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莆田 >> 秀屿区 >> 南日镇 >> 后叶村

后叶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后叶村谷歌卫星地图)


后叶村简介

  后叶村概况
  本村委会由欧叶、二群聚居于此,名曰欧叶,后来欧叶、二姓相继迁走,由福清中头扬姓迁来,将欧叶改为后叶,宋、元属感德乡南匿里,明、清属四区南匿里,民国初省府直辖,23年属福清县九区,24-25年属南日镇特种区,29年属莆田县南日镇,49年13区后叶村,50年属13区岩下乡,52年-54年属24区后叶乡,54-55年属24区(南日)后叶乡,全年属南日区后叶乡,56年属南日区后叶乡,57年属南日镇后叶高级村,58年属南日公社后叶大队,84年改为南日后叶村委会,本村属后叶境新兴社。
  本村委会位于南日镇驻地南侧6.7公里,在浮叶、东岱村委会之间,驻后叶自然村,有1个自然村,设3个村民小组,275户,1305人,均为汉族。以扬姓最多。聚落呈长廓形分而农地150亩,主种甘薯、大小麦兼种大豆、花生,土特产有三角鱼、虾皮。林业面积80亩,以种木麻黄、相思树为主,有小学、医疗所,有电灯照明,水陆交通方便,通客车。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305107 351152 0594 查看 后叶村谷歌卫星地图

后叶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后叶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石盘村

  石盘村概况   本村以石头盘为中心点,且人口、土地占多数,又因石头盘与石盘意思相似,故简称石盘村。宋、元属感德乡南匿里,明、清属四区南匿里,民国初归省府直辖,23年属福清县九区24-25年属南日特种区,29年属莆田县南日镇,32年属南日镇岸下保,49年属13区岸下保,50年属13区石盘乡,52年属24区石盘乡,54-55年属24区(南日)石盘乡,同年属南日区石盘乡,57年属南日镇石盘高级社,58年属南日公社石盘大队,84年改为南日镇石盘村委会。   本村属三十六曲境兴福社;石屏境、沙境文头境,塔山下境、土地坪境、新厝境,南厝娘仔境、大井境、君楼境、后坑境都是兴永社。   本村委会位于南日镇驻地西侧2.7公里,在岸下村西北、山初西南,村委会驻石盘自然村。辖石盘、三十六曲、后坑、新厝、山塘头、大井、塔山下南厝楼、破山边、君楼、土地坪11个自然村;设10个村民小组。有681户3699人,汉族,以 姓陈、林最多,还有刘、沈、胡、张、王等姓,聚落形状不规则,有农地1643.8亩,主种甘薯、大小麦。兼种花生、大豆。土特产有海带、紫菜、鱼、虾。林业面积2500亩,兼种相思树、木麻黄,兼种黑松、桑松树,有小学、医疗所,有电灯照明,岛上公路贯穿本村,通客车。   

小日村

  小日村概况   本村全岛都是红土,原名红日岛,是南日群岛中仅小于南日大岛的小岛,故后称为小日岛,本村属小日境新兴社。   宋、元属感德乡南匿里,明、清属四区南匿里,民国初归省府管辖,23年属福清县九区,24-25年属南日特种区,29年属莆田县南日镇,32年属南日镇五屿村,49年属13区五屿村,50年属13区五屿村,54-55年属24区五屿乡,同年属南日区五屿乡,57年属南日镇五屿,58年属南日公社五屿大队,61年成立小日大队,84年改为南日镇小日村委会。    本村位于南日镇驻地北部8公里,为一个岛屿,仅有一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小日自然村,设4个村民小组,435户,2221人,以施、陈两姓最多,还有佘、庄、翁、王等姓,有农田325亩,主种甘薯兼种大、小麦、大豆、花生。有海产鱼虾。林业面积500亩,种黑松、相思树。   

后叶村

  后叶村概况   本村委会由欧叶、二群聚居于此,名曰欧叶,后来欧叶、二姓相继迁走,由福清中头扬姓迁来,将欧叶改为后叶,宋、元属感德乡南匿里,明、清属四区南匿里,民国初省府直辖,23年属福清县九区,24-25年属南日镇特种区,29年属莆田县南日镇,49年13区后叶村,50年属13区岩下乡,52年-54年属24区后叶乡,54-55年属24区(南日)后叶乡,全年属南日区后叶乡,56年属南日区后叶乡,57年属南日镇后叶高级村,58年属南日公社后叶大队,84年改为南日后叶村委会,本村属后叶境新兴社。   本村委会位于南日镇驻地南侧6.7公里,在浮叶、东岱村委会之间,驻后叶自然村,有1个自然村,设3个村民小组,275户,1305人,均为汉族。以扬姓最多。聚落呈长廓形分而农地150亩,主种甘薯、大小麦兼种大豆、花生,土特产有三角鱼、虾皮。林业面积80亩,以种木麻黄、相思树为主,有小学、医疗所,有电灯照明,水陆交通方便,通客车。  

