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福州 >> 福清市 >> 渔溪镇 >> 南屿村

南屿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南屿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屿村简介

  南屿村是个老区村,位于渔溪镇东部,距离渔溪镇区约2.5公里,全村共有237户,人口975人,其中外来人口总数为50人,村域总面积239.24公顷,农林用地94.11公顷,水域及其他用地132.06公顷。全村党员数23人,村两委成员5人,为三星级党支部。本村主要产业为农业,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有大片的临水区域,淡水养殖与畜禽养殖有一定规模,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水产养殖与畜禽养殖。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畜牧业和养殖业以及在国内外经商、务工收入。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181113 350000 -- 查看 南屿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屿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南屿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南屿村

  南屿村是个老区村,位于渔溪镇东部,距离渔溪镇区约2.5公里,全村共有237户,人口975人,其中外来人口总数为50人,村域总面积239.24公顷,农林用地94.11公顷,水域及其他用地132.06公顷。全村党员数23人,村两委成员5人,为三星级党支部。本村主要产业为农业,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有大片的临水区域,淡水养殖与畜禽养殖有一定规模,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水产养殖与畜禽养殖。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畜牧业和养殖业以及在国内外经商、务工收入。  

前亭村

  前亭村位于渔溪镇东北部,临近324国道,面积约53.3公顷,耕地259亩,人口825人,215户,共6个生产小组,村两委现有干部5名,全村共有党员23 人。多年来村两委干部致力于新农村建设,被评为福清市平安村,通过福州市级生态村验收,被授予四星级党支部称号。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和外出务工,主要种植蔬菜、龙眼等,龙眼种植面积约20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120亩海滩租赁,年收入6万元。前亭村村民文娱生活活跃,有农家书屋及村级公共活动场所,体育健身器材完备,村民经常自发性开展文娱活动,百姓安居乐业。  

钟前村

  钟前村是个边远山区,距福厦路约11公里,下辖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68户,总人口526人。村两委干部4人,党员26人,村民代表24人。现有计生协会会员35人。    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差,村里大部分都搬到镇上。目前农闲村里剩下的人数寥寥无几。因为孩子在镇上读书,老人得去照顾孩子;年纪稍轻点的得去赚钱。只有在果树收成的时候才会偶尔看见一两个老年人心疼那自己辛苦培育的果子会回去摘点给孩子尝尝。果树大多以枇杷为主,也有少许的龙眼。    虽然如此,我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仍然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紧紧围绕“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民自治,政策推动,优质服务,综合治理”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开展宣传教育,健全管理网络,拓宽服务渠道,提供优质服务,有效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步上村

  步上村位于渔溪镇北部,全村人口约726人,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共有5人。全村有耕地477亩,林地1927亩,是一个中等偏小规模的行政村。目前全村共有党员24名,系三星级党支部。该村地处建新水库下游,环境优美,村容整洁干净,民风淳朴,村民都能和睦相处,凝心聚力,共同发展。  

东际村

  东际村位于渔溪镇镇西,海拔500多米的山止,距镇区8.5公里,总面积1.4万亩,辖3个自然村,人口832人,村两委干部4名,党员38名。全村大部分面积为林地,森林覆盖率高。村内人烟稀少,大部分的村民陆续迁移至渔溪镇区置房务工经商,少部份村民走出国门,在海外务工经商。  东际村与南屿村、前亭村、钟前村、步上村、建新村、南升村、后岐村、渔溪村、红山村、苏田村、上张村、双墩村、上郑村、下里村、柳厝村相邻。  

建新村

  建新村位于渔溪镇中西部,属革命老区重点基点村,也是我市重点库区移民村之一,距324国道约5公里,辖8个自然村,427户1585人,全村党员40名。村内山清水秀,乡风文明,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环境优美。近年来,村党支部深入推行“168”党建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双承诺双满意”党建品牌建设活动,每个党员结合本人实际,承诺在环境保洁、治安巡逻、矛盾调解、扶贫帮困等方面为群众排忧解难,引导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进村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先后被福州市授予文明村、卫生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省级小康库区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南升村

  南升村是个半东张水库移民村,位于渔溪镇西部,距离渔溪镇区约1.5公里,西部属沿海丘陵山地地势较高,其它地方较为平坦,流经本村河流主要有竹溪、建新水库的灌溉渠。全村共有203户,人口830人,村域总面积0.023平方公里。其中,下楼、下南楼自然村为东张水库库区移民,以黄、伍姓为主。全村党员数28人,村两委成员5人,为福清市三星级党组织。全村有五保户1户1人,城乡低保户4户,零就业家庭5户,残障人士1人,全村村民富裕程度在职本镇属于中等水平,民风淳朴,主要农作物为水稻、蔬菜、花生、龙眼、枇杷。  

后岐村

  后岐村位于渔溪镇东南部,下辖山辔、北后岐、南后岐、北郎官、南郎官5个自然村,人口约2220人,姓氏以林、郑、黄为主。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水产养殖、经商、出国务工等。水产养殖业较发达,郎官村有千亩水产养殖基地,养殖品种以对虾为主;背靠后岐山、郎官山,有林地资源,当前以种植生态林为主;村民0国务工、经商人员较多,民间资本较雄厚。  

