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村位于东洋乡西南部,距乡政府3.5公里,东长公路从中横穿而过。东与长畲村相连,西与秀峰村接壤,南与秀岩村相邻,北与东洋村交界。
全村总面积3.04平方公里,辖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全村143户,597人,全村共有党员12名,村两委成员6名,在。在第四批下派干部中,鼓楼法院下派一名干部到此村挂职锻炼。
该村主要靠农业生产和外出劳务收入为主,有一半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群众热心于家乡公益事业,在建学校和修路等公益事业建设中踊跃献策献力。
该村属半高山村,海拔450米。主要物产有李果、油茶、茶叶等,其中铁观音100多亩,主要供给东茂茶业有限公司加工。另有柿子100多亩,年产鲜果100吨;甜竹300多亩,年产甜笋10多吨,畅销城关、福州等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125206 | 350000 | -- | 查看 彭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秀峰村 |
秀峰村是东洋乡海拔最高的一个行政村,位于东洋乡西南部,东与东斗村接壤,西与长庆镇梅楼村交界,南连秀岩村,北邻仑坪村。 全村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现全村辖4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278户,人口1108人,全村共有党员29名。在第三批下派干部中,县检察院下派一名干部到此村挂职锻炼。 该村部所在地海拔660米,是东洋乡海拔最高的一个村,交通方便,2005年实现通村路面硬化,2010年建成通往长庆的通乡水泥路。该村山地面积广,土壤肥沃,适合于种植油茶、茶叶等经济作物,现该村正大力发展油茶种植,2010年引进福建丰盛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种植油茶,发展势头良好。 2012该村拟为民办实事项目:1、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场所,改善办公条件;2 、开发东洋乡秀峰巅原始森林探秘与生态旅游观光点;3、加大灌溉水渠整修力度。 秀峰村现有仙妈亭一座,位于秀峰村境内,位于海拔高度仅次于莲花山的秀峰仙山顶上,始建于1707年,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亭内装有仙妈一尊,供四里八乡信男信女前往求梦占卦,保佑家人一身平安。 |
秀岩村 |
秀岩村位于东洋乡西北部,东与彭洋村为邻,西与长庆镇接壤,南与嵩口镇佳洋村和本乡长畲村相连,北靠秀峰村,距乡政府所在地6.5公里,是东洋乡人口较多的一个行政村。 全村总面积4.1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370户,总人口1494人,全村共有党员26名,村两委成员10名,是此次唯一一个与福清市三山镇上坤村对接的村。 该村属高山地区,境内中心海拔550米,年平均气温11.5度,正常年份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全村现有山地面积6500亩,有林地面积650亩,耕地面积627亩,人均耕地0.41亩,经济作物油茶400亩,茶叶300亩,李果1815亩,粮食总产量3160吨,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外出劳务收入为辅,是东洋乡人多地少的一个贫困村。 秀岩村留有太山堂一座,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堂内装有久有盛名的太山公,张圣公佛像,保护尚好,可供参观。 |
彭洋村 |
彭洋村位于东洋乡西南部,距乡政府3.5公里,东长公路从中横穿而过。东与长畲村相连,西与秀峰村接壤,南与秀岩村相邻,北与东洋村交界。 全村总面积3.04平方公里,辖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全村143户,597人,全村共有党员12名,村两委成员6名,在。在第四批下派干部中,鼓楼法院下派一名干部到此村挂职锻炼。 该村主要靠农业生产和外出劳务收入为主,有一半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群众热心于家乡公益事业,在建学校和修路等公益事业建设中踊跃献策献力。 该村属半高山村,海拔450米。主要物产有李果、油茶、茶叶等,其中铁观音100多亩,主要供给东茂茶业有限公司加工。另有柿子100多亩,年产鲜果100吨;甜竹300多亩,年产甜笋10多吨,畅销城关、福州等地。 |
