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山村概貌
杏山村系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涵江区北部边陲,在秀丽、壮观的灯炉寨瀑布群山麓,北面的崇山峻岭与福清市永泰县接壤,南邻大洋村,离大洋乡所在地仅有两公里路程,东西分别与琼峰村、崇兴村相依,离福清国道只有22公里,距区城50多公里。
村风交融着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村民们素来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勤劳朴实,人们长期和睦相处,密切往来,互相帮扶,和衷共济,同谋致富之业,有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村属的灯炉寨水库蓄水35万立方米,周边森林茂密,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大半个乡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农田用水都源于此。而且风光旖妮,瀑布壮观磅礴,山奇水秀,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辖区内创办于2007年的笛韵森林人家,年可接待3万多人次游客,荣获福建省首届“十佳”森林人家、福建省“三星级”森林人家和福建省“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经营单位。
杏山村现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8座,古民居“三雕”景观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村落中社公庙、旧巷与民谣、山歌、树叶奏乐、庙会比比皆是,交融出村落独特的魅力,西湾古厅现辟为大洋民俗馆,里面展览富有浓郁特色山乡文物。如今集土洋特色于一身的现代化民居也纷纷拔地而起。
杏山村盛产优质大米、蔬菜,枇杷等水果漫山遍野。村民们有种植香菇、蘑菇等食用菌的丰富经验,竹、木器成品或半成品精致玲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村民们不满足在本土发展,纷纷举足外出打工,出外经商和出国谋生异军突起,是一支不容小觑的潜在力量。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303200 | 351100 | -- | 查看 杏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霞洋村 |
霞洋村概貌 霞洋村隶属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位于涵江区的最东部,东与福清市东张镇接壤,西与坂洋村毗邻,南与新县镇白伏村接壤,北与南岭村、琼峰村一山之隔。距涵江区政府有60多公里,离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县道甘吉线贯村而过,距福厦路仅17公里。 全村80多幢欧式风格,中式庭院的漂亮别墅背靠青山、门绕碧水,错落有致。成为省农村优秀秀小区示范村,以莆田市、涵江区两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为契机,精心打造山青、水秀、村洁、路通、人和的环境友好型新农村。 霞洋村现留有清代古民居3处,“三雕”景观资源丰富。村落中的洛阳宫、龟峰寺古色古香,画栋雕梁,金碧辉煌,展示精湛高超的建筑艺术。我村的自然景观更是闻名遐迩,17棵千年古松,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位于三层际的2处瀑布群挂在山麓的半山腰中,分为3层,每层间隔约40米,瀑布展宽六七米不等,湍急的水流从瀑布台阶下落,宛如水帘横挂,水柱击打磐石,顷刻魔幻般变成一颗晶莹剔透的水花,随风飘落,好一个“大珠小珠落玉盘”之美景。在瀑布群周围,群山环绕,绿荫蔽日。全村溪道平稳,沿岸风光无限,极具漂流开发前景。 |
莲峰村 |
