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头村位于常太镇西部,现有耕地面积385亩,山地面积3800多亩,果园面积1540亩,总人口1200多人,共有268多户,分为9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58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龙眼,主要经济支柱是食品加工和对外务工。近年来先后取得荣誉2013年文明村、2010年区文明村、2006区平安村庄、2007年区平安村、2008年2011年2012年镇先进党支部。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6900多元。我村特色产品是枇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302100 | 351100 | -- | 查看 埔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党城村 |
党城村位于常太镇西北部,现有耕地面积404亩,山地面积110多亩,总人口1480多人,共有315多户,分为14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54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主要经济支柱是枇杷种植,劳务输出收入。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900多元。近年来先后取得荣誉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民营兵。我村特色产品是枇杷,价格4元/斤。 |
利车村 |
本村位于常太镇利车村部,全村面积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450亩,山地面积4780多亩,滩涂面积3800亩。总人口1658多人,共有418多户,分为1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78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种植果树,主要经济支柱是枇杷。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7688多元。我村特色产品是枇杷,价格5元/斤。 |
照车村 |
照车村 位于常太镇东部,全村面积 8.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655亩,山地面积10688多亩。总人口1856多人,共有391多户,分为8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68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橄榄、龙眼,主要经济支柱是枇杷。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9980多元。近年来先后取得荣誉省级移民文明村。我村特色产品是枇杷,价格6元/斤。 |
东太村 |
东太村位于常太镇北部,东到利车山脚,西到半厘山,南到东圳水库湾,北到张公庙。全村总人口0.13万人,劳动力0.062万人,其中外出劳动力0.036万人。耕地面积0.034万亩,林地面积0.076万亩。主要经济作物为枇杷等果树,果树、林业为我村主导产业。 |
东青村 |
东青村位于常太镇北部5公里处,有14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425户,2045人,党员91名。全村有山地12300亩,耕地520亩。村民的经济收入以枇杷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外出人员600多人,主要从事美容美发、食品加工、食堂承包等第三产业,年可创收入600多万,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838元。 近年来,东青村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可喜成绩,先后被确定为“市级村务公开示范点”、“市级创建农廉示范村”、“村两委干部‘双述双评双公开’区级试点村”;荣获“莆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城厢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城厢区文明村”、“城厢区平安村庄”、“城厢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城厢区先进民兵营”等荣誉称号。 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党员干部“三比三看”创先争优活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战役”库区养殖场整治“零强制拆除”;实施“党员素质工程”,创建“农家书屋”党风廉政建设图书角,建立现代“网络开放式教育点”,设立“党员服务室”和“流动党员网上管理服务平台”,开通“村务公开网站”,实行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六步工作法”,认真执行“四项建设”、“五要工程”和户代表制度。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全村生活条件和环境不断改善,近年来共投资500多万元,加快实施村道、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老人活动中心和安全饮水村村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庄新房鳞次栉比,环境整洁优美,道路平坦畅通,人民安居乐业”的宽裕型小康目标。 |
坑洋村 |
坑洋村地处常太镇西南部21公里处,有3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182户,765人,党员32人。全村耕地面积130多亩,山地面积4000多亩,枇杷种植面积1500亩。村民的经济收入以枇杷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外出人员330人,主要从事食品加工、食堂承包等第三产业,年可创收入500多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328元。 近年来,坑洋村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可喜的成绩。曾荣获 “城厢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城厢区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
常太村 |
常太村面积 1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826亩,山地面积9966多亩。总人口3652多人,共有710多户,分为5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118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主要经济支柱是枇杷、部分在外经商。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7000多元。近年来先后取得荣誉省级移库区民先进集体。我村特色产品是枇杷,价格6元/斤。 |
侯山村 |
侯山村地处常太镇西北部3公里处,有12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326户,1626人,党员65人。全村有山地面积7692亩,耕地面积626亩。村民的经济收入以枇杷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外出人员1081人,主要从事食品加工、食堂承包等第三产业,年可创收入600多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729元。 近年来,侯山村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可喜的成绩。2011年荣获“莆田市村村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
渡里村 |
渡里村位于常太镇西北部,全村面积 7.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86亩,山地面积10516多亩。总人口2084多人,共有397多户,分为7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68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主要经济支柱是餐饮业。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1230多元。近年来先后取得荣誉农商行信用社。我村特色产品是顶外坛红姑,价格1000元/斤。 |
松峰村 |
