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位于三明市南部,是梅列区唯一的少数民族村(畲族),有洋山、西山洋、虎头山和大窠等4个自然村,农户96户342人,党员17人。土地面积4870亩,林地4250亩,耕地620亩,毛竹870亩,果树480亩。
二、村情特点
主要经济作物有柑桔、毛豆、西瓜、桃子、梨子、枇杷,主要土特产有冬笋、笋干、香菇、红菇等。“洋山湖”开发项目已立项,有10家“农家乐”供广大市民休闲娱乐。2006年度被评为区计生协会先进单位。
三、主要民俗
早年有过泼水节习俗,有春节办庙会、迎菩萨的习俗。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402003 | 365000 | -- | 查看 洋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后洋村 |
一、基本情况 后洋村距离市区7公里,海拔400米,有前坑、后坑、下坑和后洋4个自然村,农户85户330人,党员16人。土地面积8760亩,其中耕地面积641亩,山林面积6128亩。 二、村情特点 以种植毛竹和柑桔为主,有2座水电站,装机容量325千瓦。交通便利,位于205国道边,村村通水泥路。建有农家书屋,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2006年度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文明村”、2007年度被区委、区政府选定为“试点村”。 三、主要民俗 春节期间有放孔明灯、办庙会的民间习俗。 |
廖源村 |
一、基本情况 位于三明市南部,有廖源本点、大丘岌和桃坪3个自然村,农户102户429人,党员17人。土地面积8561亩,其中山地面积5412亩,农田面积632亩。 二、村情特点 交通便捷,全路段水泥路面与205国道相通,森林资源丰富,拥有林地面积5412亩,其中毛竹1277亩,森林覆盖率达70%。主要种植水稻、柑桔和毛竹,有水电站一座。3个自然村全部实现移动通讯信号覆盖。荣获市级文明村、区计生协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主要民俗 1、有百年历史的永兴堂、田公庙。 2、元宵节开展舞板凳龙活动。 |
洋山村 |
一、基本情况 位于三明市南部,是梅列区唯一的少数民族村(畲族),有洋山、西山洋、虎头山和大窠等4个自然村,农户96户342人,党员17人。土地面积4870亩,林地4250亩,耕地620亩,毛竹870亩,果树480亩。 二、村情特点 主要经济作物有柑桔、毛豆、西瓜、桃子、梨子、枇杷,主要土特产有冬笋、笋干、香菇、红菇等。“洋山湖”开发项目已立项,有10家“农家乐”供广大市民休闲娱乐。2006年度被评为区计生协会先进单位。 三、主要民俗 早年有过泼水节习俗,有春节办庙会、迎菩萨的习俗。 |
徐碧村 |
一、基本情况 徐碧村位于梅列区中部偏北,有徐碧本点、贵溪洋、碧口3个自然村,农户510户1198人,党员53人。全村拥有山林面积9143亩,林木、毛竹林面积255亩,生态林1370亩,经济林350亩。 二、村情特点 徐碧村是梅列区三个城中村之一、经济作物的主产区之一,种植蔬菜、黄豆、花生、槟榔芋、甘蔗、柑橘等农作物;交通便利,邮电通讯、闭路电视、程控电话等设施完善。利用城中村的地理优势,通过场地、房地产开发、租赁来提高村民福利。被评为第九届区级文明单位、区“平安村”。 三、主要民俗 1.农历三月初七、六月十三举办庙会活动。 2.三八妇女节、端午节划龙舟唱当地传统特色的龙舟小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