莲峰村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涵江区大洋乡北部,距涵江城区45公里,距大洋乡26公里,紧邻莆田瑞云山省级森林公园。全村总人口623人,分8个村民小组156户,劳动力326人,总面积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3多亩,山地面积1万多亩,其中生态林7000亩,枇杷1200亩,是一个人少地广,村落分散的革命老区村。人均收入3900元,主要靠农业(种植枇杷、红菇)及外出务工收入,村级集体经济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收入。村内可开发资源有:坑平洋坑瀑布群、潘坑瀑布、地下温泉、宋朝薛奕武状元墓、宋朝妈祖庙、四个古山寨等,莲峰村党支部曾经是福、莆、永第一支党支部,2010年被评为省级生态村。 |
瑶山村 |
瑶山村概貌 瑶山村座落在涵江区的北部山区,平均海拔350米,年平均气温17.8摄氏度,东与大洋村接壤,距省城福州55公里,西与车口村交界,北靠贵山岩,南邻可山村。 迈入村庄,一条通往涵江的公路直窜而过,四周环山,东有南山森林,西有虎头山,南有乳母山,北靠贵山(又称狮头山),中间恰如盆地,虎头山下隐有十二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悬钟岭水库,是全村一千多亩农田水利灌溉的支柱,大大改善了农田灌溉和生产运输,通过持续的努力,农业基础设施项目逐渐配套,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改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后劲。 瑶山以其古老神奇的土地,悠悠而厚重的历史,展现出“往事越千年”的风采。宋代的山区原属兴化府广业里,辖地有座明清时代的古建筑—水头宫,创建于宋淳熙年间,占地面积可达二千多平方米,宫殿宏伟,流传着宋宝清廉官史陈忠与他夫人姚氏的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深受民间信仰,2006年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自然的巧妙,境内有座狮头山(今称贵山岩)峰顶奇岩怪石,千奇百态。有一个天然的古榕洞深宽几十米,革命时期是闽中游击队枪械修理所,洞前有座庙宇奉祀玄天上帝和观音菩萨奉供游人上签求佛。每逢春雾迷漫,顽石披纱,洞窟涌烟,涧涧清泉,涓涓,如玉鸣泉濑,盛夏登岩,挥汗成珠,但至岩顶,暑气全消,若用泉泡一撮清铭茶香透入胸臆,凉风沁入人心腺,烦恼遁迹,劳顿驱除,秋日登高,满山硕果累累。 |
崇兴村 |
崇兴村简介 崇兴村位于福清、莆田、永泰三县市交界处,隶属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东连乡政府驻地;南接著名文物保护单位“水头宫”;西邻永泰县;北至福清后溪地界。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崇兴村旧时为兴化府通福州之交通要道,古道尚存,为山石铺就,时下还有福清市后溪一带村民从此通行。 这里民风淳朴,邻里和气,人与人之间相处和谐,互帮互助,从早即有一家困难众人相帮的良好风气,走进村内,一派整洁,明朗之象,空气十分清新。 我村现有将军亭,太子桥等遗迹存留,传说某朝太子出游时在我村东洋溪桥头遇刺身亡,其护驾将军得知凶讯即在圣塘山自尽,人们叹太子年少夭折,命为“太子桥”,又在将军尽忠处修亭一座称“将军亭”,以为敬念,至今在古道上还留有将军赶路时留下的十八个巨大脚印,称“十八踏”。 兜率寺,又称“九重寺”,为福州鼓山分寺,旧时有院九座相连,香火鼎盛,从山下向寺中望去,隐隐有“佛光”显现,正殿之地下有洞一人多高,通至山下小溪旁。 仙姑庙,座落于我村樟楠山,飞檐绣柱,画栋雕梁,结构精美,香火鼎盛。 这里山高峰峻,有“云岩山石窟”,“十二重坑晨雾”,“黄坝千年古榕”等胜迹,身临其境,仿佛如在仙府。 这里物产富饶,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终年气候温暖,无环境污染,所产各类果蔬、稻米乃至禽畜无一不是品质上乘,色香味俱佳在莆田地方无出其右。 凡到过这里的人都说,这里的山最美,这里的水最清。这里的天最蓝,的确是旅游观光产业开发的好地方。 |
杏山村 |
