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龙村简介
基本情况:洋龙村地处明溪县城东北部,海拔384平方米,距县城5公里。辖5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2012年全村共有400户,总人口1566人,外出务工人数416人。土地总面积25146亩,耕地面积2873亩,林地面积21578亩。经济总收入1843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128万元,第三产业收入715万元。
产业结构:洋龙村以种植业为主,2011年全村粮食种植面积达4350亩,产量1635吨,烟叶种植面积达450亩,木薯种植面积达550亩,淮山种植面积达3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60亩。拥有白云石、方解石等贮量丰富的特色矿产资源,储量约为3000万吨。2011年村财总收入69.87万元,总支出75.42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6881元。
村民收入来源:种植业,尤其烟叶种植收入。
村财收人来源:上级补助收入、林权收入、发包上交。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421103 | 365000 | -- | 查看 洋龙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王陂村 |
王陂村位于明溪县城东侧,距离城关5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共有188户,总人口723人,外出务工人数278人,拥有土地总面积4196亩,耕地面积867亩,林地面积2043亩,农村经济总收入874万元,其中农业收入523万元,第三产业收入351万元。 产业结构:王陂村主要产业为农业,王陂村是明溪淮山的主产地,在实施“一村一品”和品牌发展带动战略上,积极发展壮大淮山主打品牌,在有限的耕地上做大做强淮山文章。2008年,绿海淮山专业合作社已投资13.6万元,建成淮山产品交易市场。2009年淮山被国家评为全国绿色食品。2011年村财总收入13.45万元,总支出43.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88元。 村民收入来源:种植业,尤其是淮山种植收入。 村财收人来源:上级补助收入、林权收入、发包上交。 |
花园村 |
花园村位于瀚仙镇东部,境内平均海拔350米,山地多、丘陵多、平地少。距县城18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共有86户,总人口291人,外出务工人数108人。土地总面积10162亩,耕地面积463亩,山林面积9109亩,经济总收入33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32万元,第三产业收入203万元。产业结构:花园村主要以农业为主,2011年全村粮食种植面积达810亩,产量312吨,烟叶种植面积达30亩,木薯种植面积达60亩,淮山种植面积达3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0亩。2011年村财总收入25.66万元,总支出17.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07元。村民收入来源:种植业,尤其水果种植及销售收入。村财收人来源:上级补助收入、林权收入、发包上交。 |
小眉溪村 |
小眉溪村位于瀚仙镇东部,距县城12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2012年全村共有184户,总人口684人,外出务工人数318人,土地总面积20724亩,耕地面积1181亩,林地面积17320亩,经济总收入873万元,其中农业收入590万元,第三产业收入283万元。 产业结构:小眉溪村以农业为主,2008年由曹永辉、杨森平等8为村民发起组织建成了明溪县森辉花生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实施“一村一品”,做大做强花生产业。2009年在小眉溪村由合作社成员为主体种植花生190亩,带动78户农户种植花生960亩,总产200吨,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户均纯收入3.8万元。2012年粮食种植面积达1290亩,产量742吨,烟叶种植面积达200亩,木薯种植面积达3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0亩。2012年村财总收入61.64万元,总支出69.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67元。 村民收入来源:种植业,尤其是花生种植收入。 村财收人来源:上级补助收入、林权收入、发包上交。 |
大焦村 |
大焦村是老区基点村,距县城6公里。全村共有316户,总人口1185人,辖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总面积15999亩,耕地面积2591亩,林地面积10638亩,主要以农业为主,2012年全村粮食种植面积达3400亩,产量1346吨,烟叶种植面积达300亩,木薯种植面积达300亩,淮山种植面积达5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0亩。2012年村财总收入35.77万元,总支出59.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65元。 大焦村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等八个方面作用,扎实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一是共投入5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四室两场”,更换了办公设施,购买了体育配套运动器材、科普书籍。采取村民自筹和向上级争取资金的方式,完成道路硬化1360米,机耕路1760米,解决540户村民的饮用水。二是大焦新村第一期新村建设建新房30户1.23万m2,目前已基本入住;积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建造一个农民公园和一个篮球场,安装6套健身器材,为居民创造了休闲惬意的舒适环境。同时,我村二期新村建设已完成规划,计划建房60户2.4万m2。三是大焦村立足湄渝高速公路建设和工业园区的优势,村两委一边做群众工作,一边亲自上阵勘界,现已有12家企业入驻,高速公路征地基本完成,总共征地2119亩,其中耕地359亩、林地1760亩。 大焦村立足工业园区位于村里的优势,近年来,与凯华矿业、明建木业等12家企业实现共建发展。为进一步推动大焦村经济发展,村党支部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发展”的目标要求,共协助园区征地1250余亩,为企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用地保障,同时与企业联系优先使用本村富余劳动力,目前在各家企业上班的村民有35余人。通过村企共建互动,在经济上联帮,在富民中联动,实现了企业与农村优势互补,构筑起了“以企带村、以村促企、互惠双赢”的村企和谐发展新局面。 |
石珩村 |
