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峰村位于书峰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2公里,东与榜头镇接壤,西与大济镇交界,南邻书峰乡鲤岭村,北连书峰乡四黄村。全村总面积6.8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人口3498人,999户。2004年,被省民政厅、司法厅授予“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被省妇女“双学双比”领导小组授予“全省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被仙游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现存清代古建筑漈颈宫,被县人民政府授予“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书峰村地处丰山区,气候独特雨水充沛,冬暖夏凉,适宜特色产业青黛、枇杷、黄金果的生长。全村种植青黛500亩、枇杷4200亩、黄金果300亩。青黛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药村,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中药志记载“福建青黛品质最佳,产于仙游书峰称建青黛”。本村枇杷果、肉嫩、质甜具有清热、润肺之功效,荣获“国家绿色食品”,“福建省名牌产品”、“福建省名优产品”,产品销往国内外。本村黄金果果大、色泽艳,观赏时间长,荣获2006年广博会花卉品种铜牌,受到国内外人士的赞扬。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322203 | 351100 | 0594 | 查看 书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兰石村 |
兰石村系书峰乡第一大行政村,东西南北方向分别与榜头镇、本乡西坑村、本乡四黄村、社硎乡湖洋村交界,距乡政府10公里、县城20公里。全村总面积16.8平方公里,耕地1600多亩,山地8000多亩。全村总人口4300多人,1005户,辖7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村内有二所完全小学,村内河流密布,水源丰富,241县道贯穿我村,主要村道都已铺设水泥路面,基础设施完善,市、县多次授予我村文明村称号。改革开放以来我村各项事业都迅速发展,居民区高楼林立,山头绿树成荫,山腰果树成行,全村共有枇杷6000多亩,果实远销全国各地,成为我村的支柱产业,绿源名贵植物园,东风优质枇杷基地以及鳗鱼养殖场等一大批企事业在我村要落户,处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和谐发展的美好景象。 |
百松村 |
百松村又名西坑村,因村内百年古松有百棵而得名百松村。该村位于仙游县西北部,与社硎乡相邻。距仙游县城15公里左右,全村总面积80多平方公里;人口300多户, 1400多人。全村设8个村民小组,除两个村民小组200多人别姓,其余都姓魏。解放初,与社硎乡上坤村为同一行政村,名称上西村;书峰乡人民公社成立时才独立为百松村。魏氏开基祖于明成化(1604年)来西坑,至今有400多年了,百松村的“魏氏宗祠”成为仙游县魏氏的总祖祠。每逢祭祖吉日,许多分布在榜头、城关、龙华、大济、度尾、社硎、西苑等乡支的族亲们都踊跃集庆,胜景空前。本村也曾诞生多名文武名人:明末清初为抗匪保国,中后组的阔狮,寻师求学武术,曾名赫当时,任大刀队的武术教练;林山组清朝咸丰出过一位进士,官居潮州太守,现有魏氏宗祠竖立旗杆壹对;四张厝下厝魏文兰曾科解元;文曲南湖组魏加内(1934年生),大学生,曾任光泽县县长;外后组魏玉兰(1951—2001),曾任华东局物质研究所一科长;新坡组魏国庆,现莆田市人事局局长;魏金珊,现为省外贸局干部;魏金模,现为仙游县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感念祖光留念积德,宏观子孙壮志伟业。仙游县龙腾常联西坑村,地里风土可谓人杰地灵;村中有龙兴宫,设水莲花,前后座建筑有200多平方米。而其间的小天井只有2平方米,不管倾盆大雨连降数月,也不满溢,可谓神焉!宫中南湖王府更为神奥,曾有明朝知县要刁难而终诚服的畅传。现有其所叩赠的举溢牌为历史见证。 |
四黄村 |