杏山村概貌 杏山村系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涵江区北部边陲,在秀丽、壮观的灯炉寨瀑布群山麓,北面的崇山峻岭与福清市永泰县接壤,南邻大洋村,离大洋乡所在地仅有两公里路程,东西分别与琼峰村、崇兴村相依,离福清国道只有22公里,距区城50多公里。 村风交融着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村民们素来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勤劳朴实,人们长期和睦相处,密切往来,互相帮扶,和衷共济,同谋致富之业,有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村属的灯炉寨水库蓄水35万立方米,周边森林茂密,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大半个乡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农田用水都源于此。而且风光旖妮,瀑布壮观磅礴,山奇水秀,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辖区内创办于2007年的笛韵森林人家,年可接待3万多人次游客,荣获福建省首届“十佳”森林人家、福建省“三星级”森林人家和福建省“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经营单位。 杏山村现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8座,古民居“三雕”景观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村落中社公庙、旧巷与民谣、山歌、树叶奏乐、庙会比比皆是,交融出村落独特的魅力,西湾古厅现辟为大洋民俗馆,里面展览富有浓郁特色山乡文物。如今集土洋特色于一身的现代化民居也纷纷拔地而起。 杏山村盛产优质大米、蔬菜,枇杷等水果漫山遍野。村民们有种植香菇、蘑菇等食用菌的丰富经验,竹、木器成品或半成品精致玲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村民们不满足在本土发展,纷纷举足外出打工,出外经商和出国谋生异军突起,是一支不容小觑的潜在力量。 |
琼峰村 |
琼峰村简介 琼峰村位于涵江区大洋乡东北部,东与南岭村接壤,西与杏山村相隔,南与大洋村、坝头村丘陵相毗邻,北面背靠高山峻岭与福清市、永泰县共一山之遥,距涵江城区60公里,距大洋乡2.5公里 全村地域面积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32亩,山地面积9300亩。现有人口1480人,辖9个村民小组332户,劳动力804人,党员53人,其中女党员11人。农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及外出务工收入,2012年人均纯收入4259元,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仅靠上级转移支付收入,是一个村落分散的革命老区基点村,是闽中司令部的发源地之一。村内有宋代状元、明朝古民居、严氏宗祠、故井、“三雕”、科坪原始森林、高山草地、多级瀑布百叶溪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 |
南岭村 |
南岭村简介 南岭村系莆田市涵江大洋乡的一个最边远的行政村,位于涵江区东北部的最边陲。东与福清市接壤,距福清市区25公里,离福清南少林寺只有2公里,西南与琼峰村相毗邻,离莆田市区有70多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也有7公里,北面背靠崇山峻岭与永泰县地界仅合山之隔,离永泰县城约30公里。 自古以来,山林植被就极为丰富。在革命战争年代里,闽中游击队占据天时、地利、人知,曾在这一带转战,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常常令敌人措手不及,闻风丧胆。著名的老鹰尖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极具开发潜力。境内山高林茂,洞幽水秀,空气清新,风光无限,石头形状万千,乱真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珍稀植物漫山遍野,拾手可得,白鹭、白鹇、雉鸡等动物成群结队,自由翱翔,悠闲嬉戏,为景区增添了勃勃生机。 