瀚仙镇石珩村位于明溪县东部,地处瀚仙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9公里,306省道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全村耕地面积1892亩,林地面积19803亩。下辖13个村民小组,317户,1328人,出国人员335人,党员60人。2013年村财固定收入1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14元. 近年来,石珩村以深入实施“168”工作机制、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全面实施组织“目标管理” 和个人“设岗定责”,提出“生态立村、民主治村、和谐兴村”的思路和打造“乡村住宅小区型社区”的目标;围绕既定目标任务,设置了生产发展示范岗、突发事件应急岗等7 类岗位,26名各类组织骨干成员领岗履职。石珩村坚持把“六步工作法”和“四议两公开”融入到村务民主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全面推行村务民主决策听证制度、项目建设公开招投标制度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制度,推进了驻村企业耕地征用、村部大楼建设、农民公园建设、村庄道路硬化等一批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积极搭建平台,通过党员结对帮扶、村民事务代理、“支部+协会”等载体,使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形成新农村建设合力。 通过深入实施“168”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加快了石珩村新农村建设进程。目前,石珩村已有235户村民住上了砖混结构的新房,占总户数的74.1%,村庄基础和公共设施完善,一个海西内陆“乡村住宅小区型社区”已初具雏形,被省市确定为全省百村示范联系点、市级示范村,石珩村党支部2011年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
岩里村 |
岩里村位于明溪县瀚仙镇境内,其东邻城关乡十里埠,西接城关乡坪埠村,南连坪地村,北与洋龙村毗邻,距城关仅3.5公里。全村村域面积6.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330亩,山林地面积5923亩,下辖3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90户1226人。村庄沿公路分布,气候温和,环境宜人,风景秀丽。岩里溪环绕于此,养育着土地上儿女,滋养着这片土地。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环保、绿色等字眼时常被村民们挂在嘴边。经过多年的努力,2010年岩里村经自评后决定加入生态村申报队伍中,用绿色装点经济。此后,岩里村在镇党委、政府、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把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成立了“岩里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支部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编制了环境保护规划,开始省级生态村的创建之旅。岩里村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发展生态经济已成为村里的主要经济支柱,不仅开展特色种植业,每年种植红豆杉60亩、烟叶600亩、水稻200亩,油菜100亩,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300亩,2011年还引进大棚种植技术建设鲜切花基地,种植非洲菊30亩。同时村两委通过以户带户、一帮一的模式帮助村民发展水电安装技术,鼓励进城自主创业。2011年实现全村村财收入12万元,农村人均年收入7743元。 |
龙湖村 |
龙湖村位于明溪县的东北部,距县城10公里。辖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共有341户,总人口1282人,外出务工人数515人。全村现有土地总面积19057亩,耕地面积1984亩,林地面积15796亩,经济总收入154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938万元,第三产业收入604万元。 产业结构:龙湖村以农业为主,2011年粮食种植面积达2730亩,产量1010吨,烟叶种植面积达300亩,木薯种植面积达100亩,淮山种植面积达2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0亩。2012年村财总收入41.5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62元。 村民收入来源:种植业,尤其烟叶种植收入。 村财收人来源:上级补助收入、林权收入、发包上交。 |
洋龙村 |
洋龙村简介 基本情况:洋龙村地处明溪县城东北部,海拔384平方米,距县城5公里。辖5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2012年全村共有400户,总人口1566人,外出务工人数416人。土地总面积25146亩,耕地面积2873亩,林地面积21578亩。经济总收入1843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128万元,第三产业收入715万元。 产业结构:洋龙村以种植业为主,2011年全村粮食种植面积达4350亩,产量1635吨,烟叶种植面积达450亩,木薯种植面积达550亩,淮山种植面积达3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60亩。拥有白云石、方解石等贮量丰富的特色矿产资源,储量约为3000万吨。2011年村财总收入69.87万元,总支出75.42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6881元。 村民收入来源:种植业,尤其烟叶种植收入。 村财收人来源:上级补助收入、林权收入、发包上交。 |
连厝村 |
连厝村位于明溪东北方向,距县城12公里。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共有189户,总人口705人,外出务工人数258人。全村现有土地总面积20045亩,耕地面积971亩,林地面积18279亩,经济总收入879万元,其中农业收入584万元,第三产业收入295万元。产业结构:连厝村主要种植水稻、烟叶、甘薯、木薯、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是毛竹、杉木、樟木等品种,建立毛竹基地5000亩。2011年粮食种植面积达1290亩,产量497吨,烟叶种植面积达1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0亩。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石灰石约500万吨,透闪石约20万吨。2011年村财总收入25.23万元,总支出48.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65元。村民收入来源:种植业,尤其毛竹和烟叶种植收入。村财收人来源:上级补助收入、林权收入、发包上交。 |
坪地村 |
坪地村简介 基本情况:坪地村位于瀚仙镇北部,距县城15公里。共7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共有175户,总人口673人,外出务工人数289人。土地总面积29077亩,耕地面积1236亩,山林面积26729亩,经济总收入759万元,其中农业收入469万元,第三产业收入290万元。 产业结构:主要产业为水稻、水果、中药材等。2011年全村粮食种植面积达1790亩,产量689吨,烟叶种植面积达70亩,木薯种植面积达60亩,淮山种植面积达1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80亩。2011年村财总收入47.87万元,总支出19.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64元。 村民收入来源:种植业,尤其毛竹和水果种植收入。 村财收人来源:上级补助收入、林权收入、发包上交。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