四黄村位于鲤城之北,书峰乡中部,距县城15公里,为省级旅游点菜溪岩必经之路。本村属低山丘陵山区,海拨380—450米,东西南北分别与榜头镇、西坑村、兰石村、书峰村相连,全村总面积7830亩,其中耕地面积985亩,山地面积3800亩,枇杷种植面积2300亩,全村总人口2518人,625户,17个村民小组,有1000多人姓林、代外,全部为黄氏。族普记载,本村人于1440年迁入,至今560多年。村民和睦团结,勤劳俭朴、劳动致富、要才辈出,恢复高考以来,本村就有考上的硕士、研究生五名、本科学历100多人。此外,本村能工巧匠名扬国内外,寺庙建筑,仿古家俬设计,曾运渡日本,台湾、马来西亚等地设计施工,外出经商务工劳动力800多人。四黄村现留有明清时代古民居数座,东湖宗祠位于四黄纬宅山,为东湖坪自然村,传说为虎穴。大约建于1650—1680年,1919年被“内外团”(民军)烧毁,1993年11月东湖黄氏村民集资2万余元按原样整修,总面积200平方米。鳌田宫位于本村吾田,亦称“吾田宫”,大约建于清初期,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左右,宫内祀有张公、黄显等雕像,供信徒祭祀。该地传说有一龟穴,宫内天井中有一巨石形似金龟。据黄氏族谱记载,传说很久以前,正当麦芽破土季节,这只金龟夜间溜到师岭糟踏麦苗,被一农夫循迹至鳌田宫,发现竟是一只金龟,于是点燃谷皮将金龟焚烧。最终,金龟化作一块巨石在天井中。龟灵宫位于本村大坪,亦称为大坪宫,宫址地势平坦,宫后地形微凸起,形似龟,被称龟灵宫,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县道仙象公路贯穿其间,公路两旁300多米街道已初步形成,并已装上路灯20闪。2004年全村6公里村道全部硬化为水泥路面,同时投资40多万元,建起一座800多平方米的小学综合教学楼,文化卫生设施完善。本村种植具有地方特色产业青黛100多亩。青黛是板兰根的主要原料,药用价值极高,青黛又是颜料家族中一大成员。此外还广泛用于食品、化工美容等行业,作为卬梁、美术绘画之用。全村种植枇杷2000多亩,主载品种“早钟六号”1500多亩鲜果销往省内外。全村一年可制竹花扫工艺品20多万根销往国外。 |
书峰村 |
书峰村位于书峰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2公里,东与榜头镇接壤,西与大济镇交界,南邻书峰乡鲤岭村,北连书峰乡四黄村。全村总面积6.8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人口3498人,999户。2004年,被省民政厅、司法厅授予“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被省妇女“双学双比”领导小组授予“全省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被仙游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现存清代古建筑漈颈宫,被县人民政府授予“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书峰村地处丰山区,气候独特雨水充沛,冬暖夏凉,适宜特色产业青黛、枇杷、黄金果的生长。全村种植青黛500亩、枇杷4200亩、黄金果300亩。青黛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药村,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中药志记载“福建青黛品质最佳,产于仙游书峰称建青黛”。本村枇杷果、肉嫩、质甜具有清热、润肺之功效,荣获“国家绿色食品”,“福建省名牌产品”、“福建省名优产品”,产品销往国内外。本村黄金果果大、色泽艳,观赏时间长,荣获2006年广博会花卉品种铜牌,受到国内外人士的赞扬。 |
锦峰村 |
锦峰村位于仙游县城北部,大蜚山森林公园后背,东与鲤城办事处富洋村接壤,西与仙书路交接,北连榜头镇桃源村,南邻大济镇蒲峰村,距乡政府5公里,距县城12公里。村落面积7.1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3000多人,598户,辖七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1814年,本村人由永春县达埔迁入,在整个村庄围建起西岭龙兴宫,现已有1800余人,统一颜姓。村内有座林宫,清水静灵,人人求拜,是历史有名山洞寺。本村最高山寨〈大帽寨〉海拨600余米,是仙游县众山的最高峰。传说明末清初,盗匪芸生,动荡不安,整个村庄周围山顶建起城墙,土匪来时,爬三公岭,便于避难和防御。枇杷、青黛为我村主要经济收入。外出劳动力延伸至广东、浙江、夏门、石师等地,全村达800多人。经济收入达全村的总收占40%以上。近年已引进红霞溪颜启乐创办迁维厂,利用本地材料加工。 |
鲤岭村 |
鲤岭村是书峰乡的门框,位于仙游县北部,与大蜚山脉溪之隔。距县城9公里,离乡政府3公里,村落面积1.8平方公里,全村人口700人,共有180户,5个村民小组。2006年度,鲤岭村是莆田市百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2005年度全村筹资50万元建设鲤岭小学,2006年度在鲤岭街公路沿边建设垃圾池6个。村筹资28万元,建设公益性公墓区1个。向上级政府争取资金3万元用于村里办公设备建设投入,现我村村部办公条件在全乡名列前茅。2006年度,鲤岭村党支部被书峰乡党委评为“优秀基层党支部”。鲤岭村被书峰乡党委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鲤岭村离碧云书院2公里。碧云寺下的仙席、仙棉是祈梦事成的风景区。传说在宋朝时有19个弟子门生,一年18人中举,一时名扬海外,引众多香客朝拜,碧云洞是仙游县著名风景区之一。鲤岭村的特色产业有枇杷、青黛、黄金果,近年来,一个新型产业种植降香黄檀热潮在全村全面铺开。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