南岭村现留有清代古民居十多座,“三雕”艺术独具匠心,不拘一格。村落中祠堂、古桥梁、古井、旧巷与民谣,山歌,简易器乐、庙会交融出山乡的特色,有极强的吸引力。南岭宫建筑工艺精巧,技术高超,不失为山沟沟里的一支奇葩。广大村民寄托吉祥,崇尚真善美,弘扬正气,把博爱这种传统精神风貌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南岭石拱桥已有上千年历史了,虽经无数次洪水的冲刷,仍然岿然不动,完好无损,足见造桥技艺之高超。南岭石板路是解放前漳、厦、泉、莆等地的人前往福州的必经之路之一,漫长的石板道光滑细腻,记载着历史的沧桑和人民的力量的无穷。 |
大洋村 |
大洋村位于莆田市东北部边陲,是大洋乡人口最多的一个行政村,乡政府所在地,是大洋乡政治、文化、交通和经济贸易中心。东与坝头村接壤,距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只有18公里;南依着坂洋村、可山村的丘陵地带;西傍着挺拔威武的贵峰,与瑶山村、崇兴村呈插花地而耕,离省级森林公园——瑞云山只有5公里,离莆田市区约60公里;北靠着杏山村和琼峰村的崇山峻岭,距灯炉寨瀑布仅2公里。 大洋中学、大洋中心小学以及老人文体娱乐协会均设立在本村境内,无不散发出浓浓的文化气息。本村村民自觉地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以“-”为做人的基本准则,遵纪守法,勤劳淳朴,诚信博爱,人们长期在一块生活、生产,结成了亲密的友谊,彼此互相学习,关心和帮助,形成“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良好村风,曾多次被上级有关部门授予诸如“示范合格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殊荣。有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原闽浙赣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就设在本村,本村曾是当时闽中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在那内忧外患的岁月里,多少中华优秀儿女在中国0的领导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浴血奋战,为农奴的翻身,民族的解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现在,闽中司令部纪念馆理所当然地成了我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洋村现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20多座,古民居“三雕”艺术景观匠心别具。村落中祠堂、古井、古拱桥、旧巷与民谣、山歌、树叶器乐、庙会交融出山乡的特色,具有诱人的魅力。本村境内,最近改建和重建的善扬宫(市文物保护单位)、万安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建筑的风格,寺庙古色古香,金碧辉煌,气势恢宏,展示了民间建筑艺术的精湛和高超,其间,供奉着“齐天大圣”、“释迦文佛”等神像,村民们有选择地吸取古代文化精华,一种祈求吉祥、崇尚真、善、美,弘扬民族正气的氛围笼罩着村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村两委在上级的领导下,念好科学发展这门经,致力于调整产业结构,种植优质水稻和蔬菜,综合粮蔬效益,创造高产、增收。有计划地种植优质食用菌,并打通销售渠道,帮助菇农创效益,品质优良的枇杷漫山遍野,每到收成季节,硕果累累挂满枝头,果农们喜上眉梢。3家服装加工厂生产正酣,并准备继续改进,引进资金、设备和技术,为创办一批管理规范、技术先进、规模合理的企业目标创造条件。村民还不满足在本土打拼,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纷纷外出经商,在省内外承包的加油站、医院、商场等就有80多家,到外国谋生的就达300多人次,是一支令人欣慰的致富生力军。 |
坝头村 |
