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村坐落于镇东部,辖北山、蔡厝口、山头、西山、安生5个自然村,有8个村民小组,835户,2543人。村委会驻蔡厝口,以原大队名为村委会名。清属长兴里北头保,1943年属长兴乡五山保,1950年属第四区竹山乡,1959年属布塘村公社竹山大队,1961年析队仍称竹山大队,属果园公社。1987年改称竹山村委会,属五显乡。耕地2516亩,农果并举,产稻谷、甘薯、花生、龙眼等。境内有十二龙潭、明、清祈雨石刻和奉祀闽王王审知的广利庙。有小学和卫生所,简易公路接同安——竹坝公路。
全村的经济发展以农为主,蔬菜种植业是村民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随着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厦门蔡厝口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竹山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村民的收入也日益增加;随着厦门国际银行的建设和北辰山景区的后续开发,必将为竹山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强新的发展后劲。相信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竹山的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村委会地址:竹山村蔡厝口里 邮编:361100 联系电话 13600929138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212110 | 361000 | -- | 查看 竹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垵炉村 |
垵炉村地处同安区东北部,五显镇政府所在地,辖两个自然村,有九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1000亩,人口1870人,党支部有5个党小组,党员84人,是2007年市级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重点村、2008年福建省新农村建设 “百村示范”联系点。 2010年村财政收入2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600元,高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自来水入户率、医疗保险参保率、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3.5%;计生工作达标;无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成效显著。昔日“脏、乱、差”的古老穷乡得到有效地整治,逐渐转变成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小康村、文明村、模范村、精品村。先后获得了“福建省文明村镇”、“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民主法制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还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村党支部先后被省、市、区授予“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 村委会地址:垵炉村垵炉里1号 邮编:361100 联系电话 13950082822 |
布塘村 |
布塘村地处镇南部,辖布塘、陈钦辽、棋盘厝、竹仔林、赵厝、缉仔亭、彭美、美安、大溪9个自然村,有14个村民小组,1209户,3602人,村委会驻布塘。以驻地村名为村委会名。清属同禾里郭田溪(大溪)、后田样保。1943年属同禾乡布塘保。1950年为布塘乡,1961年为布塘大队,属果园公社。1984年改称布塘村委会,属五显乡。有耕地1461亩,农果为主,产稻谷、甘薯、花生、龙眼、桃李等。境内有高龄土矿。村设小学、幼儿园和卫生所,同安——新圩公路经此。 村委会地址:五显镇布塘村布塘里 邮编:361100 联系电话 15980954889 |
店仔村 |
店仔村位于五显镇东南部。下辖店仔、杜厝李、卫生连、上铺、过山埔、田坂下6个自然村,有14个村民小组,797户,3415人。村委会驻店仔,以驻地村名为村委会名。清属同禾里郭田溪(大溪)、后田洋保。1943年属同禾乡布塘保和公安乡松泽保。1950年属第四区型行宫乡。1959年析置店仔大队,属布塘公社。1960年属汀溪公社,1961年属果园公社。1984年改称店仔村委会,属五显乡。耕地1771亩,农果并举,产稻谷、甘薯、花生、龙眼、桃李等。“店仔种”为同安悠久龙眼品种。有胶水、纸箱厂。设小学、幼儿园和卫生所。境内有清代建筑的方形土楼和人民公社时期修造引水石渡槽。简易公路接同安——新圩公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店仔村迎来了全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银鹭第二条生产线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高产值项目先后落户该村,彻底改变和优化了店仔村的经济结构,也为店仔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环村道路、东溪流域整治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村民的生活条件,为店仔的发展增强了后劲。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依靠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店仔的面貌正在发生也必将发生崭新的变化。 村委会地址:店仔村上路里 邮编:361100 联系电话 13950079222 |
后垄村 |
五显镇后垄村地处同安区五显镇东部,五显至北辰山中间地段,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全村有5个自然村(即:后垄、山头后、新山、小后垄、石厝),13个村民小组;现有常住人口2152人,714户。 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近年来,随着土地整理、水利设施建设的深入开展,后垄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显著改善,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旧村改造的全面展开,道路建设、房前屋后绿化以及房屋拆旧建新等一系列举措,让后垄面貌有了巨大的变化。相信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依靠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后垄的明天定将更加美好。 村委会地址:后垄村南里36号 邮编:361100 联系电话 13806075445 |
后塘村 |
