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坊村位于明溪西北部,坐落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君子峰的山脚下,平均海拔452.2米,为夏坊乡政府所在地,距明溪县城57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385户1606人。全村耕地面积2499亩,林地面积46162亩,森林覆盖率83.4%,纳入君子峰自然保护区生态林33831亩,这里峰峦层叠、山清水秀、草木葱茏,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生态环境状态良好。保护区内有十多种国家级保护植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2种,省级保护动物51种;有大型真菌347种,长在高山沙包土壤上的铜脚菇为全省独有,具有防癌抗病之功效。
近年来,以集镇本点村的优势,夏坊村按照“适度超前、功能配置、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要求,从抓好生产发展和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入手,加快新农村建设,着力促进村容村貌整治,有效推进乡村文明进程,村民生活、生产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全面实行“三清六改”工程,农村生活垃圾实行集中收集、定期清运,集镇生活垃圾实行日产日清,生活垃圾率达到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4%。全村建有沼气池130口,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老屋下、中学防洪护岸,新建农民健身公园,新建篮球场一个,建设农家书屋一个,计生书屋一个。聘请县绿化办对集镇及老屋下、新屋下、君峰、墟上小区进行绿化,人均绿地面积12平方米,集镇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农村饮用水合格率达100%,改厕315户,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8.2%。完成自然村水泥公路硬化7.5公里,村内道路硬化3500米。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达500万,完成农田基础设施137公顷,通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高了农村机械化耕作条件,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把发展高效和特色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来抓,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强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引资力度,力求烟叶种植、土池养鱼、毛竹种植、锥栗管护、红豆杉种植、木薯种植等高效产业在效益上有所突破。烟叶种植750亩,毛竹丰产片3555亩,锥栗基地1260亩。
省级生态村创建以来,夏坊村已是山灵水秀,景色宜人,俨然一颗镶嵌在明溪西北部的绿色明珠。空气环境质量优于二级标准;引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地表水质符合Ⅲ类标准,村镇环境噪声达到功能区要求。下阶段,夏坊村将坚持走“生态立村,科教兴村”的发展道路,朝着生态经济发达、人居环境优美舒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全面优化、人与自然相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山区大步迈进。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421204 | 365000 | -- | 查看 夏坊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中溪村 |
中溪村位于夏坊乡的东南部,距夏坊乡约30公里,距明溪县城约50公里。西和宁化县泉上镇、枫溪乡交界。地形属山区丘陵中的河谷盆地,平均海拔高度452.2米;属炎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8℃;森林资源丰富,山间林木葱郁,繁花浪漫,气候宜人;全村土地面积57031亩,耕地面积1778亩;林地面积46914亩辖,7个村民小组,200户,905人;0党员40名,其中女党员6名。2012年,全村农业总产值完成504万元;村财收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50元。目前,我村各个小组的自然村道路已全部硬化完成,所有小组基本解决了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电视覆盖率达100%,实现了通水通电电网改造网络覆盖。2012年8月,本村村民阮孙玉获中国文明网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 |
黄地村 |
夏坊乡黄地村位于夏坊乡政府南部,距离乡政府12.5公里。全村占地面积23780亩,耕地面积990亩,林地面积22500亩;村现辖4个村民小组,共有4个自然村,有人口82户368人;村两委有5人(女干部1人),全村有党员18名(其中女党员3名);2012年村财收入3万元(烟草返利0.6万元、林地使用费2.4万元),预计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 |
李沂村 |