大洋坝头少数民族隶属莆田市涵江区,系与闽中游击司令部旧址附近,东与坂洋、下洋两村毗邻以大洋造纸厂隔界;西与大洋度口接壤;南向石苔村庄与善扬宫;北靠琼峰南岭山庄。 全村有上下坝头(下坝头上下厅系明朝建造的)、坪底、后坑、汀埔等五个自然小村,门前溪畔环绕在好山好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村民善良勤劳,表现俭朴治家,不嗜赌风,总之被誉为福建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坝头村处于莆、福、永三县交界处,人文旺盛,繁衍长绵。以郭氏回族为例:于唐贞二年,由汾阳王郭子仪之裔孙嵩公自河南固始县奉汾阳王之香火入闽新宁县(即今长乐县芝山落户,为纪念回族始祖而建汾阳王庙奉供之。其后代官居户部侍郎之恂公又迁仙游大蜚山下,后裔又迁仙游碧溪。直至入闽十四世祖惟高公又于北宋乾兴年间徒进莆田魏塘郭埭(即今郭庄)其后裔闻名于世者有南宋初之郭义重、南宋末之郭道卿、元初之郭 炜先后均授朝 旌表为孝子,后人誉之为魏塘三孝子。故坝头郭姓有门第联写道:1、汾阳世第,魏阙名家(魏阙指魏塘两个孝子阙)2、魏阙家声大,屏山世泽长 多种经营是本村的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稻米,农业方面以种香米为主,在大米当中算是米中之王,既营养又可口,是一种特殊的大米。 油菜籽是经济作中一种绿色的作物,同时也是没有污染的植物油,全村每年种植100多亩,市场上供不应求,是当前城市居民必具的植物油料,全村每年可收入500多担。 磨菇也是主要经济来源,每年种植5万平方米,近几年来在市场上是一种绿色的菜类食物,营养价值极高,又可防癌的食物。 莴苣是一种没有污染的绿色蔬菜,本村每的种植200多亩,除本省采购商外还有外省的商贩到本村来订合同购买。 山地开发,本村充分利用荒山草地,栽种巨尾桉,植种500多亩,这种树林速生树在5年之内,就可以生长成林,经济价值是收入较高,本村逐年将扩大栽植面积。 毛竹也是本村的经济来源之一,它的特点是繁殖快,成本低,效益大。 养殖方面,全村养殖蛋鸭5000多只,全年产值蛋类5万多斤,还有家养鸡鸭6000多只。 本村有一座天然的花纲石矿,整座山石有1平方公里,每年能开采5万多方的石籽和石材用料,交通方便,大卡车可直通至石场。 |
孝池村 |
孝池村概貌 孝池村系涵江区在大洋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涵江区北部在莆田至永泰省道中段,路旁一公里的莆田闻名的凤山山下。东是风光秀丽的老鹰山,西接莆永省道,南是莲峰村,北通大洋乡,距乡所在地15公里。 孝池村有明朝古民居:是明朝“孝宗1488年间建造的。距今有520多年的古民居。是土木结构的庭院。是现代保持最完整的民间古迹。宫殿式构造,分上厅、下厅、四合院、天井、走廊。整座拥有居室八十余间,雕梁画栋,厅前院前都是巨大石条砌成台阶,柱樽石浮雕着各种故事、动物、花草在当时堪称高超水平。秀丽的山水正合宋朝宰相王安石的诗中名句而在大门-一对联曰:“一水护田把绿浇,两山排闼送清来”。下厅拥有六扇门、门板上有清代名人张琴亲笔书写的《朱子家训》全书。实属难得的古迹。其二:六角烽火亭,烽火亭位在清庭雅居屋后一华里山上,不知建于哪个朝代,亭立山顶最高峰,可以监视四周道路、隘口。如有敌人来侵就在亭中烧火放烟警示民众提防。现代即为古迹,亦可观光。其三:老鹰山顶观天下:老鹰山位于清庭雅居之东南三华里,山高800多米,仅次于瑞云山,山顶最高处有一巨石,石中自然凹下一潭有清泉涌上故古人取名仙井。其四:圣云山奇松怪柏,在老鹰山中间有一处石崖,崖右中间有几株奇形怪相的松柏,枝于弯曲相抱形状确似醉汉打醉拳,人称为“醉松”。 其五:近视公亭千年古松,此景即在明古居南向半华里,因周围全是稻田中间浮起一墩形似卵,故取名为“田岛”岛上有两株巨大的千年古松,主干要六个人牵手才能合围。树形似龙伞,十分美观,岛上终年细草细菌,中间有一古老的“近视师公亭”。此景大大地装扮着孝池村的秀丽风姿,实属为自然景观。 村中盛产枇杷、柑桔,板栗,香菇、蘑菇,有多才的艺人,如雕刻、编织等产品供不应求。 综上景观真可谓: 凤山六景古迹稀,赏心悦目足称奇。 莫道山川无景色,柳暗花明谁人知。 |
瑞云村 |
