土地资源:全村共有土地总用地面积32951亩。 3、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1)全村下辖3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共120户,总人口377人。 (2)经济状况:莒口村经济以旅游业为主,主要在种植水果,主要品种有橄榄500亩、枇杷300亩等。 (3)道路交通条件:现有通村公路总长2.7公里,路面硬化达100%, (4)市政设施条件:架设了有限闭路电视,实现闭路电视县、乡、村联网,闭路电视入户率达100%以上。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群众饮用水工程建设,管网延伸到每家每户,全村群众都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
大樟村 |
大樟村是福州到永泰的第一个村庄,位于203省道旁,175县道上,距离福州市仅25公里,距永泰城关30公里,是塘前乡政府和乡中心小学所在地。 由大樟、塘前、北溪等3个自然村组成,也是永泰通往福州的水陆咽喉之地,与福清一都邻近,境内有一条长约5公里的宽浅的河流名为龙屿溪(一都溪),该溪由福清一都流经芋坑、赤鲤、大樟注入大樟溪。福州市和永泰城关均有公交路线(湾边大樟专线和永泰大樟专线)均延伸到村部。当地海拔高度68米,气候属亚热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9.50℃,年降雨量1483.8毫米。 全村村民620人,党员20人,全村面积10平方公里,实现水电路三通,全村山地较多,但山地土层很薄,土壤贫瘠,植被较稀疏,目前全村几无耕地,是永泰仅有的两个“耕者无田”行政村,村民主要以外出打工创业为主,主要经济作物为枇杷等。 村内架设了有限闭路电视,实现闭路电视县、乡、村联网,闭路电视入户率达100%以上。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群众饮用水工程建设,管网延伸到每家每户,全村群众都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建有电信和移动发射机站,信号覆盖率达100%。 境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盘古庙、鳌头镜、二都庙、龙潭寺、古石桥、古石碑、天后宫、虎头山瀑布、桃花源等人文景 观,已入驻千江月、水主题公园、塘前明月等休闲旅游公司和房产公司,村两委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龙屿溪和鳌头山的秀丽景色,发展现代生态休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业。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