后塘村是五显镇的一个行政大村,也是老区基点村。位于五显镇东北部,东至军村、西至明溪、南至上厝、北于竹坝接壤。全村总面积2702.7亩,6个自然村:后塘里、后坝里、坂垄尾里、过溪里、白石仔里、寨仔山里。16个村民小组,967户,有党员89人,村民代表45人,总人口3525人,拥有一座二层小学教学楼,学生数165人,教学配备较完整。 全村的经济发展以农为主,经济收入逐年增加。通过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和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老区山区建设,旧村改造已基本完成。村内道路全面硬化,主要道路两旁已全面绿化,所有出入道路均已安装路灯,真正做到了村庄绿化、道路硬化、夜间亮化、路面整洁,全村上下社会治安稳定,村容村貌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善,社会文明和谐,一个整洁、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逐渐成形。 村委会地址:后塘村后塘里1号 邮编:361100 联系电话 13850023000 |
军村村 |
军村村位于五显镇南部。辖军村、东行、乌石、下埔、田厝、后埔、下辽、撬内、新下辽9个自然村,有18个村民小组,2781人。村委会驻军村,以驻地村名为村委会名。清属长兴里杏村保。1943年属长兴乡军村保,1950年为军村乡,属第四区,1959年为军村大队,属布塘公社,1961年属果园公社,1966年更名东升大队,1980年复名军村大队,1984年改称军村村委会,属五显乡。耕地1764亩,农果并举,产稻谷、甘薯、花生、龙眼等。境内有同安五显中学,设小学、卫生所,同安——辽野公路过境。 全村的经济发展以农为主,经济收入逐年增加。通过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和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军村的旧村改造已基本完成。村内道路全面硬化,主要道路两旁已全面绿化,所有出入道路均已安装路灯,真正做到了村庄绿化、道路硬化、夜间亮化、路面整洁,全村上下社会治安稳定,村容村貌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善,一个整洁、美丽、文明和谐的军村正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村委会地址:军村村军村里200号 邮编:361100 联系电话 13850059292 |
明溪村 |
五显镇明溪村位于五显镇东北部,是五显镇最大的行政村,全村有农田3530亩,山林11900亩,其中生态林9471亩。现有常住人口3827人,辖12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现有党员94名。近年来,在村党支部带领下,村“两委”积极作为,以村民为主体、村级组织为保证,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村级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明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三秀山蔬菜专业合作社、菌秀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绿野生态农产品联合产销合作社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带动村民近2000参与农业专业化生产,村民个人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均大幅提升。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明溪的各项社会事业也加快发展。依托老区村建设,明溪村实现12个自然村村村通硬质化道路,安装路灯113盏,健身路径3套,新建文化活动室1个,篮球场7个,房前屋后硬化29870平方米,群众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义务教育逐步发展。辖区现有一所小学和幼儿园,在校学生约300人。昔日的老区村正逐渐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村委会地址:明溪新村9号 邮编:361100 联系电话 13860159067 |
上厝村 |
上厝村位于五显镇西南部,辖马塘、上厝、新泉、潘厝4个自然村,有7个村民小组,564户,1653人。村委会驻上厝,以驻地村名为村委会名。清属长兴里荷炉保,1943年为长兴乡上厝保,1950年属第四区明溪乡,1959年析置三明大队,属布塘公社,1984年改称上厝村委会,属五显乡。耕地943亩,农果并举,产稻谷、甘薯、花生、 龙眼等。设小学、卫生所,简易公路接同安——竹坝公路。 近年来,随着五显大开发大建设的推进,上厝村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依靠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全村的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村内道路全面硬化,村级文化园建设加快推进,自来水、有线电视实现100%全覆盖;辖区内企业加快发展,吸纳富余劳力转移能力不断增强;全村上下社会治安稳定,村容村貌显著改善,社会文明和谐,一个整洁、美丽的新上厝正逐渐显现出生机和活力。 村委会地址:上厝村上厝里 邮编:361100 联系电话 13859979723 |
三秀山村 |
三秀山位于五显镇西北部,仅辖三秀山自然村,有2个村民小组,77户,242人。清属长兴里竹坝保,1943年属长兴乡后塘保,1950年属第四区明溪乡,1964年城关公社为安置知识青年,在此建立三秀山农场,1973年安置南安山美水库移民在此设一生产队,1984年三秀山农场划归果园乡,1991年经县政府批准,成立三秀山村委会,简易公路接同安——竹坝华侨农场公路。 作为全镇唯一的移民行政村,三秀山的经济发展以农业和劳务输出为主。近几年来,在村两委班子和一批经济能人的带领下,以厦门市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拉动村民收入大幅提升;移民后扶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两条环村道路全面硬化,门前屋后全面绿化,村主要路口均已安装治安监控。一个道路硬化、村容整治、生活安定、社会稳定的三秀山正以崭新的面貌欢迎各方宾客的到来。 村委会地址:三秀山村1号 邮编:361100 联系电话 13860158233 |
四林村 |
四林村位于五显镇与汀溪交界处,地处同安区汀溪主道路旁,现处于同安二环路四林地段北侧,东与明溪村相邻,西与大同镇交界,南与西洋、宋宅村相连,北与汀溪镇交界。全村共有8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农户668户,总人口2288人,外来人口1668人,全村总面积3.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13亩,全村现有“三资”企业30多家,第三产业68家;辖区内的义务教育发展迅速,从四林小学走出去的大、中专毕业生达100多人;村民生活已达小康水平,多次被市、区、镇评为文明单位、双拥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计生先进集体。 村委会地址:四林村新宅里 邮编:361100 联系电话 13850028975 |
溪西村 |