瑞云村简介 瑞云村系涵江区大洋乡第四大行政村,位于涵江区北部,在风景秀丽、景色怡人的瑞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麓,东与车口村毗邻,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北与永泰县接壤,西与院埔村交界,南与可山村的虎头山相接,距区政府所在地60公里,属山区丘陵地貌。 瑞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瑞云山境内,地质结构为中生代白垩纪年代火山爆发时所形成的火山岩,主峰海拔有1080米高,是福建省登山协会指定的登山地点之一,是登山、攀岩等挑战生命极限的好去处。公园内奇峰罗列,怪石嶙峋,各种景物惟妙惟俏,有玉女梳妆、天狗吠日、老君望月、香炉石、大象山、双乳峰、动物世界名目繁多,数不胜数,公园内还有桫椤、红豆杉、四角竹等珍稀植物。 |
车口村 |
车口村简介 本村位于大洋乡中部,与集镇距离2公里,东与瑶山村及大洋粮站相邻,西接瑞云村,南与可山林场接壤,北靠瑞云山风景区。 房前绿波荡漾,屋后青山葱郁,干部团结奉献,村民勤劳善民,民风纯相和谐。大洋敬老院设在本村部,尊老爱幼风气蔚然成风。97年被授予莆田市“学美岭先进村”;97年、99年、2000年被评为“莆田市计划生育示范村”;2000年被评为“莆田市第八届文明村”、06年被评为“莆田市巾帼科技示范村”。 车口村处于莆、福、永三县交界处,是211县道与大江公路交汇处,交通便捷,人文旺盛,繁衍长帛。以范仲淹纪念堂为例,车口村民范氏人口300多人,他们的祖先于唐贞观年间自河南迁入。范氏村民为继承祖先美德,勉励后人,建立纪念堂,供奉这位历史伟人,并提供游人参观。 除范氏祠堂外,村内还有一座建于明代的贵峰岩,贵峰岩海拔980米,历史悠久,景象状观,这里供奉着玄天上帝,常年香火旺盛,解决战争年间,这里曾是闽中游击纵队地下兵工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每年吸引数十万文人上山游览。山下建有一座观音亭,观音亭是大洋乡元宵节民间活动的中心点之一,元宵节期间,各处信众香客汇集此地,这里人山人海,歌舞升平。 本村辖入瑞云山森林公园,拥有4棵千年古榕,三棵千年杜鹃,万亩草场,还有一座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古桥渠。 |
院埔村 |
院埔村概貌 院埔村系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涵江区西北部北面与永泰县接壤,南邻昆山村,东于瑞云村相邻,西至满长村,瑞云山省级森林公园永兴岩风景区隶属本村辖区,离大洋乡政府所在地六公里,距涵江区50多公里。。 村风交融着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村民们素来善良朴实,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和睦乡里,相互帮扶,给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全村森林茂密,山清水秀,有得天独厚的永兴岩自然风景区。 院埔村现留明代古建筑的赖氏宗祠、隆兴院,历史悠久,村落中还有明、清建筑的洪广堂、瑞峰庙,每年庆赏元宵十分隆重。。 永兴岩以高大达百米以上裸露石骨构成,谲诡魁奇洞骇之观的地貌则极少见,令人叹为观止,岩有石狮、石象、香炉、玉女梳桩、生命之源、生命之门、双乳峰、仙猪携仔、天犬吠目、将军守门等峰皆极肖。 永兴岩的奇胜不止于石奇、泉则更奇、岩的绝顶峰上泻下一道飞泉,其下嵌岩凹入,传说古代有石洞深达十里,游人可持点燃的篾芒进去游览,后因山鬼为厉,白昼现形、祸及近村。众祷于张真君,祈求除之。张真君显灵除其鬼怪,并以巨石封其洞妖魔,洞口构木屋,春夏间飞泉如曵匹练,秋冬间霏霏檐溜如挂珠帘。它从百米高的顶岩悬空溅落于屋前天然石井中,水石共鸣,岩宇回音,旋律和谐如奏天乐,绕梁不散。 |
可山村 |
可山村简介 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可山村位于莆田市最西北边境的秀丽山区,盘居于雄伟的虎头山下,东和新县镇的大所接壤,西与昆山交界,南邻新县镇的文笔村,北连瑶山。 可山村自古至今村风文明,纯朴、真挚,好人好事层出不层,助人为乐蔚然成风。环境宁静优美;山峰清秀高峻,流水欢腾深远。有令人感叹万千的“送君送到可居坪,红米团白米果君作饭”的可居坪。有令人留连忘返的“送君送到过洋埔,看见鸳鸯戏水塘”的过洋埔。真可谓:“春的姹紫嫣红,夏的流萤似火,秋的尽染层林,冬的-霜月”。展现可山村一年四季无限风景! 本村地杰人灵,各类人才辈出,本村历史上的一九五六年曾获得农林牧模范村荣誉,本村干部林文樵同志曾荣获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省民兵积极分子光荣称号。