老区革命基点村——常太镇松峰村位于城厢区西北部,地处东圳水库东岸,东圳水库拦河坝横跨我村虎歧底组;辖区内交通便捷,县道城石线横穿而过,距离城区最近仅3公里;全村有13个村民小组,划分为10个片区,498户,1616人;党员89人,其中预备党员1名;村干部7名,其中支委5名,村委3名,1人交叉任职,村聘用干部1名。全村耕地面积365亩,山地面积12000亩,枇杷种植4500多亩。全村劳力大多在家,主要从事枇杷种植,人均水果收入3000元以上;外出务工人员占全村人口的20%,在外主要从事食堂承包、餐饮业等。松峰村党支部一班人敢于担责,积极作为,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在镇党委、政府以及村干部的充分发动下,群众反响热烈、投工投劳、捐款集资,利用库区移民、新农村建设等政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2010年3月,松峰村被城厢区委、区政府授予“文明村”;2010年5月,松峰村被列为市级100个中心村之一(由市司法局挂钩);2010年7月,松峰村党支部被镇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2010年10月,区委、区政府授予松峰村生态保护战役“先进集体”。 |
马院村 |
马院村位于常太镇北部,全村面积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68亩,山地面积12600多亩,总人口1150多人,共有245多户,分为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63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林业、果树,主要经济支柱是外出经商、务工收入,劳务输出收入。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7000多元。近年来先后取得荣誉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文明村。我村特色产品是枇杷,价格4元/斤。 |
岭下村 |
岭下村位于常太镇西南部,全村面积9.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662亩,山地面积13682多亩。总人口1998多人,共有468多户,分为4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89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主要经济支柱是枇杷。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7585多元。近年来先后取得荣誉省市中国示范村、平安库口先进村、城厢区平安村庄、城厢区先进民兵营。我村特色产品是枇杷,价格6元/斤。 |
顶坑村 |
顶坑村位于常太镇西北部,全村面积5.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12亩,山地面积1685多亩。总人口1893多人,共有442多户,分为10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75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7576多元。近年来先后取得荣誉省级移民文明村。我村特色产品是枇杷,价格6元/斤。 |
内东坪村 |
内东坪村人口0.0626万人,外出务工0.0272万人,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主要经济支柱是食品加工、外出务工。我村特色产品是枇杷,价格6元/斤。 |
过溪村 |
过溪村位于常太镇西部,全村面积9 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4000亩,山地面积1994多亩,总人口1447多人,共有320多户,分为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65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主要经济支柱是枇杷。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7226多元。我村特色产品是枇杷,价格5元/斤。 |
下莒村 |
下莒村位于常太镇西北部,全村面积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40亩,山地面积7680多亩,总人口1994多人,共有445多户,分为9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86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龙眼,主要经济支柱是枇杷种植,劳务输出收入。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6900多元。近年来先后取得荣誉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民营兵。我村特色产品是枇杷,价格6元/斤。 |
埔头村 |
埔头村位于常太镇西部,现有耕地面积385亩,山地面积3800多亩,果园面积1540亩,总人口1200多人,共有268多户,分为9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58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龙眼,主要经济支柱是食品加工和对外务工。近年来先后取得荣誉2013年文明村、2010年区文明村、2006区平安村庄、2007年区平安村、2008年2011年2012年镇先进党支部。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6900多元。我村特色产品是枇杷。 |
溪北村 |
溪北村位于常太镇西北部,全村面积 7.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880亩,山地面积8000多亩,滩涂面积6000平方米。总人口2195多人,共有483多户,分为8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101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主要经济支柱是食品加工、外出务工。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6600多元。我村特色产品是枇杷,价格4元/斤。 |
南川村 |
南川村村位于东圳水库西北部,全村面积5.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475亩,山地面积9600多亩。总人口1586多人,共有382多户,分为9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53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水稻,主要经济支柱是枇杷和第三产业。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9560多元。我村特色产品是枇杷,价格6元/斤。 |
洋边村 |
洋边村位于东圳水库南部,全村面积6.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60亩,山地面积6525多亩,总人口1658多人,共有360多户,分为9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86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主要经济支柱是枇杷、劳动力转移、经商,劳务输出收入。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9800多元。近年来先后取得荣誉省文明村、先进党支部、十佳最美乡村、调解先进村。我村特色产品是解放钟枇杷,价格5元/斤。 |
长基村 |
长基村位于东圳水库南部,全村面积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95亩,山地面积6879多亩,总人口2213多人,共有520多户,分为11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96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主要经济支柱是果树种植业,劳务输出收入。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6938多元。近年来先后取得荣誉2008、2009、2010常太镇先进党组织、2012年城厢区创先争优先进党组织、2013年度省移民局平安村庄。我村特色产品是枇杷,价格6元/斤。 |
金川村 |
金川村位于常太镇西北部,全村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25亩,山地面积13800多亩。总人口1744多人,共有327多户,分为8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40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橄榄、毛竹,主要经济支柱是毛竹、竹笋。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6000多元。我村特色产品是枇杷,价格6元/斤。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