鳌屿村

  鳌屿村概况   本村委会由前鳌、中鳌、后鳌等三个自然村组成。村委会驻中鳌自然村,村小与四周临海,形状似鳌鱼,故名鳌屿。鳌山境福兴社。宋、元属感德乡南匿里,明清属四区南匿里,民国初年归省府直辖,23年属福清县九区,24-25年属南日镇特种区,29年属莆田县南日镇,32年属南日镇五屿村,49年属13区工屿村,50年属13区五屿乡,54-55年各24区五屿乡,56-57年属南日区五屿乡,58年属南日公社五屿大队,61年成立鳌山大队,84年改为南日镇鳌山村委会。   本村委会驻中中鳌自然村,位于南日镇驻地东北部17.5公里处,在小日岛与罗盘岛二个自然村之间,村委会驻中鳌自然村,辖中鳌、前鳌、后鳌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有294户15200人,都是汉族,以扬、林两姓最多,还有吴、胡、王、朱等姓,村落形状似鳌鱼。农田100亩,主种甘薯兼种大小麦、花生。有小学、医疗所各一座,海岛交通渡船,有发电机供部分照明。   

东岱村

  东岱村概况 本村200年前由晋江沼湖姓胡、福清涵江延亭宫姓魏、福清食头街姓王迁来,建村于本岛最车尾一个小山顶,全村居民以生产紫菜为生,故村得名东菜解放后本村庄有一大峤山,故以山代村,后更名为东岱村,宋、元属感德乡南匿里,明、清属四区南匿里,民国初为省府直辖23年属福清县九区,24-25年属南日村特种区,29年属莆田县南日镇,32年属南日镇东菜尾村,49年属13区浮叶乡,52年属24区浮叶乡,54-55年属24区(南日)浮叶乡,全年属南日区浮叶乡,56年属南日区浮叶乡,58年属南日公社浮叶大队,74年成立东岱大队,84年改为南日镇东岱村委会。本村属东岱境龙兴社。   本村委会位于南日镇驻地东侧8公里,村委会驻东岱自然村,有1个自然村,设1个村民小组。268户1111人,都是汉族,以姓魏、王、许、郑最多,还有胡、陈等姓。聚落形似粪箕。有农地100亩,主种甘薯、大小麦兼种大豆、花生,土特产有鱼虾、紫菜。林业面积100亩,以种木麻黄、相思树为主,有小学、医疗,有电灯照明,有村道可通公路可通客车。  

罗盘村

  罗盘村概况 本村形状象一圆盘,所以自古以来一直称为罗盘,宋、元时属感德乡南匿里,明清属四区南匿里,民国初年为省府直辖,23年属福清县九区,24-25年属南日特种区,29年属莆田县南日镇,32年属南日镇五屿村,49年属13区五屿村,50年属13区五屿村,54-55年属24区五屿村乡,56-57年属南日区五屿乡,61年为双岛大队,68年称罗盘,84年改为南日镇罗盘村委会。   罗盘村委会驻罗盘自然村,位于南日岛北部12公里处,是个小岛,在鳌屿与赤山两个小岛之间,有143户共713人,都是汉族,岛上群众以打渔为生,少量土地种甘薯、花生等,村上有小学、医疗所各1   

浮叶村

  浮叶村概况 本村取浮斗、后叶各一字,故名浮叶。宋元时属感德乡南匿里,明清属四区南匿,民国初年归省府直辖,23年属福清县九区,24-15年属南日特种区,29年属莆田县南日镇,30年属南日镇浮叶村,49年属13区浮叶村,50年属13区浮叶乡,52年属24区浮叶乡,54-55年属24区(南日)浮叶乡,57年属南日镇浮叶高级社,58年属南日公社浮叶大队,84年改为南日镇浮叶村委会。本村有聚斗境安乐社、燕头境东兴永顶后叶境新兴社、芦竹井境东兴社。   本村委会位于南日镇驻地东侧6.8公里,在后叶、南部村委之间,村委会驻浮叶自然村。有4个自然村,设3个村民小组,827户4024人,都是汉族人,以姓扬、周最多,还有陈、王、洪、谢等姓,聚落形似葫芦。农地394亩,主种甘薯、大小麦,兼种花生,土特产有虾皮、三角鱼、海带。林业面积5亩,以种木麻黄、相思树为主,有小学、医疗所,有电灯照明,水陆交通方便,岛上公路通本村,通客车,本村有水产冷冻厂1所。  