长畲村 |
长畲村位于东洋乡西部,是东洋乡最边远的一个小行政村。东与嵩口镇村洋村交界,西与彭洋村接壤,南与嵩口镇村洋村交界,北与周坑村相连,距东洋乡政府8公里,向莆铁路从中横穿而过。 全村总面积6.87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132户,总人口510人,全村共有党员18名,村两委成员6名,在第三批下派干部中,市政协下派一名干部到此村挂职锻炼。。 长畲村旧属永福县霞拔乡管辖,旧称福建福州府永福县三十都,和平乡感应里双溪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隶属于周坑村管辖,1960年成立人民公社后由周坑村分出独立为长畲大队,1984年改为长畲村。 长畲村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资源丰富,其中林地总面积8390多亩,木材蓄积量8000多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90%;毛竹10万多根,李果1000多亩,年产鲜果500多吨;境内水资源丰富,建有东洋乡唯一的水电站。 长畲村现有保留清代古民居建筑5座,清朝庙宇3坐,装有清代佛像。传说中的太子石厅,厅前溪水瀑布非常美观,引来乡内外人士慕名参观。 |
周坑村 |
周坑村位于东洋乡东部,距东洋乡政府5公里,东与霞拔乡锦安村交界,西与东洋村接壤,南与长畲村相连,北与霞拔乡南坪村为邻。旧称:福建省福州府永福县三十都和平乡感应里双溪境周安乡,土改后为周坑村。 全村总面积9.75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256户,总人口968人,全村共有党员29 名,村两委成员6名。在第四批下派干部中,福州晚报社下派一名干部到此村挂职锻炼。 该村雨量充沛,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山地土壤松软肥沃,具有发展高优农业和养殖业的良好条件,现有果园面积1100多亩,森林面积7400多亩,年可产名优鲜李500多吨,青梅300多吨,还有蕉芋等,是多种经营较为发达的一个行政村。 留有《绍安庄》古寨一座,建于清同治年间,为土木结构的三落院,占地面积5亩,计有房间106间,寨右上角与左下角分别建有三层楼房高的炮楼,设正大门,两小门三个出入通道,寨内采光好,清洁美观,是一座布局合理的易守难攻的大宅院。院内正大厅悬挂着刻有《极婺联辉》四个大字渡金匾额,供世人代代缅怀。古寨地貌俊秀,左右龙、虎把守,古寨犹如一把办公椅盘距在山坳里,雄伟壮观。古寨后山碧水青山,林木翠绿挺拔,门前潺潺流水清澈见底,真是一派“绿草芳香草绿、青山秀丽秀山青”新气象。 |
仑坪村 |
仑坪村位于东洋乡西部,东与本乡东洋村相连,西与秀峰村接壤,南与莲花山交界,北与东斗村为邻,离乡政府1.7公里。 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设3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202户,总人口803人,全村共有党员23名,村两委成员6名。 由于该村村情情况较为复杂,是今年换届难点村。 主要物产有李果1000多亩,年产鲜果上千吨,柿100多亩,年产鲜果20吨,油茶300多亩,年产油茶籽30吨,还有茶叶200亩,柑桔50亩,零星竹林100多亩,甜竹占多数,是多种经营潜力较大的村。 |
东斗村 |
东斗村毗邻乡政府所在地,村部距乡政府300米,距永泰县城56公里。东与东洋村相邻,西与仑坪村、秀峰村接壤,南连东洋村寨下坪自然村,北靠乡政府。 全村总面积1.22平方公里,辖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55户,全村总人口656人,全村共有党员211名,村两委成员共6 名,在第二批下派干部中,县检察院曾下派一名干部到此村挂职。 2012年拟为民办实事项目:1、新建一座石拱桥;2、铺设一条约800米的水泥路。 主要物产水果上千亩,其中芙蓉李600多亩,,柑桔200多亩,青梅100多亩,柿100多亩,年产鲜果上千吨。 东斗村西北部与秀峰村交界处的山脚下,留有1807年始建的张圣公殿一座,建筑面积约有200平方米,后有五莲山,前有从秀峰坑流入的潺潺流泉水迎面而过,四周绿林环抱,景色迷人。殿内大堂正中三尊神像,威严逼人,信男信女前往烧香拜佛络绎不绝。 |
东洋村 |