一九八一年,一九八三年本村妇女主任柯朱金荣获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高级医师林兆棋,医德高尚,医术精益求精,有多篇医学论文获奖。追朔民国初期,本村也有两位名医,人称林岩生、林文一生。分别精通中草药、针炙逆疗法。 可山村建筑有著名的马塘宫,悠久的桥头佛公,闻名的护架将军亭。其中马塘宫,画梁雕栋,古色古香,巧夺天工,原建筑还建有龙宫、龙王殿,屋顶双龙戏珠活龙活现十分逼真。 远在光绪24年莆田有一好县官,为民造福,深入可山为柯、黄、林在大石上刻下六碑一沟为山界,以安民心,现为文物保护。 |
昆山村 |
昆山村概貌 昆山村位于大洋乡西南部,是永兴岩风景区相邻的村庄,距乡政府8公里,东与可山村接壤,北与院埔村交界,西邻孝池、莲峰两村,南邻新县镇乾顶村。 昆山以其古老神奇的土地,悠悠而厚重的历史,展现出“往事越千年”的风采,有一个明朝建筑的“仙师楼”,清代建筑的“白凤亭”,俗称“有求必应观音亭”,每逢初一、十五是人们求签问佛的圣地。昆山村又是闽中司令部遗址周围边的村庄,在解放战争年代,参加游击队战斗的有:陈汝行、吴池、罗金荣、陈琼英,陈琼英同志曾经是闽中游击队的通信员,该同志现已退休健在,以上四位同志曾为新中国解放立下汗马功劳。 迈入村庄,那巍巍的国家级生态林保护区,山高峰峻,钟灵敏秀,远近山峦起伏有致,绵延不绝,层林叠翠,幽深邃峋,那石笋正笔直地刺同天空,大有一飞天之劲。仙人靴四平八稳地竖在山间。悠悠自得地观赏这神奇、诡丽的天公造物,聆听那如歌如泣的瀑布声,山脚下有一条3公里多的天然漂流之所在,溪的两旁怪石嶙峋,是发展漂流的好地方,还有一个省级待建工程——乌溪水电站。 座落村道两旁有一对千年不败的古榕树,虽历经沧海桑田,但至今蓬勃茂盛,大有老当益壮之感,令人感叹。其躯干扭曲,离奇古怪,皮层刻裂,还有小洞相连,小孩们可从小洞自由出入。需十人以上牵手合抱,冠盖浑圆,青翠欲滴,荫庇数十米,清风袭来,沙沙作响,二十四小时为来往的人们招手致敬,古榕树的旁边还有六棵千年的油杉群,时刻陪伴那一对千年的古老榕树,是我们涵江区最大古树园之地。 |
满长村 |
满长村概貌 满长村系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一个行政村。位于涵江区北部的一个村庄,在旅游区永兴岩背面山麓之下,东与院埔瑞云山峰接壤,西与兔洋村景点益豪公司交界,南邻昆山村和莲峰村,北连永泰县青云山11公里。 一村两宫的来历:真武宫、壶山宫,真武宫是龟穴,壶山宫是蛇穴,据传说每逢初一十五,龟蛇相会,水气山雾如炊烟,蓬蓬浮浮,周围奇峰怪石,在这隐隐约约之中,恍惚见到龟和蛇等都在张牙舞爪,是活灵活现有生命的东西了。本村建筑二座宫庙,真武宫座南朝北,创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明亦曾重修过,仍保持着旧的建筑风格。壶山宫创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曾重修过三次,仿木土结构的建筑物。真武宫门前有座石笔架山,形象与笔架十分相似,据老年人回忆此笔架山历来就是这样。 在明末清初时,盗匪出没时常,政局动荡不安,故整个村庄周围建起石墙土寨,一处白隔头冲天寨,一处牛鼻孔寨里,便于避难和防御土匪。 满长村具有奇特天然风景点。四周环山、叠翠、奇峰怪石,形态万千,各种怪石重重叠叠,约有二公里长五六十米高,整整齐齐,真似屏障,故称“围屏石”。又有两颗石珠象挑担一样,会摇动,不会掉下,故称“仙挑石”。离地面约有三丈多高的悬崖峭壁中藏有一个洞,洞口向西,每逢春天这里有数千只燕子飞来飞去,由于洞居平腰,故称燕鸟岩洞。 登上山峰,古树叁天,森林阴翳,一座座奇山怪石凹凸五处起伏,确似五条鲤鱼,鱼头向天,由于飞峰极高,每当大雾弥漫在山峰,云涛簸荡,鲤鱼似在蔚蓝的大海中游畅,当阳光直射飞峰,象鱼鳞泼出闪烁的光故称“五鲤朝天”。山溪上有一块平石只可容纳数十人坐,从这块平石百米高的顶岩悬空溅落下,潺潺溪水,喷射出一粒粒的水珠,好象食盐一样,故称盐坑里。其水质纯洁冰冷,含有多种矿物质。既能防暑降温,清凉解毒,又能医治百病功能。 |
兔洋村 |