海山村

  海山村概况   本村由山边、平海楼两个自然村各取一字,故名海山。   宋、元属感德乡南匿里,明、清属地区南匿里,民国初归省府直辖,23年属福清县九区,24年属南日特种区,同年又属福清县四区,25年再属特种区,29年属莆田县南乡,32年属南日镇海楼保,49年8月至50年属13区海楼保55年属24区(南日)海山乡,56年属南日区海山乡,57年属南日镇海山高级村,58年属南日公社海山大队,84年改为南日镇海山村委会,本村属平海楼境、中楼境重兴社、上惠境安兴社、官厝高洋境兴社、山边境天水社、东岐楼境新兴社、月厝境兴隆社。   本村委会为南日镇驻地。在三墩、云万村委会之间,村委会驻上惠自然村,辖上惠、平海楼、中楼、山边、东岐楼,高楼、月眉,官厝8个自然村,设11个村民小组。有763户3357人。汉族,以姓张、林最多,还有黄、王、余、卢等姓。聚落形状吴长方形。有农地1683亩,主种甘薯、大小麦,兼种大豆、花生。林业面积500亩。主种木麻黄、相思树、黑松,有小学、中学、医疗所,岛上公路贯穿本村,通客车,有电灯照明,有海山水库,灌溉面积1000亩。 云万村概况 以本村最大的云利、万湖自然村各取一字,故称云万村委会。   朱、元属感德乡南匿里,明、清属四区南匿里,民国初归省府直区,25年再属特种区,29年属莆田县南日镇,32年属南日镇云万际,49年属13区云万,50年属13区云万乡,52年属24区云万乡。54-55年属24区(南日)云万乡,57年属南日镇云万高级社,58年属南日公社云万大队,84年改为南日镇云万村委会。   本村原属东马利境,万湖境安民社,井埔、里厝际、云利境、龙兴社、六亩三境兴隆社、土头境龙社、兴社。   本村委会位于南日镇驻地南侧1.6公里,在岩下、海山村委会之间,村委会驻土头自然村,辖土头、云利、里厝陈、砖埕,六亩三车万利,万湖8个自然村,设12个村民小组。有731户3428人,汉族,以姓刘、林、陈最多,还有魏、孙、朱、五等姓。聚落形 似长方形。有农地1045亩主种甘薯、大小麦兼种大豆、花生、土特产有海带、鱼、虾、林业面积580亩,主种木麻黄、相思树、黑松。有小学、医疗所、有电灯照明,岛上公路通本村通客车。  

万峰村

  万峰村概况   本村委会取13个自然村中最大的万安楼和后峰2个自然村的各一字为名。宋、元属感德乡南匿名,明、清属四区南匿里,民国初归省府直辖,23年属福清县九区,24-25年属南日物种区,29年属莆田县南日镇,32年属南日镇万峰村,49年属13区万峰乡,54-55年属24区(南日)万峰乡,同年属南日区万峰乡,57年属南日镇万峰高级社,58年属南日公社万峰大队,84年改为南日镇村委会。   本村原属官司沃、红灯、重山、西安楼、坪坝境、新兴社,黄厝楼境、合兴社、芙连境长兴社,万安楼境福兴社,大厝娘境龙溪社、魏厝境魏厝社。   本村委会位于南日镇驻地北侧2公里,在山初、三墩村委会之间,村委会驻地半路亭自然村。辖半路亭、山北、院下、企坑、金兴、大厝娘、厝娘仔、西安楼、坪顶、官沃、万安楼、黄厝楼、后峰13个自然村,设15个村民小组,有1126户,5351人,汉族。以姓刘、黄最多,还有魏、林、王、潘等姓。聚落呈长方形。有农地2628.1亩,主种甘薯、花生,兼种大小麦。土特产有石斑鱼、紫菜,林业面积850亩,主种木麻黄、相思树。有小学、医疗所,有电灯照明,岛上公路绕过本村,通客车,交通船。  

