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181111 | 350000 | -- | 查看 东埔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道北村 |
道北村位于龙高半岛中南部,三山镇西南部,距福清市约32公里处,距三山镇区3公里,距离福清核电站约10.5公里。东接大真线,西连港头镇后卓村,北靠横坑村,南临港头镇陈库金兰自然村山界。渔平高速公路横穿村东西方向。 (一)人口 全村由道周、北郭2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1人,党员20名,村干部6人,现有农业户数198户,共计农业人口828人,男有403人,女有425人.实有劳动力人数596人,其中女性劳动力人数182人,外出务工劳动力人口28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 (二)自然条件 村域整体地势呈北高南低的形态。高差在20米范围内。水源充足,土质肥沃,山清水秀,全村总面积有1.29平方公里,村内共有耕地85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1,林地60亩,农作物以蔬菜、花生、地瓜等作物种植为主。 (三)经济发展 2012年道北村经济产值60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50万元,第三产业及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45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9400元。道北村水资源丰富,北林水库作为福清核电站一级引用水源保护,水域面积475.25亩。水库周边有4家淡水鱼产品养殖场。 (四)乡村建设 道北村村庄建设用地主要由住宅建筑用地和道路用地组成,全村现状建设用地约15.96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96.55平方米。 1、居住建筑用地 全村现状住宅建筑用地12.40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77.69%,人均约152.71平方米。村内新建建筑较多,以砖混结构为主, 2、公共建筑用地 全村现状共有公共建筑用地1.53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3.78%,人均约2.79平方米。现状公共设施主要有:村部一座(用地面积约0.56ha)文化站、服务站和调解室等。老人会1个(用地面积约0.28ha),卫生所一个(用地面积约0.06ha)。村内有宗祠一座,教堂一座,村民的体育运动中心一个(用地面积约0.26ha),老人活动中心一座,以就近满足村民的需求。村内目前无综合市场、影剧院等公共服务设施。 3、道路广场用地 全村现状共有道路广场用地面积1.70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10.65%。全村共有乡村公路6公里,其中水泥路面5.5公里,三山镇区到道北村主干道有6米,两个自然村村内的道路主要以3--4米宽。 |
韩瑶村 |
韩瑶村地处三山镇西南部,相距镇区约有12公里,有7个村民小组,228户,总人口841人,现有两委干部5人,0正式党员20人,村民代表30人,属沿海地带。土地总面积260亩,其中耕地面积260亩,林地710亩,水面养殖500亩,海洋总面积3000亩,2013年全村村财总收入30.39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2922元,本村以养殖业及第三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韩瑶村与道北村、任厝村、后郑村、瑟江村、北陈村、嘉儒村、东埔村相邻。 |
任厝村 |
任厝村简介 任厝村位于三山镇东南部,距镇区约有7公里,全村辖有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50余户,总人口1288人。福州市卫生村、生态村,系五星级党支部,福清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三山镇计生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示范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示范村。现有两委干部5人,市、镇挂职委员各1名。0党员48人,村民代表38人。村内有耕地393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32亩,林地238亩,农作物以蔬菜、花生、地瓜等作物种植为主。全村下辖3个自然村,分别是任厝、斗门头和南厝。本村以农业种植和第三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任厝村现主要有任、何、林三氏,村民自古勤劳朴实,敢为人先,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村内各项事业取得稳步发展,2013年全村村财总收入为14.2万余元。全村社会总收入3473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3579元。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在广大海外侨胞、社会成功人士的热心帮助下,在村两委班子的积极努力下,先后完成了村办公大楼、群众休闲活动健身路径、村老年协会活动中心、饮用水安全工程、增设变压器等工作,全村道路实现了硬化,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
后郑村 |
后郑村是一个行政村,26个村民小组,总户786户,总人口3046人,辖区面积2.5平方里。 1、村组织建设情况: 村支部成员4人,村委成员4人,总共8人。老人协会成员5人,党员 60人,村民代表57人,其它农业合作社一个,各种组织机构人员配备齐全。 2、耕地、林地、滩涂情况:耕地面积1900亩,其中田地900亩,招转田地550亩,林地300亩,滩涂1000亩,其中430亩已属于村集体发 包 收入 。 3、水 利 和农业基础设施情况:水库1座,四孔水闸1座,两孔水闸2座 ,小型2孔水闸3座,农机路3公里,大型河道3000米。 4、村基础设施情况:村委楼一座660平方,老人娱乐场所一座1000平方,学校一座1500平方,卫生所一座120平方,骨灰楼一座80平方,水泥路5500米,路灯线路4000米80盏。 5、村财和村民收入情况:村财收入主要围垦发包,每年平均10万元左右,村民人均收入在7500元左右,主要外出打工和农业收入。 |
瑟江村 |
瑟江村简介 瑟江村位于三山镇东南部,相距镇区8公里,东邻高山镇洋门村、西邻东郭村、南邻高山镇薛港村、北邻江厝、白鹤、海瑶村,本村辖有9个自然点,拥有3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55户,总人口5885人,耕地面积3620亩,海滩地700多亩,海面养殖面积1000亩左右。2013年度全村经济总收入19485万元,人均收入15010元。 瑟江村有悠久的历史,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74年)由新厝镇漆林迁居而来,至今有900多年的历史,全村翁姓为主,目前我村华侨遍布全球,其中以东南亚居多。有“三十六天井”、“叶相公读书处”闻名于福清,更有瑟江村的“板凳龙”于2008年被列为福建省民间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瑟江小学创办于解放前30年代,是周边几个乡镇中率先办起的第一所中心小学,当时生源来自薛港、塘北、三山等周边10多个乡村。瑟江初级中学创办于1973年,生源来自东郭村、瑟江村、江厝村和白鹤村。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侨和贤人志士热爱家乡之情与日俱增,先后重新选址建起了教学设备齐全的中学、小学,以及健身园和老人活动中心。渔平高速公路横穿瑟江海滩,目前瑟江村正在建设一条环村路连接高山镇区,今后定会给瑟江带来开发和引资的好机会。 瑟江村在两委的正确领导和海外华侨、贤人志士的大力支持以及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下,村容村貌日新月异。瑟江是三山镇第一个铺上水泥路、架设路灯的乡村,还重修宗祠和两个分支祠,一所乡村卫生院,新建的五层高的村委楼矗立瑟江村中心,其他各项事业也蒸蒸日上。 |
北陈村 |
北陈村位于龙高半岛中南部,三山镇东北部,距离福清市约45公里,距三山镇6公里。 全村辖2个自然村,总人口2652人,党员54名,村两委共7名。近年来,北陈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整体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村两委扎实工作,不畏困难,敢于创新,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把一个落后贫穷的面貌焕然一新。由于多年来村领导干部的努力,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北陈村先后被评为“福州市文明村”、“平安村”、“福州市生态村”、“福清市五星级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
嘉儒村 |
嘉儒村位于龙高半岛三山镇西北部,全村总人口5865人,版图约2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547亩。毗邻东龙湾温泉与东壁岛旅游度假村,福清嘉儒风电场就座落在我村。全村辖8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10名,村民代表61名,党员103名。村财收入11万元。嘉儒村曾先后荣获福清市先进集体、福清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福清市平安村、福清市先进民主法治村等荣誉,并连续10年被福清市委评为“五星级”党支部;2008年被列为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村务民主管理示范村。 |
东埔村 |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