李沂村简介 1、基本情况:夏坊乡李沂村位于夏坊乡东部,地处明溪至建宁国防道路沿线,距明溪县城38公里,距夏坊乡本点13公里,是水口电站蒙州电站库区重点移民村,属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共有土地46162亩,其中水田1130亩、农地1169亩、林地43863亩;辖7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50户,632人,0党员25名,其中女党员4名,两委干部5人。近年来,李沂村先后获得“明溪县平安先进村”、“明溪县四星级党组织”、“明溪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2、人文情况:根据历史文献及夏坊区志可知,李沂村的李家坪曾为革命委员会遗址,属革命老区基点村。在元朝时期,李沂沂州还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历史人物,如谢英辅,夏坊乡沂州人,历任元朝御史、兵部侍郎、枢密副使福建行省左丞等职,为人豁达正直,曾协助陈有定决战八闽、谋划战役,屡立奇功;谢赐荣,夏坊乡沂州人,从小习兵法,精通军事韬略,臂力超人,武功超群,曾向明太祖朱元璋献治国方略因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从指挥使同知升为指挥使,后又升为游击将军左翼都督、镇国将军兼枢密院事。 3、经济发展情况:近年来,全村有36户种植烟叶420亩;毛竹种植1120亩;金银花种植50亩。李沂村是夏坊乡水域面积最大的一个村,以丰富的池塘、水库、山塘、网箱等水面资源为依托,发展水面养殖业。在李沂村李家坪致富党员陈平生的带领下,现在李沂水面养殖规模达到了5100亩,网箱养殖规模达到了5260平方。并在养殖的基础上尝试以”猪鸭—沼—鱼“的养殖模式,形成生态、立体的养殖方式,带动周边水库、池塘、山塘养殖,建设一个以观光、垂钓、养殖为一体的休闲生态养殖场。走出了一条以水面养殖为主,劳务收入为辅的经济发展道路。 4、主要问题和困难:李沂村虽是革命基点村,但经济发展还不是很平衡。出现富的富,穷的还是穷。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李沂村以新农村建设“十六”字方针,在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农村的建设力度。由于李沂村地处环境比较特殊,每年进入雨季后,村里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村里想要在村部河道两侧进行防洪堤建设,以此来保障村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此防洪堤长3262米,左岸1786米,右岸1476米,于此同时还需建立起一座拦水坝,预计需要资金800多万元。由于李沂村财几乎没有什么固定收入,想落实项目,为民办实事,都因缺乏资金而没有办法可施。 5、主要思路及打算:结合李沂村实际,确立一条合理的发展思路,在生产发展方面,重点搞好烟草、毛竹和水产品基地建设;在生活宽裕方面,突出抓好村财增收和农民增收,扩张增收渠道;在乡风文明方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破除迷信,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在村容整洁方面,抓好整体建设规划,逐步改善村容村貌;在民主管理方面,加强组织建设,探索农村民主管理新机制。下一步,李沂村将依托交通便利优势,水面广阔优势,大力发展水面养殖,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建设一个水产品批发中转站,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生态立村,项目强村,养殖富村”的发展之路,李沂村将实现“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生态村的目标。 |
新建村 |
夏坊乡新建村位于夏坊乡政府南部,距离乡政府3公里。全村占地面积12583亩,耕地面积1280亩,林地面积8900亩,水域面积300亩;村现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 5个自然村,有人口107户465人;村两委有5人(女干部1人),全村有党员22名(其中女党员5名);2012年村财收入3万元(烟草返利0.7万元、山场转让地租2.3万元),预计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00元。 |
苎畲村 |
夏坊乡苎畲村位于夏坊乡政府东部,距离乡政府15公里。全村占地面积27251亩,耕地面积801亩,林地面积26600亩,水域面积120亩;村现辖4个村民小组,共有2个自然村,有人口93户397人;村两委有6人(女干部1人),全村有党员18名(其中女党员4名);2012年村财收入0.8万元(烟草返利0.8万元),预计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00元。 |
高洋村 |
夏坊乡高洋村位于夏坊乡政府西南部,距离乡政府5公里。全村占地面积23272亩,耕地面积1023亩,林地面积20017亩,水域面积300亩;村现辖4个村民小组,共有2个自然村,有人口120户466人;村两委有6人(女干部2人),全村有党员22名(其中女党员6名);2012年村财收入4万元(烟草返利2万元、林地使用费2万元),预计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2012年被列为省级生态村。 |
鳌坑村 |
夏坊乡鳌坑村位于夏坊乡政府东北部,距离乡政府5公里。全村占地面积31600亩,耕地面积1805亩,林地面积26700亩,水域面积2100亩;村现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5个自然村,有人口275户820人;村两委有6人(女干部1人),全村有党员31名(其中女党员3名);2012年村财收入3.2万元(烟草返利1万元、林价款1万元、库区租赁金1.2万元),预计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00元。2010年被省库区移民开发局授予“平安库区先进村”,是县级文明村、省级生态村,2012年被列为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村。 |
龙坑村 |