岩下村

  岩下村概况   本村300年前由埭头后亭姓沈最早迁来,后来莆田黄石塘桥头姓张也迁来居住,建村于合掌山石地脉延伸本村中部,地势偏高,有一岩石,名虎头岩,村位于其下,故名岩下村,宋、元属感德乡南匿里,明、清属地区南匿里,民初归省府直辖,23年属初清县九区,24-25年属南日特种区,29年属南日镇,32年属南日镇岩下保,49年属13区 岩下保,50年属13区岩下乡,52年属莆田县 24区岩下乡,55年属南日区岩下乡,57年属南日高级社,58年属南日公社岩下大队,84年改为南日岩下村委会。本村属岩下境,下厝陈境、山井境、大厝娘下境都是龙兴社;火烧哆境凌兴社,大厝娘境青龙社。   本村委会位于南日镇驻地西南侧2公里,在云万、石盘村委会之间,村委会驻岩下自然村。辖岸下、大厝陈、大厝娘、大厝娘下,火烧哆,山井6个自然村,设15个村民小组。有914户、4392人,汉族,以姓张、陈最多,还有沈、刘、叶、谢等姓。聚落形状为椭圆形。有农地1265亩,主种甘薯、大小麦,兼种大豆、花生,土特产有鱼、虾、海带。林业面积500亩,主种木麻黄、相思树兼种黑松 。有小学、医疗所,有电灯照明,岛上公路公路通过本村,通客车。  

山初村

  山初村概况   本村系由山头保、西初保组成,因各取一字,称为山初村委会。宋、元属感德乡南匿里,明、清属四区南匿里,民国初归省府直辖,23年属福清县九区,24-25年属南日特种区,29年属莆田县南日镇,32年属南日镇岸下保,49年属13区山头保,50年属13区岸下乡,52年至55年属24区(南日)山初乡,同年属南日镇山初村委会,本村属龙头境青龙社,大池头境,如角井境重兴社,石门硖境,墓前境龙兴社,寨里境西寨境福兴社,后山境后不人社,此楼境开阳社,初山境厚美里社,南埔头境福兴社,坑口境新兴社,后亭头境新兴社。   本村委员会位于南日镇驻地西北侧 2.9公里,在万峰、石峰村委会之间,村委会驻初山自然村。辖初山、西寨、大地头、山头、四角井、龙头山、石门硖、墓前、江嘴口、寨里、君厝楼、沪楼、南埔头、赤多、后郑、北楼、后山、坑口、后亭头19个自然村,设17个村民小组,有936户,4671人,汉族,以姓刘、芦最多,依次还有林、陈、黄、李等姓,聚落形状无规则。有农地2033亩,主种甘薯,大小麦,兼种花生、大豆。土特产有海带、紫菜,林业面积1800亩,主种相思树、木麻黄、黑松。有小学、医疗所,有电灯照明,水陆交通方便,通客车,有2个码头,1座水库,灌溉面积450亩,辖15境15座。  

沙洋村

  沙洋村概况 本村地势低平,古时是一块沙滩,因沙多、颜色美,故称白沙洋。   宋元属感德乡南匿里,明清属四区南匿里,民国初归省府直辖,23年属福清县九区,24年至25年属南日镇特种区,29年属莆田县南日镇沙洋村,49年属13区沙洋村,50年属13区西沙乡,57年属南日镇高级社,58年属南日公社西沙大队,61年称为沙洋大队,84年改为南日镇沙洋村委会,本村属白沙境文蔚社、鹅头下境东兴社、海浦境、下楼境鹭鹚境后江埔均属文蔚社。   本村委会位于南日镇驻地东侧5.3公里,在西高、浮叶村委会之间,村委会驻白沙洋村,辖白沙洋、浮洋、鹅头下、下楼、鹭鹚、后枫埔、海埔7个自然村,设6个村民小组,有702户2674人,汉族。以姓杨、陈最多,还有林、王、蔡、张等姓,聚落形状一条长龙。有农地1222亩,主种甘薯、大豆、花生,兼种大、小麦,土特产有紫菜、蛏、牡蛎。林业面积900亩,主种木麻黄、相思树。有小学、医疗所,有电灯照明,交通方便,通客车。  

