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坑村位于洑口乡中部,距城关76公里,海拔220米,东与嵩口镇交界,西与梧村村接壤,南与紫山村毗邻,2013年列入永泰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全村农户数526户,总人口2036人,18个村民小组,村两委成员共10人,其中:村支委5人,村委5人(其中:交叉任职1人)。上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 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50元。全村土地面积28860亩,其中耕地面积 1280亩,林地23580亩,生态公益林10500亩,森林覆盖率达85%。村内各自然村已实现全部水泥路面硬化。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125204 | 350000 | -- | 查看 吉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梧村村 |
梧村村位于洑口乡中南部,距永泰县城关80公里,海拔220米,东与吉坑村交界,西与德化县水口接壤,2013年列入永泰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共有5个自然村,全村农户数443户,总人口1549人,17个村民小组,村两委成员共13人,其中:村支委6人,村委7人(其中:交叉任职2人)。上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 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00元。全村土地面积23016亩,其中耕地面积 694亩,林地10386亩,生态公益林12200亩,森林覆盖率达86.5%。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种植业为主。 |
祥銮村 |
祥銮村地处洑口乡东部,有3个自然村,423户1386人,党员33人。耕地面积1360亩,林地面积1.44万亩。2012年村财收入0万元,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1.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100百元、主导产业种水稻,辅助产业李果,茶子油,青梅。该村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5.0%,是市级生态村。 |
洑口村 |
洑口村是洑口乡所在地,距离永泰县城81公里,全村辖12个生产组,共475户,总人口1863人。村土地面积20008亩,其中耕地面积7600亩、山林地13000亩、果园993亩,2012年全村村财收入5.3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253元,几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洑口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村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凉爽,雨量充沛,平均海拔200多米,具有丰富的光、热、土壤、植被等自然资源,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资源尤为突出,具备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良好基础和条件。我村以速生丰产林种植、果林蔬菜基地、及竹木加工等为主导产业。为进一步推动洑口村的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新村,发展生态产业,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及精神文明需求,立足于现有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力争把洑口村建设为人居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性 |
山寨村 |
山寨位于洑口乡西部,距离县城89公里,与乡相距8公里,东接洑口村,北邻双溪、后亭村,南连梧村村,西与德化县交界,海拔601-903米,全村辖6个生产组,共243户,总人口829人。村土地面积8030亩,其中耕地面积696亩、山林地6134亩、果园1200亩,2012年全村村财收入1.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757元, 山寨村属山地立体气候,山多田地少,水田仅占土地面积8.7%,均为坡耕梯田,农业生产以水稻、水果为主。养殖方面,以鸡鸭为主。年近来,山寨村民外出务工超过400,是农村创收的主要渠道。 山寨村于2008年建成伏口到山寨水泥路,里程近8公里,改善了山寨交通条件,使利了村民出行。近期准备修建三条自然村水泥路,通达各个村落,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结合乡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全村安全用水问题。 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各项部署,团结一致,落实责任,各司其职,真抓实干,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取得了一定成绩。 |
双溪村 |
双溪村地处洑口乡中北部,距镇政府6公里,东邻本乡洑口村.祥銮村相接,西南于后亭村.后寨村相接。全村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196户,802人,耕地面积473亩,生态公益林4014亩,双溪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农业于外出打工,特色李果.青梅.油茶种植殖业为主。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537元,村财收入2.5万元。村党支部有1个党小组,3个支委成员,共有14人,其中女党员2人。后亭溪于官林溪环抱全村,形成了一幅天然美景。 |
后寨村 |
后寨位于洑口乡东南部,距离乡政府10公里,东与盖洋乡前湖村毗邻接,北连接盖洋乡湖头村、南连接后亭村,海拔405米,两个自然村,全村辖7个生产组,共176户,总人口567人。村土地面积10598亩,其中耕地面积568亩、山林地5883亩、果园3100亩,2012年全村村财收入1.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687元。 后寨村属山地立体气候,山多田地少,水田仅占土地面积8.7%,均为坡耕梯田,农业生产以水稻、水果为主。养殖方面,以鸡鸭为主。年近来,后寨村民外出务工超过300人,是农村创收的主要渠道。 后寨村于2004年建成伏口到后寨水泥路,里程近10公里,改善了后寨交通条件,便利了村民出行。通达各个村落,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结合乡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全村安全用水问题。 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各项部署,团结一致,落实责任,各司其职,真抓实干,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取得了一定成绩。 |
后亭村 |
后亭村是洑口乡中北方面,座落在大樟溪支流后亭溪中段之畔,距离永泰县城92公里,离乡所在地7.6公里。于德化安村.丁荣自然交界。全村辖18个生产组,共503户,总人口1873人。村土地面积36700亩,其中耕地面积1896亩、山林地5200亩、果园2200亩,2012年全村村财收入2.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我村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凉爽,雨量充沛,平均海拔219多米,具有丰富的光、热、土壤、植被等自然资源,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资源尤为突出,具备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良好基础和条件。我村以速生丰产林种植、芙蓉李.柿子.柑橘.油茶及无公害产品为主导产业。主要鲜果销售往大中小城市。为进一步推动后亭村的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新村,发展生态产业,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及精神文明需求,立足于现有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力争把洑口村建设为人居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性 |
紫山村 |
紫山村,位于洑口乡南部,与德化、仙游两县毗邻,是永泰县海拔最高的一个行政村,村部海拔近900米,最高山峰石笋硎,海拔1661米。总面积33100亩,总人口800多人。2011年9月16日,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杨岳到紫山调研,称赞紫山是一幅天然的图画。现有国家级生态林26000亩,毛竹2600多亩,优质红茶示范基地1000亩。还有国家特殊保护的红豆杉、柳杉等珍稀树种的原始森林带。 |
吉坑村 |
吉坑村位于洑口乡中部,距城关76公里,海拔220米,东与嵩口镇交界,西与梧村村接壤,南与紫山村毗邻,2013年列入永泰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全村农户数526户,总人口2036人,18个村民小组,村两委成员共10人,其中:村支委5人,村委5人(其中:交叉任职1人)。上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 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50元。全村土地面积28860亩,其中耕地面积 1280亩,林地23580亩,生态公益林10500亩,森林覆盖率达85%。村内各自然村已实现全部水泥路面硬化。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