东洋村系永泰县东洋乡政府所在地,属于东洋乡最大行政村。该村位于永泰县西北部,东与周坑村交界,西与东斗村、仑坪村、秀峰村相连,南与长畲村为邻,北与西塘村接壤。旧称:福建省福州府永福县,感应里象泽境,东洋土方。 全村总面积4.88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366户,总人口1504人,全村共有党员33名,村两委成员共10名。2010年在第三批下派干部中,市审计局下派一名干部到此村挂职。 2012年拟为民办实事项目:1、继续扩大金银花种植基地,新建一个面积25亩的姜黄种植基地;2、新建一座建筑面积约660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服务场所;3、拟铺设东洋环村水泥路。 东洋村主要经济作物有:李果1000亩,年产量可达上千吨,青梅200亩,年产量可达上百吨,柑桔100亩,年产量可达20吨,柿100亩,年产量可达50吨,还有茶叶500亩,油茶600亩,是该村群众的主要收入。东洋村属乡政府所在地,地势平坦,农田肥沃,适合种植无公害蔬菜和兴办农产品深加工厂。村内办有茶叶加工厂和茶油精制品厂和小型规模的李干加工厂,前景十分广阔。 东洋村留有卢公堂一座,始建于民国18年(1929年),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土木结构,造型美观,成尖塔形、层高10米,第一层设有戏台,第二层有卢公神像,第三层装有观音佛像。2009年重新修缮,面貌焕新,可供参观,又是一个极好的民俗活动场所。 |
西塘村 |
西塘村位于东洋乡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县道从村中穿过,是东洋乡的“窗口”。东邻霞拔乡锦安村,西与长庆镇交界,北与茂楼村相连,南接连东洋村,溪流由北向南穿村中而过。 全村总面积6.4平方公里,地貌呈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平的长廓形状态。辖3个自然村(即后限、前西塘、里西塘),12个村民小组,全村239户,总人口913人,全村共有党员29名,在第二批下派干部中,县环保局曾下派一名干部挂职此村。该村有村主干三名,村两委成员六名,其中村支委3名、村委会3名。 该村人杰地灵,如福州市房管局支部书记邓时光,亿万富翁旅港华侨黄可钦先生等。 西塘村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方便,县道直通乡政府,村水泥路干道通茂楼村,村中建有黄可钦先生捐建的教学楼和老年活动中心。村部中心海拔355米,有农田642亩,土壤肥沃,主要物产有毛竹、木材等,适宜种植李果、青梅、茶叶、油茶等品种,李果、青梅年产量可达六千担以上,毛竹立足量5万根,并有效进行山地综合开发,营造速生丰产林540亩,油茶种植已成规模。 该村原有一座石拱木亭桥,清初建,乾隆四十九年(1784)重建,位于东霞公路西塘桥下游300米处。石拱桥单孔跨径20.3米,全长29米,宽4.2米,高11米。桥上加盖木亭,两边双排木柱计40根,座倚栏杆,两端砌石阶连接古道。亭高4.6米,宽6米,长24米,是古时闽清、永泰、莆田、仙游过客休息的凉亭,总面积达114平方米,外观酷似一只大蜈蚣,形体优美。遗憾的是木亭遭火焚,仅存石拱桥。桥亭于1999年12月重建,为混凝土钢筋结构,用于保护石拱桥。 |
茂楼村 |
茂楼村位于永泰县西北部,与闽清县省毗邻,距乡政府4公里。东与西塘村相连,西与闽清县上莲乡上峰村交界,南与霞拔乡长中村接壤,北靠莲花山脚下。 全村总面积5.7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118户,总人口669人该,村共有党员19名。村两委成员6名,其中村支委成员3名,是全乡唯一女性担任支部书记的村。2011年该支部书记被批全县优秀0员。在第二批下派干部中,省国土资源厅曾下派一名干部到此村挂职锻炼。 近年来,在村党支部带领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标准要求,全村村民积极投身参加新农村建设,该村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群众生活水平有效提高。2005年被县委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该村资源丰富,境内耕地面积440亩,果园面积600多亩,森林面积2000多亩,去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500多亩,山地土壤肥沃,具有发展高优农业和养殖业的良好条件。 2003年铺设建成茂西水泥路面,改善了交通条件。2004年建成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三层框架结构的村部小学教学综合楼,村级办公和学校教学环境大大改观。 在2012年拟为民实事的项目有:1、通往闽清的机耕路整修;2、灌溉引水坝建设;3、旧宅基地垦复20亩。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