渔溪村

  渔溪村位于渔溪镇区,地处324国道旁,面积1.25平方公里,有耕地300亩,全村25个村民小组,932户3387人,现有党员110名,支部委员7人。渔溪村依托良好的区域位置优势,科学合理布局,将镇区统一规划和旧城改建同步进行,利用商业旺镇和原有工业小区的优势,发展大型超市和餐饮服务业,全村已初步形成了以工贸、加工业、餐饮服务业、运输业、养殖业、劳务输出等产业为主的六大功能区域。2010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11亿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8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8650元。根据福州市和福清市的部署,我村被列为福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双百工程”示范村,近年来,先后荣获了“文明村镇”、“爱国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福州市民主法治村”、“福清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5年至2008年,我村党支部连续四年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2007年至2009年,我村被评为“先进集体”。  

红山村

  红山村地处渔溪镇南部,北接下里村,东临渔溪农场,南邻新厝镇棉亭村,辖黎斜村、潭边村、赤岐村、鼎灶下村、霞姚村、半洋村等6个自然村,共851户3046人,分成25个村民小组,全村党员56名。324国道分村而过,距市区18公里,交通便捷。村内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洁,自然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先后被授予“福州市级生态村”、“四星级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全村占地面积7467亩,其中耕地面积1352亩,山林面积5563亩。   东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日气温25度,光照充足,夏长冬短,气候温和,冰雪罕见,霜冻较少,雨水充足,年降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 利于植物的生长,全村绿化覆盖率达59.4%。    红山村是农业生态村,主导产业是种植业。几年来,村里利用丰富的地理资源和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主要以种植龙眼、枇杷、蔬菜、花生、水稻为主。全村拥有700多亩龙眼、枇杷、香蕉等果树,年产量约76吨。全村干群依托良好地区域优势,充分利用农田地势平整、水利条件较好的优势,树立“经营农业”理念,“168”党建工作机制为抓手,以“双培双带”和新农村建设为载体,鼓励一批党员致富能手带动,创办了联合体开发种植瓜果蔬菜,形成了红山村蔬菜基地,安置本村劳动力232人,为促进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来,村两委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对全村进行系统性、整体化规划。村两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通过上级拨补、一事一议等多方渠道筹资,投入290多万元拓宽各自然村主干道,现已全面实现水泥硬化,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投资12万元,完成建新水库红山段清淤工程,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通过开展“家园清洁行动”,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逐渐达到环境净化、村庄绿化、道路亮化、家庭美化的效果,面貌焕然一新。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安置区的建设,详细规划,强力打造赤岐小区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投资69万元,兴建村委会大楼,健全各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新机制,创造了和谐、完善、便捷的村级服务体系。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投资9万元,将元村委会大楼进行整改成集文化、健身和休闲三位一体的文体活动中心,其中文化中心内设阅览室、娱乐室、活动室、卫生室等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健身中心设有室外健身路径和健身器材和;休闲中心主要进行草坪绿化、安置石椅等,为人民群众休闲健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苏田村

  苏田村位于渔溪镇福厦路西侧,交通便利。全村共有7个自然村,650户,总人口2500人,全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设苏田村党支部,有党员61人,苏田村总面积约为2900亩,其中农田面积约1012亩,山地面积约1500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蔬菜、花生、龙眼、枇杷,主要养殖鳗鱼、非洲鱼、鸡、鸭等。  

上张村

  上张村位于福厦路西侧,交通便利。村下辖21个自然村,总户数1633户、人口5598人,全村共有37个村民小组,党员102人;上张村总面积为3.2平方公里,其中农田面积1200亩,山地面积3400亩;全村主要农作物为水稻、蔬菜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以种植龙眼、枇杷和柑橘等林果业;2012年村财政收入约10万元。  

双墩村

  双墩村是一个革命老区,位于福厦路63公里处,与渔溪镇镇区仅一路之隔,交通便利。全村占地面积2.3平方公里,共有14个自然村,下辖16个村小组,共980余户,3500多人,其中正式党员72人,预备党员2人,村干部7人。总耕地面积约1180亩。全村主要农作物为水稻、蔬菜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以种植龙眼、枇杷和柑橘等林果业。2012年全村的经济总收入达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8900元。   

上郑村

  上郑村地处渔溪镇村结合部,下辖一个自然村,面积1800亩。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20户,人口1580人,其中劳动力700人,常年外出务工约100人。村党团组织健全,党支部是三星级支部,现有党员44人,村委班子5人。上郑村现有耕地约200亩,农户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蔬菜种植、外出务工、少量养殖,个别农户发展有商业或加工业。  上郑村与南屿村、前亭村、钟前村、步上村、东际村、建新村、南升村、后岐村、渔溪村、红山村、苏田村、上张村、双墩村、下里村、柳厝村相邻。  

下里村

  下里村处于国道324公路与渔平高速公路交汇点,下辖6个自然村,人口2813人,面积1.4平方公里,党员61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后备干部2名。村两委干部7人,是四星级党总支部。全村以农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共有耕地386亩,村内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洁,乡风文明,交通便捷,该村曾先后获的“福清市先进集体”、“福清市民主法治村 ”“平安村”等荣誉称号。  

柳厝村

  柳厝村位于渔溪镇区南侧,与镇中心相邻,在324国道的东侧,交通便利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全村共有8个自然村,671户,总人口2317人,总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全为平坦地带,东南面靠海滩地,共有耕地1400多亩,均为水田,种植粮食作物为水稻,经济作物为蔬菜、花生等。村两委组织健全,共有两委干部7人,系福清市三星级党组织,多个自然村村部有属于自己的“老人会”,活动场所建设良好,基层设施完善。  


南屿村特产大全




南屿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