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福州 >> 平潭县 >> 白青乡 >> 国彩村

国彩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国彩村谷歌卫星地图)


国彩村简介

  国彩村地处海坛北部沿海突出部,位于白青乡中心地段,是白青乡政治、商贸、文化中心。目前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17人,总户数1033户。村里有党支部一个, 106个党员,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农村基层组织”,还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美丽乡村试点”等荣誉。
  一、编撰革命基点村简史,传承和保护红色文化
  国彩村历史光荣。原名伯塘,1951年为纪念吴国彩烈士而得现称。解放初期,本村曾涌现出无数革命先烈,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是我县为数不多的革命基点村之一。目前全省少有,全县仅有的女民兵哨所就位于本村。村两委通过国彩村革命史迹的展出,缅怀往昔,见证历史让群众记住英烈的名字,承接前辈们的关荣,去迎接崭新的世纪,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第一要务,农民收入有新路子
  村两委切实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村两委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带头创办了贻贝养殖专业合作,促进已被养殖的发展。村支书吴海英就是一个农民致富的“带头人”,他走南闯北多年,承包不少隧道工程,带了不少村民一起出去打拼,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了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党员带头示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在党员的带头示范下,富裕起来的村民们纷纷掏腰包,参与家乡新农村建设。靠近海边一带的居民,每逢台风来时都提心吊胆,生怕海浪袭击民房,在村两委的号召下,村里筹资56万元,建起了一条长450米、宽6.5米的防浪堤,使附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了保障;村里道路宽敞整洁,影剧院、文化活动广场等齐全,还建造了多个垃圾处理站,成立清扫队,定期将垃圾运出深埋。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画卷映入眼帘。村两委带领着村民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时刻努力着。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128200 350000 -- 查看 国彩村谷歌卫星地图

国彩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国彩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东占村

  东占村位于平潭综合实验区白青乡西北端,属全区五大风口之一。全村人口2986人, 全村有17个村民小组,党员52人,劳力736人。下辖土地面积36公顷,林地23公顷,岛屿:白冰岛(属天然紫菜墰生产基地)、东江沃、山礁岛、坪洲岛、孤螺岛、苦屿岛,其中大崇岛还占有一个沃口。以上这些岛屿这几年来基本没有发展渔业生产,只有小部分村民能在这些岛屿上讨点小海养点贻贝,但收入甚微。大部分村民的经济收入还靠外出打工,村财收入几乎为零。   

南盘村

  南盘村地处白青乡偏西南方,以自然环境形片(仙埕自然村、南沃、北沃),也是白青乡唯一的一个台风避风沃,东邻南门顶至山寨顶一带林地,西面领海与苏澳镇、大练乡相望,且有上百亩养殖海域,南领平原镇榕山村交界,北邻玉堂村交界。   全村总户数356户,总人口1088人,党员20人,劳动力735人,其中等待就业有260人,南盘村以渔业生产为主,全村有大小渔业捕捞船只几十艘,千吨级以上钢质运输船有十多艘,属白青乡十个行政村中的一个渔业村。   

国彩村

  国彩村地处海坛北部沿海突出部,位于白青乡中心地段,是白青乡政治、商贸、文化中心。目前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17人,总户数1033户。村里有党支部一个, 106个党员,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农村基层组织”,还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美丽乡村试点”等荣誉。   一、编撰革命基点村简史,传承和保护红色文化   国彩村历史光荣。原名伯塘,1951年为纪念吴国彩烈士而得现称。解放初期,本村曾涌现出无数革命先烈,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是我县为数不多的革命基点村之一。目前全省少有,全县仅有的女民兵哨所就位于本村。村两委通过国彩村革命史迹的展出,缅怀往昔,见证历史让群众记住英烈的名字,承接前辈们的关荣,去迎接崭新的世纪,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第一要务,农民收入有新路子   村两委切实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村两委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带头创办了贻贝养殖专业合作,促进已被养殖的发展。村支书吴海英就是一个农民致富的“带头人”,他走南闯北多年,承包不少隧道工程,带了不少村民一起出去打拼,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了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党员带头示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在党员的带头示范下,富裕起来的村民们纷纷掏腰包,参与家乡新农村建设。靠近海边一带的居民,每逢台风来时都提心吊胆,生怕海浪袭击民房,在村两委的号召下,村里筹资56万元,建起了一条长450米、宽6.5米的防浪堤,使附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了保障;村里道路宽敞整洁,影剧院、文化活动广场等齐全,还建造了多个垃圾处理站,成立清扫队,定期将垃圾运出深埋。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画卷映入眼帘。村两委带领着村民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时刻努力着。   