夏坊乡龙坑村位于夏坊乡政府东北部,距离乡政府10公里。全村占地面积35000多亩,耕地面积2700亩,林地面积3200亩,水域面积160亩;村现辖10个村民小组,共有10个自然村,有人口270户1163人;村两委有7人(女干部1人),全村有党员35名(其中女党员2名);2012年村财收入3万元(烟草返利0.8万元、生态公益林管护费集体提留部分2.2万元),预计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 2012年,全村围绕资源优势和特色,努力促进农业农村工作上新水平。全村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700亩,年粮食产量1100吨;烟叶种植380亩,完成烟叶收购950担;发展水面特色养殖200亩,形成毛竹基地2000多亩;结合老区、库区、保护区等各项政策,土地退宅还耕5户4.5亩;农村安全饮水建设1个点,受益人口60户270人。新农保参保769人,参保率96%;新农合参合1151人,参合率99%。 2013年,全村将以党的“-”会议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省、市、县各项工作精神,结合本村实际,把握关键、力求突破,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和谐。一要发展特色产业。把烟叶生产作为村财增收、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确保烟叶收购完成1350担;建立以水域生态鱼为特色的养殖,以红豆杉、金银花、绿化苗木为特色的种植,新增水面养殖30亩、红豆杉种植30亩、金银花种植5亩、茶叶种植50亩。二要改善农村面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成农村土地“退宅还耕”10亩。不断完善农村路网建设,多方争取资金,完成龙坑村部本点到范家2.5公里通组公路硬化。三要落实惠农政策。深刻领会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房屋统保政策,做到农村困难低保户应保尽保、救灾救济款及时发放;落实农村生产保障,扎实扎好粮食直补、农机补助等工作;促进新农保和新农合规范运作,扎实完成新农合、新农保各项工作。四要发展社会事业。认真落实电影“2131”工程、有线电视数字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五要提升组织保障。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落实农村“168”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健全和完善组织“目标管理”、个人“设岗定责”机制,全面实行“六步工作法”,发挥“八个方面作用”,深化村级党组织“星级管理”活动,扎实抓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
夏坊村 |
夏坊村位于明溪西北部,坐落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君子峰的山脚下,平均海拔452.2米,为夏坊乡政府所在地,距明溪县城57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385户1606人。全村耕地面积2499亩,林地面积46162亩,森林覆盖率83.4%,纳入君子峰自然保护区生态林33831亩,这里峰峦层叠、山清水秀、草木葱茏,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生态环境状态良好。保护区内有十多种国家级保护植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2种,省级保护动物51种;有大型真菌347种,长在高山沙包土壤上的铜脚菇为全省独有,具有防癌抗病之功效。 近年来,以集镇本点村的优势,夏坊村按照“适度超前、功能配置、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要求,从抓好生产发展和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入手,加快新农村建设,着力促进村容村貌整治,有效推进乡村文明进程,村民生活、生产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全面实行“三清六改”工程,农村生活垃圾实行集中收集、定期清运,集镇生活垃圾实行日产日清,生活垃圾率达到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4%。全村建有沼气池130口,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老屋下、中学防洪护岸,新建农民健身公园,新建篮球场一个,建设农家书屋一个,计生书屋一个。聘请县绿化办对集镇及老屋下、新屋下、君峰、墟上小区进行绿化,人均绿地面积12平方米,集镇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农村饮用水合格率达100%,改厕315户,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8.2%。完成自然村水泥公路硬化7.5公里,村内道路硬化3500米。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达500万,完成农田基础设施137公顷,通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高了农村机械化耕作条件,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把发展高效和特色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来抓,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强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引资力度,力求烟叶种植、土池养鱼、毛竹种植、锥栗管护、红豆杉种植、木薯种植等高效产业在效益上有所突破。烟叶种植750亩,毛竹丰产片3555亩,锥栗基地1260亩。 省级生态村创建以来,夏坊村已是山灵水秀,景色宜人,俨然一颗镶嵌在明溪西北部的绿色明珠。空气环境质量优于二级标准;引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地表水质符合Ⅲ类标准,村镇环境噪声达到功能区要求。下阶段,夏坊村将坚持走“生态立村,科教兴村”的发展道路,朝着生态经济发达、人居环境优美舒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全面优化、人与自然相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山区大步迈进。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