西高村

  西高村概况   本村在约200年前,是由福清县坂头场承藩迁来建村,同时村三面临海,村居中间,地名叫马鞍山,村外在马鞍山南侧,又是本村最西向,村址座落在马鞍山小山顶,该处北村地面高一座,祖光取皋字为村名,故名西皋村,后与沙泽分村,因“皋”字与“高”同音相似,故简化为西高村。宋、元属感德乡南匿里,明、清属四区南匿里,民国初归省府直辖,23年属福清县九区24-25年属南日特种区,29年属莆田县南日镇西皋村,49年属13区西皋村,50年属13区西高乡,52年属24区西皋乡,54-55年属24区(南日)西沙乡,全年属南日区西沙乡,57年属南日镇西沙高级社,58年属南日公社西沙大队,61年称西高大队,84年改为南日镇西高村委会,本村属西皋境兴民社、卒仔兜境重兴社。   本村委会位于南日镇驻地东侧4.5公里,在沙洋、三墩村委会之间,村委会驻企下自然村,辖企下、西皋尾、牙宅、中厝、卒仔兜5个自然村,设6个村民小组,有403户,2099人,汉族,以姓扬最多,还有陈、蔡、郭、黄等姓。聚落形状呈长方形。有农地1324亩,主种甘薯兼种大小麦、大豆、花生。土特产有对虾、紫菜。林业面积500亩,主种木麻黄、相思树,有小学、医疗所,有电灯照明,岛上公路通全村,通客车。   

港南村

  港南村概况   本村委会所在村座落在南日港的南面,故称港南,宋、元属感德乡南匿里,明清属四区南匿里,民国初省府直辖,23年属福清县九区,24-25年属南日特区,29年属莆田县南日镇,32年属南日镇港南村,49年属13区沙港南,50年属13区西港南,52年属24区港南乡,54-55年属24区(南日)港南乡,57年属南日镇港南高级社,58年属南日公社港南大队,84年改为南日镇港南村委会。本村委会包括境仔境、青龙社、下洋境、福兴社、屿洋境阡陌社、庙尾大池口、兴家社、年户境、安富社、南日境兴明社、西户境洛沙社、石难兜境永兴社、后福境永兴社。   本村委会位于南日镇驻地东南5.48公里,在西高村南部,村委会驻厚福自然村,辖厚福、下洋、南山、后兰、大地口、境仔、东户、西户、亩尾、滩兜、岐仔洋11个自然村,设14个村民小组,804户4328人,汉族,以姓林、魏最多,还有骆、陈、扬、王、吴、胡等姓,聚落呈多边形,农地1744亩,主种甘薯、大小麦,兼种大豆、花生,土特产有虾米、涌鱼,林业面积1亩,种木麻黄、相思树、黑松,有小学2所,1个医疗所,有电灯照明,公路可直达本村,通客车,有1个水库,灌溉面积1000亩。  

三墩村

  三墩村概况   本村由英石山、草湖山、后山仔三个小山色组成,故村得名三墩,宋、元属感德乡南匿里,明、清属四区南匿里,民国初归省府直辖,23年属福清县九区,24-25年属南日特种区,29年属莆田县南日镇,32年属南日镇三墩村,49年属13区三墩村,50年属13区三墩乡,52年属24区三墩乡,54年至55年属24区(南日)三墩乡,57年属南日镇三墩高级社,58年属南日公社三塘大社,84年改为南日镇三墩村委会。   本村属草湖境青龙社、头英石境英石社、红头户境龙兴社。   本村委会位于南日镇驻地东侧1.1公里,在海山西高村委会之间,村委会驻头英石自然村,辖草湖、后山仔、头英石、屿仔尾、半埔头户6个自然村,设10个村民小组。有696户、3494人,汉族,以姓郭、佘最多,依次还有林、陈、李、刘、候等姓。聚落形似三角形。有农地1649亩,主种甘薯、大小麦,兼种大豆、花生。土特产有紫菜。林业面积1200亩,主种木麻黄、相思树,兼种黑松,有小学、医疗所,南日农场。有电灯照明,岛上公路通全村,通客车。   

赤山村

  赤山村概况 因本村是个小岛,岛上大部分都是红土,因而名曰赤山,属赤山境新兴社。宋、元时属感德乡南匿里,明清属四区南匿里,民国初年为省府直辖,23年属福清县九区,   24-25年属南日特种区,29年属莆田县南日镇,32年属南日镇五屿村,49年属13区王屿村,50年属13区王屿村,54-55年属24区王屿乡,58年属南日公社,61年属双岛大队,68年成立赤山大队,86年改为南日镇村委会。    本村委会驻赤山自然村,位于南日镇驻地东北侧6.5公里,东罗盘村的东北部,设1个自然村,共114户528人,都是汉族,以姓郭、方最多,还有庄姓,村落呈长方形状,农田30亩,主种甘薯兼种大小麦、大豆、花生,小学、医疗所各1所。有交通船通大岛,有自电照明。(注:现部分已搬迁到南日岛上)   


后叶村特产大全




后叶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