兔洋村简介 兔洋村系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一行政村,位于涵江区北部山区,西与庄边镇凤际村交界距涵江38公里,东邻满长村与瑞云山森林公园相望,距乡政府12公里,南邻昆山、孝池、莲峰三村,北靠永泰县青云山风景区。 兔洋村根竹是闽中老红军、原福建省民政厅厅长饶云山的故里,其东北山麓池亭之下,相传藏有宋代兄弟文武状元薛龙、薛凤之地下陵墓,现已出土的两只石马、一具石人吸引了无数学者、游客及薛家子孙前来考证、瞻仰。 兔洋村现留有清代古民居多座,雕梁画栋、题词对联资源丰富。除正在开发的兔洋寨风景区外,尚有众多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村落北部与福建名胜青云山接壤,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峰峦雄伟,古木参天;怪石嶙峋、形态万千。站在公路上仰望山上,可见半边悬空的两颗巨大石胆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于峰顶,令人惊心动魄,是谓“仙担石”(传说一仙人担石至此,因迷恋这里的风景而把石胆遗忘于此);“盐坑里”前“燕鸟(燕子)岩”如一道巨大的屏风,直插云天,在离地三丈多高的半腰有一大岩洞,春夏时节有成千上万的燕子在此落户、盘桓,此进彼出,煞是壮观,故称“燕鸟岩”,“盐坑里”有丰富的矿泉水有待开发……根竹村民组村头村尾有千年罗汉松、古柏十余株,或如巨伞,或如虬龙,价值连城。有一株罗汉松还“倒挂金钓”,人们可以沿着树干平行而下20多米至树梢到地面,令人流连忘返。村落南部有一千亩银杏园,边沿有一水库,建有一座水电站,沿溪而下,俱是幽幽深涧,名曰“七里涧”,尚有三级水电站未开发。有关专家称:这里如果建成一个集观光、垂钓、漂流、休闲于一体的避暑山庄,优美的风景、清幽的境界足以令每一位游客返朴归真,乐不思蜀 |
坂洋村 |
坂洋村概貌 坂洋村系涵江区大洋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涵江区北部,大洋乡东南部。东与霞洋村交界,西与大洋村接壤,北连坝头村,南邻新县镇的大贤村、利坝村。 坂洋村民风淳朴,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全村和谐安定,经济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兴旺发达,村民富裕安康,2002年至2006年评为涵江区文明村,2005年主为涵江区综治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坂洋村有著名景观——带雾寺。说起寺名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清朝时,大洋下林自然村一姓肖的人要在此地勘察修墓,但一到那个地方,立刻带来大雾迷漫,连罗盘都看不清,连续三次都是如此。看到这样,姓肖的就说,如果这个地方是什么佛祖圣地,就请天放晴看一下。果然,大雾就消散,天空晴朗了。后来就在这个地方修建了一座寺庙,寺名就叫带雾寺,游客到此都要点上一炷香,拜上一拜。据说佛说有求必应,灵验得很哩,不妨一试。 坂洋村还有千亩竹林值得一游,不仅可以领略竹子婀娜多姿的迷人风采,还可以品赏竹子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进而顿悟先贤“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感叹,真乃人生一大享受。 坂洋村有丰富的山地资源,有多种经济林,尤以竹林最为突出。全村有竹林面积1800多亩,堪称竹海,是大洋乡最大的竹林基地。每年可生产笋(春笋、冬笋)100吨,笋干2吨,年售毛竹10000根。村里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晚熟解放钟枇杷1000亩,年产枇杷1000吨。坂洋枇杷色泽鲜亮,个大肉甜,倍受客商青睐。全村有农田835亩,由于海拔高,只能种植单季水稻,也因此水稻的生长期特别长,所产大米营养格外丰富,坂洋的优质大米供不应求。村民还利用本地海拔高,夏天温度较低的有利条件,大量种植荷兰豆,夏阳菜,莴笋等反季节蔬菜,填补了市场空白,引得省内外客商纷纷前来定购。蘑菇种植是本村传统的增收项目,每年都种植好几百座,年产蘑菇3000吨。所有这些,大大增加了村民经济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坂洋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乡村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