溪西村地处五显镇东北部,毗邻新圩镇,背靠省级风景名胜区北辰山和竹坝水库,距镇政府10公里。全村现有人口3045人,辖溪西里、辽野里、东塘里、东浦里、谭内里、吾头里、大尖里7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党员人数80名。全村拥有耕地1900多亩,山地7000多亩。其中耕地以种蔬菜为主,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山地一部分开发旅游,一部分种水果。 溪西村先后获得市、区、镇的各项表彰十多次。08年被评为厦门市第十一届文明村、厦门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示范村、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此外,还获得同安区 “平安同安”建设先进单位、同安区村级班子好搭档、 “先进基层党组织”、“军民共建社会义主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村委会地址:溪西村溪西里 邮编:361100 联系电话 13850059715 |
西洋村 |
西洋村位于镇西南部,辖岭下、东市、竹仔林、新安、新厝、刘厝、坪山、新店8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2039人。村委会驻岭下,以片村西洋为村委会名。清属长兴里安岭保,1943年属长兴乡西洋保,1950年属第四区西洋乡,1959年置西洋大队,属城关公社,1980年复名西洋大队,属果园公社,1984年改称西洋村委会,属五显乡。耕地1490亩,农果并重,产稻谷、甘薯、花生、甘蔗、龙眼等。 近年来,随着五显大开发大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西洋村的经济结构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万益皮革、政泰阳伞、大宏汽车驾训等一批规模较大、产值较高的企业进驻,工业经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升;旅游产业持续壮大。同安影视城加快建设,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旅游年收入近千万元。农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实现户户通自来水和有线电视,自然村道路硬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村卫生所建设日益完善,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随着五显“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西洋村正迎来全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信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西洋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村委会地址:西洋村岭下里1号 邮编:361100 联系电话 13859932755 |
宋宅村 |
宋宅村位于五显镇西南部,辖宋宅、塘边、宋南、下许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932户,2746人。村委会驻塘边村,以自然村宋宅为村委会名。清属长兴里荷炉、安岭保,1974年属长兴乡塘宅保,1950年属第四区西洋乡,1959年析置胜利大队,属布塘公社,1961年属果园公社,1984年改称宋宅村委会,属五显乡。耕地1781亩,农果并举,产稻谷、甘蔗、花生、甘薯、龙眼等。设小学和卫生所,简易公路接同安——竹坝农场公路。 全村经济以农业为主。近年来,随着五显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井开挖、东溪流域整治等一批农业基础设施相继完成,农业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幅提升;禹州房地产项目加快建设,发展村内道路全面硬化,城镇化步伐日益加快。社会治安不断巩固,全村上下呈现出安定稳定的发展局面。社会文明和谐,一个整洁、美丽的新宋宅正在逐渐成形。 村委会地址:宋宅村塘边里324号 邮编:361100 联系电话 13950072111 |
竹山村 |
竹山村坐落于镇东部,辖北山、蔡厝口、山头、西山、安生5个自然村,有8个村民小组,835户,2543人。村委会驻蔡厝口,以原大队名为村委会名。清属长兴里北头保,1943年属长兴乡五山保,1950年属第四区竹山乡,1959年属布塘村公社竹山大队,1961年析队仍称竹山大队,属果园公社。1987年改称竹山村委会,属五显乡。耕地2516亩,农果并举,产稻谷、甘薯、花生、龙眼等。境内有十二龙潭、明、清祈雨石刻和奉祀闽王王审知的广利庙。有小学和卫生所,简易公路接同安——竹坝公路。 全村的经济发展以农为主,蔬菜种植业是村民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随着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厦门蔡厝口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竹山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村民的收入也日益增加;随着厦门国际银行的建设和北辰山景区的后续开发,必将为竹山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强新的发展后劲。相信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竹山的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村委会地址:竹山村蔡厝口里 邮编:361100 联系电话 13600929138 |
下峰村 |
下峰村位于镇南部。辖下峰、上峰、寨阳、美珠堂、下欧坑、新丰、新泉7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1118户,3375人。村委会驻下峰,以驻地村名为村委会名。清属长兴里峰寮保,1943年属长兴乡五显保,1950年属第四区五显乡,1959年析置五联大队,属布塘公社,1964年属果园公社,1984年改称下峰村委会,属五显乡。耕地1652亩,农果并重,产稻谷、甘薯、花生、龙眼、桃子等。境内有五显中心小学、村幼儿园和卫生所。同安——新圩公路经此。 近年来,随着五显工业区开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下峰村迎来了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以康师傅矿物质水项目为代表的一批大项目落户下峰,加快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同安职业技术学校的落户,填补下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空白,也提高了五显全镇的教育水平。一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建,巩固了下峰的农业基础地位。随着五显新行政中心的建设,下峰村正逐渐成为五显新的经济政治中心,也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村委会地址:五显镇下峰村下峰里199号 邮编:361100 联系电话 13666051999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