岱峰村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白青乡岱峰村,白青乡政府所在地,北邻本乡白沙村,南隔本乡国彩村,三面临山、一面临海,历代以渔业生产为主的渔村,曾经为平潭县渔业先进村,早期村支书陈木兴同志、陈明生同志系属省、市、县劳模,全村现有425户,1336人,分有三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45人,男女劳力568人,外出280人(从事建筑工程及各行业务工),在村260人(从事海上运输和海上捕捞作业),待业28人,现有0正式党员39名,预备党员1名(女),其中正式女党员5名,党支部书记1人,付书记1人,支委1人,村委主任1人,付主任1人(女),委员由支委兼任。   随着改革开放,大部分村民发展钢质船17艘,从事海上运输业,总吨位达12万吨,其余以工程建设和海上捕捞业为主。   为方便村民文化娱乐活动,村两委筹资修建花园广场1个,总面积达2500多平方,各个设施正予完善。   上世纪80年代末,我村属民间对台小额贸易的起点村之一,为促进两岸交流起到一定作用,继而在本村澳口南北修建三个防浪坡,总长大400多米,以供渔业生产需要,由于98年的一场强台风的袭击,把约100米的南防浪坡冲毁,经过多方努力,得到上级有关部门核准审批,广大村民积极捐资,9月份将动工修建三级渔港防浪坡150米,为渔业生产提供方便,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   

白沙村

  白沙村位于白青乡北部,距白青乡政府驻地1公里,西距丰田村300米,南距岱峰村400米,与白胜村毗邻,东西临海风景,白沙村沃口总面积300000平方米,总共605户,约2000多人,男997人,女1003人,60岁以上共130多人,村有三组村民代表,共32人,全村主要从事海上物流运输商业为主,出外务工,近海捕捞和内海养殖生产活动并将带动村经济的腾飞。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白沙村是海防对台工作最前沿阵地,1998年,白沙村是岚岛民间最早自发兴起对台贸易的村落之一,鼎盛一时的对台小额贸易活动,为民间积累了雄厚的资本,成为当时两岸交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白沙村经历了从海防战备前线到努力推进-缓和,对两岸和平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009年,换届新班子,在林爱民书记兼任村主任带动下想使村貌焕然一新,本村环村公路总长2.6公里,新建起的白沙村老人活动中心总占面积220平方米。新建起“长安堂”占面积900多平方米,在沃湾顶新建“海景公园”总面积3.5亩,拉起全村路灯300多盏,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龙头,促进了社会主义美丽的乡村。    白沙村党支部配套齐全,共有正式党员53名,女党员7人,挂职-1人,党支部兼村主任1人,支委3人,村委副主任1人,村委2名,大学生村官1名,其中女性干部3名,支部班子成员团结,有经验组织协调能力,较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白胜村

  白胜村地处平潭县白青乡东北部,背靠白青尖峰山面朝大海,全村总人口2438人,劳动力988人。全村主要以海洋渔业、海产品养殖业及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白胜村民风淳朴、好客,风光秀丽,靠近附近海域的大嵩岛,每年均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全村还保留为数较多的平潭传统建筑——石厝,别具平潭地方特色。  

青峰村

  青峰村位于白青乡东北角,南与白胜村接壤,是处在平潭县最北端,麒麟岛的顶端。青峰村拥有土地430余亩,耕地面积23.2亩,辖区有620户人家,社会人口有2182人。全村有两条南北水泥路与县道道相通。我村设一个党支部,共有51名党员。该村以近海捕鱼主,青峰村的海产品得到平潭县人民广泛的称赞,渔民们捕上的海鲜经常是供不应求。    青峰村以近海捕鱼为主,农耕种植为辅,主要是靠拉网捕捞经济鱼类为主要经济收入,涉及作业海域有一千多米。春夏是捕鱼旺季,能捕到虾,蟹,石斑鱼,昌鱼,比目鱼等经济价值颇高的鱼类。养殖海域有18余亩,由于青峰村常年刮风不适合海水养殖,所以村里没有以海水养殖为经济收入的。青峰村地处海边可耕种的土地不多,从事农耕的村民种植的是地瓜,花生这些作物,一般都是自给自足。   


国彩村特产大全




国彩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